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教育制度探讨论文

2022-04-26

[摘要]广义上的儿童哲学包括理论层面的“儿童的哲学”和“童年哲学”,以及实践层面的儿童哲学探究计划。通常所说的儿童哲学则是狭义的,指的是李普曼所开创的儿童哲学探究计划。通过分析儿童哲学的三重内涵及其关系,探讨儿童哲学的意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多元文化教育制度探讨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多元文化教育制度探讨论文 篇1:

全球化视阈下中国高校外招生多元文化教育模式探索

在全球化时代,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交往日益频繁,教育多元化趋势也日趋明显。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不少国家将其视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教育模式的分析和探讨,试图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适应多元化发展的高校外招生教育模式。

[关键词]全球化;多元文化教育;外招生

刘连芳(1976-),女,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湖南娄底 417000)

目前,全球化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席卷整个世界。始于经济的全球化,同时涉及政治、文化和教育等领域。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既不是文化的西方化,也不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而应该是多元文化并存、东西文化互补和共同发展的,是不同群体文化间不断地冲突与整合的过程。在科技日益发展、经济文化全球化日益加深的当今社会,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深入,教育多元化趋势发展也日趋明显。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全球化视阈下的教育模式的分析和探讨,试图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多元化发展的高校外招生教育模式。

一、外招生和外招生教育模式

外招生指的是非国内内地生源,分为香港生源、澳门生源、台湾生源、侨生生源和外国留学生生源。在这些生源中,海外华侨学生、外籍华人学生与港澳台学生都有中国血统,同属一个民族,他们与纯粹的外国留学生不同。掌握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建立全球化时代的高校外招生教育体系。研究发现,少数族群学生与主流群体学生相比较,他们在学习基础、价值认同、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探索一条全球化视阈下的外招生教育模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趋势和任务。

关于外招生教育模式和体制的探索,华侨大学蔡振翔教授曾在2004年撰文论述我国大陆高校境外生教育体系的两大特色,即比较宽松的招生与录取制度和独具一格的人文社会科学公共基础课。同时,他还发现了扩大海外生源与国内高校体制和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暨南大学柳向东等在2010年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由于不同的教育方式和背景,外招生来到华侨学校不适应我国的教育制度。此外,学校课程设置不具备弹性,导致外招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学习积极性和成绩与内招生差距甚远。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及目的

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始于西方20世纪80年代,随着其影响日渐扩大,不少国家将它视作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概要而言,多元文化教育就是让学生了解并认同自己所属文化的同时,能充分尊重与自己不同的其他人的文化,进而掌握文化接触的知识与技能,形成多元文化价值观的教育活动。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西方移民国家的公民,大都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地区,他们的思想、生活、工作、价值观导向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因此,这些国家是最初形成多元文化教育之地。换句话说,这些国家的社会状况、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是多元化的。我国参与全球化的程度逐步加深,这使得全球化和多元文化教育之间的讨论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民主、公平的社会建设趋势下,社会的多元化决定了其教育也应该是多元化的,或者说教育的多元化将极大地促进社会多元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引发了全球社会的巨大变革,并对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开始产生深刻的影响。它促使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开始对其自身的发展方向进行适时的调整与变化,因而呈现出由“民族国家多元文化教育”向“全球社会多元文化教育”拓展的趋势和特征。

国内外已有大量学者、专家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做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但其研究对象、角度与内容各有差异。BANKS和VOLD认为在多元文化社会环境下,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通过学校教育过程中持续的体验、认知和学习,最后接纳不同个体之间的文化差异、促进公民对自我和他人的了解、认识和尊重的过程。通过这一教育过程,学生不仅能提高智力水平,更能培养自己的批判思考与社会实际行动能力。由此,学生能逐步树立起一种公平、公正的社会责任感,和包容、合作的优良品格与人生态度,最终让社会在正义与公平中趋向多元化发展。

多元文化教育的总体目的可从学生个人、社会及文化等三个方面得以体现:(1)学生个人。每个学生个体接受良好、恰当的多元文化教育之后,能更加正确地认识各民族、各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能更清楚地判断各种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从而形成得体的行为规范,知道如何去处理文化差异与自我发展。(2)社会。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会规范后,开始变得趋向社会化。他们能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增进彼此了解,努力适应多元社会生活的各种需求,由此让社会各族群发展日趋稳定、健康。(3)文化。学生既能熟悉自己所属社会群体的文化特征,又能接受其他种类文化的熏陶与教育,让自己完全了解、并融入另一种异域文化中去,这样不仅能传承各文化体系遗产,又能大力促进其所属文化的变革。

三、外招生多元文化教育模式

多元文化教育虽最初来自西方国家民族教育理念,但随着世界经济与全球化的发展,它已逐渐演变成一种世界民族教育。虽然中、西方民族教育在其各自发展道路上一直存在差异和交流隔阂,但历史总是在不断发展、进步,二者在这方面已逐渐实现对话并日渐趋向同一发展目标。纵观西方国家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模式,我们能将其大略分为四种:(1)同化主义与多元主义共存的美国模式;(2)以注重美国嵌合为主导的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模式;(3)在多民族社会中满足少数民族群体或个体在文化、意识、自我评价方面需要的英国多元文化教育模式;(4)与偏见和歧视作斗争的多种族的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教育模式。

针对大学生源的多元化特色,为了适应海内外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上都应对外招生采取灵活多样的应对措施。如设立不同的教学任务、目标及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课程、教材及课堂教学过程,严抓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效果评估等等。总之,既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教育管理模式,也不能全盘采用国内高校的单一化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运用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教育模式。

(一)建构多元文化教育新课程模式

美国著名文化学、教育学专家詹姆斯·A,班克斯教授认为,多元文化课程的注意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即学校的潜在课程和多元的价值准则。学校课程主要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种。前者包括课程指导书、教科书、课程计划及布告牌等材料内容,这些材料不仅能帮助不同文化族群的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更能助其实现学业上的成功;而后者,班克斯认为它们对改造学校方面尤为重要——即改造那些隐含在学校教学、生活、环境等各个方面,涉及对不同民族、性别、宗教信仰、文化的容忍与并存的理解等的“不教之课”。因此,班克斯在此基础上探讨和设计了四种主要的多元文化教育模式,即:盎格鲁美国人为中心的模式、民族附加模式、多元民族模式和民族国家模式。无独有偶,早在1977年,欧洲国家已提出教育要为移民儿童提供平等的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所开设课程的讲授应采用对居住国所有学生平等的语言,尽可能以所有国家的原生的文化与语言的整合来组织课程教学。

(二)建设具有多元文化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师需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满足多元文化时代新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实施与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和管理。比如,教师至少要有多元文化观念及相关体验,要有多元民族、族群的态度和价值观念,能充分了解学生各自不同民族的文化与历史,能以互动开放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并从多元文化角度看待、处理相关问题。其次,教师应当成为社会文化多元性的典型代表,他们要能将各种不同的年龄、性别、种族、语言等多种因素主动包容进教学策略与管理模式中去。与此同时,一定要随时随地强调和增强社会中的共同核心价值。同时,校方要大力提倡、鼓励在跨文化视角下从事教育项目研究工作,还要大力培养师资实力,从跨文化角度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从多层面了解他国文化、社会背景与教学制度,从而能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效、自如地运用多元文化教育管理理念及相应的教学管理组织方式,让学生能真正接收与理解多元文化教育。

高校教师只有走出本土文化圈,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和国家,再更好地向拥有外来文化的异国人士介绍自己。在这个时候,他们就真正实现了文化的交汇和融合。同时,他们必须意识到文化冲突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应该依靠对每种文化的熟悉程度,对不同的矛盾采用不同的方略。高校教师不应仅是学生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更应是留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的服务者。“教育管理”与“服务”原本就是一对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概念,服务其实就是管理的本质,也是现代教育管理的重要目的及手段。若只简单地按照规章制度加以禁止或处罚,这并不是明智的“管”。较好的办法是坚决提倡、并逐步强化质量服务意识,将管理与服务二者妥善结合起来,方能为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和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办法。

(三)设计多元文化教育学习模式

我们都把多元文化教育当成一种教学手段,但实际上它更是一种教育学习态度、一种全新的教育学习理念。这种教育理念涉及许多因素,如人种、职业、文化、社会地位、年龄、性别、生活状况、健康状况等等。所有这些因素,均能不同程度地对学校教育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与干扰。因此,师生之间必须加强互动、合作与交流,一定要拓宽视野,从多个不同的层面去对待事件,认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定要努力思考,开拓创新,竭力探索事件背后的新现象、新规律。

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具体学习模式,国外学者做了大量的分析与探讨。比如,Sleeter和Grant曾提出过五种多元文化教育学习模式:文化差异下的特殊学习模式、人际关系学习模式、单个团队学习模式、多元文化学习模式和社会正义教育模式。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育学习模式和方法,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在于: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在各种文化之间做出选择,让他们提高批判性分析的思辨能力,同时更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所以。在设计多元文化教育学习模式时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多元文化发展的需要,从多视角、多层面来理解不同的人与事,理解知识的社会建构功能,让学生彼此之间真正实现换位思考、角色互换,真正理解他们听到的每种“声音”。也能让学生更加积极、勤密地思考,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与创造力,学会运用事实材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为之辩护。长此发展,无论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因素多么复杂,学生皆能与之融合并产生良好互动。具体内容包括以下方面:培养外招生全面的文化认知和自我文化认同;培养外招生多元的文化价值取向;培养外招生自主的文化思维能力与开放、客观、理性的文化态度;培养外招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认知能力。

(四)建立多元文化自主管理模式

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历来存在着此岸自身无法直接通达到彼岸的问题,两者之间需要有个中介者来传递信息,古希腊的赫尔默斯神就担当这个角色。在高校多元文化教育过程中,每个管理对象都是平等的个体,其主体地位和内在需要都应该受到充分尊重,可适当放手,让他们拥有较多的管理自主权,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实行“自我监控、自我管理”。正如斯宾塞在其《教育论》中所说的那样:“管理的目的就是让人懂得如何进行自治,而不是被动地让他人来治理。”

海外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在价值取向上以自律为特点。外招生在国内现实生活中所推崇的是绝对的理智、高度的有序,而文化生活则沉浸于各种情感和意趣的自然宣泄。因为现实生活所依循的是各种确定性,推崇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文化上则打破了各种意义领悟的固定化,从而把意义的确认放在一个无法单纯锁定的过程中。高校应充分发挥这种自律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调适和消解功能,采用相对自由灵活的教育管理模式,即容许文化生活按其自律原则发展。

(五)构建国际化多元互动交流学习模式

各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特别的存在价值,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独立的,多元文化教育不仅充分尊重这一点,更能确保各种不同文化彼此之间能进行密切交流、相互沟通与深刻理解。因此,一种彼此共生共荣的世界文化格局势必一定能得以建立。目前,许多跨越国家与地区的教育合作正层出不穷,如Socrates计划、EC/US计划(欧洲共同体/美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合作计划)、EU/Canada计划、UMAP计划(亚太地区大学流动计划)等。

如今,要想获得发展机遇,就必须打破壁垒、尽力消除封闭与隔阂。要大力提倡和鼓励学术与教育之间的互动合作与密切往来,师生在各国之间的流动也一定要特别加强。由于华人华侨自幼全盘接受居住国的固定文化教育和生活方式,思维上充斥着具有深度局限性的本土思想和语言,而港澳台学生从小就受到西方教育和文化的影响,思想开放度和创新能力方面相比国内学生要高,应继续培养他们这种自由、开放的创新意识。所以,对国内学生进行持续性的自由和开放性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四、结语

如今,随着世界经济与文化全球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各种不同文化相互之间的接触日趋频繁、密切。因此,文化的多元性与敏感性也日渐增强。这就迫切要求人们看待多元文化教育的视角必须超越各种文化差异,从更深更广的层面来展开。只有这样,全世界公民才能真正享有民主、尊重、宽容、平等、自由和理解的思想观念。努力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外招生培养模式,为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地区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这对进一步加强华侨华人与祖国之间的联系大有裨益,也更能让广大华侨华人自觉、踊跃地投身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反独促统”活动之中。

[责任编辑:陈保林]

作者:刘连芳

多元文化教育制度探讨论文 篇2:

儿童哲学:内涵与意义

[摘 要 ]广义上的儿童哲学包括理论层面的“儿童的哲学”和“童年哲学”,以及实践层面的儿童哲学探究计划。通常所说的儿童哲学则是狭义的,指的是李普曼所开创的儿童哲学探究计划。通过分析儿童哲学的三重内涵及其关系,探讨儿童哲学的意义。儿童哲学的宏观意义,即社会意义在于有助于认识哲学起源及其发展的历程,具有启发性意义,对改革现有教育制度有启示;微观意义,即个体意义在于可以通过儿童哲学教育培养个体的思维,使儿童受到文化陶冶。

[关键词 ]儿童的哲学;童年哲学;儿童哲学探究计划

自18世纪开始,以“发现儿童”为标志的现代儿童观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并为人们所接受。儿童观的日益成熟与饱满为儿童哲学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普曼对儿童哲学的发展起到开创性的作用,而同一时期的马修斯也对儿童哲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李普曼于1969年在其著作Harry Stottlemeire’s Discovery(中译本为《聪聪的发现》)中提出了“儿童哲学”一词,并被称为“儿童哲学之父”。而马修斯则从理论的角度,将这一概念系统化、学科化。 [1 ]

一、儿童哲学的内涵

儿童哲学就其广义上说,并不只是指李普曼所发起的儿童哲学探究计划。我国学者刘晓东指出“儿童哲学”作为一个学科,包括“儿童的哲学”(children’s philosophies)、“童年哲学”(philosophy of childhood)及“儿童哲学探究计划”(philosophy for children)等三部分。

(一)儿童的哲学

“儿童的哲学”可以界定为儿童关于世界(即常说的宇宙人生)的观念,既包括儿童的好奇、困惑、探究,又包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与阐释。 [2 ]美国学者马修斯在其著作《哲学与幼童》中收集了大量的儿童言论,并从哲学方面对其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和分析,用实际的案例证明了儿童有自己的哲学思想及对世界的看法。无独有偶,我国学者林德宏通过对儿子苗苗的童年时期的观察,也确认了儿童具有哲学思维的事实。

(二)童年哲学

“童年哲学”则被视为与科学哲学、历史哲学、宗教哲学等学科类似的哲学分支。童年哲学主要研究以下问题:童年的概念、童年的历史、童年的比较文化研究、儿童观、儿童的权利、儿童的艺术、儿童的社会地位、儿童认知和道德发展的理论流派等问题。 [2 ]马修斯为童年哲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1994年出版的著作《童年哲学》,为童年哲学建构了初步的理论框架。就连马修斯本人也认为自己使得儿童(或童年)哲学成为一门学科,和科学哲学、艺术哲学一样构成了哲学的一个分支。 [1 ]

(三)儿童哲学探究计划

与“儿童的哲学”和“童年哲学”相比,李普曼的“儿童哲学探究计划”则是一种应用型哲学。儿童哲学探究计划是一门以哲学为手段,通过“做”哲学来发展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及创造性思维,创设群体探究的教育情境,以对话的方法展开教学活动,从而培养“有理智的探究者”(the reasonable inquirers)的课程体系。 [3 ]也有学者将李普曼的儿童哲学从课程体系上升为一种智力发展的战略计划,通过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以增强本民族和国家的综合国力。 [4 ]

(四)儿童哲学三重内涵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将三种关于儿童哲学的解释归为两类,一类是理论层次的儿童哲学,即“儿童的哲学”和“童年哲学”,而另一类则是实践层次的儿童哲学,即李普曼的儿童哲学探究计划。“儿童的哲学”是儿童精神世界中自己的哲学,受到儿童思维发展程度及其知识经验的影响,儿童本身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哲学,只能由成人来观察并将其总结。“童年哲学”则是与成人哲学相对应的,是成人观念下的儿童的地位、权利、社会地位等。而李普曼的“儿童哲学探究计划”则是运用哲学发展儿童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实践活动,是在成人的引导下儿童“做”哲学的过程,具有很大的实践影响力,对提高整个民族的思维品质可能会产生重大的效果,并因此而备受推崇。

三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童年哲学”的发展和系统化为“儿童哲学探究计划”的开展提供了实践的可能性。正是近代以来儿童观的发展、儿童社会地位的提高及儿童权利的保障为“儿童哲学探究计划”的实施开辟了一条宽阔的道路,因此“童年哲学”是“儿童探究计划”得以展开的基础。“儿童的哲学”则为“儿童哲学探究计划”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内容。因为“儿童哲学探究计划”必须依赖于儿童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从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哲理性的探讨。如果没有“儿童的哲学”,或者不了解“儿童的哲学”,那么“儿童哲学探究计划”则成了无水之源、无米之炊。

二、儿童哲学的意义

(一)宏观意义:社会意义

1.有助于认识哲学起源及其发展的历程

人的个体思维发展的历史,可以看作人类整体思维的发生史的简单重演。所以研究儿童哲学思维的产生与发展,有助于我们了解整个人类哲学思维的发展历程。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宇宙乃至世间万物的起源都有浓厚的兴趣,这与人类初期所关注的问题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假定哲学史与儿童哲学的发展是有相似之处的。所以研究哲学思维的起源和发生问题,对进一步了解思维的起源和发生、了解哲学思维的本质与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5 ]

2.儿童的哲学具有启发性意义

儿童的思维具有朴实、纯真的特点,并没有像成人的思维那样僵化和复杂,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往往更清晰和直接。就如《皇帝的新衣》中那个大声说出真话的孩子一样,儿童对于许多问题的看法往往是直切主题、一语道破玄机。很多时候在成人看来很简单、无意义的问题,儿童却会思考得深入而宽泛。成人不应该忽视乃至轻视儿童的哲学问题及他们所进行的哲学思考,而应该严肃地看待并与儿童作深入地讨论,共同思考,共同解决问题。

3.对改革现有教育制度的启示

在我国,考试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随之产生的应试教育注重传授知识、注重培养学生考试的能力,而很少关心学生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以分数衡量和评价个体是现有教育制度的弊端之一,这种以知识为中心的考核方法很不合理。儿童哲学教育旗帜鲜明地反对生硬的灌输式的教育,它相信儿童有进一步认识世界的渴望,而且有进一步认识世界的智慧。 [6 ]儿童哲学可以给现有教育制度带来启示,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完善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内容,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下一代而努力。

(二)微观意义:个体意义

1.儿童哲学教育可以培养个体的思维

哲学作为思维方法和范畴体系,执行着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思维水平的功能。哲学可以培养人们思维上的深刻性,认识和理解上的整体性,探究和预测上的前瞻性。 [6 ]李普曼所理解并为此一直付诸实践的儿童哲学探究计划则是为了帮助儿童自己思考,发展其推理能力和创造力。从李普曼的理论与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哲学教育不仅立志于提升儿童的思维能力,而且的确能够达到此目标。

2.儿童哲学教育可以使儿童受到文化陶冶

儿童哲学教育必须依托一定的内容来进行,儿童哲学教育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本民族的文化。不同的哲学体系集中体现了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例如,李普曼所编著的一系列儿童哲学教育的IAPC版教材是在美国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儿童。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儒道释的影响很深,在我国哲学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富有哲理韵味的故事,比如庄周梦蝶、拔苗助长、邯郸学步等。在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儿童进行哲学教育,能够陶冶儿童的情操,使其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参考文献:

[1 ] 钱雨.儿童哲学的意义——马修斯与李普曼的“对话” [J ].全球教育展望,2009(8).

[2 ] 刘晓东.儿童哲学:外延和内涵 [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 ] 邵燕楠. “苏格拉底与六岁孩童”——儿童哲学课程管窥 [J ].外国教育研究,2002(9).

[4 ] 周庆行.李普曼的儿童哲学计划述介 [J ].哲学动态,1992(9).

[5 ] 林宏德.儿童的哲学世界. [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9(4).

[6 ] 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 [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方学娇

多元文化教育制度探讨论文 篇3: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解析

摘摘要:多元文化教育产生于本世纪60年代美国的“公民权利运动”,而后在80年代得到丰富和发展,其旨在解决美国多民族教育问题。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多元文化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本文主要介绍分析了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发展的背景及教育模式等,目的在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实现民族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 背景 模式 启迪

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始为西方国家民族教育的一种价值取向,是当今世界教育的热点之一。多元文化教育主张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互不干涉、互相容忍、相互尊重、相互合作、互相共存。从20世纪初到70年代以后,多元文化教育则多指与少数民族、妇女、残疾人、宗教团体、处境不利者等各文化群体有关的,以尊重不同文化为出发点,为促进不同文化群体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的一种跨文化教育改革。

一、多元文化的教育产生的背景

1、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一直以欧洲裔白人占绝大多数,而且种族歧视与文化冲突由来已久。种族主义者长期试图对其他种族文化采取同化政策从而实行文化的一元主义。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民主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反对种族歧视、追求民主平等的呼声愈演愈烈,强有力地打击了种族主义者的文化一元论,因此出现了多元文化教育运动。这场运动的倡导者主要是那些主流文化中的有识之士和非主流文化的知识分子,其目的就是要改变教育中的种种不平等,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中的不平等。多元文化主义者认为,学校在通过主流文化形成儿童的共享文化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其他民族群体的文化也是国家文化组成部分的事实,实施多元文化教育。

2、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兴起与其国内多种族人口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人口统计局1990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1980年至1990年美国人口增长率为10%。按种族划分,在1990年美国人口当中,白人约19970万,占总人口的80.3%;黑人约3000万,占总人口的12.1%;拉丁美洲人约2240万,占总人口的9%;印第安人约为200万,占总人口的0.8%;亚裔人约703万,占总人口的2.9%;其他种族約970万,占总人口的3.9%。自80年代以来,尽管白人人口增长了6%,但在美国总人口中呈下降趋势。随着非白人种族在美国人口中所占比例的日益扩大,美国学校内也日益呈现出多元性。据估计,到2020年在校学生中有色人种学生将超过30%。如果学校不实行多元文化教育,那么种族歧视一类的社会问题将会日益严重。

3、二十世纪60年代“公民权利运动”同样刺激了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兴起。这一运动进一步推动了多元文化复兴运动对多元文化教育的高度关注。黑人及其他少数民族、移民纷纷“要求通过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课程重建,更多地反映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历史、经验”,使多元文化教育不断深化。后来,随着学习风格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根基更加深厚牢固,并逐渐制度化、体系化。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如教育的全球意识问题,多元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等。

二、多元文化教育概念的界定

教育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精神命脉,一个民族的传统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都是通过教育灌输给后代的。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是一个歧义颇多的概念,不同的文化群体或在不同的国家中,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是不同的。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家班克斯(James A.Banks)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个复杂的概念,它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或教育的理念,即主张所有学生不论性别、社会阶级、种族、民族、宗教在学校都应该获得平等学习的机会;也是一场为提高一系列不同文化和不同种族的教育平等权利而进行的教育改革的运动,即试图通过教育制度改革,使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种族文化群体的学生都有均等机会享受到学业成功,这种改革的范围包括整个学校或教育环境而不是仅仅限于正式课程;同时也要将其看作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要达到得目的无论是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还是教育机会均等、自由、社会公平等,都是民主社会国家致力于人性改革的长期目标。其目标不是为了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而进行的改革,而是人们致力于促进不同文化或种族的社会公平和机会均等实现的长远目标。

在《多元文化,上下文、过程和内容之间的关联问题教师导读》一书2001年版中,作者把多元文化教育定义为:第一,多元文化教育是关于学生的学问,包括种族、性别、阶级、语言、宗教和各种特殊个人和文化群体的特殊影响,使每一个学生特有的知识、才能和天赋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成为多元的、相互关联的多种文化和语言背景下的社会公民;第二,多元文化教育是关于教师的学问,它同样包括种族、性别、阶级、语言、宗教和各种特殊个人和文化群体的特殊影响,确定了教师作为个人能够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第三,多元文化教育是关于教育改革意义的学问,它包括复杂的文化、政治、社会、经济现实,因为它会广泛地、系统地影响到在学校和教室中发生的一切事情;它是关于教育企业的各个方面,包括其课程和内容的学问。

九十年代以来,学者们对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解趋于一致,综合起来,大致可以这样理解:多元文化教育应使所有学生(不仅是少数民族学生),不论其性别、种族、宗教、语言、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别,认识和理解社会中的各种文化、包括学生自身所属的文化,以及具有普遍性的为各民族共享的国家主流文化。多元文化教育必须帮助学生获得在国家主流文化中生存所需要的认识、技能和态度,同时也要有助于学生在本民族亚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亚文化中生存所需要的能力。

三、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三种模式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模式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区分为三类:课程内容模式、学业成绩模式和群际教育模式。

课程内容模式是把多元文化教育视为包含增加或改变学校课程内容的一种过程,其主要目标是把不同文化和性别集团的意见、经验、文化和争议融合于课程。许多大学的教育学院和教育系都开设了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并已出版发行了一批多元文化教育课程。但是对于开设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美国教育专家们却持有不同意见。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Sonia Nieto认为多元文化在美国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主要是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的有效实施。他认为多元文化主要是通过反对种族、性别、和残疾的歧视、达到教育均等和社会公平,实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但美国的传统课程设计中却往往忽视了少数民族对美国文化的贡献。因此他呼吁应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及关注贫困学子的社会公平。而美国前著名研究员托马斯则认为美国社会中存在不同的意识形态将把美国割裂成互相敌视的国家。在他看来多元文化教育的最大的弊端是学生们在学校只能学到一些比较肤浅的知识。在多元文化与文化一体化,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统一性,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是否能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是值得大家关心的问题。与此同时,他还质疑多元文化是否会重蹈种族灭绝的覆辙,是否会过分的倡导文化相对主义。

学业成就模式是把多元文化教育视为旨在增进下层阶级学生的学术成就的一套理论、目标和策略。这类学生主要是指有色人种学生、女学生和残疾学生。美国教育领导者清楚地认识到,全国人口的民族和人种构成正在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美国若要以一个强大、民主和多元国家的姿态进入21世纪,就必须弥合85%的比较富足人口和占15%的贫困人口之间的差距。为了缩小这一差距,美国必须注重教育其低收入学生和有色人种的学生。促使教育者支持多元文化教育的学业成就模式的另一个原因是,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他们和其他将退休的人所赖以生活的社会保险和退休福利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现在已依旧是学龄学生的有色人种工人届时所能做出的贡献。

群际教育模式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养成对来自不同种族、性别和文化集团的人们采取更积极的态度。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帮助受损害集团成员,如种族集团成员、妇女和残疾人,使他们养成对自己集团的更积极的态度。

四、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困境

在西方多元文化教育常常被人们理解为“一把双刃剑”。其实多元文化教育的本质是民族运动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它力图通过文化问题来缓解或解决民族问题与政治问题。当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一形成并成为改革传统主流中心主义的教育体制时,它便可促进国家民族运动进程与国家国家民主化运动的发展。美国多元化教育的理念虽然己经广泛渗入各级各类教育中,但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却仍然停留在以种族议题为主的差异的探讨上,使得问题被表面化难以触及社会的实质。只谈族群、文化差异,并不能使我们了解弱势族群所面临的社会、政治、经济等问题的复杂状况,也不能对美国多族群社会中人们的政治、经济现况有所改善,如美国社会中依然存在黑人被支配的事实。因此有专家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就成为阻止被歧视、被压迫的少数民族群体反对社会现实中不平等地位和制度化了的种族歧视的一种体制。而这种体制通过创造“所有文化應当平等”的神话使得被压迫群体或弱势群体满足于现状,沉醉于文化的平等中,却不顾文化与政治、经济等社会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多元文化教育的问题在于它的理论和现实的不一致性。由此学者们不仅对现有的正式课程提出反省与批判,而且更深入地触及到了社会深层的潜在课程。多元文化并不是一个族群的特殊主义与多元主义的争辩,而是有深刻的意识形态、政治权力与经济地位为争夺的背景。显然,自由主义经济制度逻辑所带来的经济、社会阶层问题与族群文化认同间的两难与冲突,是多元文化教育必须面对的。这是当今世界少数民族问题普遍遇到的两难处境。既要恢复文化、保持尊严又摆脱不掉资本主义的生活模式。

五、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启迪

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教育家们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探索民族教育发展模式,经过50多年来的不断探索与努力,我国民族教育在数量与规模上已小有成就。尽管中国在民族教育的探索和发展的道路上与美国有很大差异,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多元文化”理念却殊途同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至少能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1、我国民族教育应该确立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我国大多学校的正规课程以汉语为信息载体,绝大多数地区使用的是全国统编教材,课程内容也主要是以汉文化为主。长期以来,民族教育作为普通教育的一部分,在课程设置上忽视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建设,统一要求,与内地同科同目,开展了一系列的应试教育。这些归根结底是因为缺少了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

2、打破单一设置民族文化课程的开发模式。多元文化教育给我们的提示是,教学模式过分统一会导致负面影响。长期以来,我国民族院校的教学实践,由于过份注重社会制度的统一对教学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忽略了少数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导致了许多民族院校盲目向其他普通高校看齐。

3、多元文化教育还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首先应具有多民族的态度和价值,并了解学生不同的文化背景及各民族、群体的文化与历史,同时还要求教师要以文化多元的观点来理解和处理诸如年龄、性别、宗教以及社会的种种问题。如此,必将会对我国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民族人才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赵海涛 .多元文化教育探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6,(3)

2、曾煜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7)

3、王鉴 .西方国家的多元文化教育及批判.[J]贵州民族研究,2004,(3)

4、徐文彬, 徐继存.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及其面临的挑战[J].比较教育研究,1998,(3)

5、万明钢.论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与面临的困境[J],西北师大学报,2007,(1)

6、董小川.美国文化概论[M],人民出版社,2006,(1) □

作者:王 珩

上一篇:中石油企业的安全文化论文下一篇:工程安全鉴定研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