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的合同法论文

2022-04-15

[摘要]开展创业课程是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创业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建构性的特点。高校创业课程的教学方面存在着教学过程简化、教学方法陈旧、实践教学缺位这些弊端,而这些问题与创业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相悖。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大力开展实践教学的改革建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参与式教学的合同法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参与式教学的合同法论文 篇1:

参与式教学方法在房地产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以生为本,师生互动”为核心的参与式教学方法。文章在分析参与式教学方法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房地产经济学课程特点,着重阐述课堂即兴讨论、专题讨论等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旨在实现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主导到以学生为主导的转变,以提高教学水平。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房地产经济学;课程教学;教学研究

一、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内涵

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理念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原为执行国际援助性项目的方法,因其具有充分调动项目执行者积极性的特点,被引进到教育领域,发展成为一种被教育界广泛认同并应用的教学模式[5-6]。该教学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核心思想,其观点是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有创造性的社会主体,其本质是进行交互的学习活动和主体间多维对话的设计,是以教师及学生平等、互动的理念为基础,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自操作,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7-10]。清华大学过增元教授曾将参与式教学法的特点总结为:(1)开放式的教学内容;(2)提问式的授课方法;(3)无标准答案的习题;(4)论文形式的考试。具体来看,与“填鸭式”“灌输式”等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参与式教学法在教师角色、学生角色、授课目的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具体如表1所示。表1参与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比关注重点参与式教学传统教学教师角色学习管理者、课堂组织者和知识创新者知识传授者学生角色主动参与者被动接受者授课目的注重互动和反思传授信息及知识教学模式探究模式接受模式二、房地产经济学课程特点

房地产经济学是笔者所在学校工程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主要运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规律和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律[11-12]。总体来看,该课程有以下两大特点:

一是综合性。房地产经济学是一门以房地产经济运行现象及其资源配置活动为研究对象、具有很强综合性和交叉性的新兴而引人注目的应用经济学科。具体来看,该学科是建立在经济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学科,是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密切结合的学科。

二是实践性。房地产经济学课程内容包括地租理论、区位理论、房地产产权制度的基本理论及房地产投资、房地产开发建设、房地产运行原理和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与管理等,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

房地产经济学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行之有效的参与式教学方法,采用开放式教学内容的讲解——突破课本局限,应用提问式的授课方法——多问问题,布置无标准答案的习题和多样化的学习成果展示等。应用课堂即兴讨论、专题讨论等参与式教学方法[13],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参与式教学法在房地产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从教6年来,坚持主体性、互动性、反思性的原则,在房地产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参与式教学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为核心,注重从“让学生学”向“学生要学”的转变。要实现这一目标,应从以下三方面做足功课:激发兴趣、讲究方法及适度考核。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对房地产经济学这一主干课程的学习兴趣是搞好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在初次授课时,笔者重点介绍该门课程的讲授方式,为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将该课程体系简单归纳为“2+3+4”模式。“3”即:概念、特点和分类,主要是针对房地产、房地产业、房地产供需等基础知识的讲解。“2”即:两个难点,一是利用四象限模型分析房地产市场运行规律;二是利用过滤模型解释新房建设补贴的过滤效应。在讲授这两个难点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没有过多进行深奥晦涩的理论研究和模型探讨,而是将重点置于成熟经典的经济学原理和理论的介绍上,通过课堂传授,培养学生能对身边的经济现象进行一定分析的能力。“4”即:在讲授基础知识和难点的基础上,精心准备4篇文章,其内容涵盖:房价越调越涨形成“中央空调”效应的原因分析、房地产开发报建“潜规则”分析、房地产泡沫形成及预警分析和住房公积金“济富劫贫”原因阐释等。可见,用一个简单的模式总结该课程的教学特点及其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其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

(二)科学的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缺乏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且当代大学生较有个性,实践经验欠缺,知识面较窄等问题,教师在授课中需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的应用价值[12]。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将教学方法从以讲授为主向参与式教学转变,采用课堂即兴讨论、专题讨论等具体方式。

1.课堂即兴讨论

房地产经济学是一门来源于现实生活并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教师可以在讲课过程中向学生提出一些既紧扣教学内容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现实问题,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课堂即兴讨论。如在讲到房地产宏观调控时,设置课堂互动环节:“你是愿意租房住还是买房住?为什么?”再如,就目前房地产的调控现状,和学生一起分析由于土地垄断、超发货币和贫富悬殊三个主要原因形成房价越调越涨、越涨越调的“中央空调”现象等。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终再由教师来把握讨论结果,引导学生的课程学习。教师讲得精彩固然是上好一节课的基本要素,但是让学生参与讲解,可以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就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学习。

2.专题讨论

专题讨论与课堂即兴讨论不同,需要有相对完整的一段时间,一般一个专题的讨论至少需要1节课或者更长的时间。专题讨论一般以小组(一般4~5位学生)为单位,每次设置3~4个讨论小组,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与房地产经济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或者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如在讲解第七章房地产税收时,结合《一虎一席谈》的一期节目——《房产税会进行到底吗?》要求学生围绕该问题在课后完成资料的收集工作,主要包括:房产税的定义、性质和作用等基础知识、上海和重庆两个试点城市征收房产税的实践、总结视频对话中各位专家的意见。最为重要的是由学生自己阐述个人的观点(赞成或反对)等。学生通过在课下收集与整理基础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小组代表阐述该小组观点,由小组成员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教师作最后的总结工作。相比短时间的课堂即兴讨论、专题讨论,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参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在整个专题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3.适当的考核方式

除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科学的教学方法外,提高参与式教学效果还需考虑适当的考核方式。“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学习好坏最终的评价标准还是分数的高低,分数也最为学生所关心[14]。在符合学校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房地产经济学课程特点,以鼓励学生参与为指导思想,将该门课程的平时成绩设定为总成绩的40%(一般课程的平时成绩仅为20%)。需要注意的是平时成绩的设定方式,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平时成绩应从考勤、论文及参与度三个方面综合进行考核。具体来看,教师在授课时应严格考勤,教学任务结束后公布学生的考勤情况。同时,鼓励学生尽可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拿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科研小论文、学习心得、自制课件等)。教师应重视和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并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教学效果。图1为参与式教学方法在房地产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思路。

图1参与式教学法在房地产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四、结语

从高校教学过程的实践应用来看,参与式教学方法能够创造民主、平等、宽松的大学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参与式教学法还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应承担的学习责任;参与式教学法更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真正体现教学相长,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笔者在房地产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标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然,由于受主客观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参与式教学方法适用于哪些课程?适用于哪些学生?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等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张翼星. 当前大学本科教育中的两个问题[J]. 高等教育研究,2007(1):73-76.

[2]张楚廷. 大学里,什么是一堂好课[J]. 高等教育研究,2007(3):73-76.

[3]钟有为. “参与式”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0(9) :114-115.

[4]罗瑞珍. 参与式教学法在《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心得[J]. 经济师,2010(2):134- 135.

[5]窦强. 参与式教学理念在高校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应用[J]. 青年文学家,2011(6):46.

[6]张凤林. 参与式教学的课堂组织与实施策略探究[J]. 学理论, 2012(15):227-228.

[7]易忠君.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教师角色转换探讨[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2):81-83

[8]李书华. 《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探讨——引入参与式教学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2):248-249.

[9]韩玮. “参与式”教学在《合同法》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3) :54-55.

[10]张凤林,邓凯元. 参与式教学课堂实例及评析[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2(1):62-66.

[11]周波. 谈参与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J]. 时代教育,2014(9):67-68.

[12]陈建国,许凤.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10(1):89-94.

[13]徐淑红. 论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系统化改革思路与策略[J]. 高等建筑教育,2010(4):133-136.

[14]沈艳丽.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现代企业教育, 2014(8):117.

(编辑王宣)

作者:徐淑红

参与式教学的合同法论文 篇2:

高校创业课程的特点及教学改革

[摘要]开展创业课程是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创业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建构性的特点。高校创业课程的教学方面存在着教学过程简化、教学方法陈旧、实践教学缺位这些弊端,而这些问题与创业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相悖。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大力开展实践教学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课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一、高校创业课程的特点

1. 综合性

创业是个复杂的过程,创业过程需要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会计学、广告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掌握经济学知识可以使创业者在开创某种经济关系,或在经济重大转型时期,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规律,实现小投入、快积累、高增长。创业时还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产品质量法、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知识产权法等,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当新企业创办起来之后,创业者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如企业战略管理、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把企业造就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创业型组织,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力。创业过程的复杂性以及所涉猎知识的多样性决定了创业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2. 实践性

创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事业。任何貌似完美的创意、想法,只有放到实践中去检验,才能证明它是否行得通。这就意味着在创业教育过程中,仅仅单纯地传授创业知识和相关技能是不够的。实践教学应该是创业课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缺少了这个环节,就会使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从而导致创业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状况。创业实践教学是指通过模拟创业使学生体验创业的全过程,而模拟创业是指大学生从寻找商机开始,到制定创业计划、组建创业团队、进行创业融资和企业运营管理,都要进行全过程模拟,籍此运用和检验创业理论学习中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大学生模拟创业可以选择到创业实践基地或孵化企业实习,也可以通过创业模拟软件来演练。

3. 建构性

建构主义强调“对结构进行建构和解构,他们认为一切知识都是通过描写而得到的,在经过中介及被组织在话语中而领悟的”[1]。具体到知识和学习领域,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不是由教师将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原有的知识结构、经验、信念,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与现有知识相互作用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2]。创业是一个创业者的意志、目的与社会环境互动的“复杂性”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项集创造性、创新性于一体的开拓性事业。创业的复杂性、创造性、创新性使创业课程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其他课程,创业课程具有建构性。这意味着教学过程应当是学生积极主动地、有意识地获取知识的过程;创业课程的建构性还意味着教学内容应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将以往知识与现有内容经过重组、改造、建构而获得;此外,创业课程的建构性还决定了这门课程需采用互动式、启发式、参与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特征,使学生在融洽、活跃、参与的氛围中培育创业精神,获取创业知识和技能。

二、高校创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过程简化

创业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营销学等学科相结合的理论体系。创业学的这种综合性和复杂性要求创业课程必须提供足够的教学时间,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成。然而,当前高校所开设的创业课程基本上都是公共选修课,这类型课程的特点是班容量大、课时数偏少,导致教学中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教学内容过多而教学时数有限,致使教学过程简化,难以满足能力型教学的需要;二是在上课过程中因学生数量过多,教师驾驭课堂困难,导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2. 教学方法陈旧

当前高校中,创业课程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大多仍然停留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记笔记”的模式,这种枯燥、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与创业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相悖。创业课程的建构性要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主体作用,注重情境特别是实际情境的作用,要注重协作学习,也即创业课程应采用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分组式、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头脑风暴等。

3. 实践教学缺位

创业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对于实现创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创业与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业技能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理论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继承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过分强调课堂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性教学对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目前高校中开展的创业课程普遍处于这样一种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表现在要么实践教学缺位,要么至多是带领学生参观创业实践基地和孵化器,这种停留在浅表的、简化的做法实际并没有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任何作用。

三、关于创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1.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当前高校中开设的创业课程多为公共选修课,而公选课的特点就是选课者众多、班级规模庞大。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上课过程中学生数量过多,教师驾驭课堂困难,导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然而,如果深层次剖析高校开设创业公选课的真正动机,就会发现这只是高校为了应和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政策的应景之作,或是为了不至于在轰轰烈烈的创业大潮中被淹没而发出的一息声音罢了。由此导致各高校开设的创业公选课教学质量低下、教学目标无法实现而流于形式。要想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改变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即在各专业学院中开设创业课程,突出专业特色,使创业类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高校中的某些前沿学科如IT、通信、能源、生物制药等,如果能与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不但可以使科研成果得到有效转化,还可以弥补大学生专业知识丰富而创业知识缺乏的不足,同时也能很好地解决创业公共选修课规模太大而带来的弊端。

另外,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应充分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个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主要环节,在明确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前提下,应精心组织教学环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有限的课时内将课程内容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是否能恰当地做到这一点,是体现教师教学智慧与教学艺术的标志。比如,在创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创业的概念界定、创业者的动机、创业者的特质等内容可以适当精简,而把讲授的重点放到创业的三个关键要素方面,即创业机会、创业团队与创业资源。

2. 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的主体性是天然具有的,而非外界赋予的,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及新知识意义的过程。鉴于此,创业教师应注重采用多样化的参与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领会理论的精髓。高校创业课程常用的参与式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分组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游戏教学法等[3]。

案例教学法是将社会上或身边发生的情景、事例运用到课堂中,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理解,以期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具体、形象、生动、有趣,避免了传统的“师——生”知识授受方式的枯燥乏味。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当中,加深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讨论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某一个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便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教师使用讨论法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具备与所讨论问题相关的基础知识,另外讨论的问题必须具有吸引力;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最后还要做好讨论小结。讨论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分组教学法就是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项任务,小组成员之间经过研究、讨论、交流后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的成员之间最好存在异质性,即个性、气质、兴趣、性别、学习程度之间应当有差异,组员之间可以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教学节奏,对小组进行巡回指导,适度点拨与评价。

角色扮演法就是设定某种情境和题材,以任务的完成为主要目标让学生扮演某种角色,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使学生在真实的模拟情景中,体验某种行为的具体实践,从而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参与情境、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游戏教学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汲取知识。一种高深的原理、规律、理论,如果只是通过教师单纯的说教和传授,学生的接受度可能并不会太好。但如果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则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受到启迪,领悟道理。

3. 大力开展实践教学

一是开展创业实验模拟。创业教学中的实验模拟是指学生通过创业模拟软件,了解创业的整个流程,感受创业的真实情境,以培养创业意识、提升创业技能。这种方法可以与前面的课堂教学相结合,在学习完理论知识之后,引导学生在软件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模拟性的创业实践。目前比较受欢迎的创业模拟软件有“创业实训系统”和“创业之星”,这两种软件通过对真实创业环境的逼真模拟,帮助学生掌握在真实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与经营决策,并对出现的问题和运营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估,从而使学习者对创业有更真实的体验与更深刻的理解。这两种软件的表现形式是:运用3D引擎与动态建模技术,逼真再现企业场景,使学习过程生动、形象、有趣、直观。

二是搭建创业实践实训平台。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构建创业实训平台,是落实创业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创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和坚实基础。高校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努力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和创业实践实训平台。信息化服务平台通过虚拟的网络空间,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资讯获取、学习交流、彼此借鉴的空间。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了全国首家创业教育师资网站——中国创业师资网(http:// www.ceteacher.net);中南大学则创建了全国首家大学生创业综合性服务网站——中国大学生创业网(http://www.chinadxscy.com)。搭建创业实践实训平台和孵化平台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提供免费的创业场所,并且在政策支持、注册流程、资金扶持、企业管理等方面都给予指导。如200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了“双实·双业”基地,中山大学则依托科技园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2008年南开大学与天津“青果园”创意创业凌奥示范基地签署共建协议,成立南开首个学生校外创业实训基地。这些创业实践实训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及优惠的创业政策,可以很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2]张传燧,吕达.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国际劳工组织.大学生KAB创业基础(教师用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编辑:苏慧]

作者:董青春 董志霞

参与式教学的合同法论文 篇3:

经济法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具体方案

【摘 要】经济法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在目前的教学中,本着为专业服务、注重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但仍然存在教学内容与实际冲突、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简陋等问题。所以,必须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进一步改革。

【关键词】经济法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经济法课程对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有着重大的意义,加之课程本身较强的实践性,这些都决定了经济法课程必须要大力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尽管目前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亟须用新的视角和思路来推进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 经济法教学内容改革的现状和具体方案

1.经济法教学内容改革的现状

与法学专业不同,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远远超过了部门法的范畴,其涵盖了经济法、民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以及商事仲裁、民事诉讼等程序法的内容。但是,目前各专业经济法的学时数均为54学时,明显不够。而在专业总学时数受限的情况下,经济法课程学时确实难以增加,所以,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

学院现有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包括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贸易、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经济法的教学应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法律知识,能够从容应对本专业工作中所遇到的法律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所以,从教学伊始,经济法教学就确立了为专业服务、注重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

在以往的教学中,具体做法是针对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教材、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等。如财会类专业主要讲授支付结算法、票据法、会计法等教学内容,工商管理类专业则讲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劳动法等教学内容,金融学、国际贸易等专业则讲授金融法、国际贸易法、商事仲裁法等,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

但是,随着社会对法律知识的重视,目前各专业逐步认识到了法律知识的重要性,除了经济法外,各专业均在各自新修订的方案中增加了与专业有关的法律课程。如金融学专业与经济学专业开设了金融法,会计学专业与财务管理专业开设了税法,管理学专业开设了社会保障法、广告法等课程,并且均作为专业限选课程。在这种情形下,经济法的教学内容就会与这些课程的内容相互冲突。所以,教学内容必须要做重新调整。

2.经济法教学内容改革的具体方案

基于为专业服务、注重因材施教的指导思想,经济法课程应重视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并结合学生的其他专业课,同时也要与工作中的知识结构相吻合。所以,建议统一将经济法的教学内容设置成以下六个专题,并合理分配学时数。

第一,公司法专题(12学时)。主要讲授公司在设立、变更、终止的过程中的法律规则。要求学生理解不同公司的区别,掌握公司的概念和分类、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法人地位、公司设立的基本条件、公司的合并与分立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债务承担问题、公司的清算制度以及企业财产分配顺序,掌握运用公司法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第二,合伙企业法专题(6学时)。主要讲授合伙企业设立和变更中的法律规则。要求学生理解普通合伙企业与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企业与公司企业的区别,掌握合伙人的责任、合伙企业的法律地位、合伙债务的清偿规则、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的特殊规定,掌握运用合伙企业法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第三,合同法专题(14学时)。主要讲授合同订立、生效、履行、终止的基本法律规则。要求学生理解合同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合同成立以及生效的要件、合同履行中的特殊规则以及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掌握运用合同法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第四,担保法专题(6学时)。主要讲授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五种担保方式的基本法律规则。要求学生理解不同担保方式的区别,掌握保证责任、抵押合同及抵押登记的效力、动产质押与权利质押法律制度。

第五,劳动合同法专题(10学时)。主要讲授劳动合同的订立、解除和终止的法律规则。要求学生了解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掌握劳动合同的特殊条款、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和后果,掌握运用劳动合同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第六,票据法专题(6学时)。主要讲授票据的分类、票据行为以及票据权利等基本法律规则。要求学生了解票据的功能,掌握票据的特点、各种票据行为的有效要件、票据追索权、票据丧失的补救措施等。

采取以上教学内容,既可以避免与专业其他法律选修课程的内容相冲突,也可以达到各专业统一课程名称、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评价等效果,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 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的现状和具体方案

1.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的现状

在经济法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教学方法的改革,但并没有明显的突破。

第一,教学方法仍较单一。基于法律课程的逻辑传统,传统的教学方法仍以理论传授为主。而在理论教学中,教师们也都特别注重法律概念、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原理的讲授。但是,和法学专业不同,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法学基础知识非常缺乏,在专业培养方案中无法开设如法理学、民法、商法、行政法等经济法必需的前设背景法律知识。即便是在一年级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涉及法律基础的部分也相当有限。所以,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对法学思维方法很陌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有限的学时中,既要补充大量法律常识,又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同时还要完成既定教学内容和目标。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倍感吃力,部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失去了学习该课程的信心和兴趣。

第二,虽然目前经济法教学中均采取了案例教学法,但是大部分老师仍将案例教学简单理解为举例教学,案例的作用仅是为了辅助加深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所以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也仅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因为缺乏相关的基础知识而无法或根本不参与,无法形成良性互动,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初衷。另外,案例教学需要系统编写的精选案例,而大部分教师对案例的整理准备不充分,同样的案例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就会显得枯燥无味,也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在经济法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情况尚需进一步加强。经济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针对法学专业的学生,往往可以采纳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旁听庭审、法律文书写作等实践实训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实践能力。但由于学时、条件等各种因素的限制,这些方法不可能在非法学专业学生中简单移植。目前我们主要采取的还是习题训练、课堂提问等简单做法,但效果并不很好,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已成为经济法教学中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2.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方案

提高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最重要的还是提高教师本人的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表现为语速适中、教学表情丰富等基本教学技能,还应重点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选择教学内容的顺序,同时,建立起每一章节的知识体系框架,让学生尽快熟悉法律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特别注意课堂语言的通俗化。法律语言的庄重性、准确性决定了法律文本的枯燥和深奥,面对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教师必须要将其通俗化。要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对法律知识进行“翻译”,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法律知识进行说明,以此来拉近学生与法律知识的距离,让学生对法律知识有亲切感,不再有畏难情绪。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案例教学法的改革方面,教师必须摒弃案例教学就是举例教学的错误思想,在收集案例、选择案例、组织案例教学等环节多下工夫。搜集案例是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实施的前提。可以从《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电视媒体节目上搜集,也能够从《法制日报》等报纸杂志上搜集以及从法律图书馆、中国法律信息网等网站上搜集。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栏目,制作十分成功,并有专家点评,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其中有些案例十分典型,也有一定的理论深度,都是很好的案例素材。选择案例时,一般应注意新颖性、典型性、层次性,即尽可能选择司法实践中的最新案例、有代表性的案例、有深度和广度的案例,这样既能吸引学生,也便于开展提问和学习。案例选得好,案例教学法就成功了一半。在组织案例教学时,要注意教学设计,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事先将案例公布,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最后由教师总结分析案例,引出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点。

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方面,必须注重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参与式教学,就是教师按照参与方式的要求和途径,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特点,以学生容易接受、便于参与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亲自操作掌握教学内容的方法。可以采取的方法主要有讨论、辩论、换位等。讨论,是指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关心的问题,在上课过程中由学生围绕布置的问题自由讨论发言,鼓励学生争论和辩论。当发言、争论或辩论结束后,由教师进行总结陈述。辩论,是指根据课程要求和社会实践进展,选择若干有争议的观点,在教师和学生的综合选择后定下一个可辩论的题目,将学生分为正、反方和旁观者点评三方。在正反双方辩论后,先由学生旁观者点评,最后由教师评讲。换位,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选择1~2个学时,根据特定教学内容,选取素质较好的学生以教师身份开展教学,教师积极参与提问和总结,以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和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些教学方法都很容易引起互动。但是,参与式教学也需要充裕的实践教学时间,如何把握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演练磨合。

三 经济法教学手段改革的现状和具体方案

1.经济法教学手段改革的现状

我院经济法课程较早就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在优化教学环境、丰富教学内容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实践发现,目前的教学手段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第一,多媒体教学很容易成为“机灌”式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显示速度快、信息量大等优点,但非法学专业学生本身对陌生的法律名词就很困惑,如果信息展示太快,学生的思维往往跟不上授课进度,疲于记笔记,需要学生理解的内容反而没有很好理解。有学生反映,上课时教师讲的内容,很认真地记了,也懂了,但在案例分析或习题演练的时候却不会做。这样就削弱了多媒体教学应达到的教学效果。

第二,没有真正做到“多”媒体教学。目前,经济法教学已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但很多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有些只是单纯地把板书的内容制成课件。而除了课件以外,没有其他媒体,甚至连黑板的板书也没有了,“多媒体”教学实际上还是“单媒体”教学。同时,老师对多媒体课件也逐渐形成了依赖,课件制作也仅仅采用文字一种元素,课件变成了电子黑板,也容易造成学生视觉上的疲劳。

第三,其他辅助教学手段的利用率不够。目前,经济法已经建立了与教学相关的精品课程网站、Moodle教学平台,并且已经结合使用。学生们普遍反映信息量很大,很有用。但同时也反映有些资源特别是视频教学录像打开很慢甚至打不开,Moodle也常常进不去,这说明学院相关的维护人员投入不足。但是,从自身建设来看,学生的访问量并不高,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资源建设、交流与共享。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平台的功能尚未完全开发利用,学生的其他课程负担较重,这些都影响了辅助教学平台的使用。

2.经济法教学手段改革的具体方案

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完善,要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是课件制作必须体现多媒体教学应有的互动式、交互式、现实模拟性优势特征,要注意文字、图案、视频等多种因素的组合,提高课件的美观与简洁。二是要防止走入多媒体教学的误区,避免过分追求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要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必要的板书对于引导学生学习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每学期还应根据学生反映和教学要求,对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进行修改和完善,使之不断更新和升级,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精品课程建设是聚集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并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教学共享的一项教学创建活动。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更新各项信息资源。这需要教学团队的集体努力,教师也需要不断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目前经济法精品课程网站上明显缺乏教学视频,经济法的Moodle平台已经开发使用了测验、论坛模块,但课堂管理中的互动评价、问卷调查、作业活动等仍需要继续努力和开发。这不仅需要学院技术力量的投入,也需要教师的大力配合和努力。

综上,经济法课程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手段上,都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努力。

〔责任编辑:王以富〕

作者:何平

上一篇: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论文下一篇:参数优化的数控加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