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础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教师教育的改革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使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处于重大的转型阶段,使两者关系由隔离、分化和冲突走向了整合、共建和协同,从原先的相离相弃走向了当前的相依相行,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两者的协同应从理念协同、目标协同、资源协同和师资协同入手,探索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共生发展策略。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校基础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校基础教育论文 篇1:

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有机融合的探索与研究

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军队干部,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军队人才战略工程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我军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推进国防生培养工作,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为我军进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同志关于军队人才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遵循高校育人规律和军事人才成长规律,对国防生培养工作的定位和培养模式进行认真思考和研究。国防生教育培养是国防生在校期间实施的管理、教育等系列活动,分为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基础教育是普通高校组织实施的基础性教育课程,是国家意志和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承载着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军事化教育则是针对作为后备军官的特性,组织对国防生进行的具备军事特征的学习活动,使国防生具有坚定的信念、强壮的体魄、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为最终成为合格的军事人才奠定基础。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有机融合是培养新形势下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途径。探索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的有机融合对新型军事人才的迅速成长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一、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有机融合的基本现状

作为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军队人才的重要内容,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边实践、边完善的道路。总的来看,有机融合工作在培养模式、培养体制和培养质量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融合的全面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融合的全面性不够

融合的全面性不够主要集中表现在国防生的军政训练工作方面。军政训练是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有机融合的重要方面。军政训练工作主要是依据总参军训部、总政宣传部下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国防生军政训练规划》的规定,制定本校相应的军政训练实施方案。但是,由于受训练场地(环境)、组训力量、训练器材保障、训练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国防生军政训练的课目还不够全面、强度还不够强,还远远不能达到军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军事训练标准,直接导致国防生普遍存在着军事体能弱和军人气质不明显等问题。与军事院校的“合训分流”学员相比,国防生的“军味”相对不足。而部队看重的,不仅仅是国防生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也包括军事技能素质,因为军事技能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部队的战斗力。?眼1?演所以,部队普遍认为国防生干部的综合素养比不上军校学员干部,甚至认定其军事素养在短期内还不如普通士兵。这种现象不利于国防生在部队的发展,对我军整体战斗力的提升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国防生素质,国防生军政训练是今后国防生融合全面性中亟待加强的工作内容。

(二)融合的系统性不强

融合的系统性不强主要体现在组织系统和课程设计两方面。国防生培养工作虽已有十余年的摸索和实践,国防生培养体制、模式和质量在不断完善和提升。然而,高校教育管理机制如何与军队现代化的要求相匹配始终是摆在国防生培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组织体系方面,当前高校组织管理体系仍远未成系统和完善:没有形成一个在中央军委、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分级负责的领导体制,对国防生培养进行系统谋划、统筹安排;没有成立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委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国国防生培养工作;没有成立委托培养的部队与所依托高校所在省的省军区、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联合成立的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所在省国防生培养工作;只有部分依托培养高校与军队驻校选培办联合成立了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分管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副书记、副校长与军队驻校选培办主任、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参加的国防生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学校国防生培养工作;只有部分依托培养高校建设了国防生培养基地和独立设置了国防生教育学院,负责国防生的集中统一教育、管理、军政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可知,高校国防生组织体系性方面亟待加强。而在课程设计方面,高校在国防生的培养过程中,主要实施的是高校科学文化知识的一般性教育,这显然不能适应现代战争人才培养的要求。现代战争所需要的军队干部是军政兼优、指技合一的能够胜任不同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就需要国防生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需要学习信息化战争知识、军事高科技知识、部队管理知识,从而形成基础知识、军事科技、军事技能体能相协调的专业知识结构。相较之下,当前的高校课程设计难以使国防生获得这些内容,亟需调整。当前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有机融合的系统性亟待调整,需要从知识单一向知识复合转变。

(三)融合的针对性不明

融合的针对性不明在国防生专业教育指向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从大部分现行的培养模式来看,国防生专业培养划分过于粗放、宽泛。当前,国防生主要是依据不同的签约军种(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等),相对宽泛地在不同的高校进行培养。这种培养划分方式导致专业教育指向上过于粗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防生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国防生的具体任职岗位是在国防生毕业后方才确定的,这就意味着国防生任职去向滞后于高校培养,难免会造成国防生所学专业与部队任职需求不对口的情况出现。从而出现国防生专业培养与部队任职需求脱节的现象。这种教育指向性不明的现象势必影响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的有机融合。

二、制约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有机融合的因素分析

制约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有机融合的因素很多,主要表现在组织机构的设置、师资队伍的建设和课程体系的设计等方面。

(一)组织机构的设置不能够满足高效运转的需求

组织机构的设置不完善是制约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有机融合的重要因素。各依托高校对国防生培养的重视程度千差万别,有些高校国防生甚至失去了依托和载体。在国防生组织机构的设置上并没有明确规定,职责划定不清,责权分离,使具体工作很难形成合力,从而影响国防生有机融合的展开。目前,部分签约高校在对国防生进行管理及建立制度问题上,不仅出现与驻校选培办协调难、相推诿的情况,高校之间对确立什么样的培养模式还存在巨大差异且有着一些争议。部分签约高校采取“自由式”的松散培养模式,虽然开设了军政课程训练,但不实行集中住宿、集中管理,国防生完全分散在普通学生的管理之中。这样极可能造成国防生军政素质不高,适应部队能力不强,工作生活作风与部队脱节等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国防生培养质量。与此同时,部分签约高校在设置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后,对国防生培养缺乏创新性,且主观意识不强,致使培养工作执行力较差,培养质量亟待提高。此外,部分签约高校还存在有组织领导却无管理机构的现象。这种主观意识缺乏、无具体部门、不确定管理者的组织机构设置状况,势必使国防生培养工作的执行力大打折扣,也会与起初确定的培养目标差强人意。组织领导机构的随意性,人员组成的临时性降低了依托培养工作的严肃性。由此可知,当前的组织机构设置还不能够满足国防生高效运转的需要,亟需深入展开组织机构设置合理化的探讨,以增强组织机构的效率。

(二)师资队伍的建设不能够满足形势发展的需求

实现军队现代化,首先是抢占人才资源高地,实现军官素质的现代化。师资队伍是关键。我国的国防生培养工作已历经十余年,具有了一批素养高超的师资队伍,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国防生的专业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就总体而言,我国的国防生培养体制仍处于起步、摸索阶段,?眼2?演对国防生进行军政训练以及日常管理方面的教职人员,仍存在着参差不齐、良莠不分的状况。这主要表现于师资成分复杂和师资力量配备薄弱两方面。现有的国防生师资队伍构成中有转业干部、退伍士兵、未服兵役的各类专业人员,有的受过高等教育,有的则没有。在专业结构、学历结构、科研能力、职称结构等方面与普通高校其他教师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在师资力量配备方面,部分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国防生管理机构或军事教育机构,极大地影响国防生管理与教育的师资力量的配备,堪称薄弱。一方面,军政教育队伍非专职、专业化,诸如专兼职军事教师比例与其基本军事素养成反比;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多;专职教师末服兵役者多,有服兵役史者少;有的高校甚至没有专职军事教师等现象也普遍存在。另一方面,管理队伍非专职、专业化,诸如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独立管理少,挂靠管理多;管理职责不明,分工协作不清;有服兵役史者少,末服兵役者多等现象普遍存在。?眼3?演这势必不利于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的有机融合,影响国防生相应能力的养成。

(三)课程体系的设计不能够满足专业指向的需求

科学文化素质是国防生建功军营的倍增器,是国防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而当前的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之间仍存在着不融洽的方面,具体表现在课程体系编排仍不能满足国防生专业指向的需求。所谓专业指向,主要是指国防生在面对部队任职时所应有的专业能力。这种能力一般为军事能力。在现有的高校课程体系中,国防生的课程安排和其他普通的大学生完全一致,与军事化教育相关的内容只有军事体育的部分动作(技能)训练和平常的队列训练。对于绝大部分专业性指向的军事技术基础理论和军事基础知识,国防生在高校基础教育阶段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这种教学安排显然与没有考虑到国防生由通科教学向适应部队专业指向教学转变的因素,直接导致了国防生的“含军量”不够。这对于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的有机融合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此课程体系下,国防生到部队任职后,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强化自身军事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势必影响其“第一任职”。可见,课程体系的编排在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有机融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精心设计组织。

三、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有机融合的方法与途径

切实解决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有机融合的问题,趋利避害,推进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有机融合,全方位打牢综合素质基础,努力提升国防生在部队成长的起点,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和途径。

(一)在教育管理模式中融入军事专业性元素,推动“无缝连接”

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中融入军事专业性元素,是实现有机融合的基本要求。国防生是我国军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严格而具有军事专业性元素的教育管理模式对于打造一支政治强、专业精、纪律严、作风硬、形象好的国防生队伍至关重要。?眼4?演具体而言,要依据部队组织形态、条令条例和管理方式,对国防生进行适应部队任职需要的科学管理,在各签约高校健全完善国防生学院(大队)、中队和班排组织,建立以高校辅导员管理为主、国防生轮流担任骨干、驻校选培办和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实施指导的军事化管理体制。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国防生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学籍学分、考核奖惩等方面的规范,使国防生队伍和国防生真正成为“高校中的军校,大学生中的军人”,最终实现高校与军队的融合的“无缝连接”。

(二)在文化知识教育中融入军事理论性元素,增强军事素养

探索文化知识教育中融入军事理论性元素,是实现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科学地设计国防生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尽量融入相应的军事理论元素,以提高国防生的“含军量”。例如:在马哲原理中融入军事理论、军事哲学;在大学语文中融入古代兵法名篇、现代经典战例、军事前沿科技;在大学化学中融入军用炸药爆破、军用化学毒剂知识;在大学英语中,把军事相关的题材融入英语文章或英语阅读中等。还可以针对海军和空军学员的特殊需求,在大学物理中融入舰艇航行、潜艇下潜海水压力、空气动力等知识;针对第二炮兵学员的特殊需求,在大学化学中融入固体和液体火箭燃料等知识。这会为国防生营造出浓厚的军事理论学习氛围,利于把集中的军事理论突击性学习分散于全过程,从而达到潜移默化地提升国防生军事素养的要求。

(三)在日常锻炼养成中融入军事技能性元素,突出“军味”厚重

军事技能是国防生军政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国防生军事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日常锻炼养成中融入军事技能性元素,也是实现有机融合的重要方面。具体而言,高校须对国防生的体育锻炼进行精心的组织,尽力在现已开展的军政训练和体育课程教学中融入军事技能性元素,循序渐进地融入具有一定强度的军事专业训练内容,以突出“军味”厚重。例如:队列操练、负重长跑、战术基础、射击技能、对抗搏击、橄榄球赛、拓展训练、战斗游戏等。如此,国防生的良好的作风必然得到培养,体魄必能强健,这就使其具有了组织性、纪律性和战斗性的精神,具备了一定的军事素养,从而实现高校日常锻炼与军事化教育之间的有机融合。

总之,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的有机融合虽已取得了丰富经验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着融合的全面性不够、系统性不强、针对性不明等问题,制约有机融合的因素仍然不少。因此,以科学的统筹、全面的规划、坚决的执行,不断探索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有机融合的方法与途径,增强国防生的军事素养,实现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有机融合,才能不辱使命地为部队输送合格的新型军事人才。

作者:黄月胜 马明辉

高校基础教育论文 篇2:

教学服务理念下地方高校与基础教育的协同发展

[摘要]教师教育的改革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使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处于重大的转型阶段,使两者关系由隔离、分化和冲突走向了整合、共建和协同,从原先的相离相弃走向了当前的相依相行,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两者的协同应从理念协同、目标协同、资源协同和师资协同入手,探索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共生发展策略。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师教育;协同发展

“教学服务”是要将服务的理念贯穿于学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全部事务中,做到“教学无处不在,服务无处不在”。协同创新,关键在“协同”,主旨在“创新”。简单地说,协同创新就是各协同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目标指引下,充分发挥主体优势,整合各创新要素,通过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开展深度合作,从而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协同创新实质上是一种管理创新。

对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而言,就是要在高师院校和地方政府及中小学校成员单位之间形成发展共同体,确立共同目标,致力于推进高师院校人才培养和地方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在这样的共同目标指导下,合作双方建立良好的共生共长的关系,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积极性,协同创新各参与主体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战略联盟,开展深度合作,产出丰硕的、高质量的协同创新成果。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对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全面规划,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思想和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及任务,提出要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根本,健全教师培养体系,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凸显教师教育特色,在服务基础教育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2014年8月,《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中明确提出,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应建立“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即地方政府统筹规划本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科学预测教师需求的数量和结构,做好招生培养与教师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高校将社会需求信息及时反馈到教师培养环节,优化整合内部教师教育资源,促进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中小学全程参与教师培养,积极利用高校智力支持和优质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理念协同,探索教师教育模式改革

以地方基础教育协同创新实验区建设为契机,增强教师教育协同创新辐射效应。实验区既是集团内高师院校的实习基地、实践基地、研究基地、服务基地,又可以成为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试验田,真正实现高校与高校、高师院校与地方政府、大学与基层教育、城市与农村教育的互动,在推动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必将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

以与高校所在地政府签订基础教育改革与协同创新合作框架协议为契机,双方本着“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互惠互利、实现共赢”的原则,在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

以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为契机,着力创新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实现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持续发展,为基础教育培养卓越教师,更好地服务地方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落实“高校、地方政府、中小高师院校”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机制。充分发挥高校的研究与理论优势,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行政与管理优势,充分利用中小学校的实践基地优势,整合各部分的优势资源,旨在培养师德师风高尚、教育信念坚定、文化底蕴丰厚、知识结构合理、教育理念先进、教学能力扎实、教学技能娴熟、实践反思敏锐、专业发展自主的创新型中小学教师人才。

以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为平台,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倡导以人为本和以人育人的理念,深入推进以“师生关系为媒介的教学”,推动师生积极互动,在对话中促进理解,在对话中深化合作,在对话中促进学生发展。积极推行平等式教育和交互性学习改革,深入推行师生互动式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主动求教意识,督导师生积极联系与深入接触。

二目标协同,优化教师教育培养方案

与地方基础教育人才需求相协同,培养方案按需定位。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中小学骨干教师与高校教务处和各专业负责人联合召开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针对现有方案的不足,遵照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及时修订或部分调整本科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高师院校本着深化素质教育,坚持师德教育为先,坚持教师教育与非教师教育相通相补,成人教育与成材教育相辅相成,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相融相通,学识教育与技能教育相促相生,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连相助的基本理念。加强教师教育专业职业品格培养类课程与职业能力培训类课程间的融合,加强教师教育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间的渗透,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与教育教学技能培训类课程间的融合,加强各类课程与教育见习实习的互动。

2011年,教育部提出创新教师教育课程理念,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开发优质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教育实践环节等措施,并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系列文件,对教师培养、准入、培训以及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等进行规范,以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从而掀起了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帷幕。

高师院校应合理设置各模块课程体系,体现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操作的实效性。依托校内模拟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等途径,强化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科学安排教育实习、见习时间,设置“教师职业体验———教师职业认识———教师职业规划”等系列课程,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认同。增加选修课的比重,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范围和知识领域。

打造教师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平台,为学生提供课程“套餐”,开设多个系列的公共选修课程,形成了教师职业能力培训必修课、选修课和系列讲座相配套的课程体系。同时,高校应出台相关文件,支持与推动学生开展项目推进性学习、产品研发性学习和自主创新性学习,鼓励和督促学生走进实验室,鼓励学生走进中小学等实习和实践基地,促进与推动学生开展学科交叉实践、探究性实践和创新性实践。

三资源协同,提升教师教育创新能力

与地方基础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相协同,实现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平台的纵横拓展。充分利用实验区等实践教学资源,地方政府及地区中小学应积极参与高师院校学生的教育见习、实习,实行地校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挂牌制度,建立“师徒制”,对高师院校的实习生进行全程指导和实践考核。

高师院校应与地区中小学教师共同开发研制教师教育资源库,包括教学案例、高师院校管理案例、名师教学实录,各种观摩课、公开课、研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竞赛课等的实录。在此基础上,通过整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搭建高层次、多功能、开放式的教育平台,有效提高高师院校师范生和地区中小学教师的从师任教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和“大创计划”项目为抓手,突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为重点,以坚持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普及和提高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训练与竞赛相结合、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遵循创业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面向全体,注重引导,分类培养,结合专业,强化实践,大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化水平。

高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注重将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提倡开展“服务性实践”,鼓励学生走进社区,通过为基层社会提供支援和服务,培养学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大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力度,探索政府、企业和学校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实训基地。坚持专业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志愿服务基地一体化建设,发挥基地的创业培训功能。加强基地管理,通过规范运行、年度评审、定期回访,使基地成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成为学校开放办学和与就业单位联系的有益纽带。

四师资协同,拓展教师教育服务空间

与地方基础教育优秀师资相协同,实现教师教育改革的双向互动。以国家级教师队伍建设项目为示范,推动高校“双师型”教师教育队伍建设,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和谐发展,有效增强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高师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指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尤指学科教学法课程,该课程的教师是理论专家的同时,还应该是经验丰富的、中小学相应学科的优秀教师。

应出台指导性文件并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用于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和非教师教育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选派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定期、长期深入基础教育课堂,听课、评课,了解当前基础教育教师需求规格,积极参与基础教育改革与研究,增加其对基础教育岗位的感性认知和实践经验,培养一批骨干型“双师型”教师。同时,高校应该设立“学术活动月”,广泛聘请地区中小学优秀教师开展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和学术座谈,并吸纳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参与高校教师负责的相关教研、科研项目,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注重加强与地区中小学之间的相互深度合作,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加强与中小学之间的人员交流与往来。高师院校应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条件,积极承担地区中小学教师和干部培训指导及学历提升的继续教育,并为中小学校长提供考察学习机会。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同时,请各位一线教师走进大学课堂,积极聘请中小学优秀教师承担高校本科生及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指导、论文指导及部分授课任务,让广大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更加了解一线,与一线保持零距离。

作者:王秋芳

高校基础教育论文 篇3:

浅谈高校音乐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摘要】高校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高校音乐基础教材体现了鲜明的入文性、丰富的知识性和强烈的愉悦性,高校音乐基础教育更强调了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反映了学生在音乐基础教育中的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过程,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中圖分类号】G642

引言

大学阶段的音乐基础教育教学是培养素全面艺术质人才的延续,是深入研究和学习音乐各方面的知识、技能的重要一环,也是提升对音乐审美能力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具体要求表明,在高校音乐基础教育中,要融入更多的生活元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完善学生的情感意志。所以,紧随新课改的步伐,高校音乐基础教育必须通过完善课堂教学策略,实现高效课堂,促进高校音乐基础教育的发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正与乌申斯基说的异曲同工一一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普及性的音乐知识的兴趣高低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而要激发学生对高校音乐基础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精神且放松的学习状态,就需要创设一个让学生能够欣赏音乐的情境。在高校音乐基础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不仅仅是一个安静地欣赏音乐的氛围和良好的音乐气氛,还需要一个新颖别致、别具一格的课前导入,升华学生对于学习的浓厚的兴趣,并衔接到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呈现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音乐艺术形象,激发学生浓烈的求知欲,更好地促进高校音乐课堂的有效性。

二、教法多样,提升技能

高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的课堂形式是生动活泼的、富有情趣的,所以要想满足学生对音乐的求知,教师要尽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感官,共同演绎出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为了让高校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独特魅力,意识到音乐的学习价值,体会到音乐的学习快乐,教师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感悟声色的绚丽。教师可以示范性演唱,带领学生跟唱,让学生直接吸收音乐并及时纠正错误。教师在授课时可以与时代和生活接轨,引进流行音乐,让学生从最新音乐元素中找到乐趣,从而爱上音乐,积极地去学习音乐。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的主题当中,时刻给学生渗透音乐知识,让学生掌握必修的声乐技巧,最终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音乐技能。

三、多元化教育,艺术性原则

众所周知,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而音乐无国度,在音乐的世界里人人平等。因此,在高校音乐基础教育教学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要实现多元化,通过音乐让学生了解国家、民族的文化,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精神信仰,在音乐上实现无国界、无种族的心灵交流。高校音乐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多样性体现为音乐教材、音乐材料选择的多元化。而教师在教学手段上的多样化,可以从感官入手,充分结合听觉与视觉的运用,给学生的音乐学习带来更直接、更有效的感染力。艺术性原则体现了高校音乐教学的博大精深,更是音乐教学的生命力所在。高校音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①课前准备要精心——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一节成功的课的良好开端,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教师;②课堂用语要精彩——在高校音乐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要精确、清晰、简练,还要具备感染力,这样才能有效把控课堂时间和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教师把控课堂的能力,体现师的良好素质和能力;③教学技巧要精湛,高校音乐教师除了具备良好的教学功底和亲和力外,还要具备灵活有效的教学技巧,简单说就是根据高校音乐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接受吸收能力,教师要精心钻研教材教法教学技巧,并有效实践应用,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上真正地轻松学和乐于学;④配合手段要精确——现代高校音乐教学模式中的多媒体组合教学,大部分是由学生来充实内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图书、声像资料等途径,找寻对音乐学习有价值的资料,制作成教辅资料传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引导学生来丰富音乐课堂,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在实践教学改革中,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要把学生兴趣、音乐基础教学方法、音乐技能、音乐多元化特征音乐教学艺术性原则等各方式综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音乐基础学习的过程中,欣赏世界的美,感悟人生的美好旋律。

参考文献

[1]刘小元.浅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策略[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23).

[2]陆花.浅谈初中音乐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J].高校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02).

[3]任玉新.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音乐教学策略[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02).

[4]郭小莉.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浅谈[J.东西南北育,2016(12).

作者简介:李薇(1981—),女,山西太原人,汉族,初级,毕业于山西大学,声乐老师,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学。

作者:李薇

上一篇:现代农业研究论文下一篇:乡村文化旅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