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灾发展比较保险论文

2022-04-18

摘要:黑龙江省自然灾害频发,对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农作物生产、农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农业财政巨灾指数保险突破了传统保险的救灾理念,通过财政资金撬动金融杠杆,提高政府灾害救助能力和财政管理水平,对自然灾害频发、财政资金紧张的农业大省意义尤为重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巨灾发展比较保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巨灾发展比较保险论文 篇1:

灾害频发催生巨灾保险

视点背景

国外发生巨灾后,保险赔款可承担30%甚至60%、70%以上的损失补偿;而在中国,今年初雪灾过后,保险覆盖的损失不足1%,而此次四川汶川震灾保险覆盖的损失更是微乎其微。分析人士指出,与震灾造成的巨大损失相比,保险业目前的已赔付款项无疑是杯水车薪,这凸显了中国保险覆盖率过低、巨灾保险机制缺位的尴尬局面。于是,有关专家呼吁,中国应尽快明确巨灾保险立法工作,设立巨灾保险专项基金,建立政府支持下的巨灾保险制度和建立巨灾风险分散制度,让保险充分发挥灾后援助和赔付的保障功能。据称,中国保监会正在着手与有关部委联系,推动巨灾保险法的起草从而提供设立巨灾保险的制度保障。但知情人士称,这项动议在短时间内不会成为现实。

建立完善巨灾保险制度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对于中国这样的自然灾害频发国家来说,没有一个巨灾保险体系,很难做到进一步提升抵御各种严重自然灾害的能力。因此,必须从长计议,尽快建立完善社会巨灾保险体系。

视点 1:

中国目前的保险赔付覆盖水平还比较低,保险业的保费收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等指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二十世纪世界范围内五十四次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有八次发生在中国。近十年来,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1000亿元以上,常年受灾人口达两亿多人次。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二十世纪全球大陆发生的七级以上地震有35%发生在中国;二十世纪全球因地震死亡的一百二十万人中中国占了五十九万人,居各国之首。

随着中国经济逐年增长和财富存量的持续积累,自然灾害对经济和社会的威胁与破坏程度将不断上升。资料显示,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颇具规模,2006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8.1亿元,2005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042.1亿元。今年初南方冰雪灾害,造成了1516.5亿元的巨额经济损失。而四川汶川大地震可谓“巨灾中的巨灾”。据预测,此次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在3000亿元人民币左右。

然而,对于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中国的保险赔付显得既紧迫又单薄。到目前为止,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涉及保险赔付近两亿元人民币;而截至2月12日,因雨雪冰冻天气灾害袭击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未含工矿企业损失)1111亿元;保险业的已付赔款10.4亿元。换一个说法,截至2月12日,此次雪灾的保险补偿占损失的比例尚不到1%。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平均36%。

中国目前的保险赔付覆盖水平还比较低,保险业的保费收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等指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遭受自然灾害时,中国的保险赔偿仅接近5%,远远不能满足巨灾保障和灾后重建的需求。而全球这一数据的平均水平为36%。尤其是农业保险,在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情况下,农民和商业保险公司均缺乏积极性,更削弱了保险业在农村自然灾害管理中的作用。

巨灾之下,中国保险业正努力发挥其“社会稳定器”的作用。然而,覆盖面不足、承保后防灾防损检查与服务薄弱、应急处理机制不健全以及巨灾保险制度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也在理赔过程中逐渐暴露。

中国保监会主席助理袁力表示,雪灾及四川大地震折射出保险在灾后救助中的软肋,总体赔付比率较小,反映出保险业覆盖面不宽、防灾防损不到位、应急处理机制不健全、巨灾风险管理不完善等问题。事实上,由于受到经营管理、产品技术开发以及偿付能力限制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国内的巨灾保险产品少、保障面窄、保障程度低,巨灾保费收入在非寿险总保费中的份额较小;同时,在再保险方面也相对滞后。

据称,此次汶川大地震中并没有多少人能获得保险赔偿,原因在于地震保险的供求双低。中国目前没有专门的地震险,只有一些附加条款而已。在国内保险市场上,地震灾害在寿险中基本不属于免责条款,而在财险中大多属于除外责任。2001年10月保监会下发《企业财产保险扩展地震责任指导原则》规定,各保险公司企财险项下可以扩展地震责任。但家庭财产的地震保险赔付则未曾提及,长期被关在制度大门之外。因此能为地震“埋单”的险种主要包括:寿险、个人意外伤害险、个人意外医疗险、学平险、旅游意外险等包含意外伤害损失赔偿功能的保险和企财险、建筑工程险等财险。具体能赔多少,要看保险条款具体规定,通常寿险单笔理赔金额不会很大,在数千至数万元。

中央财经大学郝演苏表示,目前国内的地震险往往是以主要合同的附加险形式出现,而且收费比较高,要求十分严格,因此鲜有保险公司承保。

目前在地震中伤亡的居民可以获得人身损失理赔,但是损失的房屋等财产却无法理赔。有数据显示,2007年云南普洱地震给震中宁洱县造成二十九亿元以上的经济损失,其中大部分不能通过保险补偿,这对于灾后重建的人民来说是笔沉重的负担。

视点 2:

基于国内巨灾保险的现状,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今年二月份,郑重提出以政府为主导,架构巨灾保险体系。

巨灾保险制度,是指对由于突发性的、无法预料、无法避免且危害特别严重的如地震、飓风、海啸、洪水、冰雪等所引发的灾难性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给予切实保障的风险分散制度。

由于巨灾保险制度在中国几近空白,特别是遇到灾难性事故时,整个保险业显得力不从心。基于国内巨灾保险的现状,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今年二月份,郑重提出以政府为主导,架构巨灾保险体系;三月份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两会”上也提出了建立巨灾保险体系的设想。中国保监会副主席李克穆表示,目前中国政府正在研究推出一种能够对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赔付的新型保险产品,但目前尚未有新产品推出的时间表。事实上,早在年初的雪灾过后,保监会就表示要建立巨灾保险基金,而震灾有望加速这一进程。

某财险公司人士表示,由于地震造成的财物损失非常集中和严重,任何单一保险公司都无法承受这一风险。因此,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的财产险产品都将地震作为“除外责任”,国内还没有像日本那样的单一地震险产品。

面对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多位保险业专家呼吁,巨额灾难险的推出一刻也不能再耽误。北京大学保险系教授刘新立表示,中国保险业的保费收入在去年为7000亿元,在世界排行中位居第九。但在巨灾保险方面,却几乎没有涉及。

对于突发性自然灾难,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建立政府支持下的巨灾保险制度,合作设立地震保险基金,予以财政支持和税收方面的优惠,并再通过国际保险公司寻求风险分摊,而非通过商业化运作来推动地震险。例如日本、新西兰、美国以及欧盟国家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巨灾保险制度,在设立巨灾基金、再保险安排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中国也可以借助国际经验,通过再保来分担风险,进而推动巨灾风险的建立。

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一共摧毁了十万栋房子,之后日本各地多次发生地震。由于房屋倒塌不仅要负担房屋贷款,还要承担新建房屋的费用,因此引发了居民购买地震险的浪潮,使地震险的普及率由2.9%上升到了20%。数据显示,日本大约有八百多万人购买了地震保险,占购买保险人群的17.2%,大部分非寿险公司该项保险产品保费收入保持双倍增长趋势。

新西兰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是地震多发国家,平均每年发生地震近三千次,抗击自然灾害已经成为新西兰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据介绍,1942年,位于新西兰中部的首都惠灵顿地区和怀拉拉帕地区曾遭受里氏7.2级地震的袭击,造成大量房屋建筑严重受损。许多房屋在数年后都未能修复,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足够的保险赔偿金。为了汲取这一教训,新西兰政府于1945年成立了地震及战争损坏委员会,后来又将其它自然灾害包括在内,并取消战争破坏险。目前,地震巨灾险提供的保险范围包括地震、山体塌方、火山爆发、海啸和地热活动,其宗旨是帮助新西兰民众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尽快重返和重建自己的家园。

美国洪灾占全部自然灾害的90%,洪水保险机制值得一提。1956年,美国会便通过《联邦洪水保险法》,认定保险业应得到联邦政府支持,否则不能提供洪水保险。1973年,联邦政府《洪水灾害防御法》中再度将洪水保险界定为强制性保险范畴。购买洪水保险将成为洪泛区居民向银行贷款购买房屋,及损后获取政府赔偿的基础依据。最新资料显示,美国全国每年的洪水保险保费收入达十六亿美元,约四百三十四万份保单,洪泛区社区投保率高达90%。

郝演苏认为,应尽快明确巨灾保险立法工作,设立巨灾保险专项基金,建立政府支持下的巨灾保险制度和建立巨灾风险分散制度,让保险充分发挥灾后援助和赔付的保障功能。

视点 3:

尽管巨灾保险呼声高,但仍处于研究阶段,近两年可能难有实质性进展。

今年年初的雪灾暴露了中国在巨灾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当时,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曾表示,需尽快建立以商业保险为基础、国家财政适度支持、适合国情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但是,设立巨灾保险体系,政府推动和政策支持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因为巨灾风险发生频率较低,群众投保商业险的意愿不强,同时巨灾造成损失程度大,保险公司很难独力承担。

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保险业自然灾害付赔款已超过二百亿元,这一金额仅为总损失的2%,即便是加上民政救助、社会捐助等补偿,仍有70%的灾害损失尚需自救。

这还不是最终结果。有关专家表示,发生自然灾害后的最终保险赔款可能会持续几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的保险赔款可能要超过已赔金额的几倍。即使如此,正常情况下,中国保险公司的自然灾害赔付率只有5%,而在美国,农作物保险的保费50%以上由政府承担,日本则依据险种的不同进行补贴,有时高达70%。

推动建立巨灾保险似乎早就提上了监管部门的议事日程,但财政部门对于是否拿出启动资金,投入多大财力一直没有表态。接近财政部的人士表示,财政对保险很支持。2007年国家财政提供补贴,推动开展了政策性的保险,部分省区利用地方财政补贴开展政策性农房保险,需要划拨资金的部门与地方太多了,孰轻孰重需要统筹兼顾。这让一些政策建议者想起了十二年前的一项动议。一位曾参与过防震减灾法律体系构建中的地震灾害保险基金方案设计的专家透露,当时的一个方案是财政划拨1000亿元设立基金,最终因为决策者意见不一致被搁置。

知情人士透露,按现在的情况,财政动辄需要划拨几千亿作为基金启动资金。中国保监会政研室有关专家表示,在拓宽巨灾风险基金筹集渠道方面,应充分发挥政府财政、商业保险以及社会各界的作用。

目前中国保监会在对巨灾保险基金、巨灾保险证券化等相关领域进行规划和探索。知情人士称,如果财政同意划拨资金,基金很快就可以设立,不过决策部门对此尚未作出明确安排。尽管巨灾保险呼声高,但仍处于研究阶段,近两年可能难有实质性进展。

另外,有关专家表示,十二年前方案搁置,保险公司无利可图也是一个原因。发生一次灾害就足以将保险公司整垮,而巨灾保险与财产险的费率差距有时候能达到50%,保险公司自然希望做财产险而非灾害险。

保险公司不愿意的另一个原因是,2/3的储备金都上缴财政了。有关专家表示,国家财政应建立保险基金,进行保险基金补贴。用保险公司上缴的利润,建立保险基金,由其来扶持保险公司。

不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近在一份内部调研报告中批评,单一的财政直补模式妨碍了政策性保险的快速推广,也不适应于中国灾情复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早在五年前,中国保监会就动议建立这样的体系,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明确表示要建立巨灾风险保险体系。但由于巨灾保险机制的建立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多方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制建立的效率。可见,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险制度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巨灾保险因其风险的集中性和损失的巨大性,仅凭政府或单纯保险公司商业运作都无法完全承担。

尽管这是一项困难重重、极其复杂的工程,但我们要知难而进,要借从中央到各地重视和关注汶川大地震的契机,着力推动巨灾保险体系建设,以建立起保障有力的社会保险体系,使我们的社会拥有更加强大的抵御严重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

值得欣慰的是,对巨灾损失补偿的机制,中国最近在农业保险方面已经有所尝试。一些试点省份已开始研究建立各级政府、保险公司共同参与的巨灾风险应对办法和机制,如江苏省去年要求各市、县全面建立政府大灾风险基金,规定市、县财政按照当年保费总额的5%-10%安排政府大灾基金,在发生巨灾而保险公司历年积累不足以给付时动用。

财政部今年要求,保险公司按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险种当年保费收入25%的比例计提巨灾风险准备金,以应对巨灾风险。

作者:张 梦

巨灾发展比较保险论文 篇2:

关于黑龙江省农业财政巨灾指数保险试点工作的调研报告

摘要:黑龙江省自然灾害频发,对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农作物生产、农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农业财政巨灾指数保险突破了传统保险的救灾理念,通过财政资金撬动金融杠杆,提高政府灾害救助能力和财政管理水平,对自然灾害频发、财政资金紧张的农业大省意义尤为重大。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农业财政巨灾指数保险试点工作,分析了国内外巨灾保险开展情况,并针对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业保险;问题;建议

为深入推进黑龙江省农业财政巨灾指数保险(以下简称巨灾保险)试点工作,更好地发挥巨灾保险试点效果,助力扶贫攻坚工作,黑龙江省财政厅通过协调省直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反复征求试点县意见建议,测算、精算报告分析,回溯分析等方式,为黑龙江省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启动试点工作,开展了大量基础性调研、测算工作,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巨灾保险的概念

(一)相关概念。

1.巨灾。巨灾发生频率很低,但影响范围广、损失程度大,往往超过承受主体的实际承受能力。巨灾风险主要体现在社会财务风险和政府财政风险两方面。政府财政风险是各级政府因履行自然灾害应急响应、灾难救助、灾后公共设施修复重建、社会救助等责任而发生巨额计划外公共财政支出,导致收支失衡的困境和风险。巨灾风险是累积风险标的,在涝灾、旱灾、冻害、地震、冰雹、台风、强降雨等一次自然灾害发生时造成的集体损失,并且引发这些风险标的贷款按揭银行、供应服务赊账供应商、经济收益方、供应链利益方等经济关联方,遭受的连锁损失而形成的次生系统风险。

2.巨灾保险。巨灾保险是指对因发生上述灾害,可能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的风险,通过巨灾保险制度,分散风险。鉴于现行财政体系特点、财政应急应灾制度改革需求、灾害与财政风险关联等因素,可以应用巨灾保险,将整合财政预算预备费以及相关救灾专项资金有效加倍放大,完善自然灾害财政风险制度化改革。

3.指数保险。指数保险是一种保险合同,保险人依照双方事先约定的灾害触发参量指数,向投保人提供保险保障。指数保险依照定义保险事件关联参量指数的实际观测值,确定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赔款支出。指数保险最为主要的特点在于指数保险的赔付是以观测到的灾害客观特征指标(比如地震的等级,降雨的总量,或者台风的风速等)为赔偿基础,而不是依据实际发生的损失。因此,免除了损失勘验、赔偿核实、赔付争议等问题,可以保证在短时间内迅速赔付,从而确保灾难救助资金的及时到位(见表)。

(二)国内外巨灾保险开展情况

1.国际做法。

(1)美国巨灾保险制度。美国推行的是以政府为主导非营利性巨灾保险计划,在1968年美国国会通过《全国洪水保险法》,政府与民营保险公司合作,由民营保险公司销售洪水保险单,保险标的为加入洪水保险计划的社区住宅和商业财产,所收保费全部建立洪水保险基金,洪水损失赔付和代理销售费用均出自基金。基金资金来源于保险费和财政部贷款,政府是风险最终承担者。这种模式经过几十年实践证明,能够满足在洪灾后居民基本生活需要。洪水保险中农作物是除外不保的,针对洪水风险对农业造成的损失,美国农业保险也是非常成功的,有农业保险立法保障,政府主导对保险费进行补贴,强制投保。

(2)日本巨灾保险制度。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之一,自1966年起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并以相关法律规定如《地震保险法》作为基础。日本地震保险和其他财产保险相比是公益性比较强的保险,所收保费全部作为地震造成损失的赔款准备。保险标的是居民住宅和家庭财产,居民向商业性财产保险公司投保后,财产保险公司再将全部风险责任向日本地震再保险公司分保,由日本地震再保险公司向政府进行再次分保,由政府提供再保险责任的分担和支持。有了政府和财产保险公司的合作,为地震灾害发生提供了一定程度风险保障,取得了很好成效。针对巨灾风险对农业造成的损失,日本农业保险模式也是世界上成功的典范,法律支持和推动,采取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政府补贴保费,接受再保险为农业保险后盾。

(3)英国巨灾保险制度。英国巨灾保险是由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政府不参与,例如政府不对洪水保险进行任何补贴,是非强制性的,投保人在保险市场中自由选择保险公司进行投保。英国再保险市场相当发达和完善,商业保险公司所承保的巨災风险责任直接在再保险市场进行分保,转移风险责任,政府对巨灾保险再保险计划没有支持,但是巨灾保险参保率很高。

(4)法国和新西兰巨灾保险制度。法国在1982年通过 “自然灾害保险补偿制度”,保险标的非常广泛,涉及到生活方方面面,如家庭财产、建筑物及设备、农作物、车辆,商业保险公司承保巨灾保险后与法国中央再保险公司签订再保险合同,通过再保险合同转移和分散巨灾风险责任而巨灾再保险合同由政府提供担保,所以在法国巨灾保险制度中,中央再保险公司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西兰先后颁布法律并建立地震委员会,地震委员会由政府组织建立,投保人不需要缴纳昂贵保费,巨灾保险是强制投保,由商业保险公司承保,建立自然灾害基金,然后由政府担保,在国际再保险市场中进行分保,巨灾一旦发生造成损失,先由地震委员会支付一部分,再保险再承担一部分。

从以上几个国家的巨灾保险制度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国家相关法律支持和保障是该制度得以开展并取得成效的前提。实施模式有强制、自愿、自愿和强制相结合等模式。

2.国内做法。

(1)宁波模式。宁波市巨灾保险采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模式,保险机构负责经办运营,市民政局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巨灾保险制度,协调各项政府政策及资金落实,督促协调开展巨灾保险承保、理赔及防灾防损,管理巨灾保险基金,同时兼市巨灾保险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宁波市巨灾保险制度由公共巨灾保险、巨灾基金和商业巨灾保险三部分组成。市财政首年出资3800万元向人保财险宁波分公司购买总保额6亿元、涵盖宁波市行政区内所有人员的巨灾保险服务,保障范围包括台风、强热带风暴、龙卷风、暴雨、洪水、雷击等灾害及其引发的突发性滑坡、泥石流、水库溃坝、漏电和化工装置爆炸、泄漏等次生灾害造成的居民人身伤亡抚恤及家庭财产损失。每次灾害中,每人人身伤亡抚恤最高限额为10万元(伤残救助额度根据一至十级依次递减),家庭财产损失救助根据水位线标准最高每户赔付2000元,见义勇为人员再增加赔付10万元人身伤亡抚恤。同时,市财政首期注入500万元启动资金成立巨灾保险基金,主要承担政府巨灾保险赔付限额以上的赔付,广泛吸纳社会捐赠资金,形成一个全社会共同参与应对巨灾的公共平台。此外,居民还可自愿购买商业巨灾保险,以满足更高层次、个性化的巨灾保险需求。

(2)广东模式。广东省巨灾指数保险由政府作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灾害发生后,直接由保险公司赔付给地方政府,再由政府统一安排救灾。保险赔付覆盖全部受灾地区,特别是没有保险意识或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商业保险的企业和群众,防止因灾致贫、因灾返贫,有效提高受灾地区整体抗风险能力。在资金安排上,由省市两级财政配套出资,每个试点地市预算3000万元。保费在3000万元以内的,按照省级与地市3∶1的比例分担,超过3000万元的部分由地市承担;在采购方式上,省级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人保、平安、太保3家公司具有承保资格,试点地市从上述3家中标公司中自行选择1家保险机构或多家保险机构组成的共保体作为承保公司;保险方案上,按照“一市一方案”原则,由试点地市政府根据当地自然条件、人口数量、财产规模、财政责任等情况,从台风、洪涝(强降雨)、地震三种灾因中选择1—3种,然后由保险公司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保险方案。2016年,广东省韶关、湛江、梅州、清远、河源、汕尾、阳江、茂名、云浮、汕头10个地市成为巨灾保险的试点市,项目总保额达到23.47亿元。

此外,国内还有黑龙江省的农业财政巨灾指数保险模式。

二、黑龙江省试点基本情况

(一)巨灾保险开展的背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工作。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9号)提出“建立巨灾保险制度”。黑龙江省自然灾害频发,对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农作物生产、农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巨灾保险突破传统保险的救灾理念,通过财政资金撬动金融杠杆,提高政府灾害救助能力和财政管理水平,对自然灾害频发、财政资金紧张的农业大省意义尤为重大。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后,要求确保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小康社会。因灾致贫、返贫是黑龙江省扶贫工作难点,以贫困县为保险范围开展巨灾指数保险将助力扶贫工作开展。

(二)黑龙江省巨灾保险试点前期运行情况。黑龙江省财政厅会同省气象、水利、扶贫、民政、农委、保监等部门,从2015年12月开始,经过半年多的密切合作、共同努力,确定黑龙江省巨灾保险区域为28个贫困县,保险险种包括干旱指数、低温指数、降水过多指数、洪水淹没范围指数四种保险,保费1亿元,保障程度23.24亿元。保险期间内,当保险区域超过设定的干旱、低温、降水过多、流域洪水指标阈值后,保险人按保险合同约定,计算保险赔付金额,赔付到财政指定账户。2016年7月1日,经省委、省政府同意,黑龙江省财政厅与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瑞再分保80%)签订了国内第一份农业财政巨灾指数保险合同,标志着黑龙江省正式开展巨灾保险试点。

黑龙江省的巨灾保险试点有四方面突出特征:一是保障区域较大。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黑龙江省嫩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发生区域性灾害的可能性较大。试点区域包括全省28个贫困县,其中13个分布在松花江、嫩江流域沿岸。二是承保责任较全。承保责任包括干旱、低温、降水过多和洪水淹没4种,涵盖了投保区域常见农业灾害类型。三是区别设置赔付标准。干旱指数、低温指数、降水过多指数保险条款中,针对每个投保县市的不同灾害类型,分别设置了高、低两个赔付标准,高标准对应百年一遇灾害,低标准对应6年一遇灾害,在抵御巨灾风险的同时,也考虑保证一定的赔付额度。四是扶贫宗旨突出。自然灾害是导致返贫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全国每年农村返贫人口70%是因自然灾害所致。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经济落后省份,全省28个贫困县主要分布在西部风沙盐碱干旱地区、东部低洼易涝区、松嫩两江沿岸洪涝区、北部低温冷害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业基础设施极易遭受自然灾害侵袭。试点密切围绕扶贫主题,符合黑龙江省扶贫工作实际。

考虑到试点过程中会发生很多不确定因素,我们坚持在保险合同中约定,如有必要调整条款,将通過增加批单形式进行调整。为了使巨灾保险更符合黑龙江省实际,7月份,黑龙江省财政厅会同有关省直部门经过深入研究,多次与“瑞再”、“阳光”协商,要求承保机构在6至8月夏季干旱、降水过多、低温保单基础上,增加了春季干旱(2017年5月1日至5月31日)、秋季降水过多(2016年9月1日至10月10日)、春季降水过多(2017年4月1日至5月31日)三个指数批单,进一步完善了保单内容。

(三)前期理赔情况。按照黑龙江省财政厅与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签订的《农业财政巨灾指数保险》合同赔付流程约定,由省气象服务中心向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所)提供气象数据,遥感所依据省气象服务中心数据,基于保险合同约定,计算干旱、降水过多和低温灾害指标及各地保险赔付金额。11月末,2016年度夏季干旱及降水过多灾害、秋季降水过多灾害、低温灾害的赔付结果已经计算完毕,以上灾害共投保费6397.40万元,赔付7224.85万元,综合赔付率为112.9%。2017年春季干旱、春季降水过多投保保费1599.6万元,待2017年春季投保期结束后计算赔付金额。2016年洪水灾害投保保费2003万元。

三、试点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气象指数保险存在的问题。

1.保险期间设定不够合理。农作物不同生长关键期的气象条件对粮食产量、质量都会产生重大影响,黑龙江省巨灾保险期间设定未考虑主要农作物的关键生长期,目前夏季干旱保险期间为6—8月的指数,不符合农作物生长关键期所需气象指数条件要求。以拜泉县6、7、8三个月的降雨情况为例,该县6月份降雨量为144.1mm、7月份降雨量为33.9mm、8月份降雨量为91mm,7月份的降雨量为历史同期最低极值。而7月份正是各种农作物生长的主要时间,如果此时干旱必定造成严重灾害,即使后期降雨也会影响农作物生长并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产。单就此月份的降雨量来看,完全可以界定为严重旱灾,可如果把6、7、8三个月划分为一个时段来看,总体降雨量269mm又达不到理赔触发点,这就造成了真正受灾而又无法得到确认和理赔的现象发生。

2.触发点设定值偏高。目前保单中设定的触发点1为6年一遇灾害指标,但通过赴受干旱灾情严重的泰来县调研以及其他试点县反馈的情况发现,个别县(市)发生了超过20年一遇的旱灾,仍未达到触发点1,反映出触发点设定存在不合理性。依据省农委、扶贫、民政等业务部门提供的受灾数据以及相关保险公司提供的传统农业保险赔付情况看,甘南、泰来、巴彦、孙吴、海伦干旱灾情严重没有达到触发点。对此事,我们已经在与“瑞再”通过多次协商进行了解决。

3.赔付计算依据不够充分。干旱指数用降雨量和温度(蒸发量)来衡量,降雨量以县气象站数据为准,一般局地降雨并不一定覆盖全县,并且一个县只有一个气象站点为国际公认气象站点,提供出一组气象数据,出现气象站点数据代表性不强问题。

4.县市阈值设定不均衡或相关性不强。以黑龙江省龙江、泰来、甘南三个县为例,三个县地处黑龙江省西部,地理位置接壤或相邻,根据省直相关部门提供的灾情数据,三个县今年的旱灾都比较严重,但只有龙江县达到了干旱指数触发点,并且赔付额1083.39万元,赔付率达到491%,而泰来、甘南旱灾相对集中连片,却未达到触发点。

(二)洪水指数保险存在的问题。

1.保险期间设定不合理。黑龙江省降水季节性很强,多集中在6至9月,其他时段没有发生流域性洪水的可能性,而巨灾保险保单中保险期间自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止,保险期间过长,一些时段应予剔除。

2.保险范围需要进一步明确。目前洪水指数保险投保的范围是松花江、嫩江干流洪水淹没的农田,投保的拜泉县、克东县、克山县、依安县、桦南县所属的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虽在嫩江、松花江流域,但此5县并不与松嫩干流接壤,受干流洪水影响很小或没有。

3.理赔触发点过大。瑞再公司委托的计算部门核算出的试点县市耕地面积为15489个点,是基于全部耕地面积,经省水利勘测设计院与洪水底图比对,很多耕地并不位于洪水淹没区,理赔触发点设置过大。

4.洪水指数保险投保保费过高。干流流域性洪水是防汛的重点,防洪工程标准明显高于支流和中小河流。自2015年开始,黑龙江省投入巨资进行三江干流治理,目前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松、嫩、黑三大江设计防洪标准均在20年一遇以上,重点堤段防洪标准为50年或100年一遇。考虑到堤防超高的因素,通过抢险实际均可防御50年至100年一遇洪水。汛期堤防溃决属小概率事件,相对其他3项灾害是最不易发生的,而在4项巨灾指数保险中,洪水淹没保险费率较高,不够合理。

四、有关意见和建议

(一)气象指数保险方面。

1.以主要农作物的关键生长期设定保险投保期间。以玉米为例,关键生长期主要包括: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孕穗期、成熟期等,目前,黑龙江省财政厅正在会同省农委、气象局对各试点县关键生长期选择确定和指标阈值进行计算确定。

2.调低触发指标。考虑到黑龙江省投保的巨灾保险兼具扶贫性质,属于黑龙江省扶贫项目之一,并且触发点较高,经与“瑞再”多次协商,拟调低并合理设定调整触发点,将触发点1、触发点2和全赔点由6年一遇、40年一遇、100年一遇分别调整为3年一遇、20年一遇、40年一遇。

3.合理分配并调整保险期间内的指数。以干旱指数为例,在保险期间内,修正干旱指数时要考虑降雨量在6—8月份的分布情况,把降水量异常偏多中和降水量偏少的因素考虑进去。研究增加阶段性干旱指标、短期集中降水、短时强降水指标、生长关键期阶段性低温指标。

4.根据试点县实际设定四种灾害投保保费分配比例。目前黑龙江省西部多以旱灾为主,东部多以涝灾为主,拟根据各试点县实际情况,按所在地域的气象特点确定投保保险品种,比如部分干旱地区试点县可以考虑降低降水过多投保保费,反之亦然。

5.加密气象观测站。经与“瑞再”协商,拟在试点县采用多个乡镇气象观测数据,按一定权数比重,降低每个站点的控制面积,并设定国家气象观测站和区域自动站资料在指数计算中的权重比例,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6.重新设定计算理赔指数期间。考虑到按日计算操作复杂,建议用5日(侯)平均资料计算理赔指数。

(二)洪水指数保险。

1.调整洪水淹没范围内耕地面积指标。目前保险范围包括的不在洪水淹没范围内耕地,不构成保险利益,将予剔除。

2.调整已交保费的投保期间。由于5个县不在干流洪水区域,按照权利与义务相等的原则,建议保险人将今年的保险费扣除合理的各项保险业务费用和利润外,返还或顺延为下年度保费。

3.降低保险费率。应结合黑龙江省的降雨、水文條件,分析不同几率洪水的洪涝灾害情况,综合考虑防洪工程建设和政府采取的抗洪抢险措施,在做好洪涝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进一步核算确定保险费率,调低目前6.16%的洪水保险费率。

4.调整保险期限。将原来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的保险期间调整为6—9月。

(三)其他方面。

1.成立巨灾保险工作组,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省财政厅厅长出任组长,省扶贫办、防汛抗旱办、气象局、农委、农科院、保监局、阳光保险公司等单位为成员的工作组,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沟通。

2.确定工作人员,建立工作机制。由相关单位抽调业务骨干,固定工作人员,以确保工作连续性,使黑龙江省巨灾保险制度得到持续深入研究。

3.尽快修订完善保险方案,重新计算理赔金额。修订的保险方案及重新计算的理赔金额确定后,由工作组审查,最大程度发挥试点效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财政厅国际金融处)

责任编辑:凌玉

作者:姜玉琴 于晓非

巨灾发展比较保险论文 篇3:

中国地震巨灾保险及试点概况

一. 中国地震特点

中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当代世界可以粗略划分为六大板块,中国位于亚欧板块东部,向东靠近太平洋板块,西南与印度洋板块衔接。是地震活动多发的地区。中国地震有着不仅数量多,强度大的特点,分布广,损失重也是中国地震的特点。全国60%的国土面积中,80%以上的大中城市都位于地震区。近年来,资料表明,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口、财富和生产力正在快速地向大地震容易发生的地区聚集。然而中国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居于各类自然灾害总影响的首位,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占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山火,泥石流,滑坡等总人数的54%。因此,中国需要一个来分散地震带来的风险和损失的手段,并用在特定城市加以观察研究,从而达到推广[1]。

二.中国地震巨灾保险概况

保险能够有效应对巨灾风险管理中成本问题和损失补偿问题[2]。从中国巨灾保险的发展历史来说,2006年,“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口号被提出,巨灾保险重新进入大众视野。2008年汶川地震后,需要巨灾保险的呼声愈发强烈,此后巨灾保险相关制度开始陆续出台,并且地震巨灾保险备受关注。自2015年中国城乡居民巨灾保险共同体成立,我国相继建立了云南、四川、陕西等地多个地震(混合)巨灾保险试点并在发展中取得了不错的效益和成果。但是相比于其他国家起步较晚,如日本地震巨灾保险源自1966年通过的《地震保险法》。由此可见,中国地震巨灾保险并不成熟,仍处在发展阶段。另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地震灾害的损失也在不断加重,严重威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必须要求我国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风险机制,以便于风险的转移分散,所以地震巨灾保险体系的健全迫在眉睫。

三.地震巨灾保险参与人概况

目前我国应对巨災的基本策略以政府财政转移性支付为主,以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赠为辅 。

1.政府

对于政府来说,政府慈善行为对巨灾保险存在“挤出效应”。每次发生的巨灾灾害,在救灾中主要突出的是政府干预。虽然政府扮演的“慈善家”角色,一方面极大地安抚了受灾人民,缓解灾害导致的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失,帮助受灾地区有效地开展生产活动。但政府处于一个被动地位,这使得政府财政的负荷增加,同时,政府也在是否捐助,捐助金钱物资的数量质量以及如何公正平等分配资源面临着信任风险。而且政府在救灾工作中“全包”的行为会造成保险业的“无为”。防灾救灾工作都由政府全力救助,意味着市场上缺乏保险业参与的动机,家庭缺乏支付有成本的风险预防手段的动机。由此,政府的角色定位一定程度上会遏制巨灾保险产品的需求,阻碍巨灾保险市场更深层次的发展。

2.参保人

对于参保人来说,保险最首要的因素就是成本。一个显著问题就是高额的保费与家庭收入不匹配。家庭成员的收入除了要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开销,还花费于其他用途中。而巨灾事件意味着高额损失,且往往有打击性影响,增加了保险公司的承保成本,导致保险费用的提高。这使得有些收入偏低家庭负担不起。另外,如上文所述,政府的援助会安抚受灾人民,缓解灾害所导致的损失,提供正向作用。但是同时政府的救援助长了人们的侥幸心理,忽视风险发生的频率与产生的损失。而家庭的风险态度主要受到每个成员的影响。

3.保险公司

中国保险公司大都将自然灾害列为除外责任。这是因为巨灾风险具有低概率、高损失的特点。巨灾风险的发生频率较低,往往一年内发生巨灾风险的频率屈指可数,但遭受的损失却无法预测与估计。这意味着保险公司承保巨灾风险将面临着高额的理赔费用,保险人单凭自己的资产结构难以支撑起如此高的赔付额。同时,企业经营巨灾风险属于高风险投资,有极大破产的可能。其次,政府的帮扶会使保险产品的需求降低,这会降低本就不高的人民对于保险购买的意愿。此外,保险公司和各级政府并没有形成合作模式,在地震巨灾保险上的宣传并没有达到效果,没有形成统一的统保模式,对于地震频发地区的保险保障还是不够全面。

四.文献及分析

对于投保人来说,地震巨灾保险是一种低概率——高风险的保险类型,由于个体水平(如收入等)和信息的差异,造成了风险感知的多样性。这样的差异可能会造成“萨马瑞坦人困境”,及上文提到的,受灾地区的人们知道政府一定会给予他们无条件的援助,从而就会降低他们购买巨灾保险的积极性。这将会阻碍巨灾保险的建立[4]。

对于保险机构来说。巨灾保险的制度具有正外部性和逐利性。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方面上,商业保险机构并不能收获成果,巨灾保险的回报率和损失承担情况不如其他险种的收益高。这就表明政府必须参与进来调和,才能使得商业保险机构积极的正向推动地震巨灾保险的发展。另外保险机构的运行基础是大数定律,而上文提到的个体差异造成的风险感知多样性会导致参保行为的差异。

从政府层面来说,政府对于风险概念认知不准确,认为自然灾害无法管理。政府更倾向于灾后的救助和社会捐助,并非地震巨灾保险。同时,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层级结构也造成了地方政府在建立地震巨灾保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方面的不足。文章指出的对于个体的信息差异造成的风险感知多样性和保险公司在这种新兴(至少对于中国来说是新兴)的保险类型了解不足,同时会因为利益问题导致积极性减退的问题符合中国现今地震巨灾保险建设面临的困难 [4] [5]。

通过对比日本与美国,同时结合中国地震巨灾保险的法律制度提出在地震巨灾保险的构建框架,运行模式,投保方式及承保范围等方面提出构建中国地震巨灾保险法律制度的建议。两篇文章很好的从立法角度指出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应采取的发展模式。同时对比其他较早完善地震巨灾保险的国家,为我国地震巨灾保险提供了多方面的借鉴参考对象。但地震巨灾保险并不能只从法律方面考虑。而且缺少了地震巨灾保险试点的相关细致法律支持[6] [7]。同时中国地震巨灾保险的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有四点[6] [7]。

1.国家主导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国家应在政策上,资金上,法律上提供明确支持与帮助。如上文提到的新西兰地震巨灾保险,完全是由政府主导。

2.市场运作原则:商业保险应作为政府与投保人之间的桥梁,发挥作用。

3.社会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地震巨灾保险的赔付时,应向公共利益倾斜。并且收取的保费不能够用于投资风险较高的项目。

4.强制保险原则:在中国地震等灾难多发地区,要实行强制性的地震巨灾保险的投保,中国灾难较少地区,应采取半强制投保的方式来促进地巨灾保险的发展。文中提到除了英国洪水巨灾保险,其余有着巨灾保险的国家原则都或多或少带有强制性原则。

笔者认为,对于收取的地震巨灾保险保费方面,中国政府尤其是地震巨灾保险试点城市可以参照新西兰的“地震灾害基金”,建立一个专门隶属于试点城市地方政府的基金会或者組织去管理保费,按照政府的要求来进行资金运转。这样能够使地震巨灾保险在赔付时出现资金运转不开或资金漏洞的概率化为最小。对于强制保险原则,笔者赞同其将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设置为强制投保模式,但是作为非高频地震发生城市,笔者认为可以调查该地区历史或设置问卷,如若地震灾害规模超过5或者发生频率较高,可将地震巨灾保险设置为强制投保模式。或者可以参照美国和新西兰的方式,将地震巨灾保险作为附加险加入(如房屋险)等保险类型中,这样即使该地区突发危机,也不因全依靠政府救援而导致出现政府财政赤字。

下文阐述了三种地震巨灾保险模式,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8]:

1.政府主导模式:优点是政府能够通过国家提供的信息及资金等资源确保灾害发生后,地震巨灾保险赔付的保障。节省了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的环节。缺点是该模式会导致政府的财政支出巨大,如果出现财政赤字,会造成更大的灾后损失。

2.市场主导模式:与政府主导模式相反,优点是地震巨灾保险可以通过借助资本市场来分散风险,节省大量政府在保险赔付上的支出。并且商业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资金运作,提高资金使用率。缺点是,如果地震的震级很大带来的损失可能会超过商业保险公司的承受能力。

3.政府和市场结合模式:能够弥补上述两条单纯依靠政府或者商业保险公司的资金不足问题,兼顾市场和政府的上述优点。

笔者认为,关于第一点政府主导模式的优点,节省了商业保险公司的环节同时也会避免商业保险公司侧重公司利益而忽略公共利益。而第三点中的政府和市场结合模式,同时需要做到政府和市场各司其职,做到平衡,尤其是放在地震巨灾保险试点城市这样受到国家关注的地区。

总之,一个城市建立成地震巨灾保险体系不仅需要城市自身的因素如地理位置,也需要政府,商业保险公司和人民三个参与方的积极响应与配合。

五、地震巨灾保险试点城市。

(一)云南

云南省地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带东缘, 地壳运动剧烈,亚欧地震带和我国南北地震带在 此交汇,是我国地震最多、震灾最重的省份之一。云南地震具有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灾害重 的特点。根据最新统计显示,1992年至2014年的23年间,云南共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78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35.41亿元(其中民房直接经济损失367.4亿元)[9]。

综上所述,2015年云南政府经过反复调研,确定了云南省大理州政策性农房地震保险试点,这也是中国首个地震巨灾保险试点。至2019年,云南地震巨灾保险试点方案是国内唯一一个通过地震巨灾保险承保理赔全流程服务检验的试点方案,也是国内唯一圆满完成地震巨灾保险多次赔付的试点方案。

(二)四川

四川省也处在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接位置。数据表明,印度洋板块至今仍有30~50mm/年的北进速率,这使得珠穆朗玛峰每年以4.2厘米的速度向长春省(中国东北部)方向运动。这种向东的运动,挤压了四川盆地。从而导致四川地区地震频发。四川省2015年时已有乐山,宜宾,绵阳,甘孜四个市(州)的试点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截至2018年,已经有18个省市申请开办地震巨灾保险。

(三)陕西

陕西部分地区位于分为地震带的南端上,它就是位于中国东部区域最强烈的一个地震活动带。根据中国地震台网,1556年陕西华县8.25级地震(也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预计超过83W人),以及1303年8.0级洪洞地震,全是发生在该地震带上。

陕西境内的地震活动强度和频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比如,陕西南部的发部分地方,主要是位于汉水地震带,该地震带的地震活动通常都强度不大,但陕西西部的一些地方由于处于龙门山地震带上,所以其发生相对更大强度地震和频率的可能性也就大了一些。而陕西的地震巨灾保险试点城市——宝鸡,就位于陕西西部,龙门山地震带上。

2019年陕西省宝鸡市率先在陕西省开展城乡居民地震巨灾保险试点工作,根据宝震工发〔2020〕7号。2020年度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范围由2019年的城乡居民总户数的5%扩大到城乡居民总户数的10%。

六、文献及总结

建立地震巨灾保险试点城市的首要原因是该地区地震频发。地震频发的城市地震巨灾保险才能有作用。 其次,地震巨灾保险的试点城市经济落后。破坏性地震对该地区人民带来的打击是毁灭性的,财政救助十分有限。只有通过地震巨灾保险进行风险分散,才能使灾后救助没那么困难。同时,该文也提出了建立地震巨灾保险试点城市的意义[10]:

1.建立地震巨灾保险试点城市能够使该城市的地震灾害不仅依靠政府援助,还能通过地震巨灾保险分散风险。加强政府职能转变,深化市场改革。

2.在试点城市建立地震巨灾保险制度,是对当地社会,经济的缓冲。有利于加强地震巨灾风险管理。

3.能够节省当地震发生后,信息从地方政府传递到上级政府的过程。做到直接进行援助与赔付。提高防震减灾救灾效率。

4.能够将地震巨灾保险保费列入到财政预算,让保险业也加入到地震巨灾管理的防范和分担队伍中。保障了地震风险的分担,缓解地方政府及国家的财政压力。

笔者认为仅仅考虑城市地理位置和经济方面是不够的,同时需要考虑该地的地震发生历史,建筑材料类型,人民对于地震的认知,人民的经济情况以及对保险公司的参与情况。

参考文献

1. 马征.我国巨灾风险融资体系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 2019

2. Kunreuther H, Ginsberg R, Miller L, Sagi P, Slovic P, Borkan B et al (1978) Disaster insurance protection. Public policy lessons. Wiley, New York

3. 袁瑶. 我国巨灾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No.4s:48-49

4. 李瑾. 巨灾保险制度国际比较:理论困境、政策突破及中国启示 [D]. 南京:南京大学,2011

5. 洪旭瑜. 基于地震灾害的我国巨灾保险发展模式研究 [D]. 厦门:厦门大学,2017

6. 肖亚驹. 国际巨灾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以日本为切入点 [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7. 王克飞. 我国巨灾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 [D]. 海口:海南大学,2016

8. 卓志,吴婷. 中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模式选择与设计[J].中国软科学,2011,2011[1]:17-24

9. 江川,姚进. 云南启动我国首个地震保险试点——对大理巨灾保险制度试点的调研[N]. 经济日报,2015-09-18(014)

10. 张广萍. 甘肃省建立地震巨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探讨[J].法制与社会,2021,No.1:55-57

作者简介:戚立权(1998.01-),男山东省烟台市,汉,硕士研究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方向:金融。

作者:戚立权

上一篇:合同解除制度研究论文下一篇:课堂层面体育学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