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商业银行服务论文

2022-04-18

PrivateEquity在中国通常被称为“私募股权投资”或“私募股权基金”。PE业务在国际资本市场发展了上百年,到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在美国硅谷,上千家PE基金或PE投资商与大量高科技企业共同成长,可以说,美国科技的高速发展,PE基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国际PE基金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投资在过去几年发展十分迅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国外商业银行服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外商业银行服务论文 篇1:

未来金融业发展趋势与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新挑战

摘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的长久竞争力和股东的长期利润最大化是一致的。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许多知名国外商业银行的共同价值观取向,也同样应该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基本价值观。与国外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社会责任表现方面尚存在问题,金融行业正在面临的重大发展趋势及其可能对商业银行实践社会责任价值观带来重要影响。

关键词: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外资银行;金融领域

文献标识码:A

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当代社会结构正在变得愈来愈复杂,商业银行和其他许多国际企业一样,自身经营规模愈来愈大,企业的活动也随之变得多样化,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在各方面都显得日益密切。因此,可知企业的社会责任范围,将随着时代的推移而逐渐扩大化。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些的时代性特征和这样一些显著的发展趋势,使得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的议论,变得更加复杂和更具挑战性。

一、全球化发展与社会责任新挑战

无疑,本世纪初的几十年是中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关键时期,加入WTO加快了我国企业更多参与国际竞争的步伐。我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制定和实施海外扩张战略,参与国际竞争,如中国海尔集团、奇瑞汽车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联想集团等等,均在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实现跨国经营和全球化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国际化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之中。这种银行国际化可以包含有两种战略模式,即引进外资银行和本国银行跨国经营。正如前面所述,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十分迅速,影响力逐步扩大。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海外的分行和代表处等机构也初见规模,发展速度同样也十分迅速。例如,截至目前,中国银行的海外机构最多,在欧美、港澳、亚太地区拥有分行、附属企业或代表处,总数已经达到559个,海外总资产已达1400亿美元,海外雇员约2万人;中国工商银行的海外机构总数也已经超过70个,其中通过兼并或收购在海外拥有的附属企业已近60家,如在香港和伦敦分别拥有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和中国工商银行(伦敦)有限公司等附属金融机构,海外总资产已经达到600多亿港币;中国建设银行在海外的分支机构总数为9个,海外分行总资产达70多亿美元;中国农业银行也在海外建立6个分支机构。另外,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也有几家在海外拥有分支机构,其中交通银行6个,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和招商银行分别3个。总体上,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还十分有限,由于业务品种单一,主要服务于华人社区和进出口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基本处于边缘银行的地位,但是我国商业银行海外机构呈现快速发展趋势,跨国购并也在迅速发展,可以预见,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步伐势不可挡。

伴随着国际化扩张战略的实施,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的更加严峻的社会责任挑战:在国际市场上,将面临国际社会如潮似涌的社会责任运动的深远影响,不认真对待社会责任问题,将可能意味着国际战略的最终失败;在国内市场上,将面临国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社会责任呼声的强大召唤,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义务,将意味着逐步被市场所淘汰。因此,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制定适应全球化发展要求的多层次的社会责任战略,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社会责任标准进行业务管理和提供金融服务。在国内市场,商业银行等企业需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义务,以便能够顺利地与国外战略投资者开展战略联盟与合作发展,但同时还应对战略投资者最低和最高持股或减股进行明确的规范,防止其短期行为可能对我国银行和客户利益造成的不利影响,以便真正能够赢得国内客户的认可和信赖,提高国内市场竞争力;在国外市场,我国商业银行等企业需要遵守经营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规,保护当地环境,保护当地劳工权益,尊重员工文化多样性,改进当地就业水平,参与当地社区服务项目,支持当地慈善事业等,以便不断改善自身形象和信誉,增强利润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并实现与当地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和共赢发展。

二、新技术应用与社会责任新挑战

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新的产业。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如金融服务电子化和办公自动化,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体系,高效的机器设备和电子清算网络正在代替人工处理存款、贷款、清算和咨询等业务。例如,ATM自动取款机可以提供24小时不间断优质服务;POS终端机极大地方便了客户的购物和消费。事实上,当代的商业银行正在演变成一种属于“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如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电子化交易等正在一步一步地取代劳动密集型的营业网点或众多的银行职员参与的服务功能。这一发展趋势有利于商业银行降低单位经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大量裁减剩余员工的社会责任问题,如机器取代人,造成大量员工丢掉饭碗,导致一些结构性失业等问题。另外,新技术的应用也给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带来的另一个挑战是:安全隐患问题,例如,如何确保客户个人信息的保密和不被泄露,如何确保客户资金的安全等。如果商业银行不能确保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是安全的和保密的,即意味着商业银行没有履行好自己对客户的社会责任。无论如何,新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正在给商业银行带来业务品种和服务功能的重大变化和飞跃,这一发展趋势已经引起当代银行家的密切关注。我国商业银行只有顺应潮流,广泛应用电子化和其他新技术,才能适应新时代金融业发展的要求,也才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取胜。但同时,商业银行还必须认真解决好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问题,以便能够真正借助最新科学技术来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三、金融管制放松与社会责任新挑战

金融管制放松(Deregulation)最初起源于上个世纪末期的美国,随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纷纷仿效,加入到了这场金融管制放松的潮流之中,现这一发展趋势已经波及整个世界。例如,为适应经济的发展,美国政府取消了储蓄存款的利率上限(Interest rate ceiling)和交易账户不计利息的有关规定,以使商业银行可以拥有更大的利率自主权,并使存款人获得更加公平的利率回报;放开对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限制,允许存款机构和信贷联盟从事综合商业银行业务;允许商业银行通过持有其他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任何企业的一定量的股票,成立银行持股公司(Bank holding Com-pany),开创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经营或混业经营的格局。在我国,随着经济和金

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管制放松也将是不可避免的选择和发展趋势。这一趋势必将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同样会带来更大的社会责任挑战。

金融管制的放松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说它是一种机遇,是因为它从法规层面上扩大了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使银行可以开展多种经营,从而增加了银行的业务收入来源和盈利水平;说它是挑战,是因为它使得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交叉性成为现实,从而必然导致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的进一步提高。伴随着金融管制的进一步放松和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客户的闲置资金和服务需求必然流向那些回报率高和服务水平优的金融产品,客户忠诚度将逐渐下降。也就是说,哪里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存款利息高,那里的客户资源就会丰富;哪里的银行优惠待遇多,那里的客户就多。另外,利率的市场化趋势也将使广大客户变得成熟和理智起来。也就是说,客户对利率的敏感性逐步增强,过去那些“忠诚、稳定”的客户也可能变得“摇摆不定,唯利是图”。在我国,银行优质客户资源有限,且银行机构众多,加上存在一定的无序竞争和对客户的过分“受宠”,这一发展趋势也比较明显。例如,为承揽一笔业务,商业银行有时须向客户或有关企业负责人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通过这种违背社会责任道德标准的做法承揽业务,以换取短暂的、并不牢固的客户关系。总之,金融管制的放松和客户忠诚度的下降正在给我国银行的社会责任价值观带来严峻的挑战。

从另一个角度讲,伴随着金融管制放松和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问题也必将面临其他更大的挑战:一是金融管制放松将使得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合谋串通的机会增大,例如,商业银行可以与其持股的证券公司联合起来,通过私自融资安排故意操纵股票或债券市场,赚取非法利润;二是混业经营制将使得商业银行形成庞大的金融集团成为可能,例如,商业银行作为庞大的垄断集团,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可能会对政府政策产生强大的影响力,从而使政府的管制能力下降,银行自身的道德风险增强。在上述两种情况出现时,均可能在侵害客户利益的同时,破坏整个国家的经济稳定,情况严重之时,均可能导致经济或金融危机,危机国家的长治久安。

四、人力资源变化与社会责任新挑战

关于人力资源的变化趋势,主要包括下列几种情况:一是人类社会正在进入老龄化时代,大龄员工不断增加的趋势。人口学家估计,到2025年,许多国家的老年人口将是今天的两倍;而且到2050年,全球60岁及以上的人口将可能首次超过儿童的人口。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从企业内部来看,面对可能出现的员工老龄化及技术员工短缺问题,一方面,商业银行必须处理好老年银行职员的问题,比如说,需要增加投入关注老年职工的退休养老金、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福利等问题;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加大员工教育和培训支出,更新老年员工的知识结构,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管理者和技术员工等。从企业外部来看,面对人力资源的变化趋势,商业银行需要加大投入,研发新的金融服务产品,如开发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年金服务、基本生活必需品贷款、基本生活金融服务(Basic Lifeline Banking)等,以适应市场需要变化趋势,同时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义务。基本生活金融服务事关贫困人口在无法获得基本银行服务的情况下是否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或有学上的问题(Peter Rose,1998,pp393)。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商业银行在承担更大风险和关注更多社会问题之间作出合理的道德决策。

二是员工流动性加快,工作稳定性降低的趋势。随着时代的前进,当代新员工,特别是年富力强的高学历或高素质员工,在不同单位之间频繁跳槽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将会给未来的商业银行等广大企业带来严峻的考验。这种挑战可以体现在:如何通过给予员工更多的社会责任贡献,以留住优秀人才,为我长期服务;如何通过制度建设防止跳槽员工泄露商业机密或拉走高价值客户,以减少违背道德的行为发生;同时又如何通过人力资源外包(Outsourcing)和其他灵活用工形式,并制定人力资源“软硬面”战略,解决可能随时随地出现的人力资源匮乏和危机问题。

人力资源外包本身也可能带来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的新问题,例如,商业银行将原来由自己员工亲自担任的工作任务,通过合约分包给专业程度更高的其他企业员工代为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人力资源成本,那么,这样做就可能意味着银行的一部分原有职工将丢掉自己的饭碗。另外,使用其他形式的灵活用工,也同样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社会责任的巨大挑战。这是因为,大量使用临时工和季节工(这些临时工的社会福利保障本身就是一大社会责任问题),以提高银行效益,将可能意味着正式工作岗位的减少以及一部分正式工的下岗。

三是员工持股者数量增加,雇主和雇员新型关系不断出现。随着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完成,许多银行员工的身份发生了重大变化,员工既是银行的一般雇员,同时又是银行股票的持有者或所有权人。这种新型雇佣关系也将给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带来诸多的新挑战。例如,银行管理者不能再简单地把员工看成是可以随意支配的“上下级”关系,而是需要处处征求其意见的“同等地位”的伙伴关系。在这种新型伙伴关系下,银行管理者对员工将可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义务,如需要更多地让员工参与决策,更多地下放权利给基层,更多地关注员工的社会福利待遇等。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的长久竞争力和股东的长期利益最大化是一致的。商业银行积极树立社会责任价值观意义十分重大。通过企业公民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国外许多知名商业银行的普遍战略选择。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在不断弱化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需要克服的问题。

和世界各国的商业银行一样,未来我国商业银行也将不可避免地面对全球化扩张、新技术应用、金融管制放松和人力资源变化等重大发展趋势。这些发展趋势既可能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新机遇,又可能是其履行社会责任义务的新挑战。商业银行需要真正研究这些新问题,努力做好准备,以便更有效地加以应对,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责任编辑:贾伟)

作者:朱文忠

国外商业银行服务论文 篇2:

商业银行在PE热潮中的机会与挑战

Private Equity在中国通常被称为“私募股权投资”或“私募股权基金”。PE业务在国际资本市场发展了上百年,到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在美国硅谷,上千家PE基金或PE投资商与大量高科技企业共同成长,可以说,美国科技的高速发展,PE基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国际PE基金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投资在过去几年发展十分迅速。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中国的PE总投资金额仅5.34

亿美元,到了2006年,总投资额已经达到了21.81亿美元,而截至2007年第三季度,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大陆累计投资企业数量126家,累计投资金额83.7亿美元。

相对于发展了几百年的国际PE行业,中国本土PE起步较晚。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民间闲置资金量不断增加,加之国家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国际PE基金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迅速扩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PE的快速发展。

国外商业银行参与PE业务

PE基金作为一种投资与理财工具,与作为金融市场重要一方的商业银行发生业务联系有一定的必然性。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到上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商业银行与各类型PE基金进入了紧密合作的时期,国际商业银行参与PE基金业务的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大。早期的商业银行,只是作为PE基金的托管人介入PE基金业务,监督基金管理人的管理和运作行为。随着这一类型业务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参与的PE基金业务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商业银行为PE基金提供的合作与业务类型也趋向多元化。

到现今阶段,国际商业银行已经成为各类国际PE基金的重要资金提供方,有的国际商业银行则直接设立各种形式的PE基金,投资于成长型企业;此外,国际商业银行从事PE业务还有一种模式为旗下设立一个专门从事PE投资业务的部门。

从国际商业银行发展经验来看,银行参与PE基金业务,不仅有效提升了银行资产的效用,也大大提高了银行资产的盈利能力。我国PE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在此项业务领域的成功经验,分阶段参与PE业务,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把握良好的跨越式发展机遇,实现同时沟通产业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多样化职能。

我国商业银行在PE业务中的机会

商业银行掌握了丰富的客户资源与资金资源,而且与各金融机构相比还具有较强的业务整合能力。传统的信贷业务竞争日趋激烈,扩大业务边界、开发中间业务几乎是各家商业银行寻求发展的共同途径。此外,随着各银行相继开展私人银行业务,作为高端私人银行客户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PE业务的开拓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必然需求。

根据现有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保险资金、社保基金、证券公司以及信托公司都被允许开展PE或类PE业务。社保基金可以用其中的10%用于PE领域的投资;今年早些时候中信、中金拿到了券商直投的试点牌照,此后将有越来越多的证券公司获得相关主管部门发放的PE业务试点资格;保险资金涉足PE投资领域更是由来已久,较为典型的案例是2006年8月,平安保险直接购买了深圳商业银行89.24%的股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受此条规定限制,商业银行目前还不能直接开展PE业务。在现有法律环境下,商业银行参与PE业务一般以资金托管为主,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开拓PE金融服务方案和增值服务等上下游业务。综合各家商业银行在PE业务上的相关尝试,商业银行在PE业务中的业务机会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财务顾问和融资顾问。商业银行与被托管PE基金及其管理人之间具有先天业务联系与相互信任关系,同时商业银行经过多年积累,掌握了大量企业客户资源。在一定前提和条件下,商业银行可将其客户向被托管PE基金管理人推荐。在这一业务类型下,商业银行作为拟融资企业的融资顾问及财务顾问,针对企业发展与行业,及不同PE基金的行业选择及投资偏好,为特定企业客户引进不同性质和类型的PE基金或资本。商业银行通过为企业客户设计融资方案,引见并协助企业融资,推动企业快速发展,以最大限度服务客户,延伸商业银行服务类型与品种,帮助企业客户和PE基金间的对接与价值最大化。

PE基金托管。在一个标准的基金管理架构上,基金投资人、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人必须分别由三方分别担任。与公司治理结构相类比,基金投资人相当于公司的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基金管理人相当于公司经营管理层,基金托管人相当于公司监事会。在PE基金中,担任基金托管责任的商业银行作为独立第三方,主要承担资产保管、会计核算与投资监督三个方面的职能与作用。商业银行独立托管的角色为PE的投资人设置了一道资产防火墙,能够防止PE基金管理人可能存在的损害PE投资人利益的违法或失职行为,保护基金投资人的合法利益。

银团贷款。商业银行可以为PE基金各类型的兼并收购业务提供银团贷款服务。从国际PE基金发展历程与经验来看,很多情况下,PE基金在进行特定并购业务时,仅仅依靠自有资金或组合投资资金远远不能满足一宗或多宗大规模并购交易中的资金需求,这就给商业银行提供了银团贷款的业务机会。当然,我国商业银行为兼并收购提供银团贷款业务,其开展须充分考虑我国现有法律框架,《贷款通则》第二十条第三款中有关于贷款资金不能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的规定;但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中国工商银行关于银团贷款业务的介绍中,明确将“兼并收购类银团贷款”列为其业务范围。

PE基金创设与理财。前文已经阐述,商业银行掌握了比较全面的资金资源与客户资源,高端客户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商业银行可以有针对性地为高端客户提供创设PE基金建议,并作为PE基金创设牵头人和顾问,向拥有大量闲置资金的客户提出组建PE基金的建议;或者在PE基金募集过程中,搭建基金募集者与资金持有者之间的桥梁,帮助高端客户组建或参与PE基金,从而间接为高端客户提供差异化的理财建议与服务。

我们注意到,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通过控股子公司工银亚洲,2000万美元投资阿里巴巴;交通银行通过交银国际,2000万美元投资远洋地产;中国银行通过中银集团,3000万美元投资SOHO中国。此外,PE市场去年开始火热,国内商业银行分别推出了一些投资PE业务的理财产品。如,建设银行发行了建行财富三号一期和三期,中信银行也推出了中信锦绣1号和2号理财产品,招商银行发行了金葵花鸿运1号全球私募股权理财财产。这充分说明,中国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了PE业务市场的巨大机会,并在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间接进入了PE业务领域。

我国商业银行在PE热潮中的挑战

PE业务在国际市场已经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不同行业、不同业务类型的投资项目几乎都被PE基金或PE机构考察或投资过,PE基金及其业务方法、盈利模式、投资模型、管理结构、风险控制等相关问题均有成型、成熟的方案或应对措施。虽然如此,即便是国际老牌的PE基金或机构,在对待每一个投资项目时,无不慎之又慎,即使这样,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投资风险也还时有发生,这在一定意义上能够说明风险与PE业务是相生相伴的。

在中国大陆,PE业务的发展也仅仅是最近10年左右的事情。中国是个新兴市场,市场经济秩序与相关法律正在不断完善中,市场环境也相对复杂。对各类型的PE基金及PE机构来说,在一个新兴的市场开展相对新型的PE业务,市场上充满了商业机会,市场进入的门槛也相对较低,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新兴市场也有更多的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就意味着风险。

对于传统业务以资金存贷为主的国内商业银行而言,PE业务及PE延伸业务是一项全新的挑战。

人才储备与培养。在现有成熟银行业务类型与经营模式之下,商业银行的人才储备已经足以应对,而且,经过多年在传统银行业务领域的发展,商业银行有一套成体系的人才培养、培训机制与管理制度。但传统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与PE业务相比,有这么几个区别:(1)风险偏好不同,PE业务和资金追求的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而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一直倾向于稳健经营。(2)资金来源不同,商业银行资金主要来源于存款资金,而PE基金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投资人自有或自筹资金。(3)利润来源不同,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利润主要来源于存贷息差,而PE基金的主要利润来源于投资收益。(4)企业形态不同,传统商业银行是人力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企业,PE基金及机构是资本密集型与人力集约型企业。在目前条件下,国内商业银行开展或涉足PE业务,相关专业人才储备不足,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业银行在这一业务领域的发展。

法律限制。我国现行金融法律、法规规定我国金融行业与机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对商业银行对外投资有特定领域及行业的限制,这影响了商业银行直接开展PE业务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这也是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及中国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投资香港上市公司必须通过其关联机构而不能直接进行投资的原因。

毋庸置疑,业务转型与业务创新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后需要面对的又一项重要课题。商业银行的变革在于不应再将商业银行简单地看作介于借贷方之间的代理人和交易平台,未来的商业银行还应当是独立、重要的市场参与方,身份要从现在的简单金融服务提供商转化为包括市场直接投资主体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由于新业务类型的出现同时也意味着变革和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对于PE业务的拓展和尝试应谨慎前行,不可操之过急,谨防不该有的风险发生。

(作者单位:浩华(北京)资产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作者:于 洋

国外商业银行服务论文 篇3:

国外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国外商业银行创新的主要包括经营体制与管理创新、全球化理念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业务创新。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中国的启示是,经营体制和组织体系创新是金融创新的基础,IT是商业银行创新的硬件,产品创新是银行创新的最好体现,提升人才素质是创新永恒的主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 金融创新 体制创新 管理创新 产品业务创新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国内金融逐步开放,在中、外资银行同台共舞之际,加快国内银行的创新步伐是中资银行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外资商业银行以其管理完善、体制健全和敢于创新而著称,其金融创新相对于国内商业银行具有诸多优势。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相信国内商业银行能在创新生命力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提高核心竞争力。

1 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基本内容

1.1 经营体制与管理创新。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业务的跨国银行,他们不仅具有高度现代化的公司治理结构,而且经营管理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其经营管理的金融产品所体现出的多样性也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因此具备国内商业银行所不具备的高效性。作为长期从事跨国经营的商业银行,他们拥有成熟、完整和高效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机制,能够保证外资银行在高风险和信息化的经营环境中,防范各种金融风险,能够高效而低成本地筛选服务理念、先进的营销技术和良好的信誉水平,使其在选择客户并为其提供全面而优质的服务方面占据巨大的优势。相比之下,国内商业银行占据垄断力量的五大商业银行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经济工具,在资源配置时考虑更多的是政府的意志,导致国内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恶化,回报率差(见表1)。

资料来源:焦瑾璞.金融专题讲座.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1.2 全球化理念创新。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里,只有在全球范围内依据比较优势理论来配置资源,才能实现资源的最大配置。外资银行作为国际资本配置的中介机构,拥有其广泛的国际化网络。除了在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建立网络之外,还在那些潜力巨大的新兴金融市场设置了大量的分支机构,为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跨国银行在长期的海外经营过程中,对不同经济体制和不同收入水平条件下的银行服务需求差异有着深刻理解。相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金融业务的开展还远远不足(见表2)

资料来源:全球前10家银行排名.银行家.2008

1.3 自主创新能力。发达国家跨国银行的创新能力优势源自于其国内金融市场激烈的竞争形态。技术革命的发展,使得发达国家的金融服务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其最鲜明特征就是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的政策激励银行超越传统业务进入信贷业务领域。放松于消除管制,银行可以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上从事相关业务,从而使得收益来源多样化,使其有了更大的创新空间。随着银行中介作用的逐渐减弱和证券市场发展和深化,银行在证券市场和基金管理机构的激烈竞争下,银行利润来源的传统渠道被削弱,从而迫使银行寻求更有利可图的盈利渠道。面对沉重市场压力,发达国家银行纷纷通过创新的方式扩张至其他金融业务,特别是证券业、保险业和资产管理业。

1.4 产品业务创新。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综合化,主要是从专业化转向多元化、全能化,从分业经营转向综合经营。从中间业务发展水平上来看,发达国家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注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因此发展迅速,表外业务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在个人客户方面,外资银行更倾向于针对不同客户,详细了解其需求偏好,不仅仅是追求理财产品的高收益,还会给客户制定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计划,常常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眼前一亮的新产品和服务推出。而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水平低,品种单一,与发达国家有着明显的差距。

2 国外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对中国的启示

2.1 经营体制和组织体系创新是金融创新的基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在立法上考虑的是如何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和控制,采用的是“分业经营”的原则。其经营受到严格限制,创新空间受限。在组织体系上,国内银行实行的大多是总行以行政管理为中心、分行以经营为中心的横向块式经营管理体制,其资源配置过于分散、效率低下。随着过渡期的金融逐渐放开,已经显现了其综合经营优势,不良贷款比例和资产经营情况也得到改善。

根据外资银行的启示,我们应该根据现代商业隐含客户分布广泛、需求复杂多样、服务层次要求高、人文金融色彩浓等特点构建整体的金融服务提供。例如,根据瑞银的整合方案提供,我们可以在进行综合化经营前提下提供解决方案。前方是客户关系经理,后方是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和第三方服务提供包括,管理业务支持、咨询及交易执行、金融产品及投资顾问服务、环球市场研究等各个下属机构。在下属机构中,根据不同的产品设置不同的团队进行管理。

2.2 IT是商业银行创新的硬件。国内银行在客户管理、产品交易和经理业绩评价等方面,IT系统大多处于分散状态,未实现系统的高度集成,未能很好地满足客户综合化、高效的理财需求。普华永道在一份关于2005年度全球私人银行发展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不能充分利用IT技术来再造服务流程,是制约当前很多私人银行服务水平提升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多年来瑞士信贷加快对IT平台和系统的现代化更新,将横跨一系列服务流程的业务规则进行了整合,構建了一个能够用于收集、分辨、过滤所收到的全部信息的服务网络。我们应积极引进国外应用先进IT技术及系统,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进行适应化处理,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平台的更新,借助服务网络的强大处理功能和广泛使用,缩减服务流程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2.3 产品创新是银行创新的最好体现。国内银行推出的产品种类单一,投资组合和解决方案简单,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注重对外部产品的选择、购买与改进。以其服务质量来看,成熟程度低,大部分银行只能提供初级产品。

国外银行的业绩与其提供丰富的产品是分不开的(见表3)。汇丰银行向其“卓越理财”客户提供预订体育盛事、音乐会、舞台剧等票务服务,还定期有名表赏鉴、高尔夫球赛等,还为“资深客户”提供理财讲座和经验交流会。更具特色的,部分外资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还提供艺术品收藏投资建议、继承事宜、离婚和财产保护、移民、赛马等原本不属于金融领域的服务。

我们可以借助本土优势向顾客提供独特的服务,如通过家庭咨询服务帮助客户解决资产管理问题,艺术品咨询服务帮助客户挑选、保管艺术品,同时提供谈判与融资服务等。同时,注重各种产品业务组合的应用,不要仅靠为外资银行代销产品的利润,要加强团队自主创新能力,集合独特产品与服务。

2.4 提升人才素质是创新永恒的主题。随着金融开放的深入,国内银行面临着人才不足和高级人才流失的威胁。普华永道对外资银行的调查显示,在2006年底,受访的35家外资银行拥有6654名雇员,至2008年,这个数字将增长154%,达到16910名;13家银行预期雇员增长超过200%,7家超过50%,仅有1家银行认为2008年雇员人数的增长率低于10%。

如何吸引、选拔、培训高素质的人才是决定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最根本的因素。就私人业务来说,目前国内银行从事财富管理业务的客户经理,大多是对公业务或储蓄业务的转岗人员,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远无法适应高端客户的金融需求,理财建议还停留在与传统储蓄业务相关的服务上。国内银行极度缺乏投资产品研发,市场营销,风险管理的国际化优秀金融人才。

参考文献:

[1]郑鸣.商业银行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徐进前.金融创新[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

[3]Jane E.Hughes Scott B.Macdonald.国际银行管理教程与案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巴曙秋.在金融业的现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蔡奕.银行参与证券业务热点透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何世红、高强.金融中国[M].上海:中信出版社,2006.

[7]韩廷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Frederic S.Mishkin.aFinance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 Pearson Education.2006.

作者:向 丽 刘子均 陈 莹

上一篇:中职校园网络建设论文下一篇:实验教学物理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