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法学教学论文

2022-04-16

作者简介:湛欢,湖南中医药大学助教,法学硕士。刘大华,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医学硕士。摘要:传统卫生法学教学容易出现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目标狭隘、考评方式传统等问题,将参与式教学方法运用到卫生法教学中有利于增强课堂活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相长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教学改革法学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改革法学教学论文 篇1:

法学教学改革背景下的民法实践教学

摘 要:《民法》是中国法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是维护民众合法权益的重要准绳。民法相关的课程是法学教育的重点,尤其在法学教学以及司法考试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民法实践课程的教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文中笔者以日常教学经验为依托,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对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的优化落实有所启示。

关键词:法学教学改革;民法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在中国,法学历来是热门专业。目前,高等教育体系中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的法学教育体系,但为了保证其先进性,我们需要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对其进行优化改革。需要重视民法实践教学的改革工作,着重分析当前民法教学与实践脱节的原因、正确评估民法教学的基本现状,并以此为参考制定出完善的改革措施。这方面的实践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真正做到立足于实践、追求创新。当然,这方面的改革实践需以分析法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为前提,以下是笔者由此展开的分析探究。

一、现阶段国内法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简述

具体来说,当前法学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重知识获得,轻实践能力培养

重知识获得,轻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在法学教学工作之中“由来已久”,教师大都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国家颁布的法律、法律发展历史以及法学学科分类比较等知识之上,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上,教师仍沿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只能被动地听。等到期末,为了能够通过考试,学生就只能疯狂地背书,而教师只要判完卷、给完分之后便可以“皆大欢喜”。这种机械、呆板的教学模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学习知识只是为了通过考试,不仅对各类法律条文、知识一知半解,而且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深究。民法是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一部分知识,虽说内容繁杂、看似没有重点,但其实只要尝试换一个角度分析便能够“豁然开朗”,最终让学生实现对于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但现行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达到上述效果。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在考试时获得的分数成为了衡量其综合素质能力的唯一指标,为了得高分,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给出的方向进行学习、练习,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当前,只有极个别的法律类院校开设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因此,学生在毕业之后将难以适应社会需求,这类问题最终也会影响到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现行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经济、金融以及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国家的联系逐渐密切。我国企业有了更多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也将愈发深刻。基于此,我们需要对法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着重突出国际法应用以及各国法律异同点的比较研究。

由于历史环境的限制,国内法学教学中存在重史论而轻部门法的问题。民法教学的重点也大都停留在条文以及理论知识的讲解之上,因此,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涉及到经济领域方面的课程虽说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但却缺少了对国际金融环境的介绍。所以很多时候学生往往学习了相关领域的法律,但却不知道它们是如何运作的。民法适用的对象是平等主体之上的财产关系以及人身关系,几乎影响着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法实践教学需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单让他们熟悉法律条文、知识点。因此需要在法学教学改革背景下,对民法实践教学进行优化改革,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民法实践教学与现实脱节的原因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直都是民法实践教学的主导者,从教学方法的选择到教学内容的确定完全由教师一人决定。虽说这种模式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并围绕着特定的知识点组织其实践探究活动,但却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对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死读书”将难有发展,最终学生会沦为学习机器。基于宏观层面分析,长期沿用这种教学模式将不利于学生分析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违背了民法实践教学的初衷。具体来说,民法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程性实践教学、集中性实践教学,以及案例性实践教学三大类别,三种实践教学类别各有侧重点,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都是必须要遵循的原则。教师要从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理念出发,进一步对民法实践教学的细节进行优化改革。

司法考试通过案例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今后实践教学的改革工作也可以尝试向这一方向靠拢。民法在内容与体系上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想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理解复杂的知识并熟练运用,几乎是不现实的,很多时候教师能做的也只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无法引导其就特定的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因此,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产生了严重的脱节,综合能力的提升更是举步维艰。

三、民法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一)推进师资队伍实践能力建设

优化民法实践教學需以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为切入点,这方面的改革优化需要民法教师能够以理论为基础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着重分析实际教学环节中暴露出的问题,并尝试从抽象的实务问题中概括提炼出具体的理论。民法等部门法的教育从业者要提高对于实践问题的关注度,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探究问题,并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2008年,政府相关部门对本科应届生参与司法考试的时间进行了调整。新一轮的司法考试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这一大环境的变化,我们也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调整,循序渐进地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在招聘或选拔法学教师时,应突出“多元化”的原则,在关注选拔对象学识以及学历的基础上,也需要重点考查其法律实务能力。可以尝试在招聘“学院派”教师的基础上选拔法官、检察官以及律师等具有实践经验的资深法律从业者,从而,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为民法实践教学的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要营造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明确教学目标,并改革现有的教学评价模式。

(二)推广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民法实践教学改革工作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过去虽说基层教师已经认识到了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也在逐步展开推广应用,但却没有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具体来说,可以尝试从以下层面着手推广实施案例教学法:①出示案例,教师引导。由教师利用投影、录像以及讲义等手段将案例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探究案例的内涵。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案例。给学生限定时间,让他们在精读案例的基础上完成对于案例内容的思考与分析,这一环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让其能够形成自己的看法与观点。③讨论交流。在形成结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对特定的案例内容进行讨论交流,为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可尝试通过分小组的方式来完成这一环节的交流讨论。④教师总结,深化案例。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的回顾总结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需要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对学生的讨论交流进行简练的评价,并在必要的细节上进行升华。

民法实践教学的改革是一个新命题,在法学教学改革以及司法考试制度的背景下,我们需要进一步推进这一环节的优化改革,从而为学生搭建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的舞台。

参考文献:

[1]王洋.司考改革背景下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7,(21).

[2]段星宇.民法课堂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亚太教育,2015,(12).

[3]章礼强.民法精神论[J].池州师专学报,1996,(2).

[4]晏子璇.论民法原则与民法规则之间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2017,(31).

[5]管洪彦.论民法教学中的体系化思维与运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12).

[6]馬韶华.民法原则的司法功能分析[J].法制博览,2018,(9).

[7]王瑞全.民法精神溯源——兼论民法与市民法的关系[J].北方论丛,2005,(4).

[8]徐燕峰.《民法总则》视角下的民法基本原则体系探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8,(5).

[9]李晓粉.民法精神与小康社会[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7,(1).

[10]管洪彦.论民法教学中的体系化思维与运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7,(12).

[11]孟俊红.民法教学与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12]秦祖伟.论案例教学法在民法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6,(11).

作者:珠勒花

教学改革法学教学论文 篇2:

参与式教学在卫生法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湛欢,湖南中医药大学助教,法学硕士。

刘大华,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医学硕士。

摘 要:传统卫生法学教学容易出现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目标狭隘、考评方式传统等问题,将参与式教学方法运用到卫生法教学中有利于增强课堂活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相长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卫生法学教学改革中,可以运用案例讨论、翻转课堂、情景教学、合作学习以及模拟法庭等多种参与式教学形式,同时也要有科学的考评机制作为保障。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卫生法学;教学改革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2010年7月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提出了:“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医学生的卫生法学教育是培养医学人文素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但如果教师一味采取传统的“说书”式的灌入教学,课堂难免显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不但学生的兴趣会淡然无存,卫生法教育的基本的目的也难以达到。为了打破传统式教学的禁锢,充分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我们有必要进行参与式教学方法探索。

一、卫生法学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三个方面

(1)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主动性。

(2)教学目标狭隘,忽视知识运用。

(3)评价方式传统,考核内容片面。

二、卫生法学课程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课堂活力,提高教学质量

卫生法学教育是医学人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因为目前该课程在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总学时中所占比例较小,传统教学方式单一,部分学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兴趣。参与式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树立“以学生为本”冉争教学理念,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封闭的、机械的教学模式,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改变学生对卫生法学课程枯燥无味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强课堂活力,提高卫生法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知识的学习不是为了储存,而是为了运用。卫生法学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知法、懂法,培养学生自觉守法的意识,更要增强学生的运用法律维权的能力。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摒弃了“满堂灌”“填鸭式”等低效的、落后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活动教学,注重学生参与。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迈出教室,走进医院,与律师一起参与医疗纠纷的处理实务,见证法律知识的实践运用,切实体会到法律的内涵,学会如何将之“见乎行”。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将书本理论运用到实践的能力,在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传统卫生法学教学中,师生关系常常处于一种对立状态,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对教师要心存敬畏,这种权力结构严重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和沟通。而参与式教学,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教师不只是“教”,在学生展示过程中,也是一个学习者。同时,教师在卫生法学课中也不再只是信息的提供者和答案的发布者,还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调控者。

三、参与式教学在卫生法学课程中的实践途径

(一)调整传统教学结构,运用多元教学方法

目前,湖南中医药大学针对中医学专业的卫生法学课程安排32个学时。在内容的安排上,我们选取了与医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八个部分进行教学。教学方法上,坚持以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为主。主要形式包括案例讨论、翻转课堂、情景教学等。

1.案例讨论,案例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一案例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以求得正确理解和认知的教学方法。整个卫生法学的教学过程中,案例讨论的方式是运用的最多的。例如教师在讲解“病历的证据效力”时,以“医疗机构封存病历档案袋破损”案例为导入,将学生快速带入学习情境。待教师对病历作成、查复、封存、保存等相关进行详细讲解之后,引导学生回到导入案例,结合具体的法条分析案例,最终得出结论。这种方式让学生有了一个从思考到学习再到运用的过程,让知识在学生脑海里开始了跳跃。

2.情景教学,情境教学法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引领到某种特定的场合与氛围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所学知识,从而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卫生法学的授课对象绝大部分是医学生,他们以后都将走上医师的岗位。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将听课的学生假设为案例中的角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在讲述“知情同意规则”时,我们假设学生是在某医院急诊科的实习生,实习过程中遇到了一个危急患者,让学生以当事者的身份做出选择。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不再认为所讲的知识与自己毫无联系,反而是息息相关。

3.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前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完成知识的学习,而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下完成的教学过程。在“传染病防治法”的教学中,我们就采取这种翻转课堂的形式,课前安排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并结合书本教学内容完成教师事先布置的案例分析。课堂上,教师对知识点的梳理后,提出关于《传染病防治法》的立法精神等问题。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后,请学生进行解答。

4.探究式学习。探究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教师交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阅读、分析等途径自行思考、独立探究,自主发现并掌握相关原理与结论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上,有一部分是“刑法对医药卫生领域的调整”,这一部分的内容包括刑法概述及20个与医药领域相关的罪名。在教师讲授完刑法相关基础知识后,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学生承担起讲授20个罪名责任。学生的讲授其实是课前研究的一个成果展示。课前,学生在根据教师提出了5个问题选取一类罪名进行研究。学生将研究的成果做成PPT后,到课堂上选取一个罪名与其他同学及老师分享。在分享过程中,小老师们要接受台下“学生”的提问。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经历了发现知识的过程。教学上也达到了“授人以渔”的效果。

(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参与式教学只停留于在课内还不够,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也应是“卫生法学”课程实施参与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它通常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建构一种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总体素质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①。在“卫生法学”课程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情感意志的培养。

在卫生法课程的“医疗损害处理法律制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了模拟法庭的实践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师对医疗损害的法律制度进行讲解后,以真实案件为原型,根据课堂需要,由任课老师将案件情况按照各当事人掌握的不同信息进行加工分类。然后,老师在课堂上将学生分为审判组、原告组和被告组。在给各组成员进行角色定位之后,各成员各司其职。待原、被告组准备好证据目录、法庭辩论阶段等材料后,按照民事诉讼法的程序,在审判组法官的主持下,原被告双方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侵权责任法》为依据展开辩论。最终由审判组的成员根据现场辩论的情况做出判决。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将知识运用与实践,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司法审判过程的魅力。

(三)完善考核制度,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

考核是卫生法学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不仅是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教学信息反馈和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和原则,利用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教学过程和预期达到的效果给予的价值判断,既是教学各方面情况的综合反映,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完善的考核制度和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与式教学在卫生法学课程中的开展,必须有一个与之相结合的考评制度。参与式教学重在学生的参与,学生的热情将直接影响到课程的参与程度,所以我们将课程中涉及到学生参与的部分都纳入了成绩的考评制度。我们设定的评价体系涉及四个方面,分别是课堂表现、研究成果、成果展示、期末考试。其中课堂表现占比30%,研究成果占比25%,成果展示占比15%,期末考试占比30%。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回答问题以及课堂提问等多种参与课堂的形式。研究成果主要指的是探究式学习中,学生针对自身选取的内容进行研究所做成的课件。在对课件进行评价时,不仅考虑课件的内容,也要考虑课件的效果。

除了完善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评价体系外,我们还建立了学生对教师以及课程参与式教学的评价机制。这一评价的开展主要以问卷的形式开展。对调研问卷进行详细的分析,有利于卫生法学课程参与式教学改革的继续开展。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项目基金:本文为2014年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卫生法学》课程参与式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021-0001-002-043)、2015年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改课题“医学生卫生法学课程研讨式教学研究”(1022-0001-002-140)的研究成果。

注解:

① 刘礼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41.

作者:湛欢 刘大华

教学改革法学教学论文 篇3:

“互联网+”时代下党校法学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党校法学教学要充分结合信息化教学方法,从而不断地創新出高质量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基于此,本文针对“互联网+”时代下党校法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创新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党校;法学教学;改革创新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如今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真正地使得国事家事天下事都可以人尽皆知。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下,已经将其应用在诸多的领域中。对于党校的法学教学来说,也必须要迎合时代的发展,要学会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其融入到党校的法学教学中,并且利用互联网教学的强大优势,来弥补党校法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使得互联网技术可以帮助党校人员更好地学习法律,更好地利用法律约束自己,不断地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和能力。因此,这也就要求党校要深入了解当前法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其能够快速有效地提高党校法学教学效率,不断地使党校教师创新出更加高质量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党校教学水平,不断进行教学优化改革。

一、当前党校法律教学课程的特点

当前党校的教学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党校法律教学层次性较高。党校法律教学层次性相比于其他院校的法律教学都更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党校的地位比较特殊,要知道党校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党员干部和党员,这些人都可能是未来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前进和发展的领导人物,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较大,如果他们没有形成正确上法律观念,那很有可能对于人民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其次,党校法律教学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党校法学的教学是以学员为主体地位,从而开展的交互性的教学方式。这种交互性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得学生之间以及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快速地提高其思想政治意识和法律学习观念。其三,党校的法律教学更具有先进性。和普通院校的法律基础课程相比,党校的法律课堂所学习的法律知识要具有更加先进的理论性和法治观念,要保证各种新思想和新的法治思想都要及时出现在党校法学教学课堂中,才能保证党员干部能够及时学习到最先进的法律知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法制观念。

二、党校法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匮乏

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了,党校的师资力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匮乏情况。由于党校法学教学相对于其他普通院校的教学来说必须要具备更加先进的法学教育思想,也就是意味着党校的法学教师必须要具备更加先进的法学教学理念和思想,还要能够及时地掌握最新的法学教学思想,而且法学教师还要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回答学生的问题。除此之外,法学教师的工作强度可能也比较高,这就使得更多法学教师没有足够的实力和时间去完成党校法学教学任务,从而使得很多法学教师对于党校教师是望而却步。

(二)没有特色的教学内容

目前很多党校法学教学中对于法学教学内容的掌握还不是很好,很多教师没有真正地掌握到底如何形成特色的党校法学教学。在实际中,虽然说很多教师也会及时寻找有关党校法学教学的新的教学内容,但是并没有形成比较固定的教学体系,都是一个片段一个片段的知识,很多知识往往彼此之间没有太多地衔接,从而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单一的教学方式

当前,很多党校法学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学模式单一,本来法律课程就相对来说难以理解和学习,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员难以调动其积极性。而且,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没有思想上的创新和发散性思维,学生只会原地踏步,没有明显的进步的表现。

二、“互联网+”背景下党校法学教学的具体改革策略

(一)借助互联网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由于党校对于法学教学的教师的要求相对来说较高,而且其综合能力也是限制了教师的发展。在当前互联网技术下,可以说极大地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因此,法学教师应该积极性利用互联网,可以通过互联网多媒体来寻找更多更新的有关党校的法学教学内容,从基础上不断丰富自身的法学素养,其次还可以与党校的法学教学利用互联网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法学教学能力。这样一来,很多法学教师就会在不断地学习中逐步提高自己,从而为党校法学教学增添更多强大的师资力量。

(二)借助互联网技术丰富党校教学内容

很多教师在党校法学教学过程中,往往苦于不能第一手掌握最新的法学思想和法律内容,使得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创新和发展,还有就是很多教师往往寻找的内容没有连续性,使得教学内容断断续续。这种情况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寻找更多的新的内容,来弥补各个内容之间缺陷。而且,不同党校的教师之间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不断强化交楼和联系,从而不断丰富党校法学特色教学内容。

(三)利用互联网丰富教学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需求。因此,对于法学教学来说,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PPT、视频以及图像等为学生带来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和听课方式。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强化学生学习法学的思维。当然,为了给学生更丰富的教学体验,教师可以不断地创新更多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可以通过视频方式邀请更高的党校法学教师来进行法学讲解,让学生感受一下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同时这个过程教师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等等。

结语

对干部的法律素养和政治素养进行培养,其重要基地就是党校。当前虽然党校法律教学中仍有一些问题存在,因此要结合互联网技术,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积极采取措施改进,就能够不断地使学员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黄玉娇.新形势下“党校姓党”贯穿党校教学始终的思考[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6(06):44-47.

[2]尹继承.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党校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5(02):31-33.

作者:王艳

上一篇:课程教学市场调研论文下一篇:资金管理水利施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