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改革的婚姻法学论文

2022-04-27

[摘要]文章从民法所体现的现代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务实精神三个方面,论述了民法课程成为公安院校法学教育首选的原因,并结合当前公安院校法学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公安院校对民法课程的定位及如何设立等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于教学改革的婚姻法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基于教学改革的婚姻法学论文 篇1:

高校民法教学模式的改进要点

摘 要: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民法教学逐步进入了稳定期。众所周知,高校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人才,民法是社会大众切身利益、日常生活的基本反映,这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民法教学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体系,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的发展障碍。基于此,本文将主要从高校民法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而对提高高校民法教学水平的几点建议,以供业内人士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高校;民法教学;模式改革;改进

作者简介:季娜(1982-),女,汉族,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诉讼法学。

高校民法教学的直接目的就是培养具有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实际的高校民法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将多元化的手段进行教学,并且还要重点突出民法的效用。民法的基本要义在于定纷止争、平衡利益,这对社会大众的生产生活具有直接影响。传统意义上的民法教学主要是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把握水平,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水平。但是,不能够长久的促进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这也就制约着高校民法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我将结合我多年的工作经验,就高校民法教学模式的改进要点展开全面研究,以有效促进高校民法教学质量和水平。

一、高校民法教学的重要性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生产生活处于快速变化的时期,这也就导致民法教学处于转型期。在我国,法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参加国家司法考试,才能够有机会获取相应的职业从事能力,这也就是提高了我国民法专业毕业生人才培养的新型模式。高校民法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具有民法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化人才,并且还要与民法教学的基本特点技能型有机结合,最后能够对培养具有专业化和综合化素质的民法人才。高校民法教学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所以我们必须要采用具有差异化的教学手段,全方位的提升民法专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民法具有深刻的法律内涵、法制观念、道德理念,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有利于提升法律的语言表达能力。总之,高校民法教学能够与时代发展需求进行匹配,能够有力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一门具有长久效益的学科。

二、高校民法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职业能力导向

高校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新人才,这也是高校民法教学的直接目的。法学专业的学生要想从事法律范围内的工作,就必须要参加国家的司法考试,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机械性。目前,我国的很多高校民法教学与国家司法考试不相匹配,进而导致这两个环节的脱节。我们都知道,国家司法考试与民法教学的目标均存在差异性,这也就无法有效的促进高校学生就业,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就业困难性比较大。法学专业的学生想要从事民法范围内的工作,首先要参与到国家司法考试,并且还要取得国家司法考试的相关资格,但是很多的高校为了提升自身的知名度,这就形成了一定的认知误区,很多的高校将学生参与司法考试的通过率来证明其民法教学质量。基于这种片面的认知,很多高校并不能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民法人才,这样只能培养出相关的司法考试机器。但是,国家司法考试又是通过率比较低的一项考试,这也就无法形成强劲的吸引力。同时,很多的高校都开设了法学专业,但是,每年所需要的法律人才又是具有一定数量的,民法专业的就业也就不容乐观。

(二)缺少基本的实践能力

民法专业本身就属于文科专业,所以就致使民法教学的实践水平比较低,主要是以空洞的理论知识为主。目前,我国的民法专业教学依然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依然是采用“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学,无法充分调动其广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的民法教学过程中,民法教学课堂上,我们教师依然是在课堂上讲课,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完全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很多的学生在经过四年的民法专业学习后,在毕业时只是能够掌握少量的理论知识,缺少基本的司法实践能力。我们都知道,在民法的教学过程中,合同书、起诉状等法律文书属于最基本的技能,但是很多的学生并不能很好的对其掌握。比如,我曾经教学的班级,很多学生并不能正确的书写起诉状,文书中的错误随处可见,这也说明我们高校民法教学质量比较低。

(三)学生缺少思维灵活性

高校教育不同于其他学段,必须要确保学习的灵活性,这也要求我们学生必须要具备基本的逻辑水平。民法专业的学生普遍面临思维定势的负面状况,这也就导致他们无法真正的解决社会大众所遇到的民事纠纷问题。同时,民法专业的学生基本都是文科学生,再加上多年的传统理论教学和法条的灌输,使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思维定势,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学生遭遇逻辑思维不足的状况。但是,我们国家的社会生活发展比较快速,这也就导致了我国的民法教学具有复杂性。民事案件又极为繁杂多变,加之我国民事法律的规定较为原则化和简单化。基于此,很多民法专业学生面临很多的执业困难,这也就无法与高校民法教学的宗旨和目的进行匹配。

三、提升高校民法教学质量水平的解决策略

(一)加强对教学理念的创新

高校民法教学的直接目的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同时,还要具有全面的民法知识,在基本的理论知识支撑下,能够具有对相关法律事务进行处理的司法实践能力。高校民法教学必须要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并且要结合学生的就业实际,加强对具有司法实践能力的民法人才。在实际的民法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让学生了解到民法体系中所包含的基本精神,同时,还要对民法的相关原理进行把握,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司法问题的能力。作为高校法学专业最具代表性的学科之一的民法,始终引领着法律教学的前沿。民法教学必须要对其中所蕴含的基本精神和原理进行教学,但是需要以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为基准,逐步培养起学生获取法律知识、培养民法意识的能力。民法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其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思辨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另外,民法的学习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修养,这也就是我们高校民法教學的重点,如果社会上缺少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司法实践能力,就会对高校民法教学质量产生负面的影响。基于此,高校民法教学模式具有现代化风气,逐步树立起自由、平等的社会意识,这为高校民法教学提供基本动力。

(二)应用创新型的民法教学模式

高校民法教学跟其他学科是具有一定互通性格的,这是学科教学的基本特性。传统意义上的民法教学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均是以我们教师为中心,主要教学方式就是为教条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无法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学习民法的积极性,归根结底还是应试教育主导下的教学。同时,传统的民法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创新,应用过诸多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法、情景交融法等,将民法应用于实践,这是民法教学的基本落脚点,民法教学总体上是一门应该落实到实处的学问,其最主要的使用方法是教授给学生理解和应用民法的基本方法。同时,还要不断的加强民法教学的职业能力导向作用,大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均是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显著作用,高校民法教育的职位导向也是不能够忽视的,尤其是近些年我们国家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面临严峻的发展形势,我们必须要应用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和职业操作水平,为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提供强劲的竞争力。

(三)加强对学生民法思维的重构

民法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与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这也是民法教学的独特性所在。民法是法学专业所要研究的重要对象,但是民法本身并不能作为法律理论而存在,这也就侧面体现出法学专业存在的必要性。基于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高校學生民法思维的重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全面的提升学生对民法的理解。民法思维的建构基础在于民法学所独有的思维逻辑特点,这也是衡量我们新时期立法的重要标准,民法教学中所涉及的立法标准是多方面的,比如诚实守信、利益最大化、道德底线等方面。高校法学专业作为民法的研究者,在社会生活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必须加强对其思路的塑造,确保相关的民法思路能够与民法的基本价值理念相匹配,并且能够在民法基本价值观念支撑下,真正的贯彻和落实。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方面,提升民法教学过程中的逻辑思维体系结构,民法学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并且是一种比较体系化的理论表现形式,我们必须要将民法理解为一个具有完整系统性的框架。民法不仅包括《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等内容,这些仅仅作为实体法的形式存在,只是民法的一部分内容。基于此,我们必须要按照既定的思维流程和逻辑体系进行民法法律体系的构建。第二方面,在实际的高校民法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重视对民法思维的强调,重点突出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引导和构建,逐步为学生塑造出自己的民法思维。

(四)加强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已经广泛的应用到高校教育中,其最直接的教学目的就是判断现实生活中某种行为是否符合民法的基本规定。在这一过程中,案例教学的逻辑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我们必须要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引入实际案例的相关思考,并且确保能够最直接的向学生进行讨论结果的展示。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加强对案例与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并且对其如何发挥自身效用提供指导作用。我们都知道,民法体系中的语言都是比较简单化,且比较容易理解的专业化语言,只有最贴切的将民法理论应用于实际案例,我们才能够最大化的提升高校民法教学的质量,才能够培养出具有现代民法能力的新式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民法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这是其独特性所在。民法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均是由多个部分形成一定的民法体系,我们也必须运用综合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应用创新型的民法教学模式、加强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加强对学生民法思维的重构、加强对教学理念的创新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逐步掌握民法教学的思维逻辑体系,更好的为民事诉讼的处理流程进行判断,并且也能够为以后的法律实践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贾慧耘.高校民法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法制博览,2017(33):61-64.

[2]张毫.我国高校民法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知与行,2017(4):136-140.

[3]邓爱霞.如何做好民法教学[J].中外企业家,2016(14):192.

[4]曲奕静.试论案例教学法在民法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11):119.

作者:季娜

基于教学改革的婚姻法学论文 篇2:

公安院校开设民法课程的思考

[摘要]文章从民法所体现的现代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务实精神三个方面,论述了民法课程成为公安院校法学教育首选的原因,并结合当前公安院校法学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公安院校对民法课程的定位及如何设立等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公安院校 民法 课程定位和设立 法治理念

[作者简介]马新文(1966- ),女,河南郑州人,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法律系民商法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河南 郑州450002)

一、开设民法课程是适应现代法治社会的必然选择

民法博大精深,是大家最喜欢的一门课程,也是法学课程中最难的一门课程。民法学科是大陆法系基于长期历史发展和知识积累所形成的以成文化、系统化和法典化为特征的民事法律知识体系与法律文化体系的结合。

我国目前法学教育的通说认为:民法学是以民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属于部门法学,民法学不仅要研究民法的各项基本制度以及各制度之间的关系,研究民法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研究民法适用中的新经验、新情况和新问题。由于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部门,它在保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维护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秩序,增强人们的平等观念、民主观念、权利观念、法治观念、自由观念等方面具有其他部门法所无法替代的功能。因此,该法的学习对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建设以及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决定了民法学是我国法学体系中的一门基本学科,决定了民法学在法学教育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基于上述众多原因,民法学成为教育部所确定的法学专业十四门核心课之一。

二、民法课程应成为公安院校法学教育的首选

(一)民法所体现的现代法治理念是民法课程成为公安院校法学教育首选的原因

民法与其他部门法比较,是最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而这些丰富的内容始终都是现代法治社会所追求的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概括来讲,这些内容主要体现为:

1.民法是具有人文精神的。这个内容从民法角度可归纳为四个字——正义追求。因为正义追求是现代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灵魂,从民法基本理论中,通过对人格、自由、公平、诚信等概念的解析,我们最终可以明晰:它们都是民法所代表的正义追求的支撑点,毕竟正义追求最终落实点还是要体现到人的生存状态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本性相通,对正义的追求也就相通。罗马法以来的民法所代表的人文精神,虽然在各国的司法实践中具体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终极目标上、在各种文化背景下其精神核心则是相通的。所以,在民法的学习过程中,讲授和学习的不仅是法律知识,更重要的应该是对法律思想、法律精神和法律理念的教授和学习。这应成为公安类院校民法课程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民法课程在公安类院校开设的使命和特色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

2.民法是具有科学精神的。民法的科学精神可以概括为理性思维。这个内容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个是逻辑实证,另一个是哲理思辨。这两个内容对于整个法学的学习者来讲,都是基本的素质,但对于公安院校的学习者来讲,如果不能同时具备上述两个基本素质是很难学会、更谈不上学好民法的。因为,对民法具体制度的研究,要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和充分的论据论证。另外,在逻辑实证之上要有哲理思辨,不仅具有部门法的知识,还应具有法哲学的知识。应然法和实在法之间的关系,在法理学上是不可回避的,在部门法中也是存在的。民法追求的是理想的市民社会法而建立的是实在法,现实和理想之间存在距离。因此,在追求理想法这一目标下,法律制度一定会不断改革现行法。在研究改革的对策时,要有科学的精神,要有一个高的目标,如忘记目标而单纯地解决问题,就会产生机会主义,就会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产生更多的问题。这对于处于社会最基层、与公民打交道最普遍的警察而言,具备法律的科学精神是适应社会工作“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3.民法是富有务实精神的。民法是最贴近生活的一部法律,通过不断地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理性思维不断提高制度的效率增进福利,这是民法功利的要求。实际上,罗马法的表述包括法学家的论述,有很多东西是非常质朴的,是非常贴近生活的。民事法律就是在探讨生活,在生活中运用一种理性而不是感性的思维来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每个人才能在法律的空间内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进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平衡。过去我们受法典体系和概念法学的影响,过分追求法典的体系完美、概念周延和逻辑严密,而缺乏灵活务实的作风。这种状况,同我国正处于体制变动时期的历史特点,很不相适应。因此,在公安类院校开设民法课程,对于警察学习生活、学会协调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进而正确界定案件、有序开展案件的调查与处理也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二)公安工作的現实需求也是民法课程成为公安院校法学教育首选的原因

法学教育的基本目的,在于使法律人能够认识法律,具有法律思维、解决争议的能力。也就是说,一个法律人应该明了现行法制的体系、基本法律内容、各种权利义务关系及救济程序;能够依循法律逻辑,以价值取向的思考、合理的论证,解释适用法律;依法律的规定,做合乎事理规划,预防争议发生于先,处理已发生争议于后,协助建立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秩序。而这些内容都是一个警察首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从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看,公安类院校法律课程的开设理应定位于为社会输送法律应用型人才。因此,民法教学的目标是掌握民法的基本知识,了解现行法的基本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初步的运用能力以及一定的法律理念和法律思维习惯。概言之,就是培养法律人的素养,培养执法人员之一——警察的基本法律素养。

从以往公安院校法律课程安排的指导思想来看,“重刑轻民”的问题是十分突出的,人们往往认为,公安执法只要学好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就行了。但从实践反馈的信息、从相关法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综合法律素质来看,显然这一指导思想是存在重大偏差的,尤其是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强化,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这方面的问题在公安实践工作中就表现得尤为突出:民事法律是确立财产制度、明确人身权利的基本法,要学好刑事法律或者行政法律,首先必须明确现行法律对于哪些财产制度规定了哪些具体内容、对人身权利规定了哪些具体要求。由于缺乏基本的民法知识,一线的干警往往很难拿准哪些是该警察介入的空间、哪些是警察不该介入的空间,在一般警察的大脑中几乎没有“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界限,于是乎非法扣押财产、非法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等执法不规范、违法的事件实施见诸报端。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警察头脑中缺乏“尊重权利”的意识,没有“公权力是为私权利服务”的观念,以致警察滥用执法权侵犯公民合法权利的案件时有出现、屡禁不止。所以,学好民法知识理应成为当前公安院校法学教育的重中之重。

三、公安院校民法课程的定位及其设立

谈到民法课程的开设,首先就必须对民法课程的定位予以探讨。其次,我们才能谈论如何开设此课程。

(一)公安院校对民法课程定位的探讨

1.民法课程应成为公安类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程。公安法学教育是基于公安职业需求和法学教育相结合而形成的特殊的法学教育部门,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动力。法学教育是以传授法律知识、训练法律思维、培养合格法律专业人才为内容的教育活动。这三项功能归结起来,可以说是两项内容:一是使法学学科的学生掌握法律角色的参照系,即懂得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在其所处的位置上对外观察问题的方法以及独特的推理思维方式;二是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一个将来要走向执法岗位的学生,如果没有掌握法律角色的参照系,知识结构、思维(推理)方式和其他人没有区别,则意味着学业是不成功的,将来是不能胜任法律工作这一角色的,当然也意味着学校没有发挥法学教育的功能。所以,每一个从公安类院校毕业的学生都应具备较为扎实和深厚的法律素质。而作为法律素质的最常见和最突出的表现,民事法律基本能力的体现则是衡量和考核的最基本的标准。

从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无论学何种专业,公安院校的毕业生大都是要充实到司法工作中去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要充实到公安第一线的。而公安一线的涉及面大都是与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问题也都是需要直接或间接地运用民事法律知识才能予以妥善解决。所以,现代社会对警察的要求从质量上讲是很高的:警察首先应具备现代公民意识,然后才应具备专业角色意识。有鉴于此,民法课程理应成为公安类院校的基础课程,应成为公安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程。

2.民法课程作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应如何协调。目前,公安类院校在办学指导思想方面,为了生存和发展,大家都在突出专业特色、公安专业特色。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传统的“厚基础、宽口径”的观念正逐步被带有功利色彩的“突出专业课程”的观念所替代,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诸如民法之类的基础课程被大量地删减和忽视。这一观念的转变显然是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也是不符合现代就业观念的。

从现代的法治观念对执法工作的要求来看,警察的执法工作虽然带有一定的职业色彩,但最终还是体现为遵守和维护法律的效果。对于现代警察而言,如何实现社会安全使命和法律安全使命的有机结合,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法律权利,已从更高的程度对警察的执法意识和执法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实际工作中,警察綜合素质的高低尤其是法律素质的高低,将关系到公安工作的成败。从美国的辛普森案件到国内的杜培武案件,我们不能不说警察把现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已经运用得淋漓尽致了,但为什么没有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呢?原因就在于警察的法律意识、执法水平没有达到法律的要求,其结果就是警察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没有得到法律和社会的认可,相反,警察在诸如此类的案件中备受社会的质疑和苛责。

因此,公安院校的教育不应仅仅重视专业课,更应该重视与专业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应从提高法律素质的培养入手,以增强和提高警察法律意识为最终目的,使学生在最初的基础教育阶段就形成较为明晰的法律思想和法律意识,从而为以后的警务实践提供符合法律需求的最低保障,使后期的警察业务工作能够体现出应有的社会效益和法律效益。笔者非常赞同这样一句话: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执法者,首先他必须是一名合格的守法者。否则,你就无权去指责别人的不是。这是所有警种的警察都将面临的最直接的、也是最尖锐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安院校的课程设置就必须既要实用又要科学,既要有整体的体系感又要突出实战需要,既要有前卫的执法观念又要有贴近一线的风格。而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专业课与基础课的比例安排上最大限度地拓展专业基础课,同时还要在这些专业基础课中尽可能地拓展法律专业课程,尤其是那些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宣传和普及法律精髓的课程,而民法就最具备这些优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安专业课程是需要民法这一特别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基础保障的,二者之间是基础与拓展的关系,不存在矛盾和冲突。

(二)公安院校民法课程如何设立的探讨

1.作为必修课程开设。从目前公安类院校有关民法的课程设置来看,作为必修课课程开设的主要是法律实务专业和相关的治安、经济侦查、交通管理专业,其他公安类专业大都是不开设民法课程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专业在今后的执法中是要直接运用民法的相关知识的。所以,这些专业的课程设计者认为从实践角度讲,开设民法课程是必须同时也是无奈的选择。

其实这种课程设置模式下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没有经过民法专业训练的学生在法律思维观、法律适用观以及法治理念方面都存在“法律素质匮乏”的问题。具体表现就是“权力产生于权利、服务于权利”“警察权力受公民权利制约”“警察权力必须严格依法行使”“警察侵权理应理赔”等观念的缺乏。而这些观念对于执法者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2.作为选修课程开设。和上面的情况相关联,有些专业的课程设计者考虑到专业课程有限、学生就业需要、学生再深造需求等原因,在课程设计方面认为:应当为民法的学习留有一定的空间,但受课时限制,只能定位在选修课这个层面。

这种课程设置模式下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由于选修课课程有限,教师在讲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系性都较差,接触到的民法理念和基本理论都会大打折扣。

3.以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开设。这种课程设计模式应该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毕竟,民法的内容丰富、知识结构庞杂,要在有限的必修课程中完成整个知识结构体系是非常困难的。为了弥补必修课中知识重点的缺失,有条件的话,一般任课教师都会积极向校方申请开设与民法体系密切相关又可自成体系的专业选修课程,如“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知识产权法”等。通过这两种课程设计模式的结合,就可在相当程度上强化学生的民事法律意识和现代法治观念。

4.以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外加专题讲座的方式开设。民法本身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最多,使用频率最高,但却是相对落后的部门法。在课程教学进程中,作为课程内容设计的安排,上述第三种模式虽然已经基本达到了普及法律知识、培养专业法律思考模式和逻辑思维模式以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目的,但由于是按照课程体系进行讲解的,理论深度和专业视角都会受到一定限制。为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其专业能力,在可能的情况下辅以“民法专题讲座”,无疑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民法课程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人们了解、掌握基本法律知识的显著标杆,作为政法类院校的公安院校更应加强民法课程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民法课程成为各类公安业务知识的强大基础和后盾;通过民法课程的开设,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现代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实现为执法队伍培养符合现代法治要求的合格执法人员的办学宗旨和目标。

[参考文献]

[1]曾宪义,张文显.中国法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郑成良.法律思维是一种职业的思考方式[A].葛洪义.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第1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3]刘爽.中国警力严重不足 职业化刻不容缓[J].法律与生活,2003(2).

作者:马新文

基于教学改革的婚姻法学论文 篇3:

新常态下“基础”课专题式教学研究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新常态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针对大学生实际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要任务。专题式教学改革通过梳理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在强调理论逻辑中凸显问题意识,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思想和实际展开专题设计,以价值标准引导行为规范,发挥教师团队优势、整合教学资源、创新考核方式,真正实现“基础”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关键词: 新常态 专题式教学 基础课

2005年《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颁布至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4门必修课之一,在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及对党和政府信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在讲授了十年之后,“基础”课程同时也面临包括授课对象、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授课新常态中的新变化。新形势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任务和要求,结合“基础”课新常态中的变化,本文拟从课程内容的理论逻辑、基于问题意识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三个方面探讨专题式教学在高校“基础”课中的运用与实践。

一、基于理论逻辑的课程内容分析解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面向大学新生开设的一门融政治、理论、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公共政治理论必修课。“05方案”规定,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从“基础”课的性质和任务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始终贯穿于课程体系的主线。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与师生举行座谈会中谈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作为贯穿于“基础”课课程的主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际,引导大学生在“知、信、行、成”上下工夫,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学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知而信、信而行、行而成”,通过自我修养把内心的品性外化为自觉行为,把知识转化为美德,努力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言行的基本准则,并身体力行推广到全社会中。

二、基于问题意识的专题式教学设计与实施

近年来,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专题式讲授因其在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习兴趣等方面的优势而成为一种热门的教学模式。专题式教学,通常是立足于教材内容的逻辑体系上,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围绕授课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专业特点,重新对教材体系的各个章节进行加工和整合的课堂教学方式。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打破了常规按部就班的传统,在重新设置新的教学专题后,有针对性地展开经典理论的系统讲授,授课主线清晰,逻辑递进性更强,每个专题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设计运用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教育实效性更加明显。

如前所述,在讲授了十年之后,“基础”课程面临包括授课对象、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授课常态中的新变化。从授课对象的新变化看,大一学生多为95后,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环境中成长,思想活跃,思维跳跃,从小接受多元价值的影响,并且在以往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接触过本课程相关知识,如果还是依照传统的方式照本宣科,很容易在教育上流于形式,实现不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目标;从教学手段的新变化看,多媒体的运用使得网络平台中的微课、慕课成为优质的共享资源,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拓宽,偏好呈现多样化,师生之间可以通过QQ、微信等常用社交工具进行有效交流,不拘于课堂与校园;从考核方式的多样化看,传统的四六开考核方式以期末论文的分数为主,不利于学生把平时的关注度放在“基础”课的学习中,而结合每个专题多样化的实践考核方式,适当提高平时成绩在评定中的比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在学习每个专题中的求知欲,而且能够更加公正地体现出每个人在整个学期的课程参与度。“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以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问题为视角,依据新常态中的新变化重构“基础”课课程体系的专题式教学,势在必行。

在设计与实施专题式教学的基本路径上,一方面,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线,在课堂讲授中始终把引导大学生确立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另一方面,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困惑和疑问,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的合力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领和实践的锤炼下,大学生通过自律行为,逐渐提高思想觉悟和实践能力的水平。

基于问题意识的專题式教学设计,我们将教学章节整合调整,专题内容设置如下:

第一讲,站在新的起点,自信扬帆起航;第二讲,坚信党的领导,追求人生理想;第三讲,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第四讲,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五讲,加强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第六讲,学习法律常识,领会法律精神;第七讲,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第八讲,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第一至五专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教学内容上的具体展开。初入高校,调整与适应是每一位大学生都必须面临的。在经历了高考这一人生重大事件之后,许多大学生因为奋斗方向的缺失而变得彷徨、迷茫,重塑目标和理想在这个阶段至关重要。在围绕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讲授的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与新生活,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启发青年一代从使命感和责任感中找到人生的正确方向,认清身上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将人生目标的确立与国家的发展建设联系在一起,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为人民服务联系在一起,将道德品质的锤炼与社会主义荣辱观联系在一起。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信党的领导,在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把理想转化为现实。

第六、七专题是对大学生展开的法律素质培养。在当今中国,法治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大学生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应该熟悉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运行及法律体系中的各个法律部门,在思想上认同,在行动上践行,在社会中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养成法治思维的方式和依法办事的习惯,保障法律至上的地位。

第八专题围绕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婚姻家庭生活三大领域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展开。大学生入校之后将更加密切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本专题旨在帮助大学生恪守良好的社会公德、培养自律的行为习惯、锤炼高尚的道德品格,为人生的重大课题打下基础。

为了保障八个专题的有效实施,我们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整合优质教学资源

作为一门公共政治理论必修课,基础课要求授课教师具备基本的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与法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而在实际情况中,熟练掌握这些内容的老师并不多见。如何将教材中的理论体系转化成为学生头脑中的“知道和理解”,这就需要取众人之长,吸纳课程组授课老师在各自学科领域的优势来开展各个专题的设计。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在教学预备环节,教研室依据个人学科专业的特点,安排一位教师为主负责一个专题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其他教师为辅多渠道地搜集热点时事及优秀的微课、慕课信息进行补充。在正式授课之前对搜集到的所有资源进行汇集整合。这种集体备课的运作方式一方面综合了各位教师的优势,另一方面保证了授课环节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在教学实施环节,每位教师都有其自身魅力和特点,有的擅长理论讲述,逻辑思路清晰严谨;有的擅长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妙语连珠;有的擅长情感共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研室通过组织同行听课及教学交流,取之所长,提升能力。在教学反馈环节,参考学生的教学建议有针对性调整和完善教学设计。每年定期外派教师去兄弟院校观摩学习,切实促进授课教师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2.优化多种教学方法

基于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对待“基础”课态度和偏好的不同,每个专题的教学节奏和教学方法的设计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兴趣和专业有的放矢,授课内容要体现热点,体现学生所关注的问题,而不是高高在上,自说自话,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例如在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清晰的教学逻辑有助于这个教学主线的掌握。首先,教学导入设计一问一答的互动环节,让学生主动思考这个核心概念的内涵;其次,通过播放相关新闻视频的方式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之后,授课教师趁热打铁,展开对概念内涵的详细解读促进体系的理解;最后,通过教学小结和点评强化吸收。这样逐渐递进的讲授节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层次性强,具有内聚性。

总之,在专题式教学的过程中,立足于各个专题的内容特点,采用适合学生专业特点的讲授式、案例式、启发式、研究讨论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共鸣。

3.提高实践考核比例

英国的历史学家托马斯·富勒说过,知识是珍宝,但实践是得到它的钥匙。思想政治教育要见实效,就要与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基于新常态的专题式教学改革中,授课教师要精心设计好立足教学体系的实践专题,并适当提高实践参与在“基础”课实效考核的比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切实感受知行合一的统一,解决好“行动和融入”的问题。

例如“站在新的起点,自信扬帆起航”的实践专题“开展主题班会”。邀请专业课教师或学长介绍本专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及专业发展前景;到图书馆查阅本专业相关图书期刊资料;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主动为自己大学制定目标与计划。这个实践主题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大学生入校以来对目标迷茫、对专业困惑的现实问题,而且可以在实施策划中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及撰写能力。

4.积极开展教学反思

在每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们都会积极开展教学反思。从专业特点看,医学、经管、外语、文法类的学生更倾向于理论性的讲授,在专题的设计上可以深入探讨,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理工类及二级学院的学生则更倾向于通过案例教学等更加鲜活、直接的方式学习课程理论,在专题的设计上应该体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从教学互动看,专题设计应体现被教育者乐于接受的方式和语言,让被教育者产生积极共鸣,从内心接受相关的理论,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从时事进程看,专题设计的案例内容应做到及时更新,让学生产生共鸣,通过微课、慕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从考核方式看,每一个专题讲授完成之后都配套了具体的实践环节,这不仅能够准确地对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行评价和记录,而且更加公正地反馈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从教学反馈看,大部分的学生并非满足与教材和课堂上的内容,期待教师能够推荐与授课专题相关的经典读物及经典影片进一步充实和丰富相关知识。

三、结语

从目标明确的高中生涯过渡到自主独立的大学阶段,相较于专业课,大一新生更希望从“基础”课中找到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动力,通过学习和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到最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领会最贴切的人生感悟和生活启示;通过正能量的案例,直观感受最动人的生活体验。学生的期望就是教师努力的动力。新常态下的专题式教学改革始终要紧紧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過程中面临的思想和实际展开,在强调理论逻辑中凸显问题意识,力求目标清晰、定位准确、表述规范,通过发挥教师团队优势、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最终增强“基础”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ttp://news.ifeng.com/a/2014050

5/40144642_0.shtml.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M].北京: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3]罗国杰.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和特点,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J].北京教育(高教),2006(10).

[4]罗亮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进行专题式教学的尝试[J].教育探索,2013(5).

[5]陈芸芳.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以及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探索[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立项课题“专题式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的研究成果。

作者:朱芊

上一篇:高中教学理论下物理实验论文下一篇:职高生预防课程教学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