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教育思想下的幼儿教育论文

2022-04-22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经过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很重要,很及时,很务实,会议精神和措施的贯彻落实,必将对我国教育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活教育思想下的幼儿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教育思想下的幼儿教育论文 篇1:

优秀教师应具备的三大素养

【摘要】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有的教师讲得不精彩,不吸引人,学生收获不大,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只盯着具体知识,没有体现高层次学科素养。本文阐述了教师应具有的三大素养——独立思想、独立人格,掌握扎实的教育心理学,教学素养,并通过实例论证了三大素养对优秀教师的作用。

【关键词】独立思想 教育心理学 教学素养 素养的源泉

一、独立思想、独特风格是教师深厚素养之一

教师应高瞻远瞩,拥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独到的学科见解,以及洞悉教材思想内容本质的高屋建瓴的穿透力。教师自己不但要是个有思想的人,还要培养出有独立思想的人。

正如史金霞所著的《重建师生关系》中说,教育,并不是要让孩子如何成功,如何优秀,如何出人头地,过上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当然,并不拒绝让孩子能得到这些,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孩子的生命质量,哪怕他将来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只要他的生命质量是高的,那么,他也会幸福。生命的质量取决于什么?就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精神境界。一个拥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的人,必然能活出一个真实的自己,而不会照着别人的样子或者按照别人的要求活着,不会成为一个充满奴性的人,要么被别人奴役而不自知,要么一心想奴役别人。

读吴非撰写的《不跪着教书》一书,被他的思想所感染,他认为培养独立思考的一代是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教师没有信仰,没有精神追求,他的学生则很难成为站立起来的人。终身教育的立身之本究竟是什么?是独立思考精神。窦桂梅老师也被吴非老师所感染,她在《玫瑰与教育》中说,读到吴非《不跪着教书》中关于教师风格的遗失的感慨,书中描述了坐着身边的老师大多没有特点,一个个一板一眼一副谦谦君子形象,却看不到任何个性,更谈不上自己的风格。《不跪着教书》专著中有一篇《呼唤风格》,文中一再强调“风格即人格“。他回忆了自己上大学时的几位老师——有的连上4节课仍气如雄辩,唾沫横飞;有的旁征博引,竖行板书,一个问题引十多种说法;有的讲词曲时忽然提出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有的上课时直逼学生提问题,如答记者问;有的信马由缰,黑板上一个字也不写,吹到下课才如梦方醒……而今身为老师的他,很是感慨于自己身边的老师——他们为师大多没有特色。

徐百柯在《民国风度》中讴歌的民国时期的那批学人——“最后一个迷人的学阀”李济、“美好的学问竟可以这样朴素”的李赋宁、“两束雄文,一抹背影”的冯友兰等,有着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分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愚或狷,或痴或狂,但内在全不失风骨、风趣或文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他们做人做事,都是有承担的:对社会、历史、民族的承担——“铁肩担道义”;对自我生命的承担——“把心思用在自己怎么看待自己”;对学术的承担——“舍我其谁”。这些知识分子教书治学、为人处世之道,追求、理想和精神风范,对我们今天重建自己的生活、理想,有着深深的启示:时代需要有思想、铮铮风骨的铁血卫士。例如,因拒收张作霖三十万元“封口费”而惨遭杀害、以身殉道的学人邵飘萍,他有一句座右铭“铁肩担道义,棘手著文章。”再来看看当今的社会,我们身为人师,我们的思想、个性怎么样?我们在学生的心中有没有一个鲜明的印象?

性狷洁,慕仁义、好虚静、重实学,徐州师范大学教授邵盈午的《民国范儿: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中申述的那一个个“民国范儿”,是何等地凛凛而有生气,朗朗各具风神!他们或以存亡续绝的“一二人”自命,或以“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相期;或傲岸不群,掉臂经行;或放浪形骸,惊世骇俗;或革故鼎新,开启民智;或悲悯天下,度化众生。而今“非娇厉所得”的“民国范”已渺不可寻,坦荡襟怀的缺失、浪漫精神的流逝、率真风度的消隐、至善至美至纯的心性的凋萎……

《做最好的老师》中李镇西老师说,要做个有思想的教师,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即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高屋建瓴的人文视野,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韩寒在《我所理解的生活》中严正地表达了他的思想,“我所理解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我作为一个教师,虽然平凡,但要坚定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执著于教育事业,遵守职业道德,热爱自己的学生,积极投入教育实践中,用充满激情、一丝不挂的工作作风培养下一代。时代呼吁有自由思想、独立风格的教师,撑起教育事业的大梁,培育出有自由思想、独立风格的人才。

二、掌握扎实的教育心理学是教师深厚素养之二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阐述谈教师的教育素养: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教育心理学是为教育服务的,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对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实现优质的教与学。优质的教与学分为三个系统:目标、动力、方法。

1.因材施教——目标明确。

偏好,量化研究表明,先天特质的影响力大概占50%左右。个体“偏好”是非常重要的心理特征,对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的意义。孔子在2500年前提出的“因材施教”其本质就是让教育“适合”不同的学生,而不是让学生迎合教育。另一方面,个体的偏好是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最底层的基础,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就是要“投其所好”,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被吸引并从中感到快乐。我们要以客观的态度理解那些不爱学习的学生,需要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动力,不要以为他们是故意作对而加以斥责,强迫他们学习。

比如,有的学生经常不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还出言不逊,甚至对老师大喊大叫。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若当场大发脾气,势必造成师生间的剑拔弩张之势,若情绪失控,甚至可能导致课堂教学陷于瘫痪,落下教育失败的“后遗症”。因此,教师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急躁情绪,多站在学生立场考虑问题,在难堪的处境中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作出准确的判断,才能心平气和地妥善解决这类“冲突”事件,从正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2.诚心育人——动力适度。

我在课下,曾与学生交流,他们上课最怕什么,学生说,“看到教师漏出不耐烦的表情,心里觉得很难受,对老师怀有恐惧,害怕老师脸上那种表情”,学生的回答令我既震惊又羞愧。带队伍带的是心,教学生教的也是心,正所谓心悦诚服。丹.柏秉斯基在《团队正能量:带队伍就是带人心》中说,不要对所有的错误都提出批评,对小的错误,可以给出警告,但警告之后要进行交谈。能够阻止我们的不同恐惧有数百种,但至少有五种恐惧是最普遍的,假如我们知道如何使这五种恐惧的影响最小化,那么,我们就能把创造欣欣向荣环境的可能性最大化。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正能量。

⑴、让学生在自治中成长,而不是治于人下。

罗伯特·B·西奥迪尼《影响力》中这样说,真正的能力都是依靠自己学习获得的,而学习依靠的是对一本书能够读出本质,能够挖书三尺找到来龙去脉,进入作者的大脑与作者一起思考。从这点上说,培养学生自治品质尤为重要。

严元章在《中国教育思想源流》中说 :“我坚决主张师生易位,教师必须把主体的地位还给学生,而退居于客体的地位。我积极提倡辅导的教育方法,正好是方法论对主体论的照应,只有辅导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教人的方法是辅导,教人读书的方法还是辅导。教是辅导,管还是辅导;到了教师对学生真正辅导的时候,才是管教有方的时候——妙手回春的名师,便不难到处涌现了。” 教的人,家长也好、师长也好,并不是要来治人的;学的人,子女也好、学生也好,并不是要来治于人的。教的人既不可以强迫学的人盲从,也不可以盲动。正确的方法是,教师辅导学生,让学生自己管自己,这便是让学生自治。如前面所讲,道德教育要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主体性,以辅导学生自治为道德活动的中心,落实到学校生活的全面。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学生自治全面落实到学校生活中?自治辅导可能做出来的成绩是什么?简单而言,是怎样能达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成人,培养成有道德的人。道德的人的基本品质,也是最高品质是自治,即自律。只有能够自治自律的人,才是真正道德的人,才能成为守正不阿的正人。之所以有不道德的人存在,原因很复杂,但教育方面的诸多失误难辞其咎。在教育方法上,学生自小到大生活在被治的状态中,惟命是从——在家在校,从父从师,只有服从,基本没有机会学习如何管自己,也很少得到长辈的辅导怎样管理自己。这样的学生,除了少数能够自觉自爱、自立自强,多数都是依赖成性,易随波逐流,甚至同流合污,难以自治自律。

今后多少年内的学生自治,要依靠学校从头做起,其中主要是要做到肯定教师的客体身份,要将辅导方法坚持到底,在此基础上耐心细致地帮助学生推行自治,迟早会收到效果。从“衣”的方面看,校服及运动服装从设计到制造,都由学生自己来办,因为穿衣和埋单的人是他们自己。如果开办校车,学生要有参与意见乃至管理的机会,因为他们是主要的乘车人,在安全以及车费上与其都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而这种种自治活动,需要教师辅导,值得教师推行。

⑵、废除惩罚,身教胜于言教。

管教到了山穷水尽时,可以放弃辅导而改用惩罚吗?绝对不行。因为惩罚基本上是对付奴婢的手段,造成奴颜婢膝,或是对罪人仇人报复的手段,都不是教育的可行方法。说到底,惩罚非但不是教育方法,还是反教育的方法,绝对不能用以对待学生。学生在学校犯规,与成人在社会犯法,完全是不同性质的两回事。实际生活中,学生因品行有问题便受到责罚的现象并不少见,至于因为一人惹是生非,而导致半班全班学生受累的恶例也屡见不鲜;因为芝麻小事,一些教师也会看不顺眼,要侦查祸首,如严刑逼供,致使全班学生无一幸免的集体惩罚的情况也有发生。 憎恨学生的教师,自然也会遭到学生的憎恨,由此构成憎恨的恶性循环。一些学生忍气吞声,把憎恨埋在心里;有一些学生人承受不了,公开表现出反感,甚至恶化到集体对抗。因此,正确的教育应该是人生教育。而人生教育,应是有爱无恨的教育,人生教育应是有赏无罚的教育。由此,人生教育必须坚决提倡废惩罚、废体罚,同时要爱学生、护学生,毕竟百善以慈幼为先。

身教,由身外实物的教学用具,回到教师本身的教育作用,正统的方式只是感化,如今则可以增加一些暗示、服务或游戏等。感化是要求教师在品格学养上不断地做功夫,以身作则,让学生耳濡目染,为其做好表率。这就要求教师在诸多方面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让学生有更多学习借鉴的机会。儒家所说的“人格感化”,与道家所讲的“不言之教”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保持生活秩序以及改正错误行为上,暗示远胜于大声呼喊之类的明教;在启发思考上,留有余地的暗示,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暗示的表现,可以是教师的一抹微笑,一个眼色,一个手势,当学生领会到教师的这些暗示后,很可能马上收效。如果身教不成功,不妨好好地借重言教,但是不可滥用——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用行动来教育的,别人会跟着做;用空话来教育的,只能导致争吵)。借重言教时必须避免流于教训,苦口婆心。因为教师的管教,千言万语,一定要归结到:符合学生的主体性,符合方法的辅导性。至于服务作为身教的方式,就是指在发动学生担当校内校外义务工作时,教师最好抽出时间参与其中,并加以辅导。游戏是儿童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的主要身教方式。教师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跟小朋友玩在一起,在不知不觉中发挥教育作用。

作为班主任,无论天气多么寒冷,我从未间断过与学生一起跑操,而且从未戴过口罩、手套出操,从未中途放弃,学生们也从来没有请假不出操。让学生朗诵,我也朗诵;让学生背诵,我也背诵;学生讨论,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⑶、在“动”与“趣”中传授知识。

赵祥麟、王承绪在《杜威教育名篇》中这样说:“如果我们再次认真地对待心理及成长,他在不同时期里,带有代表性的典型特征这一观念,那么很清楚,这里又需要进行教育的改造。”学习心理学,特别是儿童心理学,与工业生活上愈益增长的重要性是一致的。因为近代心理学特别强调探索、实验和尝试等原始性、不经学习的本能的重要性。近代心理学揭示,学习并不是一种现成的叫做心智的工作,心智本身却是原始能力所构成有意义的活动的一种组织。我们在前面曾经说过,工作对年龄较大的学生,正如游戏对幼年的学生一样,对于未经训练的本能的种种活动具有教育意义的发展作用,而且从游戏过渡到工作应该是逐步的,不包含态度的急剧改变,而是把游戏的要素带到工作中去,同时,为了提高控制能力,再加以继续不断的改组。

例一:审美大师朱光潜、瑞士心理学学家皮亚杰、美国教育家杜威三位大师对教育教学有一个共同的期许——让学生“动起来”。这点对我影响很深,我在上《梦游天姥吟留别》这课时进行了验证,尝到了让学生“动起来”的甜头。

讲这课时,我对教的两个班在同一环节有意识地进行了两个不同的设计。先上课的321班设计为“当堂收集李白的诗,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后上课的322班设计为:学生课前收集李白的诗——小组成员课上交流——设计本组“组表”(要求:跟李白有关;体现浪漫特色;凸显小组的个性特点)——课堂上展示(由组员推荐介绍的人)成果。

结果321班课堂呈现的情况和所料一样,有的学生很淡然的搜集资料,有的学生手忙脚乱东翻西找,最终收集的诗数量有限……当然所与《梦游天姥吟留别》进行比较,归纳出了李白诗的风格特色——浪漫、夸张、想象、豪放飘逸,但此刻的课堂总是很平静,缺了点什么。下课后,我与学生交流这个环节的学习效果,学生说活动得少,交流的诗也不多。而322班开始这个环节时,小组成员课上交流,每个组员都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手抄搞,工整优美的字迹、精心的版面设计(或上、或下、或中独特的小设计),每个人争着在组中展示自己的成果,然后公平选出本组的优胜作品(收集数量多,书写最优美的)。我心里暗暗点头,效果不错,学生“动”起来了。下面是各小组成员共同设计“组标”,学生间有互相商量的,有指点的,有写的,有画的……所有小组成员可用两个词概括——投入、专注。孩子们的投入感动着我,我窃喜,成功了!最后一个程序是小组展示,孩子们通过抓阄排好顺序,由于时间关系每组只有三分钟时间来介绍。先上的同学有些局促,但前三组都顺利地完成任务。轮到下一组来介绍,可没人上来展示,由于时间关系我只好让下一组先上了。我走到这组成员中,这组成员比其他组少了一人,他们坐的位置都在全班的后排,平时很少跟其他同学交流,都属于比较内向的学生,但他们设计的“组标”却很出色,一只摊开的大手掌,每个指头上是个小人、写着每个成员的名字……我鼓励其中一个纯黑色运动服,娃娃脸、稍显怯意的胖男生上台。经过我再三鼓励,以及同学的鼓掌,他上台开始介绍,表现稳健,说话有条有理。刚开始教室你一片寂静,最后关头他将拳头一握,摆了个造型,在我惊诧的瞬间,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有主持人的范儿,我夸奖了他,告诉他不要太自谦,要“该出手时就出手”,他腼腆地笑着说:“下次不了,一定主动发言。”这节课效果超出了预期效果,原来课可以让学生“动”起来。

在“动”的过程中中,学生轻松地就学到了知识。这堂课后,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上课时学生的笑声多了,他们回答问题也变得积极了,因此我的心情也变得愉快了,不再像以前一样,纠结于学生的基础差,抱怨我们的努力没有回报。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作为老师,一定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积极鼓励他们大胆地尝试,让学生“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兴趣学,愿意学,并且能自主地尝试,真正“动起来”才能使他们成为一个真正具有独立见解,善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人。

英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郝伯特·斯宾塞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中说过教育始于快乐,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最佳。孩子快乐,一切教育都是有效的;孩子不快乐,一切教育都是苍白的。因此,教师应把握教学的情趣,“情”指的是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趣”指的是“趣味”。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这其中有文化、有感动,也有美的体验,这就是教育的情趣所在,也是培养学生学习乐趣的关键。

例如,我在鉴赏《登岳阳楼》这首诗时,尝试让学生通过感受情趣之美,来更好地把握这首诗沉郁悲壮。1、我从四个方面搜集了资料。2、和学生对话交流,激发学生发言的兴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积淀自主发言,师生共感受诗歌的“情趣”之乐。搜集的资料:令人惊喜的诗句;壮阔的素材;孤独、沧桑,老病的素材;爱国、报国无门的素材。

⑷、行为科学赞美,才有利于教与学。

日本作家石田淳依据心理学的行为科学理论,提出让孩子喜欢读书的“行为科学”。行为科学法就是把评价孩子的重点放在人类的行为上,不变的基本原则是,仔细观察孩子所采取的行动,若是可取的行为即可赞美之。无论是否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只要孩子在拿到分数之前努力学习了,这些努力的行为态度都应受到赞赏、鼓励、慰劳。家长和老师必须具备这种基本的关怀与心意。

任何人得到其他人的认同或赞美都会开心,尤其是学生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一旦感受到他人的认同,他就会希望得到再次的认同,所以会更加努力学习,做出相同的行为,形成往复的良性循环,长此以往,单次的行为就会成为良好的习惯。这种从习惯和认可中得到的喜悦就会成为学习最大的动力。

3、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方法得当。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此文孔子的“循循善诱”教学原则得到充分展现。“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孔子真不愧为伟大的教育家,世界文化名人。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这样阐述,学习困难的学生的知识不够巩固,其根源就在于他们没有看出、没有理解各种事实、现象、真理、规律性之间相互交接的那些“点”,正是这些“点”上产生了各种因果的、机能的、时间的及其他的联系。正是对这些“点”,应当引导学习困难的学生加以注意。

⑴、深入剖析、提升教师自我素养。

“师者爱心”,当教师必须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学生的心事柔弱而又纯洁的,更需要我们“小心轻放”。刚带284班的时候,一位学生引起了我的注意,他靠窗而坐,上课总是萎靡不振,低头不语。第一次交上来的练笔作业,也出言不逊,说不喜欢我的活泼和热情。有几次作业他竟然交空本,我当然很生气,也一字不写,也不予理会。总觉得他偶尔抬头时的表情都是那样的不屑一顾。后来学了李密的《陈情表》,我引导学生写“讴歌亲情”的作文,他写了三四百字。有天晚自习,他竟叫了我声“老师”,在我愕然之际,他轻柔地说了下面一段话:“老师,我语文学得不好,您能不能以后别提问我,也别查我作业……”我立即温和地回应道:“可是孩子语文扔不起呀,150分呢”“老师,就让我慢慢学吧,我跟不上大家”“那老师分层布置的作业你可得完成呀,如一些简单的练笔等”“好的,那谢谢老师了”说着他还微微的嘴角上翘笑了笑。这次的作文点评,我一视同仁,评语字数甚至多于他的作文字数,而且切实中肯。第二天早自习,学生按座位流水念自己修改好的题目,轮到他了,他好不情愿地站起来气嘟嘟地甩出一句:“我没改”,“那你原来的题目是什么呀?我笑着问道。他冷冰冰地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孝”。“嗯,一个字为题确实空泛了一些,同学们,能不能帮他换一换呀,”话音未落,同学们附和声四起“让他读读,看看什么内容”“我不读”咬牙切齿的三个字如雷贯耳,教室顿时一片寂静,孩子们的目光向我齐刷刷地聚拢来,大概都等我大发雷霆呢。我脸不红,心不跳地说:“嗯,没关系的,我们尊重你的选择,孩子,你坐!大家想想如果保留‘孝’字改换题目,可以怎么改呀?”班里气氛又热烈和谐起来。

在和这个有独立思想和性格倔强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我如果也强硬,得理不饶人,因其触犯我的“师道尊严”而怒火中烧,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大动干戈,场面一定很难控制,事情就被搞大了。即便最后我胜利了,对那孩子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和伤害啊。

正如赵希斌所言:老师们请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最能够改变人的力量就是爱,而爱缘起于一个人温暖而又善良的心。我是教师,我幸福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和该做的事;他们是学生,他们快乐地做着自己能做的和必做的事。让我们深入剖析自我素养、提升教师自我素养,为学生有效学习增加正能量。

⑵、优化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做一个“好教师”是我的追求。但什么样的教师是一个好教师呢,我认为,一个好教师就应该是一个智慧型的教师。这里的智慧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一切活动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善于学习、终身学习;善于总结反思;在教学上要有创新,不要千篇一律。

在学校中,我既是班主任还是语文教师,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老师教的知识学生会遗忘,但老师培养的良好习惯、综合素养会让学生受益终生。出于这样的理念,我评价自己一堂课的成败就不仅仅是学生学到了什么,而更多的是学生的能力在这堂课上得到锻炼了没有。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我常常这样做:

利用好课前五分钟。①我每节课给学生介绍一句我认为有意义的语句,很多句子到今天对很多学生都还在起到教育和影响作用。②学生介绍自己摘抄的好句和哲理深刻的句子。③每节课一个学生读一篇比较优美的短文,并作一个简要点评……其实,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就一定能收到效果。

写日记或周记。其实是为考试作文打基础。写日记或周记一定要是学生有话可说的内容,让学生愿意表达,乐于表达,另外也是我与学生沟通的一个很好的渠道,在每次阅读学生的日记或周记时,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做摘抄笔记。从学生刚入学我就提出做摘抄的要求,我还把自己的摘抄本给学生传阅,教会他们怎么摘抄。

利用好每周一节阅读课。我认为学生的语文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他的阅历和知识面的宽窄。所以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对学生来说就好比“源头活水”,让他们能不断得到文学的滋养。

每学期介绍几位重要作家。著名的思想家培根说过“用伟人的事迹激励我们,远胜一切的教育”。

让学生站在讲台上回答问题。其一,这是锻炼学生胆量的好办法,也是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很好体现。以前都是学生面对老师回答问题,老师是权威、是主体,现在是学生面对学生回答问题表达观点,学生是主体。方式的改变其实是一种观念的转变。

⑶、让教学慢下来,教与学都在于精、透。

慢的本质是学生的学透彻。教师不要只是赶进度。为了教学进度,教学任务,忽视学生的感受,与其这样,还不如不讲。既然讲一个就讲清,学一个就学透。慢下来,让孩子们学透。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实践,题是这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问题:词的下片,用了哪些手法来抒情?请作简要分析。答案是这样:①直抒胸臆,表达亡国之痛、收复中原的心志以及对朝廷的愤慨;②拟人,请托“悲风”把泪吹过扬州去,含蓄深沉地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感。③借代,代指达官贵人(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在头上)。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苟安的愤慨。我先自己做了一下,从总体上,分析了一下认为问题不太大,决定让学生们自主交流一下考试结果,自己再略略辅导一下就结束。学生留在黑板上的文字,确让我警醒——学生学得不够透彻,准确的说没有学会这三种艺术手法。

在下次上课前,我立刻做了调整,重新设计,安排如下:①学生谈自己的读诗感受;②拿出积累本交流积累的各种艺术手法,并举例;③合作交流文本中可能用的艺术手法;④教师给出答案;⑤各小组整理出错误解答,交流含混不清的本质;⑥各小组间交流,找出共性出错的地方;⑦师布置课下作业:在课下查阅资料,研究共性的错误,如移情手法;研究——直抒胸臆、比拟(拟人、拟物),借代三种手法。

三、教学素养是教师深厚素养之三

三流教学教知识,二流教师教方法,一流教师教素养——能够沉淀下来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东西。

1.语文是工具,是文化传承;语文不单是工具,更是艺术。如果你学会了很多语言与文字的知识,那并不能说明你学好了语文,只有你读过文章后欣然会意,掩卷沉思的时候,你才走进了语文学习的大门。

2.语文是美的发现。小说中立脚伶仃的杨二嫂、“真的,我真傻”的祥林嫂,逆来顺受走向叛逆的林冲,勇猛过人而又儿女情长的项羽的形象是美丽的……古典诗词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美丽的……

3.《三国演义》伴我入课堂。宋朝开国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我很喜爱《三国演义》,一有时间就拿出来重新精读。因此常在课堂中引用其中的事件。“《三国演义》”就是我的“《论语》”。学生们也喜欢听。

如在讲《项羽之死》、《方山子传》、《大铁椎传》这些人物传记时,他们塑造人物的特色主要是通过传神的细节描写。于是我给学生讲曹操献刀刺董卓,张飞大闹长坂坡,关羽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关羽之死(分析性格决定命运);讲《祭十二郎文》时讲诸葛亮祭周瑜文。诸葛亮过江吊丧活动达到三个目的:①显示了才华,②展示了人格,③消除隔阂;讲李煜的词《虞美人》时,讲到蜀后主刘禅乐不思蜀,有人说其悲哀,为其麻木;有人说其善于韬光养晦。4、讲《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杜甫》时,我讲刘备有织草席卖草鞋之辈而成为蜀汉天子的坚忍不拔精神。

史金霞老师《重建师生关系》中说,语文课要有思想的深度,有文学的气度,有历史的厚度,有现实的广度。 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老师》中说,对语文老师调查——你认为语文老师应具备的主要优点是什么?第二点就是有文学才华。我将不倦的读书,让自己的课堂多些“文学的气度”。

参考文献

[1] 史金霞.《重建师生关系》.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10

[2] 吴非.《不跪着教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0

[3] 窦桂梅著. 《玫瑰与教育》.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

[4] 徐百柯著.《民国风度》.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9

[5]邵盈午.《民国范儿: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

[6]韩寒.《我所理解的生活》.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1

[7]李镇西.《做最好的教师》.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5

[8] 赵希斌.《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解决学生学习的10个困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9] 赵希斌.《魅力课堂高效与有趣的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

[10] 罗伯特·B·西奥迪尼;闾佳译.《影响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孙东霞

活教育思想下的幼儿教育论文 篇2: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摘要)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经过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这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很重要,很及时,很务实,会议精神和措施的贯彻落实,必将对我国教育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关于会议的重要意义和主要收获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教育工作,1993年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90年代乃至下世纪初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组织好《纲要》的实施,不仅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实现,也将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党中央、国务院召开这样一个高规格的重要会议,就是要从,党和政府的高层领导做起,动员全党全社会认真实施《纲要》,推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使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李鹏同志的主题报告,是这次会议的两个最重要的文件。

代表们普遍反映,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李鹏同志的主题报告,高瞻远瞩,虚实并举,既有重大战略方针,又求实务实,有具体政策和措施。充分表达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发展教育事业的坚定决心和殷切期望。这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产生长远的指导作用,激励和鼓舞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排除困难,奋发进取,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这次主要收获是:

第一,增强了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自觉性和紧迫感。这次会议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进一步解决在新形势下如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问题。会议期间,大家通过学习泽民同志和李鹏同志重要讲话和交流经验,进一步认识到: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我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思想,下决心调整投资结构,扭转一些地区在经济建设上仍然存在的盲目上项目、铺摊子的外延发展模式,把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第二,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思路。会议认真讨论厂《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大家普遍认为,《实施意见》在大量调在研究和反复进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实施《纲要》的具体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是一个很好的施L方案。大家表示,要在《纲要》及其《实施意见》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扎扎实实地组织好施工。

第三,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办好教育的责任,提出了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保障措施。与会同志进一步认识到,办好教育是全党全社公的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首先要把办好教育的责任承担起.来,对教育采取重点扶持和倾斜的政策、措施。会上,许多领导同志表示,一定要像小平国志要求的那样,宁可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也要下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支持和保障教育的发展。同时要动员全社会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建立起政府、社会、教育之间紧密结合的机制。

全党全社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落实会议精神,努力为繁荣我国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页献。

二、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关于90年代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的讲话和报告中分别谈了重要的意见。结合会议讨论的情况,我再补充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改革是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根本出路

解决好中国的教育问题,根本出路在改革。从因情来看,我们是一个有近12亿人口、经济还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举办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国力有限,教育投人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是长期存在的矛盾。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通过深化教育改革,把我国的教育办成高效益的教育,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教育的路子。尤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过去长期形成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与经济、社会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我们强调以改革为动力推动教育的发展,丝毫不意味着否定过去的教育成绩。建国4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但我们在肯定过去成绩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在新形势下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教育的改革相对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进行教育改革。这个改革是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自我發展和完善,是在继承过去好的东西的基础上,改变教育不同程度t.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各级领导、全社会、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应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推进教育的改革。

(二)坚定信心,确保“两基”自标的实现

到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育,这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基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正如李鹏总理在报告中所说的,在90年代我国整个教育发展中,这是“重中之重"。我们必须认识到,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全党全社会采取切实措施,做出巨大的努力。同时,我们也是有信心的。一是我国教育发展已有了相当的基础。二是90年代经济的发展将为教育发展提供比较好的物质条件、三是鉴于我国幅员广大,各地情况也有较大区别,我们制定了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不搞一刀切,这有利于充分调动不同地区实施“两基”的积极性。四是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全党全社会对人才和教育的重枧程度越来越高,尊师重教日益成为社会风尚。因此,可以相信,经过大家共同努力,“两基”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点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发展农村教育要坚决扭转同程度存在的脱离农村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办学模式,走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办学路子。农村教育要在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大力提倡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不论是九年教育,还是六年教育,都要在学好文化知识,养成良好道德行为及文明习惯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职业技能和实用科学知识的内容。这样,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能用其所学技能和知识,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要从各地实际出发,办好一些实验小学、实验中学,为那些品学兼优、有条件并愿意升学的学生创造深造的条件。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城市和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地区农村,在教育内容、师资水平、教育设施等方面要进一步推进教育的现代化,使基础教育的质量不断提高。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实施“两基”任务还需要强调以下几点:一是为了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就必须大力培养合格的教师。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办好各类师范教育,这是我国教育的传统和特色,在这个问题上不要有丝毫的动摇。还要在投资、师资配备等方面对师范教育实行必要的倾斜政策。要坚持对师范生的特殊优惠政策,支持鼓励优秀学生报考师范。教师是崇高的职业。要教育各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敦师要尊敬。同时也要加强对教师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二是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应继续办好所属中小学、幼儿园。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屯虎强对企业小学的业务指导。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地方,条件成熟后,在政府统筹下,也可以逐步由企业办学转为社会办学。三是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办教育的难度往往更大一些。因此我们要对少数民族教育给以特殊的关怀和支持。四是要认真抓好各类特殊教育和幼儿教育、学前教育,重视解决女童入学难的问题。五是扫盲工作要把学文化和学技能、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起来。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培养大量应用人才的一条根本出路,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振兴经济的必由之路。现在我国每年约有400万小学毕业生、600万初中毕业生和100万高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我们必须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他们提供接受职业技术训练的机会,努力做到“学者有其校”,使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劳动者和适用的人才。

发展职业教育要坚持小学后、初中后和高中后三级分流,实行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重的原则。小学后的分流要因地制宜,主要在贫困地区实行;初中后的中等职业教育是发展重点,要兴办多种类型、多种规格的中等职业学校或培训班;高中后的分流要多样化,培养更多的工艺型、应用型人才;发展高等职业学校,主要走现有职业大学、成人高校和部分高等专科学校调整专业方向及培养目标,改建、合并和联办的路子。通过三级分流和调整结构,逐步形成初等、中等、高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相互衔接、比例合理的教育体系。要大力发展短期职业培训,使城乡新增劳动力上岗前都能接受从事职业必须的训练。要给职教毕业生经过一段工作实践后开辟继续学习和深造的途径,为他们创造多次选择的机会。

要大力办好各类成人教育事业,积极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使广大在职人员知识能得到更新,思想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能不断得到提高。要特别重视电视以及函授、业余进修、自学辅导等多种办学形式。

关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管理体制,这次会议已经明确,国家教委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有宏观管理、协调和指导的责任,同时要注意发挥行业和部门的职能与指导作用。凡是进行学历教育的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原则上由各级教育部门进行管埋,要规范学制,努力办出应有的特色;在职的岗位培训工作,原则上由各级劳动、人事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进行管理。要尽快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务院准备成立职业资格统筹管理机构,推动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

(四)积极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高等院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发展科技的主要基地,而科技的发展水平又是实现我国第二三步发展战略的目标、迎接21世纪挑战的根本保证。我国高等院校为了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高等教育改革涉及面很广,这里重点讲讲部门办学体制改革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的部门办学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在历史上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过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但这种条块分割朐高教管理体制,也是造成“小而全”、重复设置和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其弊端越来越明显,给高等学校带来的困难和问题日益突出,急需按照《纲要》所提出的目标,有步骤地进行改革。今后这一改革的重点是,中央部委所属高校要扩大服务面和专业面,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进一步鼓励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合理调整布局,提高办学效益。除有些部门仍需继续办少量行业特点明显或骨干学校外,其余大部分学校逐步过渡到以中央和省两级办学、两级管理,以省级办学与管理为主的体制,以便省、直辖市、自治区对本地区的高等院校能统筹进行合理布局和调整,减少不必要的重复,集中人力、物力办好若干所高质量、高水平的高等院校,为本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中央各有关部门仍要一如既往地加强对所属高校的支持和领导。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这些院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缓解他们办学中的困难,而决不是削弱这些院校。当然,这项工作难度很大,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和支持。进行这项改革,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态度要积极,步子要稳妥。多数部属院校可以先同地方搞各种形式的共建、联办,待条件成熟后再下放,部分条件巳成熟的也可以现在就下放,总之要讲究实效,不要刮风,不搞形式主义。

各地、各部门对建设“211工程”积极性很高,也有许多新的举措。在此,需要强调:第一,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统筹规划。今年中央财政准备拿出“211工程”启动资金,地方和部门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条件除相应增加投入外,还应在学校征地等方面给予优惠。第二,要采取“共建”、“联办”等不同办法,在推动联合上下功夫;学校要在改革方面有大的突破,办成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新型大学。第三,建设“211工程”的地方,首先要下大力量办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凡是基础教育达不到规定要求,拖欠教师工资严重的地方,所属高等学校不能进入“211工程”

(五)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这次会议根据新形势下的新情况,讨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准备进一步修改后由中央转发,各地要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德育要坚持加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要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编成教材对学生讲授。在这里,我想再着重强调以下几点:一是要重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教育。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中,很多优良的道德传统是极为丰富的思想宝库,其精华能够绵延数下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今天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我们现在提倡的热受祖国、集体主义、勤奋节俭、尊师重教、团结友爱、尊老爱幼、谨严礼貌、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严亡宽人、先人后已、勤学不倦等等,都可以从我因浩如姻海的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渊源。杜会主义的道德,只能建完在对民族道德传统的批判继乐之上应当取其精作、去其糟粕,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并与革命传统相结台、赋于新的时代内容。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这种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不仅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和容易接受。并会成为反对和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的强大力量、我已请国家教委组织专家编写有关读物,从娃娃开始教,一直到小学、中學、大学。用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熏陶青少年一代,使他们形成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担当起振兴中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担。足斤展国情教育要重点进行活的形势教育。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下部,都要抽些时间到学校中走走,同师生们座谈,做形势报告,讲讲我们的工作,也讲讲面临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这也是领导同志转变作风、联系群众的个重要方面。这要坚持下去,形成风气。三是要重视美育。学校的美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切实加强。不仅小学、初中要开好音乐、美术等课程,高中、大学也应开设艺术欣赏课,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等等,并掌握一定的技巧。但重点还是着力于陶冶情操,提高道德修养,巾宣部、国家教委等部门提倡看一百部好电影、唱一百首好歌的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就是一个例证。美育还应在许多学科的教学中贯彻。还要组织文艺团体经常到学校演出健康向上的文艺节H,社会上的文化场所也要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并向学校提供优惠服务。四是要进行遵纪守法和做.个好公民的教育,特别是宪法的教育。每个学生都要了解我国的这一根本大法的基本内容,并自觉地作为自已一切行为的根本准则,国家教委要组织编写有关教材。

这次会议上,江总朽记又就加强高校党建问题作了重要指示,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要注意研究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组织的自身建设,首先是领导班子建设,并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经验。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并充分发挥各级教育工会、共青团、学生公等组织的作用,继续做好在大学生、青年教师和业务骨干中培养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的工作。要大胆培养、提拔使用学们成就、德才兼备的中青年教师和干部。此外,还要继续高度重视和做妖维护高枚稳定的工作。

三、关于教育系统和社会普遍关注的几个问题

当前教育工作中出现厂一些比较突出的困难和问题,解决这此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思路,在总理的主报告中已分别作了阐述,我再就其中几个具体问题作些补允。

(一)关于增加教育投人问题

李鹏总理报告中提出了当前增加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具体要求。国务院有关邵门和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财政部要会同国家教委等部门根据财税体制改革后财政支出计算11径的变化,年内提出“八五”期间也即1995年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并应分别提出中央级财政和省级财政中敦育经费所占比例,确保教育投入有较大的增长。根据《纲要》原来提出的“八五”期间全国平均达到15%的日标,一般情况下,省级政府应达到20%以上,县级的比例就要更高。同时,要根据各项改革深化的需要,通过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进一步完善教育投入的保障机制。中央、国务院已原则同意开征用于教育的地方税费。各地根据需要与叮能积极研究实施。

实施义务教育主要是政府的责任,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帮助贫困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中央决定设立中央、省、地、县四级教育扶贫专项经费,中央和省级政府要在现有扶贫专项经费的基础上,从今年开始逐年有所提高。地、县财政预算也要作出相应的安排。这笔专项经费的使用,要借紧国内外资金管理的先进经,验,建立一种健康有效的机制,切实提高使用效益。

农村教育实行集资办学,是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一条重要渠道。这项政策在80年代全国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工作中起了决定性作用。90年代要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除政府增加教育投入外、仍然要坚持集资办学的路子。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在量力、自愿的原则下集资办学视为乱摊派。但要严禁挪用和以此名义搞其它的乱摊派、乱集资,一旦发现必须依法追究责任。农村教育集资i要用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实施义务教育扩建校舍。农村教育集资的审批权放在县一级,这在总理报告中已明确,各地应照此执行。现在全国已普遍开展的“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和其它形式的捐资助学活动要继续提倡和支持,对教脊等公益性事业的捐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予以扣除。

前一个时期,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了乱收费现象。国务院和各地对这股行业不正之风进行了制止和纠正,情况有所好转。各地要重视這个问题,发现这类阿题要坚决加以纠E和制止,严重违纪的要追究责任。

(二)关于提高教师待遇问题

小平同志指出:“我们不论怎么困难,也要提高教师待遇。这个事情,在国际上都有影响。”贯彻《教师法》.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的各有关部门都要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国务院正在研究制定相应的配套法规,各地也都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研究制定实施细则。这次教育系统工资改革方案已经出台,各地要认真抓好落实工作。同时,要注意研究这次工改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及时加以调整解决。

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又出现了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问题,并有扩大趋势。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十分重视并认真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月足额发放的保障机制。凡是拖欠教师工资的地方,一律不准用地方财政收入盖楼堂馆所,不准买小轿车,更不准领导干部出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把中小学教师工资纳入财政全额预算,不留缺口。一般地区要将教师工资由乡管改为县管,少数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可由县、乡两级管理。

各级政府应把尽快解决教师住房问题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住房建设和住房制度改革等方面,应对教师实行优先、优惠政策,对教师住房的出售、租赁,要确定优惠比例,确保在今后二三年内,使城镇教职工家庭人均住房达到或超过当地居民的平均水平。北京、陕西、大连、中山等地优先解决教师住房的经验,值得推广借鉴。这也是稳定教师队伍的重要措施。希望各地创造更多更好的经验。

要切实解决广大教师的医疗问题,在医疗保险改革中,对教师实行优惠。

(三)关于民办教师问题

目前,全国有中小学民办教师230多万人。长期以来,广“大民办教师在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功不可没。中央、国务院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各地要采取切实措施,改善民办教师待遇,逐步做到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今后不再增加新的民办教师,并通过优秀民办教师经考核认定资格后转为公办、师范院校招收一些民办教师进行深造、辞退不胜任的民办教师、部分到年龄民办教师退休等办法,力争在今后六七年内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

(四)关于制止乱设高校、乱招生问题

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而不是增设新校,铺新摊子。这个指导思想必须明确.近年来,一些地方不顾实际需要和可能,盲目增设新校;还有的地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越权审批设置新的高等院校。这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必须重申,增设高等学校的审批权在国家教委,未经授权,任何省、自治区、直辖市、部门都不得越权。

近两年,高校招生连续突破计划规模,不仅造成教学条件恶化和教育质量下降,而且由此产生不稳定因素。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今后要严格执行高校招生计划,要努力解决目前高校在招收自费生、委培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严格制止一些高校私招、多招学生或濫发地方文凭等违纪现象,并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五)关于民办教育问题

民办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发展民办教育,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对这项事业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

民办教育正处在发展阶段,在办学和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需要研究的问题,国务院正在抓紧研究制定《民办学校条例》,各地要在鼓励和支持发展民办教育的同时,加强引导和管理,促使其健康发展。民办教育自身也要扬长避短,办社会之所需,补国家办学之所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各类民办学校都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接受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收费标准不能脱离我国的现实水平,不能以盈利创收为目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干部不得在民办学校兼职。

国家鼓励国外境外人士和法人团体来我国捐资助学,欢迎按照我国有关法规合作办学。境外和外资企业在我国境内一般不宜举办独资学校,特殊情况可个案处理。

(六)关于办好高校伙食、解决特困生补助问题

去年以来,由于市场粮油价格的调整,高校伙食工作面临较大的困难。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部门和高校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要继续做好学校伙食工作。地方政府应建立定点的以国营渠道为主的高校粮、油、肉、煤供应点(站),采取适当倾斜政策,实行最高限价,适当提高补贴费。各高校要加强食堂管理和民主监督,努力减少浪费。

高等学校普遍开始试行缴费。学制度以后,要重视解决特困生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极为重视,决定从总理预备金中拨出1亿多元,对中央部门所属院校的特困生,通过组织勤工俭学活动提供资助。各地区、各部门及各高校要积极采取措施,努力解决好特困生的补助何题。

要按照国家教委的有关规定,加强学生勤工俭学的管理工作,坚决制止学生参与不键康的课外兼职活动。各地政府要加强对学校周围环境的管理,制止和打击影响学校秩序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要重视校园治安工作,严格学校管理。

四、关于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和宣传工作

这次教育工作会议结束后,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认即例利审传工作。

(一)及时传达会议精神,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讲话和李鹏同志的报告。通过学习,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落实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二)认真研究制订贯彻这次会议精神的规划和措施。各地要在传达、学习会议精神,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党委、政府主要负責人参加的教育工作会议、传达贯彻达次会议精神,部署不地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各部门要齐心一致,形成合力。各省、自治区、直辖巾要就本地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的情况,于今年内向党中央、国务院写出报告。

(三)各地都要根据《纲要》及《纲要》的《实施意见:制定本地区的实施规划和具体措施、各地党委、政府要会同人大、政协每年定期检查《纲要》《教师法》的贯彻情况。要重视教育决策研究,注意加强教育规划和重大方针政策的研究和科学论证工作,避免决策上的失误。

(四)要切实转变领导作风,改进工作方法。主要领导要亲自调研和处理实施《纲要》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级领导特别是一二把手,都要有联系的学校,抓典型,抓试点,希望每年至少要去学校一二次。要提倡务实的精神,像北京市委和市政府等省市领导抓教育工作那样,不说空话,每年为教育办几件实事。

(五)中央和地方都要组织新闻单位加强对这次会议、对教育工作的宣传报道。要在会后一个时期内,比较集中地宣传这次会议的精神。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党政领导谈怎样贯彻《纲要》和《教师法》,为教育办哪些实事。要深入采访,宣传各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经验、新成果。总之,新闻媒介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李岚清

活教育思想下的幼儿教育论文 篇3:

生态伦理视域下的儿童自然教育

[摘 要]儿童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生态伦理视域下的儿童自然教育以儿童和自然为双重视角,既要通过自然环境来实现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也要在教育过程中为儿童树立正确的生态观、环保意识来为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未来保障。儿童的自然教育要同时兼顾自然物和自然性,而要实现这双重目标,就要为儿童创造回归自然的外在条件,让教育教学回归感觉以及实现自然游戏权利的合法化。

[关键词]生态伦理;儿童自然教育;感觉;自然游戏权利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12.003

随着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儿童与自然的距离也在逐渐的拉大,城市中的儿童普遍开始出现了自然缺失症.其表现为注意力缺失、自闭、社交障碍、肥胖症等方面,这直接影响到了儿童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在这一社会现象下,“让儿童回归自然”的论调逐渐成为教育界的共识,而“尊重儿童发展的自然性”这一教育理念也开始为大众所接受。儿童的自然教育成为儿童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将自然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引入幼儿园或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中,是一种富有现实意义的新尝试。毕竟“文化和自然,是儿童生活环境的两大层面,都为儿童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但相对于文化而言,自然对儿童的影响更为明显”[1]。然而,真正想要让儿童回归自然,不可忽视的前提是:回归的自然应当是真实存在的自然。因为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污染、气候恶化和生态失衡等严重的环境问题使得教育活动中能整合的自然资源日趋减少,使以前的“无意回归自然”现象变成了现在的“无法回归自然”问题,进一步地在撕裂儿童与自然间的联系。想要回归自然,必然要有自然能回归。因此,儿童的自然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利用自然环境和因素来辅助儿童的成长,也应在于通过自然教育来促进自然的持续发展。在当前生态环境发展异化的大背景下,儿童的自然教育不仅要处理好儿童与自然的关系,也应当为这层关系赋予一定的生存关怀和伦理意蕴,所以有必要将儿童的自然教育纳入到生态伦理的视域中去进行考量和审视。

一、自然与儿童的自然教育

(一)自然的概念

我们在讨论儿童与自然的关系,研究儿童自然教育时,首先要明确自然的含义,由此才能搞清楚自然教育的目的、内容和价值。“自然”英译“nature”,既有“自然界”的意思,也包含着“本质”“天性”等多层含义。而“nature”源于拉丁文“natura”和“nasci”,皆有“诞生”的意思,所以,在古希腊思想中,“自然”被视为事物发生的根源。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是指事物自身固有的、是其所是的根据和自身活动的內部根源,或者说是事物自身所具有的本性”[2]。而在中文里,自然最早出现于《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既可以指作万物的起源,也可以理解为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律,甚至是生活中的处事原则。所谓“道法自然”就是说“道”的本性就是自然,而老子口中的“自然”主要指代的是顺从客观规律的一种存在状态,指向的是一种本质属性,而非实体存在物。所以在中西方文化中,自然最初都是代表本质的含义,是事物的本然面貌。随着人的主体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形而上学对世界本源的不断追寻,人逐渐开始脱离自然,成为了与自然相对立的主体存在,自然也开始逐渐被赋予了更明确的物质属性,成为了我们现如今十分熟悉的自然物或自然界。所以,在当前的语言环境中,自然的概念中囊括了两层含义:其一,自然有其实物性的一面,即自然作为具体的“自然物”直观地呈现;其二,自然必然要从自然物中抽离出来,自然是所有自然物的本质属性,是其本性,亦是其原本如此的样子,“其突出特征是自在给定性和天然如是性”[3]。

(二)儿童与自然

儿童是什么?儿童从何处来?儿童又应去往何处?这些都是儿童观需要解答的问题,不同的儿童观影响着我们对儿童不同的理解和迥然的态度。在老子的世界里,儿童是“蜂虿虺蛇不螫,攫鸟猛兽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4]的赤子;在中世纪基督神学的教条里,儿童是原罪的承载者,生来性恶;在夸美纽斯的赞美里,儿童是拥有知识、道德和虔诚的“种子”;在现代儿童观的阐释里,儿童是拥有独立人权且不断发展的个体;而在生态伦理的视域中,儿童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儿童也是自然本身。我们似乎都认同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儿童的成长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生活,掌握社会规范的个体社会化的过程。现代的儿童仿佛与社会更为亲密,但社会的本质其实就是自然的人化,是自然与人的统一。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5]。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表面上是在社会层面中进行的,实际上是在自然世界里完成的。儿童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在现实世界中虽有主体与客体之分,有目的与工具之别,但割不断在天然上的联系与和谐。“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6]。准确来说,儿童与自然的关系其实比成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亲密。原因有二:其一,儿童与自然的关系中少了许多现实性的索求和利益性的考量,而代之更多的是理想性的共生与纯粹性的共情;其二,儿童身上具有更为自然的品质,“在自然中,儿童的生命充满生机和活力,儿童就像原始人类,与自然紧密相连”[7]。所以卢梭才会将童年视为人生中最接近“自然状态”的阶段。也正因为儿童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刘晓东教授才将儿童比喻为“自然之子”,认为“儿童与大自然一样是纯朴的,儿童是大自然娇宠的孩子,儿童与大自然可以水乳交融,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可以如鱼得水”[8]。

(三)儿童的自然教育

自然具有双重的含义,既可以指作为科学概念的相对独立于人类而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也可以指作为文化概念的包含人类天性在内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儿童的自然教育也因自然概念层次的双重性而具有不同的目标取向和内容选择。在教育学中,一提到自然教育,首先想到的就会是卢梭以培养“自然人”为目标的自然教育理念,因为教育其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如何培养儿童、培养什么样的儿童向来是儿童教育要解决的前提性问题。而以“尊崇儿童的天性,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尊重儿童的生活和世界”[9]为立场的儿童教育观将教育即自然生长的理念推向了高潮。在这一理念下的自然教育,更多的是突出自然在“自在给定性和天然如是性”[10]上的本质特征,即作为事物本质与天性的自然,而这一种自然教育更准确地说法应该是自然主义教育。从自然的另一层含义来说,自然教育更倾向于是“注重在大自然条件下自发形成的与自然的联结,而产生的自主性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一种环境教育类型”[11]。与前一种自然(主义)教育注重自然性不同,这种自然教育更注重自然界,强调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彼此共生、和谐共处、繁荣共进。注重自然性的自然(主义)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而注重自然界的自然(生态)教育是一种教育形态或教育形式。两者在教育目标、内容和价值取向上各有偏重,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是截然不同、彼此割裂的,它们之间恰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

因为儿童是自然之子,所以要想秉持儿童的自然性离不开自然界的滋养,自然主义教育的理念也不应脱离自然生态教育的形态。两者在目标上的相辅相成,在价值上的相成便是真正的自然,是最广泛意义上的儿童自然教育。

二、亲近自然与亲近自然性

(一)自然物与自然界是自然教育的基本条件

自然是一种实然的存在,自然所提供的质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所有的人类活动本质上都是发生在自然当中的,儿童也离不开大自然。陈鹤琴先生很早在“活教育”理论中就明确提出要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教学内容,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活的书、直接的书”[12],要求教育者要根据当地实际环境情形来编制课程。因为,自然对于儿童而言,是极具价值的教育资源和发展途径。诸多研究已经表明,频繁地、积极地与大自然接触可以有助于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丰富儿童的认知经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而且,当儿童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能够自然地感受它的无雕饰的美和灵气,能够培养起质朴的情趣,种下以欣赏生命为取向的审美种子”[13]。所以,自然教育要想发挥其价值,首先就要让儿童能够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那自然具体是什么呢?我们不能将自然泛化为无所不包,因为这不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一种宽泛抽象的自然是儿童所不能理解的自然,于儿童而言,是虚假的自然;我们也不能将自然局限为园内校内偏隅一角的植物园或动物角,这是被限制和窄化的自然。自然是诗人弥尔顿口中的“甜蜜的野性”“大海中成群的鱼、绵延数英里的磷虾群、离离原上草,无不是‘甜蜜的野性’。这些小小的动植物强大的繁殖能力使其自然系统保持平衡”[14]。自然是花草丛生的公园、是蜿蜒崎岖的山脊、是神秘野性的森林,更是野生世界的生物多样性。儿童的自然教育要向儿童呈现出自然之大、自然之美,让儿童能深切的感受到生命的绚丽多彩,体验到物种的神奇美妙,了解到自然的无私奉献;让儿童感悟生命,敬畏自然,更爱上自然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二)实现自然性是自然教育的精神追求

儿童的自然教育以大自然为教育媒介,要想充分发挥其作用,必然要以尊重自然的自在给定性和天然如是性,即自然性为基础。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对教育者进行塑造的活动,自然教育更是如此。儿童是自然的产物,“儿童的肉身和精神皆源于大自然的进化”[15],是比成人更接近自然本性的实体。正因如此,老子才会发出“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道德经》五十五章)的感慨。自然界是物质层面的认识,自然性是精神层面的领悟。儿童的自然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教会儿童认识自然界,学习自然知识,而要通过自然界,让儿童明白世界的自然性,更要让教师理解儿童的自然性。让儿童明白世界的自然性就要尽可能多地让儿童接触自然、回归自然;让教师理解儿童的自然性就要尽可能快地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老子说“希言自然”(《道德经》二十三章)、孟子说“盈科而后进”(《孟子·离娄下》),皆是主张教育儿童要循儿童之道,行自然之法。教育目的的本质是为人的,儿童的自然教育也以儿童为主体,其目的也在于儿童自身,借外在自然之物达儿童自然之性,方是儿童自然教育在教育学上的核心目标和精神追求。如果说“儿童正在生长的生命,是对历代祖先所组成的生命进化历程的浓缩了的重演”[16],那么儿童的自然性是对人类最本真的初心和最原始的善念的保留。实现儿童的自然性,既是对儿童在发展自主性诉求上的基本满足,也是对儿童与自然在精神联系上亲密维护。因此,“在亲自然教育中,关注自然物的同时,一定要超越自然物、从自然物中提炼自然性,并结合儿童的‘自然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的‘自然性’与物的‘自然性’的相融共生。”正如我们之前所说,注重自然界的自然(生态)教育与注重自然性的自然(主义)教育并不冲突,前者其实是后者一个重要的实现手段,后者则是前者在实施过程中应秉持的一种价值理念。

三、守护儿童与保护自然

(一)谨防人类中心主义似的功利自然观

儿童的自然教育与其他形态的儿童教育之间有一个很明显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儿童的自然教育不仅要以促进儿童的发展为目的,也要承担起对自然的保护责任。智者运动奠基人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强调人为万物之中心,肯定了人在自然界、在社会中的主体性作用 “在社会历史舞台上……人才是社会历史的中心主体,是历史性存在的创造者、认识者和裁判者”[17],是人本主义思想的萌芽。但这一命题也夸大了人的主体性,在之后的生态伦理思潮的发展过程中演变成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工具。人类中心主义通过将人与自然区别为主客体,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并强调人对自然万物的支配权。正是这种以人的利益为绝对中心的生态观导致了现如今发展的异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环境恶化日趋明显,生态危机层出不穷。这种忽视自然权利和自然价值,撕裂人与自然联系的生态伦理观人类自恋情结也在逐渐地拉大儿童与自然的距离。儿童是自然之子,儿童来源于自然,而自然在兒童的生活中却慢慢地无处可寻,实为憾然。要想还儿童以自然,首先要还自然以价值和权利,即承认自然除了拥有为人所用的工具价值(功用价值)外,也存在着无需其他参照物衡量的内在价值(自我价值)。只有“将人类的爱从人与人的关系范围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18],在树立了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后,我们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能进而维持儿童与自然的联系。

就儿童的自然教育而言,它应当要谨防陷入人类中心主义实质的“体用”陷阱之中,即切不可将自然环境仅仅视为促进儿童发展的一种资源和手段。儿童的自然教育如果过于强调对于儿童的各方面的发展作用,而忽视其对自然环境的责任,本质上来说就还是把自然环境当作了一种实现人的利益的工具,是假借了儿童名义的人类中心主义。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实践、制作和理论沉思,理论沉思是对客观事物本性的思考活动;制作是生成某种事物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活动外的产品;而实践活动的目的既可以是外在的,又可以是实践本身。“实践不是屈从于一个外在的善的活动,它自身的善也是目的”[19]。儿童的自然教育如果仅仅是以儿童的发展为目的,那就更像是亚里士多德所讲的制作活动。倘若儿童的自然教育不仅侧重于功利性的目的,同样在乎活动中儿童与自然的关系,在乎同在活动中的自然的权益,这便为儿童的自然教育赋予了更多具有生命情怀的伦理意义,这便是为亚里士多德所称为实践的生命的活动,是归之为灵魂的合乎逻辑(理性)的活动。

(二)兼顾对儿童与自然的共同关怀

如果仅仅将自然环境视为自然教育的一种手段,这也会破坏儿童与自然在情感上的联系。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由于思维的自我中心会导致儿童出现泛灵论思维,即“认为无生命的客体具有与生命类似的性质,如思想、愿望、感情和意图”[20]。他将这一表现理解为儿童在认识事物上的错觉和缺陷,但这恰是儿童比成人更为亲近自然的原因。成人由于理性的思维而与自然保持了更远的距离,儿童则将自然里的一切视为了自己的玩伴,他们通过向自然里的林林总总注入思想、添加情绪,让自然变得更具有可接近性,他们在精神上更能与自然融为一体,在现实中与自然和谐共处。所以,儿童的自然教育要赋予自然与儿童同等的关怀,要兼顾儿童与自然双方的发展。儿童的发展是实际目的,自然的持续是重要价值。通过儿童自然教育,在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渗透环保的理念和意识,可以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因为儿童是未来的成人,所以每一代儿童的环保观在未来的几十年里都会直接影响到自然生态的持续性。儿童如果具有科学健康的环保观,就能有效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好代内公正和种际公正,进而实现生态的代际公正。而好的自然环境也能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无限的可能空间和机会。所以儿童的自然教育要将儿童与自然视为统一,帮助儿童成长,也保护自然生态。

(三)“民胞物与”是儿童自然教育的终极目标

生态伦理视域下的儿童自然教育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教育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所谓环境教育“是以实现保护环境为目的一种教育, 它旨在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培养人们能够正确理解和评价人及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所必需的技能与态度的过程, 是一种热爱自然的情感培育过程”[21]。而生态伦理视域下的儿童自然教育是兼顾儿童与自然双方的生存与发展需求,在和谐、统一的关系前提下,通过大自然来发掘和守卫儿童自然天性,同时为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未来可能性的一种活动。在这一视域下的儿童自然教育比一般而言的环境教育多了对人的关注,因为“生态伦理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的建构内在地要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寻求人性”[22],所以,当将儿童的自然教育纳入到生态伦理的视域中进行考量时,我们就应当要厘清儿童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以及在儿童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去寻求保留在儿童身上自在自为的天性。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将人与自然视为同一,这不仅是一种宇宙观、道德观,更是一种生态观。《庄子·天地》讲:“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唯一。”张载言:“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23]董仲舒认为:“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24]皆是在肯定人与自然的相融性。但人与自然如何才能实现物我交融?仅仅从客观存在的物质层面上承认人对自然的归属是不够的,还要从主观意识的精神层面进入到自然的境界,达到现实与虚拟的结合、物质和意识的统一。这种由自然物上升到自然性的过程好比是从柏拉图的现象世界追溯到理念世界的过程。“伦理的期待功能要求重新建立作为完美的生活的理想。这种具有高度理想性的生态伦理的期待绝不会也不可能是画饼充饥的‘乌托邦’,而是能够通过人的心灵改造而获得的客观现实,是人与自然的交融和谐的美好境界”[25]。只有实现了“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儿童的自然教育才能超脱工具理性的束缚,才更有可能予儿童以自由,还自然以持久,给人类以未来。这也是儿童自然教育既要保护作为实在物的大自然,也要维护作为自然性载体的儿童的缘由。

四、儿童自然教育的践行依赖多方面的支持

(一)创造儿童回归自然的外部条件

自然是儿童“最初获得具体知识的源泉,而且往往是终身难忘的快乐感受的源泉”[26],儿童的自然教育要尽可能地为儿童提供回归自然的条件。首先,要能保證儿童有足够亲近自然的时间。“自然的法则决定了孩子有最多的闲暇,因为他还没有劳动的能力,还因为人类是成长期最长的物种”[27],但是随着社会激烈竞争的下移,沉重的学习和父母的期待所带来的压力使得儿童成为了最忙碌的人之一,足够的休闲时间已然是奢侈,能留给自然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而且伴随着城市化和智能化进程的加快,电视、电脑及电子游戏等形式也在不断地充斥着儿童的业余生活,这些都使得儿童离大自然越来越远。所以,儿童自然教育实施的首要前提就是保障儿童能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帮助儿童平衡好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使儿童成为拥有自然属性的地球村的小村民”[28]。其次,要拓展儿童进行自然游戏的空间。自然空间是儿童与自然进行接触的物质载体,足够的空间能够让儿童更好的融入进去。拓展空间的方式是多样的,就宏观层面而言,可以将自然融入现代生活,将亲近自然的设计理念考虑进城市规划之中,“将自然编织到不仅仅建筑外部,还编织到建筑里面,将自然景观建设到城市的各个区域,将自然廊道深入居民的心灵深处”[29],让儿童在城市的每片区域、各个角落都能感受到自然就在身边。从中观层面来想,可以丰富自然教育场所,其中森林公园、生态学校、自然园区等皆可以成为儿童在闲暇时间走进自然、亲身体验的场所;就微观层面来说,园所、学校的室内室外空间是发挥自然教育功能的重要载体,所以要努力扩大室内室外的自然教育空间。例如根据儿童兴趣和需要开辟动、植物区角等,并在此基础上拓展校外园外的自然教育空间。最后,要丰富能接触的自然资源。我们常常将儿童能亲近的自然资源窄化为身边的花花草草,但自然的魅力却在于它的生物多样性,所以尽最大的可能地为儿童提供多样的自然资源,方能让儿童真正理解何为大自然,让儿童喜欢上大自然。

(二)让教育教学方式回归感觉

1983年,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其中就包括自然智能,即对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及其他事物的认知及分类的能力。具备自然智能的孩子往往会在好奇心、求知欲和观察能力上更具优势,而想要培养自然智能就要让儿童经常直接接触自然。正是这种对直接接触的要求,使得儿童的自然教育相比较其他形式的教育而言更加注重感觉的作用。感觉,一直以来都是为教育家们所重视的教学手段。皮亚杰认为:“‘感觉+运动’主导的认知活动才是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觉的共同来源”[30],所以他强调感觉在认知发展中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而蒙台梭利则将感官视作为心灵的窗户,认为感觉对智力发展有着头等的重要性,所以将感觉教育作为儿童之家的主要教学内容。甚至连哲学家伊壁鸠鲁也认为:“认识世界最好的方法就是感觉,感觉是认识事物和真理的重要标准。”[31]儿童的自然教育要让教学回归感觉,就是让儿童在自然中去亲身体验和直接感知,让儿童去观察,去触碰,去尝试,去发现惊喜。仅靠知识的传授只能让儿童认识自然,唯有靠儿童直接的感官体验才能真正地融入自然。通过感觉的渠道,儿童不仅能认识外在的自然物,更能触及内在的自然性。这种由外及内的交融必然会培养出有生命感悟和自然灵性的儿童,这样的儿童在未来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也必然会更有伦理关怀和道德意识。

(三)实现自然游戏的权利合法化

自然游戲是儿童在自然环境中自主运用各种自然元素进行玩耍的机会,在游戏中“由儿童主导及自由选择,从而鼓励儿童主动发掘及探索自然世界,并借着推动儿童、成人及环境之间的互动,创造出属于儿童的游戏”[32]。自然游戏是儿童在自然世界中探究自然物、寻求自然性的重要途径,也是儿童作为自然之子回归自然的基本权利。但由于有限的自然条件、成人对自然的恐惧、贫乏的自然历史教育等因素,使得儿童的自然游戏权利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甚至是剥夺。不仅各式各样的动物被关进动物园的牢笼里,成人强加给儿童的精神牢笼和空间牢笼也越发牢固。我们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困住的孩子其实就是被困住的未来的自己,当“甜蜜的野性”不再具有野性,那么甜蜜也无处可寻。我们不仅要还孩子以自然的条件,我们更要还孩子以自然的权利。让儿童能在自然环境中自由选择、自主游戏、自我满足。儿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正如环境有自我存在的权利,所有出于成人主观意愿而非儿童自我认同的选择都可能会将儿童的存在异化为实现成人目的的工具。还儿童自然游戏的权利,也是在还自然自我存在的权利,因为只有实现了人际之间的公正,才有可能实现种际之间的公正。

五、结语

从生态伦理的视域中去看待儿童的自然教育就是要从大自然的视角来看待儿童,儿童是自然之子,儿童有权利从自然中去汲取发展所必要的养分,这种权利是自然赋予的,成人不应加以限制;与此同时,儿童在未来对自然也负有必要的责任,这是对自然的回报,而成人作为曾经的自然之子,有必要主动地去回报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也应对儿童在自然观、环保观上进行正确的引导。所以,儿童的自然教育应当以儿童和自然为切入点,既通过自然发展儿童,也通过儿童保护自然。一个是现时的给予,一个是未来的回报,这种相互的成全才是公正的。通过儿童的自然教育来间接地缓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意义上是代际公正的要求。儿童是未来人,儿童的自然教育不仅要为儿童提供成长的条件,更要为儿童未来的生存空间留下善的种子。

参考文献:

[1]皮军功.自然教育:农村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12(11):17.

[2]曹孟勤.自然与自然界[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4):17.

[3]王登峰,王华婷.儿童“亲自然”教育实践的若干思考[J].荆楚学刊,2015(12):86.

[4]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74.

[5][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2,80.

[7]姚伟.儿童观及其时代性转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61.

[8]刘晓东.论儿童是自然之子——兼论自然界对儿童的教育功能[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5(9):32.

[9]刘晓东.教育自然法的寻求[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79.

[10]衣俊卿.论人的自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微观透视[J].哲学研究,1991(9):12.

[11]李鑫,虞依娜.国内外自然教育实践研究[J].林业经济,2017(11):12-13.

[12]唐淑.学前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79.

[13]张国平.幼儿的自主游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107.

[14]理查德·洛夫.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M].自然之友编译团队:郝冰,王西敏等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3.

[15]焦荣华.儿童与大自然的关系对儿童教育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2(11):12.

[16]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85.

[17]姚介厚.古代希腊与罗马哲学(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31.

[18]曹孟勤,张鹏松.生态伦理:人类自恋情结的自我治疗[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4):11.

[19]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0]伯克.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第四版)[M].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40.

[21]崔建霞.环境教育:由来、内容与目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50.

[22]曹孟勤.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J].学术月刊,2003(6):23.

[23](宋)张载.张载集[M].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62.

[24]北京师范大学伦理学与道德教育研究所.伦理学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1.

[25]王珉.生态伦理学与人的生存关怀[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8):7.

[26]C.A.维列金尼科娃.学前儿童认识自然[M].丁酉成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4.

[26]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82.

[28]李生兰.美国学前教育机构崇尚自然的教育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7(10):103.

[29]梁进龙,崔新玲,孙钰华.自然教育:回归儿童自然的童年[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8):55.

[30]让·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杜一雄,钱心婷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37.

[31]陈梁.伊壁鸠鲁哲学思想对学前伦理教育的启示[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4):36.

[32]张国平.幼儿的自主游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98.

(责任编辑:邹 曌)

作者:陈梁

上一篇:人寿保险与银行合作发展论文下一篇:施工合同履约的合同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