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护理论文

2022-05-13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多元文化护理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跨国界的科学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这些现象意味着跨世纪的文化必然是多元文化,跨世纪护理人才必需掌握多元文化护理,即面向社会,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病人的需求,提供高水平、全方位的护理。

第一篇:多元文化护理论文

护理专业本科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调查研究

摘 要:目的:了解护理专业本科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问卷调查某医科大学342名本科护生。结果:本科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总均分为4.12±0.49,主要影响因素为护生类型、选择就读护理专业原因、目前对护理专业感兴趣程度、毕业实习经历、对自己沟通能力评价。结论:本科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仅为中等水平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学校需采取有效措施,将多元文化理念融入护理教学,提高本科护生的多元文化护理能力。

关键词:本科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影响因素

多元文化護理由美国护理学家M. Leininger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要求护士在提供服务时考虑到病人的文化、种族、价值观等差异[1],也就是基于病人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提供有意义的、有益的和令人满意的护理服务[2]。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文化的沟通交流日益密切,要求护士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服务对象时,能够提供文化适应性护理。护理专业本科生作为未来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需要具备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本研究以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本科护生为对象,评估其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水平,分析影响因素,为教育工作者开展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抽取昆明医科大学2016级护理专业本科生360名,其中普通本科1-6班每班30例,共180例,专升本7-9班每班60例,共180例。以能正确理解问卷内容且自愿接受调查者为纳入标准,排除已经参加过预调查者。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52份,回收率97.8%,其中有效问卷342份,有效率95%。

研究工具:1. 一般资料问卷:经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自行设计而成,内容包括护生类型、性别、年龄、选择就读护理专业的原因、目前对护理专业的感兴趣程度等20项;2. 本科准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能力评估量表:许尔善编制,包括5个维度(文化认知、文化态度、文化知识、文化技能、文化互动)、49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完全不赞同到完全赞同计为1-5分),所有条目均正向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多元文化护理能力越好,该量表专家总体权威系数0.79,总量表与分量表 Cronbach's α系数为0.817~0.958[3]。本研究预调查显示总量表与分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85~0.938。

资料收集:问卷发放前向研究对象说明本次调查目的与意义,取得知情同意后向其说明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填写完毕当场收回。

数据处理:Excel软件双人录入,SPSS21.0 软件数据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

二、结果

342名本科护生中,男24人,女318人;年龄20~24岁,平均21.67±0.98岁;普通本科护生167人,专升本护生175人;汉族275人,少数民族67人;来自少数民族聚集地66人,一般地区276人;无宗教信仰327人,有宗教信仰15人;高中阶段为文科生131人,理科生211人;选择就读护理专业的原因为调剂32人,他人建议60人,父母建议104人,自己决定146人;目前对护理专业的感兴趣程度为不感兴趣26人,一般213人,比较感兴趣90人,非常感兴趣13人;没有通过CET-4为246人,通过CET-4为96人;在大学期间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189人,担任过学生干部153人;有过毕业实习经历175人,无毕业实习经历167人;无假期见习经历27人,有假期见习经历315人;无外地就医经历263人,有外地就医经历79人;无陪伴家人外地就医经历243人,有陪伴家人外地就医经历99人;无出国旅游经历322人,有出国旅游经历20人;无出国学习经历333人,有出国学习经历9人;没有学习过专业英语课程87人,学习过专业英语课程255人;没有参加过文化护理相关课程的学习或培训114人,参加过文化护理相关课程的学习或培训228人;对自己沟通能力评价为较差22人,一般215人,好105人。

本科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得分情况:文化态度均分4.35±0.62,文化认知均分4.28±0.60,文化互动均分4.18±0.58,文化技能均分4.18±0.61,文化知识均分3.98±0.56,文化能力总均分4.12±0.49。

以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总均分为因变量,以护生类型、性别、年龄、选择就读护理专业的原因、目前对护理专业的感兴趣程度等20项为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显示专升本、自己选择就读护理专业、对护理专业非常感兴趣、有过毕业实习经历、对自己沟通能力评价好的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较强,见表1。

三、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科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水平总均分为4.12±0.49,经百分制转换后为78.00±12.25分,仅为中等水平,与钱嘉璐等[4-6]的研究结果一致,各维度均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文化态度(4.35±0.62)、文化认知(4.28±0.60)、文化互动(4.18±0.58)、文化技能(4.18±0.61)、文化知识(3.98±0.56)。

影响本科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主要因素包括:

1. 护生类型:专升本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明显高于普通本科护生,可能是专升本护生专科实习阶段已经接触过临床,积累了一定的护理不同文化背景病人的经验,在后来本科学习阶段更能主动考虑病人的文化背景。

2. 选择就读护理专业的原因:自己决定就读护理专业的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护生,可能因为这类护生对护理专業有较高认可度,更愿意去学习护理专业知识。

3. 目前对护理专业的感兴趣程度:对护理专业非常感兴趣的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护生,有研究表明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进而推动学生探究知识和获得能力[7]。

4. 是否有过毕业实习经历:有过毕业实习经历的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水平明显高于未经历过实习的护生,有研究结果显示,已完成临床实习的学生多元文化能力比未实习的学生高[5],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5. 对自己沟通能力评价:认为自己沟通能力好的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其他护生,文化互动很大程度依赖于良好的护患沟通,沟通能力好的护生往往在与人沟通方面更加积极,更加能够考虑满足不同患者的文化需求。

四、对策与建议

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护理专业本科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主要受护生类型、选择就读护理专业原因、目前对护理专业感兴趣程度、毕业实习经历、对自己沟通能力评价等因素影响。因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升本科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

1. 针对普通本科护生与专升本护生的特点开展多元文化护理教育:本研究显示专升本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明显高于普通本科护生。专升本护生在大三进入本科阶段的学习后,通常参照普通本科护生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培养,所学课程与普通本科护生一样,其特点是在进入本科学习阶段前已基本学完护理学专业课程,且有实习经历,尽管理论基础稍弱,但是实践能力与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很强,实习中接触不同文化背景患者的机会多,培养了他们的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普通本科护生的特点是大一大二对于医学基础课与护理学基础课的学习较为扎实,但是缺乏见习实习经历。因此,在大三阶段,建议教师在多元文化护理教育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分班教学,专升本护生应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强化、临床思维、文化护理能力的进一步培养,普通本科护生应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训练,多提供其实验课学习、临床见习的机会,在实践中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提升文化护理能力。

2.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提高专业兴趣:本研究显示自己选择就读护理专业,以及对护理专业越感兴趣的护生,其文化护理能力得分越高,所以建议通过加强护生专业思想教育来提高护生专业兴趣,深化对护理专业价值的认识。护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认识护理的本质,体会护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科学价值,正确看待护理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护理专业价值观,从而增强护生专业学习的兴趣,不断提升其文化护理能力。

3. 丰富学生接触多元文化的途径:本研究显示有过毕业实习经历的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较强,因此首先,建议学校加强护生在实习阶段的文化护理能力培养;其次,护生在校期间,学校也可以充分依托网络信息平台(如微信公众号、中国大学MOOC等)指导护生主动获得多元文化知识;再次,学校还可充分利用本地区优势,为护生提供国内外交流项目,在多途径实践中积累多元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护理能力,有留学生资源的学校还可以尝试外籍留学生志愿担任标准化病人的模拟教学方式。

4. 多渠道培养学生沟通能力:本研究显示对自己沟通能力评价好的护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较强,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通过设置有关护患交流的选修课、必修课,让护生全面的学习语言交流和沟通技巧,同时,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护理教师要言传身教,充分利用接触多元文化患者的机会,指导护生认识护患沟通在多元文化护理和护患关系中的重要性,并鼓励护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文化护理能力。

由于时间和成本的限制,本研究只在昆明医科大学大学三年级本科护生中展开,建议今后扩大抽样范围,评估各年级护生的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制订精细化的多元文化护理教育与培训方案。

参考文献:

[1]Leininger M. Overview of the theory of cultural care with the eth-non-nursing research method[J]. Transcultural Nursing, 1997,8(2):32-52.

[2]Leininger M. Transcultural Nursing: concepts, theories, research and practices(2nd ed)[M].New York:McGraw-Hill, 1995:1.

[3]许尔善.本科准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能力量表的初步研制[D].南华大学,2016.

[4]吴媛媛.本科护生跨文化护理自我效能和关爱能力的现状及干预研究[D].南华大学,2017.

[5]钱嘉璐,张姮.315名本科护生多元文化能力水平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7,24(05):37-40.

[6]黄艳彬,谢艺璇,钟俊,等.384名实习护生跨文化护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9,26(01):45-49.

[7]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

作者:陶慧 周婷 湛晓丽 段企杭

第二篇:多元文化在护理中运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跨国界的科学文化交流越来越广泛。这些现象意味着跨世纪的文化必然是多元文化,跨世纪护理人才必需掌握多元文化护理,即面向社会,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病人的需求,提供高水平、全方位的护理。

【关键词】多元文化;发展;护理

1护理的多元文化特征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导致不同的社会发展。

2多元文化护理的含义

多元文化护理是指护士按照不同护理对象的世界观、价值观、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健康需要。多元文化护理要求护士要有多元化的价值标准,包容性的意识形态和开放的倾向,应用不同知识为不同文化的人提供共性和个性化的护理。

3多元文化对护理的影响

无论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还是家庭护理,护理对象都是具有各种文化背景的人,对护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3.1文化背景影响疾病的发生文化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人生态度或生活方式,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某些疾病的发生。要想对不同民族提供相应的护理,就要深入研究不同民族的习俗,了解他们的需要,以人文、地理等知识来缩短相互间的差距,达到有效沟通。

3.2教育程度、性别、家庭支持等不同文化背景会影响病人对疾病的反应一般情况下,教育程度高的人患病后能够积极主动地了解疾病的原因、治疗和护理效果,寻找相关信息与学习相关知识,教育程度低的人认为治疗和护理与已无关,是医务人员的事情。

3.3文化背景影响就医方式就医方式常常受社会与文化的影响。一个人遭遇生理、心理或精神上的问题,如何就医、选择何种医疗系统、以何种方式诉说问题、如何寻找支持系统来获取关心、帮助和支持等一系列行为,与文化背景相关。

3.4文化背景影响死亡现象生命的终结是死亡,社会文化背景与对死亡的认识密切相关,不同民族的坦葬方式如火葬、土葬、天葬、海葬、悬棺葬等,不同的埋葬制度及丧服制度等。

4满足病人文化护理需要的策略

由于价值观、信念、习俗、评议等文化因素可直接影响健康和健康保健,护理活动的效果与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在多元文化护理中,护士要特别注意避免发生文化强迫,文化强迫是指把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微妙或不太微妙地强加于另一文化的个体、家庭或群体的行为。因此护士必须从病人的文化立场出发,理解病人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行为,尊重病人不同的文化要求,提供符合其文化需要的个性化整体护理,从而有效地促进病人的全面康复。

4.1尊重病人的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下,可产生不同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护士应注意病人价值观念的差异。

4.2掌握文化护理原则文化护理原则如下。

4.2.1教育原则病人有获得有关疾病信息与知识的需要和权利。

4.2.2调动原则文化护理的目的之一就是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意识和潜在的能力,使之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做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2.3〗疏导原则在文化护理过程中出现文化冲突时,应耐心对病人进行疏导,使其领悟与接受新的文化护理。

4.2.4整体原则实施文化护理时,不仅要考虑病人本身的因素,还应评估其家庭与社会因素,争取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合作和帮助,以利病人适应医院的文化环境。

4.2.5综合性原则对护理对象均可采取多方面的护理措施和生活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支持等综合方法,使病人尽快知识医院的文化环境。

4.3帮助病人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对于住院病人来说,医院就是一个陌生的环境。由于环境改变如人群、声音、灯光、气味、生活习惯等不同而无法适应,与家人分离、缺乏沟通、日常活动改变、对疾病和治疗的恐惧等可引起心理和生理上的障碍,容易发生文化休克。

4.4建立符合文化现象的护患关系护士既要建立与病人之间符合文化现象的人际关系,又要建立符合治疗需要的护患关系。在人际关系中,病人把接触的人分成“自己人”和“外人”并区别对待,对“外人”保持距离不够依赖,对“自己人”较信任,畅谈心事,期待关心。

4.5明确病人对疾病的反应护士在工作中,应动态性地了解病人的健康问题,病人对健康问题的表达和陈述方式,正确理解病人对疾病的反应。

4.6尊重病人的内心体验和感受我国是多民族国家,由于人们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不同,生活方式、习惯、道德、信仰、价值观和人生观差异较大,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释方式、心理体验和感受,护士应尊重、宽容和谅解病人的语言和行为,一切从病人的感受和需要出发,做到“用病人的心来感受世界,用病人的眼睛来看待世界”。

4.7帮助寻找支持系统家庭和社会是病人重要的支持系统,护士应了解病人的家庭结构、成员关系、家庭功能、教育方式等情况,及时应对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在适当的时候,寻求社会的援助和支持,帮助病人共渡难关。

(收稿日期:2009.03.24)

作者:王雪奎

第三篇: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摘要】护理学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其独特性,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护理学在临床医学的具体实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当前正处于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阶段,多元化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最为显著的特性。随着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护理教育是临床医学与护理工作在社会中长远发展的核心基础,护理教学需要与多元化的时代特性相结合。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对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模式的建构进行深入分析,为进一步提升护理教学效率提供坚定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构建实践

护理是临床医学中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在教学中,护理学更加注重实践性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 多元文化护理

1.1 护理教学模式

文化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文化有直接的关联性,这就需要人们在当前这个多元文化时代中面临大量文化挑战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教育教学中,护理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护理学与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科学性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模式主要的作用是为社会培养专业化的人员,满足当今医疗卫生与医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需要。我国当前正处于一种多元文化相结合的社会发展时代,护理教学模式在具体应用于实践过程中需要全面与多元化的时代特性相结合[1]。其中,护理教学模式的成功与否,与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以及患者的恢复程度具有直接的关联性。

1.2 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模式中理论知识的建构与实践性教学组织形式

护理教学模式采用相关的组织形式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护理学的重点在于全面挂住患者的身体健康情况与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这就需要护理教学与多元文化时代相结合。当前,在医学领域中,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模式的主要有讲授、练习、讨论以及论文与毕业设计指导四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其中,对于护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讲授、讨论与练习是关于理论知识的建构;论文与毕业设计的指导在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模式中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过程。

根据上述综合性的分析研究可知,理论知识的建构在具体的教学模式中,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专业化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建构能力,对于形成完整性、系统行的学科体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教育教学中,护理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护理学与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科学性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模式主要的作用是为社会培养专业化的人员,满足当今医疗卫生与医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需要[2]。也就是说,多元文化护理模式中理论知识的建构能够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所需的专业性人员,理论知识的建构也是当前社会发展中最为根本的护理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组织形式。实践性教学组织形式在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模式中主要的作用是,促使学生将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理论性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知识建构的基础上,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简言之,就是将之前理论性知识的建构,综合性地运用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在具体教学模式中知识建构的能力,并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综合型操作能力。在多元文化护理教学中,理论知识的建构与实践性教学组织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欠缺的。

1.3 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模式中知识的建构

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知识的讲授在护理教学模式中是进行知识建构的前提基础,主要原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即:

其一,在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模式中,间接经验是学生的主要性学习内容,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主要的途径是教师的讲授过程,在进行多元文化建构过程中,需要以讲授为前提,然需要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着重培养学生在多元文化护理学教学模式中的建构与实践;

其二,多元文化知识的建构需要以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前提,对于护理学中抽象性将强的知识,需要通过教师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讲授,才能够深入掌握,进行知识的建构;

其三,完整化的科学体系是通过教师的讲授为前提。

2多元文化与护理之间的关系分析

在近年来,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是国内外在临床医学中主要关注的话题。护理教学模式主要注重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进行多方面文化知识的建构与实践操作,重点关注临床医学中的管理、护理教学、临床实践等多方面,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多元文化时代所需的专业化人才,在文化建构与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形成全面化、系统化、科学化、整体化的知识体系[3]。多元文化护理模式中理论知识的建构能够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所需的专业性人员,理论知识的建构也是当前社会发展中最为根本的护理学教学模式的基本组织形式。实践性教学组织形式在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模式中主要的作用是,促使学生将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理论性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知识建构的基础上,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多元文化护理教学模式中,全面培养人们对于文化与护理之间关系的全面理解,在具体实践操作中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方案。

文化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與文化有直接的关联性,这就需要人们在当前这个多元文化时代中面临大量文化挑战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护理学的重点在于全面挂住患者的身体健康情况与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这就需要护理教学与多元文化时代相结合。将之前理论性知识的建构,综合性地运用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在具体教学模式中知识建构的能力,并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与综合型操作能力。在多元文化护理教学中,理论知识的建构与实践性教学组织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欠缺的。我国当前正处于一种多元文化相结合的社会发展时代,护理教学模式中文化的建构与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过,需要与多元化的时代特性相结合。多元文化时代下的护理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护理学与教育理论相结合,为社会培养专业化的人才,进一步满足护理学在社会中的长远发展。

3.结论

护理教学模式的最终结果与学习者的健康教育和患者护理情况具体有直接的关系。国外学者Leininger在进行护理学的研究过程中,将护理学与人类学理论有机结合,从新的层面对人类的健康、文化与护理相互关联,进一步为护理学在社会发展提供新方向。随后,学者Le1n1nger在此基础上大胆地认为,护理在临床医学和教学实践中是一种典型的多元文化建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马伟光,李继平.护理发展趋势—多元文化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3):244-245.

[2] 谢小柳.实施多元文化护理的点滴体会[J].当代护士,2007,(2):74-75.

[3] 刘莉.多元文化护理在整体护理工作中的运用与探讨[J].淮海医药,2009,20(4):333-334.

作者:易景

上一篇:个人消费信贷论文下一篇:现当代文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