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秦淮人文资源的社区教育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2023-02-18

1 研究背景

加强社区教育实践研究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早在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就提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 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努力提高全民素质”的要求。深厚的人文资源为大力推进秦淮社区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秦淮区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便开始了社区教育的实践与探讨, 1998年秦淮区就拥有了江苏省第一所社区大学。但是, 由于近年来经济发展、城区规模不断扩大, 外来劳动人口的大量涌入, 广大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社区教育发展却相对滞后。本课题拟进一步挖掘丰厚的秦淮人文资源, 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 探索一条富有秦淮特色的社区教育新模式, 努力用悠久的历史教育人, 改革开放的成果鼓舞人, 丰富的教育资源服务人, 促进秦淮人的全面发展, 为实现“两个率先”提供智力支撑。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研究创新之处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20年代, 国外 (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 便开始关注社区及社区教育问题。80年代, 社区和社区教育问题逐渐成为我国的一个社会问题, 开始为我国学术界所重视。国内外既有的研究主要涉及社区教育的内涵、本质、目的、功能等方面。

结合我区来看, 近年来我区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作为城市工作重点的社区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区委、区政府顺应变革形势, 把社区建设作为做好城市工作的突破口和立足点, 作为富民强市的基础工程, 积极探索, 努力实践, 促进了社区工作不断走向深入。在加快社区建设的同时, 在区、街道的重视和关心下, 秦淮区社区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形成了一定的基础,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1年江苏省教育厅确定秦淮区为“江苏省社区教育实验区”。今年秦淮区正在积极创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

2.2 本研究创新之处

(1) 社区教育不仅是技能培训就业培训, 更是促进和谐秦淮的社区教育。

(2) 秦淮社区教育的模式研究要反哺本区的社区教育实践。

(3) 利用秦淮文化来陶冶引导秦淮居民提升居民素质。

3 课题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社区教育:是利用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服务居民、满足广大居民发展需求和终身学习需要的全民教育, 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秦淮人文资源:是指秦淮地域内一切可用于社区教育、满足人的生存需求与精神需要、促进人不断发展的教育资源。

本课题核心理论

3.1 社区教育理论

社区教育是社会所有教育机构、教育力量的协同教育活动;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为社区所有成员提供的教育服务;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 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教育活动。

3.2 终身学习理论

据文献资料, 早在《1919年成绩》 (在英国召开的会议的总结) 中首先提出终身教育概念。我国于80年代引入终身教育理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3年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首次提出“向终生教育发展”。

3.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2004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2006年10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 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

4 研究目标

如何用内蕴丰厚的传统文化教育人, 如何用改革开放的成果激励人, 如何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服务人, 是本课题的总的研究目标。本课题拟构建富有秦淮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社区教育模式, 是着力于社区教育实践研究的课题。具体研究目标为:

(1) 探索满足全体居民发展需要的社区教育策略、途径、方法, 构建富有秦淮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新型社区教育模式。

(2) 全面提升秦淮人民的文化素养, 努力构建内涵丰富、富有创造活力的和谐社区。

(3) 利用秦淮人文资源对居民进行教育, 深入学习型社区工作, 构建和谐秦淮社区。

本课题拟进一步挖掘底蕴深厚的秦淮人文资源, 整合各类各级教育, 发挥社区大学和各社区的教育优势, 探索社区教育的新模式, 形成各类培训完备、社会援助完善、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融合的社区教育体系。

5 主要研究内容

(1) 秦淮人文资源梳理及基于秦淮文化特点的社区教育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2) 秦淮社区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归因研究

(3) 基于秦淮人文资源的社区教育实践研究。

1) 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建设与实践研究。

2) 整合学校教育资源与社区人文资源的策略与实践研究。

3) 居民培训体系的建设与实践研究。

4) 城市社会援助体系的建设与工作实践的研究。

5) 建设文化社区的社区教育实践研究。

6 研究步骤和方法

第一阶段 (2006.3-2006.12) :准备阶段

2006.3-2006.6, 资料收集, 确定研究方向, 填写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立项申请书。

2006.7-2006.12, 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各层面工作及相关人员研讨培训。

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等。主要侧重收集国内外研究的观点、方法, 及时综合成文献资料, 进行课题前期的论证, 并为各个部分的研究提供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的信息和参考。

主要负责人:干明章、王宝淮

成果形式: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立项申请书。

第二阶段 (2007.1-2009.12) :实施阶段。

研究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社区教育。本阶段主要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及行动研究法等。通过调查法, 将秦淮区各种资源情况和社区情况进行调查.以了解社区教育的现状, 制定利用秦淮人文资源开展新型社区教育的策略。通过个案研究法, 各街道开展相关子课题研究。总之, 在此阶段主要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去达成研究目标。

(1) 2007.1-2007.3学习交流前一阶段的相关文献资料;1) 社区教育专家的论文、论著;2) 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回顾;3) 南京市社区教育的相关文件。在文献学习基础上结合各街道社区教育实践中的亮点特色, 确定各街道承担的子课题。

主要负责人:陈德顺、张美霞

成果形式:《社区教育资料汇编》

(2) 2007.3-2007.6相关人员参加省、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培训活动并带领全体课题组成员学习《课题管理制度》等省市文件。完成《总课题实施方案 (草案) 》、《子课题申请表》、《子课题实施方案 (草案) 》的基础上召开课题论证会, 请专家指导课题实施方案。根据专家意见完善总课题和子课题的实施方案并组织秦淮社区教育论文评选活动。

主要联络人:王正勇、张加强

总课题主要负责人:陶良玉、丁建华、王宝淮

子课题主要责任人:冯尧、李军、李云俊、张旭静、徐向东

成果形式:资料汇编《总课题实施方案》、《子课题申请表》、《子课题实施方案 (草案) 》、《课题开题报告》, 论文集《秦淮社区教育论文集》。

(3) 2 0 0 7.6-2 0 0 7.1 2秦淮社区教育资源的调查分析及社区教育的现状调查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关调查分析报告。

社区教育资源的调查又分成二部分。

其一:秦淮人文资源的调查、归类及其教育意义分析

主要联络人:钟勤杨宁

主要负责人:韩荣勇、张美霞

成果形式:论文《秦淮人文资源调查及其育人功能初探》

宣传小册子《秦淮古诗词集》、《秦淮名人》、《秦淮饮食》、《秦淮民俗的概览》。

其二:其它秦淮教育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主要联络人:张加强

主要负责人:陈德顺

成果形式:论文《秦淮教育资源的回顾及资源共享的可行性研究》、《论社区教育的资源开发》

(4) 2 0 0 8.1-2 0 0 8.1 2根据前一阶段调查研究的结果, 各街道结合自己的子课题开展个案研究。

主要负责人:周永山、王瑞芬、韩荣勇、海燕、蒋小龙

成果形式:图片展览:《秦淮人眼中的秦淮人文资源》负责人:周永山、王瑞芬

光盘:《我是社区的主人》负责人:韩荣勇、蒋小龙

论文:《利用资源共建社区的实践探索》主要负责人:海燕

第三阶段 (2009.1-2009.12) :修正阶段。总结经验教训, 在实践研究成功的基础上将研究深入下去。课题是否合理, 需要由实践来检验。通过实践, 课题组对秦淮区社区教育的实际情况作科学的分析, 再对方案进行调整, 找到原来设计的不足之处, 构建适合我区发展的社区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

总联络人:王正勇、许金孝

主要负责人:张加强、干明章、陈德顺

成果形式:论文集:《秦淮社区教育之我见》

第四阶段 (2010.1-2010.6) :总结阶段。从各个层面对课题进行总结评估, 将研究成果展示, 并将研究的成果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使之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 达到推广和再研究的目的。

总联络人:刘凡、钟勤、王正勇、许金孝、张加强

主要负责人:王宝淮等

成果形式:光碟:演讲《秦淮社区教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报告演出:《我是幸福的秦淮人》、“秦淮之夏”大型社区文化艺术节

专著:《基于秦淮人文资源的社区教育实践研究》

7 课题实施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由区委孔令友副书记、区委常委宣传部刘凡部长、区政府赵永兰副区长担任顾问。这有助于集全区之力开展此社区教育课题研究工作, 从而充分发挥区宣传部、区文化局等部门之力来协助本课题研究工作。本课题聘请专家、教授为课题作指导, 从而保证了本课题研究的水平和质量。本课题由区政府有关部门牵头, 区教育局协调, 组织了一批热心社区教育和秦淮人文资源开发的同志参加此次课题研究。整个研究队伍是老、中、青结合、富有研究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团队。他们中有关心秦淮社区工作的区政府相关部门领导, 有多年社区工作经验的社区教育办公室的领导, 有多年组织课题研究经验的教科所专业型领导人才, 有课题研究经验丰富的研究生等。课题组暂定课题组例会活动时间为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四下午。课题研究资金主要由区教育局出资5万元保障课题的实施。这就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人员保证、时间保证、经费保证。促使课题高质量的开展, 从而为秦淮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摘要:加强社区教育有利于学习型组织的创建, 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充分利用秦淮人文资源开展社区教育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本课题从三个方面开展社区教育实践研究;秦淮人文资源梳理及基于秦淮文化特点的社区教育资源的调查与分析;秦淮社区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归因研究;基于秦淮人文资源的社区教育实践研究。

关键词:秦淮,人文资源,社区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 黄云龙.关于社区教育本质的思考, 教育研究.1999 (7) .

[2] 厉以贤.社区教育, 社区发展, 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研究, 1994 (1) .

上一篇:冷35块酸化液配伍性评价研究下一篇:政行企校共建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系统探索与研究——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影视动画专业集群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