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本科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18

[摘要]本文从法学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内涵和思想基础入手,对传统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学术研究型人才、法律应用型人才、法律复合型人才进行分类培养的目标设计,讨论了适应我国国情的法学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新模式,并从制度保障、教学设施保障和师资保障等方面论述了法学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目标实现的途径和方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法学本科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法学本科教学管理论文 篇1:

法学本科教育与应对司法考试的反思

摘要为了更好地了解司法考试与我校法学本科教育,本文拟从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育良性互动研究调查对象,法学本科教育基本情况,我校法学本科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司法考试改革的方向等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司法考试 法学 本科教育

司法考试改革与法学教育是当前法学专业的学生热议的话题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司法考试改革与我校法学教育的基本情况,课题组于2016年对我校法学专业的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通过调查,了解我校法学本科教育基本情况,法学本科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同学们对司法考试改革方向的预想,以便为我校的法学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1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育良性互动研究调查对象

为了更好了解掌握同学们对我校法学本科教育基本情况的认知及对司法考试改革方向的预想,课题组成员对我校法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具体调查对象如下:大二、大三、大四共计224人,我们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法学民17-1班,41人,发放调查问卷24份;法学民考汉18-3班,35人,发放调查问卷16份;法学17-2、3班,69人,发放调查问卷40份;法学18-2班,40人,发放调查问卷22份;法学19-2班,39人,发放调查问卷18份),收回调查问卷118份,占98.33%,调查问卷的发放占总人数的53.57%,其中民族学生76人,发放调查问卷40份,占人数的52.63%,汉族学生148人,发放调查问卷80份,占人数的54.05%,应该来说面还是比较广的,基本能够反映同学们的心声。

2法学本科教育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法学本科教育基本情况调查问卷总涉及15个问题,其调查具体情况汇总如下:

(1)当问到我校当前法学专业培养目标汉族班为旨在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法律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在公、检、法、司及法律服务机构中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民族班为坚持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服务的办学宗旨,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和法律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在公、检、法、司及法律服务机构中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你对我校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否满意时,94人选择满意,占79.66%,24人选择不满意,占20.34%,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对我校当前法学专业培养目标还是比较满意。

(2)当问到我校当前法学专业培养要求为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较熟练地运用法律知识和法律理论处理各类法律事务、解决各类法律纠纷的能力。你对我校法学专业的培养要求是否满意时,96人选择满意,占81.36%,22人选择不满意,占18.64%,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对我校当前法学专业培养要求还是比较满意。

(3)当问到我校当前法学专业培养就业方向(领域)主要在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机关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在律师事务所、仲裁、公证等机构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在基层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从事法律相关工作。你对我校法学专业的培养就业方向(领域)是否满意时,93人选择满意,占78.81%,25人选择不满意,占21.19%,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对我校当前法学专业培养就业方向还是比较满意。

(4)当问到我校当前法学专业主要课程包括: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際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你认为我校法学专业课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时,24人选择合理,占20.34%,80人选择比较合理,占67.8%,14人选择不太合理,占11.86%,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对我校法学专业课的课程设置认为比较合理。

(5)当问到我校当前法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模拟法庭、司法职业资格考试实训、法律诊所、大学生视野拓展(参加各类学术报告)、社会调查、创新创业训练实践、社会实践等。你认为我校法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是否合理时,52人选择合理,占44.07%,52人选择比较合理,占44.07%,14人选择不太合理,占11.86%,说明。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对我校法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认为比较合理。

(6)当问到你对我校法学本科专业课教学的质量是否满意时,39人选择满意,占33.05%,50人选择比较满意,占42.37%,29人选择不太满意,占24.58%,虽然大部分同学对我校法学本科专业课教学的质量比较满意,但仍然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同学对我校法学本科专业课教学的质量不太满意,毕业生尤为明显,说明我们的教学质量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部分学生提到的存在一些老师授课比较乏味无聊,照书本念,扩充知识较少等。

(7)当问到你对我校法学本科专业课课堂教学方式是否满意时,38人选择满意,占32.2%,60人选择比较满意,占50.85%,20人选择不太满意,占16.95%,说明大部分同学对我校法学本科专业课课堂教学方式比较满意,但也存在少部分同学不太满意,主要表现在部分同学认为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少。

(8)当问到你对我校法学本科专业课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是否满意时,35人选择满意,占29.66%,51人选择比较满意,占43.22%,32人选择不太满意,占27.12%,说明大部分同学对我校法学本科专业课课堂教学互动性比较满意,但也有少部分同学不太满意,尤其是低年级的同学比例较多,主要表现在部分同学认为部分老师上课很少互动,而是单向式灌输式教学。

(9)当问到你认为我校法学本科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否完善时,56人选择完善,占47.46%,62人选择不完善,占52.54%,说明同学们对我校法学本科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整体认为是不太完善,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老师少,课头多,教师队伍数量不太稳定,存在一个老师教多门课的现象,毕竟每位老师的精力能力有限,可能导致部分课程的效果不太令人满意。

(10)当问到你认为老师在授课中是否应该以法律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线贯穿于教学中时,115人选择应该,占97.46%,3人选择不应该,占2.54%,说明绝大多数同学认为老师在授课中应该以法律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线贯穿于教学中,这样有利于同学们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

(11)当问到你是否能够理解我校法学本科专业课课堂教学的内容时,33人选择理解,占27.97%,74人选择基本理解,占62.71%,11人选择不太理解,占9.32%,说明绝大多数同学能够理解我校法学本科专业课课堂教学内容,只有极少部分同学不太理解,而且这一比例主要集中在民族班级,这是由于民族班级部分民族生汉语水平较低的原因。

(12)当问到你对我校法学本科专业课教材的适用性是否满意时,34人选择满意,占28.81%,64人选择比较满意,占54.24%,20人选择不太满意,占16.95%,说明大部分同学对我校法学本科专业课教材的适用性还是比较满意,这是因为我们学校对教材的选用做出了严格的要求,教材选用要根据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结合本专业或学科当前发展方向、趋势,有计划地优先选用近三年公开出版的“十一五”、“十二五”教育部规划立项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国家及省部级获奖及优秀教材、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使用外文教材,必须是原版或经授权的同类版教材,杜绝质量低劣的教材进入课堂。

(13)当问到你对我校法学本科专业课的考试方式是否满意时,42人选择满意,占35.59%,58人选择比较满意,占49.15%,18人选择不太满意,占15.26%,说明大部分同学对我校法学本科专业课的考试方式是比较满意,这是因为我们学校对课程的考试方式做出了灵活要求,考核方式可采取闭卷、开卷、公開答辩、论文撰写、实验报告、文献综述、研讨辩论、技能操作、上机、口试等多种形式,任课老师可以根据课程需要选择最能反应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与真实水平的考试方式。

(14)当问到你认为法学本科毕业生是否能立即胜任法律实务工作时,18人选择能胜任,占15.25%,49人选择比较胜任,占41.53%,51人选择不太胜任,占43.22%,说明有相当部分同学认为法学本科毕业生是不太能立即胜任法律实务工作的,尤其是汉族班的同学,这也与我们到事务部门了解的情况基本符合,事务部门也是认为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不太能立即胜任法律实务工作,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功底,但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有所欠缺,为此我们在教授理论的同时,也要加强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15)当问到你认为法学本科教育最主要应该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时,108人选择法律应用能力,占91.53%,10人选择理论研究能力,占8.47%,说明绝大多数同学认为法学本科教育最主要应该培养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这与上面有相当部分同学认为法学本科毕业生是不太能立即胜任法律实务工作的基本相符,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基本相符,他们不仅要求同学们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更应具备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我校法学本科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3.1我校法学本科教学存在的不足

通过问卷的调查与学生的座谈,当前我校法学本科教学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教学课堂互动性较弱,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与实践紧密不强;法学教学与司法考试衔接不够,授课过程没能很好地突出司法考试知识点,课堂穿插司法考试相关真题不够,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没有偏向于司法考试,运用所学理论结合实际案例不多,到法院庭审现场切身感受机会缺乏,教学缺乏司法考试方面的引导,司法考试专业辅导不足,缺乏与司法考试相关的讲座;大三课程安排不合理,未就对司法考试进行侧重,教学针对性不明显;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高,能力不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不全,缺少民族,部分老师理论水平与授课水平有待提高。图书馆法律类藏书匮乏。

3.2我校法学本科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我校法学本科教学不足,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应进行教学导向,加强教学管理,改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力量建设,要有民族老师,招聘民族老师授课。教学应多样化,有创新,不局限于单一的方法;加强课堂互动性,可以多互动,多交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法律事务。其次授课过程应突出司法考试的知识点,多讲授司法考试的重点和命题规律,课堂穿插案例司法考试相关真题讲解。增加司法案例教学,多接触司法领域相关前沿资讯。将司法考试融入课堂,从大一开始培养独立思考讨论思维。专业课老师应该研究司法考试趋势并在授课的过程中有意指导,司法考试命题的变化趋势、历年真题讲解、最新法律修改,修正案的提出。请一些信得过的专业培训机构或者由本专业的比较牛,比较厉害的老师进行单个部门法的培训。建议在教学方法上多多使用法律上的案例,把司法考试的真题、案例融入其中,在教学方法上还可以融入案件的真实场合,司法考试多以最新时政,最新法律公开、公布为主,所以,应该多多突出这些。在考试时应加大难度,倡导教师原创新题,设置与司法考试难度相当的题。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应该更多偏向于司法考试,并且加以时政与法律条文的细致解读,可以让法律知识变得灵活,不再枯燥,与未来的司法工作更加接轨。学校既不可一切以司法考为中心又不可对司法考试不闻不问,应该二者相互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可把实践流于形式。在正常教学秩序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具体案例解决能力。注重讲课内容跟司法考试相关内容,注重司法考试内容的培训及讲座,开设司法考试课程,聘请专业老师进行辅导,加强对司法考试方面的引导。再次教学应提高实践的能力,这有助于将来从事司法工作。应该把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注重实际,多讨论,培养法学思维。多让学生接触一些社会问题,让学生解决,比如:建一个学生法律援助方面的组织,帮助需要的人,同时也提高了自己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让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多一些实际理论应用,多一些实践课,实践课不应拘泥于某一形式,不能老是模拟法庭,应该多带走进庭审现场,切身感受法院庭审现场氛围。加强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多结合实践,多分析案例,多带学生出去利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案例。最后图书馆应再增加法律类藏书。应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南疆,结合南疆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应鼓励我校的法学人才留下来,扎根边疆,针对目前我校的司考通过率太低,应加大力度,找准病根,对症下药。

4司法考试改革的方向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结合实际,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首先,应从司法考试的报名条件进行改革,提高司法考试的门槛,改变以前那种专科就可以报名的条件,提高至应具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或者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或获得其他相应学位从事法律工作三年以上为报考条件。其次,从司法考试的组织、命题、标准确立,录取方式,考试次数等方面进行改革,按照《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命题、统一标准、统一录取的考试方式,一年一考。同时根据国家法律职业从业的需要,确定年度合格比例,由于边远地区地区教育教学质量,地区间的差异等原因,考试应向边远地区倾斜,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再次,考试题型设置方面的改革,司法考试题型设置应多样化,考试内容更加靠近实务,不仅仅局限于选择题,要加大综合考查能力,减少客观题及分值比例,增加主观题及分值比例。第四,司法考试在题型分配及难易度,考试方式,考试结果上进行改革。考试内容题型分配及难易度调整;增加考核方式,如案例审理或讲解模拟评选;考试结果上,通过司法考试不参加公务员考试,直接进入公检法或律师行业等。最后,司法考试内容方面的改革,考试内容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及分值比例,突出宪法的权威性重要性,着重考查宪法法律知识,考查考生法治思维能力,考查考生运用相关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大法律职业伦理的考查力度。

作者:罗云方 黄德霞

法学本科教学管理论文 篇2:

法学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设计和实现

[摘要]本文从法学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内涵和思想基础入手,对传统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学术研究型人才、法律应用型人才、法律复合型人才进行分类培养的目标设计,讨论了适应我国国情的法学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新模式,并从制度保障、教学设施保障和师资保障等方面论述了法学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目标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法律人才 分类培养 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钟新文,吉林警察学院副院长、教授(吉林长春130117)

当前,随着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工作的逐步深入,高等法律教育工作应主动适应科学立法、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公正司法、高效高质量法律服务的需求,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改革,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充分发挥法学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一、法学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内涵和思想基础

(一)法学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内涵

在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后,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形成了以法学本科教育为核心部分,兼顾法学专科教育、法学研究生教育共三个层次的教育体系。法学本科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其教育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我国法学教育质量的高低。法律人才的培养,取决于法学教育的正确定位和不断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取得了很大进步,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但是,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与法律实际工作的联系亟待加强,人才培养质量亟待提高。

培养模式与办学模式、教学模式的范畴不同,它应在办学模式之下、教学模式之上,由培养目标与相关措施构成。有学者认为:“培养模式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而把与之有关的若干要求加以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系统结构。”也有学者认为:“培养模式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环境等方面按一定规律有机结合的一种整体教学活动,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教育本质的反映。”人才培养模式应是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形成的系统结构方式与组织管理活动。为此,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应当为“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法学本科培养目标而形成的系统结构方式与组织管理活动”。其构成要素应当为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学科体系、教学方式、评价管理等。

(二)法学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思想基础

1.古希腊的“博雅”教育思想

博雅(Liberal Arts)教育,拉丁文原意是指“适合自由人”,而自由人在古希腊专指社会及政治上的精英。古希腊倡导的“博雅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认为大学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注重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学生提供人文训练。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认为博雅教育的宗旨是让学生“每件事都知道一点,有一件事知道的多一些”。博雅一词在我国香港地区被译为“博雅教育”,在我国台湾地区被译为“通识教育”,而在大陆被译为“素质教育”。在法学本科教育中强调这种素质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素质教育对完整知识的追求摆脱了传统法学本科教育过分追求专业教育的误区,因为“素质教育只有与具体的实践环境相结合,充分考虑各种具体教育条件和教育对象时,方能形成一定的教育模式”。博雅教育思想对于法学本科分类培养模式起到了指导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在素质教育指导下,法学本科培养模式选择了新的价值取向,即根据法治国家对法律人才需求多样化的特点,法学本科分类培养模式进行了不同的目标定位和培养方式,以满足社会需求及个性的发展。第二,在素质教育指导下,法学本科分类培养模式可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兼顾不同个体对知识广博性和纵深性的需求。从主观方面,“博雅教育”思想为法学本科分类培养模式奠定了思想基础。

2.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史学家马丁·特罗将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为分三个阶段:即精英教育阶段、大众化教育阶段和普及教育阶段。他提出,根据教育阶段的不同,高等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组织管理、质量评价及高等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等都需要调整变化。

随着大学本科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接受本科教育不再是那些具有较强能力和较高素质精英们的特权,法学本科招生人数也逐年递增,由于受高等教育人数的增多,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也逐渐拉大,如同一专业、同一班级学生之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方面存在差异;学生之间的智能水平、情感态度、学业成绩等方面也各有不同;学生在兴趣爱好、择业方向、文化基础、学习能力方面也显现差距。部分本科生具有较强的学术科研能力,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其本科毕业后的目标定位予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更多的本科生希望学以致用,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从事法律实务或其他实际工作。这些变化不仅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增加了难度,也必然引发法学本科培养模式在目标定位、课程教学、师资配备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变化。在客观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为法学本科培养模式从单一化向分类培养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传统法学本科人才教学模式分析

(一)理论研究型人才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风行于19世纪以来的各综合大学法学院,它一般依托于综合性大学的学术条件和学术资源,以理论为核心价值取向,以对学生心智培养和知识的扩展作为学校的教学目标,以推理能力与文化的积淀作为教育的具体目的,以文化、推理、解释作为教学的具体内容,这种模式强调理论研究,注重对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养成科学研究的精神和态度,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多样化人才。研究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当引导者、辅助者、答疑者的角色。“这是一种能让学生在科学研究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和激发创造动机的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建构主义为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持,建构主义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论,强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只起到促进的作用。这种培养模式的优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文化、学科以及各方面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学生对学科进行深入的理解、不停地探究,以致最终具备创新性研究能力。然而,由于过分追求对理论与文化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的价值,导致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大降低,很难适应法律实践的要求。

(二)美国Seminar教学模式

Seminar教学模式18世纪产生于德国柏林大学。当时大学开始摆脱传统的宗教束缚,采取教学自由和研究自由的教学范式,主要形式是讨论、探究和习作。讨论的目的不仅在于教学,而且为了科学研究。19世纪70年代,Seminar教学模式引入到哈佛大学,之后在美国的大学中得到真正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Seminar教学范式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旨在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的、有深度的学习体验。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将课程大纲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及各自的兴趣,自己选定研究单元,阅读自己负责的单元内容及参考书目,然后由教师组织学生民主讨论,学生在相互发言和倾听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分享他人对研究内容的理解,最后由教师提出指导意见或修改意见。Seminar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教师通过成绩评定有效地监控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逐渐淡化了教师的话语霸权,形成了民主、开放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养成了强烈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Seminar教学模式蕴含的教育理念与研究方法,对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三)诊所式教学模式分析

20世纪60年代,美国各大学法学院普遍兴起“诊所式”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培养实习医生的形式,在法律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立法律诊所,培养学生的法律专业意识理念,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缩小法律教育与职业技能的距离。在诊所式教学模式下,教师起着指导与评价的作用。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实践性和对社会的有用性,主要关注学生将掌握的法律知识与技能有效地运用于法律实践。它的优点在于:第一,这种模式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价值。诊所式教学模式使法律教育更加民主和有效,它关注到学生个体间在能力、潜力、观点方面的差异,通过承认这种差异的存在,指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修正,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了解如何获得和运用法律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能够适应不同学习风格和不同能力潜力学生的要求方式,从而体现了法律教育的民主思想。第二,这种模式符合法律教学模式的个人价值。诊所式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和评价,对学生在诊所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监督,可以有效操控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教学相长,而且起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和职业能力提高的作用。但诊所式教学模式同样具有局限性,它无法充分发挥全部学生的积极性,相反,更多学生在诊所学生和当事人学生关系的例子中,总是选择最容易、最简单的角色,这对学生的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尽管美国经验是中国法学本科教育重要的借鉴资源,但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不断修正和完善。

(四)案例式教学模式分析

案例式教学模式起源于哈佛大学的情景案例教学课,之后迅速被全球高等教育所接受,成为公认的最有效的教育培训方式之一。案例式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具体的情境,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不断转化。它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贴切、恰当的案例,通过吸引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达到使学生掌握所学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能力的差异,选择难易适度,易于被所有学生理解的案例,最好选择与学生职业有关联的案例,以便于激发他们的兴趣,有助于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案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提出案例、回答学生提问、评价学生对案例的答复并给出标准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自己判断、推理,并最终得出正确结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法律分析和推理,锻炼学生的职业思维和判断力,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司法文书写作能力、司法经验与司法技巧,解决了学生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下所忽略的实践问题。但是,由于这种模式选用固定的案例,通常带有标准答案,无法使学生注意到不同法系在判决中体现出来的细微差别。此外,教师的实践能力有限,无法引导学生区分法律规定与法官解释之间的差别。

三、法学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目标设计

(一)法学本科人才的培养类型

根据法学本科学生的兴趣、能力、潜力、择业观的不同进行选择,可将学生分为三类,实行分类培养。第一类为学术型法律人才培养方向,以那些寻求更高层次教育的学生为培养目标;第二类为法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通过适当开设国家统一司法考试涉及的相关法学课程,以培养法官、检察官、律师为目标;第三类为法律复合型人类培养方向,兼顾法律课程体系与特定专业技能,培养既懂法律又具有其他专业知识背景的跨专业人才。在具体培养目标设计上,将分类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人学前五个学期,第二阶段为后三个学期。在第一阶段中,强调通识教育,对学生普遍进行公共基础课程和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在第二阶段,开设三个培养方向的专业课程群,对学生实行分类培养,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能力选择不同的培养方向。

(二)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设计

学术研究型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具备一定研究能力和潜力,将来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和寻求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学生,这类学生毕业后有一部分甚至大部分将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

在培养学术型人才方面,学校应加强与国内外一流法学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国内外一流法学院校的参与,通过合作研究、师资互派等双向交流的形式,确保高水平、高学历、有丰富科研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资源。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要体现前沿性、国际性、实践性,不仅要开设法学专业课和实践课程群,而且要开设法学研究关联学科的课程群,如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此外,还应开设重大社会问题研究课程群,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就业问题等,这些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社会现实的人文关怀,而且能够拓宽学生的研究视野。在教学模式上,应采用“理论研究型人才教学模式”和“Seminar教学模式”。同时,适当调整固定的教学模式,为学术研究型人才提供更多和更灵活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如增开学术论文的指导与训练课程,在选题思路、谋篇布局、资料搜寻、文献综述、格式安排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训练,提高他们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在具体教学中,除指导学生运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外,还应引人多种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法、成本收益分析法、参与观察法等,以开启学生的研究思路,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三)法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设计

法律应用性人才是指既有法学理论素养,又有法律实践技能的人才。这类学生毕业后的志向是从事法律实务,如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等。

基于法律应用性人才的特点,对其培养应妥善处理好法律理论教育、法学实践教育、司法考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在具体教学模式上,可采用“诊所式教学模式”和“案例式教学模式”。在与司法考试有紧密联系的课程上,应注意提高单位时间摄取知识的效率,以讲授为主,以讨论、提问等互动方式为辅,帮助学生提高司法考试的通过率。在案例教学中,增加《庭审原理与实务》课时,将刑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等部门法的实体法与诉讼法相结合,用相互交织的真实或虚拟案例将其贯通,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思维与法律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案例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外,学校应聘请有经验的法官或律师定期来校做报告或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训练,积累学生日后从业的原始资本。同时,增加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如组织学生开展法律宣传、假期调研、法庭听审、实际单位实习等。在管理制度上,强化实习制度,将日常教学和实习方式制度化,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考核。严格通过量化学分制,对学生法律技能和素质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

(四)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设计

法律复合型人才是指在学习法学专业之前,具有其他专业学习背景的法律人才。法学本科复合型人才主要指来自于专升本中具有不同专业背景和申请第二学位的跨专业人才。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律复合型人才在社会上越来越发挥出其跨专业的优势,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青睐。

对法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北美模式和澳大利亚模式可资借鉴。北美模式主要针对已经获得其他专业本科学历者进行法律职业技能训练;澳大利亚模式主要通过选课制和双学位制,完成法学本科教育和其他专业的本科教育,学生经过6年左右的学习获得法律和其他一个专业的双学士学位。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也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主要针对已经取得一个非法律的第一学士学位的学生进行招生,培养跨专业的第二学士学位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通过两年的理论学习完成第二学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迅速发展,跨专业的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这类人才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上,应将“Seminar教学模式”、“诊所式教学模式”和“案例式教学模式”相结合,既培养其法律思维的能力,又培养其法律应用的能力;在课程安排上,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开设法律专业与其他专业相结合的课程,让学生发挥其专业基础的优势,重点掌握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如通过开设经济法中与国际贸易相结合的课程,增加国际贸易中备货、检验、运输、保险、付款中纠纷解决和处理的课时,使那些具有国际贸易专业背景的学生能够将其专业知识与法律知识相结合,拓宽专业口径,满足社会需求。通过这种目标设计,可以使法律复合型人才既能发挥专业特长,又能解决复杂的法律问题,更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法学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目标的实现

(一)制度保障

健全制度是实施法学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保证,应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质量评价制度和完善的学分制度来保障法学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实施。

质量评价制度,是指以培养目标为依据,通过对培养过程各方面信息的搜集,依据一定标准对培养过程及人才培养质量做出评估和判断,由此而采取的一系列制度。由于法学本科生在知识认知、意志品格、兴趣爱好、技能训练素质、择业方向等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法学本科分类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必须根据培养目标的多样性和培养方式的分类而形成多元化的质量评价制度。这种评价体系体现在具体教学层面上,首先应针对不同课程的教学形式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是针对不同的课程属性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具体的考试测评手段方面,应实行多元化的考试评估体系,推广开卷、口试、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实施以能力考核为主的评价模式,真正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学分制是指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以学分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自主选修课程,通过采取多样的教育规格和较灵活的管理方式,以达到毕业要求和获得学位的总学分。学分制的优点在于通过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弹性教学计划安排,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选修实习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以实现最终分类培养模式的总目标。因此学分制是实现法学本科人才分类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学分制的实行,推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手段,针对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和更合理的成才条件,不仅能够开发学生的潜能,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更合理地构建法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教学设施保障

分类培养模式要求学校应具有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实验室、资料室和实习基地,以保证分类教学的需要。但目前大多数法学院校的实习实践基地不足,无法满足研究型教学和应用型教学对图书资料和实验基地的要求。对此,法学院校应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法学实验实践教学基地,基地下设“法学图书资料中心”、“模拟法庭实验中心”、“法律诊所”、“法律援助中心”、“证据技术实验中心”、“司法文书训练中心”等机构,投人配套经费,加强实验实践场馆设计、建造工作,为学生法律实践知识技能需要提供实验和实践场所,以方便对学生诉讼文书写作、谈判与调解、证据调查、法庭辩论、法律咨询等方面的实务技巧的培养与训练,提高对学生全面法律执业能力的培养。法学实验实践教学基地除开展常规的教学工作和学术交流、学术讲座外,还可倡导学生以协作或独立的方式广泛参与到为社会提供法律援助和无偿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之中去,使他们的法律知识能学以致用。通过这种综合性的实践平台建设,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设施来保障教学,而且可以实现大学教育、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三个功能的有机统一。

(三)师资保障

分类教学模式需要职称、学历、年龄、经验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作保障。为此,应该重视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行教师聘任制,在法学本科分类培养模式下,根据学生三种培养方向的需要,选择适合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师,根据教学、科研任务的需要,将教师定岗、定编、定责,对学生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将有雄厚理论功底,具备较高科研能力的教师充实到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队伍之中;将富有实践经验,从事过实务工作的教师分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行列。对于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选课制和双学位制来实现。从目前我国法学院的教师队伍实践能力上看。尚无法满足分类培养模式的需要。因此,有必要采取进修制、交流制等方式,鼓励教师多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做访问学者,到实践部门调研、实习等,促使教师不断更新和丰富自己的法学专业知识,掌握实际工作技能。同时,加强与社会法律实务部门的联系与合作,聘请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来校做报告、兼职授课等。此外,还可效仿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由导师指导学生进行选课和学习,向学生提供本科生的教学计划、选课要求、毕业要求等信息,对少数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解决学习问题和难题,指导学生科研方向,更好地因材施教,确保法学本科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取得更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袁海军)

作者:钟新文

法学本科教学管理论文 篇3:

浅谈大类招生下的法学本科教育

[摘 要]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教育体系改革,大类招生成为大势所趋,这种将相同、相近学科门类,同院系或是不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的模式因关系到学生未来专业的选择与发展方向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在大类招生问题方兴未艾之时,各大高校在大类招生制度下对法学本科教育做出的相应调整也备受关注,是停滞不前还是继续改革创新都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大类招生的概况与现状,当前大类招生下的法学本科教育应从课程体系设置及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发挥大类招生的优势,培养出更优质的人才。

[关键词]大类招生;法学教育;不利条件;建议对策

大类招生的全称应该是按学科大类招生,与按专业招生的模式不同,是高校实行“通才教育”的一种改革。具体表现为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进校后按大类培养,学习一年相关基础课程,大一下学期结束后,根据学生志愿、学习成绩及综合素质,再进行分专业学习。这种模式不仅顺应了当下兼容并包的教育氛围,也为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度。不过,事物的发展总具有两面性和特殊性,且法学的本科教育较其他學科而言又有其特殊性,对于法学本科教育采用大类招生的模式,是否符合法学专业的教育要求,在实施中又遇到了哪些难题等问题,本文将着重展开梳理和探析。

一、大类招生下的法学本科教育概述

所谓大类招生下的法学本科教育即在大类招生的教育模式招收和培养法学本科人才。在当下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各大高校及其独立学院在不断探索自身的发展途径的同时为优化专业结构、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积极推进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即按照专业大类录取学生,经过一年或半年的通识培养后,学生按照意愿进行专业选择,多渠道满足学生专业修读需求。而现阶段大类招生下的法学本科教育主要有按一级学科(群)或二级学科(群)招生模式、按院系招生模式、通识教育模式,各个院校根据自身法学专业本科的发展水平、专业程度以及相应需求选择不同的教育培养模式,统称大类招生下的法学本科教育。

(一)历史沿革与社会背景

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相应的教育改革最先在北京大学开始酝酿和实践。到了20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方针,并于2001年正式开始实施“元培计划”①。随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重点大学也顺应潮流陆续加入到大类招生的队伍中,根据各自的办学定位和学科的专业特点实施大类招生的培养制度。

(二)必要性与可行性

1.减少专业选择的盲从

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在专业选择方面只有一个大致的方向,但是对该方向涉及的具体专业的细微差别还不够了解,难以做出适合自己的判断,因此往往会陷入随大流、追求所谓热门专业的误区。而按照大类招生的学校,学生在进入学校后经过一至两年的通识教育培训,已经学习了一些基础课程和技能,对各个专业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再利用与学长学姐、辅导员、专业教师的交流,加深对分流专业的理解,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未来规划,在分流时进行一次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不仅降低了专业选择的盲目性,也能有效避免填报志愿时专业“过热”或“过冷”的窘境。

2.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说,大学与高中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充满了诱惑,较为宽松的学习氛围也很容易让初入校园的学生迷失方向,找不到学习的动力,大类招生通过竞争选专业的方式,激励学生为了能够选到心仪的专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有效预防大学新生因目标不明晰而产生的学习倦怠心理。

3.更能适应就业市场需求

在就业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的很多专业设置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纯粹的专业教学也会导致学生其他能力的缺失,使得学生毕业后无法快速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而采用大类培养的模式一定程度上更强调基础能力的培养。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得更全面、更扎实,综合能力比较高,知识面比较广,适应能力也更强,能更快地融入人才市场成功就业。

二、大类招生下的法学本科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等法学本科教育发展迅速,体系日趋完善,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不能忽视的是,法学专业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缺乏将理论与现实生活有效对接的能力,导致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紧缺。在此基础上,教育部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工程措施,旨在解决当下我国高等法律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而当下教育改革更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也给法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需要面临更多更加复杂的问题。

(一)大类招生下的法学本科教育的现状

现阶段,将法学专业纳入大类招生体系的高校招生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根据一、二级学科招生模式,将一些具有相似特点或相似属性的部门或专业合并为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例如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它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法律和新闻合并为公共管理大类,统一招生。二是按院系招生的模式,即根据招生方式,学院或系通常招收一个或多个专业类的学生,如西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招收“法类”学生,大二再以分流的形式确定具体细化的法学研究方向。三是通识教育模式,即新生入学后不分专业文科,进入大学进行通识教育,主要学习基础课程,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课程体系的全面改革,所有的课程都经过重新安排和改革,经过一年的学习,又被划分为不同的专业。通识教育模式的代表是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学生是根据文科和理科入学的,主要学习通识选修课和专业平台课,实施通识基础教育。四是按“基地班”“实验班”模式招生,如南京大学的社会科学实验班,将法学、社会学、政府管理学与信息管理学统一纳入社会科学实验班。

总的来说,这些高校通过探索按专业分类招生模式,按专业分类培养法律类本科人才,又通过不断完善相应的课程改革,构建以学生为导向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然而,将原本统一、自成体系的法学本科教育进行这样的改革显然会遇到不少问题。

(二)大類招生下的法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法学教育问题上,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二元性”学说,即法学教育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实践技能。从法学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来看,它既负责人文学科的理论教育,又负责人文学科的职业教育。从教学内容上看,它体现为法律知识体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以及具体技能、职业思想和法律职业道德的培养。从培养目的上看,它也体现了学者型人才与实践型人才的相容性。法学的独特性、多元性决定了它的二重性,而这种与生俱来的二重性也是当下法学教育的发展绕不开的一大难题。而在二重性的问题尚未解决的情景下,大类招生模式的加入让法学教育者们又面临更多的挑战。

1.课程设置不够规范合理

法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类学科,需要打好基础、日积月累地学习,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大类招生在课程设置上让学生在大一学年学习的内容没有包括任何法学基础的部门课程,学生无法对法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有一个具象的了解。

不仅如此,这无疑加重了选择法学专业的学生在日后的学习负担,也在无形中给授课教师的教学备课带来压力。课时压缩带来的还有学生选课范围的缩减,让学生们自主选择的余地也变小,相比较大类招生的法学本科生,非大类招生的法学本科生在学习基础专业课的同时,也有更多的时间选修与法律相关的课程,多方面地提高法律素养。

2.学生基础课程学习动力不足

大类招生的初衷是让学生通过大一课程的学习对可供选择的四个专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专业选择提供理性思考的空间。然而,笔者通过与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后选择法学的学生交流后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自己在大一一学年并没有学到对法学专业有实际帮助的内容,这无疑偏离了大类招生的初心。同时他们也深感专业分流后课时的紧张与考试的密集,由于学时的缩减课时也随之压缩,这样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充分消化所学内容,有些急功近利,也不利于专业化法学人才的培养。

3.专业完整性联动性减弱

法学本就是一门独立完整的基础性学科,在大类招生之前,各大院校的法学院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设置了不同的院系,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法学院就下设了理论法学系、宪法与行政法学系、诉讼法学系、民商法学系、经济法学系等七个分支,各个学院之间相互联动,相互交流,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法学学习生态环境。而法学大类招生简单地将法学与其他基础学科归为一类,并作为一门概括性较强的专业学科,这种做法不仅让法学专业丧失了完整性,也削弱了各个不同类别法之间的联动性,让学生局限在笼统的法学大类中,缺乏专业性与针对性,因此与专业相关的大型活动的举办也愈发困难。

三、完善大类招生下法学本科教育制度的建议

基于大类招生下法学本科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不难看出当前我国的法学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大类招生的制度中既保持法学专业的独特性,又让其能恰到好处地融入当下本科教育制度改革的浪潮、迎合教育发展趋势是当下法学本科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笔者认为可以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课程体系设置方面

课程设置无疑是法学本科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为本科生提供了基础的学习框架,而根据前文的分析也可得知,大类招生下法学本科教育的诸多不利因素都是由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的,因此针对课程体系设置,笔者有如下两条建议。

1.合理安排专业课课时

专业课是法学生的基本功,然而很多学校由于大类招生打乱了原有的课程设置体系,使得专业课课时大幅缩减,本该循序渐进的课程也不得不集中开设,给学生和授课教师都带来了巨大压力。基于此,采用法学学科大类招生院校更应该仔细地研究学生的培养计划,合理安排专业课课时,将其与大类招生的课程安排合理对接,达到最优效果。

2.适当丰富非专业课课程

清晰的逻辑思维与思辨能力、灵活的口头表达与随机应变能力对于法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来说必不可少,然而这些能力仅靠专业课程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在选修课程的设置方面可以增设与法律相关的课程,如博弈论、逻辑学、模拟法庭等,拓宽学生的眼界增加相关知识的储备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其日后的法学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帮助其专业知识的吸收和消化。

(二)教育管理方面

除了将大类招生与专业法学教育接轨的科学的课程设置,合理高效的教学管理也是让大类招生真正发挥其与众不同的优势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改进。

1.开展专业导学类活动

高校可以在学生对专业课程都还不太了解的阶段开展丰富的专业类指导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法院、监狱等与法律相关的场所,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个专业日后在社会上的位置、职能和功效。邀请一些法学大家来学校举办讲座及相关的报告会,让学生对法学专业最前沿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邀请优秀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感悟,谈谈自己对法学专业的看法与体会,通过间接经验启发激励大家。举办与法学专业相关的趣味活动,如法律常识知识竞赛、模拟法庭②、辩论会等,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法学专业的兴趣,增强对法学专业的认识。

2.落实专业导师制

针对大部分大一学生面对众多课程而感到迷茫失去目标这一问题,可以相应地设置专业个人导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方法、选课及专业方向的选择、职业生涯规划等多个方面进行指导。法学专业的导师可在大一传授一些法律学习的方法,推荐阅读书目,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做出有效的回答。个人导师制的落实对于学生信心的树立、归属感的获得都有很大影响,导师的正确指导与有效指引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未来专业的学习都有很大帮助。

3.提供专业科学的大一学年综合能力分析图

通过对学生大一学年的学习情况及综合素质能力的分析可以绘制出相应的专业学习趋势图,通过大数据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及特长优势有一个较为科学清晰的认识,也帮助学生在专业分流时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而不是盲目跟风。对于法学专业本身而言也更有利于高效地吸收合适的生源,提高整体实力。

四、結语

近些年来,在教育体制改革领域,大类招生一直是一个争议不断的话题。它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趋势,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改革,是21世纪本科人才培养的理性选择。但是,在其实施过程中,像法学一样有其特殊性的专业普遍存在,如何让大类招生的体制在这些专业中仍发挥功效,如何解决专业和大类之间的矛盾冲突,其教学管理者必须根据这些专业的实际情况,围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相配套的教学计划是否成熟来谨慎地实施大类招生,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大类招生的优势,培养出更优质的人才。

[ 注 释 ]

①元培计划是“元培计划实验班”的简称,现已更名为“元培学院”。元培计划是北京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为了探索21世纪中国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而实施的一项本科教育改革计划。

②模拟法庭一直被各法学院广泛采用,是法律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方式。模拟法庭通过案情分析、角色划分、法律文书准备、预演、正式开庭等环节模拟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及仲裁的过程。

[ 参 考 文 献 ]

[1] 苏力,徐姝,杨阳.独立学院专业大类招生的研究与实践——以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10):149-150.

[2] 葛云松.法学教育的理想[J].中外法学,2014(2):285-318.

[3] 唐苏琼.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利弊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1):88-89.

[4] 方流芳.追问法学教育[J].中国法学,2008(6):14-21.

[5]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二)构筑大类培养和自由转专业的成才通道[EB/OL].[2015-02-16].http://www.moe.edu.cn/jyb_xwfb/s5989/s6635/s8537/zl_cxgt20150611_189

967.html

[责任编辑:刘凤华]

作者:姚天冲 罗翊维

上一篇:教学类型分析论文下一篇:海外农业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