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山镇学区改革经验回顾

2024-04-18

仿山镇学区改革经验回顾(通用3篇)

篇1:仿山镇学区改革经验回顾

仿山镇学区改革经验回顾

2017年,我们定陶区教育实施学区制改革。一年来,我们仿山学区在定陶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并认真学习外学区的管理经验,使本学区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现在我们学区的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的呈良好态势发展。回顾一年来在学区改革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学区管理机制。

1.明确学区管理职责,创新学区管理机制。新学区成立以后,我们就专门召开学区中层领导会议,明确了学区主任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明确学区副校长与学区内各学校的职能和相互关系,强化学区内各小学校长管理权。学区领导班子加强对学区内办学资源的配置、校长教师的调配、学区整体考核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将各小学校长和学区管理人员工作计入工作量,建立学区管理成效的激励机制。学区领导班子负责监督和管理学区内各学校教学管理、财务、后勤、安全等常规工作。为保证学区工作的正常运行,建立学区各校长联席会议制度。校长联席会议由学区内主要负责人和各小学校长组成。学区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校长联席会议。会议主要任务:制定本学校的发展规划、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制定并完善学校的各项工作制度,协调、探讨学区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学区内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学区内教育资源等。

2.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按照“统筹协调、统中有分、分中有合、统筹有序”原则,建立学区运行机制,统筹推进学区教育教学资源调配、教育教学管理一体化改革,制定学区工作和学区议事、决策制度,建立教育教学、财务后勤、学校安全管理等协作机制,搭提升每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3.成立学区学科教研组。一般以科目为单位成立学科教研组,组长和组员由本学区学校的教研组长和相应学科学科带头人、骨干老师等组成。实行动态管理,组员一般设8至10人。学科教研组负责制订教学教研活动计划和方案,定期开展学区集体备课、教育教学、学期听评课、新教师培训等活动,做到备课、教学、教研、培训成果共享,整体提高学区教师教学能力。学区内学校教师资源共享,学校间实行教师交流、跨校兼课。

二、建设和共享学区资源。

着力构建学区办学资源共建共享新机制,促进学校体育场馆、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和仪器设备在学区内学校开放共享;促进学区教师资源、教学成果、办学特色、校园文化的共建共享。我学区有几所偏远小学,教学条件较差,我们虽然已给全体教师配齐教学用的电脑,但是偏远小学,有时网络不给力,上不了网,教学过程中不能得到新信息,这就严重地制约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为了更好的搞好教育教学,我们就把中学的运动场、实验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等教学设施设备配齐配足,形成共享体制,这就加快推进全区学校教学信息化的步伐,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三、加强学区教师队伍建设。

1、配齐配足学科教师。在学区改革之前,各学校由于小学学生数少、规模小,年级基本上以单班为主,许多老师都要身兼数班、多科,教师工作量大,分身无术,教师主要工作是停留在正常教学上,无法进行学习和交流。成立学区以来,我们根据课程标准、学生规模和教育教学需要,合理核定教职工人数,实行初中、小学统一统筹和动态管理,提高使用效益。今年,我们又从中学调配了6名老师到小学去,彻底解决了小学无音体美专任教师,初中班主任遴选困难的局面,基本实现学区师资配备均衡。

2、加强学区教师培训。支持学区开展以学区为单位的教师培训、校本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及教研能力和水平。学区培养薄弱学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实行“带徒”模式,整体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四、全面提高学区教育质量

1.统一学区课程实施。学区建立健全教育教学机制,加强课程教学实施的统筹,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扎实推进教学常规管理,统一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提升课程实施效果,共建课程教学资源,确保开齐开足开好课程。

2.统一学区教学研究。学区实行学区联合教研制度,统筹开展学科备课、教学研究、听课观摩等活动。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从强化备课、上课、作业设计、测评批改、研训参与、班主任工作、辅导等方面健全制度。学生工作从强化作业完成、测评讲评、辅导(练习讲解)、习惯养成等方面健全制度。环境改进从强化学校(班级)卫生、班容班貌等方面统一健全。

3.共育学生核心素养。学区统筹组建德育工作团队,共同研究和推进学区德育工作,共享德育资源。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整合体育艺术教育资源,培养学生健康体魄和艺术素养。加强劳动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协作,组织协调开展学区内学校学生共同参加科技、社会实践等活动,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4.共创学区文化。学区大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着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和学区文化。在传承、提升学校原有文化底蕴的同时,从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拓展延伸,加快融合,构建互励共进的仿山学区文化,形成良好育人环境。

5、留住优质生源。由于我们仿山镇的地理位置特殊,每年的初中招生是最令学校领导头疼的一件大事,往年由于种种原因,仅在这一项工作,学校就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收效甚微。实行学区后,今年我们初中学校招生工作成绩喜人,在校人数突破600人,是学校近十余年最多的一年,且未投入一分钱。

五、下一步的工作中的重点

1、由于中小学学段不同,各小学的特点也不同,学区内的办学思想作风还处于磨合阶段,学区内统一协调的完全理顺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2、继续完善学区管理办公室联席会议制度,合理安排学区内教育资源,研究解决学区管理中的困难和问题。

3、把校园的维稳、维安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把安全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4、着手打造学区共同的教研工作,严抓教学质量,加大师资培训。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大打造学区特色品牌,根据学区学校实际,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充分利用外部优质资源,联合打造我学区特色品牌。

5、继续加强实施学区教育教学联动管理,推进课堂教学现代化的实施,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6、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搭配师资,实现教师队伍双向有序流动。

经过一年来的辛苦工作,仿山学区的教学工作正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我们将朝着“教研交流、资源共享、促均衡、求发展”的目标披荆斩棘,争取在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创新,加速实现定陶教育“优质、均衡、快速”发展。仿山学区 2018年9月26日

篇2:仿山镇学区改革经验回顾

西方国家公用事业经历了由私人部门市场供给为主到公共部门垄断供给为主, 再到建立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伙伴关系的发展历程。早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 英、美等西方国家的绝大部分气、水、电车、高速公路等设施和服务都是由私人部门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营的。由于缺乏资本, 国家的补助也很少, 城市政府通过与私人公司签订长期合同来解决公用事业产品供给问题。但不久人们发现以私人部门为主的模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如偏远地区设施缺乏、服务价格高、质量差、政治腐败等。同时小规模的私人供给模式逐渐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而且规模不经济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到20世纪中期, 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公共部门和地方政府承担起为社会提供公用事业产品的绝大部分责任, 普遍建立了国 (公) 有企业由政府供给公用事业产品。然而, 这一模式很快又暴露出了政府财政负担加大和供给效率低下等新的问题。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随着世界性的放松管制潮流的兴起, 为提高产品供给效率和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以欧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为主要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对公用事业进行改革, 改变以往政府垄断供给公用事业产品的状况, 对公用事业领域的国有企业采取市场化的改革策略。

二、典型国家公用事业改革案例回顾

(一) 英国公用事业发展历程

1831年的霍乱席卷了英国431个城市、夺走了3万多条生命之后, 人们认识到瘟疫的蔓延与水源不洁有关, 因此饮水成为最早实现城市政府供给的项目。根据1835年《市政自治机关法》选举产生的市政府和市议会, 逐渐成为公用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到19世纪末, 供水、煤气、电力基本完全公营。此即所谓的“煤气与自来水的社会主义”, 费边社则称之为“市政社会主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酷时期, 国家的干预成功地使英国人渡过了难关, 因此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成为新的“传统”延续了下来。1945~1951年的工党政府对公用事业部门进行了国有化改造, 政府把大部分有关国计民生的公用企业收归国有。

在1979年英国撒切尔夫人执政后, 为消除滞涨、高失业率等顽症, 实施了以私有化促进市场竞争的产业经济政策, 作为政府原有功能的公用事业也同样实施了改革, 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出售国有资产。先后对英国电讯、天然气、电力、自来水公司等垄断企业进行私有化, 到1997年英国保守党下台时, 英国铁路、煤炭和伦敦交通运输业也逐步私有化了。二是放松政府管制, 打破国家对产业垄断的格局, 取消新企业进入产业的行政限制与行业壁垒。三是通过特许投标、合同承包等多种形式鼓励私人部门提供可市场化的产品或服务, 通过市场竞争减少垄断造成的消费弱选择和生产的弱竞争性。

从改革的结果来看, 英国公用事业产品政府垄断供给的格局得以完全改变, 政府对公用事业产品的供给比例大幅减少;私人部门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由私人通过市场机制提供的公用事业产品大幅增加。从经济效率的角度看, 英国实行改革后, 原来的国有企业效率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 瑞典公交改革

瑞典的公用事业长期以来大部分是由国家垄断的。在20世纪80年代, 受英国经验的影响, 瑞典人开始逐步认识到公共资金的有限性, 同时也认识到公用事业行业的竞争能力不强, 效率低下。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缓解财政压力, 他们通过一系列法律允许私营企业进入公用事业领域包括公共交通领域。瑞典对公交这一公用事业产品的正常供给, 是采用市场竞争中政府与私人部门组成协作伙伴关系来共同完成的。

瑞典成立了全国统一的公共交通局, 为全国所有22个省内居民提供交通服务。交通局提供的公交服务面达到100%。交通局理事会是由各省的省长 (有时还有市长) 组成。公共交通的资金是由税收和出售的交通券提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原则上由各省、市提供, 在某些情况下国家给予补贴。

对于公共交通的具体运营, 主要采用招投标的方式开放竞争, 进行公共交通的绝大多数活动。将原有国家垄断经营的公交集团逐步分为诸多子公司, 这些子公司与私营企业在一定时间的准备后完全进入市场竞争, 在签订内容详尽的合同的基础上, 由企业进行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具体操作。过去由国家垄断的公交行业今天已由私人企业经营, 但是国家财政将继续通过发放补贴手段来从社会经济方面对交通系统进行调控。

另外, 瑞典还十分注重引进国际资本, 1997年法国科耐克斯集团收购了当时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客运领域中的第二大私人运营商兰热比斯交通公司。2000年该集团获得了斯德哥尔摩市地铁线路的运营合同, 并且在该地铁运营公司中占60%的股份。法国的克奥利集团, 在1999年也获得了进入瑞典公交运营市场资格, 参与铁路客运。克奥利集团还获得了公共汽车客运巨头比斯兰克公司 (Busslink) 60%的股份。

通过公交系统的市场化改革, 近年来, 瑞典公共交通有了惊人的变化。目前瑞典的公共交通价格已降低了20%, 同时服务质量也有了提高, 公交车的整点率不断提高, 安全性也不断改善, 乘客数量不断增加, 在高峰时间公共交通的市场占有率多达70%, 合同内容的完成率达到99%。

三、经验借鉴与思考

西方国家的公用事业改革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在不同的阶段都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其中许多经验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一) 法制先行是基本原则

在英国公用事业几次转型中, 立法充当了体现公用事业在改制过程中的公正性的重要手段, 让公用事业的转型过程有法可依、有据可依。不仅是1949~1951年之间的国有化有大量的立法为依据, 就是19世纪中叶的公用事业试营过程, 也同样做到了依法办事。随着英国法律和法制的完善, 英国公用事业的转型工作越来越建立在健全的法律之上。如果说国有化之初, 工党政府尚是摸着石头过河, 匆匆地进行国有化的立法工作的话, 那么随后保守党私有化的众多举措, 则是在相对充分的时间进行广泛的调研、酝酿、准备而进行的立法。

(二) 有效监督是重要保障

由于公用事业其特有的公益性, 使得公用事业在转型过程中, 必须进行有效的监督, 以保证其公益性得到体现。如果没有强有力、面面俱到和井然有序的监管, 大规模的私有化对消费者, 尤其是对低收入家庭而言, 可能就会是一场灾难。公用事业的改革进程中, 政府从法律法规、机构设置等方面采取了大量措施来监督私营企业的运行情况, 从而保护公众利益, 实现公益要求。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认为虽然市场本身是中立的, 是商品分配的有效手段, 但完全放任市场是危险的, 应该对它进行监控和规范。可见, 西方国家公用事业的私有化并没有放弃政府职能而听凭市场利润动机的绝对支配。

(三) 政企分离是改革的关键

政企分离在公用事业改革中的关键作用表现为:在政企分离的体制下, 企业才能形成作为市场主体所需的经营机制;政府从公用事业的垄断供给者转变为竞争性经营的组织者, 从而提高了产品供给的效率。西方国家公用事业在实行政企分离的体制后, 政府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 企业根据政府颁发的经营许可证有关条款, 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四) 良好沟通是必要条件

公用事业领域不是一个简单的卖方市场问题, 这是一个对外部因素依赖性很强的领域。因此, 这就需要多方面的合作与协调。如果政府与公用事业公司只注重苛刻合同中的生产内容, 而忽视公共服务的内容, 那么双方将会把精力集中于市场内容上, 而较少地考虑提供公共服务问题, 则他们的对话会很有限。瑞典当局与企业双方很好地融合了市场内容与公共服务内容, 在这一合作与协调过程中增强了他们之间的对话空间和对各种制约条件的理解。

(五) 存在不足和弊端值得深思

任何改革的进程都是利弊并存的, 西方国家公用事业在改制过程中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一是改革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英国政府在改革过程中, 由于急于减轻自身的财务负担, 所以在定价时有时显得过于慷慨, 难免会损害国家和一般居民的利益, 也不可避免地使国有资产发生不同程度的流失。二是监管仍存疏漏。对私有化以后的公用事业, 政府已经设计了复杂的机构, 以争取实现其公益性目标, 但是仍然存在私人部门只注重盈利而忽视公共利益事件的发生, 公用事业的服务质量是否得到了根本性的保障仍然是有疑问的。三是将私人供给等同于有效供给。西方国家政府对公用事业产品通过私人供给的热情过高, 在制定改革方案时, 经常对竞争和管制政策的一些基本问题没有进行必要的考虑就急于把国有企业转变为私人企业, 部分纯公共产品公益性目标的实现存在障碍。实质上, 经济效率最终来自于竞争, 所有制以及供给部门的变换对提高公用事业供给效率并不起决定作用, 供给效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针对产品属性所采取的促进竞争并改进管制的政策措施。

摘要:西方国家公用事业经历了由私人部门市场供给为主到公共部门垄断供给为主, 再到建立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伙伴关系的发展历程。改革过程中, 成果显著也历经波折, 其中不乏比较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同时存在问题也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关键词:公用事业产品,经验借鉴,改革

参考文献

[1]陆伟芳.英国公用事业改制的历史经验与启示[J].探索与争鸣, 2005, (4) .

[2]王俊豪.英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评析[J].环境经济, 2005, (7) .

[3]席恒.公与私, 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4]马庆钰.关于“公共服务”的解读[J].新华文摘, 2005, (22) .

[5]卢洪友.公共商品供给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篇3:仿山镇学区改革经验回顾

关键词:地方政府改革;市场化;原因;启示

自20世纪80年代初始,新一轮的政府改革运动在发达国家不断发展开来。在这场政府改革运动过程中,进行改革的国家不仅注重转变上层政府的治理结构和模式,且更加注重转变地方政府的治理结构和模式。各国在一系列政府治理理论的影响和引导下,对地方政府的各个方面,如职能范围、流程结构、管理手段等实施了一系列变革。这场改革历时近30年,极大地影响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治理模式。如今,我国也正在探索全面深化行政体制的改革。所以,研究西方国家的这场政府改革对于我国来说就有了现实的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探讨美国地方政府改革模式,来了解其新一轮地方政府改革运动的脉络流程,总结其地方政府改革模式的经验,以期能对我国有所启示。

1 美国地方政府改革的缘起

1.1 内部原因

1.1.1经济原因,主要是地方财政危机。上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克林顿上任之初,美国面临着自经济危机来最大的经济灰暗时刻。美国经济低迷时间之长,复苏进度之慢,失业人数之多已经达到了战后之最。普通民众家庭收入下降幅度达到了五个百分点,政府入不敷出,陷入财政困境。另一方面,随着战后社会的发展,民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政府也相应地承担起更多的职能,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其规模不断扩大,人员不断增加。尤其是承担着主要服务职能的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尤其突出。

1.1.2政治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内部的管理危机,二是民主化的压力。一方面传统的官僚体制已经无法适应现实社会的发展,官僚制本身所具有的自利倾向、寻租、腐败等弊端日益显现,政府干预逐渐走向政府失败。同时,由于社会的进步,公民的参政意愿和民主化诉求也更加强烈。因为地方政府是和民众接触的最基层政府,所以其能够更加直接地回应民众的民主性诉求以及进行具体的操作。民众普遍要求政府能够更加民主,增加其政治参与的途径。这不可避免的促使地方政府进行自身的变革,政府权利的行使要具有公开性,接受公众的监督,同时在政府的决策方面还要加强民众的参与性。因此,政府只有变革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来回应公民的民主性诉求。

1.1.3社会因素——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西方早期的自由主义学者把政府比作“利维坦”,认为“政府是必要的恶”。这一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在上个世纪70年代某种程度的“复兴”来源于一系列社会事件的刺激。上世纪70年代的越战、水门事件等,极大地削弱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同时由于美国70年代的经济“滞胀”,民众纷纷通过抗税行动来表达对政府功能扩张的质疑和不满。另外这一时期的美国政府受到了各种利益团体、经济学家等的矛头指向,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如公共选择理论等也更加系统地否定了政府的功能取向。这些都导致政府在民众心中的信任度普遍降低,政府陷入信任危机。

1.2 外部原因

1.2.1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地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上世纪中后期以来,全球化不断发展,各国纷纷被卷进全球化浪潮之中。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全球化对其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全球化使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的划分变得模糊,同时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也是对地方政府能力的種种挑战。因此为了适应全球化并且在全球化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地方政府就需进行变革,建立一套灵活且高效的政府组织体系。既能够适应多变的环境,还能够迅速地回应日益多样化的民众诉求,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而这正是政府取得社会信任的先决条件。

1.2.2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尤其是70年代以后计算机信息技术更是被引进政府管理中,其他的像企业管理手段以及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和工具,也为地方政府改革提供了技术条件。

1.2.3相关理论的发展。实践在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治理理论等纷纷提出,为地方政府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2 美国地方政府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笔者主要从改革的方式(自下而上)、改革的视角、改革的组织形式、改革的方向这四个方面总结了美国地方政府改革的经验:

2.1美国地方政府的改革先于其行政改革

美国与中国不同,其地方政府改革大多是由地方政府本身而非中央政府发起的,这使得其改革主动性、积极性强,阻力小。美国实行的是政治与行政二分法,联邦一级政府是政治至上的,而地方一级是行政至上的。中央政府的改革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较大,其改革易受到中央和地方权力行使范围、党派政治思想分歧、权力制衡等政治纷争的影响,改革效果还需进一步审视。地方一级政府是行政至上的,因此其能够比较容易地学习企业管理的技术和工具,重塑地方政府的治理模式。在政府改革的大潮流下, 90年代的美国州、市两级政府先于其行政改革,掀起了地方政府改革的高潮。因此,这种自下而上的改革,具有外部阻力小和内部动力大的特点,所以改革的效果十分理想。

2.2美国地方政府的改革视角从地方政府转向地方治理

努力建设政府、社会组织及民众多方参与的多维合作网络治理体系。地方政府除了进行内部的改革之外,外部的改革成效也十分明显。外部的改革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社区权力的加强。美国的社区自治思想由来已久,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其社区组织发展迅猛,社区发展、工作训练、家庭服务、社区诊所等公共服务,使立法中政府无法介入的空间的公共服务更加丰富完善。二是非营利组织的继续发展。社会中间组织发展快,体系较成熟,在一些政府没法管、也管不好的事务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极大地增强了政府办事效率,减少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2.3美国地方政府通过建立多样化的组织形式来满足和回应民众多样化的需求

美国幅员辽阔,人口较多,其在不同的地方设置了不同的政府组织模式,即使在同一个地区的同一时期内,有的也设置了好几个不同的政府组织模式。可以说,美国有多少个地方政府就有多少个地方政府组织模式,绝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政府组织模式。

2.4美国地方政府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和企业化

美国地方政府改革的市场化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放权给社会。具体体现在放松管制,将一些由政府承担的公共事业让渡给市场,允许私人企业进入原先由地方政府垄断的公共服务事业或者将公有资产卖给私人经营。二是改革传统的官僚制思想,更多地引入一些企业管理中的工具方法,如加强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企业间的竞争,强化政府雇员的竞争意识。企业化主要表现在美国地方政府的组织结构主要是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为范本。此种组织结构关注组织的效率和效益,注重低投入高产出,在低税收的同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虽然美国地方政府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但也有值得我们思考的方面:

2.4.1首先是地方政府改革强调市场化和企业化,淡化了政府的责任意识,政府的政治角色缺失。政府不是商业组织,需要代表公共利益,需要承担公共责任。政府如果仅仅注重效率,必然会损害社会公平。

2.4.2其次是地方政府合并未取得良好成效,甚至还遇到了强大的阻力。一方面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类型多种多样,有些公共产品或者服务的合并不符合规模效益原则,另一方面是合并后的公共产品或者服务组织规模的扩大会降低官员的回应速度。

2.4.3一些地方政府并未能实现真正的“精简”。由于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政府将越来越多的事物推给市场,因此承包政府合同和项目的雇员数量也越来越多,形成了所谓的“影子政府”。

3 启示

美国的地方政府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成为许多国家地方政府改革的重要参考。我国虽然与美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其地方政府改革的经验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1不断强化地方政府体制改革力度,树立成本收益思想和效率意识

我国地方政府在管理体制、管理成本、管理手段上一直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改革过程中可以引进一些企业化的管理思想,比如通过绩效评估来促使公务人员树立行政成本收益意识和效率思想,通过简化升级内部结构以及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的权责体系等措施,来减少政府管理成本和抑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从而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率。

3.2构建地方政府合作机制,推进多种形式的政府间合作

中国的行政区划与美国不同,美国某一个地区可能存在几个地方政府,而中国则是依据行政区划建立,是逐一对应的关系。虽然此种形式能够使地方政府更好地管理本辖区的事务,但是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倾向,这对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整体进步都存在着阻碍作用。而地方保护主义出现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利益的驱动力,地方政府也在不断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与合作变得更加频繁。因此,在地方政府的改革过程中,要突破以往垂直式的思考方向,尽量规避为争夺市场和资源而进行不正当竞争,要明白政府间应该是合作性博弈,而不是零和博弈。

3.3建构政府引导型为主的多元职能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指:在实行政府引导型模式为主的同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或实行自由市场模式,或实行政府干预模式,或在某一领域实行新公共管理模式,甚至在少数特别落后的地方,还需要从外部諸如市场经济的因子。

3.4积极培育和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

在地方政府的改革过程中,要积极下放权力,形成地方政府和社会的良性互动,让社会组织更好地承接地方政府转移的权力。这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其次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制度保证;第三是要建立培育和扶助社会组织发展机制。如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和财政资金扶持机制,设立专项资金,以合同立项、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等形式,建立对社会组织的资助机制,分类制定社会组织财政补贴政策。

3.5积极推进某些公共物品及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提高服务质量,减小政府规模、降低管理成本

在以往的行政管理改革中,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够成熟,虽然我国政府的公共物品及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与民营化进程已经开始,但是其不管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且在这方面所取得的一些进展主要存于中央一级,广大地方政府在这方面仍步伐缓慢,不见成效。所以,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一部分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权限交给社会,借鉴美国地方政府的一些经验将私人资本引入其中,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还能有效减少政府的行政开支。

参考文献:

[1]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罗伯特·比什著 井敏,陈幽汉译.美国地方政府[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2](法)托克维尔著,董良果译.论美国的民主[M].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美]B·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5][美]B·盖伊·彼得斯著,聂露等译.比较公共行政导论:官僚政治的视角[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6] 戴昌桥.中美两国地方治理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黄龙霄.探析美国地方政府改革对我国地方政府改革的借鉴意义[J].传承,2014年7期.

[8]杜巧莉.论神话地方政府改革与提高执政透明度[J].学理论,2012年14期.

上一篇:事故通报下一篇:用好数学日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