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的法学论文

2022-04-18

【作者简介】宁艳丽(1970-),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张阔海(1979-),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讲师,硕士。【摘要】管理类本科生法学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应坚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原则,将学生置于实际管理者的角色,培养学生“像管理者那样思考”,把握管理实践前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本科教学的法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科教学的法学论文 篇1:

模块化教学模式在财经类本科院校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财经类院校属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视,对实践教学的要求也比较高,作为财经类本科院校中的法学专业,必须与学术型的本科教育有所区别,必须创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探讨的是将模块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合同法的教学中,将合同法的基本理论内容予以归纳,分成几个教学模块,将分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侧重于对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合同法;教学模式

财经类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以及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上都与综合类大学有很大的区别,其专业主要以金融、会计等专业为主,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上也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传统的法学教学模式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已不再适用,应该创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适应学校的培养目标。模块化教学模式就是根据应用型本科高等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下,把教科书上的章节打乱,将有内在联系的内容设定为不同的模块,通过各模块课程间合理的搭配,培养学生合格的专门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合同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是调整财产流转关系的法律规范,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合同法学》也是法学专业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希望学生通过对合同法原理及其现行法规的学习,使其系统掌握合同法的基本理论并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践中发生的问题。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不可能达到这个目标。本文欲探讨模块化教学模式在合同法教学中的应用。

一、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法学教学仍然采取的是传统法学的教学模式,即主要是课堂上的对教材的按章节的理论讲述,同时又由于课时等方面的限制,对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无外乎就是在讲述理论的同时配上几个相关的案例。此种教学模式存在诸多缺点,诸如课程与课程之间被人为地分割,缺乏联系,导致学生无法把前后学习的课程联系起来而且还会导致内容的重复讲述等诸多问题,这样不仅造成教学效率低下,而且很可能每一个老师对于自己所讲授的那门课程都没有讲得很透彻,原因是一个教师通常单独负责一门或几门课程,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师可能更加倾向于关注自己那门课程的内容而会忽略其他课程的内容及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不断地奔波于各门课程的学习及考试,不断地进行各种类型的资格考试的过程中,大学四年下来,疲惫不堪但是对于学了什么,对于自己以后的工作有多大帮助根本就不知道,就更别说解决实际问题了。这样,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发布法学专业人才缺口一百多万的消息,另一方面有很多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困难,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人才的需求与供给在知识结构上的错位[1]。

由此可见,传统的法学教学模式使教师更加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而淡漠理论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可能是教师希望通过学生的实习及毕业设计来达到这一目标,但是到了这个时期,大多数学生都会面临着非常实际的问题——就业,在就业的压力下,实习就变成了走过场、毕业设计也都是很仓促地完成的,基本上达不到锻炼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教学引入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一)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模块化教学就是围绕一个能力和素质的教育专题,在教法上强调知能一体,在学法上强调知行一致,集中开展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活动方式、方法、方案的同步式一体化的教与学,以实现具体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2]。模块化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各模块间相对独立, 模块能力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

2.任一模块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均贯穿于该模块的教学始终,每一模块能够锻炼学生的一种能力,并且能够直接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中发生的问题。

3.每个模块在讲授之前,教师会将该模块所要学习的主体内容绘制成模块图,这样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学习内容及每项内容之间的联系、培养目标和最终可达到的综合能力,这样学习目的更加明确。

(二)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教学中引入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教学方法的确定需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与学术型的综合类大学的培养目标有所区别。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应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与实践能力,也就是学完之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法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学生除了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模块化教学的这些特点,能够使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体系更具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之一。因此,在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法学教学中引入模块化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三、模块化教学模式运用于财经类院校合同法教学中的具体方案及对策建议

(一)合同法模块化教学的具体方案

结合本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本人精炼整理了合同法的基本理论内容,尝试从合同的各个阶段来归纳教学内容。

概括而言,本文拟将该课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实训项目模块,分别是(1)合同法概述:通过该实训项目,使学生了解合同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同法在民法体系中的地位及合同法与民法其他部分内容的联系,以及合同法的总体内容,为后面各模块的学习与实践打好基础。(2)合同的订立:通过该实训项目,使学生了解合同订立的必经程序——要约、承诺及相关的要求,合同订立必须包含的条款,以及大量的存在于各行各业的格式条款的相关内容。学完本实训项目,学生应该学会如何订立合同以及审查合同。(3)合同的效力:通过该实训项目,使学生掌握合同的四种效力,分别为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及效力待定合同,合同具有法律效力需具备的条件,及合同无效等情形下的后果。(4)合同的履行:通过该实训项目,使学生充分了解合同的履行是合同各个阶段的重点内容,因为只有合同得到全面适当的履行,当事人的订约目的才能实现。学生还需掌握合同履行需遵守的原则及具体规则。(5)合同的终止:通过该实训项目,使学生了解导致合同终止的各种原因,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债务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抵消及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进行提存。(6)违约责任:通过该实训项目,使学生掌握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以及违约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7)几种常见的合同:通过该实训项目,使学生了解几种常见合同的具体、特殊适用规则,如买卖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等。

(二)合同法教学中实现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对策及建议

1.教师问题。本科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对教学模式的探讨与改革的热情及主动性取决于多种因素,如个人已承担教学工作量的多少、个人对教育改革的认识和兴趣,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对教学模式改革的支持。

法学教学采取模块化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现在的法学教师基本上对于理论内容很精通,但缺少实践经验,比如,讲合同法的老师并不知道如何订立和审查合同;讲金融法的老师并不懂得金融行业的运营模式;讲票据法的老师并不懂得票据如何填写。这种情况下的教师是无法适应模块化教学模式下的法学教育的。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到实践部门进修的投入并将教师的进修常规化和制度化。

2.教材问题。模块化教学法目前还处于实践及不断的完善阶段,从目前已出版的教材看,很少有能够直接用于进行模块化教学的成型教材,大多只是在原来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实践部分而已,并没有模式上的突破。因此,采取模块化教学的老师需要自己科学合理地设置任务模块,编写合适的经典教材。

教师应根据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以激发学生主动研究、主动探索为目标,精心策划与设计各个教学模块内容,例如每个模块任务中可以设置(1)相关知识点的罗列,根据该知识点引入典型案例,并提出问题;(2)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3)相关的法律规定的讲解;(4)本案纠纷的诊断分析;(5)实践处理。

每个模块任务中的前三项可以由任课老师引导和讲授。其他部分则只进行思路上的引导,由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老师最后点评解疑,也可以根据由知识点设计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这样的设计模式,既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也在每节课堂里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而使理论学习与法条的解读有了驱动力,使学生乐在其中[3]。学校应当在政策、资金上支持尝试模块化教学并在实践中取得有效成果的教师与相关就业企业合作开发模块化校本教材,并予以推广。

3.接受问题。从教育学角度讲,在一段时间内连续进行一个内容的学习会导致学习效率以及学习兴趣的下降。模块化教学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一个模块内的知识比较单一,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进程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学习内容不至于单调,并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从而保证学习效率不是下降而是上升。

参考文献:

[1]刘巍巍,韩颖梅,李欣铭.财经类本科院校民诉法课程应用的重新构建 ——以模块化教学法为依托[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2,(4).

[2]李海涛.模块化教学条件下课程体系的构建[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3]代义.高职民法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9,(1).

作者:韩颖梅 王鹏

本科教学的法学论文 篇2:

案例教学法在管理类本科生法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简介】宁艳丽(1970-),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张阔海(1979-),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讲师,硕士。

【摘要】 管理类本科生法学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应坚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原则,将学生置于实际管理者的角色,培养学生“像管理者那样思考”,把握管理实践前沿。具体组织实施可分为四步:教师精选案例、学生准备、组织课堂讨论、学生和教师撰写分析报告。

【关键词】 管理类本科生 法学课程案例教学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于教学效果的作用不容置疑。案例教学法源自于美国法学课程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是1872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兰德尔首先采用的,之后又广泛地运用到美国的工商管理硕士(MBA)教学中。其以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启发式教学及卓有成效的教学效果等在法学和管理学甚至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管理类本科生的法学课程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选取的案例有一定教育意义,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 运用案例教学法教授管理类本科生法学课程应把握的原则

(一) 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原则

管理类专业本科层次教育主要培养复合型或应用型人才,其与研究生阶段的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目标不同,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以实用性为主,辅之以理论教学。该专业的法学课程的教学应服务于管理课程的教学,与法学专业的本科生的教学内容应区别开来。比如同为经济法课程,管理类的学生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应以规范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及其主要的经济活动的法律作为主要内容。实际上,对于管理类本科生来说,其所学的经济法课程的内容应该包含了商法(如公司法、合同法、证券法等)、经济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知识产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程序法(仲裁法、民事诉讼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内容,显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经济法,应该是工商管理者所应该掌握的法律。

(二) 将学生置于实际管理者的角色,培养学生“像管理者那样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管理者意识,培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不是作为一个被动的学习者接受知识的灌输。作为未来的管理者,缺乏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缺乏创新,必然难成大器。

(三) 把握管理实践前沿的原则

在法学课程中把握管理实践前沿,适当地给学生传授、介绍实践前沿的具体做法,尊重教材,高于教材,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在分析管理实践前沿的法律关系、法律后果等方面加深对法学课程的理解。

二、 案例教学法在管理类本科生法学课程中的实践

第一步,教师精选案例。这是成功进行案例教学的前提。选取案例应坚持以下原则: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具有典型性或前沿性(市场经济中的典型经济行为如买卖、融资租赁、建设工程承包、技术合同、保险、证券的买卖、交易等,或市场经济中的新的交易方式、经济行为等);尽量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或管理者的职业道德,或管理教训,或管理者作为一个人应具有的良好品质等);案例不能过于简单(法律关系复杂或模糊);选取真实的案例,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第二步,上课前至少一周将案例交给学生准备。这是成功进行案例教学的保障。首先,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教学。因现在的课堂学生人数较多,一般有四五十个,课堂时间有限,无法给每个人发言的机会,分成小组之后,以小组形成的意见为主线进行研讨,既能保证每个学生参加,又能使讨论顺利进行。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的情况,分成小组更能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一方面,人多点子多,思路开阔,可能提出比较有见地的观点;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小组的数量要适量,一般分四个组比较合适,有利于形成多种不同意见,又不至于意见特别分散。其次,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包括提示学生需要准备的知识、需要搜集的资料及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要求每个小组将自己的分析以书面形式写出来。该分析意见应包含事实的认定、认定的理由、法律的适用、最后的法律意见;在管理或市场交易中的经验教训总结等。分析意见的写作很重要,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而且也是检验学生对案例教学准备情况的客观反映。

第三步,组织课堂讨论。这是成功进行案例教学的关键。要求学生按照小组坐在一起,然后教师主持讨论。首先由各小组派代表对本组的观点进行陈述。陈述完毕按照一、二、三、四小组的顺序,教师确定时间(30分钟~40分钟之间)开始讨论辩论。教师或其他小组依据各小组的观点,依次向各小组从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经验教训等各方面发问,被问小组可以派代表回答,也可以由小组其他同学回答,或者回答完毕之后小组其他同学补充回答。然后在学生之间展开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在原来准备的基础上,拓宽思路,相互指出对方的纰漏,相互启发,最终形成一个更为完整、更为严谨的分析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引导的角色,不要让学生的讨论过分偏离教学内容,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以委婉的、商量的口气将讨论的内容引回主题,不能直率地指出学生跑题等,这样容易打击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教师尽量不参与实质性内容讨论,让学生在讨论、辩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或他人之处的错误和不足,经过思考、查资料等,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观点。讨论完毕,由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内容应包括原来观点是否坚持、驳斥或同意其他小组的观点、本案对企业管理的经验教训等。再次,拓展讨论,即教师就本案例改变部分事实条件提出问题,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向其他小组提出问题。然后由小组做短暂讨论给出结论。教师对该结论作出点评。在实际的讨论中,针对案件的讨论和改变案件的事实条件的讨论可以穿插进行,使学生掌握在不同事实条件下法律的规定、原理、精神,拓宽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思考,深刻透彻的理解法律。最后,教师总结发言。首先应该肯定学生的课前准备;其次对发言中的观点、法律适用等正确之处予以肯定,对学生仍未讨论清楚的地方予以提示;最后对课前准备、课堂讨论中表现优秀的小组和学生予以表扬,以激发学生参与案例教学法的兴趣。在课堂讨论中,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教师和学生须做好记录,特别是记录对方小组在观点陈述或辩论时自己认为错误或不严谨的观点,这是取得讨论、辩论胜利的重要基础。另外,必须提供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而不是被教师点名发言(失败的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就是要开发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四步,学生和教师撰写分析报告,这是巩固课堂讨论成果的最好方法。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通过反思自己的观点、论据、方法,借鉴其他小组的观点、论据、方法等以及教师的点评,或者坚持自己的观点,或者推翻自己的观点,找出自己原来认识上的错误,建立新的有说服力的观点。通过撰写分析报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严谨的思维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撰写分析报告,总结本次案例教学的成功之处,分析不足之处并找出原因,以免在以后的案例教学中重蹈覆辙。

成功的案例教学,要求上述每个环节环环紧扣,任何一个环节不成功,都会导致前功尽弃。

三、 管理类本科生法学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管理类本科生法学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整体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法律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法律原理、原则、制度与英美法系的实用主义法律哲学完全不同,传统的系统讲授法不能完全抛弃。

第二,形成“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引导课堂教学”的理念。特别是在课堂讨论中,只要学生没有偏离主题,教师也尽可能以讨论的参与者的身份参加讨论。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应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反应和表现,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注意尽量地让班上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讨论;有效地控制时间,善于掌握讨论过程中的开始、高潮和结束各阶段的时间分配。

第三,重视课后的总结和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课后的总结和交流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第四,建立合理的激励与制约相结合的教学制度。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教学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指标。为了鼓励并制约监督每个同学参与,可以制定如下的制度:教师适时地点名或指定某些不爱发言的同学发言;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与本门课程成绩相关联制度;课前的准备与课后的总结或分析报告均要求以书面形式完成,并与本门课程成绩相关联等。

【参考文献】

[1]周建勋.论美国的判例教学法及其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6)

[2]如何开展案例教学——哈佛大学商学院琳达教授对新教师利用案例教学的几点忠告[J]. 为民编译,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作者:宁艳丽 张阔海

本科教学的法学论文 篇3:

本科生导师制在法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法学教育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在法学教学课程体系中不断地提高法学实践教学课程的比重。但是,在法学实践教学的开展中遇到很多问题,使法学实践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本科生导师制在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稳定的、确定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能够有效地解决法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应当将本科生导师制与法学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由指导老师主要承担被指导学生实践课程的指导,从而有效提高实习效果,确保法学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法学教育;实践教学;实践能力

为了提高法律专业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近年来,各高校法学专业都增加了法律实践课程,法律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的比例也日益提高。但是,在实践教学开设中存在很多问题,使很多实践课程没有发挥预期作用,流于形式。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弥补目前高校学生管理的不足,对于法学实践教学的落实意义重大。

一、法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法学教育归根结底是实践教育。法学专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将法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实践能力的要求和很多学科不同,法律在实践中发挥着定纷止争的作用,而“纷争”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如果不能妥善解决,非但当事人的利益会受到侵害,还有可能演变成群体事件,危及整个社会的公共秩序。近年来各地频发的群体事件,多数都是由于个人利益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引发的。所以,法学教育必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法学教育一方面应传授理论知识,同时更要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此,必须改革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加强法律实践。2011年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形成科学先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理念,形成开放多样、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培养造就一批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法律人才”的目标,为此,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强化学生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强化学生法律实务技能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创新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的合作,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共同开发优质教材,共同组织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践基地,探索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确保法学实践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不少于总数的15%。加强校内实践环节,开发法律方法课程,搞好案例教学,办好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充分利用法律实务部门的资源条件,建设一批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开展覆盖面广、参与性高、实效性强的专业实习,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律诠释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论证能力以及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为贯彻该文件精神,加之近年来法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开设法学专业的院校纷纷改革原有法学专业课程设置,提高实践教学课程在整个法学课程中的比重。

我校从2008年已经开始着手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实践课程在整个法学课程体系中的比重。经过五年的努力,如今已经开设了包括毕业实习、法律诊所、法制调查、初高级辩论赛、模拟法庭等七类九门实践课,共42学分,实践课学分占总学分的20.64%。在天津、河北两地的法院、检察院、社保局建立了36个实践基地,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够参加到实践基地实习,为每一名同学提供实践的机会。但是,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二、法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形式主义。在实践教学的推进中,很多老师的态度比较消极,被动接受任务,甚至不进行有效指导,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实践教学不仅要求任课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更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投入更大的精力。以法律诊所为例,在诊所教学中,要求我们使用实践中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以律师的身份真实的参与到案件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而学生在各方面经验都不足,所以需要任课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指导,包括案件本身理论知识的指导,和当事人关系的协调,和法院等部门的协调,以及案件调查等实践过程的协调,对各种文书写作的指导,出庭的技巧的培训等等,这些所花精力和时间远远大于传统的理论教学,突然间的改变必然会受到抵制。同时,现行的评价机制,往往只关注教师的科研水平,考察教师时主要看发表了哪些论文、做了哪些项目,如果教师把大量精力花在实践教学中,影响教师晋升。

第二,学生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很多同学还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环节,基于种种原因,不愿去实践基地实习,浪费了实践教学资源,影响了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很多实践课程需要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例如法学辩论,需要参加的学生互相配合,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写作文书资料,还要和团队配合,很多同学认为这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多看一本书来的实际,早早退出比赛。有些实习,需要进入实习基地,参与日常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有些学生面对这种情况感到压力很大,选择逃避;还有的同学认为现在就业压力很大,所以应该考研或者考司法考试,为将来工作增加砝码,他们全部的大学生活都要为这样的目标准备,有的甚至大二时就开始相应的准备工作,进入实习基地需要像工作人员那样按时上下班,影响他们复习考试,所以拒绝参加实习或者找种种借口逃避实习。这样,学生缺乏主动性,不参加实习或者不认真参加实习,学生的能力不可能得到锻炼和提升,影响了实践课程的推进和实习的效果。

第三,缺乏有效方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从实践课程的组织来看,目前也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很多实习单位没有有效的组织学生参加法律实践;有些实践课程由于资金、安全等各方面的考虑,没有落到实处,需要不断完善。

目前,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课程工作任务,全部由法学专业教师承担,包括实习前的分配、安全保障、实习中的考勤、安全实习后的考核等,专业教师有自身的教学任务需要完成,还要面临各种考核和评职称等压力,很多时候有心无力。在实习中,有些实习单位对任务不明确或者没有真正认识实习的重要性,对实习学生管理松散,不分配实际任务,或者分配那些明显不适合实习生的任务,无法让学生得到真正锻炼。还有一部分在外地的实习基地,由于距离远无法进行有效监督,学生在实习期间私自离开实习单位等,这些现象都需要学院和实习单位,进行有效配合,明确分工,切实提高实习效果。某些实践课程没有落实,如法律诊所,缺乏案源,难以落实,变成了模拟法庭。

为了解决当前法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法学教学的效果,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对现行教学和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其中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对法学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三、本科生导师制在法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新中国成立后,本科教育采用了苏联模式的学年制,导师制仅用于研究生教育阶段。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在本世纪初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的一批高校再次在本科生教育中实行本导师制。虽然该项制度再次推行已有十年历史,但是至今国内对本导师制的内涵也没有统一的、权威的界定,也没有上升为高校普遍适用的管理或者教学制度,从各个已经推行本导师制的学校来看,本导师制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指导内容也不同,有“生活导师制、实习导师制、素质导师制、学习导师制、科研导师制、德育导师制”[1],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有的是全员导师制,有的是精英学生导师制,有的是入学就配备导师,而有的则是三年级后才配备导师。尽管实践中具体实施时做法千差万别,但其基本精神就是通过制度化的安排,建立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个性化的指导关系,通过个性化的指导改变传统的教学和管理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创新能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精英人才。

我校于2011年在09级本科生中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为所有法学专业学生配备指导老师,指导老师的任务不仅体现在学习指导,同时还要与学生加强沟通,承担一定心理疏导和德育教育的任务,“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做人”。基本做法是:首先由学生自主选择指导老师,然后由学院进行调整,一般每个老师指导学生不超过十个。由指导老师制定自己的指导方案,实现个性化督导。这种指导方法突破了传统大班上课的局限,使老师能够比较深入地了解学生,从而有针对性的提供学习、科研指导,科学评价学习效果,这正是解决目前法学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

实践课程无论是低年级的专业感受教育、初高级专业辩论赛、初级社会法治调查、模拟法庭,还是高年级的法律诊所、高级社会法治调查、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都需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大班教学的结果是使很多学生得不到指导,或者逃避实践,实践教学的效果无从实现,所以,通过将本科生导师制应用于实践教学中,落实指导环节,最大化地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做法上就是由本导师直接作为实践课程的指导老师,对实践课程进行指导、考核、监督。具体做法如下:

1.本科生导师制在毕业论文中的应用。毕业论文不仅是检验学生理论学习的重要方式和环节,更主要的是深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和分析实践问题的重要环节。目前的毕业设计一般在四年级下学期开始,大约是十五周的时间,在这十五周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选题、资料收集、分析、加工并写作论文定稿的任务,同时,还要提交前期报告、中期报告和外文翻译、初稿等文献资料,而这段时间对于学生来说,还要面临考研复试、公务员考试或者找工作等任务,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多的任务,毕业论文的质量可想而知,这也是近年来很多学校很多老师抱怨毕业论文质量太差的原因。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提高论文质量,就要给他们时间,让他们积极主动去做这件事。

指导老师在二年级已经确定,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科研能力,在三年级第一学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讨论相关论题,查阅文献和案例资料,在学期末确定选题。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就确定的选题查阅文献材料,进行文献综述,制订论文写作计划,撰写开题报告等前期工作。进入四年级,法学专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每年九月份有司法考试,会有大量的学生参加考试,所以,在四年级第一学期的十月份以后,才能继续论文的相关工作,继续搜集资料,写作中期报告,翻译相关外文文献等,跟指导老师进一步深入交流论文写作。在这期间,很多学生会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所以任务不宜过重,在第二学期开会后直接开始论文终稿写作,进行反复修改并定稿,参加答辩。这样把原本一个学期的任务,分解开来,减轻了论文写作压力,也能切实提高写作质量,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

2.本科生导师制在毕业实习中的应用。毕业实习是全面检验学生理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重要方式。现在的教学计划中把毕业实习安排在暑期进行,可以避免和正常理论教学以及学生考研等的矛盾冲突,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但是,在管理上现在由一位老师负责,随机选择几个老师负责外地实习学生的接送,有些实习单位的学生很多,老师很难有精力关注每一位学生,造成实习效果不佳的情况。可以由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实习,关于专业实习的监督、评价等都由指导老师负责,这样做的好处是由于指导老师对学生比较了解,对那些各方面比较认真的学生可以少花一些精力,而对于平时表现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多花些时间和精力,这样可以实现有重点有针对性的监督,评价,考核,有利于实现实习的效果。

3.本科生导师制在模拟法庭和法律诊所中的应用。模拟法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角色感和诉讼技能,熟悉相关法律的学习。我校法律诊所是由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与我校学生在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志愿导诉和河北工业大学法律援助中心相结合,通过真实案件的处理,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为从事法律职业奠定基础,是培养实践性人才的重要途径。两门课程的主要差别在于模拟法庭是学生模拟案件审判的过程,而法律诊所是实际处理真实案例,这两门课程需要老师对个案进行具体指导,关于专业知识、出庭技巧、会见技巧等,如果是大班教学,很难实现真正的指导,本科生导师制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案例,在课程中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扬长避短,首先从人数上看,每个指导老师指导十个左右的学生,精力上能够承受,从案件办理的角度看一个组十个左右的学生在分工上比较好协调,而且指导老师对学生比较了解,在分工的时候可以适当考虑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实现更好的团队配合,有目的地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4.本科生导师制在其他实践课程中的应用。专业感受教育,主要是参观法律职业设施和法律文化展览;聆听法官、律师和检察官等法律职业人士的报告和讲述、观摩法院庭审等,增强法律职业认识和法律理想崇高感。两次专业辩论赛,使学生形成辩论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述能力和自我展示能力。两次社会法治调查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对社会法治的了解,形成服务社会、服从大局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明。以往的做法是不专门配备指导老师,学生有疑问可以选择找任何熟悉的老师咨询,结果在这几门课程的开设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专业感受教育基本上学生的内容都是一样的,没有真正的“感受”,法治调查和辩论赛很多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对课程的规则和内容不了解,根本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如果由本科导师对自己指导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可以使学生了解相关规则,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在课程中会表现得更主动、更专业,才能锻炼其实践能力,达到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专业感受教育中,指导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选择参观的地方,听取的报告和参加的庭审,让学生有“感受”的时间和氛围,避免了所有的学生一窝蜂地“只参观不感受”;在法治调查中,由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确定调查的内容,实现调查内容的多元化,全面化;在专业辩论赛中,由指导老师就规则进行讲解,辩题进行解析,辩论技巧进行指导,对人员分工等进行协调,这样才能通过辩论赛锻炼“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述能力和自我展示能力”。

在将本科生导师制应用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几个先决问题。首先,改变传统的考核机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指导实践课程需要花费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必然会影响教师在科研上的精力投入,应当将实践课指导计入学时,给予相应的报酬;指导的结果,作为考核和晋升时的成果进行考虑。其次,在一年级应当确定指导老师。目前的做法是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建立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指导关系,从时间上看略晚。从学生的角度看,刚入学正是他们面临环境、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等巨大转变的时期,他们希望能够或者指导和帮助;从学习内容上看,三年级以后学生的学习方法、态度等基本定型,个别指导对他们的影响较小,而且三年级以后他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考研、司考、找工作上,很难进行有效指导。所以,可以在入学时就确定指导老师,这样更有助于本导师制度目的的实现。最后,建立指导老师遴选机制。由于指导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了保证指导效果,应当选择那些实践能力强,有责任心和上进心,有工作热情的老师作为指导老师。指导老师的选聘可以两年一次,这样也使指导老师具有一定的荣誉感,激发其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丁林.本科生导师制:意义、困境与出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5).

[2]何齐宗,蔡连玉.本科生导师制:形式主义与思想共识[J].高等教育研究,2012(1).

[3]王建方,吴文健,满亚辉,胡碧茄.“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3).

[4]刘月秀,谭仕林,徐正春.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5]陈德宇.“导师制”在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中的作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2).

作者:宋梅 蒋冰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