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控制乡镇财政论文

2022-07-03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乡镇经济也随之兴起,而乡镇财政内部控制在乡镇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乡镇财政内部控制角度出发,先分析了乡镇财政内部控制的意义,然后阐述了乡镇财政内部控制的现状,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乡镇财政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旨在为乡镇财政内部控制提供参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效控制乡镇财政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有效控制乡镇财政论文 篇1:

乡镇财政内部控制研究

摘 要:目前,乡镇财政内部控制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内控意识薄弱,内控机制不健全,预算控制缺乏刚性。为此应当采取的对策:增强内控主体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增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体系,完善内控运行机制。

关键词:加强;内部控制;强化监督

0 引言

财政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为履行公共财政职能,实现财政管理目标,通过规范业务流程,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控制程序和方法,对财政风险进行有效识别、控制和监督的制度体系。严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基于财政部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下简称《内部控制规范》)已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为更好地推进《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我们对部分乡镇财政所进行了调研,针对乡镇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制定、执行情况以及还存在的诸多问题,就如何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1 当前乡镇财政内部控制基本情况

①从内控制度的建立情况看,内控制度的建立应坚持全面性原则,将内部控制贯穿于财政财会业务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大部分乡镇财政都有自己的内控制度,但是内控体系不健全、不完善,或已有的内控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形同虚设。

②从内控制度的适用性看,内部控制制度要适合本单位的实际,并根据执行情况适时进行调整。有的乡镇没能根据内控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有的从未修订。

③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发布实施后,市财政部门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进行了分期分批的培训。乡镇财会人员对内控建设的依据、内部控制的具体内容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对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认识有了增强。为下一步建立健全乡镇财政内控制度奠定了基础。

④市财政部门成立了《内部控制规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方案》,并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和主管领导进行了内控制度相关业务培训。《方案》要求用三年、分四个阶段全面完成全市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实施工作。

2 乡镇财政内部控制建设、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①领导层内部控制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基层财务人员内控意识淡薄。大部分乡镇主要负责人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不了解,或者认识不够深入。认为有没有内控制度无所谓。只重视向上级争取资金,不重视支出和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很少抓内部控制建设。财政所财务制度不健全,或者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会计人员的内控意识也不强,对经济业务的发生没有做到应有的监督作用。有些乡镇存在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存在坐收坐支、白条抵库、大额现金支付现象,往来款项清理不及时,从而导致资产安全完整风险程度增大,潜在许多廉政风险。

②会计基础薄弱,内控机制不健全。基层财政会计人员素质偏低,监督责任意识不强,对单位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不了解。只要有相应审批人员签字同意,财务部门就付款、记账,成为单纯的“记账先生”,以致部分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有的单位固定资产没有建立固定资产台账或卡片,由专项资金申请购置的固定资产只在经费中列支,未在“固定资产”科目中反映,有的已报废多年的固定资产,未履行报废手续,造成账实不符。财务部门无法确定固定资产数量的多少,失去了对实物的控制。无法真实反映和有效控制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由于大部分乡镇单位内控制度中没有建立内部资产管理制度或制度不够健全,从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现象。虽然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后在资产购置控制方面有了一定完善,但资产的使用过程依然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③单位内部预算控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单位预算作为国家预算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的编制要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所以单位预算一经审查批准便具有法律效力。目前大多乡镇单位预算编制没有细化到具体支出项目,从而导致预算执行效果不好,支出随意性较大。有些支出没有预算指标,但只要领导签批,财务人员就列支入账,专项资金被挤占。

④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不健全。大部分乡镇没有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即使有内部控制制度,也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形同虚设。主要原因是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不健全,内外监督缺失。不能做到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一个阶段后,进行总结和测评,不断修订和完善,从而真正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3 加强乡镇财政内控制度建设的建议

由于乡镇财政的内部控制存在着诸多缺陷,财务管理不到位,近年来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现就加强乡镇财政内控制度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3.1 落实主体责任,加强乡镇内部控制组织领导

单位主要负责人在一个单位经济活动和各项制度的建立与执行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所以提高乡镇“一把手”内控责任意识,是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关键。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乡镇“一把手”相关业务和法律知识的培训,不断增强“一把手”责任主体意识。同时,要求各乡镇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内部控制领导小组,明确具体责任和职能分工。并将内控制度的建立执行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奖惩的重要指标体系,保证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有效执行。

3.2 增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针对基层会计基础相对薄弱、违法违纪现象多发的情况,进一步加强基层财政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职业道德培训,提高乡镇财政干部政策水平、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保证会计核算质量,按照国家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3.3 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体系,完善内控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乡镇财政内控制度,需要分析乡镇财政管理的各个环节,梳理业务流程,查找风险点,制定应对策略,从而在整体上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控制度体系。

一是管理层面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制度,强化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合理设置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确保收款与会计核算等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明确授权审批的程序、范围、责职和权限,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财务收支授权审批模式;加强信息传递控制,确保各方面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有效性。

二是业务层面的内控制度。要强化预算约束,扩大乡镇财政预算范围,将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纳入预算,明确相关部门及人员在编制预算时的责任,年度财政预算一经人代会审议通过,要严格遵照执行,没有预算不拨款,没有指标不列支。要严格预算的调整和追加程序,对编制预算时应列未列项目不予追加,对在预算执行中突发不可预见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项目,要报经人大审批后追加。要加强会计系统控制,乡镇财政部门对经济业务和事项的会计处理要在建立岗位责任的基础上合理分工,形成制约机制;要加大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力度,落实乡镇项目资金的政府采购行为,努力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建立健全乡镇内部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固定资产台账或卡片,并将资产管理责任具体落实到人,从而保证资产安全完整。

三是建立健全内控评价监督机制。乡镇财政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明确内部监督的程序和要求。内部监督与内部控制机构要保持相对独立,对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是否有效性执行进行评价,从而促使内控制度因经济活动变化进行有效调整。同时,财政、监察、审计部门要对乡镇财政内控的建立和實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督促整改。近年来,市财政部门不断创新财政监督机制,已对各乡镇街委派财政监督员,对乡镇街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动态监督,有效遏制了财政资金的跑冒滴漏,这一做法值得借鉴。

4 结语

近些年来,财政部门为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多层面、全方位地不断深化财政改革,从源头上有效预防腐败发生。乡镇财政作为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是财政工作体系的基础,内控制度作为防范和化解财政管理风险的重要手段,在这里显得尤其重要。

参 考 文 献

[1] 江苏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课题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4(06):14.

作者:刘月玲

有效控制乡镇财政论文 篇2:

乡镇财政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对策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乡镇经济也随之兴起,而乡镇财政内部控制在乡镇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乡镇财政内部控制角度出发,先分析了乡镇财政内部控制的意义,然后阐述了乡镇财政内部控制的现状,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乡镇财政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旨在为乡镇财政内部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现状;乡镇财政;对策

作为我国财政体系的基层组织,乡镇财政在规范财政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乡镇财政内部控制是乡镇财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主要负责协调、控制乡镇财政经济活动,从而为乡镇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保障。但是,随着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乡镇财政活动面临的风险逐渐增加,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乡镇财政的内部控制,以确保乡镇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乡镇财政内部控制的意义

1.降低财政管理风险

财政是乡镇经济发展的命脉,如果乡镇财政管理不当,就会严重阻碍乡镇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实施乡镇财政内部控制,不断规范财政管理工作,降低风险,为乡镇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2.提高财政工作效果

乡镇财政工作大多比较繁琐且管理效率低下,因此工作难以取得预期成效。然而对乡镇财政实行内部控制,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在繁琐的工作中找出规律,使用合适的工作技巧,提高财政工作效率,从而避免因工作积压、混乱而引发的财政管理混乱等问题,进而有效提高财政工作效果。

二、乡镇财政内部控制的现状

1.预算执行不力

在乡镇财政控制中,预算管理不科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预算管理意识不强。在乡镇财政内部控制,有些领导没有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导致乡镇有预算但实际执行不被重视。第二,并非所有的支出均有预算。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因有些支出没预算指标调换频率高,存在一定的随意性,造成预算管理流于形式。第三,决算执行力度不够。乡镇财政在年终决算中,决算数有时套预算编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2.财务工作不规范

在乡镇财政管理中,存在多种不规范现象。第一,往来款长期挂账。经手人员调任以及离职时,工作交接不仔细,导致大量往来款遗留,从而造成财政往来款项长期挂账问题。第二,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在乡镇经办人员只知道买进固定资产,平时疏于管理,对不能使用的不实行必要的减少报废手续,固定资产只进不出,从而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越来越大,虚增资产。第三,基建账管理不规范。

3.岗位分工不合理

在乡镇财政管理中,岗位分工不合理,乡镇财政内部控制没有发挥其作用。第一,会计人员成为“万金油”,由于乡镇财政管理中的工作量比较大,且人员配置不合理,因此会计人员往往要负责许多工作职责之外的工作,从而导致工作压力过大,工作效率不足,容易出现差错。第二,办公室管理交叉。乡镇财政工作中各经济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不足,造成多个部门管一件事或者一个部门管多件事的情况。

三、加强乡镇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1.强化预算管理

在乡镇财政内部控制中,必须要加强预算管理,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目的,将上级财政拨付资金用在“刀刃上”,使资金利用效益最大化。第一,重视预算管理的作用。乡镇领导要提高认识,意识到财政预算的重要性,不断规范乡镇财政管理工作。对于违反预算管理的行为,需要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予制裁,从而提高预算的执行力。第二,将借款纳入预算管理中。在乡镇财政预算中,各种借款,均要纳入财政预算中,从而规范而有效地使用资金,解决资金紧张等问题。第三,做好年终决算工作。在年底的时候,乡镇财政部门要组织相关人员,对本年度的所有支出进行决算,并且与预算逐一核对。若两者差异过大,财政人员则要认真分析原因,从而为下一年度的财政预算提供重要的参考。

2.规范乡镇财务

(1)建立健全乡镇财务制度

在乡镇财务管理中,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乡镇财务制度,最大限度的保持乡镇财务制度的稳定性,避免因领导更换而造成的财务工作混乱问题,从而大大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另外,对于前任领导遗留下的各项票据,一定要及时做出清理,避免债务的累积。

(2)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对于乡镇财政中的固定资产,必须抽调专人进行管理,规范固定资产的使用。与此同时,还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清查,核实账实账表等内容,避免出现固定资产只进不出的局面,确实提高乡镇固定资产的使用率,确保乡镇财政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3.科学设置岗位分工

(1)合理配置人员

在乡镇财政管理中,根据各个岗位的实际情况(比如工作量、工作内容等),合理配置工作人员,确保人员数量、质量与工作量、工作内容的吻合,从而有效避免因工作量大造成的失误。此外,乡镇部门还要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升乡镇财政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2)分工明确

乡镇财政内部控制中,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避免交叉管理造成的财务管理混乱。这就要求财政管理人员根据乡镇发展的具体情况,然后结合当前分工情况,进行重新划分和界定,从而有效提高财政内部控制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乡镇财政实施内部控制,既是降低财政管理风险的需要,同时又是提高财政工作效率的必要手段。因此,乡镇必须要正视财政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比如强化预算管理、规范乡镇财务、科学设置岗位分工,从而有效提高乡镇财政内部控制效果,为乡镇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萨仁高娃.乡镇财政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4(01):5

[2]陈康明.浅析乡镇财政所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2):73

作者:倪红

有效控制乡镇财政论文 篇3:

对当前乡镇财政工作的若干思考

适应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和公共服务范围不断拓展的新形势,准确把握当前乡镇财政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管理,已成为落实财政经济调控和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一、把握当前乡镇财政工作的新变化

近年来,随着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政策措施的深入推进,乡镇财政机构的运行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乡镇财政工作也呈现出新特点。

1.收入与支出兼具,以支出为主。农村税费改革以来,随着农村“三提五统”、两工、农村义务教育集资、农业税的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的规范和取消,两税的划转,多数乡镇财政自己组织财政收入的功能大大削弱,征收管理职能基本不复存在。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密集出台,上级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和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补贴资金和项目资金越来越多,管理好本级预算支出和上级财政用于乡镇财政的支出成为乡镇财政的重点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乡镇财政工作重点开始由“收入”转向“支出”。

2.分配与管理兼具,以管理为主。实行分税制改革,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以来,乡镇财政一般性财政收入大大减少,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收入相应增加,但转移性收入的资金用途都有不同程度的限制,再加上“乡财县管”的制约,乡镇财政的自主性分配功能大大削弱。与此同时,乡镇财政本级预算管理、代管乡镇各单位预算和财务、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发放补贴资金、监管项目资金的要求越来越高,监控、督促、调查、核查、检查、评价等功能强化,由“预算”向“核算”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乡镇财政工作重点开始由“分配”转向“管理”。

3.管理与服务兼具,以服务为主。管理和服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面,对于保障财政资金的按计划按要求使用,乡镇财政工作是管理;对于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乡镇财政工作是服务。2009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乡镇财政职能由“管理”逐步转向“服务”,转向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与此相适应,乡镇财政工作也要将资金监管工作寓于为“三农”服务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乡镇财政工作重点开始由“管理”转向“服务”。

二、当前乡镇财政工作面临的难点问题

1.财政管理体制需要完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县乡财政关系。分税制使得财权财力层层向上集中。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特别是农业型乡镇财政几乎没有自有财政收入,基本上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维持基本运转,难以成为一级独立的财政。二是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大部分乡镇财政都实行“乡财县管”,贫困乡镇对此基本没有意见,但经济发达乡镇意见很大,认为这种管理方式效率低,不利于乡镇统一调度统一安排资金,不利于调动乡镇积极性。三是财政所机构性质和级别。目前乡镇财政所少数为行政单位、公务员身份、副科级,多数为事业单位、事业编制或参公编制、股级,既不能参照事业单位评职称,也不能参照行政单位提拔和工资套改,影响了工作积极性。而乡镇派出所、工商所、国土所、司法所、法庭、国地税分局等属县派出机构,且都是副科级以上行政单位。四是财政所管理体制。有的财政所实行县财政管理为主,有的财政所实行乡镇政府管理为主,有的财政所实行县乡共管。

2.项目资金监管需要研究。目前纳入乡镇财政监管的资金大体上分为四类,且各自形成了一套监管机制:补贴资金实行“一卡通”,要求是“到户到人”,可以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实质多数监督少数;乡镇本级财政预算资金,实行“乡财县管”,实质上县财政监督乡镇财政、上级监督下级;村级公共资金实行“村财乡管”,实质上乡镇监督村组、上级监督下级,这三类资金监管在体制上、在逻辑上不存在问题,关键在执行和落实。但上级财政涉农项目实行报账制,既不能到户到人、又牵扯到部门利益和行政层级问题,实质上是“下级监督上级、部门监督政府”,这类资金监管在体制上、在逻辑上存在问题,如下三个问题特别突出:一是信息通达有难度。项目资金分配和管理条块分割,部门利益使得资金管理办法和拨款文件很难传达到乡镇财政所,不容易纳入乡镇财政监管范围。二是乡镇财政所不敢监管。乡镇财政所只是股级单位,而资金的具体支配部门往往是县直部门或者乡镇政府及其部门,基本都是副科级以上单位,乡镇财政所工作人员不敢监管。三是乡镇财政所不敢反映问题。乡镇范围内的项目资金是各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花大力气争取来的,县财政局负有资金管理责任,乡镇政府、县财政局、县级主管部门都不愿看到问题,乡镇财政不敢暴露项目使用过程中的真实问题,监管流于形式。

3.“两基”建设亟待加强。两基建设是资金监管的基础,二者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一是管理基础工作有待加强。受部门利益影响,乡镇资金信息通达还不能完全实现。项目资金、补贴资金、乡镇财政预算资金、村级资金等资金难以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难以严格落实公开公示、信息通达、抽查巡查,绩效管理加强亟需加强。报账审核还不够严格规范,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规性、准确性难以控制,存在用合法票据虚列支出、套取资金情况。资产和债务管理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脱节。会计电算化还没有完全普及,不少乡镇还存在手工记账,档案管理也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基层建设有待加强。乡镇财政干部人员结构和素质不高,大专及以下学历人数居多,知识结构老化,工作技能偏低,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财政干部岗前、在岗系统教育和培训的有效机制没有形成,仅靠参加市区县组织的短期非系统培训已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计算机设备老化,县乡联网和信息化程度低,省、市、县、乡四级财政部门联网和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办公用房紧张,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公用经费没有保障。

三、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深化对乡镇财政的认识。应该认识到,随着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管理方式的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乡镇财政运行环境和工作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赋予了乡镇财政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既给乡镇财政建设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工作任务不断加大、工作要求不断提高,要求不断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改善办公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2.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在进一步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基础上,理顺县乡财政关系,加强乡镇财源建设,探索保障乡级基本财力的办法。分类完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抓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创新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发[2011]5号、中办发[2011]28号和财农改[2012]1号等文件精神,督促地方成立专门的乡镇财政工作管理机构;推动地方将乡镇财政所确定为县市财政局的派出机构,或实行县乡共管、以县为主;推动地方将乡镇财政所明确为行政机构或参公事业单位,提高乡镇财政所的行政级别性质,明确干部的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身份。

3.加强乡镇财政两基建设。认真贯彻落实财办[2009]37号等文件精神,建议财政部出台关于加强乡镇财政所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两基”建设水平的指导性意见,统一指导乡镇财政所加强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工作,提高资金监管能力,同时各级财政适当给予资金支持。规范化标准化财政所建设主要从人员队伍、岗位设置、内部管理、业务工作、基础设施、公用经费、信息化、基本运转经费保障等方面,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提高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加大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力度,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适当给与资金支持,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4.强化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认真贯彻落实财预[2008]406号、财预[2010]33号、财预[2012]564号等文件精神,做好信息通达、公开公示、抽查巡查等工作,完善“一卡通”或“一折通”,确保财政补贴类资金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直接发放到农户或个人;完善“村财乡管”,规范村级收支行为,加强村级资金监管;完善“乡财县管”,规范了乡镇财政收支行为,加强乡镇财政预算资金监管;特别重视探索研究上级项目资金监管的体制机制和办法,完善信息上下沟通反馈机制,切实解决乡镇财政所监管不到、不敢监管问题,充分发挥乡镇财政所对补贴资金、项目资金、乡镇财政预算资金、村级资金等的就地就近监管作用。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将乡镇视为县级财政的一个预算单位,为乡镇财政部门开设零余额账户,用于乡镇财政资金的支付,并与县级国库清算。

5.完善乡镇财政预算管理。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是两基建设、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要建立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基础数据动态采集机制,全面掌握所属预算单位人员工资、资产债务、收费标准等基础信息和数据。健全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推进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分类分档确定保障乡镇正常运转的公用经费项目支出标准,切实细化预算编制。健全预算执行机制,规范预算支出支付,加强乡镇账户管理,注重加强决算编制,逐步实现乡镇财政预算和决算对外公开。

(作者单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宗宇翔

作者:顾瑞兰

上一篇:风险投资体系效应论文下一篇:学校档案工作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