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思考论文

2022-04-18

公益性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为国家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化公益事业单位改革,一方面对统筹做好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发展、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事业单位改革思考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事业单位改革思考论文 篇1:

西宁市市政公用事业单位改革的思考和探讨

摘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势在必行,市政设施管养行业面临新的定位。从行业现状、公益性特性、存在问题分析,提出市政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市政公用 事业单位 改革定位分析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到2015年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将完成事业单位分类。西宁市政公用行业作为从事市政设施维修养护管理的公益性专业服务单位,也面临改革的困惑。在此结合我处实际,对西宁市市政公用行业进行分类改革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推进改革的认识和看法

事业单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事业单位提供的公益服务总量不断扩大、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要看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公众的需求不断提高,经济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日益凸显,公益事业历史欠账较多,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质量效率不高。所以,在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中,市政公用行业事业单位改革成功与否,一看是否有利于市政设施工作发展,二看市政行业职工生活水平是否提高。

二、西宁市市政公用行业管理维护工作现状

目前, 西宁市建成区现行市政设施管理养护体制为:西宁市城区分为市管和区管两级管理养护,排水设施由市级专业管理养护,海湖新区、经济开发区等五大专属区及大通三县实行自行管理养护模式。我处负责全市路灯、快速路和主要交通干道的管理养护,为专业市政设施管理养护队伍,各区属地除市管设施外的市政设施,目前归属四区建设局分别负责管理,无专业养护队伍和基地设施、养护设备,只负责各区道路部分管理维护,其路灯、排水等养护设施由市级专业养护部门负责管理维护。多年来,我市的市政设施管理养护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较好地克服了市政设施发展快速、设施量成倍增长,部分设施老化破损、维护资金短缺、养护人员不足等诸多困难,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尤其是“十一五”期间,生产养护部门深入细致地开展市政设施维护工作,努力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建设美化、亮化、优化的城市环境。

我处作为西宁市唯一专业养护管理单位,主要工作职能是依据国家建设部《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城市照明设施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负责对市管道路、路灯等市政设施及其附属设施进行管理与维修养护。我处成立近50年来,以“为民服务”为工作出发点和立足点,以管为主、管养并举,通过不断努力有效保障市政设施的正常运行。在搞好城市市政设施管理、维护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亮化工程及畅通工程,对缓解西宁市交通拥挤,美化市容市貌,改善人居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西宁市市政公用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职能机构设置不到位,整体专业化维护水平不高。目前,西宁市只有市管养护部门为我市唯一的市政设施专业管理养护部门,市管16条道路、31座桥梁、路灯由市管养护部门实施养护管理,养护工作职责较明确;四区因无专业养护队伍和基地设施、养护设备等,维护工作较被动,设施修复及时率不高。

(二)人员配置与建设部部颁标准差距较大,人员结构不平衡,编制严重不足 。按照建设部部颁标准,我市需配备市管设施维护人员898名,区管设施维护人员615名,实际配备市管设施维护人员为279名,人员由2000年占部颁标准的66.3%下滑至2010年的31.1%,人员编制配备不合理。

(三)养护经费严重不足,维护与更新不能同步。一是根据建设部《全国市政工程设施养护维修估算指标》测算,西宁市需要市管道路养护经费3462万元/年,区管道路养护经费1418万元/年,实际市管道路养护经费210万元/年,区管道路养护经费40万元/年,养护经费严重不足。二是随着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一批城市主骨架主网络道路工程相继建成通车,提高了西宁市城市道路技术状况,但由于部分城区主干道建成于80年代,道路建成使用年限长,加之近年来车流量不断增加,城市道路维修养护费用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三是一些重大国际、国内赛事活动近几年陆续在西宁举行,养护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抓好设施维修和改造,使道路维修养护经费支出增加。四是因临时突发任务及抢险救灾任务较多,养护部门因无抢险救灾专项资金,对参加抢险救灾工作时发生的费用无法列支,造成工作被动局面。

综上所述,市政设施的有效管理和资源利用既需要实施改革,挖掘潜力,提高效能,更需要在外部环境政策上、予以重点加强和扶持,以改革来协调内外部环境,促进自身发展,积蓄力量,为市政管养事业发展创造条件。

四、对市政公用行业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建议

根据市政设施维护行业不以市场为导向的公益性性服务单位性质及内部发展现状,建议按照“分类、定位、放权、搞活”的思路,理顺管理体制,健全运行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达到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单位内部活力的目的。

1.准确定位,明确职责。市政设施维护行业主要承担政府交办的市政公益事业任务,是不以市场为导向,面向社会提供普遍服务的公共事业性事业单位。因此,建议定位为全额拨款的公共事业性事业单位。同时,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建设,在人员和经费上还应适应经济发展规模和增长幅度。

2.理顺管理体制,重点强化管理职能,形成以管为主的主导地位。在界定职能的前提下,加大市政监察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基层管养单位的力量,赋于管养单位一定管理权,使基层职工既是维护员,又是管理员、执法员,参与到日常设施管理中,改变管理滞后的被动局面,争取市政设施管理力度和使用效用最大化。

3.根据西宁市市政设施的发展规模,本着“分片管理、交通便利、养护及时”的原则建议在市区东南西北中设五处市政设施养护所,路灯管理所全市增加为二个所,建立沥青砼生产基地及市政应急中心。

4.市、区两级管理养护部门切实履行好维护工作职责,建设、城管、公安、交警、四区政府等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实現市政公用设施管理的资源共享。

总之,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涉及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既要有积极开明的态度,又要有稳妥求实的办事作风,抓好改革中各个环节的工作,广泛寻求支持,在稳妥、高效中完成改革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2011-3-23.

作者:马翠珍

事业单位改革思考论文 篇2:

对当前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的思考

公益性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为国家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化公益事业单位改革,一方面对统筹做好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发展、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有利于全面提高公共产品、公益服务的供给总量和效率,促进公共服务的公平公正和均衡发展问题,从而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此外,深化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还能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政事分开和事企分开,通过改革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目标,建设服务型政府。

一、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与经济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相比,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仍然相对滞后,改革模式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甚至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事业单位职能缺失现象。

(一)资源利用率低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在资源配置格局和资源利用方式等方面,多年来一直处于条块分割、自我封闭、各自为战的状态之中,这些割据性弊端使得各个事业单位之间缺乏必要了解,一些职能相近或职能交叉的事业单位互不沟通,对本来可以共享的资源或本来可以相互利用的设施和设备等实行封闭管理,从而造成了事业单位在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方面的重复投资。

(二)“准政府”的运作模式导致职能错位,效率低下

公益性事业单位作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应该为政府和社会进行双向服务,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提供政府服务功能的拾遗补缺。但是目前大多数公益事业单位都定位为“准政府”,运行方式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管理内容、管理模式未有过彻底的改变。同时,经过多年的改革,事业单位的分类还是不彻底,事业单位与政府、事业单位与市场、事业单位内部之间仍存在分类界限不清、职能相互交叉等问题,“越位”、“错位”、“缺失”现象不时发生。

(三)人员编制膨胀,财政供给不堪重负

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承担社会公益事业,其特性决定了各级政府要承担相对主要负责。但是改革过程中,由于分类不明确,公益性事业单位运行经费多数由财政全额拨付或部分拨付,国家财政成为事业单位的主要甚至唯一来源。同时,由于改革的渐进性和不彻底,用人制度仍维持传统特点,导致近年来公益性事业单位人员急剧膨胀,财政供给已经不堪重负。

(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科学

目前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由国家机关举办,社会功能行政化倾向严重。受财力因素的制约,政府只能满足大众的普遍要求,而对社会的个性化的公共需求则显得力不从心。而且市场化的划分标准造成了政府在事业领域的“越位”与“缺位”,政府对事业单位的财政支持只关注在某项公益事业上投入的经费额度,缺乏对绩效和经费使用情况的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许多公益性事业单位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一方面造成政府对其管得过多过细,管理方式僵化单一,职能交叉、关系不顺;另一方面缺乏有效竞争激励机制,平均主义问题严重。

(五)现有改革模式的问题

目前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保证了行业的推进力度,但是实施中问题较多。一是缺乏系统性。只进行管理体制或人事制度改革,不考虑同时推进相关配套制度改革,实践中难以取得预期效果。二是改革推进速度慢,周期长。目前改革都只能算是取得阶段性成效,影响制约公益性事业单位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而且现有模式无法形成有利的社会氛围和客观环境,并势必影响改革效果。三是被迫性的改革带来负效应。许多单位是在全面推进改革的客观环境尚不具备的条件下,被迫开展的改革,改革目标不清晰。

二、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模式探讨

(一)公益性事业单位职能新定位

要坚持对公益性事业单位实行分类改革,在重新定性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能任务、服务对象、资源配置和今后发展方向,分别确定不同的改革重点,采取不同的改革措施和管理办法。要把公益性事业单位基本职能严格界定为弥补企业和政府的不足,执行企业和政府所不能完成或者不能有效完成的社会经济职能。同时要重视公益性事业单位作为非营利组织的特征,注意发挥其深入民间、凝聚社会力量、提高公民参与热情、整合社会相关阶层的利益、协助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功能,从而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促进公共利益或公共目标的实现。

(二)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的模式

当前,在各方面条件成熟、而且必须大力推进改革的大环境下,实行综合配套改革,既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也是现实的选择。实行综合配套改革,就是管理体制、用人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及社会保障、财政和国有资产管理等相关配套制度改革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分步推进、配套进行。

实行综合配套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问题,同时兼顾各方面的制约因素,提高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的效率和质量,达到改革目标的最优化、改革过程的最优化。一方面坚持从构建新的管理体制上寻求创新和突破。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要求,把改革的重点放在改革管理体制,转换运行机制和改革完善用人、分配等相关制度上。另一方面坚持配套改革,即把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用人制度、分配制度改革以及社会保障、财政和国有资产管理等相关制度的改革结合起来,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配套进行。

三、公益性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政策取向

(一)完善公益性事业单位外部管理体制

外部管理体制主要是指国家对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管理,体现的是政府与公益性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完善外部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完善事业法人制度,确认公益性事业组织具有与国家机关相同的法人地位,从法律层面所做的制度安排,以自己的名义依法面向社会自主开展事业活动,从而使公益性事业单位更好地发挥承担公共事业发展的职能。其次是完善事业财务制度。要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础上,合理界定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逐步规范财政供给范围。再次是完善事业监督管理制度。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组织和事业单位自身的积极作用,同时,监督内容要全面,要涵盖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各项事宜,包括公益事业单位目标、绩效评估、财务状况等,要真正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多元化监督模式。

(二)优化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制

内部管理体制主要是研究如何建构适合各类公益性事业单位运行的机制,包括组织机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内部监控机制、人力资源管理、各种报告制度等。内部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立现代事业领导决策制度。通过引进和完善董事会或理事会制度,实现公益性事业单位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行政负责人由委任、选任或聘任的方式产生,实现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改变过去由国家统一支配领导的决策制度。另一方面是建立科学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首先是建立实行全员聘任制度、竞争上岗制度,通过打破传统的单一任命制,广泛采用平等竞争的考任制,建立开放、流动、公平、竞争和富有活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其次是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再次是建立、健全公益性事业单位员工激励机制。把考核结果与收入、升职与降职、福利等激励措施联系起来,建立科学的薪酬制度;完善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任务和职责范围,明确每个岗位、每个员工应负的责任和应有权限,并科学确定岗位的相对价值;科学设计薪酬结构,做好薪酬分级以及周期性的薪酬调整,确保薪酬的公平性和激励作用。

(三)完善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分工的政策

合理解决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分工,划分标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要明确合理的职责范围,在社会事业发展的领域选择上,必须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结合经济能力,突出重点,形成不同层级政府间的合理职责分工。对于那些涉及国家目标,且在发展中需要不同机构间充分配合与协调的社会事业,由中央政府统一规划、直接管理并由中央财政直接投资;对于具有突出公益性,涉及政府基本职能,但可以由彼此独立的机构分别承担的社会事业,由中央政府统一规划,地方政府组织实施,所需经费或由地方政府承担、中央政府实施补助和转移支付,或主要由高层级政府财政支出;对于体现局部区域公众利益的社会事业,则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中央政府给予宏观指导,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给予必要援助。

(四)完善资源的整合共享政策

公益性事业单位大部分都占有国有资产,它们的资源均为国家所有,要使资源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必然要按照市场需要匹配的公共事业的要求来合理配置资源。应将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与整体布局、结构调整统一起来,在全面提高具体机构运行效率的同时,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由政府主办也是我国社会公益事业改革应该坚持的方向。对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改革应该从主要由部门、地方自主的分散推进转向主要由中央统一部署、领导组织的自上而下推进。

(五)完善其他相关配套政策

一要建立并逐步完善支持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各种法律、法规。要加大立法力度,使非营利机构的注册登记、内部治理结构、活动范围、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资产与财务的管理模式、政府的支持与规制方式等都有法可依。二要科学确定财政政策的调控目标和调控手段,建立统筹安排、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财政供给制度,通过建立财务规则,逐步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和报告制度,建立以财政预算投入为主体、事业收费和民间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三要加强对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基金的筹集、管理、运营、监督等方面的立法,强化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权力,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适度放宽对国办社会基金的运营管理,以提高其效益。四要在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前提下,合理确定提供公共服务的价格标准,并予以公开,参考市场化的规范模式运作服务性收费,服务收费标准要适当、合理,并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规范作用和其他相关社会组织的有效监督作用。五要完善相关的考试制度、资格准入制度、培训开发制度、惩戒制度、退出制度等人力资源市场政策,促进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作者:李雅莉

事业单位改革思考论文 篇3:

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会计问题及相关思考

事业单位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关键要从体制机制入手,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调整和规范政事关系。2011年4月初,中央已经确定了一张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时间表,共涉及到超过126万个机构,4000余万人。该表预计到2015年,中国将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到2020年,中国将形成新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14年,各项改革进程的新举措纷纷出台,部分非公益性事业单位将逐步推向市场。而与之相适应会计管理体系却稍显滞后,造成了财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困惑。现对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关解决方式进行一下探讨:

一、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1)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造成税务处理上的困惑。事业单位,特别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其资金来源有财政拨入资金、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等多种渠道。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应税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会不断加大。事业单位的应税收入多以现代服务业服务性收入为主,属“营改增”范围,基本都已交纳增值税。在增值税的计缴过程中“增值税销项税额可准确计量”,但“增值税进项税额”中的抵扣数据如何核算,就存在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 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以下简称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符合相关条件的进项税额是可以用来抵扣增值税的,但同进还规定了“用于非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不得抵扣”。而购进的货物及劳务如何在应税业务与非税业务中进行划分,就成为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与税务人员争论的焦点。事业单位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往往无法明确划分从事非税业务与从事应税业务的人、财、物。

(2)预算编制不完善,预算执行跟踪不到位、资金使用效益低下、集中用款情况存在较为普遍。在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过程中,注重財政性资金的预算,忽视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的相关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对相关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没有相应的跟踪机制,反馈滞后;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缺乏相关的考评指标及要求;由于预算执行进度跟踪机制不足,为保证年底完成预算,造成了年底突击用款,集中付款结算的情况屡屡出现。

(3)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薄弱、财务岗位权责弱化、财务人员素质跟不上事业发展的需要。事业单位原先运行体制下,财务人员的主要职能为记录经济行为,造成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薄弱,主动参与经济活动的意识较差。由于长期体现不出人员价值,事业单位在财务人员配置上,要求较低,造成整体素质的参差不齐,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低下。其主要表现有:①财务人员基本不参与重大经济决策的过程;②财务控制流于形式。部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仅仅从会计的角度对发票、报销单等资金划拨手续进行审批,对单据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核,对支付金的准确性进行核对,而未按照相关合同或文件对相关支出行为的正确性、合理性进行研究;③由于素质有限,不少财务人员未对会计信息进行相关的整理、提炼和加工,仅仅提供了记录服务,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既不能为单位相关的经济决策提供有用信息,也无法及时掌握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二、针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1)完善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根据不同的事业性质,定位不同的资金收支渠道。完善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明确划分公益性事业单位与非公益性事业单位,不同的性质,不同运行资金保障渠道。公益性事业单位,财政性资金进行保障,不再涉及市场化业务,不再有应税收入;非公益性事业单位、各种技术机构,推向市场,不再以财政性资金进行保障,而依靠自身能力,用应税收入保障事业行为的正常运转。

(2)强化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参与决策的权力,强化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提供服务的意识。财务人员在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要主动参与各项经济决策,多与领导及其他部门沟通,在经济业务发生事前做好参谋工作,事中做好跟踪工作,事后做好评价工作。要转换思想,变被动为主动,增强服务意识,使财务数据更好的为单位提供决策依据。体现会计人员价值及重要性。

(3)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以适应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是财务人员参与单位经济决策的前提条件。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不仅要苦练专业功夫,更要扩大知识面。不断学习,学科技,要在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化管理知识方面下工夫,财务人员必需了解市场规律,使自己能够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单位出谋划策,为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学业务,在专业知识及法律法规方面下工夫,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政策把握能力,当好领导参谋,起好助手作用。同时,在工作中过程中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克服困难,面对问题积极应对。善于总结,在总结中,改进工作方法,保证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作用。

事业单位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改革过程中难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出现问题我们不逃避,直面它、解决它,那么我们终究会迎来事业单位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淑珍。重新构建事业单位财务理念体系[J]广西会计,2011(7):1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2011年12月.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2012年4月.

作者简介:

许平(1975年8月11日),女,职称会计师,籍贯江苏无锡,汉,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作者:许平

上一篇:气象雷达数据分析论文下一篇: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