拓宽语文活动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人文素养

2022-09-12

1 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的思考

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 肩上的担子重, 面对历史文化, 面对民族精神, 面对祖国的新一代接班人, 我们的教育, 我们的教学能局限于单一的语文教科书之中吗?带着问题我们仔细阅读分析了新“语文课程标准”, 它从科学观点、科学素质及我国教育的基本国策和品德情操等方面进行了阐释: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 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 尊重多样文化, 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新课程、新课标、新课改带给我们新启发, 通过学习、分析和论证我们认为, 文化是文明的记录, 我们的语文教学既不能脱离先进的民族历史文化, 也不能脱离社会实践, 而应该让语文教学活动带上鲜活的历史文化色彩。

我们学校是一所普通的乡村中学, 这所普通的乡村中学又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教育资源, 这就是人们传说的悠久的“城阴城”旧址文化和源远流长的潍河文化。因此, 我们决定实施“探究古城文化, 加强人文教育”这一课题的研究。

我们提出这个科研课题最初衷的设想是:这个探究活动应该以教材为核心, 以当地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为素材, 广开学生视野, 把学生从单调的教科书的氛围中解脱出来, 引导他们走向社会, 走向自然, 走向丰富多彩的人文世界。启发他们自觉感悟人文真谛, 体会人文精神在不同时期的感召力, 从而激发青少年自觉热爱祖国, 热爱家乡, 热爱生活的思想热情。这个课题的提出, 扩张了我们学校的教育领域, 由一个学科带动全校的教育及教学, 由单一的理性认识转向全面实践。这其中包括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动笔, 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探索曾经养育过我们祖祖辈辈和这块热土, 去搜寻古城为我们留下的文化珍宝, 去发现古人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 从博大精深的古城文化中感悟人生真谛。

2 丰富多彩的探究实践活动

为了使探究工作有一个强有力的开局, 我们课题组提出了总的工作思路和目标, 统力合作, 服从大局, 分工明确, 责任到家, 各探究小组根据内容制定了实施计划和措施。学校还特聘了市教科院的领导亲临现场指导, 使探究工作有条不紊。

第一段探究活动, 其主要工作是发动学生广泛搜集材料, 其中主要是形成文字材料,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社会, 走向家庭, 走向群体, 学会探究访问的方法。

第二段探究活动, 课题组组织交流会, 把优秀作品印刷出来, 在各小组中交流学习。本段的主要活动内容广泛搜集各种文物资料, 现场调查了解, 认证资料, 整理编排资料次序, 编辑出版“校本课程”上册。

第三段探究活动, 其主要任务是将搜集的材料整理归类, 让学生把自己调查、访问、整理出来的材料进行交流, 带着发现的问题去拜访乡村中的知名老者, 去查阅“乡志”、“县志”, 去网络上寻求答案,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我们编辑出版了“校本课程”第二册。

这个探究活动, 我们已开展了三年, 教师及社会知名人士参入达6 7人次, 参加探究的学生总数达2 6 7 4人次。

三年来, 学生丈量土地, 测绘地理, 活动范围达4 0多个自然村, 采访记录, 整理材料人均达3千多字。学生用文字描绘出古城的概貌, 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打印出古城版图。

关于古城的探究成果, 现已全部收集在“校本课程”中, 其中包括碑文、古城概貌、古城始建时间及消亡原因, 古城宫殿规模, 还有城墙、城壕、城门、古道、居民区分布、厂坊、古墓等。

其他探究成果:历史典故四个, 如张良沟, 韩信坝, 龙且冢和点将台。民间传说二个, 如小铁牛的传说, 百尺河的传说。民风民俗的探究, 如春节、清明节、仲秋节、腊八节。按照文化传统, 我们还探究了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及戏曲, 探究了民间流传的手工制作, 探究了民间的“红白”大礼的方式。探究了家乡的母亲河——潍河的源远史, 并发出了爱护母亲河、保护水土资源的倡议书。

3 人文素养的提高

我们的探究小组成员望着滚滚奔流的潍河水, 不禁感慨, 古城文明的天空为何依然明星璀璨, 是谁让古城文化如此神奇, 不少学生发出这样的叹服, 是我们祖祖辈辈勤劳的人民把历史带给了今天, 带给了我们, 我们应该珍惜历史, 珍爱生命, 学习先辈, 做一个爱祖国、爱家乡、爱学习、有作为的人。他们的人文素养有了明显提高。

学生学会了组织与选择。活动中,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或学习中的经验, 选择确定小课题, 充分体现趣味性, 自主性, 教师以“你最乐于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或“你认为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为题, 广泛征集学生意见, 让他们充分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实际, 积极开动脑筋, 大胆质疑问题, 人人提出自己最感兴趣, 最乐于探究的问题。决定权由他们自己来行使, 教师是指导者和合作者, 与学生一起平等参与, 共同拟定出丰富多彩的课题题目, 如《古城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悠久历史话古城》、《古城民间艺术知多少》、《古城名人》、《母亲河, 我向你诉说》等上百个。

学生学会了合作与探究。活动中, 我们允许学生上网搜寻, 阅读文献资料, 实地参观考察、调查、采访、咨询、观察、实验等, 学生自觉运用合作搜集的方式, 他们结伴到书店阅览室查阅资料。

学生学会了关爱与帮助。这个活动刚开始时, 有些学生躲躲闪闪, 不愿向前, 不愿表现自我, 在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主动咨询“知心姐姐” (本校的老师) , 找出自己的心理障碍, 主动向老师袒露心扉, 待心理压力没有了, 又热情地加入到探究队伍中去。活动中, 学生学会了善待自我, 善待他人。通过与他人接触交流, 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 个人特点, 懂得尊重人, 体谅人, 体验关怀与被关怀的意义。能够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自觉而乐意为他人服务。

学生学会了对话与交流。随着探究活动的开展深入, 课堂上开始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点。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学生学会了归纳和整理。写研究报告 (或调查报告) , 这是探究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我们课题组特别重视这一过程的指导和落实, 力求让学生把观察、调查、访问、阅读、查阅等所得来的资料信息, 主次分明的进行梳理和归纳。

实践证明, 本课题不论从理论研究, 还是从实践应用上, 都显示了其鲜明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时代感。研究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得到了学校、家庭、教师、学生的广泛认可。教师参与教研改革的情绪越来越高, 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他们是真善美的追求者, 社会生活的体验者。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结合当地的教学实际, 充分利用乡村教学资源,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开展了古城文化的探究活动, 活动中, 学生们的人文素养有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合作,探究,实践,对话,交流

上一篇:市政给排水设计和规划中常见的问题分析下一篇:天然气处理装置脱汞工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