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内科护理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本文阐述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将2012级护理专科4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以期末考试成绩比较教学效果,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认可情况。结果发现,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实验组学生的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大专内科护理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专内科护理学论文 篇1:

“三明治教学方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中的应用体会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三明治教学方法”在中专护理学基础实验课中的应用。通过在具体的教学中采取“三明治教学方法”,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逐渐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也逐渐增强,实验课技能掌握的程度也得到了提升。

关键词:三明治教学法;护理学基础;实验课

《护理学基础》是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及主干课程之一,是临床各科室护理的基础,是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部提出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即对中专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三明治教学方法”逐渐运用到护理学的课程中。传统的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教学模式多是“教+练”的模式,且以教学为主,学生练习为辅,中专学生自控力稍差,在练习过程中往往存在眼高手低、忽视练习的情况,因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三明治教学方法”最早是在英国推广的,如双层面包加火腿的模式,即“实践+学习+再实践”或“学习+实践+再学习”的模式,最初主要应用于英国的商学院、工学院、职业学校等,后来主要应用于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之后被引入到我国。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本校2016级护理学专业中专二年级学生共36人为研究对象,教学内容为护理学基础课,一个学期总课时74学时,其中实验课时为24学时。教材选用吕月桂主编的《护理学基础》,实验课内容主要有备用床、麻醉床、暂空床的铺法、生命体征的测量、保护具的使用、运输患者,以及体位摆放等。

(二)研究方法

主要针对护理学基础实验课,运用“三明治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铺备用床为例,具体的教学步骤如下:

1.教师开场白。(35分钟)

引出议题:病床是患者休息的地方,由于疾病的限制,以及治疗的需要,患者许多活动需要在床上进行,为了保持病室整洁、迎接新患者,需要学员们学会备用床铺法。

提出学习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备用床的铺法,通过给学生观看备用床铺法的操作视频,同时教师示范铺床法操作内容,然后给学生练习时间,并提出问题:A问题:备用床操作前需要做哪些准备?B问题:铺备用床的操作步骤是什么?C问题:大单如何折角?D问题:套被套的方法是什么?E问题:物品准备时,所有物品摆放的先后顺序是什么样的?F问题:铺床法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让36名学生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F组,每组学生再进行编号,如A1、A2、A3、A4、A5、A6。

2.第一次分组讨论。

按A组、B组、C组、D组、E组、F组的顺序,依次回答A问题、B问题、C问题、D问题、E问题、F问题,每组6名学生只负责一个问题,并通过集体讨论或者实际操作解决相应问题。

3.交叉学习。

将A组、B组、C组、D组、E组、F组内为1号的学生重新组合分组,即1号组,包括A1、B1、C1、D1、E1、F1,再以同样的方法,形成2号组、3号组、4号组、5号组、6号组,每位同学将原组讨论结果传达给新组,如A1同学在A组讨论了备用床操作前需要做哪些准备?他需要把A组讨论结果再传达给1号组内的所有成员,在传达的同时,同学们相互学习原组没有讨论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提出疑问,提高学习效率。

4.学生回答问题。

交叉学习后所有学生回到原组,把交叉讨论结果进行汇报,补充第一次讨论结果,各组派出一名代表回答或操作相对应的问题。

5.教师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对每一问题进行逐一回答,或者实际的操作,以及解决操作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教师总结的过程可再次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6.总结反馈。

从各组中抽出一名同学,如A1、B2、C3、D4、E5、F6进行铺床法的再次操作,教师和其他同学观察并记录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如物品准备放置不当、操作步骤有误、铺床角操作有误等,在操作结束后,让其他学生提出存在的问题,再由教师进行更正和讲解。

(三)评价

在第一次“三明治教学方法”课后,以及一个学期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三明治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以及建議,以便对教学方法进行进一步改进。

二、结果

研究对象共36名,年龄在15~19岁,平均年龄为16.80岁,均为女生,课后测评共两次,在第一次使用“三明治教学方法”后进行测评,以及在学期末进行第二次测评,测评结果见表1。

在第一次测评后,有4名学生表示不喜欢该方法,通过了解发现,这4名学生在班级中属于学困生,在班级中与其他学生沟通交流较少,学习积极性差,平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找到4名表示不喜欢该教学方法的学生进行谈话并询问其不喜欢的原因,学生表示使用“三明治教学方法”在课程学习中自己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需要思考和回答很多问题,以及要动手去操作,尤其在回答问题时会很紧张,4名同学认为还是喜欢传统教学方式,但是他们依然认为“三明治教学方法”可以帮助自己学会操作的知识和技巧,在第二次的测评中所有学生对“三明治教学方法”表示肯定,对之前的4名同学进行谈话时,学生表示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最喜欢的课程就是护理学基础,尤其是实验课程。通过一个学期理论课及实验课对学生进行观察,尤其是对4名学生的观察,教师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尤其是第一次测评时不喜欢该方法的4名学生,他们上课回答问题越来越积极,改变了以往进入教室就开始看手机玩游戏的状态,4名学生还表示他们对其他的课程的兴趣也在不断提高,尤其喜欢学习护理学基础,希望以后其他课程也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

三、讨论及体会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

采用“三明治教学方法”后,学生在实验课期间玩手机、打游戏等现象明显减少,学生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操作练习、积极锻炼和勤加思考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那4名最初不喜欢“三明治教学方法”的学生,他们由于不喜欢思考和回答问题而逃避“三明治教学法”,但是其仍认为该方法能帮助他们学习,通过后期的慢慢接触,学生课前准备越来越积极,上课期间能够认真思考和回答问题,使他们逐渐掌握了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不仅帮助他们掌握了实验课技能,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学习其他课程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三明治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将“三明治教学方法”应用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程时,首先导入要新颖,能吸引学生眼球,在实验课开场白部分,教师先要把实验内容讲解和示教清楚,并且让学生动手操作。首先,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操作流程,以及操作步骤中的重难点,“三明治教学方法”需要花费的时间较传统教学法多,所以要求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在开场白提出问题部分,要求问题为可讨论性问题、开放性问题、能够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积极讨论的问题,或者是可以把以往所学的同类知识进行回顾和鉴别的问题。在护理学实验课教学中,问题最好是关于操作中的重难点,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去操作,并且对具体操作内容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时间设置方面,由于操作时间较长,且学生练习时间有限,还要进行第一次讨论、交叉讨论等环节,在时间把控方面比较难,因此,对教师要求较高,必须对课程内容有充分的把握,有較强的时间概念;教师总结部分,将操作中的重难点,以及学生讨论出现问题的部分,或者存在异议的部分进行讲授,对于讨论后学生达成共识的内容,不需再次讲授;护理学基础实验课可以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操作,有助于学生对课程的回顾,对于老师来说,考查学生操作的过程也是对本次课程的验收,可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再次讲解。

四、结束语

目前对三明治教学方法的研究较多,多涉及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解剖学、健康护理学、护理学基础等教学活动,涉及到的学历层次有本科、大专、中专,以及成人教育,涉及到的专业有临床、护理等,但在教学中多侧重于理论课的授课,护理专业是一门技术性强的专业,护理学基础实验课内容较多,学生掌握护理操作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其未来进入工作单位的服务质量,此外,中专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大多数中专学校共同的问题。

因此,通过“三明治教学方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中的尝试可知,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在校期间的护理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吕月桂.护理学基础[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2]杨莉,柳秋实.三明治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8).

[3]解霜雁.“三明治”教学方法对护理专业医学生学习适应性影响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7).

[4]倪秀芹,李星,曲丽辉.“三明治”教学法在护理学本科专业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5,(6).

[5]彭巧君,辛丽萍,陈瑛瑛.“三明治”教学法在护理本科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

[6]范佩玲.“三明治”教学法在急诊科临床护理见习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6).

[7]龙海燕,吕英,范良菊,熊盛梅.“三明治”教学模式在成人健康护理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0).

[8]王程圆,李雅楠,王颖婷.三明治教学法在医学高校《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12).

[9]王鑫,符梅花.三明治教学法在中医外科护理见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9).

作者:翟春晓 叶桦

大专内科护理学论文 篇2:

案例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阐述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将2012级护理专科4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以期末考试成绩比较教学效果,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认可情况。结果发现,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实验组学生的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妇产科护理学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主要将典型的案例应用于教学的方法。在进行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并能培养自我思维的能力。由于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均很强的学科,面向应用和面向实践是其主要培养目标,因此,案例教学法被国内许多护理院校教育者引入护理教育中。

妇产科护理学是高等护理专业学生重要的临床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不但要培养护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还有要重点培养护生的基本护理技能,从而达到巩固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代医疗行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对妇产科护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此,笔者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2级4个班220名护理专科生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现将实施过程及收获和体会介绍如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2级4个班的220名护理专科生,2个班为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2个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108人,女生98人,男生10人;对照组112人,女生99人,男生14人。所有学生均已经完成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心理学、健康评估和护理学基础等课程,两组的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任课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讲授相关知识,学生课后自觉复习。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任课教师、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与对照组相同。

1.案例的收集和设计。在进行案例教学前,任课教师亲自到临床病房收集案例,选择典型和有代表性的案例,案例中的病情病程适宜,适合学生的知识层次(大专),教学大纲的要求能够通过案例表现出来。每个疾病都要有两个以上病例,以前置胎盘为例,笔者选择了完全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边缘性前置胎盘分别是33周、35周、36周的三个案例,每一个案例的内容都有一个训练重点,例如孕33周完全性前置胎盘的孕妇入院后护理的重点是生命体征和阴道流血量的观察,关键的护理措施是病人必须绝对卧床休息、遵医嘱用止血药。在设计案例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和护理工作的调整,将案例按照患者发病、院外就医、入院住院以及出院等多个过程进行分阶段编写,根据病情分阶段变化设置不同的问题和护理操作要求。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疾病发生发展的变化,而且还能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同一疾病、同一病人在不同病情、病程中所采取的不同护理措施。在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中是无法做到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信息的,案例教学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临床护理的整体程序和组织管理情况。比如在以上病例中病人入院第三天病情发生变化,阴道大出血,结合这一病情变化设计要求学生提出新的护理措施。

2.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为理论教学,时间为30分钟。针对不同章节内容的难易程度,采用授课结合图示等教学方法,把新知识、新理论以授课的方式传授给学生。通常针对大专生护理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但缺乏临床的实践、难以将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一般每一个护理问题都有典型例子来贯穿整个理论教学。

第二阶段:主要为病例讨论,时间为60分钟。把本节的案例内容、主要问题简明扼要地陈述,相关的病例图片和录像资料,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并提示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发现问题,通常每个疾病都准备有3-5个病例,把每个病例及提出的问题打印好,把学生分成3-5组进行讨论,要求每一位学生把本组讨论病例的病情了解清楚,结合讲授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并在组里讨论,最后每一组都要求通过讨论交一份护理计划书。在讨论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以最简捷的思维路径得到正确的结论,并参与到每一组的讨论中,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瓶颈并引导他们如何解决 。

第三阶段:主要是总结阶段,时间为20分钟。任课教师对每个小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总结归纳。学生将自己在阅读案例、案例讨论及解决问题等环节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完成案例作业。

(三)教学评价。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为妇产科护理期末考试成绩,总分为100分,试卷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与实验组的理论课案例不重复。教学方式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学生根据个人体会匿名填写问卷,了解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认同程度。

(四)统计学分析。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见表1。

(二)学生对案例教学方法的评价。见表2。

三、讨论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带有影像和图片的案例真实地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直接观察到患者的身心表现和变化,给同学创造了一个直观的真实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拓展了教学空间。分别有95.37%和90.74%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增加了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典型的案例能够将课本上枯燥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与实际病人联系起来,也能够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和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案例讨论阶段,学生要查阅资料、分析资料、讨论问题等,在这些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学生建立了自信心,促进了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

(二)培养了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每4-5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通过这样的学习小组可以锻炼和培养每个人的责任心、合作能力、人际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地记忆或背诵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法虽然能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法将学生和教师的角色互换,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会积极与同学沟通和交流。学生间的互动增加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同时还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接触到真实病例的情景,学会在临床工作中如何互相合作、互相配合,同时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慢慢建立学生很强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此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案例教学能够增强责任心、增加交流能力和提高团队合作的比例分别是81.41%、98.15%和97.22%。

(三)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学生能够对知识的理解、归纳、总结和运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将临床护理案例与课本理论知识进行有机融合,有利于学生对疾病的认识和护理措施的理解。在妇产科护理期末考试中,实验组的选择题、填空题和名称解释的成绩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是因为这两种类型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对于记忆性考题,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课后多复习加强记忆往往就能考得高分。而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归纳、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临床思维能力。此次研究发现,实验组学生的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和总分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大部分认为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归纳知识、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和临床思维的能力。我们在案例教学初期,选择相对简单和容易的案例,设置的问题也相对少,教师进行适当地引导;到中期,学生运用知识和分析能力有了一定提高,案例也逐渐复杂,问题难度也增加,这时候不但能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还能培养其团体合作的能力。每一个小组对本组的病例需要提出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然后制定对应的护理措施,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应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对案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和研究,学会处理在临床上出现的每一个护理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促进教师发展。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通过案例教学法,教师也能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教师进行案例教学,不仅需要熟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也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案例的编写过程中,临床经验能够帮助教师将理论知识很好地融入大量的临床信息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很多有关医学或护理的问题,这也要求教师不断拓宽和提升自己的知识。教师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才能轻松自如地运用好案例教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栾娈.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4)

[2]蔡朝阳,金士剑,郑刚,等.案例教学方法在耳鼻咽喉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

[3]王惠珍,魏小雪,高钰琳等.从受教育者视角调查分析我国护理教育现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9)

[4]郝萍,崔蓉,王彦茹,等.案例教学法在《护理营养学》教学中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3(16)

【作者简介】杨心源(1968— ),女,广西人,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讲师。

(责编 王 一)

作者:杨心源

大专内科护理学论文 篇3:

临床见习在《基础护理学》教学应用中必要性的探讨

【摘要】临床见习应用在试验组《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对护生的技能操作学习、激发学习积极性、熟悉医院环境以及增强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有显著帮助。在《基础护理学》课程中实施临床见习非常有必要性。

2009年,我校推行新一轮教学改革,将护理本科生的后期专业课教学放在附属医院进行,旨在使护生早接触临床、多接触临床、反复接触临床并接受医院环境的熏陶。护理学科是一门临床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践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基础护理学》则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2]。为探索临床见习在《基础护理学》教学应用中的必要性,我们对2007级护理学(四年制本科)专业的《基础护理学2》课程进行了“2+1”小循环式临床见习模式的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

选择陕西中医学院2007级2个护理本科班作为研究对象。护理学班为试验组,护理学(涉外护理)为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共49名学生,女45名,男4名;对照组共55名学生,女47名,男8名。两组学生均为全国高考统招学生,高考入学成绩无显著差异,第一至第四学期进行的公共通识课和医学基础课为合班教学,且两组各课程学习成绩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异。

二、方法

1.教学方法

试验组《基础护理学(二)》课程实施“2+1”小循环临床见习教学模式,即2周理论教学和实训中心模拟操作练习,1周临床见习。对照组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理论学习与实训中心模拟操作练习相结合。

2.教学资源

2.1理论教学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理论教学均为30学时,学时分配、教学进度相同,任课教师相同。

2.2实训教学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实训教学均为50学时,学时分配、教学进度采用相同方案,任课教师一致,均在我校护理实训中心进行。实训课的授课环节为:观看教学片—示教—回示教—练习—考核。

2.3临床见习

试验组在每进行2周理论学习后就有1周基础护理学的临床见习,共进行4周,160学时。临床见习根据医院工作时间每天8小时,每周5天,固定科室,固定带教老师。对照组则不进行临床见习。

(1)临床见习大纲

临床见习采用统一大纲,主要内容包括:①护理程序的应用;②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③医院环境的调控;④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⑤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⑥无菌技术;⑦饮食护理;⑧排泄的护理;⑨各种给药技术及静脉输液;⑩标本采集。在护生进入临床见习之前,对遴选的临床带教老师进行专门培训,统一理论知识及操作标准。

(2)遴选科室在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全院范围内挑选出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血液内科、普通外科等16个临床见习科室。这些科室具有护理质量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高、病员充足等特点。

(3)遴选带教老师

带教老师经以下遴选过程产生:首先由护理部提名,再经过讲课和操作考核,最终在每个见习科室遴选出一名主带教老师和一名辅助带教老师。带教老师被提名的基本要求是:大专以上学历,主管以上职称,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4)学生分组

将49名护生随机分为16组,每组3~4名,分配到各科室。在4周的临床见习期间,固定见习科室,固定带教老师。

2.4考核学期末,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统一考核标准进行操作考核。具体方式为:护生随即抽取铺床、无菌操作、口腔护理、导尿术、各种注射法、静脉输液及氧气疗法等7项基础护理技术中一项进行考核,采取百分制,其中操作规范性占60%(包括操作前准备、操作技术及操作后评价),与“患者”沟通占40%(模拟人充当患者)。两名任课老师同时进行考核,各自评分,成绩采用平均分。

2.5问卷调查

学期末,对试验组49名护生进行临床见习效果调查。采用自制调查问卷,问卷设计8个评价项目,以不记名填写,发放49份,当场回收49份,有效问卷49份。

3.结果

3.1操作考核结果

用SPSS17.0软件系统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操作考核成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3.2调查问卷结果(附表3)

在1-7评价项目中,试验组5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应用临床见习对他们的理论及操作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有显著帮助。其中,75%以上的学生认为临床见习对他们的技能操作、激发学习积极性以及熟悉医院环境有显著帮助。但对于医院环境是否有助于职业素养的培养,有4名(8.2%)学生认为没有。调查还显示,有73.5%的学生认为临床见习的时间过长,应予以减少。

4.讨论

4.1临床见习符合护理专业教育的规律

护理学科在护理理论的指导下,开展护理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形成了科学、规范的护理技术操作[3]。所以理论-实践-理论的教学模式符合护理学科教学的规律。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应用临床见习实现了理论-实践-理论的教学模式。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护生缺乏将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机会,所学知识不能在临床实境下实践,所以容易遗忘;进入临床实习后,存在适应期较长、所学不能活用等问题。临床见习的应用遵循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最后回归到理论之一过程,使学生更深层次理解理论,更高角度审视实践,更自觉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4.2临床见习提高了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早接触临床、多接触临床,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增加学生的新鲜感,激发学生求知欲[4],对临床护理工作充满了好奇。护生想了解临床护理工作是如何进行的,护理人员是怎样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患者解决各种问题的。一方面,护生想将已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临床中进行实践,感受不同于在实训中心模拟练习时的感觉,体验真实感和成就感;另一方面,见习时遇到还未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时,护生希望能尽快学习,弥补自身能力与临床需要的差距。护生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热情。

4.3临床见习有效帮助护生熟悉医院环境和工作流程

学校和医院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护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对医院环境的熟悉、对护理工作流程和内容的熟悉是顺利完成实习的基础。临床实习前,适当增加课间见习时间,以缩短课堂与实际之间的差距,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熟悉医院环境和护理工作流程,从而降低护生的陌生感,提高适应性[5],缩短临床实习适应期。4.4临床见习有助于提高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传统的护理技能的教学方法,基本都是在护理模型上进行,护生只重视做而轻视了沟通。具体表现有:机械的模仿老师,语言表达能力低;语言交流时表情呆板;操作解释用语不灵活[6]。护生刚进行临床见习时,不愿意独自进病房,主要原因是不知如何与患者交流而感到尴尬。在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和耐心指导下,护生逐渐能自然地与患者交谈,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临床见习,提高了护生的沟通能力,为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4.5临床见习有助于培养护生的职业素质

通过临床学习,能够促进护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的形成与发展[1]。学生在学校接受了系统化的专业教育,对专业充满了憧憬,希望在临床上能学以致用,实现自身价值[7]。临床见习时,护生看到护理人员用亲切的语言、得体的举止、扎实的理论、娴熟的技术得到他人的尊重,看到一个个护理难题在带教老师面前迎刃而解,使他们对护理专业价值的认识由感性转变为理性,由懵懂转变为明晰。

4.6实施临床见习值得注意的问题

(1)严格把关带教老师的遴选

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源,其劳动具有示范性的特点[8],所以带教老师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护生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本调查显示,评价项目“医院文化对你职业素质的培养有无帮助”认同感较低,经与学生座谈后了解,在医院环境、科室环境、管理制度以及带教老师等各因素中,带教老师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态度及职业技能对护生职业素质的影响最大。所以要将在临床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高素质护理人员选拔成为带教老师。

(2)临床见习时间长短应适宜

73.5%的护生认为应缩短临床见习时间。调研后发现主要原因为:4周临床见习明显地增加了护生的学习负担、占用了自主学习时间、影响了对学习内容的“消化和吸收”,导致护生可自行支配的时间大大缩短,并增加了学习疲惫感。大部分学生(85.7%)认为临床见习时间以2-3周为适宜。

【参考文献】

[1]李爱华,刘晓英.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09,6(6):257.-

[2]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

[3]王维利.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

[4]林征,顾平,孙国珍,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护理教育实践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09,6(6):253-254.

[5]刘丽丽,李秋洁,崔丹.临床实习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10):2571-2573

[6]马锦萍,李艳玲.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提高护生语言交流能[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4(11):122-123.

[7]周丽娟,任小红.临床实习护生归属感不强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8,14(1):121-122.

[8]王斌权,商临萍,金瑞华.护理实习生的职业情感培养[J].护理研究,2005,19(1):8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刘芳 雷颖 黄丽群

上一篇:机电一体化研究论文下一篇:GCP临床试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