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电子专业论文

2022-07-03

摘要:思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教育的重要补充,一直是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思政教育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会面对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思政教育者要抓住机遇,正视挑战,这样才能让思政教育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经无法与时代相契合,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思政教育电子专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思政教育电子专业论文 篇1: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高校思政教育已逐渐从传统的课堂授课式教育向网络多媒体教育进行转变,现阶段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网站栏目设计比较单一、内容不丰富、交互性和服务性不强,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文章提出了加强思政教育网经费投入、创新思政教育网管理模式、优化思政教育网宣传内容、丰富思政教育网布局架构、规范思政教育网规章制度等措施,以期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的对策研究,提升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的网络效应和网络凝聚力。

[关键词]高校 思政教育 网络宣传

[作者简介]田树学(1978- ),男,辽宁阜新人,辽宁科技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辽宁 鞍山 114051)

[课题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2011年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凝聚力的思路和办法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sz201143)

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2012年联合印发了《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试行)》文件,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中强调一级、二级评价体系。主要从是否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是否有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是否有完善的校园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机制、是否有校园网站登记和备案制度四个层面对网络思政教育进行考核。高校为了拓展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已逐步开始尝试从传统的课堂授课式教育向网络多媒体式教育进行转变,利用集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服务性和互动性五位一体的网络媒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宣传工作①。

一、当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现状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是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思维吸引、行为感染和精神凝聚的集中映射,是将思政教育教学方式由以往教师灌输为主的封闭式单向学习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开放式互动学习的集中转变,是充分发挥网络载体宣传面广、影响力大、吸引力强、渗透性好等网络宣传优势的集中体现②。为了进一步开展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现状研究,我们以辽宁科技大学“学工在线”的思政教育网站为例,分别从网站内容、栏目设置、内容时效性、内容服务性、网络互动性、网络吸引力、网站更新频率等方面进行调研,探析辽宁科技大学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的现状,以期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的对策研究,提升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的网络效应和网络凝聚力。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访问学校思政教育网的习惯。在上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今天,网络思政教育宣传却很难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思政教育网站还存在思想误区,认为思政教育网站仅是发布通知、电子公告和电子文件的网站,与自身关系不大。另外,从调查问卷的数据反映,大学生上网对所浏览网站的整体设计、颜色布局、栏目设置等形式建设较为看重,但学校网络却没有及时更新满足学生的需要。“学工在线”思政教育网存在上述问题是由多种原因共同造成的,比如在网站管理和网页更新方面,由于该网站是以学校团委、学工部、宣传部等行政部门为依托开展工作,而相关的管理人员不具备网站代码编写、栏目增删等网络信息技术手段,仅仅能在已成型的网站模板上进行文档上传和公告发布,不能依照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趋势对网站进行有效的改进,导致思政教育网站时效性、针对性和凝聚力不强。另外,在新闻采编和网站宣传方面,由于没有专门的新闻采编、图片采集和稿件整理的人员,导致思政教育网发布的信息生动性和互动性较差。因此,学校需要从内部强化网站内容,从外部加强网站宣传力度,这样才能共同推进思政教育网的建设。

二、提升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的对策建议

我们选取辽宁科技大学网络思政教育网的网络宣传情况展开调查,调查结果从一定侧面反映了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宣传的现状,为了进一步提升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的网络效应和网络凝聚力,我们需要拓展思政教育的影响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宣传工作。笔者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出发,着手推进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工作。

1.加强思政教育网经费投入。网络硬件是高校实施思政教育宣传的重要载体,重视和加强对网络思政教育宣传工作仪器和设备的经费投入是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工作的有效保障③。为此,校党委层应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建立领导分管、部门监管、同行监督和定期考评等机制,落实专门的领导分管大学生思政教育宣传工作,形成相互监督与促进的网络思政教育宣传保障机制,落实专门的人员编制和业务经费,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宣传的软硬件设备,从制度层面保持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的技术领先性。

2.创新思政教育网管理模式。组建大学生思政教育网建设管理办公室,建立以“学生主导,教师辅助”的网站管理模式,办公室下设立网络技术组、宣传策划组、信息采编组和评议监督组。网络技术组负责利用技术建设和维护网站;宣传策划组负责策划、网络互动和线下宣传;信息采编组负责筛选和采编新闻稿件;评议监督组负责思政教育网的监督和评价工作,反馈改进措施,通过不断整改网络载体,提升思政教育网的知名度和点击率。另外,教师需要从学生中培养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学工干部充实到网络思政教育管理的队伍,教师作为技术支持和管理后台,要能宏观把控思政教育网的发展趋势,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网络思政教育网的宣传工作,这样更有利于设计和编辑出学生喜好的思政教育网站,从而保持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的互动性、针对性和特色性④。

3.优化思政教育网宣传内容。高校思政教育网站的宣传内容是网站的灵魂和血肉,是网络思政教育目标的形象载体,实践表明,只有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思政教育网,学生才愿意主动浏览和阅读⑤。高校思政教育网不同于其他商业性网站,其内容应把握主流,紧跟时事变化,及时刊载贴近大学生学习实际、生活实际和工作实际的内容,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网作为师生交流与展示的平台效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作品内容中,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向健康积极、阳光向上的方向发展,提升思政网的思想感召力和育人功效。高校思政教育网的内容应具有原创性、知识性和吸引力。为了吸引更多原创作品,可以开展征文比赛、读书心得、书画装点、摄影集锦、微电影评比等活动,将参赛作品上传至网站的原创空间,通过网络投票和点击评价,增加思政教育网互动性,提升参与者和比赛者的热情,增强思政教育网的网络凝聚力。

为了拓展多种形式的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还可转载国内外的精品教学视频、教学名师课件和成功学讲座,可购买或组织人员开发制作思政教育视频宣传材料,可定期举办网络思想辩论论坛,将时事生活中发生的与大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进行讨论,挖掘引导学生的思辨兴趣,实现教学相长。另外,还可尝试网上开设网络心理学、网络法制讲堂、网络思政教育等在线课堂,利用网络和多媒体信息技术增强网站的网络互动性。除此之外,还可结合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在强调兴趣、突出重点、鼓励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以高校思政教育网站建设与管理的项目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以科研的精神增强思政教育网站凝聚力,以科研的成果促进思政教育网站建设⑥。

4.丰富思政教育网布局架构。加强思政教育网宣传工作应首先注重思政教育网站整体布局设计,使各层次网页设计连贯,排版形式统一,色彩基调多元化⑦。具有整体布局性的思政教育网设计应结合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进行网站栏目的总体架构,通过导入网上档案查询系统、网上证书打印系统、网上工作指南系统、网上选课系统和网上选寝室等服务平台,增强思政教育网的服务功能;通过设立网上辅导员咨询、留言板和贴吧等互动性栏目,增强思政教育网的互动功能;通过开辟思想领航、和谐之家和师生博客等专题性栏目,增强思政教育网的沟通功能。以班级或专业的名义设立班团主页,通过班团主页建设丰富思政教育网实质性栏目内容,以班为载体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网站基础模板和内容搭建完毕后,通过各种途径推进思政教育网的宣传,比如,在本校校园网首页设置醒目链接;迎新期间开辟迎新专栏,积极宣传思政教育网;向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大学生网、辽宁大学生在线联盟等知名思政教育网进行投稿;以思政教育网举办的各类线上线下活动拉赞助,通过广告等形式宣传思政教育网。

5.规范思政教育网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思政网规章制度,以制度促落实,确保思政网的运作正规有序⑧。结合本校思政教育网建设情况,依托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思政网的建设和管理规定,积极引导大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弘扬绿色网络、坚持阳光交流、传播先进文化、共建网络道德,将大学生基本道德规范融入网络道德教育,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工作,通过思政教育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大学生规范上网、科学上网、文明上网、阳光上网。建立思政教育网信息负责制度和信息审批制度,充分发挥信息工作在服务领导决策、挖掘工作亮点、促进工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由大学生思政教育网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对下设各组的信息进行审核把关,不宜报送或内容有疑点的信息一律退回,各组对本组报送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负责,最大程度地保证信息内容的准确和信息的高质量。建立思政教育网民主监督机制,从师生关注和议论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入手,充分发挥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在网络互动和交流过程中搭建思政教育无障碍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综上所述,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正面临传统思政教育与新形势网络思政教育形式上的交织和内容上的交融,思政教育网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新形势、新环境下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建设和管理思政教育网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与时俱进,努力探寻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媒体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宣传的途径,正确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环境表达自我意愿,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新型载体发挥教育功能。通过思政教育网的内容建设和形式建设,形成“网里”和“网外”思政教育的统一,真正发挥和实现思政教育网的凝聚作用和宣传效应。

[注释]

①童志坚,王晓.高校思政教育的社会实践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3(12):49.

②洪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2):69.

③刘静姿.试论网络政治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2(15):51.

④徐海鑫,廖浩君.试析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J].学术论坛,2011(7):195.

⑤钟蕾,李尚敏,王龙.高校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改进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6):54.

⑥石筠.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施个性化教育的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2(35):92.

⑦钟佩君.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创新探究[J].探索,2011(6):136.

⑧王俊拴.略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张力及其启示[J].江苏高教,2011(2):111.

作者:田树学

思政教育电子专业论文 篇2:

基于“互联网+”的思政教育改革途径

摘要:思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教育的重要补充,一直是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思政教育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会面对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思政教育者要抓住机遇,正视挑战,这样才能让思政教育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经无法与时代相契合,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为此,思政教育者要基于“互联网+”开展思政教育改革,以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思政教育教育;改革途径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应用,教育信息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多,互联网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也不断加深,发挥了强劲的推动作用。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新途径。从课上到课下,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到诸多的知识。互联网虽然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但是也带来了挑战,因此,必须要基于“互联网+”开展思政教育改革。

1基于“互联网+”的思政教育改革原则

1.1时代性原则

时代性原则是指思政教育者在进行思政教育改革时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思政教育改革更加彻底。在“互联网+”时代,思政教育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思政教育者要意识到只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思政教育才能发挥出作用,要明确思政教育的时代性特点,坚持时代性原则,促进思政教育科学化发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学生。思政教育者应当迎合时代发展趋势,根据时代特点来改革思政教育,创新思政教育,找出思政教育的發展方向,让其适应时代发展,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思政教育者还要重视思政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创新,增加学生获取的知识内容,扩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

1.2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思政教育者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需要和需求来改革思政教育,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加速学生的成才进程[1]。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多越多,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竞争主要体现在高素质人才竞争上,这就要求思政教育者要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思政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遵循主体性原则,为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思政教育者开展的教育活动要以学生为主,要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融入教育过程之中。思政教育者要依靠互联网来转变学生学习思维,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1.3个性化原则

个性化原则是指思政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改革思政教育,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2]。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资源变得更加丰富,这就意味着学生可以通过海量信息资源来获取知识。思政教育者要意识到学生能力和水平的不同,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学习环境,编制学习内容,选择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同时,思政教育者要发挥出引导作用,支持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发展,适时、适度给学生提供帮助。思政教育者要遵循个性化原则,根据学生的喜好来构建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思政教育改革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另外,思政教育者要与学生实时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1.4实效性原则

实效性原则是指思政教育者实施的思政教育改革要能够促进学生发展,要能够对学生产生实际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思想问题变得多种多样,这就给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增加了思政教育者的工作难度。思政教育者进行思政教育改革时要保证思政教育的作用和价值不受影响,这样才能实现改革的意义,才能凸显改革的重要性。思政教育者要在改革过程中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思政教育当中,利用互联网渠道进行教育,将互联网中的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传递给学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思政教育者要遵循实效性原则,利用网络中的海量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通过互联网的分析功能来找出学生的思想问题,从而制定针对性策略,促使学生思想向正确方向发展,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2“互联网+”时代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

2.1教学内容问题

教学内容是思政教育的核心,也是思政知识的重要载体[3]。在“互联网+”时代,思政教育者编制的教学内容大多不合理,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不足。思政教育者愿意依照教材编制教学内容,而教材往往落后于时代,这就致使教学内容和时代主题产生了些许的错位,无法让学生满足社会需求。第二个方面是教学内容的个性化不足。思政教育者没有做好沟通和交流工作,不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无法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抑制了学生能力的发挥。第三个方面是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不足。思政教育者在编制教学内容时没有考虑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没有研究学校的教学计划,无法实现教学目标,不能显现思政教育的作用。

2.2教学方式问题

教学方式是思政教育者传递教育信息的方式,影响着思政教育的质量。在“互联网+”时代,思政教育者使用的教学方式多半不合适,思政教育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灌输式”教学法。思政教育者的教学观念过于陈旧,认为学生只需认真听讲即可,一昧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不管学生是否能吸收和应用,忽视了学生的感受。第二个方面是教学活动过少。思政教育者开展的教学活动过少,而且内容极为单一,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氛围较为压抑。第三个方面是互联网技术应用过少。思政教育者使用的方式基本为传统的口述方式,不能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作用,浪费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无法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教学评价问题

教学评价是思政教育者检测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也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重要途径[4]。在“互联网+”时代,思政教育者对教学评价并不重视,无法发挥出评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评价方式落后。思政教育者的评价方式多为考试评价,即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判定学生的优劣,这样不仅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影响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积极性。第二个方面是评价主体单一。思政教育者作为评价的唯一主体,容易受个人情感影响,会给自己喜爱的学生更高的评价,这就影响了评价的公平性,让学生对思政教育者产生不好的印象,致使学生丧失了学习信心。第三个方面是学生评价缺失。思政教育者只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不善于接受学生评价,教学质量始终无法提高,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而且影响了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2.4学生思想问题

学生思想问题是思政教育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思政教育者必须解决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快,学生的思想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价值观问题。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信息,而学生的辨别能力不是很强,无法剔除有害信息,很容易被错误思想影响,从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进而做出一些危害社会及他人的行为。第二个方面是交际问题。学生愿意在虚拟的网络中交朋友,而不愿意在实际生活中与学生交朋友,这不仅让学生脱离班级,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发展。第三个方面是学习问题。学生不重视思政教育,认为思政教育与以后的就业没有关系,不能主动参与教学,无法享受思政教育带来的好处。

2.5思政教育者技术、素质问题

思政教育者是思政教育的一线工作者,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影响着思政教育的质量。在“互联网+”时代,学校的思政教育者的技术和素质都无法满足素质教育要求,这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第一个原因是缺少培训。学校对培训并不重视,开展培训的次数过少,无法提升思政教育者的教学水平,致使思政教育者的教学水平停滞不前,从而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二个原因是缺少监督。学校没有监督思政教育者的教学过程,不了解思政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而且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持与帮助,不仅影响了思政教育的发展,而且妨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3基于“互联网+”的思政教育改革途径

3.1编制合理的教学内容

思政教育者要明确教学内容的作用,编制合理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思政教育者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编制符合时代特点的教学内容。思政教育者要摆脱教材的束缚,通过互联网寻找新颖的素材,让教学内容和生活相一致,加强教学内容和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思想进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还要将时事政治加入到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从而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第二个方面是编制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思政教育者要和学生积极沟通,通过互联网分析学生的个性需求,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长处和优势,同时要解放学生思想,降低学习难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第三个方面是编制出高实用性的教学内容。思政教育者要参考教学计划,要考虑教学改革的要求,提升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让教学内容适应教学改革,实现教学目标,凸显思政教育的作用。

3.2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思政教育者要了解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思政教育者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互动式教学法。思政教育者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学习。要鼓励学生提问,同时还要提问学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来传递教育信息。不仅要与学生在课上互动,还要利用互联网与学生在课下互动,与学生实时保持联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第二个方面是增加教学活动。思政教育者要开展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加深对思政知识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还要利用互联网来挑选学生喜爱的活动,让学生乐于参与活动,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三个方面是要加大互联网技术应用力度。思政教育者要改变教学方式,通过互联网实施线上教学,让学生通过微课视频、教学录频等方式学习知识,提升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3.3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思政教育者要重视教学评价,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凸显教学评价的价值和作用。思政教育者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转变评价方式。思政教育者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重视学生的日常表现。要建立学生电子档案,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日常打分记录在内,从而为日后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有效地提升了评价的全面性。第二个方面是增加评价主体。思政教育者要邀请学生参与评价,要给予学生评价自己和同学的机会,通过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来提升评价的客观性,让评价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从而让学生信服思政教育者,愿意接受思政教育者的教育。思政教育者可以将学生互评放置在学生档案之中,帮助学生找出更多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第三个方面是重视学生反馈。思政教育者要构建互联网学生反馈渠道,让学生对课程提出建议,从而找出教学不足之处,提升思政课程的教育质量。

3.4改变学生思想观念

思政教育者要知道学生思想观念和学生行为之间的联系,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思政教育者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政教育者可以利用微博来传递教育信息,通过学生的微博动态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当学生传播错误信息时,要及时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删除信息,同时要找出信息的源头,从源头上消灭信息。第二个方面是帮助学生建立人际关系。思政教育者可以建立班级群组,让学生在群组中讨论问题、交流学习经验,让学生互相了解对方,擴大学生的交际范围,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对网络的过分依赖,也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朋友。还要引导学生正确交谈,及时制止学生的争吵行为,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交际环境。第三个方面是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效果。思政教育者可以建立个人微信公众号,将教学资源放置在公众号上,让学生课前、课后使用教学资源预习、复习,减轻学生压力。

3.5培養高素质、高技术的思政教育者

学校要认识到思政教育者素质、技术水平和教学质量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培养高素质、高技术思政教育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学校要做好两方面工作:第一个方面是做好培训工作。学校要增加培训活动次数,通过培训来提升思政教育者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从而提升思政教育者的教学能力。同时,要通过考核来了解思政教育者的弱项能力,提升考核的针对性。第二个方面是做好监督工作。学校要监督思政教育者工作的全过程,端正思政教育者的工作态度,约束思政教育者工作行为,让思政教育者自觉完成思政教育任务。同时,要将思政教育者的工作绩效与工资相挂钩,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让其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结束语

基于“互联网+”的思政教育改革是思政教育者在“互联网+”时代必须要完成的一项任务,只有完成了这项任务,思政教育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才能满足学生需求。思政教师要编制合理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改变学生思想观念,学校要培养高素质、高技术的思政教育者,双方一起努力,才能共同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春英.“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路径探究[J].职教论坛,2015(35):31—34.

[2]王倩.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多元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8):45—47.

[3]李金.“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选择[J].学术论坛,2016,39(2):159—162.

[4]刘丁慧.“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挑战及应对[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14):77—79.

Reform Pat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Internet Plus”

JIN Bei-lei

(Student Affairs Department, Tourism College of Zhejiang China, Hangzhou 311231, China)

Key words:the Internet plu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channels

作者:金蓓蕾

思政教育电子专业论文 篇3:

信息化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策略

[摘           要]  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得益于信息技术普及而迎来改革契机,作为学生思政素养、道德品质发展的主要手段,思政教育开展情况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存在密切关联。但是因些许问题的存在,使思政教育的实施难以为学生创设理想的思政素养发展空间。对此,从信息化视角下思政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对策来助力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视角;思政素养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各领域行业发展创造变革与转型的契机,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实现思政教育的变革与创新。但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部分问题的存在对思政教育成效产生较大限制。为发挥思政教育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最大作用,亟须在明确当前思政教育尚存问题的基础上,借助有效对策的实施来推动思政教育的信息化开展,并助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

一、信息化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

(一)有助于实现教育模式创新

信息技术全面普及的背景下,高职生学习、生活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相关统计表明,截至2020年,我国网民数量超过8亿,且每年网民数量呈现出逐年提升的态势。而青年在网民总体中占比相对较大,其中高职生网民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1]。同时,信息技术普及也为信息表现形式的丰富提供了助力,人们可以借助文字、图像、声音、图画等形式实现对信息的传播。而纵观现阶段高职思政教育开展情况,信息技术应用实现了对以往信息传播限制的突破,并为学生获取相关信息提供了多样化的搜索、链接途径,且丰富、大量的网络资源也为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二)有助于实现学生思想的引导

为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大部分高职院校均依据自身发展需求进行校园网站的建设,且大部分学校网站为学生开设论坛功能,以供学生在网络平台中对自身想法、思想进行自由表达,或者是立足于学生角度谈论院校在后勤、科研、教学以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2]。而教师则可以借助网络论坛实现对学生思想动态、心理表现的分析与掌握,通过深入挖掘与综合分析来明确学生是否存在偏激观念、不良倾向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思政教育为载体为学生加以引导和疏解,在发挥思政教育应有的价值功能的同时,避免因學生处于思想误区而影响未来发展。

(三)有助于实现思政教育优化

相较于传统思政教育,基于信息化的思政教育开展在实效性、高效性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在具体思政教育开展中,依托信息技术实现相关信息的高效传递,且为师生实时互动提供平台。得益于信息化技术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可为思政教师及时发掘教育教学期间存在的问题提供助力,并通过对问题的及时解决来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水平[3]。

二、信息化视角下高职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滞后的教育内容与模式

尽管现阶段我国对高职思政教材加大了革新力度,但是仍存在教材内容与当前社会发展形势脱节的现象,再加上部分教师未重视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使思政教育开展受到多方面限制。在具体教学期间,难以借助教材内容实现对当下时事的有效评价,致使思政教育开展缺乏时效性与针对性[4]。同时,因部分教师仍在思政教育过程中依赖于机械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被动记忆知识内容的状态,过于被动的状态让学生对思政学习无所适从。另外,信息化时代下学生信息接收方式发生巨大变革,学生信息获取要求在媒体多样化发展背景下得到满足。但是,受到法规不完善、利益驱使等因素的影响,使部分非法分子在信息网络中肆意传播不良信息。当学生所接收的信息与思政教育内容存在偏差时,极易导致个别学生出现思想误区。鉴于此,为实现对学生良好思政素养与“三观”的培养,教师需正确认知思政教育融合信息化手段的必要性,并通过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合理应用,进一步促进高职思政教育的优化。

(二)高职生思想状态不稳定

高职生在面对新鲜事物时往往表现出较强的接受能力,而这一特性使部分高职生易被不良信息所影响[5]。在当前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下,再加上网络中充斥着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使部分学生呈现出思想状态不稳定的特点,甚至因辨析能力的缺失而导致不良信息趁机而入。目前信息化、网络化交流已然成为高职生日常互动、沟通的主要形式,微信、QQ及其个性化门户网站成为高职生信息互动的主要载体。同时,此类平台也为高职生获取外界信息提供途径。而因大部分高职生尚处于价值观、认知能力未完善发展的阶段,若此类平台未做到对信息传播的加以严控,会导致高职生因辨析能力的缺失而形成思想偏差。所以,高职院校亟须以长效机制的构建来优化思政教育,以思政教育为契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避免不良信息文化对学生品德素质提升产生影响。

(三)思政教育素质缺位

思政教育者素质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到思政教育的开展成效,而当前仍有部分教师专业素质难以胜任思政教育信息化工作[6]。具体表现为:(1)部分教师在传统理念的影响下,仍依赖于单一化、机械化的手段为高职生传输知识,相对枯燥、压抑的课堂导致学生无法对思想政治学习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同时因教育者理念滞后,致使思政教育课堂不符合思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求。(2)教师未能做到对信息化手段的合理应用,尽管大部分教师已经认识思政教育融合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必要性,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存在信息化手段应用不合理、不到位的现象,致使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开展无法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难以发挥出思政教育在培养学生思政素养方面的作用。

三、信息化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想教育优化对策

(一)依据学生需求构建第二课堂

所谓第二课堂,主要是通过对第一课堂进行延伸、拓展,在实现思政教育时间延长的同时,以第二课堂为载体促进师生互动沟通[7]。不同于第一课堂中教学内容的固定性、限制性,教师可借助信息化手段,在第二课堂中为学生丰富教育内容。以相应课程网站为载体,提供师生在线沟通、互动的契机,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网络学习资源的同时,为学生创设更为理想的在线学习空间。同时,第二课堂不仅能用于对思政课程教学的延展,还可带领学生对当下时事、热门话题进行互动与评价,并要求在学生互动、交流期间教师保持全程参与,以此在改善师生关系的同时,通过合理引导来促进学生深入感悟。另外,第二课堂的开展融合信息化教育手段,能够借助链接共享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相关知识。相较于第一课堂的开展,学生在第二课堂中的表现更为积极、活跃,能够做到主动与教师沟通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教师借助平台与学生互动沟通,还能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8]。以往第一课堂教学结束后,大部分学生对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持有敷衍、应付的态度,而借助第二课堂的开展,教师可利用闲暇时间与学生共同探讨作业内容,并通过对网站资料信息的查阅来拓展学生知识面,在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思政学习积极性的同时,通过思政教育空间、时间的延展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借助信息化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为进一步提升高职思政教育开展水平,应要求教育工作者做到对信息化技术的全面掌握,并重视在思政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化手段,以信息化教学来取代以往机械灌注的教学形式。依据对思政教育要求的分析,借助信息化手段丰富教学资源,将思政理论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学,以确保学生可以在思政课堂中始终保持较为集中的注意力。在具体教学期间,针对部分观念理论,教师可指导学生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资源信息的采集,并让学生对搜集的内容进行探讨交流,最终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来实现对概念知识的深度内化[9]。需注意,切不可在思政教育中过于依赖对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教师需明确信息化手段并不能做到对教育课件的完全替代,仍需将信息化教学作为思政教育的辅助。另外,为丰富思政教育教学形式,教师可依据思政教材内容,于课堂教学阶段组织开展网络征文等活动,要求学生预先进行相关资源材料的自主搜集,并按照教师设定主题撰写征文。而教师则需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开展征文评选活动,为学生赋予一定的评价权利,从中择选出优质征文为其他学生分享。

(三)重视思政教育者专业素质提升

作为高职思政教育开展主体,教师自身专业素质、能力素养直接影响到思政教育开展成效,所以为实现对信息化视角下思政教育的优化,需要以思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为切入点,结合对思政教育信息化开展需求的分析,加大对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首先,结合针对性培训工作开展来助力教师队伍专业素养、能力的提升,结合再教育的开展来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持续革新,通过定期培训教育、进修学习,保证思政教师能以扎实的专业素养来胜任思政教育工作[10]。其次,强调思政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掌握与了解,做到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持续对计算机操作、网络信息传播等技术的学习,确保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能够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熟练应用。再次,在高职院网站建设过程中,需积极联动思政教育者参与其中,以确保高职院校网络平台能够发挥出其在思政教育中的功能与作用。最后,高职院校应严控教师队伍用人关,以技术水平高、能力经验扎实、师德素质高等作为思政教师应聘的标准,实现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支撑,助力思政教育的高质量、高水平开展。

(四)引导高职生思想认知转变

信息化时代下高职生面临多元思潮文化的冲击和影響,所以思政教师应正确认识网络化、信息化的利与弊,在转变自身教育观念的基础上,以思政教育为载体,借助科学手段来促进学生思想认知的转变。为此,要求教师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1)重视对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强化。首先,引导学生在思政学习过程中逐步树立法制意识,继而正确认知网络信息诈骗、盗取账号、有害信息传播等均是违法行为。其次,可结合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来帮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在思政教育中融合现实案例来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识别、辨别能力,并做到合理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11]。另外,为实现在思政教育中有效渗透网络道德教育,高职院校可在思政教学体系中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融合,并做到在网络道德教育中进行“八荣八耻”理念的渗透,强调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高职生应保持文明自律、文明上网等。(2)加强学生思想引导。学生思想观念的树立同样是高职思政教育开展的核心目标之一,为实现在信息化视角下通过思政教育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思想观念,教师可充当BBS专题引导者、领路人的角色。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均涉及BBS论坛的开设,而因论坛内所有人言论自由,所以教师可在论坛中看到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为此,思政教师需重视对思想观念的正确引导,首先是结合学生实际发言情况做到科学疏导、正确引导,对存在敏感性的问题应发表客观、理性的见解,同时对论坛内错误、误导的言论观念予以客观回应,以论坛为载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态度观念。其次是加大对网络论坛的监管力度,结合相关协议规范,做到对相关违法言论的防控。最后,思政教师可增设电子信箱功能,引导学生将自身心理诉求以电子信箱的形式发送给教师,而教师则需依据学生情况予以针对性的解答与帮助,真正实现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生大学生活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在信息时代下面临改革、创新的局面,而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致使当前思政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仍存在些许问题,为进一步促进思政教育的优化与改进,应正确认知思政教育在信息时代下迎来的契机,并深入剖析当前思政教育尚存的限制性问题,在此基础上予以针对性策略来助力思政教育的优化,实现以高水平思政教育来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素质、政治素养的培养,并借助新途径、新观念、新模式来助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打开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颖灵,石斐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7(28):275.

[2]李丹,刘晓峰.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青年,2019(9):59.

[3]王秀华.浅谈自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7(21):151.

[4]李峰.信息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面临的挑战[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0):278-279.

[5]金颖,蔡敏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2):90-92,117.

[6]王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2(5):103-104.

[7]刘建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9):162-163.

[8]梁宝升.信息化背景下高职生课堂问题行为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明日风尚,2017(14):1.

[9]尹莉.关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J].新西部(中旬刊),2019(10):140,144.

[10]龚秀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现状及有效措施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6(4):185-186.

[11]吴兆辉.浅谈信息技术时代创新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读天下(综合),2017(15):163.

◎编辑 张 慧

作者:何毅

上一篇:网络协作学习英语论文下一篇:高职院校会计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