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剧音乐文化与音乐教学论文

2022-04-22

摘要:传统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是新时代音乐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国音乐事业繁荣发展的有效路径。高校教育是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方式,创新高校音乐理念与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祁剧音乐文化与音乐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祁剧音乐文化与音乐教学论文 篇1:

新世纪以来湖南祁剧的研究综述

摘 要: 新世纪以来,学术界在湖南祁剧的学理研究、祁剧传统经典剧目的研究、祁剧的现代化走向研 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较为全面的系统的总结,可以看到祁剧的研究文章虽 然有一定的数量,但它的发展依然不容乐观。祁剧研究仍然有着较大的空间,有待学术界进一步发掘。

关键词: 湖南;祁剧;研究;综述

祁剧又称祁阳班子,是湖南地区现存古老的地方大戏剧种之一,因形成于祁阳而得名。祁剧在湖南省现有八个古老的地方大戏剧种中,传播范围是最广的。它不仅广泛流行于湖南省大部分地区,在粤、桂、赣、闽、滇、黔等省的一些地区也有流传。新中国成立之后,祁剧多次进京为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演出。郭沫若看过祁剧演出后曾经说过:“祁剧是全国名列第二的优秀剧”。[1]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湖南祁剧榜上有名。虽然祁剧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对于祁剧的研究目前还很不够。祁剧传统剧目失传严重,现代剧目创作艰难,如何保护并传承祁剧仍然是目前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更好地振兴祁剧文化,发挥其在当代社会的重要价值,笔者梳理了新世纪以来对祁剧研究的资料,并对这些研究成果作一综述,考察已有成果和不足,以便为更有效地展开祁剧艺术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帮助。

一、21世纪以来祁剧研究现状分析

新世纪以来,祁剧的研究还是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从CNKI全文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检索发现,有关祁剧的研究有如下成果:属于祁剧研究范畴的论文54篇,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之中有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四篇,它们分别是:陈明的《湖南祁剧传承的考察与研究》(2006年)、廖松清的《祁剧弹腔北路研究》(2007年)、刘新艳的《祁剧高腔音乐与表演探析》(2009年)、蔡姣的《祁剧弹腔南路的调查与研究》(2011年);学术专著2部:欧阳友徽的《中国祁剧》(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出版)、欧阳友徽《永州祁剧》(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学术论文集1部:《祁剧研究文集》(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年出版);学术资料集1部:《祁阳祁剧》(《祁阳文史》第十六辑,2004年);高等学校校内立项课题1个:2009年湖南科技学院立项课题“现代化视野下祁剧的传承模式研究”。就这些研究成果而言,最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论题:

(一)湖南祁剧的学理研究

1.关于湖南祁剧的起源。传统的看法是认为祁剧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李京玉通过考察和研究,用较丰富的史料证实祁剧起源于宋,将以前认为的祁剧的500多年历史增加了300多年。[2]欧阳友徽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考证,他认为祁剧应是“起于唐代,盛于宋代”。[3]这不能不说是有关湖南祁剧起源考证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2.关于祁剧的音乐研究。祁剧的音乐由高腔、昆腔、弹腔三个声腔组成。目前这方面研究文章有5篇。值得注意的是学者对祁剧音乐中的高腔研究,有了一定的突破。以往对于祁剧的高腔研究,主要是从它的源流和发展演变的过程切入,而新世纪以来研究祁剧高腔论文则站在专业音乐的角度,从音乐的结构、表现形态和乐器应用等方面,并以具体的作品进行切入研究。张学旗通过对祁剧高腔的音乐特点进行论述,发现祁剧高腔和宗教确实有着密切关系。将祁剧高腔和佛教中所用一些乐器进行比较,得出了祁剧中所用的梆子来自于木鱼,而祁剧高腔中的小鼓跟佛教中的罄音高相同,寺庙中所用的大鼓、锣、钹等乐器与祁剧中的乐器可以互替的结论。[4]又如黄华丽将240支之多的祁剧高腔,从调式调性和相近的兄弟曲牌归类,将祁剧高腔曲牌划分为七大类,分别为“四边静”类、“四朝元”类、“孝顺歌”类、“山坡羊”类、“汉腔”类、其他类、“杂曲”类。这样的分类提高了我们对祁剧的高腔曲牌认知。[5]

(二)祁剧传统经典剧目的研究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在众多的祁剧传统经典剧目中,《目连救母》可以说一直是研究中的重点内容。之所以会引起研究者如此偏爱,当然也是有原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祁剧的艺人们认为目连戏为祁剧高腔之祖。

在对《目连救母》的新世纪研究成果中,学者们的论文切入角度都挺有特点:

1.从戏剧审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切入。在康馨看来:祁剧目连戏形成了奇特的戏剧反馈。这主要表现在:目连戏与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与现场观众犬牙交错式的相互反馈以及与日常生活中的非现场观众相互反馈。目连戏展示出了清晰、流畅的自然美,这使得观众情感卷入。在结语部分,他高度赞扬了目连戏的戏剧美学价值,“当今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戏剧实践家、理论家、美学家们努力实践、潜心研究的许多成果,在祁剧目连戏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6]

2.探讨《目连救母》的传承演变情况。刘登雄认为:目连戏有着独特价值和现实意义,而剧院艺术的实践让它焕发生机。在保护祁剧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我们要坚持的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时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7]

3.以过往的目连戏为研究对象。如尹伯康的《一天一个名堂——唐可彩先生谈祁剧目连戏的演出》。他通过对祁剧老艺人唐可彩的采访,整理出了第一手资料,对读者观赏和研究者参考有着重要价值。对于唐可彩提供的目连戏资料的真实性,他认为:“唐可彩先生十二岁从舅父邓和贵学戏,习生角。在长期的舞台生活中,常与祁剧各行名角合作,深得诸家之长,成为高、昆、弹皆通、文武不挡、能编能改剧本的全才,祁剧界称他为‘饱学子弟’。他讲述祁剧七天目连戏的演出情况,是在1984年祁剧《目连传》录像演出之前,当然不会是受目连录像演出的影响,应该是过去祁剧目连戏演出的真实情况,是可靠的第一手资料。”[8]

(三)祁剧的现代化走向研究

对祁剧的现代化走向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祁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传承研究。在这样一个现代化进程加速以及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时代,祁剧只有面对现实,主动应对,保持一定程度上的与时俱进,它才能赢得属于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最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祁剧的创新研究

我们可以看到在现代化走向中,祁剧确实发生着改变,需要创新。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祁剧乐器的创新

祁剧的表演离不开乐器,随着祁剧艺术的发展不断变革,如今的祁剧乐器也发生着变化。如蒋宝喜在《祁剧唢呐的应用和出新》中提到:“祁剧唢呐传统吹奏,口型包含到唢口,在吹奏大段曲牌时两腮凸鼓用循环气换气。按指时不提倡带指打音或少带指打音,要求音色浑厚、高亢、洪亮。第七孔(背孔)从不放开,因为第七孔音轻薄,所以宁让筒音偏高突出也不采用放开第七孔来代替筒音的高度。”因此,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放开第七孔,筒音偏高,只有放开第7孔的吹奏方法,才能使筒音达到音准,与其他乐器演奏协调一致,韵律和谐。方法从不做第七孔。”[9]

(2)祁剧传统剧目的创新

除了乐器创新以外,祁剧的传统剧目也在继承中保持着创新。刘登雄在《推陈出新有出路——祁剧〈目连求母〉、〈梦蝶〉的继承和创新》中提到了自己作为祁剧艺术传承人,通过排演《目连救母》、《梦蝶》的艺术实践,获得很大收获,两剧在参加省艺术节时,分别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奖和田汉大奖,在总结心得感受方面,可以归纳为两点:内容健康是首位,个性鲜明是重点。两剧演出的成功也使得他认识到:深层的人物心灵开拓才是传统剧目改编创新的灵魂。[10]

(3)祁剧音乐的创新

祁剧音乐也在进行着革新创造。李京芝在《祁剧音乐创新谈》中谈到:成功的祁剧音乐作品可以让你看到,它是在传统的光华中闪烁的一个亮点。成功的戏曲音乐作品必然是新与老的对立统一体,在他看来:祁剧传统戏音乐如板式、落音、调式等基本形态较固定,而许多新的创新剧目的唱词已打破格律,音乐创作中就会有很大的自由度。作曲者不必严守上下句、落音等传统格律,要研究观众心理、祁剧的发展,不能拒绝青年观众。[11]

诚然,尽管祁剧的确在发展和创新,不过一些学者觉得创新力度还应更大一些。马卫国在《祁剧音乐改革重在创新》中,提出了要狠狠抓住作曲、演唱、伴奏三个环节,旋律新,唱法新,伴奏新。[12]

2.祁剧的传承、保护和利用研究

根据祁剧目前表现出来的特性,我们可以探索对其进行传承、保护和利用的有效途径。

(1)让祁剧与文化产业挂钩并产生良性循环,积极发展祁剧文化产业

将有着地方特色的祁剧产业化,应该说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一方面,衡阳市祁剧团已经着手进行了探索。徐湘红在对实现祁剧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分析以后,得出了实现祁剧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在发展观念上,突破思维的瓶颈,实现跨越式转变;在发展战略上,突出祁剧的特色,体现优势化品牌;在发展策略上,凸现定位的准确,彰显可行性远景。[13]

(2)探求现代化视野下祁剧的传承模式策略

在李伟看来,具体的策略可以有:政府加大对祁剧传承的扶持力度;壮大民间祁剧传承的力量;强调创新对祁剧传承的重要作用;利用现代化媒体扩大祁剧传播;发挥学校在传承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打造祁剧精品,助推祁剧传承;借助旅游平台,积极传承祁剧。[14]应该说,这七种策略能够比较好地帮助祁剧找到在现实中的生长点,而不是自我封闭式地去传承。

二、祁剧研究未来发展前瞻

21世纪以来,对于祁剧研究还是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不过,这相对于祁剧本身的博大精深而言,还是显得明显不足。这主要表现在:

(一)研究队伍较少,不适应祁剧研究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学者的研究还是各自为战,研究集中在“点”方面的认识,研究成果由于缺乏必要的联系,因而不能连成“线”,更谈不上全面和系统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上比较单一。目前学者的研究成果都以传统的历史研究和文献研究为主,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两种方法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鉴于湖南祁剧目前的研究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深入探索。

一是在学理研究方面。对于祁剧的学理研究还有待提高。我们要在对祁剧本体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入进行祁剧文化的源流及与其他剧种的比较研究。就本省而言,我们可以从祁剧的剧本、演出形态和音乐与湖湘文化的关系来进行纵深的突破。至于在外省,我们也可以对祁剧与粤剧、桂剧、汉剧等地方剧种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如果能弄清楚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就能将祁剧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二是在研究队伍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目前还没有哪个市、县建立了祁剧研究中心。笔者认为研究中心对于建立起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是有很大作用的。因此有着祁剧资源的地方政府应该要重视,并适时建立起本区域的祁剧研究中心。

三是在研究理论方面。我们可以运用文化学、艺术学、民俗学、神话学以及人类学等知识对祁剧继续展开研究,并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总结。

四是在研究方法方面。我们应该还是要在运用传统的历史和文献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多元化。尤其是高等学校的研究者可以利用高校的学科资源,展开跨学科研究,多考虑新方法和新技术的运用。祁剧在地方高校的传承研究确实很有必要,我们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程,把祁剧作为地方传统剧种融入到高校的文化课和艺术课教学之中去。

五是在研究领域上。祁剧现代化走向是值得始终关注的问题。祁剧的表演可以和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结合起来,作为旅游文化的一部分,经常进行表演。通过不断开辟演出市场,来推广祁剧,提高其知名度。同时筹措相应的活动经费来保证祁剧的传承和发展。

六是在学术研究上。除了需要省艺术研究机构和省高校对祁剧研究予以协助之外,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科研上的作用。在这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湖南科技学院近几年来在祁剧研究上的成果还是比较丰富的,在今后还可以继续将研究范围扩大。与此同时,我们更应看到的是研究的重点仍在于唤醒爱好祁剧民众的文化自觉。就拿笔者来说,虽然身处南粤之地,但是自小观看祁剧,祁剧对于我这个祁阳人来说,她的印记从来就不曾磨灭。我相信和我一样爱好祁剧的人还有很多,无论时光如何飞逝,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想到祁剧,都将感到骄傲和充实。

总之,祁剧研究是一项值得深入和丰富的学术工程。我们相信,只要祁剧研究者能明确使命,努力从事文化实践,未来的祁剧研究必然会有一个新的局面,必将取得可喜的成绩。

参考文献:

[1][3]欧阳友徽.祁剧起源于何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 :190—197.

[2]李京玉.祁剧起源考说[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1) :221—222.

[4]张学旗.简论祁剧高腔[J].科技信息,2009,(32) :276—278.

[5]黄华丽.祁剧高腔曲牌与声腔初探[J].黄河之声,2009,(20) :74—77.

[6]康馨.祁剧目连戏审美漫议[J]. 理论与创作,2005,(2) :104 -108.

[7]刘登雄.祁剧目连戏的传承发展[J].艺海,2007,(3) :148.

[8]尹伯康.一天一个名堂——唐可彩先生谈祁剧目连戏的演出[J].艺海,2007,(5) : 31-32.

[9]蒋宝喜.祁剧唢呐的应用和出新[J].戏剧春秋,2000,(3) : 26—29.

[10]刘登雄.推陈出新有出路——祁剧《目连救母》、《梦蝶》的继承和创新[J].艺海,2010,(2) : 26—28.

[11]李京芝.祁剧音乐创新谈[J].艺海,2010,(6) :162.

[12]马卫国.祁剧音乐改革重在创新[J].艺海,2009,(6) :60.

[13]徐湘红. 打造祁剧文化产业精品 为文化强市做贡献——衡阳祁剧团并红旗影剧院发展地方特色戏剧的思路[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2) :140—141.

[14]李伟.现代化视野下祁剧的传承探析[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1,(2) :76—79.

作者:邓辉

祁剧音乐文化与音乐教学论文 篇2:

高校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研究

摘要:传统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是新时代音乐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国音乐事业繁荣发展的有效路径。高校教育是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方式,创新高校音乐理念与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高校音乐教育视角,对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价值与途径进行探讨,以期为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校 音乐教育 传统音乐文化 传承途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音乐文化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关系整个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也对社会大众的审美素质提升产生极大影响。音乐文化本身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这种特性使得音乐文化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持续发展。然而,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以及现代音乐文化的影响,许多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遇到了瓶颈,因此,创新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刻不容缓。

一、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一)传承传统音乐文化,树立民族自信

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可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树立民族自信,亦是确保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中华民族拥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民族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国文化的精粹,蕴含着许多深刻的民族文化知识与哲理思想。传统音乐文化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许多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内容。在高校传承音乐文化,可以使大学生在学习传统音乐作品的过程中理解其中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这样可以使他们逐步对本民族的文化形成深刻认知,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民族认同感。

(二)发掘艺术潜质,提升综合素质

早在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增强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是民族精神内核的具体表现,它们在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千锤百炼,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本身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也肩负着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基于高校人才培育的重要价值,当前高校教育越发重视以“美育”“德育”等为特征的素质教育理念。其中音乐教育无疑是高校开展美育的一个最佳路径,所以,为了更好地提升高校人才的综合素质,就要高度重视高校音乐教育,特别是要注意在高校音乐教育实践中有效渗透以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内容与理论知识。有效融入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不仅可以确保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挖掘他们的艺术潜质,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创新途径

(一)深挖本土文化资源,推动地方文化建设

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文化教育,其中涵盖了文化的启蒙、传承、发展与创新等内容,这是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教育内容。离开了高校文化教育功能,高校的人才培养、科研活动以及社会服务等都会失去本源动力,进而会影响高校人才教育效果。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同当地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之间具有极强的联系性。在高校强化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也要意识到自身的本源教育价值、特色与功用,保证在深入挖掘和传承地方性传统优秀音乐文化的过程中,提升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水平,推动地方文化建设,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

湖南省地方传统音乐资源丰富,诸如花鼓戏、呜哇山歌、桑植民歌、祁剧、武冈丝弦等等,将这些优秀的传统音乐资源利用到高校教学中,不但能丰富教学内容,彰显地方特色,还能够推动传统音乐文化的活态传承。这些传统音乐文化近些年已经逐步淡出了社会大众的视野。那么作为地方高校,有责任保护、继承和发展这些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保证它们在新时代进一步发扬光大。高校音乐教育实际上就是这些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所以高校都要注意结合自身所處地区的音乐文化建设情况,科学地建设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基地,通过培养专业化的音乐人才来为地方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储备充足的人才。地方高校也要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做好区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研究,保证可以持续保护、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地方传统音乐文化。

(二)大力传承与发展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

作为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知识体系构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不仅会对音乐教育效果产生影响,还直接关系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效果,所以要加快建立与健全以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为核心的课程知识体系。在对高校音乐课程知识体系进行构建期间,不可同西方的主流音乐知识体系相混淆,这主要是由于西方音乐知识体系构建形成于工具理性之上,这种范式不同于我国传统的高校音乐教育方式,具体表现为其无法呈现心灵价值,属于一种封闭式的教育理念。伴随着后现代时代的到来,西方世界也逐渐开始吸收古老东方人的教育理念,并重点构建开放式音乐教育知识体系。因此,在高校音乐教育中有效融入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构建健全的音乐知识体系,不能仅仅归纳和整理各种传统的音乐文化,还要注意大力传承与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保证最终构建的课程知识体系更加契合新时期高校音乐教育的相关要求和标准。

例如,在确定高校音乐课程目标的时候,可以从音乐课程体系构建出发,通过教材、学习计划书等各类信息资料的提供来构建专门的音乐课程知识库,保证学生深刻理解与掌握所学的音乐知识。学生在学习传统民族乐器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形成的音乐知识体系,详细安排有关器乐演奏风格和性质的学习计划,保证学生通过层次化的音乐知识学习来深入理解音乐知识。而在构建高效音乐课程体系期间,要重点从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两个层面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发相应的音乐知识课程体系,保证可以在其中融入传统优秀音乐文化知识。传统音乐文化的渗透,可以在高校教育的诸多环节尝试。例如对高校音乐实践知识体系的构建,可以侧重传统音乐的人文课程、语法课程、实践课程等不同内容;人文课程中可以纳入少数民族文化学、地域音乐文化学等知识;语法课程纳入本地乡土音乐知识以及地缘性风格特征知识介绍等;实践课程可以纳入本地民族舞蹈文化知识、音乐风格赏析知识等,保证通过构建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来健全音乐知识体系,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

(三)创新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机制

各高等院校的性质存在比较大的差别,其中有些是专门开展音乐教育的院校,也有些是以音乐课程为副科的普通高校,所以在将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课程教育的过程中,要针对院校的不同性质来创新运用差异化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机制。高效传承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有机结合文化传承与专业创作,有机结合普通高校和专业院校,力求全面提升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效果。而普通院校和专业院校的音乐教学可以采取如下传统音乐文化传承路径。

1.针对高校的音乐专业院系而言,高校音乐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深入实践,深入到拥有丰富地域音乐文化的区域,向那些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艺人请教相关的专业知识,切身的感受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之根源。湖南花鼓戏的鉴赏,可以加入到专业音乐院校的民间音乐课中,还可以将其设计到舞蹈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民间舞”与“毯技”等不同的专业项目,使他们通过实践训练活动来逐步提升自己对各种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专业院校的学生在鉴赏花鼓戏这一民间艺术的基础上,要把握民间音乐的特色,结合新时代社会大众的审美趣味,创作出符合新时代的艺术作品,这样就可以实现发展传统音乐文化的目标。

2.针对高校的普通院系而言,同样是民间艺术花鼓戏,在指导普通高校学生学习花鼓灯、民间秧歌等民间音乐文化时,则要通过深入提炼和加工来构建符合新时代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民族舞健身操或者花鼓灯健身舞等,并定期开展群体性文艺活动,保证将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渗透到普通院系的音乐教育中。此外,还可以指导普通院系的学生一块开展音乐作品创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感受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有效调动自身的感官来尽享音乐艺术改造与表现的乐趣,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他们的音乐感知力与表达力。

三、结语

总之,高校音乐教育是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一个有效路径。为顺利将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理念渗透到高校音乐教育中,要注意从深挖本土文化资源,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出发,健全课程知识体系,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同时要基于院校的不同性质,创新文化传承机制,保证全面提升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传承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CP].教育部文件,360A13-02-2014-0004-1.

[2]蔡翠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6):91-92.

[3]曾玉萍.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评鉴,2019,(22):49-50.

[4]何娟.关于地方高校在传承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几点思考[J].艺术评鉴,2020,(8):112-113.

[5]王珲.高校以音乐教育实践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路径研究[J].北方音乐,2020,(4):198-199.

(作者简介:周晓岩,女,博士研究生,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責任编辑 葛星星)

作者:周晓岩

祁剧音乐文化与音乐教学论文 篇3:

永州表演艺术类非遗的新媒体传播现状及问题研究

摘要:在联合国 “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我国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中,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占有50%以上的数量。表演艺术类非遗的传播与发展显得迫切且必要。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为表演类非遗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发展空间。本文分析永州表演类非遗的新媒体传播现状,寻找其存在的问题,试图为欠发达地区非遗新媒体传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关键词:永州表演艺术类非遗;网站传播;微博传播;微信传播

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表演艺术类非遗”)是根植发展于民间,通过各群体、团体或个人的演唱、演奏、肢體动作、表情等表演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或思想内容的一种艺术遗产。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民间音乐、戏剧曲艺、民间舞蹈、体育游艺、武术杂技等。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统计显示,截止2014年,我国共有14项表演类非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语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占约总数的47%;我国公布的前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表演艺术类占约总数的58%。以湖南永州为例,永州市目前已经成功申报7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5个项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为瑶族长鼓舞、祁剧、祁阳小调、零陵渔鼓和零陵花鼓戏。

在国内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形成了“保护、传承、发展、传播”

四个具有共生和借力关系的概念。其中,保护是根本,是基础,传承是目的,发展是方向,传播是措施和手段。保护、传承和发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纵向的延伸,传播是其横向的扩展。所以,传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1]

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传播环境也面临着重要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显示,双微发展依然强势。2018年春节,微信全球月活跃用户数首次突破10亿大关。截至 2017年12月,新浪微博月活跃用户增至3.92亿,相比2016年底增长7900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应该搭载双微迅速发展的列车,从而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本文通过对永州表演艺术类非遗的微博、微信传播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试图描绘地方非遗新媒体传播的状况,找寻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永州表演艺术类非遗在微博中的传播现状

在目前国内的微博平台中,以新浪微博的影响力最大。本文以永州歌舞表演类非遗在新浪微博的传播现状为研究对象。在新浪微博首页的搜索功能栏中,输入“永州非遗”、“永州表演艺术类非遗”、“瑶族长鼓舞”、“祁剧”、“祁阳小调”、“零陵渔鼓”和“零陵花鼓戏”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传播现状分析如下:

(一)依托政府或其他组织的官方微博或个人微博传播,缺乏专门开设的非遗文化官方微博。永州表演艺术类非遗主要通过以下渠道进行信息传播,一是永州市及下辖县区的政务官微,如:“永州发布”、“零陵发布”、“江华发布”、“宁远县人民政府微博”、“永州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二是地方主流传统媒体官微,如:“中国永州新闻网”;三是致力于非遗文化研究的学术组织或个体。学术组织往往具有阶段性特征,如:2018年暑假期间,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组建校级社会实践调研队,前往永州江华江永地区对瑶族歌舞及女书文化进行调研活动,开辟“瑶族歌舞江永女书调研队”官微,但于2018年8月25日停更。亦有个别学者在个人微博上偶有提及自己感兴趣的表演艺术类非遗,如:教学表演专业学者、中国音乐学院张晓娇曾在微博中提到瑶族长鼓舞,国家一级作曲家 “杨天解”曾在微博中推送并评价祁阳小调的新曲目。四是个人微博,多为对非遗文化感兴趣的当地人或是供职于演艺公司的个人,如“祁阳微圈人”,认证信息为祁阳超话主持人、头条文章作者。“那个姓欧阳的永州人”,认证信息为永州市建设祁剧演艺有限责任公司行政人员,该个人微博成为祁剧演出的联系平台,不定时更新演艺信息。

(二)信息传播频率不高,传播力度有地域性差异。

无论是官方微博还是个人微博,发布非遗信息的频率都较低。基本更新力度为一个月

或两个月一次,甚至一年之内两到三次,主要是依托表演艺术类非遗活动的开展而更新变动。传播频率也因地区及非遗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根据统计发现,永州市区涉及表演艺术类非遗信息的官方微博及个人微博数量最多。其中“永州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官方微博的发布信息更新频率最高,与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传相关的介绍及活动信息均会发布推送。而永州各县官方微博对于非遗信息的传播较少。永州下辖9个县,仅江永、江华、宁远三县的政务微博:“今日江永”、“江华发布”、“宁远县人民政府微博”对歌舞表演艺术类非遗有关提及,但更新频率极低,维持每年两到三次的频率。而祁剧和祁阳小调则表现出传播群体个人化的特征,其传播平台均为个人微博,仅祁阳小调被“中国永州新闻网”推送过一次新曲目和一次宣传性的视频。

除了传播区域上的差异外,不同种类的非遗文化传播的力度也有不同。统计显示,五种国家级歌舞表演类非遗文化,以瑶族长鼓舞、祁阳小调、零陵渔鼓的传播信息最多,最少的为零陵花鼓戏及祁剧。

(三)信息内容同质化形式单一,多为配合非遗活动的宣传信息。

官方微博发布的信息基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非遗文化介绍信息,另一种是非遗活动分布信息。如:近两年来,零陵区政务微博——“零陵发布”以平均每年两到三次的频率推送非遗信息,主要用于辅助活动宣传,诸如“零陵区青年志愿者义工联合会情系敬老院活动”、“区文化艺术团开展‘送戏进景区’活动”、“零陵区渔鼓文化传承进校园活动”等等。

个人微博依据个人身份、传播意图的不同,传播内容也各不相同。专注民族音乐表演方面的专家学者,在传播非遗文化信息的同时,会辅以学术方面的研究及见解。与演艺公司、传媒文化公司相关的个人微博,往往发布演出讯息、承揽演出文化业务广告,偶有主营戏剧、曲艺的历史沿革信息。

无论是官方微博还是个人微博,信息传播形式较为单一,基本为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形式,偶有视频呈现。而每逢某项表演艺术类非遗活动期间,所有的官方微博和个人微博几乎均为活动的宣传性文字,鲜有个性话语及形式。

二、永州表演艺术类非遗在微信中传播现状

考察永州表演艺术类非遗在微信中的传播现状,主要是通过在微信搜索功能中输入“永州非遗”、“永州表演艺术类非遗”、“瑶族长鼓舞”、“祁剧”、“祁阳小调”、“零陵渔鼓”和“零陵花鼓戏”这些关键词,进行公众号搜索,以此来统计分析其传播现状。

根据目前统计状况来看,只有瑶族长鼓舞、祁剧拥有微信公众号用以传播相关信息。

与瑶族长鼓舞相关的公众号共有三个,分别是:“江华长鼓舞动奇迹”、“莫瑶长鼓舞调研团队”以及“长鼓舞服装团”,均为中南大学赴江华长鼓舞调研团队开设,开设时间为2017年寒假(2月-3月)、2017年11月和2016年11月。每个公众号仅推送1至2篇原创文章。如:“江华长鼓舞动奇迹”公众号在1月之内推送2篇原创文章,其一为“品味长鼓韵,屹屹中南人”、另一为“江华长鼓舞之初次邂逅”,分别介绍调研团队情况以及江华长鼓舞调研情况。

与祁剧相关的公众号有两个:一是竹之韵祁剧,其公众号简介为祁剧教学培训、祁剧活动策划承办、祁剧团队表演、祁剧学术交流、祁剧文化产品研制推广。进入公众号首页,底端有三个,分别是“菜单名称”、“公司导航”和“祁剧剧目”。其中“菜单名称”中有“2017暑假班”、“2017汇报演出”、“乡里娃娃唱祁剧”,分别是来自永州广电及祁阳广电传媒于2017年发布的三则新闻。公司导航是链接高德地图给出通往祁剧发源地——竹山村路线规划。“祁剧剧目”中有“祁剧历史”、“剧目简介”、“祁剧五百年”,其中祁剧的历史和简介是公众号原创的资料搜集整理而成的两篇简短文章,“祁剧五百年”是上传于2015年的一则报道祁剧表演500年历史的短视频。二是永州市冷水滩区祁剧工作室,该工作室隶属永州市冷水滩区文体新旅局,其简介是发布职能范围内的相关资讯。公众号于2018年3月27日开通,至今仅在2018年3月29日推送过一篇文章——《冷水滩2018年戏曲下乡活动走进你杨村甸乡》,是一篇百余自的配图资讯。

三、永州表演艺术类双微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新媒体传播意识欠缺,传播平台不专业。

通过对永州表演艺术类国家级非遗的两微传播情况进行分析,体现出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及社会团体未能将新媒体平台作为非遗传播传承的重要工具。整体状况而言,永州地区存在着非遗两微平台数量少、传播频率低的特点,甚至有部分微信公众号开设之后长久不更新成为僵尸账号。传播平台也并非针对某项非遗文化的专业性平台,更谈不上根据该文化特色进行研究策划,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进行传播,多是依托政务微博传播活动资讯或是依托个人微博进行特定或不特定目的的传播。

(二)传播内容形式单一,互动性缺乏。

对于非遗文化传播的内容多为历史沿革或是活动介绍,内容单一且同质化严重。传播形式也较为简单,基本为图文结合的静态呈现,无法与表演艺术类非遗的动态化相适应。传播上也缺乏互动环节的设置,以微信公众号为例,只推送相关文章而没有评论区设置,无法实现新媒体的社交互动功能,无法体现新媒体传播特色。

(三)新媒体人才队伍单薄,维护更新问题多。

缺乏专业的新媒体人才对于传播平台进行维护更新。一般而言,多是政府或组织的官方微博或公众号人员对于活动信息进行转发,亦或是个人偶然性的推送,原创内容比较欠缺,并且没有开发特色内容。信息更新頻率更是过慢。无法形成新媒体的粉丝效应,达到好的传播效果。

通过以上描述及分析可以发现,永州表演艺术类非遗的新媒体传播还处于萌芽探索阶段,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与短板。通过对该地区非遗文化新媒体状况的描述与分析,希望能够在后续研究中寻找解决的方法与框架,也希望能够对欠发达地区非遗文化新媒体状况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筠梅.全媒体时代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模式分析[J].中华传播论坛,2017(06):29.

[2]陆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6(08).

[3]郑春辉,朱思颖.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方式研究[J].文化遗产,2013(05).

[4]孙明跃.表演艺术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11(08).

基金课题:

此文为湖南科技学院2017年校级科研课题:《欠发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播模式建构 ——以永州表演艺术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蒋茜悦

上一篇:不同专业医学生毕业实习论文下一篇:公共英语网络微课程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