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科护理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内科护理是高校重要的课程,其与临床学衔接比较紧密,且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也是护理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还要学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都实践中,为学生后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内科护理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内科护理学论文 篇1:

内科护理教学中人文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摘 要:在内科护理教学中渗入人文知识和人文理念,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护理能力。总结归纳了提高内科护理教学中人文教学效果的五大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内科护理;教学;实践

随着社会进步和护理教学理念发展,人文关怀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病患对医护工作的人文要求也越来越提高。在这个条件下,内科护理教学也需要提高对人文教学的认识,让护理专业学生也接受人文素养教育,让学生拥有专业技能的同时,具备较宽泛的人文社科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质,以使得他們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优化护理质量,改善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因此,在内科护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将人文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将人文品质内化到学生的心中。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培养内科护理学生的几项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一、利用课前准备活动创设人文情景

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中,将人文情景渗透到全课程的教学中去,以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人文教育。比如,将关爱、同情等理念渗透到护理的细微措施中去,通过细节向学生展示如何在护理活动中注重患者的感受和家属的心理,使得他们经历学习到感悟、最终内化人文素养的全过程,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学生人文关怀缺乏的问题。

从学生的认知心理来说,经过课前准备的人文素养是潜移默化、不刻意的,显得不做作、不矫情,随意为之、合情合理,因此能够起到以情意促认知的良好效果。笔者建议教师在课前准备时,要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把握他们的认知特点,既不可以拔高人文素养的难度,也不降低人文素养培养的要求,努力通过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搭建内化人文素养的平台。

二、利用角色扮演创设人文情景

通过角色扮演等新式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医患、家属等角色,让他们临床揣度各方的行为和态度,体会到各方尤其是患者的感受,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和对病患者心理反应的敏感度。比如,可以在情景模拟临床教学法中,创设病人遭受重病折磨的情景,让他们体会到病患害怕无助、渴望救助的负面情绪,从而使得他们能够产生移情,自发地对病患和家属表现出人文关怀,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态度柔和、动作麻利。

三、成立关怀小组打造人文教育常设机构

在学生课外活动中,可以考虑成立关怀小组,以建立常设性的人文教育机构。这个小组是一种非正式的团体组织,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小组活动,学生可以长期受到小组活动的熏陶,进行实验室合作练习等活动,采取书面交流、现场交流等形式,感悟病患心理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可以说,关怀小组是实践和反思人文教育的平台,能够教会学生如何多形式、多内容地表达关怀。

四、通过记关怀日记进行个性化培养

关怀日记是护理专业学生反思、见证自己人文素养培养过程的载体和平台,通过记关怀日记,可以发展出学生具有个性化的个体性人文关怀模式、促进师生交流互动。笔者在实践中,要求学生全程、不落细节地记录自己对病患情感的认知、感觉、反思和情感变化过程,以及时记录自己的情感体会和变化过程。通过实验,笔者发现这个方法的好处在于,通过落到书面,学生能够发展出不同于关怀小组、角色扮演等大众、公开的人文素养,而是培养出更为细腻、适合学生本体情感基础的人文素养,并且真实性大为提高、效果也就更为突出,是一个实现情感共鸣、行为趋同的隐蔽课堂。

五、临床实习实践加深人文素养

临床实习实践是检验学生所学所知的最根本手段,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如此,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证明教师教授得到底如何、学生内化到什么程度,而且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文素养的专业性、重要性和细节缺失,从而能够更加深刻地把握人文素养培养的要求。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往往是以关怀小组为依托,通过课程老师的带领,到医院病房实习开展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感受患者的感情需求并通过多种措施满足他们的需要,以形成良好的医患互动关系。通过这种实践,笔者感到,学生确实能够感受到在课堂上难以达到的真实关怀感知、体验,并进一步锻炼他们的能力,使得学生在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素养的专业护理工作人员的路上又迈进了一步。因此,实践临床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张萍萍.提高护生对人文素质培养认知度的探讨[J].全科护理,2011(03).

[2]周菊琼.中专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需求分析及对策[J].家庭护士,2008(24).

[3]付菊,王红梅.护理教育课程的设置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作用思考[J].重庆医学,2011(11).

[4]鲁华.在病理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5).

(作者单位 广东省茂名卫生学校)

编辑 薄跃华

作者:李月新

教学内科护理学论文 篇2:

案例教学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

摘  要:内科护理是高校重要的课程,其与临床学衔接比较紧密,且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也是护理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还要学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都实践中,为学生后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内科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借助具体的情境和案例,可以有效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从而跟好地引导专业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处理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创造性和参与性,能提升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文章结合当前内科护理学教学现状,探讨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内科护理教学;案例教学;应用思考

内科护理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加强对疾病的认识和防护,促进患者康复,增进健康,高校内科护理学学科主要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其具有拟真性和针对性的特点,主要是借助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普遍知识和一般技能,从而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将鲜活的临床病案带劲课堂,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不断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掌握知识,并学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确保内科护理学实现理论、实践的有效统一。

1  内科护理学内涵及重要性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专业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是对患者心理、生物及社会等健康问题的规律进行研究,能学会运用护理程序及方法,更好地处理患者的健康等问题,最终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中,内科护理学的课程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内容枯燥单调,多是解剖、生理、病理,基础护理等多个学科为基础的应用型课程。近些年来,医学模式发展的转变和发展,护理模式也在随之发生变化,逐渐从原有的功能制护理想以人身过程为中心转变,重视对以人为中心,强调整体护理,里面涉及到生物、心理、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内容。因此,对专业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员需要根据机体的完整性,结合内外部环境的统一性,做好病人的护理工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要重视对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的研究,重视临床实践探讨,提升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内科护理学毕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掌握基础医学和护理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实践水平的提升,才能做好今后的临床工作。当前医学模式发展中,重视以患者为中心,侧重对患者身心的全面护理,因此,高校内科护理学中,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重视提升内科护理教学的质量,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地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

2  案例教学概述

所谓的案例教学,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模拟和再现生活实际中的场景,引导学生融入具体的场景,在师生的讨论和探讨中开展教学互动,案例教学是一种互动式和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在时间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多方对比和分析,对真实的案例进行分析,在探讨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相关的原理和结论,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并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开拓自己的视野。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中通常与问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能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应用中需要选择真实的案例,或者是在事实基础上形成的案例,制定特定的教学目标,从而提升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  内科护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意义分析

案例教学中,主要涉及到案例的编写和课件制作,案例的编写是课堂教学开展的前提,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教师在教学中根据真实的病例进行选择,选用一些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事例,并将案例与教学保持一致,这种教学方法能引导学生在学习内科护理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对实践的认识。案例教学法是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符合,能提升学生的接受程度,引导学生认识真实的教学环境。当前数字化的案例教学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加深,能强化视觉效果,通过图片动画及音视频等方面的资料知识,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因此,在内科护理中案例教学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3.1 实现理论实践的结合

内科护理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是临床护理学的重要课程,在教学实际中必须做好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能为理论实际结合教学创建良好的平台,从而实现有效学习,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可以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重视知识的整合,認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明确实践操作是建立在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从而为专业学生后期的实习提供机会,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寻找到兴趣点,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3.2 提供临床学习的机会

内科护理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其中所选的案例多是实际病例,在具体的情景教学中,可以给你学生提供临床预习的机会,让学生的经验积累中提升自身的能力,并巩固理论知识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的护理技能,为实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3.3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有重要的意义。案例教学法中选用的是真实的病例,学生借助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最终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整合和利用,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案例教学中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其中,针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当前内科护理学教学现状及问题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发展,对医学类人才的要求有了新的变化,内科护理学教学模式也需要改革发展。当前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专业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课堂教学中多是教师先进行示范教学,然后学生进行模仿训练。在护理实验课程教学中,侧重强调整个操作的规范性和流程的准确性,整个操作相对严谨但是却缺乏灵活性,虽然规范但是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也影响到整个实验的氛围,最终导致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因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多是在记忆整个操作流程,对教师的动作加以模仿重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新的发展毕竟下,护理理念和模式的变化,要适应护理学科发展的需求,必须重视转变护理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做好教学改革。分析内科护理学教学现状,较之从前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教学效果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护理教学模式相对落后

医学模式的发展和转变,护理服务需求也逐渐从原有的以疾病为中心,逐渐转移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护理工作方式也更加主动,侧重给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护理,因此,當前原有的护理模式难以满足实际发展需要,难以实现对患者身心整理护理,教育模式亟需革新。

4.2 教学手段需要改革

内科护理教学中,采用的是以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结合的方式,采用的教学手段相对比较单一,而内科护理学科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和枯燥,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影响到教学效果。

4.3 教学内容需要创新

我国临床实践的发展,对护理教育有了更多的要求,内科护理教材的更新相对较慢,一些教材内容的知识难以满足当前临床实践需要和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教学中多是根据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患者的体征特点等,但是医疗护理技术的发展喝疾病变化等,会带来理论与实践的差异。

4.4 内科护理见习带教缺乏规范性

内科护理学生会进行临床见习,这是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的过渡,能给学生提供与患者接触的机会,从而引导学生加深对科恒内容的理解,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患者的护理和诊断工作中,提升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但是当前高校发展中,高校建设规模的扩大,学生扩招等,会带来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一些典型的病例寻找难度大,加上在见习过程中学习效果相对较差,很多护理生多是侧重病例阅读,进行护理记录单记录,但是忽视了病历相关疾病知识的学习。

4.5 教学水平需要提升

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分析当前我国内科护理教师队伍,一些教师的知识结构相对老化,难以满足现代护理的需要。

5  内科护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5.1 重视教学案例的选择和收集

要确保内科护理学教学案例的针对性和丰富性,需要结合当前我国内科护理学的教学发展目标,在了解基础知识及学生关注的普遍问题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案例。案例的主要来源可以是经历的亲身案例,或者是选择网络中医生对病例的分析等内容,案例的选择要遵循简洁性,针对性,实用性的特点。案例的收集中,需要确保案例真实,学生还没有接触到临床实际,缺乏临床工作的经验,因此需要选择代表性较强的知识面,结合内科护理教学大纲。案例的选择要先易后难,先从简单容易到复杂,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并可以采用图文、音视频积极动画等形式,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案例的选择要有代表性,也要渗透德育教育和关爱护理,重视提升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未来从事的岗位工作,激发学生对内科护理的热情,成为优秀的护理人员。

5.2 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案例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其能提升学生对护理学的感知和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并根据次序发言,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讲解具体的案例,将学生引入到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以良好的姿态参与到小组学习讨论,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创造能力,提升其思维能力。融洽的学习范围对学生内科知识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且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内科护理的内容相对繁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到专业课程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5.3 采用启发式教学

案例教学中,要满足内科护理学的教学,需要对案例细节加以展示,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对医学护理人员来讲,患者的不同症状,都需要进行区别对待分析。如在教学中引入具体的案例:患者男,24岁,其主要症状是咳嗽、发热、乏力,患者这些症状出现前三天曾经淋雨,当前是咳嗽痰多。教师可以根据此案例,给学生提问:应该为患者提供什么样的护理,学生可以根据案例展开讨论,如一些学生提出需要观察患者的体征,面色,测量患者血压情况,在遇到呼吸困难时,要做好排痰工作等,这些启发式的教育方式,能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护理技巧,加深对护理知识的理解。

5.4 围绕具体案例开展细致讨论

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重要步骤,教师在讨论中主要发挥的是引导和组织的作用,而学生则需要自身或者是以小组为单位,对所选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剖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敢于表达自身的想法,引导学生围绕课堂主题和案例内容开展讨论。如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呼吸和静脉血液的关系,对患者增加心排出量,采用这些方式来缓解患者的胸痛等,学生在给出回答之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回答开展讨论,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5.5 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背景下,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必须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学生学习中理解力不足等问题,借助数字化等教学手段,全面应用图文、音视频等,对复杂病理,护理过程及并发症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学生通过互联昂等搜集网数据库,能在短时间内接接触更多的同类型的真实病例,可以通过对案例的剖析讲解,学生在多个案例的学习中,总结护理和临床实践经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内科护理学的认识,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6 重视互动学习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作为学生实践的补充,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参与临床实践,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对一些临床病例特点加以真实地还原,通过数字化的操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弥补学生在感性认识中的不足,通过学生与界面互动,学习更多问题的处理方法,对学生有更好的促进作用。

5.7 做好系统化教学

内科护理所含的知识内容较多,包括了心脏护理、血液护理,人文知识,心理学知识等内容,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寻找学习的规律,敢于采用灵活的方式提升自身的技能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升知识覆盖范围,从而增强教学的系统性。

6  结语

综上所述,内科护理教学是高校护理学专业的重要课程,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能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的灵活性,重视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结合当前内科护理学的现状,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革新思想,重视系统分析研究,多方面采取措施,提升内科护理学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温雨晴,闫文靖,唐文.混合式教学在内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01):45-48.

[2]秦小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01):150-151.

[3]许毅,王健蓉.《内科护理学》——高校内科护理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20,29(11):1178.

[4]聂明秀.浅谈内科护理学的“互联网+”教学模式[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4(10):90-91.

[5]孙丽杰.内科护理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智慧健康,2020,6(27):149-150.

[6]杜培培.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概念图的教学策略——以五年制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设计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20(Z6):71-73.

[7]刘绪敏.微课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7):74.

[8]陈月富,郑莉茗,李兵,田玉梅,王芳.结合病例及TBL模式的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12):1920-1923.

[9]周玉娟.翻转课堂教学在职业院校内科护理學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广西教育,2020(22):26-27+49.

[10]罗文.循证护理在内科护理学案例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山西青年,2017(01):179.

项目名称:知识可视化技术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吴丽平(1981—   ),江西九江人,本科,讲师,护理教育;刘玲(1984—   ),江西九江人,本科,讲师,护理教育。

作者:吴丽平 刘玲

教学内科护理学论文 篇3:

标准化病人教学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为加深学生对内科护理教学的认知,促使学生全面应对内科护理的临床工作,本文突出介绍了3项教学实施策略:以护理程序为流程的标准化病人教学、学以致用的标准化病人内科实践操作、理论结合实践的综合提高。循序渐进的分部式教育提高了学生理论水平、临床操作技能,提升了教学效果,较好地达成了中职教育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 内科护理学 应用研究

本文所指标准化病人为教师标准化病人和学生标准化病人。教师标准化病人即护理教师运用扎实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专业能力,将临床病人的病情动态呈现出来。学生标准化病人则是由在校学生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合格后扮演。将标准化病人引入内科护理学课堂,一方面可以培养护生的临床思辨能力和护理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丰富教学形式,加强教师对内科护理教学内容重难点的动态把控。

一、内科护理学教学现状

(一)课程内容多,知识跨度大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关于认识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健康的科学。其内容包括了人体九大系统的50多种疾病。内科护理学专业知识点种类多,知识涵盖面广,知识跨度大。

(二)疾病種类繁多,相似度大

内科护理同一系统内不同疾病之间以及不同系统不同疾病之间,知识交叉性大,有很多疾病在发病症状、体征、检查手段和护理措施等方面极其相似。如:“支气管扩张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上都有咳嗽、咳痰,护理上都要促进排痰。

(三)教学方法单一,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内科护理教学多以教学进度和考试为指导,教师多数采用传统讲授法,任教过程中课堂仍是“教师灌,学生接”的形式。加之教学考核以考试成绩为依据,教师往往重视理论讲授而忽视了知识的临床实践和应用,违背了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念。

二、学生内科护理学学习现状

(一)医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难度大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大部分中职护理学生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至于在前期医学基础知识学习时掌握不扎实,从而导致他们难以理解内科疾病的发病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等,最终对内科护理学习失去兴趣。

(二)学习方法单一,缺乏主动性

大多数中职学生对内科护理学的学习方法是“课堂划重点,考前死命背”,而没有从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理解和思考,众多的考点全靠死记硬背,以至于在学习过程中“背过去忘过去”。且过分依赖老师的教学,学习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学习比较被动。

(三)专业认识不全面,缺乏职业信仰

护理专业的学习不仅需要课后背诵专业知识,还需要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在一年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感觉到吃力,渐渐地放弃学习。于是出现了学生课,上睡觉、课下打闹、学习兴致不高的现象,大部分课堂是“死水一潭”。

三、确立教学目标

(一)学好理论知识,打好职业基础

以临床为导向的内科护理教学,充分引入标准化病人的概念,要求学生能走入角色,理解护理对象所处环境,观察其症状体征,提出护理诊断并解决问题。例如运用标准化病人学习肺结核,学生能问病史,能观察肺结核临床表现并总结护理措施,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强化职业能力,提高职业自信心

标准化病人引入中职内科护理学进行教学,有利于使学生树立“能力本位”观念。护士需具备的职业能力,除基本护理操作能力外,更要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学生们进一步提升自我信心,树立职业信念。如对消化性溃疡标准化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时,能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和职业特点提出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根据病情变化进行个性化健康宣教。

(三)培养职业情感,增强职业归属感

标准化病人引入中职内科护理学进行教学,塑造“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观念,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优良的互换交流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归属感,为日后职业生涯的稳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实施教学策略

(一)以护理程序为流程的标准化病人教学内科护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标病例中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如在“肺炎病人的护理”项目中,教师根据护理流程设置标准化病人。

1.创设情境,护患演绎

设置“肺炎标准化病人”。例如,大学生李鹏飞,1天前在雨中打篮球,淋雨受凉后出现高热、寒战,全身肌肉酸痛,咳嗽、咳痰,遂来院就诊。医院拟以肺炎症状将其收入院。责任护士与患者问答间采集相关病史,病情判断;确定护理目标:讨论思考护理诊断与护理。

2.病情演变,层层递进

入院当晚护士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体检结果如下:T39.0C,P98次/分,R18次/分,BP125/86mmHg。责任护士马上汇报主治医生并立即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辨别;做出护理诊断;执行急救护理措施。

3.个性化护理,贯穿始终

结合该患者病史评估病情(评估);结合疾病演变制定护理措施(不断评估、诊断、实施);结合患者特点进行健康宣教(指导)。

(二)学以致用的标准化病人内科实践操作

在护理学基础等实践技能课的基础,上,结合内科护理九大项目精心设计操作案例。

观察病情变化,做出正确护理诊断。学生通过反复对标准化病人护理评估,准确有效地采集患者的病史信息,初步判断病情并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例如在“标准化慢性心衰病人”案例中,“患者,男性,65岁,近一月受凉后反复胸闷、气促,活动后加重,吸氧后略缓解,拟“心功能不全”收住入院。学生可反复问诊病史,采集病人疾病的病因以及诱因信息,了解此次病人发病的原因,从而制定一系列相关护理措施。

个性化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针对不同性格特点、职业特征、文化程度以及认知疾病能力的患者,制定不同的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及健康指导。例如“标准化消化性溃疡病人”案例中,“患者男性,45岁,小学文化程度,职业为长途货车司机,胃溃疡病史10年。”针对此患者,指导学生在与患者的交流中,着重强调胃溃疡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突出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强化学生对消化性溃疡重难点知识的掌握。

临床思维能力和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提升。标准化病人投入内科实践操作课堂,使得護理情境更加真实化、具体化,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临床思辨能力及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在与患者的沟通中,应该避免使用医学术语。例如“标准化COPD病人”中护士问诊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医学术语“进行性呼吸困难”可用举例“以前一口气能爬几楼?现在呢?”良好的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三)理论结合实践的综合提高

为期40周的临床实习是学生对护理工作的全面、全真体验,实现理论知识与综合实践充分结合。在内科见习期间充分落实以下几点。

1.落实内科实习大纲

要求列出内科常见疾病,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能进行疾病基础判断,能说出内科疾病临床表现,能进行护理诊断,能制定护理措施。

2.积极参与专题学习

晨会提问、科室小讲课、教学查房等专题学习活动的开展,提高职业积极性,调动内科护理实习参与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有益处。

3.实习考核多样化

教师采用口头考核、出科笔试考核、院内操作比赛和小组教学查房等丰富的考核形式随时检测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思考

内科护理内容涵盖广,知识点繁多,学生学习时往往不能抓住重点。标准化病人的运用模拟临床场景,真实还原了护患间的相处模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进一步优化了知识重难点。但是标准化病人技术目前仍无法取代临床病人,不能全真全方位展现内科疾病所有的临床表现和突发状况等问题。这需要相关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不断深入研究标准化病人的教学应用,优化内科护理教学内容和方式,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护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建芬.基于临床护理实践需求的教学策略[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

[2]邹香妮,王东梅,王淑荣,等.标准化病人在内科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

(作者单位:桐乡市卫生学校)

作者:王宇

上一篇:展览馆安全文化论文下一篇:增值税会计处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