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文化与文化艺术论文

2022-04-20

摘要: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艺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传承和发展的基础。但随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冲突加剧,作为传统艺术代表的川剧文化,仍然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障碍。因此,川剧艺术的传承与法律保护必须被重视。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川剧文化与文化艺术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川剧文化与文化艺术论文 篇1:

全域旅游语境下民间音乐在旅游文化中的传承创新

摘要:在“全域旅游”新理念的指引下,我国旅游业正经历着重大而深远的变革,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也日益紧密。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活动形式呈现出较强的文化色彩,把感受、体验和学习神秘、新奇的“民间音乐文化”作为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原滋原味的民间音乐艺术体现着当地民族的文化特点和精神内涵,这一特质刚好满足了游客文化旅行的需求。同时,全域旅游也为民间音乐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契机。本文拟在全域旅游语境下,以衢州地区的民间音乐为例,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从二者良性互动的关系出发,重点探究民间音乐在旅游文化中传承创新的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旅游文化 民间音乐 传承 创新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把“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作为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加快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走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作出部署,要求做好“旅游+”,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挖掘历史、地域特色、民族民俗、传统农耕等文化,把“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和“特色文化、生活方式”等全域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一、衢州地区旅游文化的发展现状

在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伟大科学论断的指引下,浙江人民不断丰富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将理论转为实践。浙江省衢州市在这条道路上走的积极而乐观,衢州地区大力倡导的“文旅融合”已初见成效,这种“软实力”成为了构筑城市发展的“硬支撑”。

衢州是国家级文化名城,国家级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和文明城市。区位优势优越,人文底蕴深厚,自然景色迷人,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衢州政府致力于打造浙江生态屏障、现代田园城市、美丽幸福家园,推动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生态观光旅游走向文化休闲旅游,策划组织了“全球免费游衢州”活动,打造了休闲游、古城游、乡村游等品牌,全面提升了“南孔圣地,休闲衢州”的形象。无论从自然角度还是从人文角度来看,衢州的旅游文化资源可谓丰富多姿。

近年里,衢州旅游业围绕着“旅游+文化”“旅游+体育”“乡村民宿”和“特色小镇”等品牌得到有效发展。以北门街、水亭街、信安湖、南孔儒学文化区、美食街区等为依托,市政府深度开发近郊文化遗存的相关旅游资源,推进“古城游”的品牌文化建设。其中,水亭门,2017年的春节期间成了举国闻名的“网红街”,儒学文化产业园区成为浙江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

此外,以根雕文化艺术为基础的开化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以毛氏文化为依托的清漾毛氏文化村,以畲族文明为基础的畲族“三月三”节等文化旅游活动。依托生态优势,充分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旅游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共同繁荣,促进衢州旅游业升级发展,不仅是衢州提升城市吸引力、增强旅游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举措。

2017年8月,衢州市委七届二次全会明确指出,建设“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既是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新路子,也是建设浙江生态屏障、现代田园城市、美丽幸福家园的新载体,更是衢州加快绿。同年9月21日,衢州市被环保部命名为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拿到了一张“金名片”。近期,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浙江(衢州)“两山”实践示范区总体方案》,通过浙江(衢州)“两山”实践示范区建设,将衢州打造成为“两山”实践的全国标杆和示范地。

二、衢州地区民间音乐艺术遗存名录

“国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为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曲艺、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民俗、传统体育与竞技等十大门类。所谓音声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曲艺、民间杂技以及民俗等多种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诸门类一半以上与之相关。它们由相关职业群体活态承载,相当数量在当下与民间礼俗依附共生”①。根据衢州市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单,可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曲艺列入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范畴。现笔者将这四类名录列表(部分)如下:

统计可得,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和曲艺共计57个名录,其中,民间音乐占15.78%,民间舞蹈占43.85%,传统戏剧占29.82%,曲艺占10.5%。西安高腔和江山婺剧分别成为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依上表可知,民间歌舞和戏曲(戏剧)占据了衢州民间音乐较大部分比例,凸显了民间音乐的集体性和人民性特点;根据名录中的地域划分进行统计,由少到多依次为衢州柯城区、衢江区、常山、龙游、江山、开化,很显然,城镇化越明显的地域,民间音乐生存空间就越狭小,这也是全国各地民间音乐传承发展普遍面临的窘境。笔者认为,民间音乐艺术生存发展既需要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更需要一定的文化生存环境和人文关照,进行分类统计只是为了更加客观的了解衢州地区民間音乐艺术的分布情况,以便更好的进行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

三、衢州地区民间音乐在旅游文化中的传承创新

(一)民间音乐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的适切性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活动形式日益呈现出较强的文化色彩,不再仅仅追求美食美景,更是把感受和体验神秘、新奇的“民族民间文化”作为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原滋原味的民间音乐艺术刚好满足了旅游者的这一需求。同时,民间音乐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是该区域劳动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劳动中形成的音乐文化审美积淀,应该大力的传承弘扬。

由张艺谋导演的系列大型山水实景剧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从2004年的《印象·刘三姐》开始,大型实景演出已在国内不少景区落地生根,成为景区最响亮的名片。如张家界的《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西安的《长恨歌》,杭州的《宋城千古情》,丽江的《印象·丽江》,恩施的《龙船调》,舟山的《印象·普陀》等,都是融合当地传统音乐元素而进行的创作。除了用大型山水实景剧对当地民间音乐文化融合之外,比如在成都就有专门的剧院,或者当地茶馆为游客开展川剧变脸表演。在苏州地区,评弹已经不再是当地人娱乐的一种方式,也是众多游人感受江南水乡魅力之外,不得不去感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当然,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特定的人文景观和文化特色,也并非每一座致力于打造精品旅游的城市都要投入巨资进行大型山水实景剧的排演。或许,如何让游客在享受全域旅游带来愉悦的同时,还能感受和融入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化,尽可能多的找到民间音乐与旅游文化间的融合点。这种一举多得的事情才是当地政府和民众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民间音乐在旅游文化中传承创新措施

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是双赢的事情。文化有其内涵的优势,旅游则广大的客源,但仅有内涵或客源都是不够的,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文化提升旅游的品质和层次,旅游拓展文化传播的途径和影响,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推动旅游和文化的同发展。在全域旅游语境下,民间音乐在旅游文化中传承创新,是主动选择更是历史必然,二者属于“强强联合、互惠互利”。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积极促进民间音乐在旅游文化中传承创新的策略如下:

第一,牢固树立民间音乐文化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的理念。经济学家于光遠先生在《旅游与文化》中指出:“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生活”,旅游业同样“不仅是一种经济事业,也是一种文化事业”。如何提升旅游层次,让旅游者获得更多关于历史、人文、民俗、民间音乐等的认知,最终使观光旅游上升为文化旅游,这不仅是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摆在广大旅游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只有牢固树立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的理念,在旅游产业中积极发掘特色文化,不断给旅游注入灵魂、丰富内涵,才能使旅游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第二,加大理论研究力度,把握民间音乐精神内涵与文化本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方式的变迁,民间音乐赖以生存的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民间音乐的活载体——民俗活动也越来越少。在现代化浪潮的影响下,维护民间音乐传承的根基,即民间热爱本土、本乡的精神信仰越来越淡漠,民族的内聚力也越来越弱。而维系民间音乐生命的民间精神信仰,在传承、发展民间音乐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任何行政命令、行政法规等辅助手段所都无法比拟的。②因此,把握精神内涵和文化本质是在旅游文化中传承创新民间音乐的前置条件。

第三,系统梳理和精心提炼衢州民间音乐文化元素。衢州拥有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如衢江十番锣鼓、江山民间坐唱班、江山廿八都山歌以及国家级的西安高腔、江山婺剧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艺术都要积极探索其在旅游文化中传承发展的重要价值及实现途径。借助相关保存技术和还原复制技术,对相关的民间音乐进行挖掘、整理和保存,完整的保护体系,让民间音乐的发展生生不息。

第四,构建民间音乐艺术在旅游文化中传承创新的主要举措。1.听——建立背景音乐系统,营造和谐的旅游文化氛围;2.看——培训表演人员,深入主要景点进行现场表演,让游客参体验,如对唱互动,体验当地文化;3.触——如观看古琴制作及古乐器展览,让游客触摸、试奏,增强旅客对古琴等乐器文化的了解;4.演——组织专场演出,如利用节假日(民俗节日)、南孔祭典等固定时间举行不同主题的音乐表演,满足国内外不同层次、不同民族游客的需求;5.创——在开发提高中实现继承与创新结合,合理开发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及特色旅游商品,将地方民间音乐打造成浙西旅游的名片。

第五,创设和探索民间音乐艺术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自我创新策略。一方面积极呼吁地方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在新时代为民间音乐在地方旅游文化中传承创新及开发利用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着力营造和谐的文化生态,培育新型的现代音乐旅游市场体系,从而提高衢州民间音乐在旅游文化中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成立民间音乐研究机构,依据衢州当地的旅游特色,对原有的民间音乐艺术进行艺术加工与创新,努力做到“传承经典,创造新宠”。

第六,拓宽传播途径,打造衢州民间音乐文化旅游的互动体验平台。大力倡导传统文化复兴,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如海报、宣传栏等平面媒体,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视听媒体播放经典民间音乐等。通过传统艺术进校园、文化礼堂及文化广场建设、村歌创作及传唱,一些经典的地方民间音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播。通过组织民乐团、合唱团排演,举办民歌、民乐及民乐知识竞赛,邀请专家和民间艺人开设民间音乐文化讲座等活动,增强旅游者的与民间音乐的互动性和体验性。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平台,减少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地方台、公交车等媒体平台上进行宣传。开发以“旅游+文化”为特色的旅游精品路线,在放松身心的状态下了解衢州源远流长的文化。也可以举办相关高质量的旅游文化节,将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化展示给外界。

第七,积极开设地方校本课程,保护和培养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人。以地方教育部门为主体,创编有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教材应用于中小学的日常教学。另外,不仅要关照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要辐射到省级和市级非遗传承人,形成梯队建设,不至于让游戏民间音乐文化有失传的危险。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中华文化发展繁荣的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民间音乐作为中华文化中最为瑰丽的仙葩,大力传承发展是必须的。而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随着小康生活的到来,人们更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化消费方面,而出门旅游已经成为人们首选的生活方式之一。因此,做好“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既是时代需要也是历史的选择。找准“文”“旅”融合发展的着力点,千方百计将民间音乐文化因子更多地融入地方风貌,让民间音乐成为区域旅游的鲜明主题,既为区域旅游增添更强的吸引力,也为全域旅游提供典范和新的发展模式。

注释:

①项阳:《无乐何以称礼乐文明——兼论民间礼俗用乐问题》,《音乐研究》,2018年第3期。

②陈宗花:《民间音乐生存现状及保护》,《文艺争鸣》,2010年第6期,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

[1]丁琳.谈旅游与音乐文化[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03).

[2]陈浩,陆林.基于音乐功能的旅游产品开发[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03).

[3]李广宏.音乐的旅游驱动力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6,(11).

[4]王耀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5]刘勇.文化旅游与传统音乐的传承[J].中国音乐,2005,(01).

[6]项阳.无乐何以称礼乐文明——兼论民间礼俗用乐问题[J].音乐研究,2018,(03).

[7]陈宗花.民间音乐生存现状及保护[J].文艺争鸣,2010,(06).

作者:汪洋

川剧文化与文化艺术论文 篇2:

川剧艺术的传承与法律保护

摘要: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艺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传承和发展的基础。但随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冲突加剧,作为传统艺术代表的川剧文化,仍然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障碍。因此,川剧艺术的传承与法律保护必须被重视。本文分析川剧艺术传承的必要性与现状及其在法律保护方面的困境,如法律保护不完整、传承人匮乏、法律保护模式单一等问题,继而对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完善以川剧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重视对传承人权利的保护、平衡公法保护与私法保护模式、完善私权救济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为切实加强川剧保护工作,推动其科学传承及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川剧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1 川剧艺术概述

1.1 川剧艺术传承的必要性

1.1.1 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

川剧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巨大的文化价值,不仅表现在多年发展过程中独特的艺术特征和魅力以及与当地各种文化之间巧妙的融合,更表现在它是西南人民的文化符号。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川剧是四川人民精神的象征,是一个民族或群体经过长期生活形成和演变而来的,是文化的基础部分,反映了一个民族或群体最初的生产生活状态、文化历史发展轨迹。因此,川剧艺术的传承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巴蜀文化这一公共符号的传承,它积聚了民族的深邃文化,拥有独特的文化身份与文化个性,提升了当地人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因此,在其传承和保护上,也有必要将其作为公共文化政策的一部分。这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继承和发扬我国文化的多样性。与此同时,川剧自身在其发展过程中很好地融合了当地文化,受到了广泛的接纳和认同,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1]。

1.1.2 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

首先,川剧艺术本身不具有经济属性,需要通过特定的商品或者服务表现出来,并且通过文化价值展现出来,转化为文化资本,从而实现其经济价值,具有一定的依附性和潜在性。因此要使其尽可能地进入市场,并通过知识产权法对其进行规制,进行切实可行的市场运作,开发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其次,川剧艺术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是相互融通、相互支撑和推动的,经济价值的实现同样也能为其带来文化价值,对其起到提升和推动作用。由于川剧艺术是巴蜀地区特有的产物,是西南地区当地文化、政治、经济、环境共同形成的,是具有自身独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艺术的发展可以丰富当地的民族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文化资源,使其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优势所在,进而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其产生的经济利益又可以用于扩大宣传和加大保护,这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发展。传统文化艺术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这决定了川剧艺术在现代社会也能为知识产权法所保护,并获得使用的权利以及获得经济收益的权利。

1.2 川剧艺术的传承现状

1.2.1 受流行文化的冲击较大

随着文化价值的多元化发展,以川剧为代表的传统艺术文化在其传承和保护过程中面临着巨大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随着与传统艺术文化有关的侵权案件不断增多,对司法的诉求和民间传统艺术文化保护之间的不和谐现象越来越明显,这让完善保护川剧等传统民间技术的法律工作变得异常紧迫;其次,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滥用的例子层出不穷,而社交平台的泛娱乐化所带来的非遗类短视频内容使得川剧文化的形态和内涵被歪曲化和片面化,且内容存在“同质化”现象,不利于川剧的持续生存和发展;最后,传统艺术本身的时代适用性就不强,这在川剧戏曲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地方民俗、方言、地方文化等多重因素导致的“地方性”过重,虽是一种特色但亦是一种局限,最终导致川剧在流通和传承上困难重重。作为一种发展历史十分悠久的文化形式,川剧如今进入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刻,必须从多方面作出努力来解决目前存在的困境[2]。

1.2.2 川剧艺术缺乏传承人

目前川剧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濒危性”集中体现在“传承危机”。大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技术传承和文化传扬方面缺乏“人”的接续,处在濒临灭绝的边缘,要借助何种力量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创造有效的保护机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不可忽视的核心。然而在现今社会中,川剧的传承却呈现出青黄不接的态势。一是因为传统文化、技艺掌握和传授的难度较大。由于只能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以及方言都会成为这种传授方式不可避免的阻碍,最终会导致很多技术和表演形式的失传。二是缺乏政府的财政保障。近几年,随着川剧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位的逐步确立,政府也开始明确秦腔艺术的市场化前景,但政府也难以为保护和发扬川剧艺术提供切实的补助。三是“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传承人得到的经济报酬很少,因此难以应对当今較大的生活压力和商品化浪潮,这也导致我国川剧从业人员和学习者的数量正在大量减少。

2 川剧艺术传承的保护困境

2.1 立法相对薄弱

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立法指导思想上看,其主要侧重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整体性”的保存及保护,而对其“传承性”却缺少相应的私权保护。虽然该法无论是对管理制度还是对传承人制度等具体方面都有着详细的规定,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首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保护对象定义模糊,权利主体难以确定,认定、激励传承人的机制不完整,传承人负担的责任义务过重等问题。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私权属性相关内容规定甚少,基本是以行政法规等公法保护模式去进行相应的管理和行为规制,但是具体细节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却是远远不够的。在实践中一旦发生了侵权纠纷,往往会对侵权行为和责任后果无法明确定性,使权利人得不到有效保障和应有的救济。

2.2 法律保护范围有限

虽然行政法规和知识产权法对川剧艺术进行了整体性的规制,但川剧艺术并未得到真正的全面保护。例如,作为川剧情景表演的一个创作片段,它属于艺术表达,其关键“技术”却不属于作品范畴,因此难以得到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保护。

由于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中缺少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规定,因而难以运用法律手段对川剧变脸在内的传统绝技进行全面的保护。这就导致利用知识产权工具进行文化遗产资源掠夺的案例层出不穷,从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文化利用造成了直接影响。并且由于川剧变脸绝技的起源距今已久,所以对于变脸技术的发起者和技艺产生的确切时间都难以确定,而由于难以对其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进行准确认定,所以难以通过申请专利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护。

2.3 法律保护模式单一

目前对川剧艺术的保护侧重于公法保护,只有较少的私法保护。在实践中,对于它的保护有着极为浓厚的公法色彩,大多的保护措施是从行政法的角度进行规制的,而对于与川剧传承相关的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其属于民事权利范畴的私权保护却十分有限。虽然川剧艺术作为西南地区巴蜀文化精神与文化的浓缩,具有较强的公共属性,但并不能因此忽略对私力救济机制的完善。由于其具有公共属性和私人属性这双重属性,仅仅依靠公权力是难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人的私人利益的,也是不足以对川剧艺术进行有效保护的[3]。因此,无论在立法和司法保护上都不应当忽略其公法和私法救济。应当将单一的公法保护模式逐渐转化为“以公法为主、同时兼顾私法”的保护模式。

3 相关建议及法律保护路径选择

3.1 平衡私法保护和公法保护

对于川剧艺术所代表的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的保护,不仅要重视公权的保护作用,同时不能忽视对于私权救济机制的完善,应适当引入和完善私法对其的规制,构建出针对这种特殊权利的保护模式[4]。首先,要对知识产权进行有效保护,在明确权利主体的前提下,给予其专有的使用和保护的权利,进而确保其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其次,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和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受到非法侵害,也不会因个人私利而被恶意使用。最后,通过将私法引入川剧艺术传承和保护的法律体系中,有利于对公权力形成有效的制约和监督,防止公权力对于私主体领域的利益进行过度干涉和权利滥用。

总而言之,要将公法与私法相结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权保护体系,使私权充分介入。将特定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国家行政保护相结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必然。

3.2 重视对传承人权利的保护

川剧艺术是西南地区群体或个人智慧的结晶,在政策上加强对川剧传承人的保护对川剧在文化上的保护与传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法律要赋予川剧传承人一定的知识产权权利,保障权利人的权益,这有利于发挥传承人的培养和带动作用。

保护传承人要加强川剧传承人政策,像川剧这样口口相传的特色文化,传承人在中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应从相应的政策制度方面给予传承人一定的物质帮助及精神奖励,以此增加传承人传播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这种物质和精神激励对政府来说,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但对于靠市场吃饭的具有“经济理性”的私主体却发挥着巨大的驱动作用。最后,对于川剧传承制度,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制定相应的政策,确保其具有可操作性。

3.3 完善川剧艺术的私法救济机制

随着国际社会对传统艺术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我国人们日渐认识到民间文学艺术形式与作为近现代著作权立法基点的个人作品之间的差异,这使得国际社会愈加重视民间传统艺术的传承以及私法救济途径[5],特别是对著作权保护机制的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明确权利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主体存在权利主体模糊、利益交叉复杂,艺术作品著作权主体有时很难认定的问题。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长期性的流变过程,因时间过于久远其权利主体难以查明,具有不确定性。其次,川剧艺术表演往往涉及多个主体,难以区分出真正的权利人,具有一定复杂性,因此,川剧艺术的著作权权益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在进行法律保护时,可以给予川剧艺术作品持有人、传承人以及演绎者充分的法律保护,由群体代表人或社团组织甚至是相应的政府机关代为行使相应的著作权[6]。

其二,明确权利客体。由于川剧艺术具有地方性和民族性,国家层面对于川剧艺术在内的民间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的法律界限过于模糊,因此需要更为科学明确的界定。可以从国家和地方两个不同层级进行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确保其最大限度地符合艺术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保证后续执行与落实。

其三,明确权利内容,主要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由于川剧艺术具有文化和经济双重价值,因此对其权利保护的内容也应当兼备精神和经济属性。其中财产权主要表现在其权利主体对其进行合法利用,并从中获得经济收益,即收益权、许可他人使用权以及使用权等;而人身权主要表现于川剧传承人的作品有不被歪曲和篡改的权利[7]。

4 结语

川剧艺术因其本身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使得其在后续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对其保护和管理也存在较大难度。尽管国际社会愈加重视传统艺术多样性的保护,并且我国也已经出台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保护措施,但川剧的传承仍然存在法律保护制度上的各种困境。在未来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对于川剧艺术的保护仍旧长期且艰难。再加上川剧具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属性,这就决定了对其的保护需要公法与私法并行,以保障川剧艺术的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共同实现。只有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才能得到有效落实,传统文化和现代潮流才能随之不断碰撞融合。我们应顺应时代发展,在不同时期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能量。

參考文献:

[1] 蒋万来.从现代性和文化多样性看非物质文化遗的产法律保护[J].知识产权,2015(02):3-11.

[2] 张思敏.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的传承、保护与发展[J].美与时代(上),2019(05):46-48.

[3] 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路径的选择[J].河北法学,2011,29(02):107-112.

[4] 张陈果.论我国传统知识专门权利制度的构建——兼论已文献化传统知识的主体界定[J].政治与法律,2015(01):79-92.

[5] 陈梅.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J].出版广角,2016(04):62-64.

[6] 刘潇.全版权市场核心竞争力分析[J].出版广角,2016(04):64-66.

[7] 李红勃.文化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人权,2014(03):56-60.

作者简介:陈畅(1997—),女,四川成都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民商法。

作者:陈畅

川剧文化与文化艺术论文 篇3:

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学科能力在高考试题中的融合

摘 要:高考地理试题以能力立意为导向,学科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教育改革要求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如何在高考试题中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学科能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从高考地理考试大纲的四个能力要求出发,结合历年高考试卷中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理试题,探寻如何在高考中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为地理试题命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华优秀统文化;地理学科能力;高考;融合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明确指出分学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阶段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并提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和督导机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1]。结合新课程高考地理学科命题凸显学科能力与核心素养的考查目标,从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更好地实现地理学科立德树人方面的教育功能。因而,在学科能力考查的目标下,在命题实践中实现中华优秀文化与学科能力素养的有机融合,是高考命题中值得探寻的重要课题。

一、基于“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基础内容的考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是中华民族在长期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不断传承发展的,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优良传统的文化[2]。平常所讲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包含五个方面:一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二是具有代表性的古代中国文化典籍;三是中华各民族独有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四是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五是各种物质文化遗产[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是中国文化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3]。基于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这一考纲要求,在地理学科中可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内容的考查,以此达到让学生了解更多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目标,从而可以实现宣传和传承相关优秀文化。笔者认为内容的选取可以侧重于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各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命题方式可以将相关内容融入试题情境材料中。

【案例1】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测试第1~3题。

试题材料: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l~3题。

设问: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答案:1.D 2.A 3.C

试题分析:本组试题将“瓷都”景德镇融入试题情境之中,虽然题目的设问没有体现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但是这组题目选择将陶瓷作为试题情境,不仅对本届考生有重大影响,对今后的学生更有引导作用,引导他们去了解文化,了解中国的陶瓷文化。因为景德镇是“瓷器之国”的代表和象征,制瓷历史悠久,瓷器精美绝伦,闻名全球,有“瓷都”之称,而陶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了解景德镇陶瓷,了解我国的陶瓷文化也能深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力量和智慧。

二、基于“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深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特性的考查

在地理高考考试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调动和运用基础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来解决实际地理问题。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同样可以结合这一要求,将地理试题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反映出的地理问题相结合,这样能够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关注了解相关优秀传统文化,更会深入探究其与地理相关知识、原理之间的关系。

【案例2】2017年高考全国Ⅲ卷文综测试第1~3题。

试题材料: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设问: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         B.華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答案:1.D 2.B 3.D

试题分析:本组试题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作为背景材料,首先体现了第一个层次的考查目标,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材料内容了解剪纸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间、剪纸所反映的基本内容和美好的寓意,同时也感受到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高超之处。试题的第二个层次则体现在三个小题的设问上,前两个设问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剪纸反映的内容联系学习过的区域地理知识,进行准确定位,第二问则要求学生进一步通过第一个设问得到的结果来调动相关知识,对地理事物的相关特征进行分析。第三问进一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范围扩大,引入了戏剧这一传统文化,选项中粤剧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豫剧和越剧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题就要求学生能够结合中国各省简称以及联系相关历史地理知识进行解答。

三、基于“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提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地理鉴赏水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各要素都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如传统民居中含有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和变化美,也具有“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地理美。在地理试题中可以很好地融合这些要素,考查学生对其中蕴含的美的感受力以及能够从地理学角度进行鉴赏的能力。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了解。

【案例3】2017年高考北京卷文综测试第40(1)题。

试题材料: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联合国规定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博物馆,建筑艺术精湛,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设问:阐述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主要旅游价值,列举故宫博物院在对公众开放游览方面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答案: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确定合理的游览路线,限制游客人数,健全旅游规章制度,倡导绿色文明旅游等。

试题分析:本题以故宫博物院作为试题载体,从旅游地理的角度考查学生对传统建筑的了解程度。试题首先从介绍一般博物馆的价值和意义出发,并向学生普及了每年国际博物馆日的时间。其次回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介绍了其历史价值和地位。试题的第一层次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材料内容和已有知识,从旅游地理角度分析其旅游价值,这样的设置考查了学生对博物馆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古代建筑的价值了解和美学感受。试题的第二层次要求学生在内化對博物馆的价值认同之后,能提出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措施,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四、基于“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内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和价值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人民的性格养成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地理学科中挖掘其中的价值,并让学生理解和深入体会这种价值,可以在地理高考试题中有效渗透有关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地理学科基本原理的内容,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并着重于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并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让学生在理解和分析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从内心产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并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

【案例4】2015年高考重庆卷文综测试第13题。

试题材料:中国古典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图2为我国某类古典园林的主要分布区域,明清时期该区域经济繁荣,园林建设蔚然成风。

设问:

(1)说明明清时期该区域园林迅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2)湖、池、泉等丰富多样的水景是该区域园林的突出特点之一。分析该区域自然条件对营造园林水景的有利影响。

(3)以木结构为主的亭、台、楼、阁等建筑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图4所示区域自然条件对该地古典园林建设可能产生的危害提出两条防护措施。

答案:(1)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文化繁荣,市场需求大;水陆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能工巧匠多 (2)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能满足营造园林水景的水量需求;②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利于园林水景水源的汇集;③河网稠密(水系发育),水体类型多样,为营造丰富多样的园林水景提供资源条件;④沉积物松散,地下水丰富且埋藏浅,有利于减少水景营造的工程量和成本 (3)该地纬度较低,夏季气温高,木结构为主的亭、台、楼、阁等建筑易发生火灾,因此应注意防火;该地降水丰富,尤其是每年夏初受准静止锋影响,常形成连续性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应注意防潮;水热充足,易使蚁虫滋生,木结构建筑应注意防蚁虫;该地夏季气温高,大气对流旺盛,易形成雷暴天气,应注意防雷击。

试题分析:本组试题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建筑作为材料背景,考查学生对园林建设的区位条件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试题材料设置上分析,首先从古典园林中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出发,让学生了解古代建筑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从情感上奠定本组试题的基调,在设问之前进一步对该区域园林的景观特点和我国古典园林的结构特点进行介绍,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从试题设问上分析第(1)、(2)问分别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分析江南园林发展和建设的条件,让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并在分析和论证的过程中逐步得到古典园林建筑是古代劳动人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前提下产生的结果,达到强化对古典园林建筑的价值理解,尤其是深入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结果,从而内化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并能够将其转化为自觉行为,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五、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理命题要点

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研究,发现试题命制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要落实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达到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多学生了解较少,或者只是达到了“知道”层面的认知水平,因此,在试题命制的情境设置中应该强化对相关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介绍,具体来讲,可以从性质、基本内容、历史地位、价值、意义等角度着手。让学生在阅读材料过程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对有关内容知识层面的了解,达到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

2.强化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学科知识的融合

尽管要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但立足点还是地理学科,对学生进行地理学科的评价不能脱离地理学科知识本身,要建立在学科知识体系之上。这就要求在命题中优化素材的选择,善于发现、探寻、开发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理要素,将两者有机融合起来,这种融合不能是机械式的拼凑,而应该是两者本质上所具有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试题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让学生从内心真正产生认同感,内化于心,达到优秀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本质意义。

3.合理设置认知水平,凸显能力立意

在试题的难度设置上,要充分考虑考试大纲的四个层次要求,题型设置应结合素材本身特点来确定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能力要求上合理划分层次,考虑试题设问之间的逻辑联系,优秀传统文化素材要求与地理学科知识融合的过程凸显出能力立意,使学生能在解题过程中得到思维的训练,在思维训练中能够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s7061/201403/t20140328_166543.html.

[2] 黄高才,刘会芹,张英副.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李宗桂.中国文化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若干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6(01):252.

作者:王宇 周海鱼

上一篇:金融体制改革特征论文下一篇:电子商务贸易合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