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网络文学论文

2022-04-16

思政教育网络文学论文 篇1:

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学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日益多元的文化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巨大冲击,高校正在努力寻找思政教育的新途径。红色文学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是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进行创新改造用于高校思政教育。本文通过分析红色文学的内涵和功能,梳理红色文学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关系,提出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红色文学;新媒体;大学生;思政教育

进入21世纪以来,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和普及使得当代大学生处于信息快速传播和信息量空前浩繁的时代洪流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重大挑战。红色文学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有着牢固的群众基础,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优质资源。如何超越时空限制,在新媒体环境下将红色文学与高校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将红色文学有效地融入思政教育,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1]

一、红色文学的概念界定

红色文学的概念如何界定,直接影响对红色文学的理解、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学起源于 20 世纪 20 年代,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类型,它所蕴含的政治色彩往往比较浓厚,是对我国特定时期相关历史事件的反映。

近年来,学术界就红色文学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归纳起来,目前认为红色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红色文学是指那些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一切革命活动中凝结的文学作品;狭义的红色文学是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广大人民进行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所形成的文学作品。

综合以上定义,本文将红色文学界定为: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创作的具有民族风格、民族气派、为工农兵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它包括上世纪20年代出现的革命文学、左翼文学,40年代的解放区文学,建国到1976年间的反映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文学以及新时期高扬理想主义旗帜歌颂改革开放和小康社会建设的文学。

红色文学对革命历史和现实生活本质化的叙述,以及对新生活的赞颂和认同,使红色文学在思想内容的取材上大致相同,但在艺术形式上却产生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种是“史诗化”的追求;一种是“传奇性”的表达。在“史诗化”的叙事中,革命历史以“拟真”的方式在重构中得以再现。在“传奇性”的风格中,又建构了民族化的现代叙事形式。[2]

二、红色文学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功能研究

1、红色文学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关系。红色文学是优质教育资源,与高校思政教育联系密切。一方面,二者在深层的理论上具有一致性。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不管是红色文学还是思政教育,都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其生存的重要基础,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其重要的理论基点。

另一方面,二者在内容上相互贯通。红色文学为思政教育提供载体,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红色文学继承了“五四文学”的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占据一席之地。虽然它所处的时代背景较为特殊,文化价值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所折射出的理想主义以及拼搏进取精神,在思政教育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通过对红色文学进行创造性转化,可以彰显其当代价值。

此外,红色文学可以增强思政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红色文学一般通俗易懂,通过大众化的语言描述了中国革命历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绩,有着牢固的群众基础,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传播上作用突出。红色文学本身就是一种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优秀的红色文学可以深刻感染学生,帮助大学生超越时空感悟那段红色历史,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提升的过程中有着较强的说服力。

2、红色文学的思政教育功能红色文学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通过学习红色文学,大学生能够对当下政治发展状况的理解更为深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将红色文学渗入其中,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红色文学可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红色文学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提升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红色文学本身就是一部国家与民族的奋斗史,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深入挖掘红色文学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优良传统,可以激发出大学生不怕困难、开拓创新的精神,敢于在成长中不断探索与发现人生价值,激发出强烈的学习热情,掌握真本领报效祖国。

此外,红色文学可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开展思政教育,道德教育的基础作用不容忽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非常明显的体现,道德教育做得好,可以提高思政教育的成效。红色文学往往通过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故事,表现出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情操,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3]

三、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学发挥思政教育功能的路径

既然红色文学与思政教育联系密切,并且有重要的思政教育功能,那么,红色文学如何有效地融入思政教育并发挥作用呢?

1、把红色文学融入高校课程建设。红色文学是优质的教育资源,要发挥其思政教育功能,必须与高校课程建设相结合,融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首先,红色文学作品可以直接作为大学语文、大学思政课程等公共基础课的课程内容。其次,高校可开设红色文学通识通修课程,供有兴趣的学生深入学习,接受红色教育。这两种形式,旨在让大学生深入阅读和理解红色文学,对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和英雄形象进行分析,最终达到有效发挥红色文学思政教育功能的目的。此外,高校团委可联合学院进行红色文学第二课堂建设,通过开展文艺活动、文学讲座等形式,发挥红色文学的思政教育功能。

2、改编红色文学,凸显精神引领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發挥精神文化产品潜移默化的作用。当前,传统的“发号施令”式的显性教育效果越来越差,学生认可度较低,高校正可采取“润物细无声”的隐性教育方式,通过改编红色文学将它搬上舞台,顺利地将红色文学的内涵不知不觉地传输给大学生。这种改编形式,使红色文学教育生活化,是教育的较高层次。不过,在改编转化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尊重原著精神内涵,把握好改编尺度,始终把红色文学的教育价值的实现放在首要位置;二是改编要接地气,要注意大学生的需求、满足大学生的口味,使大学生产生心灵的触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推动红色文学网络化,注入时代精神。大学生是新媒体的主要用户群体,网络文学已经深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但是他们对参差不齐的网络文化缺乏足够的辨别力,很容易受低俗、反动的文化和思想蛊惑。为此,推动红色文学网络化,借助经典红色文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极为重要了。高校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团委以及各学院,可以通过网络、手机新媒体开设红色文学专栏,让红色文学深入博客、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增加红色文学在网络平台上的“出镜率”,消除大学生对红色文学的陌生感,同时提升红色文学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为红色文学注入时代精神。根据新媒体用户的点赞和评论情况,高校思政工作者还可以及时发现大学生对红色文学的需求情况,及时更新相关内容,让红色文学紧贴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4、加强专业平台建设,为红色文学提供阵地支持。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红色文学教育专业化和大众化创造了条件。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高校可以开展红色文学阵地建设,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建设自己的教育平台,探索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形式、新途径,构建全面、丰富、及时的网络宣传阵地。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平台百花齐放,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红色小站”辅导员工作室,就是在学校学工部支持下建立的红色文学专业化教育平台,它力图建设红色文学的“网络语言”,少用深奥的宣传式话语体系,提升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四、结语

经过历史大潮的冲刷、选择后的红色文学,是最有典型性和权威性的作品,对于大学生来说非常具有感染力。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通过多种路径,运用红色文学进行思政教育,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孟繁华.民族心史:中国当代文学60年[J].文艺争鸣,2009(8):6-35.

[2] 王轲玮.浅析红色文学网络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利影响[J].读书文摘,2015(16).

[3] 白彩虹红色文学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感染力[J].语言建设,2016(8).

作者:田野 宋晓东

思政教育网络文学论文 篇2:

医科院校成教生思政教育信息化体系的构建与管理

(西南医科大学 药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摘 要: 本文提出,医科院校成教生思政教育信息化体系包括指导思想、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工作方法、具体措施,应建立集成教生思政教育、学习、生活、娱乐及思想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思政教育网站,提高成教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建设一支專兼职结合的思政教育信息化体系的工作队伍,强化该体系的监督、管理和引导,并不断完善,形成长效运行机制。

关键词: 成教生 思政教育信息化 医科院校

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巨大的冲击。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内容[1]。成教生作为医学院校的特殊学生群体,应当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这是医科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容忽视的课题[2]。本文提出成教生思政教育信息化体系构建及管理策略,旨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适合医科院校成教生有效的、系统的思政工作体系和长效运行机制。

一、医科院校成教生思政教育信息化体系

1.指导思想

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对该体系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创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更新成教生思政教育工作观念,即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人”,其次才是成“才”。

2.工作内容

拓宽成教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信息传输渠道,打造主流宣传网站,形成良好的网络宣传阵地环境。

3.工作形式

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从一元式走向多元式。

4.工作方法

传统面授、教育信息技术融合课程中、网络教学三种方法交叉使用,坚持网上思想文化教育与学校整体育人工作相结合。

5.具体措施

(1)建立集成教生思政教育、学习、生活、娱乐及思想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思政工作教育网站、理论网站、新闻网、“红色网站”等。其中新闻网是高校新闻宣传和思想教育的主力,在师生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加强新闻网建设是抓好该体系建设的重点,将新闻网建设和“红色”宣传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网站的思想教育功能,并对校园网络论坛及涉校舆情进行正确引导。

(2)开展各种网络技能比赛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开展网络知识竞赛、个人网页的交流和评比、网络文学征集等有益活动。在鼓励成教生参与的同时提高自身网络素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长,应逐步建设适合成教生个性化发展的栏目,吸引更多学生参与网络论坛建设,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不断提升自我修养。我们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两课”、心理学和网络科学技术等课程中;我们可以举办专家讲座,开展网上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加强正面宣传,主导网络舆论,以健康、积极向上的内容占领网络阵地,在思政教育工作平台建设中,互动性网络平台是不可少的,如“BBS”、“校长信箱”等多种形式。学生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交流学习、交流技术、交流情感,也可以发表自己对学校教学、管理、科研的看法,学校管理工作者、德育工作者和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了解学生的思想,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同时利用这些平台积极引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和思想。

(3)提高成教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免疫力,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通过课堂思想教育、校园文化活动、法律知识宣传等途径积极培养成教生网上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他们在虚拟空间的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成教生只有提高道德选择和观念批判层次的信息分辨能力,具备道德习惯和理想信念层次的道德自律意识,明确网络生活中合法与违法的行为界限,才能自觉抵制有害信息,正确认识网络、利用网络、维护网络,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健康成长。增加“网风”与“网德”教育,通过团课、专题讲座、校园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网络伦理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伦理。还可以通过开设涵盖网络行为的校园规章、网络文化素质培养与网络人格塑造等内容的《网络伦理与道德》课程,以培养学生自觉的网络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网络伦理。

(4)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网络思政教育工作队伍,提高网络思政教育开发者、传播者和管理者的水平。没有一支懂网络技术的专职队伍对信息庞大、内容虚拟、传播自由的高校思政网络进行有效监控与引导,是很难有效遏制网络资源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思政教育优势的。一是专职的思政网络管理干部队伍,主要由学校负责宣传、文化工作的管理部门,如党委宣传部等机构设置思政网络管理工作岗位,配备相应专职人员;二是兼职网管干部。可由每个部门、学院指派专人负责网管工作,以此为基础建立学校统一领导的兼职网管干部队伍;三是网络评论员队伍。选聘部分有网络评论工作经验、素质较高的师生担任网络评论员,参与学校网络舆论的监督和引导工作;四是校园BBS版主队伍。抓好这几支队伍的建设和培養,学校需要有专门经费投入,推动相关教育培训工作,建立一定的工作激励机制,带动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5)建立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控制措施。建立专门的网络问政平台,指定有关职能部门及时收集网络舆情信息。在信息时代,面对这种突发事件的舆论处理,“疏”比“堵”更有效。学校应该在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全面评估,确定舆论引导方案,及时利用校园网络和公共信息平台发布事情的真相,利用网络传播快和广的特点抢占舆论主动权,对于随后仍然出现的误解和谣言要及时解释并澄清,在不能避免外界媒体报道该事件的情况下主动与社会媒体联系,通过正确的信息传递,避免造成社会误解,维护学校良好的形象。

二、医科院校成教生思政教育信息化体系的管理

1.“道德建设、法律约束、技术控制”三管齐下,强化学校成教生思政网络的监督、管理和引导,打好“系统战”,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职工全员参与,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将管理与引导、法律制约与道德约束、教育与打击、检查与监督、网站建设与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

以上工作体系在建设过程中还需不断地广泛调研,逐渐完善该体系结构,并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网络与高校携手,将教学服务、科学研究、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学生管理等各个系统连接起来,实现其信息交换和信息服务,同时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学习与交流平台,形成独具特色的医科院校思政网络系统。只有分层次、科学、合理、积极地做好各级建设和管理,高校思政网络系统才能服务于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

参考文献

[1]刘芳.浅议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6):217-218.

[2]申素英,李文晋.高职成教生思政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职教论坛,2012(11):75-77.

基金项目:“医科院校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四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资助项目(SZ2012246)。

通讯作者:陈美娟

作者:葛李 陈美娟

思政教育网络文学论文 篇3: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主体间性教育探析

内容摘要:随着新媒体在高校的普及和应用,主体间性思政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需要从创新教育者思政教育思维方式、提高受教育者的交往资质和营造合理的思政教育环境三个方面对新媒体视域下高校主体间性思政教育的路径进行探析,以保证其有效开展。

关键词:新媒体 主体间性 教育

传统意义上的思政教育模式是“主体—客体”的单向模式,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近年来,新媒体进入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并以其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交流的便利性、传播的快捷性冲击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得其由“主体—客体”的单向模式逐渐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双向度的对话与沟通,即所谓的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两种关系的统一: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另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复数的主体,他们把教育资料作为共同客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不论是哪种关系,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都将教师与学生放在同等的位置看待,对于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在新时代环境下,新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因此,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环境,新媒体的多元性和互动性加速了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丰富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新媒体时代,微博、QQ、微信、PU(口袋课堂)信息平台涌入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传统的一对多教学模式已经转变为点对面的新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成为教学模式里面的一个分支。学生通过新媒体平台,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随时随地获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教育接受方式。师生之间的对话通过这些新媒体平台实现了平等化,使得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极大地被调动起来。

2.充实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各类新媒体教育平台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除却微博、QQ、微信,手机报纸、虚拟社区、网络电视、网络论坛、网络文学等一系列的新兴媒介手段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而大学生往往能够最快地获取新资源、新信息,掌握很多老师来不及知道的社会新动向,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被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被进一步强化。

(二)挑战

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意味着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将面临一系列挑战。

1.沖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意识形态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大量信息以极快的传播速度,广泛的传播范围,走进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这些信息不仅包含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也包含着很多与主流意识形态背离的虚假、暴力、反动等内容。对于涉世未深,缺乏辨别力和判断力的大学生来讲,这些信息无疑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产生强烈的碰撞和冲击,对于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2.挑战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

传统的“主体—客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奠定了教育者的权威性,但在新媒体时代下,这样的权威将面临挑战。一方面,学生通过手机、电脑等渠道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大量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信息来源的便捷化、多元化打破了教育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平衡造成的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依赖。”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概念逐渐被模糊。受教育者群体也可能转变为新的“意见领袖”,成为话语权的主导。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性将被边缘化,他们的主导性也可能逐渐丧失。

二.教育路径探析

面对新媒体环境给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合理利用新媒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下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新媒体视阈下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创新教育者教育思维方式

在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平等关系是实现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所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目前主体间性教育的发展,必须创新思维方式,寻求新的思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转变教育者的“独白”思维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在新媒体视阈下,必须转变教育者的“独白”思维,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处在平等对话的关系上。教育者要学会将自己的思维与受教育者的思维进行碰撞,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声音,使“独白”思维向“对话”思维转变。

2.提高教育者的媒介素养

在新媒体视阈下,要创新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必须提高教育者的媒介素养。教育者要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知识和运用技能,知晓新媒体的传播特性,积极主动融入其中。尤其是对于微博、微信、QQ等受教育者乐于发表自身观点的平台要能够熟练运用,以便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引导。

3.加强教育者的意见主导

大学生由于自身辨别力和判断力的缺乏,很容易被一些不良信息所误导。所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者,需要对学生的话语和认知进行引导。一方面,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学生眼球,丰富学生生活;另一方面,要努力成为受教育者群体里的“意见领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规避不良信息对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提高受教育者的交往资质

“交往资质”指的是“个体在交互活动中所形成的素质与能力。”大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各类知识,更应该培养一种获得知识的素质与能力。而在新媒体视阈下,通过个体的交互活动形成主体间性的自我教育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必须提高受教育者的交往资质,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突破。

1.尊重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尽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平等关系是实现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但是受教育者应该意识到师生两个不同主体存在主体性的差異性,教育者是辅助发展的主体,受教育者是需要发展的主体,受教育者需要尊重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地位,承认他们在知识、技能、阅历等方面存在的优势,通过向教师的求教和学习,不断充实、丰富自己。

2.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要保证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受教育者要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切实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批判精神,形成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观点。另一方面,要着力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促进师生之间融洽关系的形成,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话语权,从而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营造合理的教育环境

加强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外部保障。所以高校要保证新媒体平台的完善和必要的开放度,对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监管,规范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导向。

1.构建新媒体平台。新媒体视阈下的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外部环境上讲,首先要构建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平台。一方面,要借助主题网站、网络电视、手机视频、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便捷教育途径,使师生交流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以上新媒体平台构建属于自己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如利用微信创建主题公众号,在微博、贴吧上引起话题讨论,建立网上会客室、心理咨询室等,给师生提供更多的网上教育平台。

2.制定监管体系。高校必须切实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监督,形成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监管体系,才能确保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首先要制定较为完备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监管法律法规,使网络传播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此外,要建设以宣传部、信息办等部门为主体的网络管理队伍,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兼职辅导员和党团干部的力量,对网络言论进行把关和管控,确保校园网络清洁。

3.规范话语导向。在新媒体环境下,规范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导向,需要从外部环境上进行刻意引导。高校可以就话语导向建立一支引导队伍,通过挑选具备一定政治素养,学习成绩优秀、思想品行端正的学生干部,迅速抢占微信、微博、QQ等网络阵地,发表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言论或话题,成为学生层面的“意见领袖”。

综上所述,传统的“主体—客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渐渐不再适用,利用新媒体的力量,开展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师生双方来讲,都受益良多。但是新媒体在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挑战,需要高校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三个方面发力,增强师生的“交往资质”,对网络进行有效管理和适当引导,使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下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龚涛,徐建军.新媒体与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社会科学家,2010(11):126-129.

[3]郭莉,黄柯.论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J].江西社会科学,2012,32(07):241-245.

[4]鲁凤.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境遇解析与路径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6):124-126.

[5]祁鸣,倪颖,夏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2):55-56.

[6]陶达.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探析——基于主体间性视阈[J].教育教学论坛,2015(24):39-40.

[7]岳宗德.论自媒体环境下主体间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2):66-68.

[8]张陟遥.微博时代下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江苏高教,2014(01):141-142.

课题:“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8SJSZ523

(作者介绍:朱静文,淮阴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教育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朱静文

上一篇:合作学习小学数学论文下一篇:中国玉器文化价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