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理论青年教育法论文

2022-04-22

摘要:自我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自我教育概念进行了基本界定,并分析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進行自我教育的现实意义,即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高校的“三进”实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社会主义理论青年教育法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会主义理论青年教育法论文 篇1:

灌输理论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与创新

【摘要】灌输是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依据。本文认为在世界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改革开放须坚持理论灌输,并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新、正确认识灌输理论,从观念认识、内容、方法上进行丰富和创新,提高灌输的实效性,使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新运用。

【关键词】灌输理论;改革开放;新运用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在《怎么办?》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灌输理论,强调了革命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灌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在改革开放中是必要的。可通过创新灌输内容和灌输途径,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列宁“灌输理论”

马恩曾提过“灌输”思想,却没展开论述。考茨基也使用过”灌输”概念。1902年,列宁通过批判经济派崇拜自发性,阐述了应从外部向工人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思想,基本肯定了考茨基关于“灌输”的概念,并作了系统论述,形成了“灌输”原理,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意识”,从而将“灌输”引入了思想政治教育。列宁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了阐明:

首先,工人运动只能产生经济主义和工联主义,确立科学社会主义意识只能从外部进行灌输。经济斗争只能暂时改善工人生活,不能使工人意识到贫困根源、彻底摆脱受剥削压迫的状况,因而工联主义仍是工人自发运动的表现。“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学是完全不依赖于工人运动的自发增长而产生的,它的产生是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的自然和必然的结果”。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工人运动产生的,反映无产阶级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指导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科学。工人因受生活、工作、文化素质等限制,不能承担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务。科学社会主义意识产生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创造发展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因此,工人阶级只能靠教育即灌输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其次,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资本主义思想体系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激烈斗争。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轻视和脱离,就是对资本主义思想体系的加强和靠近。资本主义思想体系的历史渊源远远超出了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历史渊源,使自发的工人运动容易受资本主义思想体系的控制。进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灌输,可抵制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保证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最后,无产阶级政党要重视理论和理论斗争,善于将革命理论和群众实践相结合。社会民主党要从经济斗争外部向工人阶级灌输政治意识,从工厂与工厂主的关系外部向工人阶级灌输阶级意识,使工人认识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立阶级,存在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通过灌输科学社会主义,扩大工人阶级的眼界,使工人运动摆脱经济主义思想干扰,从经济斗争走向政治斗争。在灌输过程中,要发挥工人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重在引导、启发,不能填鸭式硬灌;要进行持久深入灌输,鼓励工人群众进行创造。

二、改革开放时期必须坚持“灌输”原理

灌输理论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国际形势呈现政治多极化,价值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国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攻坚阶段,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在意识形态对青年特别是未成年人坚持加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理论灌输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事业不是自发进行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中的各项事业都是广大群众在党领导下,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自觉进行的伟大实践。在当代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国情进行科学分析,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教育,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当前,改革开放面临着艰巨任务和复杂环境,广大干部和群众只有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才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其次,在意识形态中,一是社会主义思想依然不会在人们头脑中自发产生,二是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渗透,其推行的和平演变与过去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价值多元化使其有可趁之机,社会信息化使其有更多便捷的渗透渠道,特别是网络和宗教。坚持加强社会主义理论灌输可以强化科学社会主义意识,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十七大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若被人民群众接受掌握,能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灌输理论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的必要途径。

最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理论为教育者提高素质提供指引,为改进教育方法提供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与教育者的素质紧密相连。“理论家,宣传员,鼓动员,组织者”是灌输理论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建设提出的标准。现阶段总体上看,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离这一目标还有一定距离,还不能很好的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结合中国实际所形成的一系列理论成果。

三、“灌输”原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运用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可以看出,“灌输理论”指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目的、有组织地对人们进行系统的思想理论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使之提高政治觉悟、坚定政治立场、树立政治信仰、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灌输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教育与宣传,它不属于形式的范畴。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目的实现看,灌输是作为一种原则,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的标准与法则。灌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要求在继续理论灌输的同时,积极开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等方法,把从教育内容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并外化为相应的行动实践。

正确认识灌输是运用灌输的前提,与时俱进、联系实际,丰富灌输内容、创新灌输方法是提高灌输的有效途径。

(一)与时俱进,创新灌输内容

灌输内容是灌输取得预期效果的因素,应把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当代发展成果、发展需要相结合,丰富灌输的内容。

首先,适应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教育目标需要,灌输民主、法制、道德、权利、义务观念。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己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其次,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灌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可以用它来武装广大人民群众的头脑,重点把科学发展观灌输给人民群众,提高其思想、文化、政治素质,鼓励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最后,适应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灌输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政治信仰观。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指南。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灌输的核心内容,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国情、形势政策等灌输教育,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二)与时俱进,创新灌输方法

灌输方法是灌输内容的载体,有效的灌输方法是灌输内容得以有效实现的前提。因此,灌输方法应与时俱进,随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以增强灌输的实效性。理论界认为灌输要处理好四种关系:一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建立起平等的双向交流模式;二是灌输与疏导、破除的关系,纠正灌输与疏导、破除对立的观点,在破除、疏导中进行灌输;三是思想性与娱乐性的关系,寓教于娱易于接受,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四是灌输与自我教育的关系,灌输是自我教育的前提,自我教育是灌输得以实现的途径,要注重两者的结合。

为处理好上述四种关系,进行灌输方法创新,要变传统的硬性、直接灌输为软性、间接灌输,将显性灌输和隐性灌输相结合。在灌输过程中充分重视环境优化对人所起的重大作用,通过环境灌输、行为灌输、文化灌输、活动灌输和网络灌输等多种途径建立健全灌输体系,充分尊重和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其在传统教育过程中单纯的客体地位;坚持身教重于言传,教育者以身作则;借助文学、艺术等形象化教育方式进行熏陶教育,发挥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通过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加大灌输的覆盖面。

在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变化,新问题、新情况频频出现的背景下,我们应正确、全面认识灌输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坚持发挥灌输的积极作用,以新形势为基础,以解决新问题为目的,不断调整、创新灌输的内容和方法,并与已有的方法综合运用,提高灌输的效果,发挥灌输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注释:

①②列宁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317.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07:34.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3]王嘉,林海玲.“灌输论”的历史发展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42-45.

作者简介:杨林(1986—),女,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

作者:杨林

社会主义理论青年教育法论文 篇2:

浅析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现实意义

摘要:自我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自我教育概念进行了基本界定,并分析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進行自我教育的现实意义,即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高校的“三进”实效。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现实意义

一、引言

我国独立学院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是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是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规范后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截止到2013年6月19日,全国经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有292所,显然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的讲话精神,立足于自身的工作实践,创新工作方法,拓宽工作路径,做好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独立学院的学生在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上有其特殊性,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把握学生的特点,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积极性,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争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引导,以期达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总结出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现实意义,并通过现实意义的阐述,期望能够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促进和发展的作用。

二、自我教育的概念界定

关于自我教育的解释,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是指受教育者以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部过程,又称自我修养,即人们以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为基础而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监督自己去实现这些目标,并评价自己实践结果的过程。狭义的自我教育即自我批评,德育的一种方法”。关于自我教育的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文献中也有论述,归纳起来,大致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将自我教育纳入教育方法范畴。如郑永廷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一书中指出:自我教育法是受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主动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以及自觉改正自己错误思想和行为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人们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做自己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自我教育法是众多教育方法中的一种,是通过受教育者自身思想意识的矛盾运动进行自我思想改造的过程,所以将自我教育纳入教育方法中。

其二,将自我教育纳入心理行为范畴。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五个层次,其中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的心理需要的最高层次。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需要个人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提高自我意识,加强自我调节,从而自觉地根据个人需求形成社会道德思想和行为,在完成自我审视的过程中确定自我激励、自我调整和自我心理教育的方向。

其三,将自我教育纳入终身教育范畴。其观点认为社会是向前发展的,发展过程中总会面临新问题和新情况,同时对个人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新要求,所以个人的发展需要适应社会的需求,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并且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自我教育主动地充实和提升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因此,自我教育应是不间断的终身教育。

总之,研究文献中对自我教育概念的阐述主要是个体自我教育,强调个人将自身作为主体,强调外部环境对个人积极态度的影响,有意识地促进思想转化,积极地付诸实践,从而形成个人的行为习惯。其中,学生的自我教育在个体自我教育中的研究较多,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内部因素自觉接受先进的、正确的思想,抵制、克服消极的和不良的思想,自觉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

三、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现实意义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受教育者不是依赖外在力量而是靠内在力量,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的需要,主动地调遣和丰富充实自己时,才是教育的最大成功。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独立学院的办学优势,通过自我教育促使大学生自觉地将外部教育信息,经过自我认知、辨别、思考和实践后内化为自己的内心道德准则和理想信念,并自觉地将道德准则和理想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使行为和认知达到统一,进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具体来说,其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是指通过外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进行的一种积极的、主观能动的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一种教育实践,有其特定的实践意义,即“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要相信和依靠群众,启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具体来说,是通过启发和调动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实现自我在意识形态、政治追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提升,并通过自我思想政治教育来强化自律能力、自我反省和自我管理的意识,培养自我反思和自我审视的习惯,以及塑造自我丰富和良好性格的自我完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施的自我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进行自我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热情,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思想观念和政治观点,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

2.进一步促进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独立学院大学生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塑造大学生个体优良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其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是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的直接来源,因此,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创新型人才通过自我心理调适,形成个体稳定的心理品质,形成坚定不移的成功信念,保持良好的进取心、团队合作精神等,促进健全的人格形成。其次,创新型人才通过自我教育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是受教育者通过对外部知识的注意、理解和接受三个环节实现对知识的内化,而内化的成果是使人形成新的思想,它是能够开拓全新意识领域的一种思维前提。创新意识能够引导个体产生强烈的创造动机,树立创造目标,充分发挥创造潜能,促进和保证创新任务的完成。因此,在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自我教育,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进一步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高校的“三进”实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以人为本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自觉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认识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自我教育把理论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而自觉地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自我教育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成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方面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另一方面要不断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进理论,认识其对现实社会的重大意义,自觉学习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这既提升了大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又能自觉地把实现自我价值与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因此,独立学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自我教育需要把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和要求转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自觉接受和主动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此,通过自我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高校“三进”工作的实效可以获得进一步提升。

四、结语

自我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教学方法,同时也是大学生认识主观世界和进行自我教育的实践过程。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积极实践,让受教育的大学生认识自我,坚持躬身实践,学会自我调适,开展自我反思,同时我们要给大学生提供自我教育的实践锻炼平台,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570.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44.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06.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

[5]邓薇,郑声文,陈为旭,等.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0,(08):88-91.

作者:张勐 郭飞鹏 李宁 王敏丽

社会主义理论青年教育法论文 篇3:

新区学校青年教师教育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福州市依托名校创办了多所新区学校。诸如福州三中金山校区、福州四中橘园洲中学、福州五中鼓山校区等。这些新区学校教育教学的硬件设施都比较齐全,但在教学的软件方面均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新区学校具有以下几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一是青年教师比例高,均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80%以上,并且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逐年大幅增加;二是青年教师中党员比例高,约占教师总人数的60%左右,基本上都是80后出生的;三是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有相当部分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就福州四中橘园洲中学而言,目前只有初中部三个年级,全校教职工78人,青年教师就有63人,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80.77%;青年教师党员43名,占全校教工党员总人数的81.13%。这些青年教师有朝气,有激情,思想观点新颖,接受能力强,较少保守思想,工作热情高,进取心强。

鉴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能否把这些青年教师教育好、培养好,使他们成为学校教师中的先进群体和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它关系到新区学校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新区学校可就青年教师的教育培养问题进行如下的探索与研究。

一、构建政治理论学习平台,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最根本的是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教师,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指导塑造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的科学理论。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针和理论武器。因此,要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校就必须构建理论学习平台,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的组织青年教师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深刻领会和理解这一理论体系的内涵与精神实质。在组织学习过程中要切实做到时间保证、制度保证、形式多样、学以致用,要立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引导青年教师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把学习这一理论体系的过程变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提高认识的过程;变成磨砺意志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以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构建师德建设平台,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

师德,作为社会、教育本身及教师职业对其从业者的规定性要求,既有历史的继承性,也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教师的师德一般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必须遵守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观念、道德品质等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方面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师德又融入了培养创造性、开拓性、实践性人才的内涵。因此,今天的教师不但应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祖国教育无私奉献的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还应当有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和先进的道德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实质上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师德素质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教育的因素,教育的力量,高尚的师德是教育者的精神支柱。为此,要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学校就必须构建师德建设平台,并切实加强师德教育,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具体措施:

1.抓好师德规范学习。抓好师德规范学习,通过学习,使青年教师明确新时期师德的内涵和自己肩负的责任,以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光荣感和责任感。

2.建章立制,规范师德行为。学校要生存关键在质量,质量要提高关键在教师,提高青年教师师德水平,是新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要紧紧抓住近年来福州市教育局开展“师德建设”活动的契机,并结合新区学校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师德建设方案,并加以贯彻落实。例如《师德建设实施细则》、《师德建设考核方案》、《师德奖励条例》等,来规范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引导青年教师自觉履行《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等有关教育法规所规定的职责义务,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

3.运用活动载体,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道德建设重在实践,要让青年教师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例如开展文明处室、创先进教研组,邀请名教师作师德教育报告等活动,通过开展活动,使青年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经常地受到生动形象、潜移默化的教育,以陶冶情操,锤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使师德规范成为自己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

4.抓好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面。要大力弘扬师德先进典型,特别要注意挖掘带有普遍意义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做法,并运用多种形成进行广泛宣传,大张起鼓地宣传师德先进典型。例如福州十八中李丹老师、全国模范教师阮文发等人的先进事迹。同时,要注意挖掘身边的师德典型,使师德先进人物贴近教师、感染教师、引导教师,让师德标兵可亲、可敬、可学,真正做到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全面,以促进青年教师整体师德水平的提高。

5.建立健全的师德建设评价机制。要进行师德建设就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价机制。一是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师德高尚、教育成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奖励;二是要完善考评机制,要把师德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三是要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建立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青年教师的师德行为,以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师德水平。

三、构建有效教育培养平台,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专业工作,是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根本标志。教书育人的业绩如何,除取决于教师的敬业精神外,还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因此,要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学校就必须构建有效的教育培养平台,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具体措施:

1.目标引领——拓展青年教师发展空间。目标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明确的、有价值的目标能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的产生,并指引人的活动方向。新区学校青年教师大多刚从师范院校毕业,具有合格学历,但由于他们从教时间短,对教育、教学规律还不能驾轻就熟。为此,学校要与青年教师签订责任状,帮助青年教师制定近期、中期、远期奋斗目标。例如学校可与青年教师签订“青年教师教学与教科研责任状”、“三年新上岗教师培养目标”等。激励青年教师加强学习,加强锻炼,缩短对岗位、教育教学常规、过程的熟悉与适应期,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学校乃至于市级骨干教师。要在目标的激励下,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活动,大胆创新,锐意改革,为自己的成长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校本教研——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平台。以校为本的教育

科研为全体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提供了有力的学习环境和智力背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个青年教师只有走“教、学、研”之路,开展切实有效的校本研究,才能使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1)实行青年教师培育导师制,做好“传、帮、带”工作。学校聘请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导师,做好“传、帮、带”工作。“传”即传授教学经验和方法;“帮”即帮助熟悉教材、大纲,熟悉有关考试命题思路,掌握教学基本功;“带”即带出好的教风和思想作风。青年教师拜师结对向老教师学师德、学技能,仔细研究老教师的讲课技巧,学习老教师的讲课思路,尽快熟悉本学科的教学技巧,以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2)抓好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四个环节。要求青年教师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实现智力资源共享,业务能力互补,经验随时交流,整体水平优化,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青年教师要积极开动脑筋,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促进老教师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把集体备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授课后,认真写好教学后记,各备课组经常听青年教师的课,及时评议,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及时纠正,促进青年教师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搭建活动舞台,鼓励公平竞争。搭建活动舞台,创造条件使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学校通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评比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学校要定期举办优秀教学课件、教案展评、论文评比等青年教师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总结经验,使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在竞赛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

3.指导反思——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反思就没有提高”,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最多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一个只会读书、教书,却不反思、不写作、不梳理自己成败得失的老师,是难以提升自己教学理念的,这样的教师充其量只能算一个教书匠。我们认为青年教师要尽快成长,就必须坚持反思。因此,我们指导青年教师以两种形式进行自我反思:一是案例类反思。通过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及时把自己的处理方式、心灵的感悟或者收获与感想写下来,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教育理念。二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后记。要求青年教师坚持写教学后记,并且把它纳入教学常规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写“教学后记”,反思成功之举和失败之处,点滴积累,不断改进,实现青年教师自我的提升。

4.专家指导——引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对青年教师培养的过程中,我们还十分重视“专家”的指导作用。专家的指导可以使青年教师在培养之初就处在一个高起点上,使他们的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根据需要,我们除了组织青年教师观摩教育专家、特级教师的学术报告和精彩课例的录像之外,还采取了“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式。我们定期邀请福州市教育学院教研处、教科所等领导专家来校进行指导,请专家们针对课程改革的新动向、新理念定期作理论讲座,提升青年教师的理论素养。同时,为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让他们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们还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到名优学校听课学习,学习名校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先进办学理念。我们始终坚持:教师要登多高的楼,学校就为他搭多高的梯,尽量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搭建学习、提升的平台,以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构建合作交流平台,展示青年教师的才华

千秋伟业,教育为本,教育成败,教师为本,教育未来,系于青年。新区学校青年教师能否迅速成长,不仅是新区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确保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当人民满意教师,创省会一流教育”这一目标的要求。因此,在充分发挥各自依托名校优势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由各学校领导牵头,建立新区学校青年教师培养的联合体系,探索青年教师培养的途径与方法,以有效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健康成长。具体措施:

1.开展学校管理层之间定期或不定期互访,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加强校际间在培育青年教师工作方面的专题研讨,并且借助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时进行沟通。

2.依托各校教育资源,实现各校资源共享。共同发挥各校名学科、名教师优势,组织开展各新区学校青年教师共同参加的名教师专题讲座、教材教法研讨、听课评课等活动,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以不断提高新区学校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3.积极开展校际间青年教师的互动式教科研活动,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立足课堂教学改革,共同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积极开展青年教师公开课、教研座谈会等活动,以促进新区学校青年教师更好更快的发展。

4.搭建新区学校青年教师交流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定期举办新区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大赛。例如教师基本功、说课、片段教学、教学课件评选等竞赛,借以展示青年教师的风采,以不断激励青年教师的成长。

五、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学校不仅是一个教育组织,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组织,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学校文化是凝聚学校群体成员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因此,要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学校就必须努力构建和谐、民主的校园文化,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措施:

1.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学校建立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目的是让全体教职工工作、生活在一个既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老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融治,其实质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体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让组织中的成员尽量发挥出生命的潜力。因此,学校在制定各项管理制度时,如教学管理制度、质量监控考核制度等,都必须体现人本思想,这将有利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2、营建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学校要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让教师参与决策管理,不要以行政命令压抑教师的个性,让教师的精神和人格,得到自由的舒展,在教学活动中,要给教师主动权,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思想,支持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教师时刻牢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这种宽松的氛围,将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3.建设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在学生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要坚持“育人为本”,坚持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相结合,使学生做到人格上的自尊,积极向上求进步;学习上自主、主动参与和探究,生活上自立、主动自理与服务;行为上自律,主动约束与反省。只有构建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4.要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件”,没有完备的“硬件”系统,校园文化就得不到健康的发展。优雅的环境,能陶冶师生的性情,塑造师生美的心灵。因此,学校要十分重视校容校貌、校园绿化美化等文化景观建设,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总之,加强青年教师的教育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引导青年教师以良好的教风带动学风,努力营造“校以育人为本,师以奉献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优良校风,让学生健康成长,让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是时代赋予学校的神圣职责。我想只有广大教育工作者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我们必将会探索出一条适合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新路子,以促进新区学校青年教师的健康茁壮成长。

作者:张庆生

上一篇:实践教学的电子商务专业论文下一篇:电子商务环境下审计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