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有效性内部控制论文

2022-04-29

【摘要】事业单位当中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其主要内容包含了管理控制、业务控制以及最为重要的会计控制,会计控制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要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建立健全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使国家的各项法律规范能够切实的落实下去,规避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从而推动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与进步。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事业单位有效性内部控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事业单位有效性内部控制论文 篇1: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难点及对策

财政部要求从2014年1月1日起在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动实施内控工作。然而,时至今日仍然有一些事业单位并未对内部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相应政策也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从而阻碍了事业单位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其次分析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目前存在的难点,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落实内部控制政策相关要求,促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进一步的发展。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在会计核算方面不仅可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规范内部经营管理,从而进一步保证事业单位资金运用合理化,提高国有资产安全性,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还能够科学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等各个环节,从而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并能有效地纠正各种损失浪费现象。

(二)加强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通过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合理化的构建,能够有效规范事业单位管理工作流程,优化其对固定资产、持有资金等的分配与规划,提高事业单位管理工作效率,加强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规范性。除此之外,各事业单位针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科学的构建内控体系,不仅可以加强对单位内部各部门的沟通与管理,也更加有利于内部控制的实施。

(三)增强财务监督管理力度

健全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增强对财务部门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避免发生挪用公款、资金私有化占用以及粉饰财务报表数据信息等行为的发生,大大降低国有资产流失的可能性,保证上级主管部门能够如实了解和掌握事业单位的管理状况和资金使用情况。

二、目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难点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较为淡薄

一些事业单位,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经营性质,工作重点主要集中于经营管理和提供服务等方面。一方面,部分事业单位领导者内部控制意识较为淡薄。多数领导者在工作过程中仅仅关注自身业绩,对内部控制方面的意识并不强烈,并未意识到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由此弱化了内部控制的作用;另一方面,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内部控制认知较差。由于领导者对内部控制建设有所忽视,也间接导致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对内部控制的认知也并不清晰,仅停留于形式主义,没有深入了解和具体落实。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构建不够完善

参差不齐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建设标准都是造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构建不完善的重要原因。一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制度难以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监督,其内部控制建设制度沦为虚设,未能够在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此外,部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所规范的范围面过于狭窄,导致制度成为摆设或者残缺的情况出现,严重弱化了内部控制制度约束力。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岗位人员能力偏低

首先,内控岗人员意识和能力较差。内部控制制度实施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岗位人员并不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难以满足内部控制工作需求;其次,岗位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一些工作人员难以秉公执法、按章办事,其法制观念较淡薄,职业道德素养不高,从而给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造成阻碍;最后,岗位人员责任心不强。一些事业单位人员职业素养偏低,在工作过程中消极应对,难以满足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需要,给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工作造成困难。

(四)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机制尚未健全

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的监督缺失问题屡见不鲜。首先,领导者监督意识不强。一些事业单位领导者为谋取个人利益,刻意弱化监管行为,严重破坏了监督管理构建环境;其次,监督管理机制建设不完善。一些事业单位在监管实施过程中趋向于形式化,不但缺少专业监督人员的监管,同时还未对监管职责进行明确;最后,外部监督管理具有时限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外部监督方面存在一定的偏见,严重的限制了外部監督管理的作用。

(五)事业单位内部信息沟通系统缺失

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都未能实现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所涉及的物资采购、财务管理以及各项服务等方面工作,难以在信息化平台上实现信息的交互与共享,事业单位网络信息化技术未能真正发挥出其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降低了事业单位内部信息沟通和内部控制全面实施。同时,由于一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缺失,导致其上级主管部门难以对其经营情况、资金状况等及时了解和掌握,弱化了内部控制建设约束力,不易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全面建设与持续发展。

三、增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相关对策

(一)转变思想,增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

一方面应提高事业单位领导者内部控制意识。根据国家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和自身经营管理目标,切合实际需求,转变管理思想,增强领导者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健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另一方面应强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素质和技能。在经营管理实践过程中抛弃传统思维和做法,学习和掌握内部控制建设相关理论,充分发挥自身在内控建设中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二)明确职责,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应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同时,内部控制制度应以自身情况为出发点,合理设置管理部门并明确岗位职责,以保证各部门岗位权责分明。制定事业单位内部稽核、牵制以及审计等制度,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相关管理。

(三)注重人才,加强事业单位内部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增强岗位人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观念,不但要树立内控岗位人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同时还应结合国家法律规范,加强法制观念建设;其次,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紧跟国家政策变化,学习和掌握相关专业内容,拓宽知识层面,提升内部控制能力;最后,加大业务考核力度,不定期举办专业知识考核,从而体现出事业单位人员选取公平性、公正性,鼓励人员自主学习意识和参与内控建设积极性。

(四)加强管理,构建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机制

根据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特殊性,内部监督作用发挥主要取决于领导对监督的态度,因此在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领导者应给予监督管理足够的支持,进而构建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理顺事业单位内部监督责任,完善监督职责与内容,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来提高监管水平。同时,配合外部监督来全面提高监管力度,结合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对事业单位内部工作进行检查,实现内外监管结合,推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

(五)与时俱进,推进事业单位信息化平台运用

为顺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事业单位应以构建信息化平台,实现事业单位数据信息共享为工作目标,保证信息的及时交互和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通过构建信息化平台,事业单位能够把物资采购、财务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等工作内容进行全面整合,易于统一管理和反映事业单位实际经营情况与财务状况。同时,推进事业单位信息化平台运作,还能够排除人为、外界等客观因素对内部控制的影响,确保数据信息的透明化和实效化,提升事业单位整体公信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因此其内部控制构建对提高财务管理、加强内部管理等工作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一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发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各有不同,这极大的影响了其在公共服务质量方面的管理,降低了事业单位应发挥的职能作用。所以,笔者认为事业单位应从实际工作着手,对内部控制构建从提高意识、规范制度、提升人才、加大监督以及开展信息化建设等几方面进行加强,进一步推动和规范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岗位职责,确保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全面提升。(作者单位:四川教育报刊社)

作者:齐巍

事业单位有效性内部控制论文 篇2:

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事业单位当中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其主要内容包含了管理控制、业务控制以及最为重要的会计控制,会计控制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要提高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建立健全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使国家的各项法律规范能够切实的落实下去,规避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从而推动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制度建设

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国家政策项目规划、制定出可行性的方案来完成预定的目标。为了避免经济活动中出现的风险,就要不断加强内部控制,提高方案的执行力。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完成,一方面是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属于单位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与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加强沟通、协调,进而推动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将内部控制的机制运用到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中,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事业单位职工的责任意识,调动职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而且在运行的过程中,还能提高单位规避风险的能力,增强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其本质含义是指事业单位要确保国家的各项法律规范及其内部管理标准能够有效的执行,促进财务统计数据账目的可靠性,加强对事业单位管理中国有资产和集体财产的安全性、完整性的保护,提升事业单位的长久发展,推动事业单位日常各项事务的正常、有序地运转。从而在单位内部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措施与流程方法,其中牵涉到事业单位对其日常业务发展环境的控制,对于可能存在的业务风险性进行评测预估,对于事业单位在进行重大事项决策时所应当采取的监督措施,对于各项内外部控制影响因素及其在自我检查等方方面面,都是事业单位在进行日常管理以及对于财务的控制过程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内容。制定和完善一套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内部控制制度其必须要具备完整的、合理的规范内容以及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等,并对其进行全面的贯彻实施,必将成为对事业单位在新时期下的改革创新提供可靠、坚实的保证。

(二)当前形势下加强内控制度的迫切性

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的事业单位大多都是实行财政预算报账制度,其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部门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支出,一般不涉及成本核算和相关税金的缴纳,因而会计核算也就相对更加简单一些,也正由于此,存在一些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重视性不够,出现未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或是虽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但在日常工作却未得到很好的执行。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的财务监管,不论监管者是谁或监管的方式是什么,都必须从监管的源头出发,即从事业单位的内部来着手,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推进,近年来,在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管理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日常的实际工作当中,我国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和阻碍了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在财务管理上仍存在不少漏洞,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事业单位未能建立起一套完善科学的财务管理执行机制,从而致使相应的财经法律法规以及单位本身制定的内部各项规章制度无法顺利有效的执行下去,未能将事业单位当中的内部牵制、稽查核实与相关的监督管理等规范得到有效的实施。事业单位当中的财务人员工作岗位及其部门的人员设置不尽科学、合理,甚至有一些事业单位至今仍未制定出相应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对于财务内容的使用以及管理未能够形成明确的规范标准并赋予制度性的保障。事业单位当中的账目记录与资金支出未能够实行岗位的分离或是虽对岗位实行了分离措施,但却并未能起到实质性的制约作用。

(二)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从财务制度方面的转变也可以看到内部控制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即由于事业单位对财务制度的执行程度不足,对于具体的核算未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控,从而导致只是看到了结果,而并没有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往往使得一些资金账目当中受到一定的损失或者得不到有效的价值利用。还有一些事业单位中存在着不合理的预算体系与审核制度,而且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对于信息真实性、有效性的核实还需要进一步的增强。

(三)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

在一些事业单位中,存在着财务人员能力不足的问题,由于对业务的不熟悉或者对于财务软件的应用以及核算方法的了解不深,在实际运用中极易出现错误,从而给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使得单位的内部控制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影响了事业单位财务体系的建设和单位职能的发挥。

三、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措施

(一)完善内部财务管控制度

依据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内容,在事业单位实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通常包含了内控制度的相关要求,其具体实施过程当中所应当采取的具体机制性内容以及相应的非正式标准与规范要求等。事业单位通过整体性的实施机制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其内部控制的标准与规范能够顺利的开展实施流程,并且在内部控制制度当中的非正式规则与标准内容也在一定的条件下对其正式的规则与标准产生着影响,其影响的结果包含了有利方面的影响,同时也有不利方面的影响。具体的关系详见下图1所示。

图1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三方面关系示意图

依据图1当中的流程内容我们能够清晰看到,在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当中其正式的规则与标准同非正式规则与标准两者合力产生的结果即为控制结果,因而从这一视角来出发思考,若要实现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更深层次的提升并完善其内部结构,就应当要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合理关系,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最大化的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事业单位要对于各个财务人员进行权力职责的明确划分,从而实现对其权力的有效限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可以使财务审批的负责人,与财务经办人员及保管人员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如对于事业单位当中的重大资产处理问题、单位的资金调配或是进行大型的资金项目投资以及业务的决策等要履行必要的手续;对于需要进行清查的企业财产实行清晰的界限划分,对清查的范围、流程以及期限等内容要做出具体的要求。在上述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并有效的实施之后,还要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促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二)建立财务内控组织体系

系统论现已得到了认可,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其功效得到了很好发挥。以风险在线监控为导向的财务内控管理,应该建立财务内控组织体系,一方面是从内控评价网络建设方面实施具体情况,另一方面是明确岗位职责,把整体的管理化整为零,表面上看是各司其职,实质上是通过财务内控管理将所有的部门一一串联起来,使其通过监督这条主线达到了整个机体功能的最大发挥。总之,明确职责、权责分明、规范标准等措施是建立财务内控管理的组织体系的有力保证。

(三)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

积极的思想意识能够对现实行动起到指导的作用。因此,要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效果,就要加强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方面的专业能力。首先,要组织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定期学习内部控制方面的法律、法规,增强其内部控制的意识。同时,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能够对财务控制起到积极的效应。其次,要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意识和业务能力,从而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财务人员在工作之余,要加强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从而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并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优化工作结构,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内部控制管理的高效运行。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展开了相关的研究,首先阐述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含义及其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内控制度的迫切性,进而针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所存在的问题,诸如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结合本次研究最终提出了三条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措施,分别是完善内部财务管控制度、建立会计内控组织体系、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等。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使事业单位在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方面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宗文龙,魏紫,于长春等.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与改革建议——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J].审计研究,2012(5).

[2]王蔚文.事业单位信息系统建设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J].中国商贸,2014(6).

[3]戴安容,徐啸川.基于内部控制下的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实务操作设计探讨[J].商业会计,2014(22).

作者简介:孙正一(1982-),男,汉族,吉林长春人,大学本科学历,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资产管理。

作者:孙正一

事业单位有效性内部控制论文 篇3: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确保其会计信息质量、财政资金安全以及使用效率,所以其内部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探究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解决策略

当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对我国政治、经济等影响深刻。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其运营效率,保证国家各个方面的信息是真实的可靠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发展可以有效实现事业单位的目标,避免单位发生经济活动风险。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其实际效率。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问题

1.内部控制意识有偏差

行政事业单位并未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单位领导者淡薄的内部控制意识影响了内部控制的实施。他们对会计核算工作缺乏重视,忽视了其对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致使行政事业单位较差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问题。

2.决策议事机制缺乏制衡性

有些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权在领导手中,其决策议事机制缺乏集体研究、专家论证以及技术咨询,导致决策缺乏长远性,由于决策重视短期效应和任期效应,无法获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决策议事缺乏一定的监督,导致其甚至做出错误决策。

3.没有有效控制经济支出

单位不严格和不规范的控制导致不及时的收支记账,少列收入,多报支出,致使“小金库”的形成,最终导致贪污挪用公款的行为。行政事业单位对于业务费、会议费、差旅费等费用的支出没有进行严格控制,有些虽然制定了内部经济支出的标准,可是并没有切实落实报销制度。同时,在没有进行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就实施项目支出,导致项目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致使其无法发挥预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甚至有些项目仅仅是面子工程,这些充分表明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和相应的追踪问效机制。

4.缺乏较强的资产控制

政府在实施集中采购制度后,有效控制了固定资产,可是其管理还是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经常发生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同时资产管理并没有依照相关规定建立定期财产盘点制度,没有及时将购置的固定资产登记入账,也没有对固定资产的明细账和实物卡片登记,在处理资产时也没有依照相关规定,无法明确资产损失责任,最终致使资产账目和实际不符以及国有资产的流失。不合理的资产使用、维护以及管理大大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率,增加了资产的损失。

5.缺乏较强的财务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主要负责记账、算账以及报账,缺乏一定的控制措施,也没有充分了解单位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以及结果,所以无法控制和监督业务部门的财务。同时缺乏一定的抽查制度,导致延期上缴收入、挪用公款等现象的发生。由于缺乏规范和及时的票据,也就无法及时交验、核销票据,最终导致收支不符。

6.缺乏合理的岗位设置

行政事业单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安排的一些岗位不是很合理,经常发生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的现象。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也没有分离授权和经办、经办和记录、记录和保管、保管和清查、会计工作等不相容岗位间的职责。同时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没有得到确定,各个岗位、机构之间也缺乏监督、制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人事管理缺陷。

7.预算控制约束力不强

预算编制不够细致。部门预算的编制一般以当年的财政情况、单位收支以及业务为依据进行核定,并没有具体到项目,导致预算支出不能逐笔计算。同时预算缺乏刚性、计划性和科学性,经常发生预算调整追加的情况,资金使用预见性不强,导致预算无法发挥约束控制作用。有些预算单位在使用资金时忽视资金效益,发生严重浪费现象。拨款单位缺乏有效的管理,重视拨款,忽视管理,没有效的监督和考评资金使用绩效。

8.缺乏较强的风险识别能力

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一定的风险管理能力和经济活动风险定期评估机制,进而无法全面、系统以及客观的评估经济活动,也缺乏一系列科学测评方法有效测评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单位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也就无法提早制定预防和应对风险的方案。

二、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

1.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以及工作人员要重视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完整,也要重视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所以有必要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的财政资金管理和内部控制意识,不断进行教育和培训,促使他们意识到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果,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可以有效控制风险和避免资金流失。所以,有必要提高其内部控制意识,促使他们准确把握内部控制的重点工作,进而指导和监督有关人员建设内部控制制度,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2.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完善,提高会计的控制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薄弱的内部会计基础工作严重制约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为了有效提高其内控水平,有必要强化会计基础工作。而行政事业单位强化会计基础工作就要培养相应的财会人员,加强培训财会有关人员,进而更新会计人员的知识和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最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有效提高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样就能有效控制会计信息的质量。行政事业单位完善内部控制就要加强控制会计信息质量,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会计核算,规范会计控制,提高内部控制报告的真实性。有效控制会计信息质量可以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管理效率。

3.对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进行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提高内控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效率需要以科学合理的内控制度为保障。当前,我国财政部门并没有依据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制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致使行政事业单位缺乏有效规范标准建设内控制度。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内控制度,有必要建设和完善其内控制度,确保形成有效监督和制度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而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同时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实施情况,确保其有效执行内控制度。此外,也要加强建设行政事业单位的审批制度,并以其具体实际情况为依据完善审批制度。

4.加强控制预算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关键和核心是预算管理,所以有必要充分发挥预算管理控制在其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约束和控制预算可以有效控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加强执行预算可以加强其财政资金的内部控制。所以,以预算法的相关规定为依据加强控制财政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资金,严格财政资金使用的审批,并对财政资金拨付的程序进行完善,进而严格控制预算的执行情况,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行政事业单位有必要扩大财政预算的范围,促使财政预算更加精细和科学,并严格执行财政预算,避免浪费财政资金和降低其使用效率。此外,有必要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加强执行财政预算,在改革国库单一账户之后,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行完善。另外,一定要先预算,再拨款,对预算的支出范围和金额进行有效控制,确保财政依照预算执行。行政事业单位有必要加强绩效评价财政资金,利用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率和预算的执行效果,进而达到更好的内部控制效果。

5.对内部审计监督控制进行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在内部控制中的功能。在建立规范的内部审计制度之后,还要设置专门机构以及人员监督和检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其效果。也要促使内部审计机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进而严格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评价和纠正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效果和实施情况,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水平、服务意识以及资金使用效率,避免发生违法乱纪行为,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效果。

6.加强信息沟通

单位对于与内部控制有关的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收集和传递,并且和内部机构、外部组织进行有效沟通,尤其是经济事项的核算,会计主体部门和核算部门也要相互合作,确保账目和实际相符,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

7.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内部控制需要单位负责人和普通工作人员的参与,尤其是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效果。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培训和教育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人员的业务和道德,有效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综合素养。各个管理人员要不断竞争和创新,提高自身的岗位能力和资格,用专业的水平推动内控的实施。

8.接受外部的监督

财政、审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外部监督,监督其财政资金运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而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和试运行时期更要严格监督,监督内控制度的实施效果,并且也要及时发现内控制度的缺陷和漏洞,进而为其改进和完善提出建议,并督促其及时纠正。

三、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影响着财政资金的使用和为社会服务和效果,因此其自身和相关部门要相互合作,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相关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各种制度,确保内部控制发挥效果。

参考文献:

[1]吉新.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与对策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1(07)

[2]穆冬枚,陈伟.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与思考[J].会计师,2009(05)

[3]何云,谢志华.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路径依赖与创新问题研究——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011(01)

[4]柴大江,李继民.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07)

[5]丁爱华.对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0(12)

[6]陈永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理论初探[J].财政监督,2012(12)

[7]林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性问题探究[J].商业会计,2013(16)

[8]刘永泽,张亮.我国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构建研究[J].会计研究,2012(01)

作者简介:

高延卫(1981-),男,籍贯:河北景县,回族,职称:中级会计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会计\财务管理。

作者:高延卫

上一篇:安装质量管理下电气工程论文下一篇:新时期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