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革回顾思考论文

2022-04-20

【摘要】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形势下,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新的思考和探讨,试图阐明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些基本观点和推动社会责任的应对策略,为创建和谐社会、把握企业改革方向、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企业改革回顾思考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企业改革回顾思考论文 篇1:

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回顾与思考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家的经济发展大背景下,我国的会计工作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触及到了会计行业的方方面面,本文对这一段时间内的改革发展进程作简单的探讨,现代会计改革的重心就是企业会计改革,对企业会计改革的研究,就可以深入了解我国会计改革的主要发展脉络。

一、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历程

从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我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企业会计改革热潮,为中国的会计发展史写下了华美的篇章。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许许多多重大的会计改革事件值得我们去回顾,这些事件是我国企业会计改革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两则两制”、《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是这些改革事件当中称的上标志性改革的措施。

在“两则两制”之前,也出台过很多企业会计改革措施方案,但是,这些措施的不够系统,条例零散,并且实用的范围不广,但这些改革都是一些初步尝试,为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企业会计准则》打下基础。1993年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会计发展过程当中的又一个新篇章,它的颁布意味着中国有了自己的会计准则,为以后制定具体准则和会计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所提出的会计要素的计量、报表体系、要素定义及其报表体系等,使中国企业会计真正有了可以依靠的正式的技术标准。

为规范各行业的会计核算,在2001年我国颁布《企业会计制度》。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我国提出了一套全新的会计标准,这套标准就是在2006年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它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表接轨,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方便,标志着我国的企业会计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标准体系,企业会计体系已经成熟。2006年准则是我国会计改革过程中的最关键的一页,与以前的会计改革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其一,它是一个完整的和系统性的会计准则体系。2006年准则涵盖了到目前为止我国企业所遇到的许许多多重大的问题,能够解决绝大部分企业所遇到的会计问题,适应面宽广,应用的范围也非常的广泛,这意味着我们对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活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能够更有把握处理好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所遇到的会计问题,它标志着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比较完整的、具有系统性的会计标准体系,表明我国会计体系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其二,实现了我国的会计报表与国际财务报表接轨的目标。这次改革的主要任务中的一个就是要使我国的会计体系与国际上的会计标准体系实现趋同。在众多专业人士的艰苦努力下,同国际会计标准体系接轨这个改革任务在2006年准则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其中只有少部分的几个问题因为中国固有的国情不同,造成与国际财务报告不同之外,其他的部分基本实现了等同,所以,国际财务组织委员会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二、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经验总结

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我国企业会计改革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绩,同时也在改革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是我国会计界几代人所留下的心血和结晶,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展。

1.企业会计的改革不能因为改革而改革,企业的会计改革跟国家经济改革的关系密不可分,会计改革是在国家市场经济改革的浪潮下进性的,必须与市场经济改革的步伐紧密结合起来,企业的会计改革要能够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并且要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在国家经济向前发展的同时企业会计要不断的完善和调整自己的体系和标准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企业会计改革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要将其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进行改革,这是我国企业改革所必须遵守的真理。

2.我国企业会计改革不但要做好与国际标准体系趋同但在趋同的同时也要考虑我国具体的国家特色,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是事关我国会计改革成败的关键。因为西方国家与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存在很多的不同点,所以我们国家的会计改革不能照搬国际会计通行惯例,在保证我国会计体系特色的同时去与国际会计体系求同存异,这是我们必须要妥善解决的问题。在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同时我们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在实践中来逐步的完善自己的标准体系,我国的会计改革很好的处理了我国会计特色和国际通行惯例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国际会计组织的认可,也为其他国家的会计改革提供了成功的模板。

3.企业的会计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循序渐进,通过不断的摸索,总结经验来完善我国企业的会计体系。渐进的会计改革方式更容易被接受,一旦发现错误调整起来也相对容易些,让新旧制度的交替有一个平稳的过度过程,避免改革幅度太大造成对经济造成过于剧烈的动荡,而我国经过了三十多年的会计改革,但没有对经济和社会造成过大的影响,这说明我们选择了正确的改革方式。

三、对我国企业改革以后道路的思考

我国企业改革所涉及的方面非常的广,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改革的难度也非常大,但经过我国会计工作者的艰苦努力的工作,我国的会计改革取得了硕果累累的成绩,但后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来完成,我们必须在后面的改革中予以解决:第一,要时刻保持和国际标准体系的联系,当国际标准出现了新变化之后我们也要作相应改变;第二,关注小企业的会计规范,使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会计信息的差距不要过大;第三,加强对企业的会计监管的力度等。我国企业的会计改革没有终点,必须时刻紧跟国际惯例的变化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作出相应的改革。

参考文献:

[1]会计制度讲解.第l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葛家澍.市场经济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244~245.

[3]刘玉廷.中国会计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版[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60~191.

作者简介:沈雪皎(1965.10- ),女,吉林公主岭,本科,会计师,公主岭市中心医院

作者:沈雪皎

企业改革回顾思考论文 篇2:

新形势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摘要】 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形势下,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进行新的思考和探讨,试图阐明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些基本观点和推动社会责任的应对策略,为创建和谐社会、把握企业改革方向、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新形势;企业社会责任;应对策略;思考

一、相关文献回顾及对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思考

(一)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认识

“企业社会责任”(Company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这一概念最早源于美国。管理学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认为CSR是一种承诺)、斯蒂芬·P罗宾(认为CSR是一种义务)、彼得·德鲁克(将CSR作为组织的中心问题)都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世界银行、欧盟、世界经济论坛等机构都给CSR下过定义,却仍莫衷一是。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CSR理念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

国内学者大多认同了国际CSR理念,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应承担的经济、法规、伦理、自愿性慈善以及其他相关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比较一般的通俗解释是:在特定的管理环境(Management environment)下,作为社会子系统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承担的对员工、投资者、服务对象、环境、竞争者和社区居民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理论是用来指导社会实践。尽管现在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越来越多,但真正了解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公民理念的却很少,许多企业只是迷迷糊糊觉得社会责任很重要,却说不清楚,更做不明白。

(二)从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现状探讨企业社会责任

1.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还不够清晰,责任观念很不全面

5·12大地震后,万科集团因“吝啬”的捐款(销售额460亿元,总部捐款200万)而备受指责;香港加宝多集团因1亿元的大手笔,全国一片称赞,打了一场漂亮的情感营销仗。有些人错误地认为慈善就是社会责任,也有些人极端地认为企业做慈善不是社会责任,是“作秀”,是逃避责任。根据“公司社会责任金字塔”,企业社会责任由企业必须承担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非强制的、社会期望的道德责任、“无约束”责任组成,可以把慈善归于企业在主业以外自愿承担的“无约束”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不同于其他的技术标准,它超越了企业只强调技术性指标,把赚取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更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对人和对社会价值的关注,注重生产过程中人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可以说,企业社会责任是对传统的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的补充和修正。在当今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有必要进一步摒弃传统做法,以社会为本位,除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之外,还应尽可能地维护社会利益。

2.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比较淡薄

据调查,我国大部分企业还没有设置专门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构,没有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专门的一项工作对待;相当一部分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和履行也没有充分考虑企业本身的承受能力和公众的需求,也就无法实现履行社会责任的真正目的。与缺乏责任意识相对应,企业并非无所不能,责任也不能无限大。履行社会责任,必须与企业本身的能力相适应,社会公众总是希望企业尽可能多的承担责任,并形成舆论压力,这就对管理者正确处理企业自身承受能力和公众期望的关系提出了要求。企业履行法律和道德责任是有先后顺序的,必须遵纪守法、有好的产品、善待员工且有盈利,然后才能谈其他问题。企业责任的边界是个动态问题,因企业发展而发展。

3.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监督引导力度不够

政府相关部门本身对企业社会责任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足够的认识,管理部门只注重企业的利润和税收,而对企业守法行为的监督力度不够,也缺乏必要的引导,对履行社会责任程度不同的企业不加区分,也没有对履行社会责任突出的企业进行记录或宣传,没有在制度和优惠政策上进行约束或鼓励。一些地方政府更是从发展地方经济的利益出发,对企业不负责任的行为不闻不问,以致一些地方恶性事件的出现,甚至激起了民愤,才去治理。许多官办NGO管理混论,效率低效,企业和慈善个人都对它们敬而远之,严重阻碍了社会责任的发挥。

4.公众、媒体、非政府组织及市场机制手段作用有限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动力和公众压力并存的结果。一般地,盈利与社会责任一致时,企业才会有履行责任的动力,企业社会责任背后真正的推动者来自消费者,在欧美国家,很多企业最初都是迫于公众压力来履行社会责任。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健全,市场进入、竞争和市场交易秩序也不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公众意识、新闻媒体、行业协会及市场机制手段作用是很有限的。

5.法律规范不完善,约束性不强

国资委虽然在2008年初颁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对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和期望,也是对企业深入推广履行社会责任的试验,我国各类企业都应重视和研究,这类规范对其他形式的企业不具有现实的强制力。我国《劳动合同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从各个角度无形中已经给企业限定了一定的社会义务,这些义务的背后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些只是企业要履行的基本社会责任,很难对企业履行深层次的社会责任形成约束,需要道德宣传手段加以辅助。

6.缺乏企业间交流和国际合作

由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落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主要是引进,并渐成盛行的趋势,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上我国企业仍缺乏经验,企业间交流和国际合作不足。

二、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应对策略

1.树立和深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中國企业缺乏社会责任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经营困难、经营者素质不高、社会诚信缺失。企业应深入理解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社会责任责任意识,高度重视社会责任工作,把履行社会责任提上企业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努力形成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企业社会责任是增强企业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统一。公司规模、盈利能力等反映公司的硬实力,而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回应社会需求,无形中带给企业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在公众心中赢得良好的口碑,树立优秀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积累的一笔无形财富,这甚至比企业花巨资做广告都要强上百倍。一个拥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必会拥有丰富的企业质量文化。

2.建立和完善履行社会责任的体制和机制

把履行社会责任纳入公司管理,融入企业发展战略,落实到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企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要体现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方针进行规划。一是要进行制度创新,将社会责任管理制度融入企业管理制度体系中,从制度上保证社会责任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即确保社会责任管理的有效性。二是要健全组织结构,如设立社会责任战略发展部或社会责任管理部之类的机构,统领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与管理职能,把社会责任管理贯彻到企业内部管理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3.加强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引导和监督

政府作为一个特别的角色应该利用其特殊的力量推进企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加强对政府相关部门、企业管理人员和劳动者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体系,使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公开化、制度化、规范化,并尽快与国际接轨。欧美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发源地,在符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政府可以借鉴、学习它们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加大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营造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社会氛围,带动社会各界对社会责任的监督,坚决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发生再挽救的道路。

4.充分发挥公众、媒体、非政府组织的监督和舆论作用

首先,公众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根基。消费者、企业员工等公众的参与至关重要。其次,媒体应该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的影响,引导企业形成“企业公民”和“企业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一致性”两种意识。再次,非政府组织应积极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和引导,采取制定行业内会员企业的社会责任公约、发布倡议书等形式,进行行业自律。

5.规范和健全立法,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

《劳动合同法》、《环境保护法》,只是指导我国企业承担相关社会责任的行动指南,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公众生活安全、健康、质量、环保要求的深化,这些法律法规所强制的还远远不够,必须对公众的新需求和新期望加以体现和反映,对原有规定进行细化、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就显得十分必要。如承担促进就业的社会责任既是企业的道德义务,又是企业的法律义务,在促进公平就业方面,可以制定《反就业歧视法》或者《公平就業法》;在促进就业培训方面,可以制定《职业培训法》;在促进就业稳定方面,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制定《解约保护法》或者《就业稳定法》;在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则可以将国务院颁布的《失业保险条例》上升为《失业保险法》。在2008年遭遇乳业等一系列食品安全危机和企业道德危机之后,有些人甚至呼吁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法》,虽然立法也要考虑企业的负担问题,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有关企业责任的立法势在必行。

6.加强企业间交流与国际合作

研究学习国内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开展与履行社会责任先进企业的对标,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改进工作。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对话与交流,积极参与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的制定。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虽然越来越多的公众和企业开始讨论和重视社会责任,然后发展毕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社会责任观念的深入和现实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时间。总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潮流,企业只有认真研究和应对,才能在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赵丽芬.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国资发研究[2008] 1号.关于印发《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R].中国有色建设.2008

[3][美]彼得·德鲁克著.王永贵译.管理:使命、责任、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美]托马斯·S,贝特曼等著.王雪莉等译.管理学:构建竞争优势(第四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徐晋,李鸽翎.由赈灾捐款事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在思考[J].新西部.2008

[6]钟劲松.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的社会责任[J].北方经济.2009

作者:尚志华 翁文先

企业改革回顾思考论文 篇3:

开创建筑企业职业化建设的新局面

只有把推进建筑企业职业化制度建设,放在国家的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思考,才能深刻理解这项制度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如何走上职业化的发展道路,这是我近年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把推进建筑企业职业化制度建设,放在国家的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思考,才能深刻理解这项制度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应当说,推进建筑企业职业化建设,是我国建筑业全行业深化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时代要求。回顾起来,我国建筑业的改革发展大体经历了这样三个大的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1985年以来,以项目管理为代表的生产方式变革的历史时期;第二阶段是1995年以来,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代表的制度创新的历史时期;第三阶段是2003年12月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以来,建筑企业在继续深化生产方式变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启动了以探索职业经理人制度为代表的企业职业化建设的历史时期。

对生产方式进行重大变革的第一阶段,是最值得回味,也最值得喝彩的历史时期。我国建筑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起始于1980年代全国工程建设领域兴起的“鲁布革冲击”。鲁布革水电站是我国第一个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并实行国际招标的基本建设项目。日本大成公司中标的隧道工程,不但质量优良、工期、造价合理,而且组织方式、管理模式更给我们耳目一新的启示,使我们得以跳出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站在全行业生产方式变革的高度去思考“鲁布革”冲击。

从此出发,建筑业开始调整行业和企业的生产关系,建立了新的工程项目组织和管理制度。在制度演进过程中,企业生产关系也发生了大变革,包括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原先的多层行政管理体制和劳动组织开始解体,组织结构“扁平化”和“矩阵式”的管理系统开始建立;包括企业实行管理层、作业层“两层分离”,推行大型施工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的战略转变,逐步形成总承包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包括推行机械设备租赁,劳务基地化、市场化、社会化,等等。所有这些,从根本上结束了施工企业生产要素占有方式落后(固化占有),生产要素流动方式落后(企业整体大搬家)和工程现场管理方式落后(现场小社会)的施工生产方式。这一阶段,无论是理论成果,还是实践成效,无论是企业微观运行机制,还是行业宏观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展现了全行业自主创新的精神风貌。

1990年代中期展开的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代表的制度创新这一阶段,同样是变革深刻、成效显著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国有建筑企业活力不断增强,生产方式变革和项目管理的效果已趋明显。但所有这些,都还没有涉及到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等深层次的矛盾。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1994年国务院决定,选择1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中建一局作为建筑行业唯一的代表参加了百家试点。建设部也确定了35家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单位。这些先行改革的企业,拉开了建筑行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序幕。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都十分明确地提出,要积极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司制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多种有效的实现形式,大力发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着力培育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在此方针指引下,建筑业全行业作为完全竞争性行业,率先成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率先实行招标承包的竞争机制;率先进行“两层分离”,调整组织机构,推进作业队伍专业化、公司化;率先鼓励发展股份制和发展民营建筑企业等等。这几个方面的“率先”,使建筑业成为全国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步伐较快、活力较强的充满生机的行业。

之所以说“充满生机”,是因为在这一时期,建筑业全行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据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的有关资料,2004年末,全国共有建筑业法人企业单位12.8万个,就业人员2791.4万人。在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及控股企业0.95万个,占7.4%;集体企业1.49万个,占11.6%;私营企业6.69万个,占52.2%;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企业0.16万个,占1.2%;其余类型企业3.51万个,占27.6%。这一比例说明了全行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才使全行业的生产关系进一步适应并推动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之所以说“充满生机”,还因为在这一时期,建筑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大型龙头企业的结构,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经过20年改革开放,建筑企业特别是以浙江、江苏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的改制及民营建筑企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在2005年中国承包商前60强排名中,浙江、江苏企业居21席,21家江浙企业的总承包营业额达1336.9亿元,逐步与中央企业、省级建总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些新兴的民营企业已经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了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是制度创新使他们成为了行业生产力的排头兵。

之所以说“充满生机”,更因为在这一时期,建筑业全行业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1995年和2001年,建设部两次调整了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着力推动了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在2002年完成资质就位后,我国建筑企业共有65611家,其中,施工总承包类企业33652家,占51.3%;专业承包类企业30999家,占47.2%。与就位前相比,施工总承包类企业减少了28.7%,专业承包类企业增加了27.2%。全行业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使企业按照总包、施工承包和专业及劳务企业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中央企业和省级建总等大企业以做强做大为目标,加快了改革重组步伐。如北京建工集团坚定不移地推进企业改革,以产品结构调整为龙头,资源配置调整为基础,产权结构调整为核心,人力资源结构调整为保证,推进二级单位进行公司制改革,集团自身做强做大,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再如中港湾与中路桥2005年重组,成立了中国交通建设集团。重组后其总营业额接近800亿元,使企业资产和生产要素都焕发了活力。

另一方面,众多建筑企业成为生产要素市场配置的主体。从全行业看,生产要素流动的社会化程度,生产要素以项目为载体的市场化配置程度,都是相当广泛而深入的;从每一个项目看,都形成了生产要素多家配置的格局。所有这些工作,促使生产要素能够快捷流动、灵活组装、动态调整,使市场化配置能力大为增强,较快地把国家的固定资产投资转化为新的物资技术基础,形成新的社会生产力。

关于目前正在兴起的以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为代表的职业化建设阶段,则是面向国际、冲向企业管理高端的重要历史时期。应该说,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从2002年起,中央组织部和国家人事部的有关文件就已经明确提出,“要建立一支职业经理人队伍,逐步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加紧研究制定资质证书标准和市场准入规则。”

2003年底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明确了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第一次明确要“发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机构,探索社会化的企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第一次提出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

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具体工作怎么开展,中央已经明确了“社会评价、资质认证和市场认可”的总体思路。其核心是以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为重点,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全面进行社会化的职业培训和教育,开展资质认证,为企业职业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在现实工作中,我们确实严重缺乏一支职业化的建筑企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因此,建立职业经理人资质认证制度,已经是我们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相当紧迫的任务了。为切实加强这一工作,建设部于去年给中国建筑业协会下达了《建筑企业职业经理人资质认证与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研究》课题,以推动建筑企业的职业化建设。

今年初,我们初步形成了推动这项工作的六个观点:

一,建筑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必须适应国家对建筑施工企业实行特许管理(资质管理)。建筑企业是国家实行资质管理制度的特许行业,只解决职业经理人的通用性、一般性要求,还不能与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制度相适应;只有解决建筑企业作为特许行业的职业经理人的特殊性要求,才能与特许行业的资质管理制度相适应。

二,建筑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必须符合建筑业生产方式(项目管理)。在建筑行业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一定要符合以项目管理职业化为基本特征的职业化要求。项目经理人和企业经理人两个层次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构成了建筑企业职业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建筑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设,既要以项目经理的职业化为基础,又要高于项目经理职业化的层次。

三,建筑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必须坚持经营管理团队职业化。我们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不能只停留在目前企业高层几位经理的职业化上,而是要使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成为一个职业化的团队。只有团队职业化,大家对这项制度有了共识,从行动上到心理上都能接受社会“空降”的职业经理人,把人际关系的障碍降低到最低程度,才能把职业经理人的领导能力、理念和风格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团队之中。

因此,我们的职业化教育,职业化培训,一定要包括企业相当范围和相当岗位的经营管理者,形成一定规模的职业化的经营管理团队,以支撑起职业经理人的制度建设。

四,建筑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必须坚持“贵在职业”。职业经理人制度,贵在“职业”而不是“官位”。多年来,官位、级别、待遇、升迁,成为国有企业人事管理的内容、动力和压力。职业经理人制度之所以要坚持“贵在职业”,就是要求我们尽快从“官本位”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推进我国建筑企业经理人职业化进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国家的立法支持、宏观指导以及企业和企业家自身努力以外,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社会化的职业评价体系非常重要。

五,建筑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必须循序渐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建筑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制度建设,既是一项刚刚起步的新兴工作,又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具体的执行,我们将实行三年大循环。三年是指2005年7月中国建筑业协会经营管理委员会与建设部市场司正式签定了课题合同,要求到2008年7月完成。所谓大循环,就是抛弃一般性课题研究的“小循环”模式,转为边研究边实践的“大循环”办法。

六,建筑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必须坚持“政府指导,协会推动,市场认可”。社会认可的经理人的职业化水准,不是花钱买来的“一张纸”。政府以课题的形式,把这项工作委托给协会,使“政府指导”与“协会推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政府能有的放矢的指导,协会能在政府的具体指导下推动,实现指导——推动——再指导——再推动的螺旋上升发展,从而较好地推进这项职业化的制度建设。这样做,不仅会达到社会认可,而且还会受到社会的拥护和称赞。

(作者为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

作者:张青林

上一篇:酒店餐饮企业竞争论文下一篇:出口企业国际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