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文关怀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及对策

2022-09-11

1 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个性特质的关怀, 包括人的生存状态, 人的尊严和符合人生活的环境, 人文教育是建立在对人个性、价值、尊严、地位和发展上。人文教育是相对于野蛮、落后以及神理而言, 是人类发展的象征。

我国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 在教育观中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概念, 因材施教是根据个性开展的教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世界, 有自己的长处和弱点, 教育就是要根据他们不同的能力, 施以不同的方式, 让他们扬长避短, 掌握自己感兴趣的技能, 作为立足社会的基础。

在教育中进行人文关怀, 是尊重个性, 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 以便他们掌握有效的方式立足于社会。

实行人文教育, 不仅是对个性的尊重, 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如果对一个喜欢阅读的人实行写作教学, 就比对一个热爱机械的人容易得多;反之亦然, 对喜欢拆卸的实行机械教育也比对喜欢阅读的人容易。每个人的个性都值得尊重, 个人特长和爱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 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

思想教育是我国高校的必修课程, 目的在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 培养良好的道德, 这种出发点是好的, 但在教学中, 却普遍存在着忽视人文关怀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忽视大学生主体性、忽视他们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以及创新精神。

2.1 思政教学中的主体性缺失

当前的高校思政教学在教学中, 忽视学生的主体要求, 教师只是熟悉自己手中的教材, 把教学内容强加给学生, 没有顾及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思想教育。当前的高校思政教材还是新世纪开始时使用的教材, 其中的价值观已经不符合当前学生的需要。当前的高校学生和20世纪学生无论是家庭出生, 生活状况, 交际都有天壤之别。如果不从学生主体出发, 一味地进行道德灌输, 学生对思政学习会感到乏味, 因为想学的没学到, 有浪费时间之嫌。

2.2 思政教学中个体性缺失

当前的思政教学中, 过分重视学生的共性, 忽视他们的个性。尽管同一年级的学生年纪相同, 所接受的教育也相似, 但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 不同生活背景也让他们对相同的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因为思政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格和价值观, 人格和价值观受生活背景的影响更大。

例如在用钱方面, 富裕家庭的孩子从小就是花钱大方, 见到喜欢的就买。而贫穷家庭的孩子喜欢再三斟酌, 权衡利害。在理财方面, 贫穷家庭的孩子更擅长, 但提升到拉动内需, 发展经济这个高度, 这样的斟酌就显得多余。

在教学中不从学生的个性出发, 肯定一方, 必定会伤害另一方。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没有创造性, 总是唯唯诺诺, 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克服, 而是怎么样做才是“正确”的。这样的思政教育, 不仅没有塑造出良好的人格, 反而磨灭了学生的创造性。

2.3 思政教学中的重灌输, 轻疏导

当前的思政教材和教学方式都是20世纪模式, 所要求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是20世纪目标。忽视了这代学生的成长氛围是价值观多元化时期, 在网络影响下, 不同的价值观都对学生产生了影响。如果还是一味灌输老一套, 而不了解学生对传统价值观的质疑, 也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方式上, 当前的思政教育还是教师在讲台灌输, 没有走到学生中间和他们进行交流, 不知道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映, 也不了解学生想学习什么,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思政教育的效果。

2.4 思政教育没有针对学生心理

思政教育有别于其他课程, 除了传授之外, 还要个别辅导, 帮助学生疏通心理纠结。但目前思政教学只在课堂进行, 下课后, 师生就各奔东西。教师没有针对性的关心学生, 学生有心理问题, 也找不到解决方法, 就这样堆积着, 久而久之, 形成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3 高校思政教学中提高人文关怀的方式

将人文关怀落实到思想教育中,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3.1 了解学生生活背景, 分层次进行教育

由于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 具有不同的生活背景, 因此, 在新生入学后, 首先要了解学生生活背景, 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通过了解, 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种不同小组, 针对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 根据他们的发展方向, 设计不同的教学的方式。

在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改变自己的角色, 将过去的教育者转变为服务者, 通过和学生的交流,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为他们将来的就业进行指导。高校思政教学人文化, 其实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仅要掌握思政方面的知识, 还要掌握心理学, 了解社会就业现状, 还要具备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

3.2 优化环境,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当前高校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 关键还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完善的结果。由于当前学生都是出于独生子女家庭, 从小娇生惯养, 没有经历过生活磨炼, 因此受不了打击。在学校教育中, 也是以应试教育为主, 缺少传统的人文教育。因此在思政教学中, 要对学生进行传统的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 各高校还要优化教学环境, 建立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让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读书、音乐、美术等活动, 来提高人文素质。

3.3 利用网络提高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

网络的普及, 方便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高校思政教学可以利用网络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也可以利用网络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今天的高校学生都有网络工具, 电脑, 智能手机成为学生的必备品。教师可以同建立师生QQ群, 微信群的方式, 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章, 就社会问题和学生进行讨论。学生有心理问题, 也可以私下和教师进行交流。

摘要:目前,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在要求学生“服从”规律, 对于学生的个性需求关注较少,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中, 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符合个性发展要求的。

关键词: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 刘坤, 杨永鑫.基于人文关怀的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研究[J].现代妇女 (下旬) , 2014 (12) .

[2] 高国民.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人文关怀初探[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 (4) .

[3] 周雪.人文关怀与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 2013 (11) .

上一篇:论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现状及应对策略下一篇:对严厉的教师体罚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