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视角的医患关系论文

2022-04-15

摘要:医患关系认知教育既是破解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状况的现实要求,也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涵。我国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加以完善。改进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要实现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机制化;梳理教育内容,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构建有机协调的课程体系,发挥出教学的主渠道的作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患者视角的医患关系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患者视角的医患关系论文 篇1:

污名化理论视野下的医患关系初探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新闻媒体中不断报导的医务人员被伤害甚至死亡的事件更是将医患关系的紧张暴露无遗。这些医患纠纷事件不仅仅是简单的医疗问题,而且已经演变为值得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首先介绍污名化理论的相关内容,然后在分析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时渗透污名化理论这一视角,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试图为缓解我国紧张的医患关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污名化理论;医患关系;对策

医务人员的职责是救死扶伤,给身患疾病的患者及其家人带去希望和帮助。医患关系的和谐与否影响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因此,人们一直都比较关注这一领域。但是,近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呈现出日趋紧张的趋势,社会中不断出现患者家属或者患者用暴力的手段伤害医务人员的事件,最近发生的是2014年2月17日黑龙江齐齐哈尔发生的医生遇袭案,再次将医患关系推上了风口浪尖。本文试图运用污名化理论来分析造成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缓解对策,希望能对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有所帮助和启发。

一、污名化理论概述

"污名"一词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该词用来表示一些不寻常的东西或道德品质败坏的人。[1]多个学科都对污名进行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污名"一词是社会心理学家欧文·戈夫曼首先定义的:它是一种深刻不信任的社会性状,使其拥有者在他人眼中丧失社会信誉或社会价值,受损的身份是其典型特征。[2]戈夫曼对"污名化"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对污名化一词的解释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戈夫曼认为,污名就是社会对一些个体或群体贴上的贬低性、侮辱性的标签,被贴上标签的人会产生羞愧、耻辱乃至犯罪感, 并会导致社会对其的不公正对待。[3]污名化就是一个动态的污名形成的过程。戈夫曼还将污名化的人群分为三类:身体有缺陷的人,如残疾人、艾滋病人、乙肝患者等;性格上有瑕疵或有心理疾病的人;某些特殊族群、宗教或种族中的成员,如黑人等。之后的很多研究基本上都沿用了戈夫曼这一界定的主要内容。

与西方相比,污名的相关研究在本世纪初才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但是,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污名化的类型远远超出了戈夫曼所做的三种分类,出现了诸如行业或职业污名、性别污名、地域污名、身份污名等本土化的污名现象。[4]

本文将"污名化( stigmatization)"界定为,社会通过一些方式给某些群体或者个人贴上贬损特质的标签,使个人或者群体在社会中逐渐丧失其社会身份、社会信誉和社会价值,导致其遭受社会排斥和社会不公正对待的动态过程。而且,正如张乐和童星在《污名化:对突发事件后果的一种深度解析》中指出的,污名化具有破坏性、快速污染性和不易消除性这三个特征。

由于受这一理论的启发,本文尝试在污名化理论的视野下对我国目前的医患关系进行分析,分析其原因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二、污名化理论视野下的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是指一个个体或群体与另一个个体或群体,在诊疗或缓解患者疾病中所建立的各种关系。医患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医患关系是指以医生为主的群体和以患者为主的群体之间在诊疗或者缓解患者疾病中建立的关系,是群体之间的关系;而狭义的医患关系仅指一对医生和患者的关系。[5]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医患矛盾发生频繁。根据我国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我国年平均医患纠纷数量为 40 起左右。而且,社会中不断出现患者及其家属用暴力手段伤害甚至杀害医务人员的事件,使医务人员在从医的过程中胆战心惊,不能安心工作,而且紧张的医患关系对医院正常秩序和医生执业环境形成不良影响,也阻碍了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医患纠纷事件、医患关系的现状问题不仅仅是简单的医疗问题,而且已经演变为值得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6]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即从患者、医务人员、媒体、政府、社会信任危机角度分析,并在其中渗透污名化理论的视角。

从患者角度看,他们有着较高的期望,承担着昂贵的医药费、经受着精神或者肉体的痛苦,情绪本来就处于很敏感的状态,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部分患者对医院及医生抱着全部的希望,一旦由于医疗技术的局限等原因,医院或者医生没有能够达到他们的期望,患者或者其家属就可能会将不满的情绪表现出来,如谩骂医生、殴打医生、诋毁医生和医院等等,对医务人员作出不好的评价。

从医生角度看,确实存在有些医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在医治病人的过程中由于医术的缺乏而给病人造成伤害或者加剧了病情的恶化,激发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愤怒的情绪;还有些医务人员虽然医术高超,但是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对待患者及其家属时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对待病人及其家属态度傲慢、不理不睬,使患者及其家属感觉到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还有一些医务人员以权谋私,缺乏基本的医德,他们向患者收取额外的费用,否则就不认真的对待患者的疾病,或者专门给患者开一些昂贵的药品来赚取额外的回扣。这些行为损害了整个医务人员在患者和大众中的形象。

从新闻媒体角度看,新闻媒体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们的报导和宣传甚至能够引导大众的认知导向。正如阳欣哲(2010)通过对受众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媒体暴露、媒体使用、媒体信任、媒体卷入等因素会影响受众对我国医患关系的认识。在对医患关系的报导中,许多新闻媒体为了赚取社会大众的注意力和关注度而大肆宣传医患关系的紧张、医务人员的道德败坏和医术不精、医护人员的态度恶劣、医院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剥削等等负面的消息,而很少报导一些正面的事情。

不可否认,医务人员群体中的确有一些医生的不端行为使得医疗行业整体被污名化,但也有一些负面事件是媒体过度渲染乃至无中生有的。一些新闻媒体的片面的报导使人们对医务人员的形象形成一种错误的、偏见的认识,认为他们与患者是对立的,不会真正为患者着想,使医务人员的形象被"妖魔化"和污名化,使人们容易将一些少数医生、少数医院具有的不好的特征放大为整个医务人员群体的特征,使医生这一职业群体就被污名化了,被贴上了不好的标签。

从政府角度看,当患者及其家属出现伤害医务人员的行为时,政府相关部门采取的应对措施仅仅是简单制裁出手伤人的人,而不去调查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这样做的深层次原因,没有透过表象去分析问题的实质。社会大众对事件的真相缺乏真实的信息,于是,他们表现出焦虑、愤怒、恐慌、失望的情绪,他们就会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或相关信息对事件进行重新阐释,并为医生这一职业群体贴上"危险"、"不安全"、"不信任"的标签,即将其污名化,以缓解自己的情绪,这类似于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从社会普遍存在的信任危机角度看,这种信任危机具体表现在医患关系中就是患者及其家属对医务人员的医德和医术产生不信任,进而对这一职业群体贴上"不信任"的标签。正如张昱和杨彩云在《泛污名化:风险社会信任危机的一种表征》中说的,如果特定的专业人士在品行方面的可靠性、知识和技能的准确性方面不能完全保证、无法为整个社会控制风险提供智慧保障,那么就会由此导致人们对专家系统合法性的丧失,社会污名随之而来。[7]在医患关系中,这里的专家系统就是指医务人员系统。当患者不信任医生时,医生的所有行为都会让患者及其家属怀疑他们另有目的,而这种污名化极易引发患者及其家属与医务人员的冲突。

张昱和杨彩云认为,职业污名或行业污名是社会公众对某一个体的言论或行为的负面评价,扩散到其所属的此类职业或其所在的整个行业被污名化的状况,即污名的晕轮效应。污名化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就在于社会公众由于受到新闻媒体对某些个别医生的行为报导的影响,以及由于沟通机制不畅、信息获取不畅等原因导致的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危机,而对医生这一职业产生了负面的评价和贴上了不好的标签,将他们污名化,从而用一种排斥的、敌对的、自我保护的态度和眼光看待和对待医务人员及整个医疗系统,这就容易导致医患双方的对立,容易产生冲突。

三、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建议

职业的污名化具有很大的危害。对整个医生职业的污名化可能会使医患双方更加不能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这样不仅会使医务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医护人员的自我价值受到挑战,而且会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阻碍医疗水平的发展,甚至还会危及社会稳定、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多方努力来为医生这一职业群体正名,也就是去污名化。理想的医患关系应该是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构建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

其一,新闻媒体应该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不应该渲染个别的医患关系,不应该只报导医疗体系中的负面消息,而应该实事求是的反映客观事实,提供真实的信息,将评判的标准还给社会。我们应该把正确引导舆论作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平台。[8]也就是说,新闻媒体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客观、真实地反映事实真相,为医生这一职业群体正名,增加人们对于医疗系统的信任度,发挥其维护社会秩序、化解社会危机的功能。

其二,政府应该维护好正常的医疗秩序,依法严惩和打击侵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和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建立保护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实施细则,使医务人员可以安心工作;要加快医疗体制的改革,建立有效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使患者的诉求能够得到及时的满足,缓解他们的焦虑、不安全感;不断健全医疗保障机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缓解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样做有利于避免患者将矛头指向医院和医务人员,缓解紧张的医疗关系,使人们客观地评价医务人员。

其三,加强医院内部的管理,争取大众的信任。严厉惩罚部分医务人员收红包、收回扣、见死不救等行为,提升医务人员在社会大众中的正面形象;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不把自己摆在高人一等的位置,而是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患者,运用同理心去体谅患者及其家属在就医时的敏感心理,真正为患者着想,让患者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尊重;严格医生的准入门槛,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医疗技术,让患者信任医生。

其四,通过各种手段在社会中进行宣传、普及健康知识,使人们意识到医学的作用是有限的,能够及时准确的诊断治疗和救死扶伤也是医生最努力追求的目标。可是人们对医学医疗的期望值不能超过医学科学所力所能及的范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医生可以不尽力,这也有赖于医务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素质的约束,有赖于政府和医院内部对医务人员的约束。维持医疗体系运行下去的根基应该是医患双方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总之,要实现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信任的医患关系的美好愿景,就需要搭建起医患双方良好沟通的平台、促进医患双方的相互理解和体谅、提升医务人员自身的人文素质和专业素养,并通过新闻媒体的媒介作用,使医患双方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使社会大众能对医生这一职业群体有一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这样做将有利于为医生职业或行业去污名化,有利于构建和谐信任的医患关系,有利于保证医疗卫生工作的正常运转,从而实现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和稳定的愿景。

参考文献:

[1]张乐,童星.污名化:对突发事件后果的一种深度解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0,(6).

[2]行红芳.社会支持、污名与需求满足:艾滋孤儿求助形式的比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33.

[3]唐魁玉,徐华.污名化理论视野下的人类日常生活[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5).

[4]管健.污名研究: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分析[J].江淮论坛,2007,(5).

[5]阳欣哲.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6]高金庆,马旭之,杨威.医患矛盾的产生与和谐医患关系建立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3).

[7]张昱,杨彩云.泛污名化:风险社会信任危机的一种表征[J].河北学刊,2013,(2).

[8]傅兴华,肖水源,唐友云.我国医患关系研究现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4).

作者简介:李小元(1990-),女,陕西人,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所学专业为社会学;郭莹(1982-),西北大学经济学硕士。

作者:李小元 郭莹

患者视角的医患关系论文 篇2:

对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思考

摘 要:医患关系认知教育既是破解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状况的现实要求,也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涵。我国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加以完善。改进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要实现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机制化;梳理教育内容,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构建有机协调的课程体系,发挥出教学的主渠道的作用。

关键词:医患关系认知教育 现状 策略

在医学人文重度缺失的当今中国医学界,医学院校应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呼声已凝聚起强烈共识。但一方面医学人文是个内涵极为丰富的范畴,医学人文教育涵盖面非常广泛;另一方面,与医学人文缺失相关的医疗困境已日益成为中国的重大现实民生问题。这对于刚刚起步的我国医学人文教育提出了重大挑战。中国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应如何建构?这不能不是中国医学教育界应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人文的核心是对人的关注,医学人文的核心理所当然也是关注医学中的人的存在状态,即患者和医者的状态。因此,无论医学人文教育的体系多么复杂,对医患状态的关注始终是其基本内涵。医患状态包括了患者的生存治疗状态,医者的工作状态,以及对二者均有重大影响的医患关系状态等。由此,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应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点既是对医学人文价值思考的逻辑结果,也是当今我国实际医疗环境的现实需求。基于上述考虑,本文拟对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有关问题作出探讨,意在抛砖引玉,并期待能够对探讨改善医患关系紧张状态的路径有所裨益。

1 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内涵及价值

医患关系是指在医疗活动中,提供医疗服务的医方与寻求医疗服务的患方基于医疗实践活动发生的各种关系。这其中既包括实施医疗技术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关系,又包括其过程中所涉及的其他各方面的非技术关系,如道德关系、利益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和价值关系等。[1]相应的,医患关系认知教育则是指医学院校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以医患关系的各种知识和能力为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医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他们形成有关医患关系的知識、观念和技能等,具体包括形成对医患关系性质和内容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对医患关系现状和影响因素的认识,以及学会处理医患关系的基本技能。

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于医患关系是医学生未来基本的职业人际关系,具备医患关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医务人员的基本职业素质,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理所当然应该是医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内涵,缺失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医学教育是不完整的。第二,从现实意义上讲,当前我国的医患关系处于前所未有的紧张程度,甚至成为重大民生问题,与我国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解决这一问题当然需要多管齐下。但毫无疑问,医学的特点决定了在医患关系中医务人员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医患关系的走向,因此,医务人员在处理医患关系上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应具备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和技巧。由于医务人员系统规范的医学教育主要是在医学院校时完成,医学生的医患关系认知教育便要承担起改善医患关系的使命。通过教育,使医学生形成对医患关系理性和成熟的认知,具备必要的处理能力和技巧,为走上工作岗位奠定相应的基础。

2 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现状

从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实际情况看,医患关系认知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医疗环境的现实要求还有不小差距,成熟的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完善还需要一个过程。复旦大学医学院于2012年6月发起的有国内46所医学院校参与的调查显示,超过80%以上的受访者对我国包括医患关系认知教育在内的医学人文教育整体上不满意。我国当前有600多所医学院校,在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实施上,普遍存在下列问题。

2.1 医患关系认知教育不受重视,没有形成可靠机制

在教育理念上,没有形成医患关系认知教育是医学教育组成部分的广泛共识,对其重视程度远低于专业素质培育;在学生培养目标上,许多院校还没有把医患关系认知能力作为学生培养目标;在教学体系上,内容分散在若干课程中,由于缺乏协调,没有形成有机的学科体系;在教学条件上,往往局限于校内教学,教学医院的教学受医疗环境、目标取向等影响,效果十分有限[2];在保障机制上,缺乏清晰的教育思路,人力物力均缺乏保障,没有形成相应的制度规范。

2.2 教学体系的功能未被开发出,教学实效有待提高

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都没有专门的医患关系认知教育课,医患关系认知教育涵盖在相应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内,医学人文课是对学生进行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主渠道。但这些课程学科取向明显,都有其侧重点,在医患关系认知教育方面缺乏有机性和协调性。加上上述课程学时数普遍偏少,使得医患关系教育内容更加难以凸显。

2.3 师资力量不足,教育的复合型欠缺

医患关系认知教育是典型的学科交叉型教育,涵盖人文知识和医学知识;同时又是典型的实践型教育,要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要求教师熟悉医院的实际工作状况。但现实中兼具人文和医学复合学科背景的教师少之又少,能够有实际临床工作经历的更是凤毛麟角。在大多数院校,讲授医患关系的教师多数是人文课程教师,他们缺乏医学知识,没有真正在医院环境中见习过,对现实中的医患关系仅是感性体会而缺乏深刻认知,导致对医患关系的诠释往往理论化、理想化和片面化。少数院校安排医学专业课教师讲授,他们具备医学知识,多数也有医院进修经历,对医患关系状况有较深刻认识,但这部分教师缺乏必要的医学人文知识,对医患关系的性质把握不准,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3 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改进策略

3.1 实现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机制化

加强医学生的医患关系认知教育既有现实紧迫性,也是带有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医学教育工程,需要形成常态化和长期化的运行机制。这就首先,要求医学院校要真正认识到医患关系认知教育在医学生医学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明确把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置入到医学生人才培养目标中,并有具体的目标要求,规定具体学分等,要有明确的经费保障。其次,学校要注意整合教育资源,创新课程体系,明确考核方式,明确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负责部门,确保教育的实施。再次,要注意加强师资培养,形成稳定、知识面足够的师资队伍。针对人文课教师缺乏临床阅历的现实情况,可以考虑安排相关教师去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医务科作短期进修,切身接触现实中的医患纠纷;也可以聘请临床岗位相应人员为教师做专题讲座,丰富教师有关知识。此外,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创新教育方式,发掘校内校外两种资源。比如与教学医院合作,安排专门的见习活动,让学生去医院感受现实中的医患关系;或者聘请医院医务科人员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医患关系现状。

3.2 梳理教育内容,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医患关系认知教育内容非常丰富,需要结合医学生实际和我国现实医疗环境实际,对内容作出梳理,突出重点内容,抓住关键内容。笔者认为教育重点应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医患关系的性质;二是医患关系的主要内容即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三是医患关系的处理技能。

医患关系的性质可以从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进行解读,对医学生而言,要特別注意从伦理学视角和法学视角分别进行诠释。在进行伦理学视角的解读时要站在患者弱势的立场,强调医患双方道德上的不平衡,医务人员负有更多的道德责任,要自觉承担救死扶伤的天职,强调医患关系内在的伦理属性[3];法学视角解读时,首先要强调医患关系本质上属于平权型的民事法律关系,双方是平等民事主体,各自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应相互尊重。其次应把医患关系定位在特殊契约关系上。双方存在医疗服务合同关系,通常情况下基于患方要约和医方承诺成立医疗合同,但由于医疗的特殊技术性和公益性,在特定条件下,比如对急救病人,医方有强制缔约义务。

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主体内容,双方当事人明晰各自的权利义务,做到相互尊重,这是双方构建持久和谐关系的根本保障。因此,对于医学生,要把医患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作为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重点,尤其是患者权利及对应的医务人员的义务。

针对复杂的医患关系现状,还要通过医患关系认知教育使学生初步具备处理医患关系,维护医患和谐的能力和技巧。这其中尤其是要注意训练学生掌握在医患沟通中的技巧和方法。因为对医生而言,沟通能力对他们能否处理好和患者关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善于表达,加强自身修养和涵养等。医院的实践也证明,加强医务人员沟通能力的培养,能有效降低医患纠纷。[4]

3.3 构建有机协调的课程体系,发挥出教学的主渠道的作用

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实施主途径还是应建立起规模适度、有机协调的课程体系,并通过教学发挥出应有作用。从我国医学院校实际看,多年来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卫生法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人际沟通等,这些课程均在一定程度上含有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资源,关键是能够有机统一,相互协调。这些课程在坚持各自的学科立场,完成本课程总课程目标的同时,如能分别从各自学科凸显一下医患关系教育内容,并注意前后衔接,相信能有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医学伦理学课,可以突出医德;卫生法学课,可以从法理层面分析医患关系性质,特别是讲授清楚医患双方权利义务;医学心理学课,注意对学生进行患者心理知识的讲授;医学人际沟通课讲授医患沟通技能和技巧等,使学生掌握沟通的基本技能。可以看出,以上课程如能相互协调,完全能够形成规范系统的教学体系,共同承担起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教育的任务。

在医患关系处于前所未有紧张水平背景下探讨医学生的医患关系认知教育问题无疑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医学的本质属性也要求将医患关系认知教育作为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并形成常态化的机制。限于水平,本文仅是做了肤浅探讨,期待能引起医学教育工作者对此问题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王明旭.医患关系学[M].科学出版社,2008:18-21.

[2] 蒋晓敏,孙忠和.教学医院医学生对我国医患关系现状认知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6):166-167.

[3] 郑大喜.社会转型期医患关系的异化及其重构[J].医学与哲学,2009,30(1):27-28.

[4] 李霞.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探索[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4):291-293.

作者:屈庆平

患者视角的医患关系论文 篇3:

医患矛盾背景下在校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实证研究

摘要: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生必备的人际交际能力,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实现医患和谐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当前医患关系现状,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医学生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自身医患沟通能力的认知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在校医学生医患沟通意识和能力,并尝试分析其原因,旨在对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大部分在校医学生表示认可良好的医患沟通在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大部分医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做好医患沟通,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2)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受其所学课程、实习和生活经历、社会现状等多方面的影响;3)本研究认为学校及医院亟需更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更多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进而改善未来的医疗环境。

关键词:医患沟通能力;医学生;医患矛盾

分类号:R-4

1、引言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得到持续改善,但前景不容乐观。自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爆发以来,医患矛盾虽有缓和,但疫情期间医院场所暴力伤医事件频发以及恶性负面舆情,再次把紧张的医患关系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因而,如何缓和医患矛盾成为全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Mazzi et al 2018;Ortiz et al 2018;袁忠烈2006;郑宏,2013;马得汶2017;蒋娟2019)。

以往相关文献显示,在如何解决医患矛盾的问题上,大部分研究更倾向于以医生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很少研究关注在校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而作为未来的医生,医学生理应对缓和紧张的医患关系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理解,进而对如何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有充足的认识。然而,前期的相关研究大都聚焦于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教育现状以及教育体制(胡昕涛,王兵2020)。有鉴于此,本文从在校医学生主体出发,深入探讨在校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现状并尝试分析原因,彰显了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2、研究方法

2.1研究工具

为了进一步了解在校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现状,以及在校医学生对医患沟通的认识,本研究借鉴王艳卓(2018)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调查量表,通过使用线上问卷调查的形式,就医学生关于医患沟通行为的认知和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对在校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样本数为138份,有效样本集中在医学院校二年级、三年级及四年级的本科医学生。

第一问卷围绕医学生对医患沟通行为的认知进行。问卷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医学生对于医生和患者进行交流应有的态度和行为看法观点的认可程度,医学生对于从业后上级和同事对自己在医患沟通方面的影响,医学生对于自己医患沟通能力的认知以及医学生对于今后工作中医患沟通的展望;第二问卷围绕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进行,依照患者来院后医生对其进行诊疗的过程设置题目。本研究还对医学生开设的医患沟通相关课程进行了统计。

2.2研究问题

本研究着重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

(1)当前在校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现状如何?

(2)影响在校醫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3)如何提高在校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3、结果与讨论:

3.1在校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现状

我们对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关于医学生自身的医患沟通能力,受访者有不同的看法。65%-78%的医学生认为其有较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包括对患者一视同仁的尊重态度,能稳定患者情绪,对患者进行充分耐心地讲解,与患者合作制定计划,等等;但仍有13%-15%左右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不能做到这些;有7%-8%的受访者在其中徘徊。此次问卷体现出了大多数医学生认为自己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能做好医患沟通,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在校医学生对自己的医患沟通能力存有疑虑甚至认为自己不能做好医患沟通。

3.2影响在校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的因素

在关于医学生实际医患沟通能力的调查问卷中,大部分受访医学生对于自己的医患沟通能力表示认可,认为自己可以对患者进行平等的耐心的对话,达到应有的交流效果。但是有一部分受访医学生表示自己不能做到耐心平等的与患者对话,其影响因素可归纳如下几点。

第一,可能与其所处年级低、接触较少关于医患沟通的课程、缺少临床见习实习经验有关。我们在问卷调查中对在校医学生所进行的关于医患沟通的课程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在受访者中有82.61%的医学生学习过《医学伦理学》,36.23%学习过《医学心理学》,32.61学习过《卫生法学》,25.36%学习过《社会医学》,18.84%学习过《医患沟通学》。关于医学生的实习经验,74.64%的受访者实习过三个以下的科室。对医学生关于医患沟通方面的知识普及过少,使实习医生初入临床时,对临床诊疗工作和医患沟通的相关知识缺乏足够和全面的认知,难以适应从面对书本的医学生向面对患者的实习医生的角色转换。

第二,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与医学生对医患沟通认知相关。有鉴于此,我们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认知做了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

问卷显示,有8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诊疗过程中医生对患者的良好沟通行为是必要的,包括“医生应耐心教育患者有关疾病及保健知识”“患者对检查不了解而产生恐惧时,医生不应置之不理”等。只有65%-70%的医学生认为自己具有医患沟通必需的知识和能力;对于今后工作,也只有71%-76%的医学生表示希望并相信自己可以做好医患沟通。调查结果体现出了医学生高度认可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意识到良好的医患沟通行为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医疗环境,有利于诊疗过程更高效更有温度地进行。但也有部分受访者认为在诊疗过程中,只有关于病情和保健的交流是重要的,对医患沟通、医患关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现代医疗环境对于诊疗效率的重要性的认知,不重视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在疾病诊疗中的作用,忽视了患者心理和情感的需要,这样的思想和行为会降低患者的配合度,而不利于医患沟通和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不利于患者身心的康复和医疗环境的向好发展。

第三,除了相关的医患沟通课程,学校以及社会对医患沟通相关知识所设立的讲座和课外活动相对较少,缺少对医患矛盾相关案例的剖析和反思性教育以及针对性实践。这也使医学生走入临床之后,对医患沟通问题不能进行冷静的分析和解决。

第四,在医院的见习或实习过程中,由于既要从事临床诊疗,又要兼顾学生教学甚至科研和在职教育或培训 ,有些带教老师对学生只强调专业医学知识而缺少关于临床交流技能的教育,再加之课业繁重,导致医学生更注重医学专业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医患沟通的技能培养。

第五,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已成为日常交流的必备工具,再加之医学生处于青春期,可能其面对面的沟通能力缺乏,亲和力不足,服务意识不强,沟通能力较为欠缺。

还有部分原因是,医生或者医学生与患者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等,但当今的医疗资源与患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医生或者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时间十分有限,对于患者的疑问不能及时且耐心的作出回应,与患者之间不能做到关于疾病和患者心理的全面交流,工作环境限制了医学生与患者的交流。

3.3提高在校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策略

(1)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学生获得信息和知识更加便捷,医学生应该利用好知识网络,对相关的知识通过书籍、网课等不同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对相关案例进行深层分析,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医患沟通中避免医患矛盾的发生;(2)在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医学院校应该对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课程进行系统全面的教学,并辅以针对性实践,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意识和医患沟通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实习工作中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清晰的交流逻辑;(3)在实习见习过程中,带教老师应该对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进行适当的培养,不仅将医学生带入到专业知识领域中去,也要带入到医患沟通以及医患关系维护的任务中去。

4、结论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生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当前,在校医学生对医患沟通的认知程度及对医患沟通技能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大多数受访医学生认可良好的医患沟通行为,但也有小部分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意识薄弱。见习医院和医学院校应采取更加全面和灵活的措施,不断提升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比如,医学生自主培养医患沟通意识和能力,学校和医院构建更完善的医患沟通教育体系,等等,这不仅能更好地提高医学生临床见习与实习效果,也是改善未来医患关系的改良剂。

参考文献

[1]Mazzi, M. A., Rimondini, M., Zee, E. van der, et al. Which patient and doctor behaviours make a medical consultation more effective from a patient point of view. Results from a European multicenter study in 31 countries [J]. 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2018, 101: 1795–1803.

[2]Ortiz, M., Teut, M., Ben-Arye, E., et al. Can complementary medicine enhanc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Insights from an international medical student project [J].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2018, 41: 283–286.

[3]胡昕濤,王兵.浅谈国内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临床研究,2020,28(02):196-198.

[4]蒋娟.新时代医患沟通矛盾的破解路径——以人文关怀为视角[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01):14-17.

[5]孔令玲,曲海英,徐娜,等.医学生共情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6,29(6):99-100.

[6]马得汶.医患矛盾的三个维度:西宁X医院的研究报告[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2):16-20.

[7]梅春英,徐学华.医学院校加强医患沟通教育探索[J].医学与哲学(A),2017,38(12):72-74.

[8]王艳卓.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8.

[9]夏祥慧,韩丹凤,肖鹏.国内外教育差异对我国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启示[J].中国市场,2016(25):105-106.

[10]袁忠烈.浅谈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08):469-470.

[11]郑宏.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现状与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06):582-584.

作者:孙兴丽 吕安然 任佳宁 胡宗兵

上一篇:蛇菰的化学成分研究论文下一篇:颜色词与中西方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