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音乐艺术论文

2022-04-20

摘要:在我国古代传统音乐范畴中,文人音乐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汉魏时期,文人音乐正处于发展成熟期的最初阶段,音乐为文人们提供了最适合的情绪载体,从而使得这一时期文人音乐具有极强的时代特征。本文对文人音乐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汉魏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对当时文人音乐的艺术风格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古代诗词音乐艺术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古代诗词音乐艺术论文 篇1: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探讨

摘 要:古代诗词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优良的传统文化基础上有效地提高古代诗词的教学水平,已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古代诗词的内容是实用的,并融入生活。在中学时期,通过对古代诗词进行合理的阅读训练,学生可以显著提高阅读技巧,并加深对未来学习生涯中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了解。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传统文化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2.083

初级中学教授中国古代诗词时,其传统文化的渗透体现出一个渐进的螺旋过程。随着初中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变化,对具体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解决了课堂教学的困难和进展,使中学生可以稳步提升汉语文化学习水平,逐步树立完善的汉语思维能力,轻松解决语言问题。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特征

(一)广泛的教育内容

中学古代诗词教材的传统文化内容比较丰富。许多古老的诗词中都出现了对我国美丽的山脉和河流的描绘。古代诗词是历史传承文化的精髓。通过深入研究古代诗词学习,学生可以更多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每个古老的故事都使中学生对这个国家的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而这个国家长期以来是从不同的方向继承下来的。

(二)教育的阶段性

在初级中学,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观。但是,初中高年级和低年级之间存在差异。他们对古代古诗词教育的心理观念和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具有独特的舞台特征。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古诗词教学具有阶段性和秩序性。对于高中生,教师可以科学地考虑古代诗词教育的阶段,并准备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以供中学生课外阅读和当前诗词教学。

(三)教育的时效性

教授古代诗词和语言并不能总是在课堂上取得最佳效果。中学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化课外实践培训教程来促进道德、智力、身体和综合素质的融合。学生可以在教学活动中与同学和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形成正确的道德思维。让学生通过良好的榜样学习,树立更高的抱负和理想。

二、当前中学时期的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在中学时期,中国古代诗歌的教学现状一般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太过重视古诗朗诵,忽略了古诗氛围,以致学生无法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其次,学生们忽略了对诗歌的感激之情,而过多地关注古代诗歌的翻译。就像美丽的古代文字一样,古代诗歌是一种华丽的气氛。诗歌必须用感情来理解古代诗歌的含义。但是,在应试教育中,背诵已成为记忆,成为教师传授古代詩歌的主要方式。朗诵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但也可以消除学生对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例如,当教授部分诗歌时,教师会要求学生背诵整首诗,而无须说一句话或使用无声写作来帮助学生学习。但是,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含义了解得不够多,因此他们对作品中使用的创作技巧一无所知,最终学生对朗诵诗词产生了一定的抵制。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面向考试的培训。为了确保学生在考试中获得更多的分数,学生会尽力确保自己能记住它们,却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学生不应被动地获得知识,而应该主动地获得知识。传统教学方法的老化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必须及时改变教学观念,将传统文化的蕴意与古诗词融为一体。

在中学时期教授古诗词,不仅是一种深厚的传统文化传承方式,而且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能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古代诗歌作品的形式、内容和含义之美,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此外,教师必须将传统文化融入古代诗歌教学中,充分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引入古诗词的基本方向

在学习古诗词之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业水平、知识结构、理解力、学习背景、兴趣爱好等,并根据其不同的学习目标制定教育方式。例如,在教授简单的古代诗词时,因学生已经对古代诗词有了一定的了解,课程便可以侧重于内容模式并简要描述诗词的形式。随着互联网上新型教学方法的出现,中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日益增强。这些传统的教育设施和单调的学习环境已不能满足当前中学生的需求,互联网上的新教育将继续更新中学生可以接受的古代诗词的教育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显示不同古代诗词的背景图片,因此学生可以猜测每张图片所代表的古代诗词。古代诗词学习不是一种机械化的过程,而是将中国知识与生活和表达技巧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在学习古代诗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古代人物的英雄成就,欣赏到我国的历史古迹和历史艺术。通过这种方式,中学生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习得,欣赏到中华民族的耐心和朴素,形成健康的健康思维观念,从而有助于中学生的未来发展。

四、体会古诗词的用词之妙

古代诗歌的韵律感强,节奏分明,很有音乐感。每首诗和句子中的音节都有节奏变化,大声朗读古代诗歌,会感到连贯和流畅。教授古代诗歌时,大声朗读是引导学生体验作品含义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例如,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大声阅读来帮助学生识别作者在“抑郁—渴望—矛盾—开放”中的情绪变化。然后通过对关键词和句子的深入分析,学生大声朗读并体验作者复杂的心理变化。通过阅读古代诗歌,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作品形式的美,并更好地理解作品。

古诗词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必须解释古诗词的含义。在《游子吟》教学中,“意识”和“三春晖”等新词不是真实的物体,因此比其他真实词汇更难解释,因此教师可以简单地对其进行总结。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节录,在最终被采纳之前,都是由专家们决定的。这首古诗不仅包含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诗词和句子也非常有趣,美丽而经典。中学教师必须深入学习,并将这首古老的诗词重复给学生展示。通过模仿这首古诗的句子,学生可以在写作上取得重大进展。教师在讲课时,可以使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通过音乐、视频等手段加深学生的理解,摘录部分著名的句子作为写作材料。通过体现古代诗词的中心思想,教师可以在课后收集学生的鼓舞性故事,收集手写的报纸、小黑板等活动,并在课堂上积极与同学讨论。

五、品味古诗词的意境之美

在古代诗词中,意境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既包含着诗人的主观情思,也包含着客观景物。诗人或词人往往借助多种意象,创造出一个或优美或动人或悲壮或凄凉的艺术情境,让人沉醉其中,形成思想上的共鸣。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课堂上,应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中包含的意境之美,从而感受古代诗词的美。

意境是诗人创作过程中客观领域和主观情感有机结合的状态。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理解作品的艺术意境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只有把握艺术观念,才能更好地感受到作品的深层含义。在具体的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提前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了解古诗词写作的背景和作者的境况,对诗词进行一个整体的了解。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借助微课、课件、音乐等,辅助诗歌教学,让学生深入情境中,感受诗词中事物的意象内涵,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意境之美。例如,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课程中,教师应着重于描述“月亮”蕴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提供简单的指导和见解,所以学生了解到古代诗歌的“月亮”形象通常代表着诗人的乡愁。通过赏析古代诗歌的意境美,教师可以向学生传达传统文学的美。

六、领悟古诗词的情感之深

教师在讲授古诗词课程时,往往会通过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诗歌的背景故事介绍,来讲授古代诗歌的情感或感受。阅读古代诗歌,可以感觉到诗人发自内心的情感。在学习了古代诗歌之后,学生们会体会到作者寄托在诗歌中的情感或实现,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在阅读诗歌后,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从而提高写作热情。中学教师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情感变化,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每个人对古代诗歌的感觉都会不同。教师应专注于古诗词句品析,确保学生深情地阅读,以加深他们的阅读印象。这样的情感教育可以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使教学效果更加突出。将古代诗歌传达的核心思想,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关联,不仅降低了学生理解难度,还使其阅读体验更加逼真、简单明了。

学习古诗词后,可鼓励学生用古诗词进行写作,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为了将传统文化融入中学古代诗歌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加深对古代詩歌创作的理解,并体验诗人的思想和情感。例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在苏轼经历了官场上的失意和人生中遭遇的一些苦难后所写的。苏轼生活跌宕起伏,他向往皎皎明月,想回到自然和田野,过上安静祥和的生活,却又不想脱离人世间,舍不得离开自己的亲人,放不下心中的牵挂和思念,其内心的矛盾在诗词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阅读全文后感受诗人的内心感受。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背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必须克服教学困难,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分层次地推进初中古诗词教学活动。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循序渐进”的原则,真正帮助初中生掌握古诗词的奥秘和诀窍。教师从用词、意境以及情感等方面,展现古诗词的魅力所在,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胡凌.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5(1).

[2]王敏.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4).

[3]何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

作者:李银花

古代诗词音乐艺术论文 篇2:

汉魏时期文人音乐艺术风格初探

摘要:在我国古代传统音乐范畴中,文人音乐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汉魏时期,文人音乐正处于发展成熟期的最初阶段,音乐为文人们提供了最适合的情绪载体,从而使得这一时期文人音乐具有极强的时代特征。本文对文人音乐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汉魏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对当时文人音乐的艺术风格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汉魏 文人音乐 艺术风格

一、汉魏时期文人音乐的历史演变

由于音乐和文人的产生与发展,文人音樂随之产生并得到一定的发展壮大。西周时期,实施礼乐制度并实行严格的“礼不下庶人”的制度。制度的产生和执行促使音乐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上层文人对音乐产生了更大的兴趣,积极的走向学习探索音乐之路,为以后文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期的模型。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思想百家争鸣,各个学派对音乐的应用和发展都非常关注,各个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都非常重视音乐,将音乐纳入自己学派的学习内容,让音乐更为广泛的传教于世人,培养了大量的具有音乐情操的文人雅士,为文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经过战乱年代,秦统一天下,社会相对稳定,为满足上层人士的精神生活,秦代乐舞发展起来,并成立“乐府”巩固了音乐在社会中的地位,为文人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汉代政治局面长期稳定,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的弘扬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为汉代音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汉朝初期,社会安定,“文景之治”之后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大量的西域音乐文化,在丰富了汉朝音乐文化的同时,也将中国古代的音乐发展之路带向了新的发展道路,也促使上层级中高层人士纷纷学习不同的音乐,并发展出现了不同风格的文人音乐家,文人音乐的发展逐步扩大。魏晋时期,音乐挣脱了以祭祀的形式而存在和为统治阶级所用的束缚,开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这时,音乐开始作为文人表达其意识和情感的新形式,文人音乐表现出新的艺术特征。自此,文人音乐得到空前的发展。

二、汉魏文人音乐的艺术风格特征

(一)以“悲”为美

1.情感“悲”

刘邦喜欢欣赏楚地音乐,他经常让戚夫人跳楚地舞蹈,自己唱楚歌助兴。在《西京杂记》中,戚夫人“善鼓瑟击筑,帝常拥夫人倚瑟而弦歌。毕,每泣下流连。”由此隐现出音乐活动中“悲”的情感体验占有一定的比重。曹操在继承传统儒家音乐思想重视音乐抒情功能的同时,更加突出强调对个体情感的抒发和表达,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现实性,通过诗歌寄于情感的发泄,透露出他在政治上的理想抱负,如《精烈》中:“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秋胡行》借游仙的虚构形式,表达了他人生失落悲凉的情绪,“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句中的重复显现出诗人感叹的情绪尤为沉重,由此可以看出,曹操通过诗词描述现实,直接抒发自己心中的志向,所形成的风格大多代表了内心世界对情感的描述,悲凉、惋惜。在嵇康的《琴赋》中对当时古琴音乐“称其材干,则以危苦为上;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感化,则以垂涕为贵”,描述的是可以用来制作出乐器的原材料,以生长在环境艰苦里的木材为上乘,因而赋作出来的声音就以悲哀为主,音乐的美感教化作用,就以催人泪下为贵,由此可体现出一种尚悲的音乐审美观。

2.乐器“悲”

《乐府诗集》卷26引《古今乐录》记载:“凡相和,其器有笙、笛、节歌、琴、瑟、琵琶、筝七种。”“丝竹增悲”,可以体现出这些乐器的发音清淡哀怨。曹植在《箜篌引》中说:“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体现出秦筝的激扬高亢慷慨,楚琴的柔和悲凉。《乐记》中“丝声哀,竹声滥”,丝竹的声音更能演奏出哀怨悲伤的旋律,与曹植所创造的慷慨激昂的风格展现出一致的情感,更能体现出他的相和歌富有悲哀的感染力。枚乘的《七发》其中一段描述天下至美之音乐,乐器魏琴,且此琴用材“野茧之丝以为弦,孤子之钩以为隐,九寡之珥以为约。”在描写制琴的原材料桐树的生长环境时,极力突出环境的恶劣,选野茧之丝、孤儿之钩、寡妇之珥为配件饰物,无疑是认为只有这样,桐树才浸透和体现了天地万物的悲声和凄凉,具备了悲哀的特质,才成为上等之材,用这样的材料制成的琴,自然就具备了悲哀的音质。可见,这种“以悲为美”的观念在汉魏时期的流行态势。

3.诗歌中所反映的“悲”

以“悲”为美的音乐审美风尚,更早地可以说是在音乐领域得到传播的。汉末乐府古诗的“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扬。长哀发华屋,四座莫不伤”等,曹植《杂诗其六》:“弦急悲风发,聆我慷慨音”。说的都是悲哀音乐的抒情作用及感染效果。曹操在诗歌《蒿里行》中倾注了自己的哀思和悲伤的情绪,以沉重压抑的笔调写出了战乱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伤害。同样,在诗歌《观沧海》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把整个宇宙作为参照的对象,描述出沧海日月的恢宏浩大,从而映衬出作者作为渺小的人的孤独与寂寞,与广袤无垠的宇宙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也给这首看似写景的诗歌罩上了一层感伤的气息。

(二)以“和”为美

1.自然之“和”

“和”其实就是正,是儒家修身处世的重要方法。嵇康本人在其音乐理论著作《声无哀乐论》中也表达过这种观点:“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乎人情。”音乐的实质就是“和”,并且表现出这种自然的和谐。《琴赋》中“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猒,而此不倦。可以异养神气,宣和情志”这种叙述同样也是“和”的思想的具体体现。在诗歌《关雎》开头的描述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体现出了一种由自然描述带来的“和”的音乐意境。“关关”指的是水鸟的叫声,这里的描述并不只是单只鸣叫的声音,而是在自然的情境中,雎鸠之间共同和鸣的声音。犹如《易·中孚》中“鸣鹤在阴,其子和之”互相应和的意境。这句诗作为全诗的“兴”,韵律和谐悦耳,意蕴突显了由自然所带来的“和”。

2.情感之“和”

音乐与人情感之“和”集中的体现在音乐审美活动中,由音乐作为桥梁,来构建、传达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情感与意志,使之处于一种谐和的状态中,通过音乐情感的体验达到情感的交流并使其和谐稳定,因此,可以体现为音乐成为传递人情感的媒介广泛地作用于人的情感生活的主要原因。在审美方面,琴乐使文人感受了人生的五味杂陈,超凡脱俗的意境,所以,中国的文人音乐都沉浸在这种平和、安逸、恬淡的审美情趣中。在《淮南子》其《主术训》中说:“夫荣启期一弹,而孔子三日乐,感于和。”在琴乐所表现之外,人内心传达情感的和顺与平和成为在乐音中获得和谐感的重要条件。

(三)以自然为美

1.“自然”美——制作材料

枚乘《七发》中关于制琴的材料——龙门之桐的描写已经开了以自然为美的先河。杜挚《茄赋》在述及茄的制作材料芦苇时说:“惟蔑芦之为物,谅洁劲之自然。”马融《长笛赋》也极力描写长笛的制作材料的生长环境。文人不仅追求乐器制作材料的天性本自然,而且进一步强调其制作的过程不雕琢刻镂,简单自然之美。

2.“自然”美——生长环境

王褒《洞箫赋》描写洞箫的制作材料萧干生长于“江南之丘墟”,“徒观其旁山侧兮,则岖嵚岿崎,倚巇迤□”。对竹子制成的洞箫评价说:“可谓惠而不费兮,因天性之自然。”注重其自然的本性。马融《长笛赋》在描写竹子的一种——籦笼,生长在“终南之阴崖”,“托九成之孤岑兮,临万仞之石磎”。通过生长环境的艰险突显出竹子的本性坚毅,体现出自然美的特点。枚乘的《七发》描述了桐周围的环境,“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溪;湍流遡波,又澹淡之。”

3.“自然”美——艺术氛围

嵇康《琴赋》讲到琴的乐声是:“更唱迭奏,声若自然。”对乐歌的描写是这样的:“凌扶摇兮憩瀛洲,要列子兮为好仇。餐沆瀣兮带朝霞,眇翩翩兮薄天游。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激清响以赴会。何弦歌之绸缪。”所构成的一个完整音乐形象,指引人们感受到一个自然、和谐的艺术境界。

三、汉魏文人音乐艺术风格所受思想影响

(一)艺术风格受儒家美学思想影响

在音乐审美方面,孔子谈的是“尽善尽美”的音乐。《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在思想上主张“和而不同”;在人伦中主张“礼之用,和为贵”“中和且平”。由此可见,孔子的“和”实质上具有“中和”的性质。不论是受到传统音乐美学观念的影响,还是儒家思想在两汉时期乃至整个封建时期的强大势力,汉魏文人音乐思想承继了儒家思想的遗风。礼乐教化以及由此而衍生的一系列儒家的音乐观念占据了汉魏文人音乐思想的主体部分,从音乐的形式选择、音乐的审美追求,到音乐的功用阐述——移风易俗、治国安邦,汉魏文人音乐美学思想都具有明显的礼乐教化性质。同时,汉乐中尚“悲”的审美态度,不仅是对儒家“温柔敦厚”礼教精神的背离,也体现出在乐的活动中对人情感的表达与抒发,更多的追求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与传达。

(二)艺术风格受道家美学思想影响

《老子》其基本思想是关于“道”的认识,在对待艺术形式美的态度上,老子以“希声”之音为美,《后汉书·向栩传》曰:“恒读《老子》壮如学道,不好言语,而喜长啸”。由此可以看到,长啸与学道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啸”作为古老的吹奏艺术,在三国魏晋时代被文人雅士们所接受和推崇并且进一步扩大与发展。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追求自然之声,于“天籁”中體会“至乐”,在“天乐”中感受平和之气。汉魏文人音乐在许多方面接受了道家的音乐美学思想,摆脱了音乐的政治教化束缚,恢复了音乐在抒情、审美上的功用。道家音乐美学思想深刻的影响了文人音乐的音乐观念,在汉魏六朝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与深化。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2]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付亚庶注译.三曹诗文全集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

[4]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5]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6]曹道衡主编.汉魏六朝词赋与骈文(第一册)[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7]修海林.古乐的沉浮[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

[8]陈四海.中国古代音乐思想[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

作者:张甲 赵露

古代诗词音乐艺术论文 篇3:

古代诗词曲与音乐的关系

摘要 中国古代诗词曲和音乐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历史渊源,音乐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推动了诗词曲等文体文学的发展。研究诗词曲和音乐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对古代文学的审美特征的理解,以及对中国音乐发展脉络的认识。本文主要结合古代诗词曲的历史发展脉络,研究了不同阶段文学形式和音乐之间的关系,以便能够使得现代人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发展脉络,了解音乐和古代诗词曲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古代诗歌曲 音乐 古代文学 声诗

古代诗词曲和音乐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大家所熟知的汉代乐府诗、唐代声诗都进行了配乐歌唱,这说明古代诗词曲和音乐之间密不可分,互相促进,音乐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学作品的创作和发展,这也是一些文学作品能够广泛流传的根本所在。但是不同的文学形式和音乐结合的侧重点、结合方式以及配乐的性质都是完全不同的,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才能够更好地了解文学和音乐之间的关系。研究诗词曲和音乐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增强对古代文学的审美特征的理解,以及提升对中国音乐发展脉络的认识,因此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 音乐的出现要早于诗词曲

中国音乐的发展历史非常久远,在文字产生之前音乐就已经形成,并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着传播。这在一些考古发现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在考古发现新石器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鼓、骨哨等一些乐器,这些乐器在中国分布得十分广泛,时间跨度也比较长,这充分地说明了中国音乐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几千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人们就开始使用乐器演奏不同的音乐,音乐就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并进行传播和发展。和具有悠久历史的音乐相比较,诗词曲等文学形式的出现则要相对的晚很多,这些文学形式都是在文字产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才出现的。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产生的时候音乐已经经历过漫长的发展了。但经过千年的发展,以诗歌为代表的传统民族韵文的发展高度已经远远超过了音乐,使得中国成为了“诗歌的国度”,产生了大量具有深远影响的古代诗歌,一些诗人、词人在国际上都有着一定的知名度,其作品至今仍广为流传,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赞颂,例如,李白、杜甫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国人热衷于研究汉字语言表现力的审美情愫与中国古代诗歌的辉煌有着很大的关系。而音乐在中国古代没有得到过应有的重视,始终没有产生过比较规范的格律,甚至没有正规的记谱方式,这使得很多优秀的古代音乐仅仅是被大家记住了曲名,但对于乐谱却无人熟知,这对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和流传都有着一定的影响。而西方国家音乐和文学的发展完全相反,西方人规范的音乐格式发展了各种音乐体系,使得很多脍炙人口的音乐流传给后人,但西方的诗歌除了十四行诗外大多没有格式,这是远远不及中国古代诗歌所达到的高度。

尽管在音乐方面古人没有竭尽心智地去追求和探索,这为后人在研究古代音乐方面留下了很多遗憾,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遗产的丰厚程度仍然让世界所惊叹,至今仍然可以从很多文学作品中看出音乐的符号。从音乐对古代文学的推动作用来看,都可以发掘出大量的音乐宝藏供世人研究。我们所熟知的《诗经》分为《风》、《雅》、《颂》几个部分,但《风》、《雅》、《颂》却并非是诗体的名字,而是音乐的名称,属于中国古代音乐分类的一种。《颂》是宗庙音乐的一种,《雅》则属于是宫廷音乐,而《风》则是属于地方音乐。不同音乐分类的出现说明中国古代音乐早在两三千年前就已经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也说明了音乐对文学作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目前从《诗经》中的内容也可以看出,《颂》的特点是肃穆而庄重,而《雅》的特点则是典雅和端庄,至于《风》则是抒情和通俗的,这些文学作品内容的不同和音乐的体系差异有着很大的关联。

二 不同文体文学和音乐的关系

从诗歌和音乐的关系上来看,中国的古代的诗歌大致可以分为徒诗和声诗两种类型。徒诗是一种只讲究韵律节奏,而不进行配乐歌唱的诗歌,声诗则会进行配乐的歌唱。唐朝配乐歌唱的诗大多都属于声诗,声诗虽然在不同的阶段和音乐的结合有着一定的差异,但都是先诗后乐。这和词曲先有音乐后有词的模式刚好相反。《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先诗后乐的典型代表。这种先诗后乐的方式在汉代仍然比较盛行,汉武帝时期的乐府,也是“采歌谣,被声乐”,即以歌谣为先,声乐为后。《陇上歌》是晋宋时期为了悼念战死的陇上壮士陈安所做的著名诗歌,也是先有诗歌,后有音乐。在唐代的时候诗歌发展到了鼎盛的阶段,在这一时期选择律诗、绝句进行乐曲歌唱已经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风尚,此时虽然有先乐后诗的一些特点但诗歌和乐曲的集合已经十分的紧密。

词是唐代诗歌的一种变体,因此也被称作是“长短句”。词的情绪是音乐和文学的一次重大结合,起初词人是依据乐谱的节律和节拍进行填词的,这产生了一些大家所熟悉的词牌。随着词的地位不断地上升,很多著名的诗人都加入到了词创作的队伍之中,到了宋朝时期词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词有着很高的地位,也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词人,例如,李清照、辛弃疾等。从文学和音乐的关系来看词和乐因为多由词人一人所创作,所以比较容易使得两者构成有机的统一体。由于词有八百多种调,词人可以依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调服务句式,这使得词成为了能够和音乐完美结合的新型乐章,一大批的词人和优秀的词在宋朝涌现,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文学形式,也对当时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曲是在元代兴盛的一种文学形式,曲比词更加具有灵活性,可以依据宫调表现内容的多少,组织或多或少的组曲,《般涉调·哨遍》套数是八支曲,《般涉调·耍孩儿》则是九支曲子,这说明曲除了具有很好的灵活性之外,还能产生多种形式的组曲。在每支曲子中,在正格之外可以加衬字,这使得曲表达情意的能力更加完美,内容更加丰富,因此曲在元朝的时候更加受平民大众所欢迎,影响的区域广泛,受众也比唐宋时期的诗词更多。

三 诗词曲发展过程中音乐配乐的发展变化

在先秦时期,诗歌所配合的多是庄重严肃的雅乐,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乐府诗,所配的则是缓和从容的清商乐,也被称作是清乐。先秦时期诗歌所配的雅乐,一般都是用于朝廷的祭祀或者庆典的活动,因此十分的庄重肃穆。例如,《大韶》是虞舜时间的祭祀舞曲,《大舞》是歌颂周武王伐纣获得胜利的歌曲。这些具有宫廷色彩的音乐表演过程场面宏大、雍容典雅,相对来讲比较严肃,说唱表演的场合也多是在皇家宫廷,普通民众接触的机会不多。大家比较熟知的《诗经》中所配的音乐也是这种风格的乐曲。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乐府诗所配的音乐在多为清商乐。唐朝时期诗歌中有配有雅乐的,也有配有燕乐的。雅乐主要是一些御用的场合和文人们所使用,而燕乐则在民间演奏中开始流行,从区分上来看,燕乐其实也是一种俗乐。

古代声诗配乐所选择的音乐可以分为雅乐和清乐两种类型,雅乐相对严肃庄重,清乐则缓和从容。清乐的出现和流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风格,同时说明诗词配乐从雅乐向着俗乐不断地进行转化。

从唐宋开始,诗词的配乐流行燕乐。从配乐的角度来讲,燕乐是俗乐的一种。这种乐曲有别于庙堂传统的歌功颂德、赞美鬼神所使用雅乐,其特点是节奏复杂,乐曲的音域比较广阔,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所流行的清乐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新唐书》对于燕乐的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燕乐有着二十八调的另一个称谓,二十八调的主要特点是节拍变化十分的灵活,与不清不浊、不高不低的雅乐有着很大的不同,同时也和从容、雅缓的清商乐有着比较大的区别。

元曲所配的音乐大多是北曲,北曲在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地吸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元素,主要是包含了女真、蒙古的音乐,同时也充分地借鉴了北方地区的民间音乐,这些元素进行充分地改造和融合,最终形成了新的曲乐体系北曲,当然元曲、北曲也与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有着一定的关系。金元之后,伴随着蒙古族和女真族南下的影响,一些北方游牧民族的乐曲随之传入到了中原地区,这使得具有急促、泼辣的北方音乐特点融入到了中原人们的生活之中,影响到了当时的文学发展。元曲吸收了很多北方的民间音乐,一些文学开始用曲乐的形式来反映普通民众的生活,相比较词和诗歌来讲,曲更加的大众化和通俗化,容易被普通民众所接受,因而影响更加的广泛。

声诗多配的雅乐和清商乐,主要是用于进行歌颂先祖、庙堂典礼所使用,特点是比较严肃。词所配的音乐为燕乐,一般是市民平时宴席歌舞所使用,以抒发感情为主要目的。元曲所配的是北曲,主要是用于市民各种娱乐活动,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市民自身的审美要求,在普通民众中的影响更加深刻、广泛。分析诗词曲发展过程中音乐配乐的发展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诗词曲所配的音乐都是由雅到俗、从上层到民间为线索的不断演变过程。音乐的这一变化和诗词从上层到下层,从雅到俗的变化过程基本一致,这充分地说明了古代诗词曲和音乐之间保持相对统一的发展步调。

四 结语

总的来讲,在诗词曲的发展过程中,音乐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没有音乐元素的加入,诗词曲也就很难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也就不可能会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分析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尽管诗词曲和音乐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但彼此也存在着分裂的情况,这中间不单单是乐谱存在着失传,影响到了诗词曲的配乐发展。而最为根本的原因是诗体的语言并不完全的等同于音乐的语言,而是有着一定的曲乐和差异,在一种文学形式达到一定的成熟程度之后,必然会寻求摆脱音乐的束缚,进而寻求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独立的向前发展。但即使是独立之后的诗词曲,依然会保留着很多音乐的影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格律,格律的存在说明音乐一直都潜伏在古代文学之中,并且深刻的影响着音乐的发展,对于现代音乐的发展也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康康:《偶然中的必然——浅谈音乐与语言之起源的相似性》,《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3期。

[2] 姜鹏、罗时进:《清嘉庆赵文楷钓鱼岛诗歌写作考述——以赵朴初先生二通书札为中心的讨论》,《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3] 王玉超、罗钊:《中国古典诗与乐的艺术探析二题》,《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

[4] 桂天寅:《超然与幽怨并存:谪居黄州期间苏轼诗歌创作中的情志矛盾》,《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年第4期。

[5] 伏蒙蒙:《陶诗接受视野下的苏轼“崇陶”与“和陶”》,《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6] 吴晗:《以“臆”说〈诗〉论——以〈读风臆评〉和〈读风臆补〉为例》,《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7] 严春华:《船山诗歌文体观探析——以诗歌评选为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8] 袁庆:《谈盛唐时期京城诗人的写作趣味——读宇文所安的〈盛唐诗〉》,《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9] 赵豫云:《李商隐“无题诗”的审美价值——基于超现实主义的视角》,《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7期。

(李静,郑州旅游职业学院讲师)

作者:李静

上一篇:知识产权通则管理论文下一篇:国际知识产权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