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巨灾模型国民经济论文

2022-04-22

[摘要]今年来地震、海啸、飓风等巨灾频发,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面对接连发生的巨灾引发了人们对巨灾保险制度的广泛思考,本文就我国巨灾保险体系的现状以及未来具体实现的构想进行了综述,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国巨灾模型国民经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巨灾模型国民经济论文 篇1:

我国构建巨灾基金的可行性分析

巨灾风险及其对国家经济的危害的日益增长,使得国家对巨灾风险的管理成为世界范围的一个课题。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发展和市场承灾能力的加强,以及技术发展和法律环境的不断完善,在我国构建巨灾风险基金,多方面、多渠道分散巨灾风险,在我国现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

一、国家财政经济的承受力分析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居民购买力不断增强。据初步核算,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万亿元,同比增长9%;全年进出口总额25 6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国家财政收入6.13万亿元,增收9995.12亿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分别实际增长8.4%和8.0%。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和居民购买力的不断增强,也拉动了产险业整体的增长。

如表2所示,我国每年的财政救济支出与每年巨灾损失额的比例不足3%,而财政救灾资金只占国家财政支出很小的比例,当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时,在其他支出难以压缩的情况下,只能压缩生产建设基金。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必然会给国民经济的后续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建立巨灾风险基金,将每年的财政救灾预算制度化的管理和运作,保证其稳定的增值,当巨灾发生时,可以更及时的拿出资金进行恢复和重建工作,将对国民经济的后续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1996-2008年这13年间,除了图中第3年1998年长江洪水赈灾支出比例大幅增加,2008年“5.12”汶川地震导致财政支出大幅增长外,救灾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一直徘徊在0.3%左右,这个比例值很低。但如果把平均每年67亿元的救灾资金放入政府巨灾基金,以每年5%的收益率(复利)投资累积,则5年、10年、30年后可分别累积370.2亿、844.2亿和4451.4亿元救灾资金,若将社会捐助和居民缴纳的部分也加入其中累积,可以大大提高政府承担巨灾风险的能力。

而且,构建巨灾基金以后,基金可以做巨灾的再保险和分保,在国际市场分散巨灾风险;如有需要,还可以以政府信誉为支撑,发行巨灾债券,从资本市场融资。融资途径的扩展,可以缓解政府单一途径承担巨灾风险面临的资金压力。

二、巨灾保险市场的供需分析

总体来看,我国几家大型保险公司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巨灾保险供给能力,这为我国开展巨灾损失的保险补偿奠定了基础。(见表3)

下面我们以农业巨灾保险为例,对我国巨灾保险市场进行具体的供需分析:

自1982年中国人保恢复开办农业保险以来,我国农业巨灾保险需求量逐年上升(如表4所示),我们选取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估算农业巨灾保险的实际需求量;农业巨灾灾害损失额估算农业巨灾保险的潜在需求量。通览全表,2000-2006年,农业保险的潜在需求量远远大于实际需求量。伴随着灾难带来的巨大危害以及保险对风险的分担与转嫁,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投保的重要性;再加上农业生产水平的发展,农民生活质量与支付能力逐步提高,农业巨灾保险的有效需求不断上升。可见,农业巨灾保险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农业巨灾保险供给方面,采用农业保险的赔款额估算农业巨灾保险的实际供应量;保险公司承保能力估算农业巨灾保险的潜在供应量。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经过20多年的发展,承保能力是不断增强的。从表5看,尽管目前农业保险实际供应量不大,但潜在供应量不断增加。加上国家对农业巨灾保险的鼓励和支持,使得我国农业巨灾保险人有了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

在现代保险经营中,尤其在保险业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传统的保险品种的利润空间已经越来越有限了,而随着我国巨灾损失历史的逐渐积累、巨灾风险图的绘制以及巨灾风险市场化分散机制的日趋完善,拓宽了可保风险的范围,使得保险公司可以把大量巨灾风险组合管理,通过专业化的风险分散来获得稳定的利润,巨灾风险的实际供给量将稳步上升。而另外一方面,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民的风险意识不断提高,通过巨灾保险转嫁风险的实际需求也将随之提高,巨灾风险的实际需求量将进一步上升。在这个转化过程中,需要国家制定完善的巨灾保险及巨灾风险分散制度做保障,同时,资本市场发展的日益完善和巨灾风险基金的筹建也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三、居民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分析

全国城镇居民和农民缴纳巨灾基金的承受能力,直接反映在近几年来,其人均收入的迅速增长和生活消费水平的逐年提高。2006年,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提高到了3587.1元,年均增长89.1%;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由1978年的316元提高到了12719.2元,职工年均工资由1978年的615元提高到了21001元,分别年均增长135.3%、114.3%;从消费水平看,2006年,全国居民消费水平达到了6111元,比1978年增加5936元,其中农民年均消费达到2848元,非农村居民达到10359元,分别比1978年增加了2716元和9976元。(见表6)

按2006年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如果以每人每年缴纳巨灾基金100元计算,则城镇居民每年缴纳的巨灾基金分别占其人均生活费收入和消费支出水平的0.78%、0.96%。如果以每年农民个人缴纳50元计算,则分别占纯收入和消费支出水平的1.40%、1.75%。

注:城镇居民、非农业居民和职工按人均缴纳100元计算,农民按人均缴纳50元计算。

以上分析,只是一个静态指标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民个人缴纳巨灾基金的负担也将随之下降。也就是说,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角度看,城镇居民和农民个人应该是具有缴纳巨灾基金的承受能力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目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中得到佐证。2006年底,我国城乡居民年储蓄存款余额已达到161587.3亿元,平均每人储蓄存款余额为12292元,按人均年支付巨灾基金50元计算,也仅占人均储蓄存款余额的0.41%。

四、技术发展和法律环境分析

1.巨灾保险定价系统及巨灾风险模型的初步建立

我国的保险公司由于缺少经验数据积累和相关的精算技术,对巨灾险业务大多小心翼翼。1997 年中国保险研究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联合国家地震局和国家科委等多个部门共同分析了我国地震灾害损失分布情况,绘制了我国地震保险纯费率图,构建了地震风险管理系统保险模型框架等。1998 年,瑞士再保险公司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联合绘制了“中国巨型电子灾难地图”,该项目已于 2002 年底完工。

中国人保财险2006年5月19日宣布,正式启用由美国AIR环球公司开发的专门针对中国的地震模型,这也是中国的保险公司第一次使用巨灾风险模型进行风险评估。作为全球三大巨灾风险模型公司之一,AIR环球公司第一个开发出专门针对中国的地震模型。2007年9月,慕尼黑再保险公司推出大陆台风模型,在实际损失数据和国际市场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中国的台风易损性函数。结合财产价值的信息,模型可以计算出台风可能引起的损失。

国内机构方面,保监会与世界银行联合进行的“中国巨灾风险管理制度设计与实证研究”课题预计于2008年底完成第一套巨灾风险数据采集,标准主要覆盖地震、洪水和台风灾害。民政部、财政部及部分再保险公司也加入了这一数据标准项目的研究,标准化的数据将包括巨灾损失数据和保险交易数据两大类。

中国巨灾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世界最大的巨灾风险评估机构美国阿姆斯风险管理公司,它2008年10月18日宣布成立中国分公司。风险评估公司通过研发各类巨灾保险模型,可以为保险公司提供有效的风险评估及合理的定价,还可以帮助架构政府、保险公司、企业和个人在巨灾保险中所承担的合理分配比例。

2.政策性保险与巨灾基金试点的逐步展开

在我国,1987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和一些地区先后试行的淮河、四川岷江、广东湛江、江苏治淮治太基金征集等,为我们建立海洋巨灾基金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2006年6月26日正式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探索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户投保给予补贴的方式、品种和比例,对保险公司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适当给予经营管理费补贴,逐步建立农业保险发展的长效机制。完善多层次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担机制,探索建立中央、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

2006年8月,福建加强财政支持农业保险力度,财政出资3500万元,为全省663.4万农户的住房投保331.71亿元,每户保额5000元,由福建省和市、县政府各承担50%,保险费率不到1.05‰ 。

2008年10月,江苏省出台农业保险试点政府巨灾风险准备金管理办法,正式建立农业保险政府保障金制度,即地方政府与保险公司联办共保,政府与保险公司各获得保费收入的60%与40%,并按此比例承担保险责任。

3.巨灾相关法律环境的逐步完善

建立巨灾保险体系首要任务应当是加快立法。立法先行是世界上巨灾保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普遍做法,立法能够促使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各个部门、各种职能的相互协调。1998年1月1日实施的《防洪法》第47条规定“国家鼓励、扶持开展洪水保险”;1998年3月1日实施的《防震减灾法》第25条规定“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参加地震灾害保险”;2007年11月1日实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5条规定“国家发展保险事业,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并鼓励单位和公民参加保险”,明确规定要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亦指出,要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和再保险体系。这些都说明我国相关的法律已经确立了巨灾险的法律地位。但是,目前围绕巨灾风险损失补偿制度方面的立法尚属空白,亟待出台地震保险法规、洪水保险法规、巨灾基金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青岛城阳支行)

作者:纪朝彬 冯 锐

中国巨灾模型国民经济论文 篇2:

巨灾保险制度的研究综述

[摘要]今年来地震、海啸、飓风等巨灾频发,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面对接连发生的巨灾引发了人们对巨灾保险制度的广泛思考,本文就我国巨灾保险体系的现状以及未来具体实现的构想进行了综述,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關键字]巨灾保险 制度 政府主导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突发8.0级强烈地震,不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衍生出大量的次生灾害。截至2008年9月25日,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451亿元。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的9级大地震及海啸,并且引发核泄漏危机,据世界银行预测将给日本1220亿至23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约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至4%。而日本灾后重建可能需要5年时间。

接连发生的巨大灾难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巨灾保险和相关保障机制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本文将围绕下三个方面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情况予以综述:一是关于建立巨灾保险机制的必要性研究,二是政府在巨灾保险机制中的角色定位研究,三是我国巨灾保险机制的构建与施行的可行性研究。

一 建立巨灾保险机制的必要性的研究

据统计,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世界范围内54次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有8次发生在我国,约占总量的14.8%;20世纪全球大陆7.0级以上地震约35%发生在我国因地震死亡120万人,我国占59万人,居各国之首除地震外,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也频频发生,仅近10年来我国因洪水、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都维持在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

目前,我国对地震等巨灾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补偿与救助,实行的是国家财政支持的政府主导型巨灾风险管理模式这种单一的政府财政补偿和救助巨灾风险损失的制度,很难应对自然灾害频发的形势和日益严重的巨灾风险。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教授认为:我国是一个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由于没有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巨灾补偿都是临时从财政进行调整,这样会打乱预算,甚至可能会由于没有很好的后备措施,使过去几年取得的国民经济发展成果都变为救灾支出,使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处于不平衡的状态。

二 政府在巨灾保险机制中的角色定位研究

巨灾保险高损失高赔付的特点使得各家保险公司在面对巨灾风险时往往力不从心,无能为力因此,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共利益和民众利益,政府必须介入甚至主导巨灾保险机制的有效运行各国政府在巨灾保险体系中有着不同的定位,这为我们进行制度选择提供了借鉴。

所谓放任模式,是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巨灾保险,政府充当局外人在这样的巨灾保险市场上,巨灾保险保障由私人保险公司来提供,进行商业化运作和管理巨灾保险的标准费率或免赔额由保险公司依据精算结果进行制定同时,政府也不为巨灾保险的原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保障,除了必要的监管外,政府基本上是巨灾保险商业行为的局外人。所谓主导模式,是政府直接供给巨灾保险,政府充当主导者在这类运作模式中,巨灾保险由政府直接提供,往往采取强制保险或与其他利益相挂钩的半强制的形式;同一区域内采用统一费率;政府提供再保险支持。所谓协作模式,是保险公司商业化运作巨灾保险,政府充当协作者在协作模式中,可由政府代表商业保险公司和学术界代表共同组成一个巨灾保险管理机构保险公司负责巨灾保险的商业化运作,政府负责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国家巨灾准备金寻找国际组织资金支持等

三 我国巨灾保险机制的构建与施行研究

目前,全球已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巨灾保险制度,充分利用保险的风险管理职能减轻政府在巨灾减损中的责任,维持政府财政的稳定和安全因此,我国应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尽快建立和完善巨灾风险保障制度。

保险专家周俊华认为:巨灾共同体是处理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有效手段,目前在国际上巨灾保险推广方式有两种:一是法定投保,二是自愿投保实行哪种方式,取决于财产保险渗透率民众的保险意识巨灾风险的地域分布以及巨灾风险是否足以激发民众通过保险转嫁风险的需求。

中国人保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和认为:巨灾保险方案的设计,宜采用法定基本,商业补充的模式,在确保基本保障广泛覆盖目标实现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主体的需求和支付能力,采用商业形式,确保满足差异化的需求。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导庹国柱认为:要分门别类地研究巨灾风险,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将地震、飓风、洪水、干旱、低温冰冻等灾害的发生频率、损失规模、承保责任、保障水平、承保主体、保费负担水平和能力,政府支持力度、基金筹集方式等制度的基本框架设计出来。

根据以上的综述分析我们认为中国未来的巨灾保险制度的选择应该是以市场运作为基础构建多层次的巨灾保险体系。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需要保险公司、再保险市场、保险中介共同参与,共同构建多层次、多支柱的巨灾风险整体处置体制。(1)构建保险公司商业运作的运行机制。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可以为政府主导的巨灾风险处置体系提供重要辅助,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是精算定价。在广泛收集重大自然灾害统计资料的基础上,保险机构利用其精算技术,通过建立巨灾风险模型评估潜在的灾害损失,并以此制定保险费率。二是销售巨灾保险产品。保险机构拥有广泛的分支机构,可及时将巨灾保险产品销售到客户手中。三是理赔服务。保险契约式的严格理赔过程,能够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地送达受损人手中,使补偿机制更公平。四是防灾减损。建立在事前风险防范基础上的保险,可以对巨灾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包括风险教育、风险评估、防灾工程管理。(2)构建以巨灾保险基金为核心的日常运营机制。(3)构建再保险市场,从而达到事前转移分散风险的能力。(4)构建政府相关政策、法规支持的法制体系。

作者简介:高利(1963- ),男,中国人民保险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大型商业风险保险部,研究方向:商业保险。

作者:高利

中国巨灾模型国民经济论文 篇3:

中国地震保险的框架思考

编者注:本文以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为背景,讨论保险在地震等巨灾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分析中国地震保险的历史和现状,并在国际地震保险典型模式比较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地震保险制度构建的框架思考。

2008年四川汶川“5·12”地震是一次历史罕见的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在这次地震中,政府提供了关键的抢险救灾公共服务;在资金筹集方面,国家提出要通过政府投入、对口支援,社会募集,市场运作等方式,多渠道筹集灾后重建资金。当前,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主要依靠的是政府投入和社会募集。截至2008年6月15日,政府投入方面,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537.6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491.54亿元,地方财政投入46.09亿元;灾后重建基金,2008年中央财政拟安排700亿元,2009和2010年中央预算将再作相应安排。社会募集方面,全国共接受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456.54亿元。相比之下,代表“市场机制”的保险赔付十分有限。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几个重要问题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第一,保险在地震等巨灾风险的管理中应当扮演何种角色?第二,国际上地震保险有哪些典型模式?这些模式对中国有何借鉴与启示?第三,如欲构建中国的地震保险制度,应把握哪些框架规划?

保险在地震等巨灾风险管理中的角色

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有风险规避、风险控制和风险融资三大类。风险控制包括防损和减损,风险融资包括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在风险管理的三类方法中,风险规避和风险控制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时,风险融资,特别是其中的风险转移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无论如何进行风险规避和风险控制,损失在某种时空状态下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中国是一个巨灾多发的国家,1980年至2007年,中国共发生巨灾损失事件745次,中国三分之二的大城市受到地震的潜在威胁。对于地震风险,虽然人类为探寻地震发生机理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还是存在大量未解之谜,短期或临震预报仍是未能攻克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风险转移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一种观点认为,地震风险不适合保险。我们认为,这种认识有失偏颇。地震风险确实不完全符合可保风险的“理想条件”,比如损失的概率分布可以确定、特大灾难一般不会发生等,但是相对而言,由于地震具有损失频率低,损失幅度大的明显特点,所以通过保险制度进行地震风险转移,恰恰符合经济可行性的要求。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风险转移有多种方式,政府投入,社会募集、保险等都是风险转移的方式,既然有这么多种方式可供选择,那么保险是不是可有可无呢?我们认为,保险不仅不是可有可无的,而且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第一,保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巨灾对国民经济(包括政府财政和金融系统)的冲击,发挥“经济稳定器”的作用。第二,保险是一项可为公众提供稳定预期的事前制度安排,它可以降低对事后的政府投入和社会募集的依赖(与事前安排相比,这些事后安排在制度和金额上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发挥“心理稳定器”的作用。第三,保险不仅具有损失补偿的功能,而且如果设计得当(如承保前的费率调节和承保后的防损减损),它还具有风险控制的功能,可以发挥“风险控制器”的作用。第四,通过保险这种市场机制来安排灾后重建,可以减少在政府投入和社会募集等非市场情形中所带来的对社会管理制度的高要求的问题。

在巨灾保险补偿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及世界水平相比是明显落后的。国际上,2004年美国和加勒比地区系列飓风共造成622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其中的保险损失为315亿美元,占51%。2007年全世界因巨灾(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造成的经济损失为706亿美元,其中保险损失为276亿美元,占39%。在自然灾害经济损失637亿美元中,保险损失为233亿美元,占37%;在人为灾难经济损失69亿美元中,保险损失为43亿美元,占62%。相比之下,中国历次巨灾事件中保险补偿仅占经济损失的1%~5%。比如,根据国际风险模型公司的估测,2008年5月汶川地震的经济损失在100亿美元A200亿美元(约相当于700亿至1400亿元人民币)之间,而保险损失在3亿美元至10亿美元(约相当于21亿至70亿元人民币)之间,保险损失占比约为3%-5%;又如,2008年年初中国南方地区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516.5亿元,截至2008年5月22日,保险业赔付近50亿元,约占损失总额的3%,政府补贴和社会捐赠分别占2%和1%,其余约94%的损失均由个人和企业承担;再如,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合300亿美元,其中仅有3.27亿美元的财产得到保险赔款,仅占1%。

由上可知,保险应当在巨灾风险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中国的巨灾保险却是相当落后的。

国际地震保险的典型模式

在国际上,建立了地震保险制度的比较典型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按建立时间先后为序):新西兰,日本、法国、美国加州、中国台湾、土耳其等。上表是按照模式名称、灾害背景、法律法规,核心机构,模式特征,强制/自愿,单项/综合等项目对六个国家和地区的地震保险模式进行的比较。

从上表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地震保险模式各有异同。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具有几个基本的不同点和共同点。

不同点。第一,模式类型。新西兰的地震保险属于政府主办模式,日本属于专项再保模式,法国属于兼业再保模式,美国加州属于私有公办模式,中国台湾属于专项基金模式,土耳其属于巨灾共保模式。第二,机构性质。地震保险的核心机构,有的是政府机构,有的是私营机构,有的是私有机构但由政府管理,有的政府提供担保,有的不提供担保,有的提供有限担保。第三,强制或自愿,地震保险有的是自愿,有的是部分强制,有的是完全强制。第四,单项或综合。有的是单项地震保险制度,有的是包含了地震和洪水等的综合巨灾保险制度;有的曾经是单项,目前演变为综合;有的目前是单项,以后可能扩展为综合。

虽然这六个国家和地区的地震保险各有特点,但还是有一些明显的共同点。第一,灾害背景。所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地震保险,在制度建立之前的1—2年都曾发生过严重的自然灾害。第二,法律法规。所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地震保险制度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或政策作为基础,且均以居民住宅为重点。第三,核心机构。所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地震保险制度都建立了一定的核心机构,虽然它们具体名称各异。第四,政府支持。不论采取何种模式,所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地震保险制度都有政府的支持,虽然支持力度有所差异。

中国地震保险制度构建的框架思考

如果说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之时中国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当时连保险都没有,何谈地震保险

的话,那么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则将“地震保险”这一长期讨论的问题严肃地推向决策前台了。中国即使不能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建立一套完整的地震保险制度,是否也应该搭建一个基本的制度框架呢?

我们认为,中国地震保险制度构建,应当从法律法规、核心机构、风险分担机制,条款费率设计,激励约束机制等五个方面进行整体框架规划。

第一,制定一部地震保险的法律,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1998年3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参加地震灾害保险”。十年的时间证明,仅有这样一条原则性的规定是形同虚设的,中国应当抓紧制定一部有关地震保险的法律。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从中国的现实情况看,由国务院出台有关地震保险的行政法规,如《地震保险条例》应是比较可行的做法。

第二,设立一个地震保险核心机构。地震保险核心机构是地震保险制度的中心枢纽。建立适当的核心机构是制度良好运行的关键。从国际经验看。具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中国可以考虑设立类似台湾地震保险基金的“中国自然巨灾保险基金(China Catastrophe InsuranceFund,CCIF)”,先从住宅地震保险做起,待条件成熟之后再考虑将洪水。台风等其他自然巨灾包括进来。

第三,设计一个政府支持的多层次的地震保险风险分担机制。在这个分担机制中,具体如何分配风险需要进一步研究讨论,但可以明确的是,它包括几个重要主体:投保人。保险人、再保险人,资本市场和政府。这其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尤为重要。在中国,可以考虑建立一个类似日本地震保险制度的三层次风险分担机制。这其中,政府需要担当两个重要责任:一是直接参与地震风险的分担,如在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承担一定的风险责任;二是为“中国自然巨灾保险基金”提供财政担保。

第四,设定一个条款费率合理的地震保险保单标准。在中国,地震保险的条款费率设计可以考虑以下几点:首先,采用全国统一的地震保险条款,设有合理的保单免赔额和赔付限额,限额以上部分通过补充性的商业保险解决;其次,根据基本风险大小(如所处区域、建筑材料等),地震保险基本费率采用级差制,同时允许根据保险标的具体状况(如建筑年限,抗震等级等),使用费率折扣;最后,合理划分毛费率中的纯费率和附加费率。

第五,建立一套鼓励公众参与的地震保险激励约束机制。在地震保险究竟应当采取强制还是自愿方式的问题上,我们认为,由于强制保险对政府公共治理具有较高要求,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还是应当主要考虑采取自愿或部分强制的方式,而不能采取完全强制的方式。当然,与此同时,需要一套激励约束机制来鼓励公众参与。从中国情况看,可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包括:对地震保险保费提供适当的财政补贴,对地震保险保费提供税前扣除优惠,对采取抗震防灾的保险标的提供费率折扣,对申请国家财政信贷支持的项目可考虑要求投保地震保险,等等。

编辑:杨晨曦

作者:郑 伟

上一篇:国际社会美国金融监管论文下一篇:强制措施下的行政处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