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词与中西方文化论文

2022-04-15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解析文化教学的涵义及词汇的文化特征,分析了大学英语词汇的文化教学,介绍了将文化教学应用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方法,并进一步提出大学英语词汇文化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颜色词与中西方文化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颜色词与中西方文化论文 篇1:

英汉词汇差异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

摘要:学习了解英汉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差异,结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才能获得英语词汇教学的最大产出。英汉词汇在词汇的空缺、词义的范围、词汇的文化蕴意及文化联想等呈现出较大的文化差异。有鉴于此,可通过提高英语教师的素质,结合词汇比对法、词汇联想法并采用随机教学传授、多途径渗透跨文化意识等方式,从而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词汇 英汉词汇 文化差异 词汇教学

一、问题的缘起

语言作为人类历史以及文化进步发展的表征, 鉴于各异的生活环境、气候以及历史条件由而生成各异的文化背景及文化习俗,在思维理念、价值判断、生活方式以及行为准则都存有较为明显直观的文化差异。而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语言与文化具有天然联系,语言与文化相伴相随并且两者互相影响。词汇作为语言的最基本构成要件,是语言得以独立存在的根本前提。学习了解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结合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才能获得词汇学习的最大产出。历来学界对于英汉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着墨较少,对于两者文化差异对比的研究更是鲜有显性成果,而对于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对于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机制研究则更是尚付阙如。

二、英汉词汇之间的文化差异对比

(一)词汇的空缺现象

英汉国家不同的文化差异影响英汉这两门语言依照各自不同的方式切分主客观世界, 由而型构各异的词汇系统, 而各异的词汇系统也将导致英汉词语与其意义较难一一对应, 进而产生了词汇中所谓的“ 空缺” 现象。[1]词汇空缺是语言中的一种较为自然的现象。该类词汇有些来源于人们生活经验的不同, 有的来自于人们世界观的迥异, 也有的是来源于宗教、风俗或者神话传说等。一方面,英语中的某些附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单词,在音译为汉语时出现了空缺。比如“cowboy”这个词,其带着浓厚的传奇色彩及明显的浪漫主义,这与美国早期的西部开发相关联。虽然汉语将该单词翻译为“牛仔”,但这种生硬的翻译无法反映该单词的产生背景及其时代意义。而汉语中将“Hippy ”翻译为“嬉皮士”,也并没有反映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那些行为怪异、追求特立独行的美国青年群体的特征。另一方面, 汉语中的某些词汇在翻译为英语时也产生了空缺现象。如多数英美国家的民众不了解何为“四合院”,何为“炕”,以及“中山装”“旗袍”等等的来源,也难以理解汉语中的某些礼貌用语及部分谦词,对这些表征独具中国特色文化内涵的词汇,难以在英语词汇中找到转换词汇。

(二)词义的范围差异

英语词汇中有一种常见的现象就是其虽能在汉语词汇中找到对应词汇,但两者的词义范围存在很大不同。第一种情况,英语词汇的涵义范围大于对应的汉语词汇的词义。如个别表示“亲属”的词汇,如汉语词汇中的“叔叔”指涉的是父亲的弟弟、较父亲更为年轻的长辈。其在英语词汇对应“uncle”,显然,该英语词汇的范围远不止指“叔叔”,还可以是父亲的哥哥,或者是母亲的兄弟。类似的情况不一而足。比如英语词汇中的“drugstore”,其含义不止对应汉语词汇中的“药店”, 还包括出售药品、兼营杂货甚至是便餐的店铺。第二种情况则是英语词汇的涵义范围小于其对应的汉语词汇的词义。如“family”这个英语单词意指包括父母、子女所组成的两代人家庭, 而其所对应的汉语词汇“家庭” 却包括了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在内的三代人、四代人所组成的家庭。当然这也与中国人的家庭构成方式及其固有的生活习惯相关。因此,“family”所指涉的范围远远小于汉语中的“家庭” 所意指的范围。此外, 基于中西方之间迥异的思维方式,对于英汉中的某些词汇的排位顺序而有所不同。

(三)词汇的文化蕴意及文化联想差异

一个词不仅包含其字面含义,也具有引起人们进一步联想的深层含义。基于人们对于生活也有某种程度的共同体会、共同感受或者较为相似的生活经验,故而英汉中部分词汇在文化内涵上也有相似的地方。在共性之外更多的往往是差异性。人们在措词造句时一般都是立足于自身的文化背景并结合个人经验甚至是对某个词的特别理解。故而这种使用带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2]加之各个民族各异的价值判断、行为准则以及文化背景,使得词汇的文化意蕴以及对词汇的文化联想皆互为不同。尤其是在描绘颜色、表达数字、以及指代动植物的语词上则更为明显。首先,在描绘颜色的词汇中,英汉词汇的背后代表了不同的文化意蕴,如汉语词汇中使用“白”则指代丧事,而英语词汇中的“white”则意指纯洁、纯白或纯真、幸福吉祥等。其次,在指代动植物的词汇库中,英汉两门语言对之引致的感情色彩也各不相同。如汉语中“龙”指代一种吉祥的且有着巨大力量的神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英语中却是邪恶的指代;汉语中的“九”代表良好的联想,如“九重天”“九天揽月”等等。而对应的英语词汇“nine”却没有此方面的联想,倒是对于“seven”有美好的联想,代表“天堂”。

鉴于东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也导致英汉中的部分词汇在内涵外延上有所区别。如在汉语语境下,人们往往将“东风”联想到一片春意黯然、草长莺飞等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对于“西风”,人们更多是对其寄予惆怅的情绪,如古诗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等等。相反,在英语词汇中学者往往将“east wind”联想为败絮残冬的场景,而对于“west wind”却认为是一种温暖的表征,与我国对两者的解读截然相反。

三、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影响创新路径

(一)英语教师本身的素质和文化要求

鉴于文化包罗万象,包括但不限于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习俗、艺术、道德等诸多方面,作为一名英语知识的传授者,英语教师应立足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致力于全方面地提升自己的文化语言素养,锲而不舍地学习获取广博的知识,保持较为敏锐的语言感知度和较为全面的跨文化知识。才得以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游刃有余地调用其自身的知识资源,及时回应和解决学生可能随时提出的难题,才能有效促进英语课堂教学之成效,提高英语课堂的应激能力。

(二)采用词汇比对法

实践表明,英语教师采取词汇比对法对英汉这两门语言开展适时比对的,一来便于学生记忆,使得学生掌握词汇的速度、效率更高,二来也有利于学生更容易把握英汉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而促进英语的正确运用。比如英美国家在很多场合都经常使用“dear”这个词, 而在我国,“亲爱的”这个语词则不可随意使用,这就是英汉语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

(三)可采用词汇联想的方法

通过上述可知,词汇可以产生一连串丰富的联想,故而通过词汇联想的方法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词汇量、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比如,中西方在节日这方面也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双方除极为少数的共同节日外(如春节),各自存在独特的节日,如中国的端午节、中秋节等,而英语国家则有复活节、愚人节、万圣节等这样独特的节日。

(四)使用随机教学方式

考虑到目前我国开设英美国家文化知识讲授的课程较为欠缺,故而英语教师只能通过讲授现有教材,对于出现的附有深刻文化内涵的词语进行特别解析,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及促进英语文化的掌握。[3]如英语教师在讲到楼层“floor”这个词时,可以比对下英美两个国家对于楼层的表述方法不一致;在讲到英语数字中的13时可以旁征博引地告诉学生这个词代表不吉利的来源,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来也加深学生对这些词汇的记忆力。

(五)多途径渗透跨文化意识

除了英语教材之外,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外收集英美国家的邮票、明信片、地图等辅助开展语言教学,方便学生感受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及其历史文化。英语词汇中的相当一部分在来源上都有典故,或者是来源于传说,或者是来源于宗教文化,或者也可能是来源于某电影故事、文学著作等等。对于这一类词汇,英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集电影、幻灯片、录音录像等多种功能载体,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途径,传授直观有趣的教学内容,不仅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另外,英语教师也可以推荐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或者是简易的英语读本,培养英语语感,增进对英美文化的了解等活动。还可以开办英语角等方式,鼓励学生开口讲英语,创造多样化的英语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克服中国学生常有的“哑巴英语”,实效性地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结语

学习了解英汉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差异,结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才能获得英语词汇教学的最大产出。英汉词汇在词汇的空缺、词义的范围、词汇的文化蕴意及文化联想等呈现出较大的文化差异。故而通过上述论述可知,通过提高英语教师的素质,结合词汇比对法、词汇联想法并采用随机教学传授、多途径渗透跨文化意识等方式,从而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成效。语

参考文献

[1]李领军.论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3).

[2]张琦.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06).

[3]狄书阁.拓展中学生英汉词汇的跨文化交际信息[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

作者:徐敏

颜色词与中西方文化论文 篇2:

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本文作者通过解析文化教学的涵义及词汇的文化特征,分析了大学英语词汇的文化教学,介绍了将文化教学应用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方法,并进一步提出大学英语词汇文化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文化教学 大学英语 词汇教学 应用

一、引言

词汇学习对于每位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语言学习都非常重要。正如英国语言学家D.A.Wilkins.所言:“没有语法,不能传递很多信息;没有词汇,什么也传递不了。”可见,词汇学习在语言交际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作为英语教师,词汇教学必然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我们也需要努力开展更为有效的词汇教学,其中词汇文化的内涵是非常重要的。

词汇教学是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教学与大学生的词汇学习现状密切相关。词汇的文化教学,既能为学习者呈现一定的文化,又能让学习者很好地掌握和运用词汇,有利于更好地获得预期的甚至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词汇的文化特征和文化教学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Geoffrey Leech,1981)在其Semantics一书中提出词义包含七个层面: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概念意义为基本词义,后六层词义是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它们传载着不同侧面的文化信息。奈达曾说过,“要掌握两种语言,必须掌握两种文化”,“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汇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转自金晓宏,2005)。在英汉词汇中,有一些概念意义一致、完全对应的词,但更多的是具有各自文化蕴涵的词,这些词应是英语词汇教学的重点。词汇的文化特征具体体现在:(1)词义褒贬差异。由于政治、历史、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一些词的概念意义或指称意义相同,褒贬意义却不同,只凭字典上的词条的意义去理解就会出现差错。如社会主义(socialism)、物质主义(materialistic)对不同的国民,其意义是不同的。(2)词义内涵差异。由于受到宗教、艺术、风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英汉词汇中有很多指示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同或部分相同的词,其中包括数词、颜色词、动物词、成语、习语等。(3)对应词汇欠缺。指在两种语言中,在一种语言中有的词汇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没有。由于两个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对事物不同的观念等,致使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表达自己独特事物的词汇,中英语的对应词空缺在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所表现。(4)词汇联想意义缺失。在汉(英)语中有联想意义,在英(汉)语中却没有联想意义的词汇,这类词汇具有较强的民族文化特色。(5)历史典故习语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来源于历史典故的习语,其中的文化差异尤为突出。典故的运用不仅使语言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而且具有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的特点,更易于理解与沟通。

当然,词汇的文化特征从另一个角度,也可将词汇分为:(1)具有基本相同意义的词汇,如“狐狸”、“官僚主义”等;(2)具有部分相等文化意义的词汇,如“猫头鹰”和owl,“百灵鸟”和lark等;(3)具有非常不同文化意义的词汇,如“鱼”,“夏天”等;(4)在一种语言文化中而在另一种语言文化中没有对应意义的词汇,主要指带有某些动植物名称的词汇,如英语中的“鸵鸟政策”和汉语的“高风亮节”等;(5)文化意义相冲突的词汇,常指与表示颜色有关的词,如“黄色”和“戴绿帽子”等。

词汇具有自身的文化特征,这表明我们不论是学习者还是教师只了解词汇基本含义显然是不够的;英语学习者,不仅要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而且要了解词的文化内涵。这样,学习者在用英语交流中就可少犯甚至不犯错误,否则,就会引起误解,甚至矛盾,不仅达不到沟通的目的,而且会造成负面影响。同时,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适时介绍西方文化知识,将其融入词汇教学,引导学习者认识词汇的文化特征和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从初始的词汇阶段就向学习者传递文化意义,以便使其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达到切实有效地进行交流的目的。

在外语教学方面,束定芳(1996)把外语基础教学阶段文化导入的内容类分为词语文化和话语文化两类,其中词语又分为单词和词组包括习语和成语。而且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学习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语言教学应该与文化教学结合进行,这已经成为语言学家和广大英语教师的共识(赵秀平、孙浩宾,2007)。如上所述,英语词汇作为英语语言构成的要素之一,承载着英语国家的特定文化。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及时、适时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增强学习者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其跨文化交流意识,以达到提高英语学习者实际交流能力的最终目的。曾欣悦等(2008)认为影响英语学习的语言文化体现在文化语义、文化语境和文化心理三个方面,其中文化语义指由语言诸单位如词、短语、句子等记录或负载的社会文化内涵,这表明词汇本身具有很深的文化特征。同时也表明在英语词汇教学中需要开展一定的文化教学。

三、大学英语词汇的文化教学

(一)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特点是由大学英语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的,以高职英语教学为例,非英语专业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在词汇方面,其教学要求分为A、B两个等级,具体是A级要求认知34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6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2000個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而且学生还应结合专业英语学习,认知400个专业英语词汇;B级要求认知2500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000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1500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这一目标表明大学生所要掌握的英语词汇本身不是很多,但是大学生学习英语更多的是使其服务于自己的专业,需要用英语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需考虑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所以学生必须了解甚至掌握和运用这些差异。

(二)教学注意事项和课堂交际知识补充范围

针对大学英语学习的目标和要求,以高职为例,《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了注意事项: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使用语言能力,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知识范围指导如下:

上述的知识范围,不论是日常交际还是业务交际,都涉及使用英语得体地进行交流,交流中交际双方都要使用一定的词汇表达自己的观点,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都离不开用词,这种现实的英语交流必然涉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其虽在高职英语教学明确指出,却也凸现大学英语词汇的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何在大学进行词汇的文化教学呢?下面我们将探讨大学英语词汇的文化教学的具体方法。

四、大学英语词汇文化教学方法

通过上如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需要进行一定的文化教学,该如何进行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才好呢?一位教授曾指出,“当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探讨,以便加深印象,增进了解;当学生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或技能时,教师要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进而练习、掌握和运用”(教学法课堂记录,2008),这种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需要,也是开展任务型教学和交际法教学的现实需要。具体的教学方法很多,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以下这些方法会有利于达到预期的文化教学的目的,即既让学生了解一定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熟悉和掌握这些差异进行有效甚至高效的跨文化交流,又让学生不至于因担心过多的差异而产生心理恐惧。

(一)直接讲授法(即针对某些词汇,进行相应的文化讲解)

在英语教材中,有些具体的词汇本身就带有特定的文化特征,如Christmas Day, Thanksgiving Day, Valentine’s Day, 这些词本身就是欧美国家中的节日,显示了西方的传统,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些词汇进行讲解,讲解节日的由来、节日的特点等方面。这样一方面讲解了词汇,另一方面传授词汇的文化知识。

(二)故事导入法(即通过词汇背后的故事来讲解词汇的文化含义)

英语的词汇,不仅表示节日的词汇具有故事,很多其他的词汇本身也具有一些故事,如It rains cats and dogs.(雨下得特别大),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穷得像教堂里的老鼠)。这样教师可讲解英国特殊的地理环境(雨下得大,英国的猫狗住在楼层的地下室,下了大雨,当雨水漫进去,它们就跑出去,所以看上去像天上下了猫狗)和社会生活(在英国,以前教堂是有很少油水的地方,连老鼠也是受穷的)。这些词汇本身讲述了欧美国家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通过讲述词汇背后的故事,教师能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很多英语词汇和英美国家的词汇文化。

(三)对比分析法(即通过分析词汇的中英文特点来探讨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英语的词汇和汉语的词汇,有共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教师可将其作为对比。例如dragon 和moon, 英汉语都指出dragon是动物,月亮是一个球体,不过英语中的dragon是一个凶狠害人的怪物,而汉语中的dragon却是中国人的崇拜的,能带给人快乐和好运的圣物;moon在西方人看来是冷冰冰的对人不友好的象征,而在中国人看来,就有花好月圆、嫦娥奔月等许多留给人们无限美好和憧憬的故事。通过这些词汇知识的对比讲解,教师可使学生对中西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会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四)影视媒介导入法(即通过影视欣赏等教学媒介来扩展跨文化知识了解)

有些英语词汇在具体环境中的运用,教师可通过播放影视,将这些词汇文化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比如在商务礼仪中,有些用词是非常讲究的,通过观看相关影视内容,学生会深入了解词汇本身的价值和在不同场合应用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会了解商务词汇在一些国家的差异。当然,教师在选择影视内容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五)英语环境引导法(即引导学生去英语角锻炼,寻找机会学习和了解)

英语学习中词汇的文化学习,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词汇的文化也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当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去英语角和外国朋友进行交谈,当然也可以与本国的朋友交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实际接触和运用英语词汇,了解词汇的文化,最终提高其学习词汇和运用词汇的能力。

(六)外教引领法(即请外教现身说法)

当然,如果有机会,教师可以邀请外国朋友走进自己的英语课堂,与同学们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或请外国朋友讲解同学们感兴趣的词汇知识和文化。请外国朋友现身说法,不仅能增加学生运用英语词汇的机会,还能让学生切身体会英语词汇的一些文化特征。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易于词汇的文化教学的方法,比如让学生查相关资料、开

展课堂讨论等。

五、重要意义与需注意的问题

目前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开展文化教学的意义很大,有如下几点:1.拓宽视野。拓宽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视野,让学生不只是了解单词的基本含义,而且学习到词汇的文化意义。2.了解差异。在英语词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习词汇的文化意义,可以使学生了解英汉词汇的异同,以便更好地应用英语词汇。3.增进了解。英语词汇的文化教学,可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具体差异,也可使学生对自己的文化进行深入了解,进而做到知己知彼,为将来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做好准备。4.高效交流。当然,词汇的文化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运用词汇与外国朋友进行有效的交流,当前词汇的文化教学正是高效交流所应具备的词汇教学的一部分,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5.趣味教学。词汇的文化教学本身具有趣味性、故事性,可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大学英语词汇的文化教学中,也有一些应当注意的问题:即1.度的把握。英语词汇的文化教学是英语的词汇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在对词汇进行文化讲解中,要根据词汇讲解的需要适时适量地补充其文化意义。2.方式的把握。在英语词汇的文化教学中,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指导思想,教师应注意词汇的文化意义讲解的方式方法,将词汇的文化教学的方法灵活运用,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学生知识量的把握。在注意度和方式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当了解自己的学生的知识水平现状,以便开展有针对性且富有成效的英语词汇的文化教学。4.教师知识水平的把握。除了解其学生的知识水平外,教师还应当对自己的知识水平有明确的认识,同时及时学习新知识,了解当今社会、当今世界,努力做到走在时代的前列、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和推进英语词汇的文化教学。

六、结语

由此可见,将文化教学应用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既是英语词汇教学本身的需要,又是大学生学习和应用英语词汇的具体需要。笔者主要从词汇的文化特征和文化教学出发,分析了大学英语词汇文化教学的目标、要求、注意事项和课堂交际补充知识等内容,探讨了大学英语词汇的文化教学的具体方法,并提出了英语词汇的文化教学的重要意义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曾欣悦,张向京.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再认识[J].大学英语(学术版), 2008,VOL5,(1):246-249 .

[2]尹雅娟.从词汇含义看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J].沈阳大学学报, 2004,VOL16,(1):53-54.

[3]金晓宏.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词汇文化意义导入的必要性及策略[J].科教论坛,2005:124-125.

[4]高職高专英语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育部高教司,2000.10.

[5] 赵秀平,孙洁滨.浅析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J].社会科学论坛,2007,(10).

[6]张宁.联想意义与英语词汇的文化教学[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16-46.

[7]王霞.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之我见[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45-48.

[8]曹文.英语文化教学的两个层次[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10-14.

[9]富冬青.英汉语词汇文化对比与大学英语教学[D].长春理工大学,2006.

作者:邓鹏丽

颜色词与中西方文化论文 篇3:

从文化角度探究英汉颜色词的内涵

摘 要:文章探讨了颜色词在中英不同文化中所表现出的不同内涵,这些颜色词虽然不多,但能反映出不同民族和不同时代的文化、人们的心理以及审美。此外,文章还分析了英汉颜色词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的差异要求译者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以文化为背景翻译文章,这样对于增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颜色词;内涵;文化;英汉

自然界中的各种颜色是客观存在的,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同的颜色能唤起人们不同的情感,颜色本身有着丰富的情感意义和文化内涵。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民族、企业,甚至家庭在某一时期内构成的一种思想理念和行为习惯、以及由这种意识所反映出来的一些活动。在不一样的文化环境中,人们体现出的对颜色的喜好也不同,有时会是截然不同的。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章从文化的角度,就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在运用颜色词方面的异同进行研究。

一、英汉颜色词文化内涵的共同之处

生活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的人们,拥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不同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当然对每个词的使用和理解也就不尽相同。然而,人们毕竟生活在同一客观世界里,拥有相同的生存规律和自然环境等,所以,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也有相同和相近的地方。

(一)红色(red)

在中国,红色代表着吉庆、喜气、热烈、奔放、激情和温暖。在充满喜庆的日子里,人们都喜欢用红色来渲染欢乐幸福的气氛。特别是在中国传统的婚礼上,更是将红色用到了极致,红色的地毯,红色的蜡烛,红色的盖头,红色的喜字等等,这些都寄托着新人的美好愿望,希望今后的日子红红火火。还有在中国,人们过春节,都喜欢把屋里屋外打扮得红彤彤,红色的吊钱、红色的春联和红色的炮竹等等,处处洋溢着喜悦和吉祥。在英语中的red也经常表示一些重要和喜庆的活动:red-letter day (纪念日),paint the town red(狂欢),roll out the red carpet for sb. (展开红地毯欢迎某人),这些都是和喜庆相关的一些用法。

(二)白色(white)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白色的代表含义大体相近,都有诚实、纯洁、善良、公正、和平的意思。在汉语中,反映在“洁白如玉”、“一清二白”、“白玉无瑕”、“白圭之玷”等一些词语上,童话故事中的白雪公主也正是善良纯洁的化身。在英文中,例如:white lie (善意的谎言),white spirit(正直的精神),white man(忠实可靠的人),lily white(纯真的),white light(公正的裁判)中的white也都寓意纯洁,正直。

(三)黑色(black)

黑色在英汉词语中多与“不好的”,“黑暗的”,“坏的”,“邪恶的”等词语相联系。在汉语中,黑色多用于贬义词,例如:“天下乌鸦一般黑”,“黑心”,“黑帮”,“黑哨”。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黑”也可作动词,指利用网络知识对别人或网站进行攻击。如:那个网站刚被人黑了。在英语中,black也常表示邪恶,罪恶,倒霉等含义。如:blacklist(黑名单), black market(黑市), Black Monday(倒霉的周一) ,call black white(颠倒是非),black art(妖术),a black future(暗淡的前途),black despair(绝望),black dog(沮丧),a black-letter day(倒霉的日子),black sheep(败家子,害群之马)等。

(四)紫色(purple)

在英语和汉语中,紫色多表示高贵的含义,在汉语里,例如:明、清时的皇宫叫“紫禁城”,用“紫气东来” 表示祥瑞临门。在西方,紫色亦代表尊贵,常成为贵族所爱用的颜色,如:the purple (帝位),purple heart(紫心勋章),marry into the purple (嫁到显贵人家),born to the purple(出生在王室的)。

二、英汉颜色词文化内涵的不同之处

(一)黄色(yellow)

黄色和yellow在联想意义上是有一定差异的。在英语中,黄色表示卑劣、胆小的意思,如a yellow dog (卑鄙小人),yellow streak (胆小,怯懦),a yellow livered 和yellow belly都有“胆小鬼”的意思。Yellow在西方文化中是令人“嫌弃”和“厌恶”的颜色。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含有贬义。但是在中国,黄色是尊贵的意思,中国封建朝代从宋朝以后,明黄色是皇帝专属颜色。但在现代汉语中,黄色又常和低俗、不健康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例如“黄色书刊”,“黄色电影”等。当然黄色是黄金的颜色,因此也有财富的含义。

(二)绿色(green)

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人们常用绿色来描述有生命的,有生机的和有活力的事物,在现代汉语中,绿色蔬菜可以引申为无污染的,安全优质的营养类蔬菜的总称。但是,green在英语中的引申含义要比在汉语中更多一些:green 可以用来形容没有成熟的水果,如green apples(未熟的苹果),green还通常表示缺乏经验的新手,如:green hand (生手,没有经验的人),A girl who is still green at his job.(对她的工作尚无经验的女孩。),此外,英语中green也可表示嫉妒的情绪,如green-eyed (嫉妒的),当然green还有一些其他的含义:green-back(美钞),green fingers(园艺才能),green grocery(蔬菜水果店)等。

(三)蓝色(blue)

在汉语中,蓝色就是指一种颜色,就像晴天时天空的颜色。如“蓝宝石”、“蓝湛湛的海洋” ,几乎没有引申的含义。而英语blue的引申含义却很多。在英语中,蓝色通常会用来表达抑郁的心情。如: He is in a blue mood.(他情绪低落。) the blues在美国称为布鲁斯音乐或是蓝调,它用来表达一种伤感的情绪。乐曲节奏比较缓慢、悲伤,忧郁。此外,blue还有贵族的含义,如blue blooded(出身贵族的)、blue ribbon (蓝带,荣誉的标志),blue book (蓝皮书,政府所发表的报告书)。当然,blue还有其他的用法,比如blue bottle (大苍蝇,青蝇),blue chips(优良股票)等。

三、英汉颜色词文化内涵存在差异的原因

同是一个颜色词,但由于使用它的人群所处的地理位置,养成的生活习惯以及拥有的文化底蕴不尽相同,就会出现这个颜色词有不同的引申含义。这并不是词语本身的原因,而是语言之外的一些因素导致的,这大概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的不同使得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产生了差异,这是主要原因之一。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中国曾受到几千年封建主义的统治,而在西方封建社会存在时期相对较短,这就导致人们看待客观世界会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也体现在对颜色词的使用上。在美国,人们总会把黄色与期待、盼望与思念联系在一起。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南北战争的时候,有一位少妇每天都在路边等待着在远方打仗的丈夫早日归来,因为她的脖子上总是系着黄丝带,于是,人们就把黄色当作想念远方亲人,期待他们回来的象征。在迎接从伊朗回国的美国人质时,亲人们都挥舞着手中黄色的纸条,佩戴黄色的徽章来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

(二)地理环境

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那么对于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影响也是很大的。由于欧洲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白雪,这使他们很喜欢白色。还有就是因为欧洲人的肤色是白色,因此白色在英语中通常是褒义的。

(三)宗教信仰和神话

《圣经》中讲到背叛耶稣的叛徒总穿着黄色服装,所以,在英语中,黄色常使人联想到“背叛”。在西方,周五通常被称作黑色星期五,也就是英文的“Black Friday”,用来表述不幸的,倒霉的一天,这来自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同样是在周五这一天,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了伊甸园,耶稣被钉死在了十字架上,当然,他们也都是在周五这一天死去。所以,这一切使得基督教徒认为周五是“不幸”的代名词。中西方各个民族拥有不同的宗教信仰,这就导致人们在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上也存在不同。

(四)感知能力

感知能力的不同是由中西方人的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所致。如:英语中的“black tea”在汉语中是“红茶”,英语是从茶叶颜色的角度来命名的,而汉语从茶水的颜色来命名的。再例如红糖的英文表达是“brown sugar”,鲜肉的英文表达是“green meat”等都反映了中西方人对事物感知的不同。

颜色词的出现,使得人类可以把五颜六色的世间万物准确的表述出来,同时,人们也由于自身经历的不同,文化的不同等等原因,又赋予了这些颜色词不同的引申含义,所以,每一个颜色词的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这需要我们在学习外语的时候,要兼顾了解词语背后的文化背景,不要使自己对语言的理解只限于文字表面,甚至将母语中的文化带入到对另一种语言的翻译中,这样会造成在理解上的偏失。我们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多接触西方文化,在翻译颜色词的过程中,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疑问要体现出西方独特的文化内涵,实现对原文的忠实,这对促进中西方文化的沟通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Richards, 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 [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94.

[2]Ungerer,F.& H.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 孙智慧.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5-97

[4] 彭秋荣.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1,(2):30-33

[5] 周茉.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其文化差异[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66-68

[6] 唐岚.英汉颜色词的文化意义[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96-98

[7] 李燕.英汉颜色词的文化语义对比分析及翻译[J].科技信息,2011(7):167

[8] 伍卓,彭松奎.英汉颜色词及其文化内涵之比较[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2):138-139

[9] 罗贻畅.英汉颜色词语的文化涵义及翻译[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108-109

[10] 纳成仓.浅谈英汉颜色词的文化联想意义[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4):116-118

[11] 张圣素.从文化视角探究英汉颜色词的内涵意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5-37

作者简介:杨玥(1980.4-),女,天津市人,天津商务职业学院经贸外语系教师,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作者:杨玥

上一篇:患者视角的医患关系论文下一篇:数据结构中教学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