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剧与医学人文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现代医学模式和当今医疗环境愈发注重医疗过程的人文精神和医患沟通,从而对医学生的未来执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讨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和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可行的多种教学措施,以期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医患沟通能力,为其将来顺利开展临床工作奠定基础,并达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目的。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医疗剧与医学人文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医疗剧与医学人文教育论文 篇1:

医学生素质培养方法及医疗影视作品的参考

摘 要:医学技术只是治病救人的工具,医学才是医护人员道德素养提升的重要标准,现代医学教育中需重视对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培育。医疗影视作品是信息时代的重要代表,在影视文化繁荣发展的当下,校园网络中影视作品对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对医疗影视作品运用于医学人文课程的优势和途径进行分析,旨在充分发挥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医疗影视作品;医学生;人文素养

医疗影视作品不仅具备传统影视作品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展现了医疗事业自身自带的话题性、社会性,展现了当下临床医疗中先进的医疗技术水平,不仅能在实际医学生教学中贴近教学特征,还能增加医学生对医疗事业的喜爱之情。利用医疗影视作品可加强对医学生素质的培养力度,打破传统医学院教学的封闭性、打破学生传统的思想,继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性质,实现对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全方面培养。

一、医疗影视作品运用于医学生课程教学的优势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医学模式就已经从以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为此许多高等学校已经陆续开展医学人文建设课程,医疗影视作品欣赏作为全新的教学手段,以其直观性、生动性的教学特征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医疗影视作品中的语言文化信息承载力得到越来越多医学人文教师的承认[1]。

(一)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

医学人文课程若是以枯燥、重复性的课堂方式进行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无法引起学生之间的共鸣。对于大多数医学生而言,医学人文课堂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为此需要人文医学教师设置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医疗影视医学作品综合了声音、情感、人物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因此能够补充医学人文教师教学过程中空洞缺乏内涵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效果,继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于生命内容的感知[2]。

(二)再现医疗诊治过程

医学人文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脱离不开实践性教学模式,医学教育与医学人文教学都需要建立在具体的医疗诊治之上。医疗影视作品与传统书本文字讲解之间最大的差异性在于,医疗影视作品能够真实全面再现医疗现场,以人物对白设计、动态画面以及情景设计等相关内容将多种信息全面性传播给医学生,不仅能够加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直视恐惧,帮助学生获得感性的生命体验,反映医疗事件中所蕴含的人性力量,同时也帮助学生体会社会中人类生命的顽强性[3]。如《心术》影视剧中所讲述的就是江州市云山医院神经外科室中医护工作中的工作故事,展示在实际医学事业中“救与不救”的辛酸,了解“诊治方法正确与错误”的道德困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的医疗过程,进一步领会医学人文的复杂性。

(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于建构主义者而言,学习是不能通过教师全面传授来完成的,是需要学习人员在相应的教学情境,借助教学者以及其他学习伙伴共同合作完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利用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提取加工,形成相应的学习知识,将其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医学人文课程教学学生是不变的课堂教学主体,而教师则是课堂教学的指引者,医学人文课程教学不仅能够强化医学生对于职业的认同感和医学生自身的职业责任感,还能强化医学生对患者的关爱与同情,加强对医学生生命的尊重。为此教师需要加强对于医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充分发挥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借助医疗影视作品以及影视作品的延伸内容开展情景剧扮演、小组讨论等内容,借助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实践主动性,进而增加医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医疗影视作品运用于医学生课程教学的策略

(一)精选医疗影视作品

影视作品素材的来源为现实生活,在对现实生活素材基础上进行加工的便称之为艺术加工。教育人员需选择适当的影视作品才能充分发挥医学人文教育价值的成效。有教育意义的医学人文价值的影视作品需要拥有突出的焦点,在重现医疗环境的基础上,反映伦理冲突、融入医患的生命体验,帮助学生在真实、鲜活的影视情景中进行体验,进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医疗影视作品能够为教学服务[4]。如在2013年美国首播的电视剧《周一清晨》中描写的就是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医院内的无名外科医生,在他们抢救病人的过程中曾面临过无数次极为艰难的选择,而其中也不乏错误的选择,错误选择所带来的教训也极为深刻。《周一清晨》的医疗过程极为真实,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可代表真实的医者,即便他们不是完美的人,他们也会犯错甚至也会因为自身错误的选择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但也正是因为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可以帮助医学生了解到伦理选择不仅是是否能够治疗的问题,也不是拔不拔插管的问题,而是关乎一个人生命的问题,这些伦理决定将会解决病人与医者未来的命运,为此选择医疗影视作品的教育意义极为重要。

(二)融入医风医德教育

对于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主要是依靠“两课”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具备文字理论教育多于动手实践教学的课程,而“两课”教育内部也并未包含针对医学生的医风医德教育,最终导致多数医学生在专业课程繁重的背景下,并未有充足的精力听取“两课”教育,再加上医学院校重视专业轻视思修,最终导致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缺失,医风医德意识薄弱。近几年来出现多部优秀的国内外医疗影视剧作品,从人性以及生命文化等各个角度以艺术手段塑造了热爱生命、热爱医疗事业的高尚医生形象,借助影视媒体传播吸引广大在校医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受到优秀影视人物的影响,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幫助其培养良好的医风医德。

(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校园已经普及了电脑网络信息,网络休闲娱乐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网络电影是网络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电影中遍布多样化的影视题材,由于大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不足以及自身思想不坚固的因素,导致医学生的法制意识薄弱,极易受网络色情暴力影视的影响。借助传播广泛优秀的医疗影视作品,能够提升医学生的影视鉴赏能力,引导医学生正确观看网络影视作品,让其能够正确利用网络平台,丰富医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5]。

(四)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

在医学人文教学课程中医疗影视作品的鉴赏价值并不在于只能简单地呈现故事,其根本目的是在于利用医疗影视剧的经典医疗案例与人物形象为医学生提供倫理反应,将医疗影视作品中蕴含的教育理念以及核心价值被师生共同挖掘,让医学生理解影视作品中蕴含的教育理念,确保医疗影视作品能够被师生工作挖掘。为了提升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效果,医疗影视剧的教学欣赏需要教师的引导,为此教师需准确把握医疗影视作品的插入时间,尽快抓住焦点问题,组织相关学生能够根据剧情的发展从患者、医师、媒体以及医学管理者等多个方面对医疗问题进行讨论。此外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讨论观点进行点评,从理论上对关键问题进行总结提升,在融入教师自身生活体验的前提下,分享表达自身的经历,继而培养医学生的共情能力以及判断能力,促进医学生对于医学本质的深度思考,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生死观的背景下,帮助其坚定自身的医学信念。如《豪斯医生》内连续出现新生儿死亡后发现的柯萨奇病毒,在其诊治过程中涉及新生儿室管理的医学伦理问题,可引领医学生进行思考探究。

(五)丰富教学知识面

在高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医学生培养需改变以往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受到传统课堂教育理念的影响,造成医学理论知识出现晦涩难懂的教学现象,不仅影响医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对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有负面影响。影视作品是信息时代的重要传播媒介,与传统文字作品相比较而言更加生动形象,同时相比于传统思政教学更具教育效果,是媒体教育的重要辅助教学手段。医疗影视作品中的情感元素、励志元素以及悬疑元素等都能对人性、道德乃至法制进行反复探讨,医疗影视剧本身自带的话题性会加大社会人对于医疗影视剧的关注程度,同时也能被当代医学生所喜爱。医疗影视作品中的诊救过程可使学生对医患沟通以及疾病操作处理有直观认识,借助医疗影视作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医学知识传播,实现对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渗透,进而拓宽针对医学生个人人文素养的教学平台,是针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辅助教学手段。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医学生而言提升其人文素养是帮助医学生胜任医学岗位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推动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医学事业对于医护人员综合素养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医学院校教师需要以医学生的个人发展情况为基础,探究能够培养发展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为医学生未来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帮助医学生构建全面的素质体系,让医学生能够与医学岗位良好结合,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袁盛华,王德瑜.练功提升推拿专业学生素质教学改革实践的探讨[J].湖南中医杂志,2019,35(1):94-95.

[2]黄岐伯,等.临床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中的和谐医患关系构建与思考[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9,36(3):256-258.

[3]朱伟,寸凯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素质拓展培养路径研究——基于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视角[J].人文天下,2019(10):27-31.

[4]何雷,等.临床技能竞赛对临床技能教学和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7,23(35):181-182.

[5]李海源,范红艳.改善医患关系,从医学生素质教育开始[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5):184-185.

(责任编辑:林丽华)

作者:李莎莉

医疗剧与医学人文教育论文 篇2:

将人文素质教育和医患沟通能力培养融汇于神经病学教学的思考

[摘 要]现代医学模式和当今医疗环境愈发注重医疗过程的人文精神和医患沟通,从而对医学生的未来执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讨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和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可行的多种教学措施,以期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医患沟通能力,为其将来顺利开展临床工作奠定基础,并达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目的。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医患沟通;神经病学

医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的生理、病理过程并协助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科学,客观上具有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属性。基于此内涵,美国医学会于21世纪初即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伦理促进项目。该项目提出了在医疗过程中尊重并关注病人的偏好、需求和价值观的沟通模式,以探讨医疗机构面对多样化的病人群体,如何有效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沟通,旨在“改善沟通和增进人文关怀”。[1]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社会化的加剧,医患关系也逐步从传统的医方主导、患者盲从的模式向医患平等、相互尊重的新模式转变。较之以往,在源自实践的医学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和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将具有更为深刻、丰富和重要的意义。神经病学作为医学临床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学科精神,具有专业性强、内容抽象、注重人文关怀等学科特点。因此,本文将重点探讨在新医学模式下,人文素质教育在培养神经病学专业人才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如何结合专科特点,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以使医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其关注现实、关爱生命的医学人文态度,以及勇于探索、求实严谨的医学科学精神,为其将来的执业生涯和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奠定良好基础。

一、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紧迫性

医学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且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不断发展的学科。严格意义上并来说它不是单纯的科学,它的成功标准并非真理的发掘,而是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健康的维护。随着疾病构成、医学目的、医患关系、医疗体制的变化,当代医学面临的问题,已经超越传统生物医学所覆盖的范围。现代医学模式也已由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使得医学的“社会性”更加突出,强调医患平等和相互尊重,它要求医生不但要关注和理解疾病,而且要关注和理解病人,这就决定了医务人员应该具备更加宽厚的人文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精神。新的医学模式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使之成为既有专业技术能力,又具备竞争意识和协同合作精神,既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完善的人格品质,又能够体现人文精神的医学人才。因此,必须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过程。[2]

现代社会是一个要求人与人之间进行广泛沟通的时代,沟通不但能够消除误解与冲突,也可以促进和谐与亲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早在1989年就已于福冈宣言中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被视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近年来,国内医患矛盾日趋激化,不断有医患纠纷的恶性事件发生。中国医师协会的调查发现,在各类医疗纠纷中,因医生技术原因引起的不到20%,而80%缘于医生的服务态度、语言沟通和医德医风等问题。[3] [4]在医疗环境日趋复杂,医患关系紧张,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医患沟通成为医疗服务的核心环节之一,医患沟通技巧与培训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医患双方的有效沟通被认为是保证医疗质量,确保患者满意度的前提。[5]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提高患者疾病的诊断率,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成功率。良好的沟通也是避免严重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重要方法,是防范患者疾病发生意外转归时发生医患矛盾的有力武器。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成为医生日常工作中和即将成为医生的医学生在学习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有资料表明,医学生能越早意识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就越能获得更为和谐的医患关系。[6] [7]

医患沟通技巧训练和人文教育二者相辅相成。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可以增强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沟通技巧;医学教育加强奉献和仁爱精神的教育,也将有利于在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的思维。而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则是医学人文素质的外在体现、内化和升华。

二、人文素质教育和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特殊性

神经病学作为一门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和脑科学的医学学科,专业性较强,在人文素质教育和当前医患关系普遍问题的基础上,较其他学科还面临一些特殊的情况。

(一)神经病学与人文教育

脑的功能活动是人类各种思想、行为(包括人文精神)产生的根源,神经科学则以脑结构和功能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而神经病学是研究异常脑结构及其异常行为的临床学科。从这个角度来看,神经病学与人文精神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实质是结构决定功能的关系。[8]在临床上,由于神经系统遍布人体各组织、器官,神经疾病临床表现复杂,慢性疾病及老年性患者居多,部分疾病诊治难度较大;许多疾病的病迁延不愈,常常遗留程度不等的神经功能缺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加之反复多次的就诊,使得患者及其家庭在经济上和精神上都承受着巨大的负担和压力,极易产生对医疗的依从性降低和不信任;一些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如痴呆、颞叶癫痫等)或许多疾病慢性迁延的病程和疾病折磨,常导致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共患病,患者强烈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支持和鼓励,而这些特点在老年患者中的表现尤为突出。人文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尊重和敬畏生命之心,以及医者的同情之心;强调从生物、心理、社会三维角度审视病人,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医患关系。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特点,在临床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医学生人文修养,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对增强医患沟通和规避医患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神经病学中的医患沟通

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多具有慢性病程、致残率高和精神心理共患病高的特点,患者常呈现出鲜明的心理需求,表现为求医心切、高度的自我中心和以焦虑、抑郁为主的心理负性反应。[9]同时,医院的诊治环境和过程也会给患者带来焦躁不安等心理反应,而这些特点在老年患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而需要医务人员予以高度重视。但由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特殊性,常规的沟通手段常常难以达到目的,如对伴有语言功能障碍和认知功能降低的病人,一般的以谈话为主要方式的沟通往往难以奏效。此外,神经系统的急性突发性疾病或症状,如急性脑血管病和癫痫持续状态等亦不少见,对于此类急性突发事件,良好的沟通是缓解患者家属压抑和紧张心理的利剑,也是减少医患纠纷、创造和谐医患关系的一剂良药。因此,面对神经疾病患者时,需要医师对患者采用个性化的沟通技巧,要求沟通更人性化,手段更灵活,并付出更多的耐心。这些特点无疑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神经病学教学中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和医患沟通技巧的措施

(一)提高教师的示范作用

医学人文素质是医学人文知识内化和升华而成的特定心理品质,并通过医学行为来体现,而人文素质是可以教化、培养、造就和提高的。虽然有医学教授曾指出,医学人文素养不是“教”会的,而是“养”成的,教师仅仅起到引导的作用,但在他们的言行中,学生还是能够捕捉到人格魅力和人文精神所在。因此,教师的言传身教不可或缺。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首先要求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文化、社会和性别等特定因素对医学的影响,医学伦理和法律问题的相互作用,疾病和生活、生命和死亡、身体和灵魂等的定义、内涵等在内的广博的医学人文知识,并具备良好的沟通引导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在课堂上开展问题导向式教育,特别是针对神经科急危重症较多,老年患者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较多的特点,选取实例进行讨论。在分析疾病的同时,探讨医生、病人和社会三者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生与死的意义,意识到每个生命个体都蕴含了无数的选择和无数的希望;在见习课中可以采用情景式教育,通过角色扮演训练,提高医学生对疾病的认识和促进医学生对病人躯体和心理痛苦感受的真实体会和理解。由此逐步建立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对病患的同情之心和救治的真诚之心,奠定医学生未来执业生涯中医疗道德和奉献精神的基础。

(三)加强沟通意识

对于初涉医学的医学生而言,医患沟通能力并非与生俱来,除了需要人文素质作为基础之外,还需培养沟通的意识,使沟通成为其未来执业实践中自然而然的行为。良好医患沟通的开端首先是在意识上把患者作为平等的主体,将患者与医生组成应对疾病的利益共同体,从而促使患者主动参与并配合诊疗过程。传统的医学模式往往是以医生为主导,而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使得医学愈发陷入“唯技术至上”、“科技万能”的怪圈,使得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常常只考虑把医学技术和自己的观念强加给病人,忽视了患者是一个独立平等的主体,因而难以达到应有的沟通效果。加之现在的医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较为突出,因此,在培养医患沟通能力的临床教学中,不但需要向医学生强调用“心”沟通,培养其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也需强调尊重患者的意愿和权利,充分调动患者参与诊疗的积极性,共同应对疾病诊治的潜在风险。在国际上,通过教学体验来教授沟通技巧已被认为是一种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医学教育模式。[10]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可以在课堂中采用情景式教育,如模拟癫痫患者发病过程的情景剧、偏瘫或截瘫的虚拟患者的扮演等形式,或在临床实践教学中,选取病史清晰,症状及体征典型的真实病例,通过直观接触和学习,提高医学生对对疾病感受的理解和与患者的感同身受,强化学生 “以病人为中心”的执业意识,为建立和谐的医患沟通提供主观的动力,变被动沟通为主动沟通,使未来执业活动中的良性医患互动成为常态。

(四)提高沟通技巧

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良好沟通,是获得信任、获得必需的病史信息、完成一定医疗活动的重要条件。医学生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常常暴露出一些主观或客观上的问题。由于专业知识不足,但又急于从学生角色步入医生角色的心态,使得医学生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普遍表现出“紧张胆怯、自身信心不足、亲和力不足”。[11]此外,见习或实习带教教师由于担心医疗纠纷,不鼓励甚至限制医学生独自参与诊疗活动,加之医学生临床经验不足,极易遭到患者及家属的质疑和不信任,使实习生在诊疗活动消极旁观而失去沟通锻炼的机会。因此,在神经病学的临床教学中,首先要建立医学生沟通的信心和耐心、平和的心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真实病例的带教示范,教授学生沟通与病人及家属谈话的时机、方式、语气、措辞的方法,以及用心倾听,思路清晰,减少术语,用词通俗,灵活运用肢体语言等医患沟通的通用技巧,这会让即将进入临床工作的医学生获益匪浅。此外,将针对神经科常见的特殊类型患者的沟通方式传授给学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互动和更为顺畅的诊疗。例如,一些焦虑、抑郁的患者常因失眠、头痛或某些躯体不适的表现而来神经科就诊,脑卒中后的抑郁的患者也相当常见。在对此类患者的医患沟通中,倾听尤为重要,倾听可以让患者及家属感受到医生对他们的关心。其次,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耐心的心理疏导更有助于对于患者症状的缓解,否则诊治的努力也只能获得一些形式上的东西,难以圆满解决病人的问题。对于脑血管病、癫痫等一些慢性疾病患者,必须在医患沟通中反复强调规范治疗的重要性,并建立患者长期治疗的信心。因此,沟通过程可配合肢体语言技巧,如眼神正视患者,使患者能从医生的眼神中读到沉稳与坚定,声音要洪亮、清晰,语调可带关切但用较强的语调突出重点。

总之,在神经疾病理论教学中将人文精神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每一种疾病的讲解中,能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和烙印效应,有利于培养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患沟通能力,从而成为医学生顺利进入临床工作的强大助力,也能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唐健.美同医学会以病人为中心的沟通模式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1):76-78.

[2] 唐小牛,王少圣,陈文魁,等.如何正确理解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形态学教学中的优势[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3):225-227.

[3] 中国医师协会.全国部分省市调查“医闹”的分析报告[J].国卫生产业,2007(1):57-59.

[4] 赵萍,王俊平.医患沟通的三层“修炼”[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2):41-42.

[5] 侯胜田.医患沟通的主要障碍、影响因素和改进方法[J].医院院长论坛,2013(3):33-36.

[6] 叶添文,严望军,蔡斌,等.“3+2”培养模式下医学生对医患沟通相关问题的认识现状[J].西部医学,2010(6):1162-1163.

[7] 任为民,温世浩,苏澎,等.军医大学医患沟通教学状况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1):1075-1077.

[8] 黄文,霍康,陈秀英,等.提升神经病学教学过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2013(1):89-91.

[9] 王琳,张亚萍,胡静.医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科学[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2):520-531.

[10] Aspegren K.BEME Guide,No.2:Teaching and learning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medicine——a review with quality grading of articles[J].Medical Teacher,1999(21):563-570.

[11] 吴扬,高洁,凡文博.如何提高临床医学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力[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3):43-44.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余璐 郑金瓯

医疗剧与医学人文教育论文 篇3:

浅谈五年制医学本科生“通才教育——专才教育”

【摘要】目前我国的五年制医学本科生在各个院校的培养方案都有所差异,没有统一的标准,培养目标与所期望达到的水平往往差强人意。通才教育——专才教育的模式,可以很好的改变目前培养方案中遇到的困难与阻力,通过加大优化教师资源、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育理念等方面达到通才教育——专才教育的模式转变。

【关键词】五年制本科生;通才教育;专才教育;关系;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对医学服务及健康标准的要求也大大提高。这必将促使医疗卫生工作由以往单纯的寻医治病向全民健康教育,人文关怀,主动预防,心理慰籍与精神治疗等方向转变。医学生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军,是将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主要力量,医学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努力探索医学生的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对于塑造基础过硬,胸襟开阔,识趣渊博,治学活泼真挚且服务社会,献身医学的医疗卫生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医学生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内涵与关系

医学通才教育又称“博雅教育”,“通识教育”,其重点在于能力,方法和性情的培养,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效的思考,良好的沟通技能,恰当的判断及能够分辨各种价值的医学人才,也就是培养医学生拥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学会造就自己。通才教育注重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但过分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会受影响。

医学专才教育是培养医学人才的教育,其目的是通过系统地讲授医学专门知识,进行一定的医学能力培训,适度进行临床实践、科学研究等,培养掌握一定医学专业知识,同时具备医疗技能的人才。医学专才教育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具有专业性,实用性,技能性。但过于强调专业教育,会造成医学生知识面狭窄。

医学生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为两种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二者既有其各自存在的道理,也有其相互联系。过分强调专才教育,将阻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容易导致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影响,同样,过于强调通才教育,将阻碍医学生基础学科知识的积累,不能形成较好的本学科知识架构体系,二者缺少任何一个,都很难攀登科学的顶峰。故新的医学培养模式应该注重增加医学生知识面的宽度及医学专业知识的深度,由单纯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专才教育”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转变。

二、“通才教育——专才教育”对医学生的影响

(一)“通才教育——专才教育”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科的深入发展

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不仅关乎新时期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与发展,同时也是医学科学进步与发展医学生的要求。苏轼有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一定程度上阐述了思维方式与视角之间的辩证关系。医学学科不仅仅牵涉人体结构,疾病原理与防治等专业知识,同时也与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息息相关。“通才——专才教育”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好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完整全面的知识结构。创造性思维即为知识的组合,所以拥有最大限度的信息,才有创造的可能,掌握的知识越多,在知识的海洋中游弋的自由度就越大。“通才——专才教育”有利于培养医学生健全的人格,研究表明,好奇心,求知欲以及自信心是创造性思维必不可少的条件,健全的人格是形成好奇心,求知欲以及自信心的必要条件。医学的发展有赖于医学生的创新与进步。所以,创造性思维必将促进学科的深入发展。

(二)“通才教育——专才教育”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将增强医学生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将增强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融洽医患关系;将提高医学生心理素质,辩证思维能力,正确、及时、有效的了解观察病情,合理应用治疗方案;总之,人文素养的提高不仅在于医学生本身,而且对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必将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三)“通才教育——专才教育”有利于改善医学生“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倾向

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医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这对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医学生有极为不利的影响,致使一部分医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不同程度倾斜,形成“以获取社会地位或金钱作为学医的最终目的”的错误思想。温家宝总理曾对大学生提出希望:“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通才教育——专才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批判思维与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远大、坚定的理想,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医学生勇于面对自我、面对现实。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医学生走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

三、医学生“通才教育——专才教育”的途径

(一)加大优化教师资源的力度,增加各通识课程优秀导师的授课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哈佛大学前校长柯南特曾有句名言:“大学的声誉不在于他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他一代代教师的质量”,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成功也印证了这句话,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成功的很大关键是因为担任通识课程的教师,为各个学科领域卓有名望的教授。这说明教师学术造诣,教学方法,道德品质,人格魅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通才教育——专才教育”的成功与否。所以,“追本溯源”,应首先加大优化教师资源,针对“通才教育——专才教育”的培养模式标准培养、选拔教师,特别针对医学院校教师,不仅要加强教学管理,同时要注重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从而最大限度的优化教师资源。其次加大通识课程优秀教授及导师对医学生的授课率,提高医学生对通识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医学生自愿学习通识知识,达到“藏富于民”之效果。

(二)改革课程模式,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

1.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在进行医学基础课程,医学临床课程,医学实习的同时引入综合性课程,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和以社区为基础的课程等教学板块,在拥有良好的学科知识基础的前提下,达到基础课程、临床课程与实际情况的有效融合,同时,使同学们走进社区、了解社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对知识的利用度。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

2.改革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针对医学院校的基本情况,可适当简化某些课程。一方面,可以适当合并某些有内在联系的学科,诸如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不仅缩短课时并且可以使生理与病理生理更好的联系,便于学习与融会贯通;另一方面,某些专业选修课程,比如医学寄生虫学等可以加入内科学等专业必修课课程中学习,这样更有利于加深印象,并且优化课时,起到“见缝插针”的效果。另外,在保证学习效率与质量的前提下,还可以创新其他多种方法来调整课程结构与体系,达到新型教育理念的目标。

通过加大选修课的开课力度,创新选修课的授课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原有的课程基础外,增开社会发展中崛起的新兴学科,前沿学科,特别是与医学具有相关性的学科,同时创新授课形式,改变单一的授课方式,采取“互动型”、“讨论型”、“实验型”等授课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造力,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综合能力。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医学心理学等显性课程外,针对医学专业性较强的特点,注重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专业的统一与融合,加强医学生的运用能力,如开展换位思考,知情同意等以医学核心理念为中心的人文教育,同时,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互动讨论,达到思想的碰撞与融合,培养医学生思辨能力,提升医学生的思维水平。

(三)创新教学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生活与学习结合

宿舍楼是学生生活、学习、活动的场所,由于不同专业学生生活在同一环境中,住宿学院塑造了更小的学术和社会团体,采取“住宿学院制”,有助于增强学生交往,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其对学生的性格养成、学术兴趣、价值取向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医学生而言,住宿学员制可以增强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合作意识,拓宽医学生知识面,达到学科间的有效融合,这是实现“通才教育”的有效途径。

引入综合性课程,以问题为基础的课程(PBL),以社区为基础的课程等教学板块,分小组、分批次进行实习,利用小组有利因素,组织组员进行资料整理、问题讨论、已学知识温习、临床操作练习,调动学生临床实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期间安排社区服务,鼓励学生走进社区,参与社区医疗调查,协助检查,随访及疾病预防或保健等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

(四)创新教育理念,“刚性管理”与“柔性引导”并用,督促与引导并用

合理利用“刚性管理”,督促医学生进行通识学习。以规章制度的形式,规定医学生于本科学习期间必须参加活动、社会实践或科学研究的次数;利用班级的有利条件,培训良好的班级骨干,以思想汇报、团会等模式,每位学生汇报读书心得,活动感悟,临床实习经验等;从制度与基层下手,督促学生“通专”并进,同时注意因材施教,合理利用“刚性管理”,注重个别性与整体性的有效统一。

合理利用“柔性引导”,加强引导。开展读书交流会、书籍交换会、跳蚤市场等贴近同学生活的活动,积极营造读书氛围,引导医学生进行通识阅读;开展人文知识讲座诗歌朗诵大赛,情景剧大赛,体育比赛,郊游,班级联谊等活动积极营造活泼的校园文化环境,陶冶医学生情操;开展社会实践,社会义工,大学生农村支教等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走入社会,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奖学金、助学金等正性激励模式,在兼顾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有目的的增加通识教育在激励模式评选中所占比重,达到专业与通识的共赢;通过政策鼓励及条件支持,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实验,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提供创新平台。

世界在缩小,社会在扩大,掌握单纯的专业知识对于时刻“人”打交道的医学生已经远远不够。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优良的综合素质不仅需要国家、社会、学校的教育与引导,更需要每个医学生自我的承担,自我的觉悟。唯有双方共同努力,互相配合,才能达到“通才教育——专才教育”的最佳效果,才能培养出“好医生”与“社会人”的最佳结合体。

参考文献

[1]王立英.试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途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1(2):158~160

[2]孙平,冉隆平.论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的本质和途径.社科纵横.2009,24(3):132:133:156

[3]聂风华,魏强,方华英.美国顶尖大学的住宿学院制模式研究.清华教育研究.2007增刊:84~86

[4]张云,乔敏.医学课程模式的改革与思考.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87~89

作者:李若青 程晓波 张棣

上一篇:服装设计构思技巧分析论文下一篇:多媒体技术的声乐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