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形式案例教学的内科护理论文

2022-04-30

摘要:内科护理学是中职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医学专业课,由于知识点繁多,且教材内容多为陈述性,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介绍了多渠道全真病例教学法的特点及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的效果。采用多渠道全真病例教学可以提高学习兴趣,锻炼语言沟通能力,培养小组探究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多形式案例教学的内科护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多形式案例教学的内科护理论文 篇1:

提高高职高专《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摘要:内科护理学是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护士执照考试和临床护理质量,而且对其它相关专业的学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探讨

根据我院近几年来生源总体素质不高,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不浓等特点。内科护理学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多样,整体性强,涉及范围广,学好内科护理学是学好临床专业课的关键[1],其教学应坚持“教、学、做”一体化为原则,即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做一体化,即一切教学都应集中在“做”,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2],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如何提高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就必须以职业教学为原则、培养实用型而不是研究型人才为目的,选择合理恰当的教学方式,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因材施教,如何才能建立适应新型医疗形势的临床专业课实践教学模式,以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3-5]。以下是我十年来的心得体会,现汇报如下:

一、认真备课、结合临床经验是学好内科护理学的基础

要想让学生学好内科护理学,首先自己要认真备课,深刻理解教材的用意,熟练掌握教学目的和方法,重点突出,难点尽量用通俗的语言加以解释,要想让学生易学易懂,除了多查阅资料外,还必须每年安排至少有二个月的时间、深入临床一线参加实践锻炼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如果没有临床实践作基础,就好比纸上谈兵,教学内容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所以作为专业教师除了要备好课、查阅资料、还要深入临床一线接触更多病人,这样才会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由想学变成会学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常常是老师讲学生听的“讲——听”式教学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局面.而中、高职学生,多存在理解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而当前教学改革,为了培养实用型人才,如是把课堂教学时间大大缩短,如何能在缩短课堂教学时间同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知识更快、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将成为我们教师的最大难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筛选和优化教学内容。

笔者通过案例、图形、多媒体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兴趣。这对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和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社会”为原则,充分体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为了能在使学生在课堂45分钟内获得更多知识,产生更好效果,笔者采用以下几点教学方法:

1.课前导入教学法

课前复习上次课的内容,可采用提问和共同回顾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对上次课的重点内容加强巩固,但所提问题不能太偏、太难,注意“以旧引新”。通过反馈,对难以掌握的内容及时进行弥补性教学。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消化吸收,对个别学生未能完全领悟的课后安排作业复习巩固。

2.图形列表教学法

图形列表比较鉴别法能大大增强疾病鉴别能力,有利于加深记忆,内科疾病很多具有相似症状或体征,教师可通过在讲述疾病的过程中,提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并对其不同点进行鉴别,才能让学生有更深刻的印象。例如:呕血与咯血的区别:讲授时鉴别重点应放在两者出血前的症状、出血方式、酸碱度、血中混合物、出血后痰的性状、大便情况等方面,使学生清楚掌握两种出血的特点,为以后学习出血性疾病打下良好的基础。以类比、对比的方法讲授,主要适合于同一章节中相关内容的教学,如肺炎球菌性肺炎与中毒性肺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肾盂肾炎和肾小球肾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等,讲授过程中以某一疾病为重点,另一疾病则与之相对照,在掌握相同点同时,重点找出不同点,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讲授、学生参与讨论,最后教师归纳总结的一种方法,内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单纯的理论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该学科涉及的内容广泛,再加上课时有限,见习不足等现象,案例教学法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通过案例教学,更加贴近临床,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目前现代护理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应用课堂案例教学法。

(1)课前案例导入

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采用课前案例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疾病的案例,设置一些问题,使学生带着好奇与疑问进入理论学习。内科护理学教材内容编排具有较强的规律性,每个疾病按照护理评估(即健康史、臨床表现、辅助检查)、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的模式进行编写.如果教学中长期按这规律讲授,就会显得刻板、枯燥,难以提高学习兴趣. 案例导入法将理论教学内容完全融入到案例之中, 使学生带着“什么病?为什么?怎么办?全神贯注地去听讲.在随后展开的护理评估等理论内容的讲解中,结合案例中病人的临床表现进行讲解。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如在讲冠心病心肌缺血型的护理时首先由教师描述典型案例,使案例的主要特点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然后再设置问题导入新课。

(2)课后案例讨论

我们讲完某一系统疾病后进行案例讨论,并借此进行单元整体复习。在案例中通常给出一项较为明确的诊断依据,为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必要时给出一些易混淆的概念,促使学生去分析、辨别或排除。如在学完血液系统疾病后,挑选出白血病和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病人的病例进行讨论,选个有贫血、出血、感染等典型表现,首先由学生针对患者提出临床诊断、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的要点等,它们的相同点是都有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但白血病还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特点,而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无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特点,然后师生一起讨论其诊断是否正确、依据是否充分、护理措施是否得当等.这样不但有助于提高堂课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这样比机械重复课堂教学内容更容易记忆,还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可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及诊治疾病的能力,为以后的临床实习打好基础.

4.肢体语言教学法

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教师就是一位表演艺术家,肢体语言教学法能更好的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它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大大提高学习热情。如讲异常步态时:演示一下醉酒步态、慌张步态、共济失调步态、鸭子样步态等,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加深理解和记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多媒体教学法

内科护理学教材內容尽管全面,但对很多内容的表达仍然停留在文字描述、黑白线图上,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而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信息集中于一体,使学生通过感官来获取更多知识。如讲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时,其中涉及到很多症状和体征,包括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等,尤其是有关听诊的内容包括呼吸音、心脏杂音等,假如单纯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评估教学中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将疾病的特征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配以教师的讲解,能帮助学生建立全面、多形象化、多思维、多感知的知识体系,使理论、抽象概念具体化,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6.直观教学法

主要采用标准化患者的使用、示教等方式进行。如肺心病、哮喘等疾病的讲解时可以采用标准化患者,让这些患者直接参与课堂教学,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同时让学生对疾病的临床表现有更直观的认识。而一些常见操作如体位引流、穿刺术等操作可以直接在模拟人身上演示给学生看;这样让学生更加直观、便于理解和记忆。

7.素质教育教学法

素质教育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笔者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

素质[6-8]。教师在讲授教材内容的同时,通过语言、医德、讲述医疗事故进行感化、教育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少数教师只注重书本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综合素质的培养,他们认为素质教育不是我们专业教师的事情。笔者认为素质教育也反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该要学会换位思考,多跟学生沟通交流,多讲讲鼓励的语言,学生便会对你的课堂产生兴趣,成绩自然会得到很大提高,俗话讲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三、重视学习成果,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满足

心理学家盖滋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了好成绩,就会产生愉悦的心情,增加其对学习的更大兴趣。我几乎每堂课都会提问,这样不但会引起学生的注意,还会让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回答正确给予表扬和鼓励,回答不充分的给予及时补充,这样有利于查漏补缺,可以让学生集中思想听课,通过这种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变得更加主动、积极,期未考试成绩明显提高。

四、课后总结,及时反馈认知信息

在知识日新月异的年代,要想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知识,除了教师具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外,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情绪及时调整教学进度,跟进教学方法,同时也为新一轮学习打下基础。笔者认为通过课后总结,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实践中,必须不断更新,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探索与实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有限时间内灵活掌握所学知识,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今后的临床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通过灵活多样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地提高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符合高职护理教育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

[2]李自琼等.内科护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医学卫生,2010,26(19):3028.

作者:曹建 平佘兰

多形式案例教学的内科护理论文 篇2:

多渠道全真病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内科护理学是中职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医学专业课,由于知识点繁多,且教材内容多为陈述性,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介绍了多渠道全真病例教学法的特点及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的效果。采用多渠道全真病例教学可以提高学习兴趣,锻炼语言沟通能力,培养小组探究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多渠道 全真病例教学 内科护理教学

一、全真病例的灵感来源和案例遴选

20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创造了案例教学法,即依照一定的教学目标,把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判断的案例资源,通过独立的研究和小组讨论的形式,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笔者在案例教学法基础上大胆创新,利用现有条件——笔者学校附属医院(建筑面积5684平方米,开放床位104张,是目前本地区独立设置的规模最大,设施最为完善的专科康复医院。医院病区设施先进,配置合理)。附属医院老年常见病较多,离教学区仅几步之遥,为内科护理全真病例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课前精心挑选病情典型、患者配合度高的内科病例用于全真课堂教学。

二、多渠道全真病例教学的途径

学习是一个连续不间断的过程,传统临床见习有一定“片段性”,单一的教学渠道不利于学生整体掌握疾病病程特点。“多渠道”全真教学即课前分组见习内科患者,提前拍摄照片或DV记录患者生活、治疗片段;课中接近患者,倾听患者心声和需求,分析病情,设计并实施一对一的护理措施;课外与学校义工银行、校志愿者服务、德育实践等团委学生活动联合,为附属医院内科病人提供全程的基础护理服务,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

三、全真病例教学在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1.采取项目教学法分配学习任务,调动学习积极性

课前设置学习任务单,安排任务小组长,由教师与附属医院协调,学生分组进医院见习。教师情境设疑:如患者为什么会发生该病,发病有哪些身体状况,如果你是患者的责任护士应如何实施护理呢?课前教师理解学生的疑问,并引导学生带着疑问探索答案,启发学生自己动手采集病史资料,让学生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新挑战,成为学习的“主体”。

2.采取翻转课堂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由教师将学生拍摄的视频材料重新整合、配音,制作成教学微视频给学生在课堂上观看,观看后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教师预留的问题,并鼓励学生积极讨论,课堂中分组汇报呈现,教师进行引导、点评和总结。本教学法使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学习参与度更高。理论课尾声由教师汇总患者的护理措施,主要涉及首优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健康指导、心理护理等;由浅入深、难易适中地实施护理,使学生具有成功感。实践课教师依学情带领学生为病人提供可操作性强的护理措施。

3.采取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再单一依靠考试分数判定学习效果,考评体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为重点,以学生完成职业岗位目标任务为依据,尽可能贴近“职业人”要求。本研究设计一系列评价手段如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患者评价、临床护士评价等,采用调查问卷、采访、写见习笔录等途径完成教学质量检测。

四、全真病例教学的优势

1.全真病例教学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在开始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前,教师通过精心准备全真病例,设置学习任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完成老师预留的小组任务单,学生主动查找资料,了解患者身体变化的病因、既往史、家族史,发病身体情况和治疗用药经历,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进一步的调动和提高。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享受了挖掘知识宝藏的乐趣。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

传统教学仅告诉学生一般情况下怎么去做,而且内容在临床实践中可能不适用。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临床实践工作中,为了在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能迅速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护士的工作要求能够灵活变通,干脆利落。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在教学中锻炼了独立思考能力。全真病例教学过程中,没有人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哪一种方法是正确的。教师在学生有疑问时,给予充分鼓励和肯定,起到了激励的效果。教学检测体系也将患者评价、临床护士评价等纳入考核,体现了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的教学理念。

3.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队创新精神

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最简单的学习方法是多读、多看、多写。要做到这些,就要让学生解放自己的口、手、脑。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如果能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并敢于表现自我,积极发表自己的各种观点,便会逐渐形成创新意识。全真病例教学中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入附院见习并记录病史资料、积极完成学习任务单;课中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通过自我探索、小组学习、相互讨论,分析病例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由师生共同评价、总结已解决的问题、还存在的问题等,从而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活跃了思维,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小组探究能力。

4.翻转课堂式教学法适应不同学情需求,丰富了教学资源

在全真病例教学中,使用DV记录患者发病的身体状况、治疗情况、生活片段等,经过教师处理加工,配合文字说明,供学生课前课中课后观看学习,充分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优等生加速学习步伐,做“先遣部队”,后进生则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材料,有更充足的时间理解新知识点和做笔记。本教学法将典型病例的发病状况记录成影音教学材料,丰富了内科护理学教学资源。

5.通过为患者提供追踪护理服务,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注重能力培养,是新课标教学的核心。现代护理学认为:全体人类是护理的对象。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数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每天接触最多的是患者。护理事业是一项充满爱心的事业,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真病例教学中,通过遴选真实病例,学生承担学员、教育者、管理者、护理人员等多重角色,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学生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的技巧,体会不同的言行在患者心理上引起的感受,而结合校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媒介为患者持续地提供基础护理服务,有助于学生爱心观念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同情感和医者救人的神圣使命感。

五、教学心得

为了避免大量学生涌入医院,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课前按项目教学法设计本次课程的任务,选定任务组长,预留一定时间给学生分组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分批次进入医院执行任务。同学们探究思考解决分配的任务,最后由教师汇总任务完成情况并按实际教学需求对成果加工。

任务分配可以让学生锻炼语言沟通、实践动手等各方面的能力。前期按照学生的爱好、特质、理论基础等进行任务分配,后期则安排学生轮岗使能力锻炼更加全面。

参考文献:

[1]曹建芝.多形式案例教学提高内科护理教学效率[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

[2]焦平利,刘均娥,陈新岭.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内科护理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乡市卫生学校)

作者:时会

多形式案例教学的内科护理论文 篇3:

CBL+TBL双轨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探索

摘要:为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要求,在本科儿科肿瘤学护理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与基于团队学习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探究性思维等,促进学生全面掌握肿瘤学理论基础和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文章分析TBL与CBL双规教学模式的特点,针对我校儿科肿瘤学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TBL;CBL;儿科护理教学;肿瘤学

儿科护理学的服务对象为身心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儿童,有别于成人护理教学[1],同时儿科护理学是一门注重实践应用的学科,儿科护理学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下一步的临床实习与工作[2]。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掌握发现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利于临床思维的培养,同时与现实发展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直接影响了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不能满足现代儿科护理教育的需求[3]。对儿科护理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与改革十分必要。据文献研究,儿科护理教学改革逐步延伸到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技术的改革与创新等,对护理教育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为提高儿科护理学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模式改革,使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笔者将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与团队学习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TBL)相结合的双轨教学模式运用在本科儿科护理教学中,并对教学反馈情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对主要过程加以分析,旨在为儿科护理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探索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一、CBL+TBL双轨教学模式的特点

当今社会处于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因特网的极大普及,信息知识急速增加,对人们学习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医疗卫生事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专业的儿科护理人才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希望,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在当代护理教育环境下的单一性与局限性日益凸显,为紧密围绕培养合格临床护理人员这一目标,强调知识、技能和素质培养,尤其是强化护生职业素质的训练和自主学习、更新知识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育改革中,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TBL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最早由美国Oklahoma大学Michaelsen教授创立[4],其实施步描述如下:(1)课前准备:教师首先划定学习范围,然后学生组建团队,进行课前预习。(2)课堂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同样问题先进行组间讨论,最后教师精讲,得出结论。(3)教学评估:理论考核,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填写反馈意见[5]。TBL教学法能有效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等,与我国大力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发展战略要求相符[5],CBL教学模式是以具体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由哈佛商学院于20世纪初创建[6],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被应用于护理教学中,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7]。先让学生对典型疾病、实例进行讨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再对疾病进行充分分析,提出相关专业问题,让学生结合理论与实际案例,再次面对疾病,巩固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对原理的理解。在案例学习提供的情景中,学生可充分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自主地进行分析或决策。CBL给学生从知识、技能、态度、思维等方面均带来积极作用,有助于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提高,同时有助于师生间良好沟通,帮助教师改善教学方案,达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目的[8]。

二、引入CBL+TBL双轨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儿科护理教学过程中逐步实施了TBL与CBL双轨教学模式,旨在改变单一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以实际案例的引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儿科护理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探索提供相关理论依据[9]。强调以临床真实病例或标准化病人为先导,将病例与教学内容核心知识点相结合,提出若干思考问题,并在随后的教学内容中围绕提出的问题逐项分析该病中所涉及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治疗原则、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如讲授白血病章节时,首先提出案例:患儿,男,10岁1月,因“发现面色苍白6天,发热伴左侧臀部疼痛3天入院”,入院前6天家属发现患儿面色苍白,无明显进行性加重,未予重视,3天前患儿出现左侧臀部疼痛,可忍受,伴左下肢活动受限,伴发热,热峰约39℃,有畏寒、寒战,无抽搐、皮疹,予以退烧处理后体温可下降,共发热2次;日间鼻衄1次,量少;病后于当地医院就诊,完善血常规提示:白细胞73.26*10^9/L,红细胞3.22*10^12/L,血红蛋白89g/L,未予特殊处理,建议转上级医院,遂于我院就诊。门诊完善血常规后以“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收入院。目前患儿诊断明确:“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今晨患儿间断有阵发性手指及手臂麻木,无心慌胸闷,急查生化全套示:钾离子6.2mmol/L↑,磷2.36mmol/L↑,钙离子1.98mmol/L↓,尿酸412.1umol/L↑,予以钙剂静推2次后缓解,血常规提示:白细胞54.24*109/L,红细胞2.58*1012/L,血红蛋白80g/L,原始幼稚细胞0.55。同時提出以下相关问题:(1)该患儿有哪些临床特点?(2)对该患儿可能的护理诊断是什么?(3)该患儿目前的观察重点与相关治疗护理有哪些?针对这样的典型病例,可以设计围绕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肿瘤溶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护理等许多问题,为TBL及CBL教学准备了翔实的临床资料。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典型症状有哪些?肿瘤溶解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典型表现有哪些?如何预防肿瘤溶解综合征?肿瘤溶解综合征的对症治疗有哪些?是不是所有的白血病患儿都会出现肿瘤溶解综合征?如何预防肿瘤溶解综合征的并发症?等等。由于此模式中,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学生要为解决问题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寻求知识,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同时该双轨教学模式将抽象的肿瘤学理论具体化,将临床工作中典型的病例引入课堂,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气氛,给学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自由讨论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形成探究性思维等方面。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终达到提高临床儿科护理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新的教学模式的运用,并不代表传统教学模式不可取,如何将各种教学模式相融合,取其精华,是护理教学模式探索应该注重的方向。

三、儿科护理教学的相关建议

1.明确教学目标,有层次、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模式。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关注到儿科护理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各类教学模式、工具等被应用到儿科护理教学中,形式新颖,学生参与度高,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从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儿科护理教学的改进和发展。但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各类教学方法是我们要关注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首先将目前的教学资源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树立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及课程要求,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同时,要考虑到不同知识结构水平、对儿科护理的认知程度等综合因素,分层次、有针对性地逐步应用多形式教学模式,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探究思维[10]。

2.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儿科护理学是一门注重实践运用的学科,要从学校教育阶段引导学生们对实践能力的重视,树立不断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是為了更好地作用于实践,切实为患者带来实效的理念,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作用于今后的临床工作中。

3.注重师生双向评价结果,对教学的评价一定要从教、学双方进行,双向评价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学质量,注重师生双向评价结果,有利于合理安排师资,促进教师及时优化教学方式,不断自我学习和完善,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施珍妮.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状况分析与思考[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8):138-139.

[2]杨秀梅,潘冬梅,尹安春.PBL结合LBL教学模式在心内科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2):442-444.

[3]马丽杰.基础护理教学与临床脱节问题的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2):121-122.

[4]Baig LA,Asad F.Introduc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a medical school with Traditional/conventional curriculum[J].Journal of the college of Physicians-Surgeons—Pakistan:JCPSP,2003,13(7):378-381.

[5]Williams B.Case based learning—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is there scope for this educational paradigm in prehospital education[J].Emergency Medicine Journal, 2005,22(8):577-581.

[6]梁子聪,叶劲松.T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的应用现状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8):109-110.

[7]李振霞,张晶.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19):1755-1758.

[8]李圳英.《儿科护理学》教学的探讨[J].吉林医学,2012,33(2):447-448.

[9]Wassermann S.Introduction to case method teaching:A guide to the Galaxy[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versity,1994.

[10]陈华.儿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1):123-124.

Key words:TBL;CBL;pediatric nursing teaching;Oncology

作者:徐蓓 马琳玉 刘洋 张崇敏 张力 申雪兰 罗娅

上一篇:工程量清单计价下工程预算论文下一篇: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思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