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教育语文论文

2022-04-1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语文学科是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是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承担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基本任务。新高考改革以来,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愈加突出,语文教育更加受到重视和关注。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基础知识教育语文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础知识教育语文论文 篇1:

小学语文如何做好基础知识教育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抓好基础知识的教育,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策略。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基础知识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提升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做好;基础知识

在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策略,并针对学生的年龄段选择适合学生的训练方法,提升学生基础知识的使用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让学生真正有效地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构建以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不但要教给学生基础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方法。

一、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是重中之重,是语文阅读和写作的根本。只有真正完成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并让学生较好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年段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能够逐步实现学生自主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如,在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蓝裙的故事》识字写字教学中,要求学会9个一类生字,读准二类生字,并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教师就要针对一类字的生字结构指导学生识字方法,教会学生“换一换”“加一加”“减一减”等识记生字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并不断运用识字的方法以达到掌握识字方法的目的。而在写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每一个字的写法,还要讲解生字怎样书写才会更美观。而到了高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识字写字已经不是上课的重点讲授内容,教师就要教会学生自主识字,通过在低年级以及中年级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以及写字方法进行自主识字。

二、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基础知识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欠佳,而有些课文文本如果单凭教师的口授是不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形象可感的音频、视频以及图片的辅助下更好地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如,在长春版语文《西湖的绿》的教学中,教师不但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求: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典、词典解决,知道作者抓住哪些景物的特点,写出自己对西湖的独特感受。当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了解基础知识要求的时候,就可以更好地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西湖的绿的图片,让学生可以直观地感知到课文内容。同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字以及组词,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中的字词。同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学生喜欢的词,让学生说一句话,提升学生的词语运用能力。

三、采用小组合作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提升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力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这就使学生在教学中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如在比喻句的训练中,教师如果对每一个学生的要求都是相同的,那么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满意的学习效果。而小组合作学习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学习小组中获得交流,能够获得共同提升。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中,教师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授语言、动作以及外貌描写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寫,这样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探索,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全班交流。这样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而在高年级语文日积月累的考核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考核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再继续由教师组织进行全班性考核,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快速提升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只有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才是有效教学。教师要针对不同学年段学生的不同情况,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选择适合本学年度段的教育教学策略。教师要营造语文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以及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充分发挥学生在小组中的讨论优势,让学生不断学会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潘丽远.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点滴思考[J].考试周刊,2013(81).

[2]刘永.小学语文教学自主探究学习方式[J].新课程导学,2014(12).

编辑 孙玲娟

作者:彭娟

基础知识教育语文论文 篇2:

全融合语文:契合时代发展的教育实践新走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语文学科是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是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承担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基本任务。新高考改革以来,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愈加突出,语文教育更加受到重视和关注。语文学科的建设与改革是时代发展需要、建设强国需要、人的发展需要,也是学科自身发展需要。不论是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学生发展现实需求来看,提升语文教育品质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提出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则明确了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由此可见,“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是语文学科最根本的使命。如何写出好文章正是大部分学生解决不了的难点,也是许多教师课堂教学尚未解决的痛点。抓好学生写作素养的提升,帮助他们明白“怎么写的”,将助力学生更好“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从而为语文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一、回望百年语文:在传统教育中明确来路

“如果从言语教学的发生算起,语文课程与教学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回顾其历史演变过程,是当代语文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基础。”[2]传统语文教学分为先秦、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现代语文教学分为国文教学、国语教学、语文教学三个阶段。

传统语文教育没有独立的语文学科,它集经史哲甚至更多学科内容为一体。“政治伦理文化成了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语文课程秉承了厚重的封建伦理道德规范教育任务。”[3]读书识字是表层要求,深层目的是为了从古书中学会修身养性,安分守己,遵守伦理道德规范。强调文化继承,保存文化的观念强于创造文化,推行的是一种教育的文化适应原则。

现代语文教育以1904年癸卯学制及其学堂章程的颁布与实施和语文得以独立设科为标志,渗透着西方文化思想的白话文被不断充实到语文课程与教材中,“中体西用”的文化思潮鲜明地体现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上。从近代语文单独设科开始,语文教学有了比较实用的目的,旨在提高学生对大众语文和新社会一般应用文字的读写能力,突出和加强了语文的工具性特征。

自20世纪初新学制颁布和语文单独设科以来,由于“文道统一”的观念根深蒂固,在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制度性文件中,“教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掌握文章的语言文字,是不可分割的”[4]“(小学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5]“在读写训练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6]等表述一再出现,“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任务并未得到有效落实。

“西方解释法与中国传统的训诂方法结合,造成了语文教学中技术化倾向。”[7]语文教学则纠缠于内容,徘徊于理解,沉迷于意义,重个别词句、语法的推敲,忽视整体语境的感知和意义形象的把握,学生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审美性和自由想象的空间越来越小,语文教学在工具理性主义与技术主义文化观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思考当前语文:在时代融入中辨析价值

进入21世纪,时代大局发生了变化,语文教育应该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下找准自己的定位,革新自我发展的模式。

第一,世界格局历史变革,大国博弈深层次全方位展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以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由“跟跑”向“领跑”切换为基础。时代车轮下,成为经济强国,实现民族梦想,需要强大科技的支撑;发展强大科技,需要优质教育的支撑。语文教学需要在培养创新思维上有所突破,着力提升学生学习力、创造力、表现力为核心的语文教育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迫切需要。

第二,信息时代特征显著。以5G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带来了一场波及全人类的深刻变革,信息的迭代、传播已经超乎想象。信息爆炸时代,学生自有信息量巨大,语文教育由强调阅读过渡到读写平衡,语文教学由机械的重视阅读输入走向重视创新的阅读输出。

第三,文化自信战略推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而语文学科在立德树人,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方面有独特优势。

第四,儿童教育适应迫切。儿童具有阳光活泼、诚实纯洁、自信敢为、开朗快乐等特点,他们善于发现、善于模仿、喜欢新鲜事物、爱展示,渴望得到关注与表扬,在乎别人评价,自我定位深受外界影响。凡此种种,儿童学习规律要求教育与时代接轨,与科技对接,与世界融合,创设各种输出平台,增加实践体验,激发儿童学习热情,增强儿童学习自信。

三、展望未来语文:在创新思辨中定位方向

那么,以什么样的载体来回应历史的叩问与时代的呼唤,做好语文教育呢?我们的答案是“全融合语文教育”。

(一)全融合语文教育内涵

全融合语文教育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语文核心素养形成、发展与提升为旨归,强调关注并满足所有儿童多样化需求,打通时间的纵向维度,空间的横向维度,以创作为突破口,输出带动输入,将语文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资源、教育形式、教育策略等进行深度融合。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语文教育方式,聚焦培养语文核心素养,集边界融合、方式融合、目标融合、策略融合、资源融合、主體融合、路径融合、内容融合等多元融合于一体,形成互联互通、优势互补的语文教学新样态。

在课程形态上,它打通课程边界,融生活于学校,合万物于课堂;在课程实施上,它构筑“以写带学、读写平衡、知行合一”的路径框架;在教学策略上,它以阅读为基础点,以实践为支撑点,以创作为突破点,通过大量阅读为创作打好基础,在多样运用中激活创作,在真实创作中链接阅读。在全融合语文教育中,创作是输出的主要形式,它作为主控开关,既以“阅读”和“应用”为基础,又调控着“阅读”和“运用”的内容及形式,带动着语文教学的全域推进。在教学评价上,以写物化语文学习的成果呈现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的发展水平,为教师的教学评价提供可观可感的材料。

(二)全融合语文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

一是聚焦语文核心素养。人工智能时代,首先要考虑的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如何利用各种知识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面对人工智能的挑战,培养学习者的创造思维、人文思维、美学思维,以获得新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创作,不管是口头表达的创作,还是书面语言的创作,都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方式,是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也是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全融合语文教育以创作为主控开关,其实践聚焦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是平衡语文基本技能。语言的基本技能有四种——听说读写。以创新思维带动任务驱动,以写为突破口,能串联起听说读同步发展。“写”即创作,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要想写得好必须懂得多,读得多,听得多,甚至还要说得多。全融合语文教育以输出调控输入,通过“写”带动听、说、读的同步发展。

三是链接多种输出平台。新技术正以超越人类预想的速度发展,颠覆性地改变着许多行业和领域,教育也不例外。诸如个人网站、抖音、喜马拉雅、朋友圈等各种新型应用为语文教育的输出提供了无限舞台。全融合语文教育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广阔的信息空间中随时展示、记录、评价自己的语文学习,借助平台的力量获取语文学习的加速度。

(三)全融合语文教育实践的基本路径

一是以写带学。全融合语文教育用写作来撬动语文教学的变革,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写作是一个基于特定情境任务,运用完成這项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规定语篇的过程。“要顺利完成这一过程,必然需要相当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基础。”[9]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能从学生的写作中发现自身教学需要改进的方向在哪里,学生则可以从自己的写作中发现个人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有哪些。“写”,以一种主控开关的形式指出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和内容,带动了语文教学的高效开展。

写作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建构与运用,是阅读的深度延伸,是思维能力的外现。全融合语文教育把创作教学作为语文学习的关键支点,以输出带动输入,带动语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学然后知不足,写然后知困。用创作中的疑惑倒逼学生从语文学习过程中寻找答案,在解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创新性、批判性、深刻性。以创作教学为主导的语文教学,既有学习的指向性又有目标的集中性,既提高了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又节省了时间,将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相互促进。

二是读写平衡。写作首先要明确为什么写,怎么写,写得怎么样。阅读首先要明白文本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由此可见,写作和阅读是一对方向相反的心理过程,阅读是自外向内的吸收,写作是自内向外的表达,阅读与写作虽然方向相反,但心理过程相似,心理活动内容相通,二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是语言文字积累的必要过程,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优秀作品,发现并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情达意的方法,学习如何选材、组材,如何确定中心,如何遣词造句等文章学的基本知识,促进学生对词语使用的规范性,从而为写作打下坚实基础。写作能提高语言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综合培养语言文字灵活运用能力,以写引读提倡学生勤写勤练,在写作练习中发现阅读的欠缺,在教师引导下或在学生自主阅读中弥补不足。全融合语文教育倡导读写平衡,不重读轻写,也不单纯地重写轻读,以输入输出的平衡联动,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协调发展。

三是知行合一。好的写作不光要有系统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能,还需要有强大的动力系统。将写作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真实需要下写作,学生能自觉、自主地去学习写作。全融合语文教育倡导教师研究写作知识系统,并以适当方式将此知识系统迁移至学生,形成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同时,全融合语文教育鼓励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因此,全融合语文教育将为学生创设演讲、辩论、申请、劝说、倡议等真实或拟真环境,主动参与此类活动的学生其内在情绪被激发,内在知识被激活,他们的写作将处于高度的创造状态。

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各种知识内化为文化素质,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帮助孩子们在知行合一中理解生活、感悟生活、丰富情感和思维,以用促学,实现文道合一、人情练达、情理融通,提高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能力。这是语文教育的关键,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之“根”与“源”。全融合语文教育要做到教学做合一,融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给学生发展提供成长的肥田沃土。

(四)全融合语文教育的实施策略

边界融合:校内、校外融合。常规写作教学课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打通学校与社会的教育通道,促成二者和谐发展。全融合语文教育既可在课堂上进行,又可从课堂延伸到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如在校内系统开展的写作比赛、演讲比赛、班级朗读接力等活动可与杂志社、听书平台等联办,将语文学习从校内扩展到校外。通过课程化设计,这些活动的语文教育性质、语文教学内容和语文教学目标将得到进一步明确和厘清。

路径融合:线上、线下融合。线上线下融合,能充分发挥线上与线下各自优势,产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线下教学对象确定,体系清晰,具有很强的制度性,对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线上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做到目标明确、内容丰富、过程详实、学习便利、参与面广。两者结合,可以构成一种新的教学环境,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各自发挥作用,形成育人合力。

目标融合: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融合。语文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活动,全融合语文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思维(输出思想)和通过语言理解别人思维(汲取思想)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审美力、文化传播力。

主体融合:家庭、学校融合。在传统教育环境中,学校和家庭无论是在物理空间上还是在学习生活安排上都有明确分工,其资源是完全分割的。将学校和家庭融合,家即是校,校即是家,充分挖掘家庭的教育功能,实现二者的融合,可构建起一种新的教育生态。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读书节等途径,为家庭提供必要指导和支持,努力创设学校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环境和谐发展的课程环境。为了做好家校融合,确保语文教育的质量,可开展诸如师生共读、共讲(写)读书感受、线上朗读接力、班级在线组团阅读等活动。

知行融合:认知与实践融合。将写作与生活实践融合起来,让学生在演讲、辩论、申请、劝说、倡议等真实或拟真环境中激发情绪,激活知识,打通学与用的隔阂。

内容融合:调整语文教学内容。全融合语文教育以教材为本,但又不囿于教材,它鼓励教师在利用好教材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开动脑筋,通过重组、汇编、创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适合其语文素养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

平台融合:搭建关键平台。输出平台越丰富,学生得到的鼓励就越多,其语文学习的动力就越足。全融合语文教育拟为学生搭建以下学习平台:

(1)举办作文赛。每年举办一届写作盛宴,评选写作爱好者、写手、快手、高手、神手等。

(2)创办校刊、级刊、班刊。激发年级、班级创新意识,建设写作场域,激发写作动力。

(3)建设官微学生作品专栏。推动学生作品在校外期刊发表,让家长欣赏、让社会认可、让学生自信。

(4)举办读书节。通过师生共读一本书、师生共讲一本书、家庭共读一本书、线上朗读接力活动、生生组团阅读、百班共读等活动,强化语文教育的输入,提升输出的品质。

(5)创办班级喜马拉雅共读号,让人人都是朗读推广者,人人都是朗读行动者。

(6)选聘校园小导游。在真实交流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表达能力。

(7)推广儿童戏剧。建设学校抖音平台,记录校园美好点滴,通过编剧与表演实践,加强学生语文学习。

(8)举办儿童沙龙。通过小型专题演讲,让学生学会查阅资料,收集整理信息,形成自己的核心观点,并在儿童沙龙中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9)举办儿童辩论赛。让学生围绕辩题,旁征博引,理清思路,提升思维逻辑力和语言表达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3][7]谢兰荣.中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學版),2006,4:109-111.

[4]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EB/OL].http://old.pep.com.cn/czyw/jszx/tbjxzy/kb/dg/201203/t20120313_1107437.htm,2009-03-27.

[5]1986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EB/OL].http://www.pep.com.cn/xkzthyd/peixun/xkpx/xiaoyu/kbjd/jxdg/201008/t20100818_663526.htm,2009-03-27.

[6]1992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EB/OL].http://old.pep.com.cn/xiaoyu/jiaoshi/tbjx/kbjd/jxdg/201008/t20100818_663523.htm,2009-03-27.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不宫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7:41.

[9]荣维东.写作核心素养范式发展与框架构建[J].语文建设,2020(05):4-8.

作者:重庆两江新区星湖学校校长

责任编辑:粟 超

作者:张先彬

基础知识教育语文论文 篇3:

论新课标背景下中学语文教育的四个转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总纲和指南,新标准自颁布以来,引发新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中心的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既给中学语文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和历史良机。要在生动活泼的语文教育实践中深入践行新课程标准,中学语文教育就必须切实加强四个转向。

一、由知识传授向多元目标的转向,注重人文熏陶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清楚地规定了中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它的突出特点是语文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即从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转变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尤其强调以文化人的人文熏陶。

语文教育的多重目标,体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和梯度性。具体看来,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层级,即工具阶段、输入阶段、输出阶段、创新阶段。工具阶段是基础阶段,包括拼音教学、识字写字、词汇教学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这些教学内容也是后续阶段语文学习的基础和起点,重要的辅助工具。输入阶段是发展阶段,主要通过阅读、听辩、感知等手段积累语文素材,丰富母语语感,提升语文整体领悟能力。输出阶段是提高阶段,“动得了嘴皮子”“耍得了笔杆子”,可以通过口语表达和书面写作,用精确、干净、简练的语言符号,包括有声语言和书写系统,流畅传达自己的所思所想,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张。创新阶段是升华阶段,通过整合前三个阶段的语文积累,养成精深的语文素养,生成创新的语文思维,能够“发人所未发”,达到圆融运用祖国语文的至臻之境。当然,这四个阶段是交互影响,渐次提升的,既呈现正向的流动,又蕴藏逆向的反刍,不断涵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多元目标的践行实际上并不理想,原因有四。第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这个三维目标本身逐步地从实在走向空灵,这就必然导致在目标落实的过程中,底层目标的实现难度较小,着力更大,成效显著,而上层目标的实现则手段不多,难度更高,收效不大。第二,不同维度目标的实现,明显有时效上的差异,知识与技能目标可能在短期得到强化而达到预定目标,而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目标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育和滋养。第三,受多年来升学考试指挥棒的约束和压力,语文教学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是,考什么,就学什么,怎么考,就怎么学,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相当程度上仍被应试教育的知识为王和反复操练所绑架。语文课程标准被平化和矮化,常规的语文教学还是罩上了升学考试的“紧箍咒”,学生学习语文的目标也圈禁在考试这块自留地中。第四,现行的终结性评价不仅严重影响语文教学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而且更严重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评价体系和评价制度的缺位和偏颇,导致语文教育者“现实性”和“趋利性”的价值选择,看不见的、评不到的少讲、不讲,提分快的、出错少的,大讲特讲,多元目标的实现严重失衡,高阶目标甚至长期踏空。

目标驱动未来。要忠实践行语文新课标的多元目标,构建完善的目标指标体系和良性的目标达成体系,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目标体系的分解进一步扁平化,去空求实,教师够得着,学生达得到,教学有办法,落实有效果。第二,目标体系的设计长短交错,远近兼顾。长效目标、远景目标可以离析拆解,分步落实,与短效目标、近景目标共同实施。第三,目标体系的实施遵循自身规律,摈弃外界干扰。在多元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尤其要警惕应试因素的干扰,保持定力,回归初心。只要涵养了良好的语文素养,就能够从容面对任何相应等级的语文测试,而以应试为首要目标只能是本末倒置,事倍功半。第四,目标体系的评价要全面、客观、科学、公正。变革评价制度和评估体系,是语文教学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所在,更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核心。语文课程评估一定要着眼于现代社会需求,得到社会认可。传统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方式扭曲了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使语文教学蒙上了强烈的功利色彩。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最能影响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新课标在“评价建议”部分,对语文课程的评价提出了新的实施原则、方法和策略,并为实施留下了充分的创造空间。

二、由研讨教法向研讨学法的转向,唤醒主体意识

教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工作采用的方法,主要体现教师的思想行為,解决的是教师教的问题;学法是学生为解决学习问题而采用的方法,主要表现学生的思想行为,解决的是学生学的问题。教法和学法统称为教学法,二者历来都是相辅相成,相持而长,既没有脱离学法的教法,也不可能有脱离教法的学法。教师的教法通过学生的学法来发挥作用,学生的学法是在教师教法的指导下,通过教学进程发挥作用。课堂教学的整个施行过程,可能都是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有机统一,并生并存。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研活动严重偏重于研究教师的教法而忽略了研究学生的学法,大量的“研课”“磨课”,注意力都放在教师的“教”,学生“学”只是处于自发的无意识状态,或者虽有关注而关注度严重不足,纯粹关于学法的理论研究或经验总结就更不多见。在现实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忽略了“学法”的指导,导致学生陷入题海战术,重复性劳动,尽管学业成绩也能有所提高,但这种以牺牲学生生理及心理健康为代价的短效行为,从长远意义看,得不偿失。

苏霍姆林斯基说:“交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真正的主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学习,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不仅有益于学生当下的语文学习,而且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启发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力可以分为三个同心圆层:最外一层是知识,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包含着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和相关常识;第二层是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和智力;核心圈层则包含着学习动机、兴趣、习惯和方法,也就是“知学、乐学、善学”。只有激活核心圈层,彻底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才能激起学生学习无穷无尽的源动力。

研究学法首先要研究学生。人永远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为了使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只有充分研究学生,全面把握并努力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言认知规律,深入了解学生生理、心理及语言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才能够“因材施教”“因人施策”,找到最适宜的学习策略,促进學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研究学法必须深研教材。教材是学习活动开展的基础和依托,不同类型的教材有不同的编排理念和组织形式,不同内容的学习也各有自身特有的规律,不深入挖掘教材,便找不到文本知识点,技能训练点,情感培育点,学习目标便不明确,学习方法的选择也必定是盲目的。只有深研教材,吃透教材,弄清教材的结构体例和呈现方式,明晰教材的编写特色和使用要求,把握教材的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厘清教材的内容安排和单元设置,才能真正把教材用对、用好、用巧,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研究学法必然兼顾教法。学法研究中统筹教法,教法实施中贯串学法,学法和教法的结合要自然巧妙,恰到好处。语文教师要善于在文本与学生间架设桥梁,将学法融于教法之中,使课堂教学焕发活力与生机,努力探索并凝练具有自身特质的教学法。学法研讨和教法运用要兼具艺术性和可操作性。艺术性是指符合语文学科的特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可操作性是指无论学生的学法还是教师的教法,都是切实可行的,便于学生学习、掌握和运用,便于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学法研讨不单是简单的方法传授,更应该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只有激励学生自己主动介入,历经注意、思考、生疑、解疑、创造等心理体验,才能使之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养成习惯,形成学力。相应的,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形成学与教的交互推进。教师要充分掌握“学情”,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适时引导学生自悟学法,有意识地强化活用,加强能力迁移。

三、由封闭场域向开放空间的转向, 提倡生活体验

这里所说的场域,既包括时空场域,即语文学习进行的空间和延续的时间,又包括要素场域,即语文学习素材延展的范围及开掘的层次。

传统的语文教学,局限在封闭的场域内,是典型的灌输式“小语文”。从教学内容看,“几本教材走天下”,语文课程以学期为时间节点、以课堂为教学阵地,以文质兼美的典范性文本依托,以预习、教学、答疑、练习、复习、测验为推进逻辑,以字词、段意、中心思想、修辞手法、写作特色、文化常识为教学要素,以阅读、朗读、背诵、练习为教学手段;从时空场域看,语文教学的唯一阵地是教室,教学时间被切割为40分钟,师生共同封闭在局促的单一语境中,为“学习”而学习,严重影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进化和语用能力的拓展。这样的语文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生存的宏观层面来审视教学活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语文本身的美感与活力,致使语文教学沦落为应付考试的一种负担,严重窒碍了师生成长的空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封闭场域走向开放空间,从三尺讲台走向精彩人生,努力营造生动鲜活的“大语文”场域,就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源头活水。

对此,新课标有明确要求,内容上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场域上“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如何转向语文课堂的开放空间呢?语文新课标同样指明了方向:“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一言以蔽之,就是让语文教育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因时因事因地因势,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活水,巧妙地把鲜活生动的生活图景、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转向开放的语文教学空间,首先要确立开放的教育理念。语文教育者应当以“大语文观”为统领,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自然,体验生活之趣,发现生活之美,感悟生活之理。陶行知先生说:“必须让少年去经常接触大自然,让他们在大自然中生活。”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所以,于雷先生主张“要最大限度开辟语文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争取语文学习的时间,最大限度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最大限度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师生摆脱语文教育的“围城”,打造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的语文育人环境。

转向开放的语文教学空间,必定要重构开放的教育资源。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它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就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鲜活素材。现实生活的综合性、复杂性,也促使语文教育者打破课程壁垒,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获取直接的生活经验,充分挖掘语文与其他课程乃至社会生活的协同资源,引导学生去观察并感受现实世界,耳濡目染,不断熏陶,调动学生潜在的感知能力,在生活中学语文、悟语文、用语文。

转向开放的语文教学空间,必定要倡导开放的教学策略。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必定要求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的生活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将教学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学习,在学习中学会更好的生活,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中体验百态人生,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社会即学校。”“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语文教育尤其如此。语文源于生活,发展、提高于生活,运用、完善于生活,语文教育是体验的教育,是综合的教育,是实践的教育,现实生活为语文学习与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只有切实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才能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四、由整体拆解向要素整合的转向,树立整体观念

人是具有生命的整体,宇宙自然以及由此形成的语文世界也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语文教育终极目标就是要促成个体生命灵性的自我哺育,并形成这种实感,进而通过这种实感去哺育一种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不是外加的沉重的包袱,而是自身从这种关联的感觉之中获得力量,并由此自然地升腾起来的。要实现这个目标,语文教育就必须树立整体观念,而“盲人摸象”式的整体拆解却是几十年来语文教育的沉疴痼疾之一。

语文教学整体拆解的具体表现为:教学内容基于知识体系而建构,知识体系围绕基本知识(字、词、句、段)和基本能力(听、说、读、写)进行设计,将知识、技能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能力点。教学以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为重点, 围绕着“点”,从部分到整体,一步一步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倾听、背诵和练习,再现由教师传授的知识, 回答教材中的问题。设计大量练习题,让学生反复机械地做练习。语文学习的评价也主要集中在这些“点”的掌握方面, 以笔试题、客观题、标准化为主要评价手段。评价注重近期的显性效果,衡量的指标偏于理性,方法单一,强调定量分析。

这样日积月累导致严重后果,语文学习的过程变成了将整体的文本拆解为字词句段、听说读写等基本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过程,不管多鲜活的阅读材料,也變成了阅读练习的素材,理性取代了感悟,训练代替了体验,教学在认认真真、辛辛苦苦的肢解中变得枯燥无味,丧失活力—— 教者与学者之生命体活力以及知识本身之活力。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语文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整体下降,更谈不上创新的精神、合作的意识、开放的视野,所培养的人才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因此,中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尤其强调要淡化分析性操作,避免烦琐的分析和机械重复的练习,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重视诵读、积累、感悟和熏陶,突出人文性、实践性。这些要求都切中时弊,体现了全新的语文教育观,闪烁着语文整体教育的思想。

所谓整体, 指的是若干有区别的要素组成的集合体、统一体。所谓整体观念就是把整体作为研究对象, 从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中探索系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语文教育的整体观,是指语文教材内容的编排不按知识点、能力点进行有序编排,在语文教学中也不进行或尽量少进行机械琐碎的分解式讲授和训练,而更多的是从整体着眼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整体输入、整体输出,淡化形式、注重实质、鼓励感悟,由此内在生成包括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在内的综合语文素养,强调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

牢固树立语文教育的整体观, 必须深刻认识语文教学整体性的特点。以语文教学技能而言, 它是由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组成的有机整体。如果单就听的孤立的特征与活动方式而言, 并不能反映整个语文教学的特征和活动方式。当然, 就语文教学与整个教育而言, 它还仅仅是教育整体中教学要素中的一个因素, 它的特征与活动也不能反映整个教育的特征与活动方式。但是, 它要受教育这个整体的制约, 要服从教育这个整体的效应, 也就是说, 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方法、途径, 都要以中学教育的整体目标育人为根本出发点。

语文教育的整体观,反映在语文教育的各个环节。从语文教学内容看,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从语文教学方法上看,要坚持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从语文教学过程来看,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观念决定成败,方法成就未来。深入理解并努力践行《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实践中提高,在探索中前进,初中语文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大道上才能越走越稳,越走越远。

[作者通联:湖北工程学院文学院 湖北工程学院新时代语文良师培育研究中心]

作者:丁勇

上一篇:宪法学与地方关系论文下一篇:议程设置功能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