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酒与民俗文化论文

2022-04-20

摘要: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乡村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传统农耕文化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该文以黄山市七约生态农场为例,通过对该农场的走访调查、资料收集,了解农场的基本概况、发展优势以及发展前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农耕文化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米酒与民俗文化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米酒与民俗文化论文 篇1:

论非遗项目韶关石塘堆花米酒传统技艺的传承

【摘要】本文基于对韶关市石塘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堆花米酒传统技艺所进行的问卷调查及访谈,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别从制酒技艺传承观念、成本利润、市场销售渠道、产业化发展、政府财政政策扶持、品牌建设和本地人联合等方面,对目前韶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堆花米传统技艺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在当今社会非遗技艺日渐衰落、政府大力保护非遗技艺和扶持非遗相关产业的背景下,应采取多方面措施,协同促进对石塘非物质文化遗产堆花米酒传统技艺的传承。

【关键词】非遗;韶关石塘;堆花米酒;传统技艺

优良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农业资源,独特的民俗文化,形成了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石塘村独特的饮食文化,铸就了石塘堆花米酒的优质特性,其酿造技艺(传统工艺)被列入广东省第四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其清正醇香、口感宜人而远近闻名,乐昌、曲江、仁化等各地来石塘赶墟兑购米酒的不计其数,但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堆花米酒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石塘堆花米酒传统技艺发展现状

(一)传统制酒技艺传承观念落后,传承发展困难

在现代大工业机器生产的冲击下,堆花米酒制作这一传统手工制酒技艺传承困难,技艺传承人及被传承人逐年减少。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工业化和现代科技的强烈冲击下,传统手工制酒成了落后产业。 从“经济人”的角度,大部分年轻一代认为传统手工制酒技艺学习不易,投入资金的回收期长,不愿学习传统手工制酒技艺,难以承担起传承发展传统手工制酒技艺的重任。在石塘村,制作堆花米酒的主要是五六十岁的老一辈,年轻一代多外出打工,村里虽有年轻人学但是极少,这就导致传统手工制酒技艺者群体呈现“老龄化”局面,甚至出现技艺传承断层现象;二是在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中,传承人一代传一代,家族传承是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主要途径。手工独门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赖以生存的根本,在手工技艺传承上有着“家传技艺、秘不外传”的传统,其技艺诀窍不肯轻易泄露。在调研中发现,制酒艺人平时虽有交流但也局限于寒暄,对于制酒秘技也毫无交流,这种传统观念使传统手工技艺闭门造车缺乏改进甚至导致失传。

(二)成本较高,利润空间狭小

近年来,石塘村完善了石塘堆花米酒的注册商标、商品条形码、产品包装设计、食品卫生安全、生产流通等一系列手续,并邀请县质监部门对堆花米酒进行检测,但这一系列措施主要集中在流通领域,对于生产领域中的原材料采购缺乏明确规定标准。受到经济下行影响,原材料普遍涨价,生产酿造堆花米酒的成本增加。原材料主要包括大米、木柴和酒曲酒饼,但对于原材料堆花米酒作坊自行从不同的批发商手中进货。目前,原材料之一的木材1噸价格在400元至500元之间,大米价格在2元1斤至3元1斤之间,定价没有统一的标准,质量也参差不齐。而酒曲酒饼等都是在家准备,石塘村堆花米酒生产和技艺的传承只能依赖小规模家庭作坊来进行生产和传承。各制酒作坊生产出来的酒价格较低且参差不齐,品牌相同却口味不一。手工生产一天只能生产30多斤,扣除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一斤新酒利润在1-2元之间,利润空间较为狭小。

(三)存在重申报、轻保护开发的现象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至2020年,将由目前的项目性保护扩展至全国整体化、系统性的保护。然而,目前的“非遗”保护要么是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要么是过度的商业开发,而动态的可持续性的保护非常缺乏。[1]相关单位存在着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有关部门由于政绩工程目的或其他利益因素,在国家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时,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申报。但现实中,如果申报成功,除了部分国家级非遗和著名的非遗被继续重视外,大部分非遗都被束之高阁,只存在名义上的扶持,缺乏保护和利用规划。在仁化县的旅游咨询展示中心、石塘堆花米酒展览馆,虽然有着开放的时间制度,但村民表示,此制度根本没落实,展览馆平时不开放,只有在上级领导或者堆花米酒大赛时才开放。作为石塘堆花米酒对外名片的展览馆不开放,堆花米酒非遗的申报变成为申报而申报,缺少后续的管理,有违当初申报的初衷。

(四)政府财政扶持有限

据调研了解,仁化县政府举行了堆花米酒品鉴与评比活动,也会邀请省级评酒师来品鉴,但这些工作远远不够,现今堆花米酒相关产业存在规模小、发展资金严重不足、产品销路欠佳、制作复杂无法实现批量生产等问题,有关部门对这些问题更多地采取“口号”保护措施,将其作为一种保护对象展示在一些宣传性活动中,停留在形式上的政策性宣传中,而具体的促进发展措施不多且比较零散、流于形式,政府财政投入与扶持不足。

走访中,绝大部分作坊主都表示政府没有补贴,一些米酒批发商表示存在资金补贴,有批发商表示有关部门只对小作坊提供了免税的政策,对融资信贷政策没有明确的扶持,对堆花米酒产业生产性扶贫资金对象为每户每月300元,虽有指标,但存在优亲厚友问题,落实不太到位,政府有关部门没有很好地履行经济建设职能和文化职能。[2]这就表明政府相关部门的发展规划没有落实,资金补贴很少甚至没有。

(五)品牌建设力度不足

石塘堆花米酒品牌建设力度不足,米酒品种样式单一,成为制约石塘堆花米酒传统技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现有的堆花米酒生产绝大部分是以小作坊纯手工的方式生产,堆花米酒技艺传承人虽技艺绝伦,但大多年事已高,虽在子女及政府的帮助下开始注重包装,包装样式较为多样、新颖,但不懂得营销方法,更没有品牌的概念,品牌建设力度不足;品种样式单一,都是以坛子装酒,随市场大流进行包装,鲜有当地非遗文化元素,缺乏市场竞争力,而且市场营销宣传不力,影响力仅局限于仁化县周边区域。调研过程中一个商家表示:“虽然都是卖石塘堆花米酒,但都是没有挂商标的,因为商标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值高,根据法律,如果我们用了石塘米酒商标,就是侵权行为。”2005年12月,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商标审理标准》在第三部分规定了“损害他人在先权利”的审理标准,开宗明义地指出,申请注册的商标既不得与他人在先申请或者注册的商标相冲突,也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其他合法权利相冲突。[3]缺乏资金支持、政府有关部门宣传力度也不够,这些都导致石塘堆花米酒品牌建设发展滞后。

二、影响石塘堆花米酒传统技艺发展的原因

(一)现代年轻人对传统技艺传承意识弱

石塘堆花米酒不乏有经验的酿酒艺人,更不缺乏“酿酒精神”,他们从自己的老一辈亲人中继承酿酒工艺,并且怀着对自制米酒的热爱终其一生忙碌在自家的酿酒室中。所以,石塘的酿酒艺人确实存在,“酿酒精神”也有,只是需要的人越来越少。由于利润空间相对狭小,年轻男人更愿意选择外出打工,年轻女人在相比之下則觉得做一名网红更容易、赚钱更快,没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学习传承这一古老技艺。现代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在不富裕的农村家庭看来,赚更多的钱来养家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富裕一些远比传承古老文化却赚不到多少钱更有意义,因此,石塘堆花米酒酿制缺乏有活力的继承人,年轻一代将年老的父母留在家中,得不到社会的关注和尊重,传承就显得更加困难,再加上我们实地调研考察发现农村老年人与现代社会脱钩现象较为严重,对现代经营理念、出售渠道毫无所知,对现代互联网科技很陌生,与现代互联网平台严重脱轨,不能有效地利用淘宝、拼多多、京东等现代网络和新媒体营销平台与渠道扩大销路,从而导致产品滞销,酒做出来卖不出去,严重影响了制作生产。可以说,后继无人已经成为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最大限制。[4]

(二)消费环境的影响

据调查,政府曾尝试建立合作社,但由于村民意见不一,众口难调不得不将计划取消,没能利用强大的品牌、村民齐心协力来做大做强,相反,村民自家传承自家的制酒工艺,做出的酒口味不一,形成恶性竞争,各家为了低价竞争,节约生产成本,使米酒质量大打折扣。每一家村民的酒既代表着“石塘米酒”这一品牌,同时又代表着自家的工艺和口味,外来的游客可能仅仅是因为不喜欢这一家的口味,就否认了“石塘米酒”这一整体品牌。

(三)品牌宣传强度不够

“石塘米酒”这一品牌的宣传主要局限于政府部门,分散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并不利于品牌做大做强。据我们调查了解发现,有不少的石塘米酒被酒贩子拿去贴上了别的标签,那些品尝后觉得不错的喝酒人记住的却是一个与石塘堆花米酒毫不相干的名字,石塘堆花米酒的品牌被滥用,甚至被酒贩子等人利用,大大影响了石塘米酒这一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抑制了石塘米酒自身的竞争和长远的发展。

(四)政府的保护机制尚未完善

在石塘村,没有代表石塘米酒这一品牌的专业酿酒师来对全村的酿酒艺人进行指导,任由村民自然发展,也没有利用镇里宣传米酒的酒文化馆扩大石塘米酒的影响力。我们调查发现,文化馆不仅没能采取相关措施让更多的人来参观、了解、认识,恰恰相反,还在明确开放的时间段内紧闭着大门,与我们一同的许多外来调研人员和游客只能在馆外驻足,拍照留念后遗憾离去,这也是公共资源的浪费与石塘堆花米酒发展机遇的流失。

(五)石塘地区落后交通的限制

交通是一个地区重要的基础设施,且在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角色,只有交通无阻、便利畅通,这个地方才有活力,才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石塘古镇交通运输较为落后,高额的运输成本限制了堆花米酒的贸易发展,之所以石塘古镇作为堆花米酒的“圣地”却没有一家大型的酿酒工厂,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落后的交通限制了堆花米酒的发展。便利的交通会提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也是石塘古镇的年轻一代离开乡村走向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因。此外,便利的交通还能促进周边地区人口的快速流动,加强不同地区间的经济、社会、文化联系,从而带动石塘堆花米酒“走出去”,将外部资本、人员“引进来”,推动石塘堆花米产业化、大型化、规模化发展。

三、如何传承和发展石塘堆花米酒传统技艺

(一)深入调研,加强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石塘堆花米酒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2012年,石塘堆花米酒酿造技艺被列入广东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然而堆花米酒的文化、商业价值并未被真正挖掘出来。制酒艺人也未深度挖掘堆花米酒背后的历史故事,把故事融入店铺装潢、销售方式和堆花米酒的包装之中,吸引更多的客源。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调查,研究石塘堆花米酒传统技艺发展现状,系统地分析、整理,加强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发现问题及原因,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切实有效的对策。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整合传统技艺

据调查显示,石塘古村制作堆花米酒的群体中五六十岁的老人大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堆花米酒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主要途径是家族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已经呈现出“走出小县城,迈进大城市”的趋向,如此一来,堆花米酒传统技艺很有可能会失传。对此情况,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实施各种政策来吸引年轻人深入了解堆花米酒及其传统制作工艺。政府可通过创办培训班或通过新媒体媒介,例如网络媒体、新闻宣传,招聘有意学习堆花米酒技艺意向的青年,待青年学有所成后在创业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帮助。

石塘村酿造堆花米酒的作坊仅有十来家,然而这十几户人家在制酒上从来没有过技艺的交流与探讨,整个行业出现一种“闭门造车”的现象,这就容易导致堆花米酒品牌一样但口味不一,难以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独特品牌。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大力宣传现代新的传承观念,更新旧的传承观念,让制酒艺人明白,只有相互交流学习、相互取长补短才能使堆花米酒真正地走出石塘村,走向广阔的市场。

(三)采取多种措施,加大财政投入

对于这种小型酒作坊,不管是比资金、拼技术从而向全国性品牌迈进,还是上规模、上档次,都好似天方夜谭。[5]石塘堆花米酒的发展不仅要靠制酒艺人,也需要政府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在财政补贴方面,政府应秉承“公正、平等、透明”的原则,杜绝出现优亲厚友的现象,定时向村民公开补贴名单和资金落实情况;在品牌宣传方面,政府可以利用网络和新媒体进行宣传,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开放堆花米酒展览馆,让堆花米酒成为当地乃至全省全国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文化。为避免品牌滥用,政府应尽快建立精准的堆花米酒酿造行业准入制度并加强市场监管,使堆花米酒酿造行业能够有较为公平、有序的市场准入标准和健康积极的发展环境。至于扶贫、申报、保护机会等政策,均应杜绝只有“口号”的表面功夫,纪委、监委要按时检查工作的进度和落实情况。

在原材料方面,调查了解制酒艺人对堆花米酒原材料的具体要求,政府加以扶持,制酒艺人出力,共同寻找性价比高的供货源,尽力降低原材料成本;在生产方面,可以考虑适当引入现代机器生产,在不影响堆花米酒的口味的情况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给传统的堆花米酒注入创新技术,使堆花米酒传统技艺的发展越来越有生命力。

(四)对焦精准扶贫,弘扬工匠精神

“精准扶贫到户,发展产业脱贫”。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实行的一项惠民政策,政府可通过贴息贷款扶持石塘堆花米酒传统技艺的发展,让制酒艺人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可养家、可谋富。 产业扶贫是造血式扶贫,要想真正地拔穷根、致民富,石塘村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产业扶贫相结合,技艺传承人收入才有保障,石塘堆花米酒传统技艺才可长久发展。

“工匠精神”被写进党的十八大报告,“工匠精神”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重要引擎。古往今来,“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技艺,也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石塘堆花米酒制酒艺人更应保持这样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这样做出来的酒才更有韵味。

(五)传统技艺进教材、进课堂,走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把石塘堆花米酒传统技艺融入现代教育之中,对于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及文化自信也具有重要意义。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不喜欢自己国家的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而选择崇洋媚外,而是对传统技艺和传统文化不够了解。对此,政府及地方院校应引起重视,可通过举办类似非遗沙龙“韶关市首届创意设计大赛获奖选手创作理念分享会”“非遗文创大家族”和“非遗课堂”“对话张田饼印”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在体验中、在实践下深刻体味传统技艺的韵味,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6]目前,市场上从事石塘堆花米酒传统技艺传承者老龄化现象严重,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对市场的敏感度把握不够。对此,在职业教育传承模式中,让学员接受正规教育、大师进行技艺传承,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并将其更好地与市场相融合、与就业相连接。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保护传承传统技艺,既是对地方特色的保留与发展,更是对中华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仁化石塘堆花米酒传统技艺既应得到良好保护与传承,更应得到充分利用与开发,使其在保护与传承中利用与开发,在利用与开发中更好地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肖曾艳.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困境与突破[J].学术论坛,2012(1):70-73.

[2]杨淑玲,杨华山,何力丹,张婉盈.韶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研究[J].南方论刊,2018(3)77-80.

[3]杜穎.《商标法》(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39.

[4]王颖.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现状研究[J].纳税,2017(10)142.

[5]周景勤. 文化营销——酒文化面面观[J]. 出版参考,2006(32)32-33.

[6]冯兆宇.保护传承“非遗”共建善美韶关[N].韶关日报,2017-06-11.

作者简介:任向前(1997-),男,韶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系学生;杨华山,男,历史学博士,韶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及地方历史文化教学与研究,为本文指导老师。

基金项目: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韶关非遗传统技艺的保护与开发研究——石塘堆花米酒个案分析”(项目编号:201910576012);韶关学院第十八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校历史本科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YJY20171806)。

作者:任向前 杨华山

米酒与民俗文化论文 篇2:

农耕文化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摘 要: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乡村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传统农耕文化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该文以黄山市七约生态农场为例,通过对该农场的走访调查、资料收集,了解农场的基本概况、发展优势以及发展前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农耕文化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关键词:七约农场;农耕文化;生态;农业产业

Study on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Model of Agricultural 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Industry

——A Case Study of Qiyue Farm in Huangshan City

TANG Yulin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230036, China)

Key words: Qiyue farms; Farming culture; Ecology; Agricultural industry

1 引言

中國是农业大国,有着数千年灿烂的农耕文明。“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1]。这就需要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将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以及农业产业有机结合,以充分挖掘传统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优秀的农耕文化,加速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2]的美好愿望。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不断冲击,传统的农耕文明正日益面临着中断和特征消失的威胁[3]。传统农耕文化的生存、传承环境逐渐消亡,部分农事活动和民俗仪式面临着失传的危机。本文以黄山市七约农场为例,探究了农耕文化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农业以及农耕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 黄山市七约农场基本概况

2.1 地理位置 七约农场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位于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地黄山脚下的一个千年古村落南屏村。南屏村是始建于北宋的古村落,有着悠久的乡土文化和美丽的田园风光,村中至今保存大量的宗祠、家祠和支祠,被誉为“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4]。并且南屏村是著名影视片《菊豆》《卧虎藏龙》的拍摄地,村庄的知名度较高,带动了南屏村的旅游发展。七约农场位于南屏村入口处,与周边丰富的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具有天然的发展空间。

2.2 农场人员构成 七约农场于2015年由几个具有一定农场管理经验的高校大学生创办,农场人员主要包括农场工作人员和契约农场主,人员数量较少。

2.3 农场经营管理理念 七约农场之所以取名为“七约”,这主要是和“契约”有关。古徽州历年来有着浓厚的契约意识,契约在徽州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在徽州人日常生活里,如果有人要杀猪,他会提前告诉人们,并且约定好时间,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会杀猪,到时候人们可以前来购买,于是到了约定的时间,就会买到新鲜健康的猪肉,这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约定,也是一种契约意识。契约在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以及民间矛盾的化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七约农场就是以契约精神为经营理念进行管理和运作。其中七约不仅是“契约”的谐音,同时也是指“真实、自然、专业、合作、分享、感恩、博爱”7条约定,农场经营者还将“契约”用印章的形式印在特色产品的外包装上,让消费者对“契约”产生直观的第一认知。同时,七约农场坚持自然的种植方式,不用化学农药、化肥等,而是用山泉水灌溉,创始人许学超的理念是“让人和土地更自然”。

3 农场经营模式以及发展优势

3.1 农业产销合作社 七约农场将农人和消费者成为农场的股东,成立农业产销合作社。农场主可以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食材,还可以拥有自己的田地耕作,和农人一起参与农场的工作,共同成长,推动社区互助农业,有机社区的发展。

3.2 特色“农业+文化”经营模式 “农业+”模式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农业+文化”模式的不断完善,使我国农耕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七约农场的具有农耕文化特色的“农业+”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 七约耕读自然学堂 七约自然学堂的创办是为了找回人们对土地失去的责任感,对乡土的亲近感,阅读大自然这本无字的书。它传播耕读文化,倡导自然的生活方式,让人和土地更自然。自然学堂主要针对的是节假日亲子游,主要的活动包括认识动植物,去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的大山里观赏自然风景,在山下古村落烤红薯等等。不仅如此,七约农场还具有特色的秋收活动,游客们可以收割水稻,在稻田里舞蹈,自制竹筒饭,用稻草做蒲团,体验徽州非遗里米食徽雕糕的手作活动以及祭祀桂花树神。在学堂里,可以了解自然生态与你之前从未在意的世界。七约自然学堂的创办是农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促进农场增加效益,也能使游客在体验中体会到农耕文化的魅力。

3.2.2 七约特色产品—米酒 2019年七约农场开始进行了米酒的酿造,是以七约有机种植的糯米、酒曲、黄山自然山泉水酿造,将现代技术和传统手工艺结合。农场的每一款米酒都有名字,如“陪爸爸喝一杯”,是父亲节时农场推出的一款黑米酒,是创始人将对父亲的爱融入米酒的名字中,里面有和父亲有关的故事,在繁忙的生活中,期望能和父亲喝一杯酒,谈谈家常,互相关心。耕耘于山脚下的七约农场,学会了与山并立、墨守自然,而“山长”这款黑米酒,创始人是希望得到山中书院之养,人能“饮酒温克”,不失为谦谦君子。“相见欢-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款浊米酒则是主要针对女性朋友的需求设计,三五朋友小聚,酝酿美好时光。创始人赋予每款米酒不一样的名字,寓意着故乡、亲情以及对未来的希望。米酒是辛勤劳动后的调剂,是红白重要时刻的道具,是祭拜先祖的礼物。七约农场酿造了酒,献给了有情义的人。

3.2.3 七约特色产品——徽雕糕 徽雕糕是“可以吃的徽州雕刻”,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徽州糕点。主要以芝麻和米粉作为主要原料,其中芝麻又分为黑芝麻和白芝麻,做出来的糕点呈现黑色或灰白色,与徽派传统建筑中的“粉墙黛瓦”的色彩一致,具有浓郁的徽州地方特色。并且徽雕糕与徽州三雕艺术紧密联系,制作成品还赋予了祝福的含义。七约农场主开发的这款糕点,不仅承载了其自己的童年记忆,也通过创新的产品将农耕文化传承下来。

3.2.4 “互联网+农业”宣传模式 七约农场管理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互联网媒介进行宣传,也通过媒介将农产品带到城市,参加城市里的市集。例如,2020年七约农场主参与苏州“本色东西桥市集”进行农产品展销。2021年初春,央视新闻直播间以“画里乡村看黟县,古村寻春采新茶”为主题,对黟县碧阳镇南屏村进行全程网络直播,直播第2站就是在七约米酒坊直播春酿桃花酒。通过直播宣传,让全国观众走进徽州古村探索春意,了解徽州文化。

4 七约农场农耕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缺乏信任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中,各种化肥、农药以及激素、保鲜剂频繁使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如今,我国生态农产品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存在信任问题,主要是因为有些生产者在利益驱动下以次充好,以及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的认知障碍,他们不能分辨是否是生态农产品,并且生态农产品健康的功能在短时间内不能发生作用,这也使得消费者无法建立对生态农产品的信任[4]。七约农场坚持自然的种植方式,比工业流水线复杂而使得投入资金、人力较多,从而导致生态农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消费者也会因为价格因素而选择其他可代替产品。

4.2 人才匮乏 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农村地区与城市形成差距,大部分农村居民进行传统耕作,既缺乏农耕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意识,也缺乏在农耕文化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中掌握市场的能力。同时,由于城乡差距,城市各方面的保障措施更加完善,农业劳动力外流,导致农村空心化严重,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由于从事农业工作的特殊性以及现代社会的普遍快节奏发展速度,农业的利益相对较低,难以吸引人才回到村庄为村庄的发展做贡献。

5 发展建议

5.1 建立文化特色品牌 为了解决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存在的不信任问题,今后应积极推进品牌创建工作,就像七约农场这种具有农耕文化特色的品牌创立,品牌可以更有效地通过博览会、展销会、网络营销、专题报道等多种手段进行宣传,还可以通过品牌的有效运作不断提升品牌自身的文化价值。让消费者更加了解具有农耕文化和生态理念的农业产业,从而更好地促进农耕文化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5.2 加强人才引进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提出,建立各类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支持和鼓励人才回到乡村创新创业。七约农场的人员构建主要是来自高校,具有一定农场管理经验的人才,具有共同价值观,组成自然农业产销合作社。但农场经营管理者人数较少,今后应加大人才引进,如让农业专家加入进来,让参与耕读自然学堂的学生学到更加专业的农业知识,鼓励更多的新农人参与生态农业的发展进程中。另外,加大对农村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在培养过程中注意宣传农耕文化的创新模式,让他们了解农耕文化和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对引进人才提供相应的经济保障,为农耕文化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提供动力。

5.3 创新宣传方式 当前的宣传方式相对比较单一,今后应创新宣传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七约农场。当前,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短视频生存,短视频社交,短视频消费时代已经来临。其中,有关乡村主题的短视频凭借着“真实、淳朴、亲近自然、接地气”的文化底蕴,成为短视频平台上的一道独特风景。因此,七约农场可以利用短视频,通过拍摄上传分享干农活、民俗文化、、乡村风光、纯天然有机生产过程等内容,向城市人民以及消费者群体表现出自己的独特和真实,拉近与观看者的距离。这能解决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不信任的问题,有助于农耕文化的传播。但在拍摄时须警惕过于商业化和娱乐性,避免丢掉乡村文化的本色。不仅如此,七约农场还可以加强与同程网、去哪儿、携程网等第三方平台的合作,对特色农产品进行精细化、精致化的包装、推介,多开展农场形象宣传,形成辐射带动周边的智慧旅游产业,从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5]。

6 结语

中国农耕文化资源丰富,是增强乡村稳定发展的文化根基。农耕文化与农业产业融合模式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方向。黄山七约农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积极创新农耕文化特色产品,以生态、自然、和谐等经营理念运作。在今后的发展中,還应不断完善、不断创新和进步,从而促进农耕文化和农业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阳,王宾,陈春良,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N].农民日报,2018-02-09(001).

[2]杨世伟.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内在意蕴、逻辑机理与实现路径[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04):125-135.

[3]陈志国,谭砚文,龙文军.传承农耕文明 助推乡村振兴——首届“农耕文明与乡村文化振兴学术研讨会”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19(04):140-144.

[4]刘金潇.南屏古村落的文化意蕴探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03):112-113.

[5]胡永洲.构建“互联网+农业”智能生产模式的思考[J].上海农村经济,2015(08):37-38.

(责编:张宏民)

作者:唐渝琳

米酒与民俗文化论文 篇3:

寻找老孝感

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被誉为江汉平原上的“明珠”,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因靠近九省通衢的武汉,更是交通要道、军事重镇。但是我们日日行走在这片看似熟悉的土地上,却又对家乡孝感有多少了解呢?面对孝感老城区和特色文化的日渐消亡,又有什么办法挽救呢?

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孝感历史、县志、民俗的书籍。

2.利用网络搜寻孝感历代地图及民俗故事、风俗传统。

3.咨询孝感民俗专家、老城住戶有关孝感的历史故事。

4.实地走访,探寻孝感老城遗迹。

同学们在查询资料后,在金旅道同学妈妈的带领下,按照查找到的孝感老地图,走访了那些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孝感古建筑。他们收获满满,感受良多。

孝感因东晋时期著名孝子董永行孝感天动地而得此名。它是那么古朴而宁静,美丽而温馨。

我们几个同学在金妈的带领下,依据清末时期的老地图,对照新地图,寻找老孝感的六城九街十八巷遗迹,感受历史中的孝感。这里的一砖一瓦仿佛都带着历史的足迹,厚重而深沉。西门河上的古桥,是由一块块磨制的大石头砌成的,经过一千六百多年的时光“冲洗”,它依然卧在那里看着日出日落,时代变迁,任凭来来往往的人从它身上走过。西湖酒馆的木门关闭着,透过缝隙我们看见里面摆放的桌椅,仿佛喝酒听曲的人刚刚离开。

从历史中走出来,我仿佛感到一股蓬勃的责任感从心中升起!

—— 乔立峦《从历史中走来的孝感》

寻找老孝感,让我认识了不一样的家乡:那些宽宽窄窄的破旧巷子,那些至真至善的孝子故事,那香甜醇厚的糊汤米酒……而记忆最深的是学唱黄梅戏《天仙配》。

我们观看了黄梅戏《天仙配》表演,但是要怎样很好地演唱出来呢?我和我的小伙伴一起讨论,设计出了一套合乎我们组实际情况的方案:我和小金在唱“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时,小伙伴从前面像鸟儿一样飞过,还有两个小伙伴扮演大树;唱“随手摘下花一朵”时,扮演董永的小金从扮演大树的小伙伴手中拿起一朵花,插到演七仙女的我的头上。正式演出时,我们演得十分好笑,把自己都逗乐了,我们笑场了,表演一团糟。但是,我从参演《天仙配》的经历中,深深感受到了董永与七仙女故事的魅力,这部戏仿佛把我带进了男耕女织的社会。

—— 付皓阳《不一样的家乡》

《天仙配》故事简介:

董永卖身葬父,来到傅家湾给傅员外做长工。勤劳而善良的董永,打动了天上王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儿(七仙女),七仙女向往人间自由的生活和纯真美好的爱情,私自下凡与董永在槐树下结为夫妻,并为傅府一夜织成十匹锦绢,为董永赎身还债后双双回家,却被玉帝派天神拆散,七仙女被带回天庭。

伴随着“寻找老孝感”活动的深入,走进孝感米酒老字号“槐荫酒楼”是必然之选,品鉴本土风味小吃的美食专题活动也在此进行。

这次品尝的小吃种类很多,有煎饺、蒸饺、芝麻球、糊汤粉、热干面等,但点得最多的还是被毛主席点评为“味好酒美”的孝感米酒,我们人手一份。

孝感米酒是具有千年历史的地方名吃,它以孝感出产的优质糯米和孝感本地特有的地下水为原料,再用孝感历史传承下来的风窝酒曲,以传统方式发酵酿制而成,属于纯天然绿色饮品。孝感米酒白如琼浆,清香袭人,甜润爽口,浓而不黏,稀而不流,食后生津暖胃,回味悠长。

—— 徐磐睿《风味美食—— 孝感米酒》

在同学们为自己家乡的灿烂文化感到骄傲的同时,他们也痛心地发现了很多问题。

我们步行到西门,唯一能看到的完整的古迹只有西湖桥了。西湖桥是孝感城区仅存的地上千年古迹。从前西湖桥周边的水不仅仅承载过往之舟,更是沿河两岸百姓的饮用水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内陆的水路运输基本被淘汰,现在,西湖桥下的水已经变得又脏又臭,到处堆积着生活垃圾和淤泥,不要说饮用,就是洗衣洗菜都不可能了。

西门外正街的一些单层或双层的木制老民宅也在岁月中变得破败不堪,紧闭的门窗仿佛在诉说曾经的繁华。阳光中一排排褪掉颜色的木板门、缺口的木条窗棂、张着黑洞的吊脚阁楼,无不显示着时光的流逝和老孝感的“死亡”。

—— 郭子恒《正在消失的老孝感》

湖北被称为“千湖之省”,但现在很多湖都已经快干了,千湖之省快成了“干湖之省”。我的家乡孝感就是一处干湖的代表。以前学院路旁是一条河,水位很高,师专路三分之二被它占着,妈妈说她小时候最害怕走这条路,总担心会掉进河里。但是现在河被填了,修成水泥路,从湖北工程学院一直通到孝感市中心医院。

永新西路旁,前几年还有大大小小的湖和一条河,在老地图上说这里就是大后湖和大澴河交界处。但现在没了湖,没了河,建起了锦绣后湖等大楼。

—— 金旅道《从“千湖”到“干湖”—— 湖北之孝感城区》

问题总结

1.老城遗迹破坏严重,许多名胜古迹荡然无存,尤其是“千湖之省”的众多代表性湖泊被淤塞填埋。

2.孝感本地知名酒楼餐馆缺少本地特色菜。

3.民俗文化楚剧汉剧、雕花剪纸、皮影戏、说书等,缺乏固定表演场所和专职表演人员,缺乏年轻观众及继承人。

为了保护我们的家乡孝感,同学们试着提出改善家乡环境、保护发扬孝感文化的建议:

一、疏通城外四条大河:澴河、县河、府河、滚子河,对城内外现存的大湖小池进行清淤,加强对河湖周围环境的保护、美化,连通各大河大湖,最好能够一条小船游遍全城,恢复当年翠柳依依、青荷飘香、芦荡无垠、白帆如云的黄金水道盛况。

二、保护现有老城遗址,保护孝感的孝文化,复原已破坏的老城旧建筑,让子孙后代有地方瞻仰先辈,凭吊古迹,了解自己的根。

三、建造特色餐馆,集本地楚剧汉剧、剪纸、皮影、说书等民俗文化和特色美食为一体,使顾客在品味孝感美食的同时,深入了解孝感文化。

四、重建昔日知名宗教庙观及知名建筑,结合宋太祖传说打造昔日繁华的水边大镇澴川宋城,开展特色旅游。

同学们的建议可能有很多不足之处,可是他们想要保护家乡特色文化的拳拳之心令我们感动。我相信只要人人热爱自己的家乡,每个人多出一分力,汇集起来就是足以“动天”的感人力量,我们的家园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责任编辑 郑 奎)

作者:李媛 钟华钗

上一篇:人才培养投资学论文下一篇:抽象式园林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