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论文

2022-04-29

近年来,内蒙古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了经济社会超常规发展的奇迹,被称之为“内蒙古模式”。然而,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区仍未根本改变或摆脱欠发达状态,特别是能够代表一个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第三产业、第四产业还相对滞后。文化软实力尚不能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匹配,从而使发展的不平衡性日渐凸显,成为全面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重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论文 篇1:

论文化事业对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

【摘 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以其特殊的力量和特有的方式,使文化既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精神引导与智能支撑,又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内容。文化事业对于文化产业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文化事业的发展几乎影响到文化投入和产业驱动的各个方面,其发展特点与产业发展需求有很好的契合,是名符其实的产业助推器。本文从钻石模型的视角对此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促进作用;钻石模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两项最重要的任务,二者具有紧密的联系,并且发展文化事业对于文化产业具有巨大促进作用。

一、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具有紧密的联系

1.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都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

位,都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文化事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是其性质与任务决定的。同样,文化产业也必须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始终把社会效益置于优先位置,这是由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的,这一点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一致的,担负着共同的责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效益追求不同于其他行业,社会效益始终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产业来源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文化事业涵养。文化产业是文化的一种形态,是随着文化的发展逐渐和现代经济相结合的产物。从历史上看,文化产业大多是从传统文化事业中分离出来的,尤其是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在文化产业发展初期,产业市场主体都源于以前文化事业体制内的单位和个人。大力发展文化公益事业,可以培养和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为文化产业拓展文化市场,可以促进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文化含量和品位,推动文化产业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3.文化产业对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事业水平的提升。从国际经验看,现代社会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是以文化产业发展为条件和支撑的。一方面,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激发了人们的文化消费欲望,引导了文化消费的潮流和方向,并直接提升了文化消费水平和扩大了消费群体,从而间接地提高了人们对于公共文化的消费期望,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另一方面,健康的文化产业也会带动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及其宣传的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文化事业的产品和价值追求。

4.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回顾、反观世界文化产业的基本发展历程会发现,最初的文化资源和产品往往属于纯粹公共文化产品,但是,随着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上升,有的文化产品逐渐具备了经济价值。另一方面,文化事业是典型的精神生产,离不开物质的外壳,文化产业成果可以为事业发展提供物质支撑,为事业服务,并且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部分产业内容会转变为事业建设内容。

二、文化事业对文化产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1.文化资源方面。文化事业范畴内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资源,通过文化资源要素的驱动作用和要素竞争机制,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初级发展的主要动力和竞争优势。

2.产业资金方面。文化事业范畴中各种事业单位既是公共文化提供的主体,虽然主要从事的是文化事业,承担公益性任务,但是也利用事业投资积累的资源,凭借自身在一定范围内的规模和垄断优势,进行产业经营活动,成为文化市场竞争的主体。他们这些泛财政意义的投资,在文化市场上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在某些投资结构上甚至占有绝对的多数。这些政府间接投入的资金,借助于文化资本要素的驱动作用和投资驱动机制,缓解了文化投资不足的难题,带动了社会资本的进入,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初、中级阶段的主要动力和竞争优势。

3.产业环境方面。文化事业范畴内的行政组织和社会组织(如行业协会),通过加强公共文化供给,提高文化行政效率和水平,加强行业统筹规划和规范管理,加强行业信息发布和公平市场准入,鼓励文化交流和合作,会极大培育文化市场需求,大大提高文化发展的市场环境和公共环境。这些效果会通过文化产品的纽带和供给推动、消费拉动的作用机制,给产业市场的供给主体带来持续动力,给产业市场的消费主体打开消费的闸门,成为文化产业发展各个阶段的最重要的外部驱动因素和长久竞争优势。

4.产业人才和科技支撑方面。文化事业范畴内的各种文化人才既是事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产业发展的活跃力量,各种文化教育和基础教育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的人力资源保障,各种文化科研院所和重大科技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这些影响通过文化创意劳动和文化科技的动力要素,以及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机制和版权保护交易机制,驱动着文化产业进入以科技和创意为核心竞争力的最高发展阶段。

三、波特钻石模型视角下的文化事业对文化产业的作用机理分析

评价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和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考虑。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波特教授提出的钻石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分析工具。下面将文化事业发展情况置于钻石模型分析框架内,解析和梳理文化事业对文化产业的促进机理和效应。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此外,波特还在体系内加入了机会和政府两个变量。机会指那些超出企业和国家控制范围内的突发事件,是企业可以借助的竞争优势;政府则可以通过一定政策和规制影响其他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主要指区位优势、天然资源、人口、气候以及非技术人工、融资等等,通过被动继承或者简单的投资就可获得。高级生产要素包括高级人力资源、科研条件等,需要在人力和资本上先期大量投资才能获得。在现代社会,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已经变小,而高级生产要素则日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生产要素投入的结果。初级文化生产要素一般是政府文化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的内容,是文化事业建设的主要内容。高级生产要素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基础科技条件,一般需要大量的教育和科研投资作为先期条件,对高级生产要素的需求,只能由政府和企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创造。在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文化企业一般无力投资运营,所以,这通常也是政府介入和实施的重要领域。即便是文化产业水平较高的国家,政府往往更加重视教育和科研的作用,同时,为保持产业竞争的优势,也总是想法设法加强教育、吸引人才、加强科技创新支持和奖励。因此,发展文化事业保护文化资源、加强文化教育和科研,培育创新环境和机制,是增强文化产业生产要素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2.需求条件。模型中,需求条件主要指国内市场的需求,内需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主要包括需求结构、需求规模等。需求结构往往比需求规模更加重要,它是指“市场需求呈现多样细分”。根据细分的目标市场,某个企业或国家可以专攻市场需求的某一个环节,这样也能够创造并维持较强的竞争力。对于需求结构而引发的竞争,往往是产业市场自发竞争的结果,文化市场企业通过研判自身优劣势,选定某一优势目标市场或潜在目标需求市场进行生产经营,打造自身优势。但是,由于文化产业的引致性特点,多样化和高端文化需求需要通过文化供给来培育。因此,政府通过发展文化事业,加大供给一般性、主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可以积极保护和大力推动高端的、提高审美情趣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文化需求,优化需求结构。另一方面,为加强产业竞争的地区竞争力和行业竞争力,政府往往对直接举办的文化事业通过转换机制、资产重组、政策扶持等方式,壮大文化企事业规模,追求规模效应。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的消费结构中,无论是中间使用还是最终消费,政府或公共组织的消费都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发展文化事业,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保护和鼓励优秀文化,扶持文化企事业主体发展壮大,对文化产业的需求条件竞争力具有显著的市场激励作用。

3.相关支持性产业。单独的一个企业以至单独一个产业,都很难保持竞争优势,只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上下游产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才能使产业竞争优势持久。对文化企业而言,具有竞争力的上游产业能够为本企业提供先进的原材料、相关技术等,这些都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如果下游产业具有竞争力,那么就会对上游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本产业创新发展。吴利华、张宗扬、顾金亮研究显示,文化资源、文化科技等行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上游产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则是文化产业最重要的下游产业。这些支持产业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既是政府文化事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又是文化产业最重要的供应商和客户,他们相互作用,以形成有效率的“产业集群”为标志,带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产业集群是市场力量各因素相互作用自发形成的,政府通过提高公共管理,加强社会组织和教育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国内竞争环境和支持政策,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创造条件。因此,发展文化事业,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支撑条件,延伸文化产业链条,是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仅仅强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是不够的,实际上,我们在强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分开的同时,却忽略了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协调性,尤其是忽略了文化事业发展对促进文化产业的巨大作用,只有强调事业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我国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因此,强调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重,以文化事业带动文化产业,可以成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参 考 文 献

[1]迈克尔·波特〔美〕.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周正兵.《文化产业导论》.2009(1):185

[3]艾斐.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N].人民日报.2004(5)

[4]胡攀.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若干问题探讨[N].求实.2005(1)

[5]胡泽民.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必须弥补公益事业发展的缺失[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9)

[6]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破解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N].人民日报.2011-12-2

[7]董晓红.消费时代的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均衡发展研究.《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2011

作者:范志杰

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论文 篇2:

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途径选择

近年来,内蒙古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了经济社会超常规发展的奇迹,被称之为“内蒙古模式”。然而,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区仍未根本改变或摆脱欠发达状态,特别是能够代表一个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第三产业、第四产业还相对滞后。文化软实力尚不能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匹配,从而使发展的不平衡性日渐凸显,成为全面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重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文化软实力的具体特点,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寻求全丽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为此,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增强各民族人民群众的凝聚力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条件下,不同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思想意识的交锋比以往更加复杂和激烈,只是表现形式比以往更加隐蔽,博弈方式比以往更加曲折。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在“矛盾凸显期”。尤其不可忽视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三十年的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价值观的社会基础发生重大变化,各种外来的文化和观念杂乱纷呈,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影响,核心价值观缺位的问题随之出现。面对改革和发展所遇到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而对各种错综复杂局面和各种不同的利益诉求,面对各种文化观念的相互碰撞,我们用什么样的价值观念统领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同答当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惟其如此,才能引导人们用更加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才能确保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各项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确保各民族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确保地区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必须着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化软实力是多科r非物质性力量的聚合,但它的建设和发展却有赖于物质载体,或者说各种精神的因素总需要通过一定的物化的途径才能够进行传导,并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进而转化成一利-伟大的力量。如果说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那么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则是提升文化软实力最基本的途径。目前,内蒙古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使各项文化事业有了强大的依托,政府投入在逐年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在迅速改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为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国内外人才、资本、先进技术和理念开始流向文化产业:特别是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紧迫意愿和自觉行动。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奋力拼搏,开拓创新,实现内蒙古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区到文化强区的转变。

众所周知,文化资源的优势并不等于文化产业的优势。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走富有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符合内蒙古实际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是建设文化大区的最主要途径。虽然内蒙拥有堪与自然资源媲美的文化资源,但目前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更充分地转化为经济优势,这主要表现在:文化事业仅靠政府推进,文化产业也仅靠政府推动,企业则缺乏积极性,尚未成为市场主体;文化生产的产业化水平较低,规模偏小,综合竞争力明显薄弱;文化产业生产能力较低,结构不尽合理,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文化产业人才、资金、技术均有很大缺口,投入严重不足,文化产业不论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所占比重,还是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都还较低。扭转这种局面的根本途径,就是在着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虽然承担着推进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责任,但文化本来不应该完全由政府来“办”,况且政府也不可能包揽文化资源的配置、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全部职责。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表明,要使文化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就必须坚持在市场竞争机制下,进行资源配置,依靠商业运作,让最好的文化产品流行于市场,为社会潮流的引领者认知和接受,继而影响大多数民众。

三、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必须深化改革。努力克服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文化产业政策,扶持文化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文化体制改革涉及到文化生产、文化流通、文化组织、文化结构、文化分配、文化权利等各个方面,既包括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分,又包括对原有文化利益格局的调整;既包括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制度性障碍的破除,又包括原有文化经济格局的结构性调整和重组。目前,由于我区文化产业总体上尚处于起始阶段,文化产业政策还不系统、不配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相当数量的文化企业还没有真正转化为具有生机活力的市场竞争主体。行政干预过多,政企不分的现象仍然存在,市场对文化资源的配置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清除体制机制上的障碍,进而为内蒙古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开拓道路。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即文化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通过政策的调节把文化市场的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政府应设立各种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对具有特色、市场潜力的文化项目给予奖励与扶持;可通过注资或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扶持文化信息网络、文化产业集团的建立以及各集团设备设施的更新和技术进步,从而提高其服务质量和竞争力;通过差别税率政策,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调控文化产业总量规模和水平:对文化产业现有资源进行整合,进一步理顺产权,促进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以提高竞争力。文化的产业化,说到底就是以现代的市场机制和生产管理方式对文化资源进行配置和开发、利用。当然,有些文化资源,特别是文物资源具有弥足珍贵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其开发利用必须以保护为前提。有些宝贵的文化资源由于其环境条件的变迁或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而正在衰退、消失,因此,必须把文化资源的保护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对已确定的重要历史文物及文明成果,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加以有效保护,合理利用。(2)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业内企业的家底一般都不厚,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多数文化企业资本积累不足,自我发展能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

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的不够完善和市场发育程度较低,投资者的收益预期与实际回报之间往往存在较大差异,致使我区文化产业吸引行业外资本的能力不高,文化企业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和快速发展。因此,必须从我区是欠发达地区这一实际出发,为文化产业投资融资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广泛吸纳国内外资本,力争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把自己的文化资源与国内外高品位的资本相结合,借以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要改变文化产业生产主要依靠财政投入和文化企业自身积累扩大再生产的方式,运用投资控股、金融信贷、资本市场融资等手段,加快建立和发展文化产业基金组织、文化投资公司和投融资平台,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尤其要鼓励民间资本的参与。(3)重点抓好产业化项目。要加大文化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实施以项目带动产业的发展战略,积极培育数字、动漫、多媒体、广告设计、创意策划、软件开发等新兴文化业态,增强文化园区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逐步建立起一批具有区域文化特色和优势的文化产业项目,推出一批能够引领潮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项目,实现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

四、培育和完善文化市场机制,造就和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使文化产业有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发育和发展的土壤,也是连接、沟通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者的中介,文化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产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因此,必须在大力拓宽文化市场的同时,注重加以完善和规范,以便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大力造就文化创新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是根本,是成败的关键。优秀产品的创意和生产、市场的开辟和占领、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无不取决于人才的素质和智慧。因此,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首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吸引人才、造就人才、使用人才的科学机制,营造出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社会氛围。要结合我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九个一批”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加强文化项目建设、硬件设施建设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使我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齐头并进,逐步实现从文化事业主导向文化产业主导、从政府意志主导向市场机制主导的转型。

五、树立民族文化品牌形象,充分发挥草原文化优势。在突出地区特色、民族特色上下大功夫

如何选择、确定文化发展的路径和战略,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草原文化是我们的资源优势,也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我们有了“鄂尔多斯”、“伊利”、“蒙牛”、“昭君”等驰名品牌;内蒙古大草原生态、绿色的自然景观和原住民族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闻名遐迩,早已成为内蒙古的名片。但是比起内蒙古文化资源的富集程度和可开发利用的潜在价值,我们所做的还远远不够。比如,内蒙古的生态环境具有独特性、原始性、完整性、多样性的特点,在发展旅游业方面有着独特优势,以草原生态、民族风情为特色的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发展空间还很大,如何增强草原旅游业的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品位,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现代化、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仍然是有待继续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开发好内蒙古丰富的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区域文化品牌的“草原形象”,实现民族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是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必由之路,而且也是保护中华文化多元格局的切实需要。“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这一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草原文化价值体系巾的主干部分,是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所必须坚守和弘扬的精神财富。只有把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当中,使之成为我们树立民族文化品牌形象,发挥草原文化优势,突出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核心理念,才能够走出一条内蒙古自己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六、树立新的文化产业意识。调整文化事业、产业布局和结构,重点组建一批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虽然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区文化产业有了很大发展,经济效益也在稳步提高,但是与全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相比,差距仍比较大。整体水平和效益不高,结构不尽合理,经营分散,尚未形成优势等问题相当突出。要打破文化产业管理上的条块分割,区域垄断,为文化产业的集团化运作创造条件,促使形成一批有潜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逐步走向规模化、集团化道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的影视集团、出版集团及传媒集团相继成立,集团集聚效应正在初步显现,要提高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品位,充分发掘草原文化的价值,运用其丰厚的底蕴与资源,适应现代受众的审美需求和愉悦方式,借鉴国际文化生产的先进经验,进行富有创意的开掘和提炼,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和产品。

而划本地区特点,如何扬长避短,走出一条在现有条件下使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产品,使文化产品转化成文化品牌,使义化品牌转化成文化消费服务热点的文化经营之路,已是内蒙古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要紧密结合我区草原文化的特色、种类、传承价值、所占优势,结合我区文化产业的装备水平、资本实力、研制开发水平等状况,确立和实施以文化旅游业、文艺演出业、文化娱乐业、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博会展业等为重点,带动其他相关文化产业发展的民族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战略。特别是要在提升整体文化发展水平、增强文化输出能力上下功夫,力争早日用我们的思想观念、文化教育、制度机制、科学技术、品牌效应吸引人、影响人;走出自己的文化发展之路,在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民族文化创造力上下功夫,就像伊利、蒙牛、鄂尔多斯等著名企业及其产品,开辟出了一条通向世界的优势产业之路一样,力争早日走出一条富有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优势项目、优秀人才、优质产品富集,文化影响力强劲的发展之路;在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改善民众文明形象上下功夫,力争早日使内蒙古人的精神风采、道德风范、文明形象成为表率,成为内蒙古感召力、亲和力的重要源泉——这些都是提升内蒙古的文化软实力所必须树立的目标。

责任编辑:张燕翎

我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论文 篇3:

双轨模式:文化体制改革现实路径选择

[摘 要]我国文化体制与其他体制改革相比是滞后的,这源于文化产品属性所导致的改革特殊性。其深层次原因是改革局限于现有的事业体制,而且改革的自我性主动性差。为了突破文化体制改革的困境,笔者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并行互动”的双轨模式,以期对于现实的改革探索有所帮助。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模式

[文献标识码]A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特殊性及改革滞后的深层原因

文化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资源的配置和文化生产的调节角度讲,与其他经济体制改革是共通的。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却又具有特殊性:文化领域的产品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双重特性,“公共产品”是文化事业的产出,体现意识形态属性,是文化的政治地位体现;“私人产品”是文化产业的产出,体现生产力属性,是文化的经济地位体现。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的两大构件,是政府管理文化生产,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展先进文化的两种基本形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如何统一是文化体制改革的特殊性所在,正是这一特殊性则决定着其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对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已有研究,多是就文化产业而言的且基本上是从产业化意识不强、融资渠道不畅、经营专业人员不足等表层原因分析的。从整体看,文化体制改革处于“龙头滞、龙尾活”的局面,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权力、利益调整导致改革的自我性、主动性差。从政治学角度讲,任何改革都是对权力再调整,以寻求新的制衡;从经济学角度讲,任何改革都是对社会、组织、个人的利益关系再调整。在我国,改革的实质就是要以市场手段取代计划手段来配置资源,把计划经济下政府统占统管的资源改为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占有并管理,最终构筑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效率性生产资料占有格局。在这一过程中,权力的原有格局和财富占有、分配的原有格局就不可避免地要打破,必然要有部分人做出牺牲,成为改革成本的分担者。

对于文化体制改革来说,就是对文化管理权以及掌握这些权力的具体人员参与财富分配的方式进行变革。这就要转变政府职能,结束政企不分、管办合一的管理模式,理顺政府与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产业单位的关系,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分类管理,提高文化资源配置效率,改变部分政府文化资源和大量社会文化资源处于闲置、浪费的状态,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文化体制改革的难点在于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制。把文化单位统统看作事业单位、把文化简单等同于意识形态、由国家统包而导致的“等、靠、要”等的传统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从“经济人”的人性假说分析,虽然文化单位及其从业人员都能从大局角度认识到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但对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涉及到小集体和个人的权利、利益的重新界定和选择是不情愿的,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风险难免会出现畏难情绪,宁愿继续端着“铁饭碗”,不去端自身拼搏才能获取的“泥饭碗”。这就决定了文化体制改革不同于经济体制,从下而上地推动是不可行的。

2.改革模式仍是局限于事业体制。文化体制改革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但步伐、力度的滞后关键在于视角和着力点仍然只在现有的事业体制内部,企图利用内部的力量来推进和完成文化体制改革。如前所述,作为—个依附于稳定组织的“经济人”,有谁主动会去抛下“铁饭碗”,而去端“泥饭碗”。许多文化单位及其从业人员难免会以文化产品的二重性来消极地抵制改革,强调自身存在的重要性,这样必然使改革陷入困境。

从中外历史实践看,任何改革当陷于困境时就必须借助于外力来推动,尤其是政府的公共权力运用。因此,文化体制改革必须从整个国家文化管理的模式入手,打破既有的文化事业体制,对政府、社会所拥有的文化资源进行全面重组,按照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生产力属性,构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分立运行的体制,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共同发展。

二、基于特殊性的文化体制改革现实路径选择——双轨模式

为了突破文化体制改革的困境,本文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并行互动”的双轨模式,目的在于激活“龙头”,自上而下地整体推进。而任何事业和产业的运作和发展都要以物质财富为支撑,必须占有和使用各种形态的资产,因此,双轨模式实现的关键在于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的分离构建。

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的分离构建,就是要从根本上将政府、社会所拥有的文化资源,以不同的方式重组整合,将其使用方向和用途分离开来,为文化建设所用。具体就是,把文化事业资产的非经营性和文化产业资产的经营性区分开,让文化事业资产在公益性、社会效益的轨道上运行;让文化产业资产在盈利性、经济效益的轨道上运行,建立文化建设的资产占有和使用的双车道,使不同的文化资源在不同使用方向和用途上发挥各自的效能。

1.剥离性构建文化事业体制和文化产业体制

(1)改革文化事业体制。这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着眼点,即对长期形成的事业型文化体制进行剥离性重构改革,分离出文化产业以突出其经济地位,重构文化事业的新体制,切实解决政府文化管理缺位与越位的问题,使剩余的文化事业纯粹化,以突出其政治地位,使政府集中财力、人力办好文化事业,发挥文化产品的“公益性”;把文化产业推向市场,交给社会来办,充分调动全社会创办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文化产品的“盈利性”。

文化事业资产和其他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一样,是国家财政收入再分配的结果。从整个社会再生产的角度来看,它的使用过程可以说是一个非生产性消费过程,目的在于获取社会效益最大化;其社会效益是通过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运行从而在整体上影响生产、经营活动来体现的,是为社会经营性资产的物质产品生产经营以及全社会经济系统的有效运行服务的,其服务的体现形式就是公益性的文化产品。作为公共产品,其供给是垄断的,消费是共享的、无偿的。根据文化事业资产的特性,其资产管理体制模式如图1所示:

圖1中占用管理主体有三种形态的文化事业单位,这是改革过程中的暂存形态。随着文化体制双轨模式的构建,其将最终蜕变为单一的全额拨款单位。

(2)建立文化产业体制。以此承接对原有的文化事业进行剥离性改革而分离出来的内涵其中的文化产业,完善文化双轨模式以更好地促进文化产业的企业化发展,突出其经济地位,从体制上解决文化建设的结构性矛盾。因此,要建立国有资产控制调节、多元资产融合发展的产业运作体系,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产业,发挥文化的生产力潜质,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的发展需求,并创造众多的就业机会,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做贡献。

从整体看,我国文化产业仍然会以国有资产为主体的,因此文化产业的资产管理体制构建也应该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入手。如同一般的国有资产管理一样,其资产管理体制模式如图2所示:

2.搭建一个两种体制协调运转、共同发展的互动机制

(1)互动机制的目的。在双轨模式下,一方面,应在保持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的同时,充分利用文化事业长期积累的资源,从人力和物质等方面培育和支持文化产业的成长,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外部支持和内在动力,提供产业化运作示范,形成文化领域的资金自我积累和反哺机制。这样,则构建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在体制内部各自独立运行,而体制整体又互动发展的良性运转机制。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已大幅提升,但持续发展的压力还是十分巨大的,依靠政府的完全投入来进行文化建设是不现实的。从现实角度讲,必须树立文化事业引领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事业的文化建设自我发展机制。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两个主要支点,也是文化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和主攻方向。让文化产业直接进入市场机制、直接产生经济价值,以税费上缴财政,通过不断积累来反哺文化事业,在做大文化产业的同时,不断繁荣文化事业,最终使文化建设的两大构件协调发展,消除结构性矛盾。

(2)互动机制的框架。为了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互动机制如图3所示:

在我国,事业单位在一定程度上是党和政府机关职能的延续,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趋势是:现存的全额拨款单位、差额拨款单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转为差额拨款单位和自收自支单位,最终将自收自支单位转为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这其中就涉及到“非转经”的问题。即,事业单位在保证完成本单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作经营性资产。

作者:马红光 史晓燕

上一篇:通俗音乐与民歌音乐艺术论文下一篇:政府改革服务型政府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