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论文

2022-04-19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会计核算环境。在此背景下,会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尤其是信息技术部门,同时各部门和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越来越依靠信息技术,这也大大降低了信息沟通的成本。在信息化背景下,各方主体对于会计信息的内容与报告形式产生了新的需求,彻底变革了传统的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影响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环境。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论文 篇1: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会计核算及企业内控制度上的应用

【摘要】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非常有利。本文从会计核算的视角阐述了一家燃气经营企业,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内部的控制,在经营的各个领域提高管理能力,促进生产发展。

【关键词】 会计核算 内部控制 计算机信息技术 财务管理

会计最初与计算机的结合,是始于上世纪的90年代。计算机编程人员运用模拟人工记账的手法,编制了一些软件,诸如用友、金蝶之类的财务核算软件,很快就取代了人工记账。如今在会计核算领域内,会计电算化俨然成为常态化。至此财务人员也从繁琐的核算工作中摆脱出来,于是有了更多的时间参与到管理中去。

我国内部控制的提出是从1999年10月31日开始的,修订后的《会计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出原则要求。内控制度的第一次出现便以会计紧密相连。从法律的层面要求财务人员除了具备会计核算能力更应该具有管理素质。而后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要求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接着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等18项应用指引,并要求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内部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现实操作中一般企业内部控制的常设机构均为财务部门,或选调以会计人员为主的专门机构,财务人员无疑是作为企业内控的主要参与者。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内控制度的手段,越来越来越高明。笔者作为一名基层企业财务人员,将结合以下实例,浅谈企业是如何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会计核算及企业内控制度上的实际运用的。

常熟市天然气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投资、经营、管理天然气管道基础设施和提供相关服务的专业燃气公司,主要从事销售天然气、天然气工程安装混合销售等业务。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已建成了年输气能力20亿方、管网总储气能力20万方的天然气基础设施。为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了公司管理系统;为抓好用户服务,公司设立了呼叫控制中心,并在总部及相关中心区域设立了服务点,配备了相关专业人员,努力以争创用户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为目标,不断推进服务型企业建设,确保为广大天然气用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对于此类公司内控制度的实施,如果离开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撑,那是无法想象的。对此在财务及会计的角度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于内控制度中会计基础信息的实际应用

1、在采购环节的应用

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远程传输功能,将安装在天然气接受门站流量计的读数传入我公司管理系统软件数据库。此数据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作为一个共享数据,提供给会计,提供给经营部门,并作为与供气方提供购气明细对比的重要依据,这种对购气时点数据上的保存与传输对于内控制度上的采购业务的购买验收,具有一定的防范计量争议风险的能力。

2、在销售环节的应用

对于工商业客户的结算,是采取人工与智能相结合的。人工无非就是上门抄表,开具结算单据,双方确认气量,并由客服部门开具发票,银行托收气款,财务部门核算收入。而智能抄表则在用户的计量表上嵌入移动sim卡,每隔一段时间将表显数值传入我公司数据库,利用计算机后台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以供各部门使用。象这种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对人工数据进行准确性的比对,其自身所固有的优越性更是不言而喻,电子数据的输入和傳输,人工无法干预。因此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对于信息的要求,及销售数据来源、正确度,是很可靠的。

在有些人工都无法达到的环节,智能化抄表却能轻松做到。例如:在某时点起,天然气单价上涨,如果人工抄表,那所花费的人工成本极大并且效果却不佳,而利用远程抄表,不仅速度快,准确率也高。实际上这也就相当于达到了全过程的销售登记。所以说此类技术的运用确实能把企业内部控制落实到了经营流程点上。

3、对于客户服务环节

财务对门临(营业所)产生的大量业务数据,可利用计算机软件的汇总,进行核算。对比传统办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会计汇总数据的能力、审核能力大大加强,这也更符合企业现代管理的要求。营业员办理业务第一次输入的数据,通过软件的功能开发,实际也是一项任务的发起,更是企业内控流程的开始,大大由于纸质凭证的流转。例如:用户办理开通手续,支付安装费用(会计核算),任务流程指向工程安装部门(进行工程安装),指向抄表组(抄表开票),汇总销售数据(会计核算),会计可根据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汇总,并进行随机抽查。

4、对于工程材料使用环节

工程施工也是我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对于材料的进出,由于工程多且较为分散,确实管理难度较大。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引入大大提高了效率,更对材料的使用控制带来了便利性和可操作性。工程图纸设计好后,编写预算报告,材料采购,进入仓库(开具入库单,数据写入核算软件),实际施工领用材料(出库单,计入某项工程)工程完工,出库单汇总,比对预算甄别工程的造价是否合理,与中介机构审核报告对比材料消耗,与人工费用的合理性。

各职能部门可在任何时点,提供库存材料数量、金额。工程领用材料情况,甚至财务部门可在任何时点进行库存材料的盘存。符合内控指引中:“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做到可行性研究与决策、概预算编制与审核、项目实施与价款支付、竣工决算与审计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强化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控,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和资金安全。”的要求。

二、计算机技术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实际运用

前一段阐述了计算机技术对企业静态信息数据的准确性控制的帮助,但我们企业的所有者、管理层所要求的远不止于此。

2008年6月由财政部、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2010年4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三条明确定义:“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定义明确指出了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全员共同参与的管理和控制的过程,涵盖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和各项业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三十三条指出:“预算控制要求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各责任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强化预算约束。”以上内容说明内控既是个静态的控制,又是个动态的系统过程。

由于建立内部控制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有些企业总是先从建立规范的财务控制开始,以此为起点来逐步规范和改善其他方面的内控工作。我公司也不例外,因此就把内部控制日常管理工作的职能放在财务部。

90年代在国外出现了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它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ERP系统包括会计子系统与ERP系统的其他子系统融合在一起。我们就引进基本原理,让会计核算,财务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居于核心,将营销管理、客户服务系统、管网运行系统、项目工程系统、人力资源系统整合,设计一套适合我公司的管理平台,既有利于公司做前瞻性分析与预测、运行,更能加强企业内控制度的实施。这一切都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在这个管理平台上,各子系统相互交织,互相牵制,会计核算系统居于各系统节点,并自成一体参与企业管理。

例如:项目工程管理。传统的项目工程支付,一般由施工单位申请,经监理审核,工程部门审核领导审批,财务部审核并支付。问题:每个环节信息不通,财务对工程进度、合同执行状态不清,已付款情况经常的要进入账户查阅,人为差错不可避免,效率低下。引入管理平台,开发子系统后,在工程审核这个节点上,工程部可根据管理平台系统中集成信息、共享信息查阅,合同情况(合同管理系统提供信息),进度信息(工程管理系统提供)、已付款情况(会计核算系统提供)。同样领导审批也可看合同情况(合同管理系统提供信息),进度信息(工程管理系统提供)、已付款情况(会计核算系统提供),并依据资金管理系统中提供的资金计划信息作出判断,财务部门也根据管理平台系统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审批并支付。

企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内控制度严格执行,而内控制度的创新、完善更离不开计算机软件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21世纪10年代,新出现的AIO7系统更是将ERP、HR、OA、BI等功能集成在一起,以帮助企业管理者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AIO7系统的二次开发工具中,提供了条形码、PDA软件开发工具,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开发优化,您只需简单的学习,就可以快速开发出条形码数据采集界面及相应后台逻辑。而现在条形码应用方案,已经很成熟,包括物料的出入库、物料盘点管理、库位管理、包装管理、装箱防呆、在制品管理、流程卡过站管理、质量缺陷数据采集、模具管理、固定资产盘点等等。

可以断定,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内控制度更具完善,会计工作将深刻的发生变化,我们只有深刻地意识到这些变化,才能适应我们企业的发展和要求,而作为会计从业人员要牢牢抓住机会,抓紧时间学习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各种能力,提高自身素养,迎接崭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陈潇怡:我國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与启示[J].财务与会计,2013(8).

作者:谢虹

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论文 篇2:

信息技术环境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会计核算环境。在此背景下,会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尤其是信息技术部门,同时各部门和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越来越依靠信息技术,这也大大降低了信息沟通的成本。在信息化背景下,各方主体对于会计信息的内容与报告形式产生了新的需求,彻底变革了传统的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影响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环境。

关键词: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财务报告

引言

信息技术的进步对传统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不仅改变了会计人员的思维模式,也颠覆了会计核算的环境,给该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与传统的会计理论存在一些无法相融的地方,这也使得会计工作面临语言和理论体系等方面的挑战,因此要想适应工作岗位,满足岗位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要不断学习信息技术和最新的会计知识,促使会计工作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以提升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水平。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环境影响会计核算工作主要表现为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影响,因此本文的分析重点集中在信息技术环境给财务会计报告带来的挑战方面,并据此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信息技术环境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挑战

(一)对会计核算内容的挑战

信息技术环境下,各方主体对于财务报告的要求各不相同,进而对会计核算工作产生影响。伴随经济环境的改变,财务报告也在发生变化,其体系结构主要取决于收益计量理论。现阶段,企业面临非常大的商业和技术风险,同时也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信息需求方在此情况下要求更加快速和及时的会计信息,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而通用报告所提供的口径一致的会计信息已无法满足其需求,也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根据各个信息需求方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加工和整合会计信息,这也使得财务报告和会计核算的内容更加的多元化。

(二)对核算对象的挑战

现阶段,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主要依据利己原则,将有利于自身的信息呈献给各个信息需求方。因此,企业实际披露的信息并非信息需求方想要的信息,导致大量信息不匹配现象的出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需求方要求获得更加充分,更有针对性的信息,才能做出科学有效的决策。这就对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仅要针对历史信息,也要对预测的企业未来的财务信息进行核算,同时还要关注非财务信息指标的变化。

(三)对会计核算结果确认与计量的挑战

以往进行会计核算和得到的财务报告,主要是对企业过去经营情况的总结,并对未来的情况进行反映。只能够为信息需求方提供以往会计年度,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信息,无法真实反映企业未来的经济状况。实际上,这种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进行计量,没有考虑到未来业绩的变化,无法适应当前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而信息技术环境下,实时收集与处理信息的水平逐渐提升,为计量基础的改变提供了技术支持,更加能够满足企业发展和其他主体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二、应对措施

(一)改进会计核算的方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报告在很多环节都会发生改变。在进行信息传递时,企业将以网络传递的方式为主,传统的纸质印刷的比例将会大幅下降,进而实现传递方式的无纸化。在公报会计报告时,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形式,为不同的信息需求方提供会计核算的信息。并且电算化水平的提升,也为企业更好更快的编制财务报告,进行会计核算提供了可能,企业利用信息技术也能有效降低会计核算的成本。

(二)拓展会计核算的内容

伴随时代进步,信息需求方要求更加有效的会计信息辅助其决策。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可以快速的整合出不同需求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传统的财务报告所包含的内容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拓展会计核算的内容,才能提取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其中核算的重心要逐漸偏向于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等方面,这也是传统核算方式无法准确计量或者常常予以忽略的核算点。而信息技术环境为核算企业的这部分资产提供了可能,并且时代发展也促使企业更加重视无形资产与人力资本。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科学合理的确认和计量无形资产等,并在财务报告中进行反映。此外,企业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的非财务信息进行披露,提升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三)创新核算形式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会计核算,要注重核算的及时性与充分性,进而确保财务报告的质量。企业在进行生产和销售时,需要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一起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协同办公,这就使得很多会计信息是集中存储起来,进而有助于生成财务报告,提高其便捷性。要以有助于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为依据,既要做好年度和季度等会计的核算工作,编制高质量、多元化的会计报告,也要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实时进行会计核算,并提取报告,及时的跟踪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而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三、结语

信息技术环境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企业需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为企业高管和多方主体提供有价值的财务信息,辅助其做出合理的决策。同时,企业还要注重信息技术的更新和会计人才的培养,以更好的应用信息技术服务于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栗彩荣.信息技术环境对会计核算工作的挑战与应对[J].市场研究, 2013,(09):70-70.

[2]吴晶.信息化对传统会计行业的挑战和应对[J].商, 2013,(14):106-106.

[3]王莉婷.信息技术下会计面临的挑战与改革[J].魅力中国, 2008,(12):78-79.

作者简介:

金贤斌,浙江中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金贤斌

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论文 篇3:

论信息技术发展对会计核算原则的影响

作者简介:蒋松伶(1979.9-),籍贯;广西桂林;现在是中级职称,准备评高级会计师;大学本科;毕业院校:广西大学;现在职务职称:现在是中级会计,任财务经理,研究方向:财务,工作单位:世洋置地开发(广西)有限公司,从事工作:财务。

摘要:当今社会,传统会计核算模式正在受到新技术时代会计核算方式的严重影响。会计核算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已经悄然迈入会计人的工作当中。迫切需要新的会计准则取代过去古老会计制度的趋势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针对固有会计准则和当今信息时代会计核算产生冲突的部分原则进行了阐述,揭示了新信息时代对会计核算原则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会计核算原则;会计信息

一、绪论

所谓信息技术是指围绕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光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通讯技术而开展的高科技技术。信息系统是企业或单位利用信息技术将所有内容进行合成、提升和转化的过程而产生的企业管理平台。财务管理在信息环境下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实现了网络化和电子化,这对原有的会计核算基础信息和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对预算管理、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的深远影响更是不言而喻。

二、信息技术发展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一)对权责发生制的影响

对权责发生制的影响。在固有的会计理论体系中,权责发生制伴随着会计分期假设应运而生。本原则要求以受益期来确定收入及费用等会计要素,现金的收付则不作为标志。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分期逐渐淡化,权责发生制饱受质疑。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让会计期间跟上了业务交易的步伐,跨期入账、分摊等问题逐渐减少,成本和费用的分配已经达到了精准的程度。目前普遍应用的电子货币支付方式,使企业更加注重现金流量信息。因此,在当前信息技术时代,收付实现制正逐步走向会计核算的舞台中央,和权责发生制比较起来显得合理性较高。

(二)对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影响

在固有的会计理论体系中,清晰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对于判定某一会计期间的损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信息化时代,往往合作项目能够促进合作公司的成立,而公司也会伴随着项目的结束而清算。此时的持续经营假设将失去用武之地,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区分也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依据合作项目支出进行实际核算更能够适应此类项目合作公司的会计核算方法。

(三)对历史成本原则的影响

根据以往的经验,会计核算过程中,注重货币资产、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的核算,而对商誉、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核算则略显忽视。容易取得、客观和可验证是历史成本核算的显著优点,依据货币计量属性,依照历史成本而获取的会计要素,使有形资产的计量和确认更直观,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得到了保障,长久以来历史成本原则在会计核算的历史舞台上占据了独霸天下的地位。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迅猛发展的虚拟经济,已经超过了实体经济对GDP的贡献值。在企业总资产中无形资产所占比例大幅上升,在高新科技企业中更是占据了绝大部分,历史成本原则地位岌岌可危。因为企业依据历史成本原则进行计量和确认会导致无形资产价值偏低。比方说将促进社会发展的知识要素通过历史成本原则计量,其价值仅仅是制作书籍的纸张和油墨的价值,或者是一些获得知识的成本和培训费用,毫无疑问这让知识资本的价值严重缩水。实际情况是,现实生活中五花八门的无形资产历史成本根本无法获得确凿的数据,如果抓住历史成本原则不放手,无疑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三、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影响

(一)对一贯性原则的影响

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走出去”的经营理念逐步深入到企业,走向广阔的竞争市场,参与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必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为降低国内外竞争风险,企业要顺应国际市场,让提取坏账损失和固定资产提取折旧与国际接轨。信息化条件下,经济发展有了新的突破,虚拟化、数字化、网络化和全球化的市场环境让财务人员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经济环境,迫切需要会计基本原则的改良。

(二)对相关性原则的影响

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是判定某个工程项目是否能够进入会计工作信息流程的重要方式。严格的确认标准把一些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关在了会计系统的大门之外。而这些不被采纳的会计信息中,难免有漏网之鱼,对工程项目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还是有一定作用。拒绝这部分信息无疑会降低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满足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是相关性原则的核心所在。披露原则是其另外一种解读方式,规定企业在发表企业战略目标、财务报表、附注及补充报表时能够将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真实可靠地反映出来,杜绝了为掩盖某些信息省略或修改某些重要财务数据的行为发生。经济环境千变万化,类型纷繁复杂,经济风险扩大化,投资者也从过去的盲目投资转变成现在的理性对待,这些特征,让披露会计信息显得格外重要。迫切要求当代会计报表在传统报表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让非货币性财务会计信息加入到报表披露项目中来,比如企业的文化价值、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声誉等,这些无法量化表达的信息,可能在某一时刻对企业的发展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三)对清晰性原则的影响

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信息要清晰明了,容易运用和理解是清晰性原则的要求。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会计处理过程有了模式化、精准化的特点,会计信息的质量有了很大的进步。互联网时代,让使用者能够随时随地轻松获得会计信息,为决策和目标的制定提供了极为方便的条件,信息失真失准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因此,新的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会计原则当中,清晰性原则可以剔除。

(四)对及时性原则的影响

所谓及时性指的是会计信息反映时间和会计事项发生时间保持一致。新技术环境让数据传输在分秒钟得以完成,决策信息的获取已经没有任何障碍,会计信息及时性得到了根本解决。迅速获得会计信息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是当前信息时代会计工作的一大特点。另外,信息的及时更新,让信息使用者轻松获得最新鲜的数据,没有顾虑。所以,及时性原则已经无需作为一项独立原则在会计原则中体现。

四、结束语

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会计基本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影响着自身的体现形式。伴随着这种影响,决策型财务系统正在逐步取代核算行财务系统。整个财务组织,从企业财务控制、财务人员业务水平都与原来的核算方式有了冲突。新技术手段的应用,让旧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核算理念产生了重大变化,让财务管理和核算可行性得到了加强。

参考文献:

[1]靳秀英.浅谈会计理论与新会计准则、信息、化应用之间关系[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1,(10).

[2]傅桂林、郭俊兰.2010.电子商务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中国注册会计师,11a

作者:蒋松伶

上一篇:医疗实践人文教育论文下一篇:水利工程管理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