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开展大班幼儿科学教育活动

2022-10-01

在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早期, 陶行知先生就已倡导“生活教育思想”, 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 可见幼儿科学教育也是幼儿生活教育的一部分。 当孩子进入大班以后, 对周围的世界更加好奇, 求知欲探索欲望更加强烈, 孩子们常常会问各种各样的“奇怪”问题, 涉猎的范围方方面面, 有时候着实让教师招架不住。 所以在大班阶段开展适合幼儿年龄发展的科学活动能满足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需要, 能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培养幼儿善于发现、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好问好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那么如何在幼儿阶段帮助幼儿去探索科学的世界甚至去尝试理解抽象的科学原理呢?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组织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科学活动呢?

1在生活中发现幼儿的兴趣所在, 萌发幼儿感兴趣的科学教育活动

其实科学并非遥不可及高高在上, 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影随行。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随机生成教学活动, 也可以有目的地进行教学活动。 记得有一次午餐吃虾, 一盘盘大虾被送到孩子的面前。 这时一个孩子突然灵光一闪, 冒出一个问题:“我和妈妈买菜的时候看见虾是黑的, 怎么这个虾是红的? ”这个孩子的问题打破了饭前的宁静, 大家纷纷议论开了。另一个孩子说:“因为烧熟了呀! ”马上就有不服气的声音:“那烧熟了怎么就变红了? ”“螃蟹也是这样的! ”“你看怎么虾的尾巴有的弯有的不弯了? ”一连串关于的问题被提出来了。 如何解决呢? 把这些问题还给孩子, 请孩子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答案。 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在家长群中和家长分享, 得到了家长的一致支持。 于是, 在随后的几天里有孩子陆陆续续地来告诉我:“虾烧熟了会变红是因为虾身体里住着变成红颜色的东西, 叫虾红素”, “妈妈说, 烧之前就死了的虾烧的时候尾巴不会弯, 活的虾尾巴才能弯”, “虾变红是它没有蛋白质了” ……虽然对于这个问题, 孩子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 但是有了父母的支持和引导, 我们班的孩子养成了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品质, 他们会为一个小问题刨根问题, 甚至会用自己的方式寻找答案。

2利用生活中的常见材料, 组织生动有趣的科学探索活动

儿童的世界是多彩的世界, 人的一生中, 儿童时代是最富有想象力的。 在他们的眼中, 世界都是神奇的:花草树木会跳舞, 地球会流眼泪, 小动物会说话……纸箱、木头、稻草、铁丝、麻绳、泥巴……这些在生活中随手可取的材料, 在孩子们的眼里, 都能变成充满神奇的探索品。 科学探索活动《让纸站起来》就是利用了我们常见的废纸作为探索材料。 这个活动的目标定位是大胆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让纸站起来;在探索中感受线与面的区别, 了解纸站起来的原因是因为底面的作用;积极参与科学活动, 体验探索、交流、分享的乐趣。 在活动中大班的幼儿通过一次次地探索纸站起来的方法, 发现了用折、卷、撕等多种方法能让纸长出“脚”来。 通过观察、记录纸的“脚印”, 了解了让纸站起来的秘密:当纸的“脚印”变成一个面时纸就能站起来了。最后利用刚才发现的秘密进行了垒高游戏。 在游戏中, 孩子们探索到了让纸站起来的秘诀是要让地面变大, 还要小心、细心、耐心。 后来, 在区域活动中延伸出来用纸牌来垒高, 用纸杯来垒高, 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正是这些常见的材料让幼儿在科学的世界里面不停探索, 玩得不亦乐乎。

3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幼儿的探索热情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行动是老子, 知识是儿子, 创造是孙子。 ”可见动手操作的重要性。 在组织幼儿科学活动时要让幼儿有亲身体验的机会。 我们组织了科学实验《鸡蛋的沉浮》这一集体教学活动。 我们给每个孩子提供鸡蛋和操作材料,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鼓励幼儿探索让鸡蛋浮起来的方法。 装水、放盐、记录、观察……每一个操作过程孩子都能全情投入。 在合作中, 孩子能大胆发表意见, 他们不惧失败, 敢想敢干。 不知不觉中这个活动进行了很长的时间, 远远超出了集体教学活动所规定的时间。 在幼儿园里, 孩子们了解了在水中放盐能让鸡蛋浮起来并且成功地完成了实验。 活动结束后, 孩子们的探索却没有结束。 “水里面放点糖可以让鸡蛋浮起来吗? ”“换个鸭蛋试试能让蛋浮起来吗? ”于是, “实验室”从幼儿园搬到了家里, 孩子们在家和父母共同探索, 他们做了“鸡蛋在糖水中的沉浮实验”“鸭蛋在盐水中的沉浮实验”、“鸡蛋在可乐中的沉浮实验”……通过这些实验, 我们班的孩子俨然成了一个个“小科学家”, 他们发现了鸡蛋在糖水中也能浮起来;鸭蛋虽然比鸡蛋重但是也能浮起来;坏掉的鸡蛋和煮熟的鸡蛋是浮起来的……关于蛋的沉浮探索在我们班延续了很长时间, 很多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回家以后比以前更会问为什么了。

在探索活动《学习测量》时, 孩子们在学会了使用测量工具测量后, 已经不满足于我给他们提供的图形测量, 有孩子提出要量一量操场有多长。 对于这种大胆的想法我只提出了一个要求:不要打扰到别人。于是他们带着自己的测量工具冲出了教室。在蓝天下, 他们有的三五成群, 有的爬在地上, 有的争论, 有的思索。 幼儿科学的教育不应该局限在一定空间和时间下, 科学是需要想象力的, 科学是要大胆去尝试的, 通过一个个科学实验活动, 我们班孩子的思维更加活跃, 行动更加大胆, 眼光更善于发现, 探索的热情也日益高涨。

4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发展, 把抽象的科学原理变得简单易懂

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认为, 幼儿阶段处于前运算阶段, 也就是说幼儿时期还不具备利用逻辑进行思考的能力, 因此幼儿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的特点。 我们不能把让幼儿理解抽象的科学原理作为主要的目标, 而要重视幼儿的直观感受。 例如在认识玉米的活动中, 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 他们具备了点数的能力, 通过点数发现玉米的排数总是偶数。 这一发现对应的原理是每个品种的玉米小穗原基的数目受基因控制, 通常是恒定的。 要让幼儿理解这样的原理是不太可能的。 因此主要让幼儿了解这一现象就足够了。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主要以启蒙为主, 在发现幼儿、 尊重幼儿、理解幼儿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参与科学活动, 让幼儿能对事物表现出好奇、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寻求解释, 就算最后并没有得出在成人看来“正确的”结论, 那也是属于孩子们的科学世界。

摘要:科学源于生活, 启于生活, 生活是科学教育的源泉, 科学教育根植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本文从发现幼儿的科学兴趣、选择生活中的科学材料、组织实践操作性强的科学活动等几方面阐述了在大班幼儿阶段开展生活化的科学教育活动。

关键词:大班幼儿,生活,科学教育

上一篇:生活——写作的源泉下一篇: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