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灾保险制度

2024-04-08

巨灾保险制度(精选6篇)

篇1:巨灾保险制度

保险学

巨灾保险制度 ——提高灾害救助参与度

对于“新国十条”的部分理解

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 提高灾害救助参与度

“将保险纳入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提升企业和居民利用商业保险等市场化手段应对灾害事故风险的意识和水平。积极发展企业财产保险、工程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增强全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保险费率杠杆的激励约束作用,强化事前风险防范,减少灾害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商业保险为平台,以多层次风险分担为保障,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研究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巨灾再保险等制度,逐步形成财政支持下的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鼓励各地根据风险特点,探索对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水、森林火灾等灾害的有效保障模式。制定巨灾保险法规。建立核保险巨灾责任准备金制度。建立巨灾风险管理数据库。”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摘要 随着近几年,我国接连遭受巨大的自然灾害,其所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是惨重的。历来,我国的灾害补偿都是依靠民政部补贴,和微弱的商业保险补偿。大灾之后,建立起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呼声也随之而起。因此,如何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制度,使保险在国家灾害救助体系中发挥其“社会稳定器”的功能,是一项艰巨且迫切的任务。

关键字 巨灾保险 经济补偿

一.保险的经济补偿机制

(一)对经济补偿的理解

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保险的功能中,经济补偿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保险的补偿功能是指保险业在风险发生时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风险保障的作用和功能。补偿灾害损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保险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保险活动的根本目的。保险的经济补偿一般包括:

1、补偿被保险人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2、由于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发生人身伤亡或者生存到保险期满而给付的保险金;

3、承担被保险人依法应负的民事赔偿责任;

4、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履约责任。

(二)我国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 1.经济补偿功能的定义需要完善

损失补偿原则是指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后,有权按照合同的规定,获得保险赔偿,用于弥补被保险人的损失,但被保险人不能因此而获得额外利益。损失补偿原则是贯穿于保险合同立法、司法以及当事人订立到履行保险合同整个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准则。从我国《保险法》的规定来看,损失补偿原则只适用于财产保险的范畴,由于人身保险的保险标的是人的生命或身体机能,其保险利益无法估价,因此,人身保险合同不是补偿性合同,属于给付性质。人身保险中的人寿保险属于给付性质不容置疑,但意外伤害保险和短期健康保险是否具有给付性质,或者说是否适用损失补偿原则,一直是保险界、乃至法学界争议的焦点。

2.建议将“经济补偿功能”改为“经济补偿和给付功能” 经济补偿功能是损失补偿原则的直接体现,而损失补偿原则主要是针对非寿险而言的。显然,经济补偿功能主要适用于非寿险。

3.限制我国保险经济补偿功能发挥的因素

当前我国居民倾向于购买带有储蓄性质、投资功能的寿险,因此与保险的经济给付功能相比,阻碍保险经济补偿功能发挥的因素较多。据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统计,我国近几年每年受灾人口有2亿多人,因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超过2000亿元,但保险赔款占灾害损失的比例仅为1%左右。

主要因素有:居民风险意识淡薄;保险公司服务不到位;保险诈骗破坏了经济补偿功能;过分宣传经济补偿功能,防灾防损不到位;

(三)如何完善经济补偿机制

要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就要制订巨灾保险、农业保险、健康和养老保险的具体方案,推动巨灾保险立法,加强制度建设和保险产品服务创新,不断提升保险业风险管理能力,通过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完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构建全方位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大力发展商业健康和养老保险,为城乡居民提供多样化保障服务,实现更高层次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要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就要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继续推进保险业市场化改革。建立市场化的定价机制,继续落实寿险费率改革政策,积极稳步推进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统筹考虑交强险改革,加强资金运用风险监管制度建设,完善市场退出和风险处置的制度机制,促进保险业务模式、经营机制、风险管控等创新。

要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就要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让保险业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要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完善人寿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险种,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让保险资金、保险对应产品与中国养老产业实现双赢对接,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满足人们更高层次和多样化的社会保障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

要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就要大力深化保险监管改革。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自主权,加强和改进监管,守住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加强偿付能力现代化建设,发挥分类监管扶优限劣的作用,运用现代技术创新监管机制和手段,推进监管制度机制改革,提高监管实效,强化监管制度执行力,继续深化简政放权,推动监管职能转变,提升监管服务水平。

利用保险增强社会抵御风险能力。经济补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燃眉之急,但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在一些重大灾害面前,即使对被保险人再多的经济补偿,损害事件已经发生了,全社会的物质财富和人的生命已经受到了威胁,甚至无法再修复。因此,未雨绸缪才是最积极的做法。所以,保险公司不但要提供经济保障,还应积极参与被保险人的风险管理,在损失发生前积极预防,在损失发生后及时补偿,避免出现承保之后坐等理赔的情况。

二.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现状及难以建立原因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尤以洪涝、干旱和地震的危害最大。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损失严重,素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而且,时空分布广,灾害的地域组合明显。随着近年来灾害的频发,从1998 年的特大洪水灾害全国29 各省市自治区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特别是2008 年以来,自然灾害的发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从08 年1 月中旬南方爆发的冰雪灾害、5.12 四川汶川大地震、还有洪灾、台风、旱灾等等一系列的自然灾害肆虐,其所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是惨重的。

巨灾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型风险处理手段,将足够多的面临同样巨灾风险的投保人集中起来,通过收取保费和政府财政投入,建立巨灾保险基金,转嫁投保人大额风险损失。

(一)现状

商业保险缺位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指出了目前国内救灾减灾领域中存在的三大不足,并特别强调,市场机制、社会机制在救灾减灾领域发挥的作用不足。市场机制的不足,以商业保险的缺位尤为突出——一方面,中国的商业保险在持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另一方面,在国内发生的大灾面前,商业保险的赔款又严重不足。从全球范围来看,2011年是巨灾重创之年,2012年是极端天气灾害年,2013年全球各大洲频发的洪水和恶劣气候引发各种灾害损失,保险业在分散灾害风险和灾后损失补偿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备受关注。2013年,在全球有关灾害损失补偿的统计中,来自商业保险人的灾后损失赔款占全年灾害损失的36%以上,发达国家的这一指标更是高达80%以上。但中国的这一指标却很低。来自第五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些年在几次大灾和巨灾之后,商业保险在灾后救助中所占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08年我国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516.5亿元,而保险赔付为19.74亿元,占比仅为1.3%;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保险赔付248.9亿元,占比2.9%。国外的大型保险公司都设有专门的防灾减灾部门。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保险业恢复不久,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也同样设有专门的防灾防损部门,并配备专人负责防灾防损工作;但进入本世纪之后,国内保险公司在整体架构上出现设置欠缺,整个保险行业几乎不再具有防灾防损功能,这样的缺失越来越明显。保险业承保的各种风险几乎都把自然灾害地震、台风、冰雪等特大灾害排除在外,以规避自己的经营风险,即使承担由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也是经过了层层的严格限制之后给予的微薄的赔付。专门针对各类灾害的险种设计寥寥无几,既有的自然灾害保险理赔标准又显得过于严苛,大大弱化其保障功能。对于寿险的意外险而言,未将因地震引发的保险事故列入除外责任条款,所以赔付情况较好,而对于财产险的家财险和企财险产品,并不包含地震责任,少数特约的地震险往往是以主要合同的附加险形式出现,且收费较高。而且,针对自然灾害风险的农业保险也处于不断萎缩的状态。

自然灾害风险有效承保能力严重不足,自然灾害损失理赔额偏低。我国自然灾害风险处置的现状是自然灾害风险有效承保能力严重不足,商业保险还没有成为自然灾害风险补偿的重要手段,重大自然灾害中保险赔付率低,仅有少部分灾害事故损失能够通过保险获得补偿。在发生巨灾后的严重的经济损失的补偿与灾后的救援工作主要是靠政府财政支持和社会的捐赠,主要是用于解决公共设施和最困难群体的住房恢复重建,补偿层次较低救助范围小,一般公众和企业的财产损失常常是“听天由命”。巨灾发生的概率很小但是一旦发生损失却是巨大的,各种保险公司根本是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如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 111亿元,保险业已给付赔款约50亿元,保险赔款占损失金额的4.5%;汶川地震截至6月28日,导致四川省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 000亿元人民币,截至7月12日,保险公司已赔付保险金3.86亿元,预付保险金1.16亿元,保险赔款仅占损失金额的0.5‰。

(二)导致自然灾害保险体系难以有效建立的原因 1.缺乏法律支持。

目前我国公民自然灾害保险意识普遍较弱,强制性的保险法律制度也相对薄弱,使自然灾害保险在推进过程中缺乏法律支持。从国际自然灾害保险的成功经验看,为了确保自然灾害保险的覆盖面,包括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和地区都采用了一定程度的法律强制性保险制度,而我国目前尚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

2.缺乏经营技术和水平。

经营自然灾害保险涉及地质、地理、气象、土木工程等多学科的专业技术知识,技术门槛和投入成本相对较高。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对培训自然灾害保险专业技术人才的投入力度还比较欠缺,保险公司无法对地震、风暴、洪水、冰雪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相对准确的衡量和把握,致使保险公司无法开发、设计出种类丰富的自然灾害保险产品,对经营自然灾害保险业务采取谨慎保守的态度。3.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

直到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的保险制度,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职能机构分散,相互间的沟通协调存在很大障碍,且保险公司自然灾害风险责任没有与一般风险责任加以区分,对保险费率的厘定未考虑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政府对自然灾害保险的保费连同其他保费一起征收营业税与所得税,自然灾害保险管理缺乏有效的政策保障和积累制度。再保险制度也还未完善,仅靠其自身的偿还能力根本无法解决自然灾害保险的问题。三.对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意见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在充分吸收国外自然灾害保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我国应建立以商业化运作为基础,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障,政府政策支持为重要推动力的强制性自然灾害保险制度。总结出如下建议: 1.加快自然灾害保险的立法工作,切实推进相关制度建设根据我国自然灾害保险的市场需求、自然灾害的分布和发生情况以及自然灾害保险发展的历史经验,同时考虑宏观的经济实力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吸收和借鉴国外自然灾害保险法律制度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农业自然灾害保险的立法步伐,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业自然灾害保险法律制度。

2.应建立巨灾保险的再保险体系。

再保险具有履行社会管理职能,能够发挥向全球分散风险的制度和技术优势。再保险作为保险的保险,是一个国家保险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利用再保险扩大巨灾保险计划的承保能力。再保险的基本功能是保险公司出于控制损失、稳定业务经营、扩大承保能力、增加业务量、有利于改善经营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保险机制。积极培育发展国内再保险公司,大力培育专业再保险经纪公司,活跃再保险市场。同时,应进一步开放我国保险市场,引进资金实力雄厚、业务技术精湛、经营经验丰富的国际知名再保险公司和组织,构建商业再保险和国家再保险相结合的、多层级的地震风险分担机制。这种分担机制可以由国内保险业承保地震风险,向商业再保险公司分保,由国内外商业再保险公司作为再保险主体;对于超过再保险公司承保能力以上的部分,由政府管理的地震风险基金提供再保险。

3.合理定位政府角色,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政策支持作用,借鉴国外经验,合理定位政府角色至关重要。从国际经验来看,很多国家政府都直接或间接介入自然灾害保险市场。因此,我国政府作为重要的承保主体之一的支持作用更多地应体现在以下方面:做好公共品的提供工作;对部分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如洪水、地震等实行强制性保险,或由政府充当再保险人,由商业保险公司具体承保;建立并公布自然灾害风险景气指数,指导保险公司科学承保;利用国家财税优惠政策鼓励农户投保等。

4.引入自然灾害风险债券

自然灾害风险债券又称为自然风险债券或保险连结型债券,它以高收益的债券将自然灾害风险证券化,把保险公司的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达到风险分散的目的。保险公司通过设立一个特殊目的再保险公司(SPR)来发行自然灾害债券。自然灾害债券发行后,未来债券本金与债息是否偿还,完全依据“触发事件”是否发生。债券的偿还是附有条件的,一般在债券合同中规定,如果在约定期限内发生“触发”,那么债券持有人将损失部分或全部的本金或利息收入,而作为发行债券的保险公司将获得一笔相应的资金,作为保险理赔的基础。如果在期限内没有发生“触发事件”,保险公司将返还投资者的全部本金,另外还要支付较高的投资回报,作为使用其资金以及承担保险风险的补偿。

5.加强自然灾害的防灾防损

充分发挥保险费率杠杆的激励约束作用。在地震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树立和强化“防重于赔”的防灾防损理念,通过改善社会基础管理工作,从根本上降低财产和人身的出险率及损失程度。全社会应重视防灾救灾规划,减轻灾害发生后的损失程度,抗灾防灾规划包括城市生命线规划(水、电、气、交通、通讯)以及医院和学校等重点工程。保险公司应加强对保险标的风险评估,对于承保的重点单位、企业的房屋、厂房、库房等定期进行防灾安全检查,向客户提示风险,防患于未然,降低出险率。

篇2:巨灾保险制度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建立合理的巨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以及传统的保险与再保险机制的局限性。然后,分析了巨灾保险证券化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形式。最后,对巨灾保险证券化发展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巨灾风险;巨灾保险;证券化

一、建立合理的巨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近年来,全球灾害频发,给各灾害发生国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据统计,9月美国的9·11事件造成了3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底的印度洋海啸导致了超过100亿欧元的直接损失,5月中国汶川发生的里氏8.0级地震产生了8451亿人民币的经济损失,而3月的日本大地震已经带来了超过1兆日元的损失赔付额。

巨大灾害的发生,会给一国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带来冲击,它会打破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影响国际贸易进而影响国际收支平衡、减速经济增长,甚或带来物价的波动。因此,建立合理的巨灾保险制度,筹备足额的风险储备基金能够为一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二、一般商业保险与传统再保险机制承保巨灾风险的能力有限

综观历史上发生的.巨大灾害,不难发现巨灾风险具有如下特点:

1 发生的频率较低。与普通的财产损失及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的频率相比,巨灾风险发生的概率要远远小于前两者,特大的灾害事故通常是多年难遇的。

2 损失的幅度大。与日常发生的财产损失及人身伤害相比,巨灾风险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通常是前两者的数万甚至数亿倍。

3 影响的范围广,相关性强。巨灾事故的发生会造成大范围的影响,使相邻地区的众多风险标的同时遭受损失,这时,不同风险标的发生损失的事件所具有的独立性较弱。

4 灾害的发生难以预测。由于巨灾事故发生的频率较低,相关统计数据有限,并且影响巨灾事故发生的因素众多,使得巨灾风险的预测困难重重。对于大多数巨灾风险,人类目前还不能进行科学、准确的预测。

5 受地理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的地形、地势、气候等自然条件不同,发生自然灾害的概率差别很大。同时,不同地区的人口、农作物品种、风俗习惯,例如房屋建造传统等因素也会影响灾害损失的幅度。

由于巨灾风险的特殊性,一般商业保险与传统再保险机制中风险分散的作用只能得到有限的发挥。巨灾风险中风险标的的高度相关性使大数法则失灵,再加上巨灾风险的不可预测性、风险损失的幅度过大,使得巨灾风险超出了传统的可保风险范围。

巨灾风险可能造成的巨额经济损失使得保险市场与再保险市场缺乏足够的市场主体对巨灾风险进行分保。一旦承保巨灾保险的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无法承担某次灾害的赔款,保险公司与再保险公司将面临破产。

三、巨灾保险证券化及其主要形式

基于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以及传统商业保险和再保险制度的局限性,巨灾风险管理的创新手段——巨灾保险债券化应运而生,其主要形式有巨灾债券、巨灾保险期权和巨灾保险期货和巨灾互换。

1 巨灾债券。巨灾债券(Cataslrophe Bond)是指收益与制定的承保损失相连接的债券。它将保险公司部分承保风险转移给了债券投资者。一个典型的巨灾债券交易中存在四个主体:购买巨灾保险的投保人、直接保险公司、再保险中介或称特殊目的机构以及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保险公司将其所承保的巨灾风险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归类,通过特殊目的机构发行巨灾债券,投资者通过购买债券来获得风险收益。特殊目的机构是直接保险公司和资本市场之间的“中介人”,它向直接保险公司提供巨灾再保险,而直接保险公司通过其向资本市场发行债券。发行债券筹集的资金也由其运作,并视巨灾是否发生将收益向投资者支付利息或者向直接保险公司履行再保险合同。

2 巨灾保险期权。巨灾保险期权(catastrophe Insurance Option)是巨灾保险证券化的一种衍生金融工具。芝加哥贸易委员会自1992年起开始巨灾保险期权的交易。其期权产品是以国家保险服务局将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灾难风险保单汇集起来,通过分析其损失赔付率的波动情况从而定期发布一种动态指数,并将该指数作为买卖的对象。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承保的风险规模,通过将保费收入在这一期权产品上的买人卖出操作,在一定限度内达到套期保值的效果。

3 巨灾保险期货。巨灾保险期货(catastrophe Insurance Future)是1992年12月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的一种以美国保险服务局选定的报告公司所报告的巨灾损失而计算出的巨灾损失率为巨灾期货的交易指数的一种金融期货工具。

4 巨灾互换。巨灾互换(Catastrophe Swaps)是指交易双方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交换彼此的巨灾风险责任。它为不同地域的保险人提供了分散风险的新渠道。

四、对巨灾保险证券化的评价与建议

巨灾保险证券化能够将保险市场与再保险市场上存在的风险进一步分散到资本市场上,使保险市场、再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相互沟通,既分散了保险公司与再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又活跃了资本市场。巨灾保险证券化增强了保险市场主体对风险的承保能力,推动了保险市场的发展,减轻了政府对巨灾损失的赔偿负担。巨灾保险证券化的工具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从而使得各地区的巨灾风险可以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充分分散,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

篇3: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研究

1.1巨灾风险

巨灾风险主要是指海啸、地震、台风、洪水、雪灾、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一定地域范围内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巨大风险。2008年在我国南方发生的大范围冰冻灾害, 据有关部门估计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元, 08年的汶川大地震导致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 这些巨灾对我国经济和人民造成了巨大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

1.2巨灾保险制度

巨灾保险制度就是指对由于突发性的, 无法预料、无法避免且危害特别严重的, 如地震、台风、洪涝等所引发的灾难性事故造成的损失, 给予切实保障的风险分散制度。

2我国巨灾风险的现状

据联合国统计, 上个世纪全球55个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中, 中国占其中的8个。近几年, 我国已成为继日本和美国之后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我国南方特大雪灾, 频繁的大地震之后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但是保险业在中国的巨灾风险管理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没起到所谓的“减震器”的作用。如1998年洪涝灾害对我国造成经济损失约2480亿, 而最后获得的保险赔偿仅有30亿左右, 只有1.2%左右。截止2008年年3月14日, 保险业共支付雪灾赔款21.2亿元, 占总损失的1.3%。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 截止08年6月汶川地震中保险支付赔款3.03亿元, 保险赔款占总损失的0.6%, 而捐款都有4.53亿元, 赔款比捐款还少。

与此相比, 发达国家的保险业在应对巨灾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美国在9·11事件中损失近1000亿美元, 保险业支付了约420亿美元的赔款, 占总损失的42%, 据统计, 保险补偿占灾害损失的全球平均比例已达36%。我国2005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042亿元, 相应的保险赔款仅为100亿元, 所占比例不到5%, 远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这关键在于我国没有建立起由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

3我国巨灾保险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市场基础薄弱

保险市场承保能力有限, 巨灾保险风险高、赔付高而保额和保费都比较高这样造成行业没什么保障, 盈利能力弱, 亏多赚少。我国保险公司目前的总体实力较弱, 缺乏订立巨灾保险费率的专业人才和技术, 还没能力应对巨灾保险的巨额赔付, 很容易导致破产。2005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损失达到2042亿元, 对应的赔款只有100亿元左右, 占总损失不足5%, 远低于全球的36%平均水平。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保险业在巨灾风险分担方面的能力还极为有限, 这与同一时期我国保险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2再保险市场供给不足

近年来我国每年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总量的1%-3%。巨灾风险跟其他风险不同, 很难能用某种有效地方法来预测, 不像其他保险可以依靠大数法来分散, 所以一旦发生巨灾风险, 保险人的累积盈余都不足以赔付, 很容易造成破产, 这就造成整个保险业的偿付危机和信任危机。这种情形, 保险人一般会在再保险市场进行再次投保, 以此来分散风险减小损失的可能性。但是,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频繁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 导致连续的巨额索赔, 使保险人、再保险人的盈余急剧减少, 再保险供给能力严重不足。这种伴随巨额赔付, 而保险费率由比较低, 经营巨灾保险的保险公司越来越少。

3.3巨灾保险业缺乏国家的支持

我国暂停地震等巨灾保险, 是因为在保险业市场化改革初期我国缺乏科学的精算依据和人才, 地震等巨灾可能带来的损失无法预警和控制的情况下, 而被迫作出的一种选。由于我国保险业总体规模较小, 数量少, 再加上缺乏精确的巨灾风险评估技术, 和人才, 保险公司对巨灾承保能力有限, 而巨灾保险绝不是保险公司一家所能承担的, 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协调。

3.4我国巨灾保险意识不强, 对政府依赖性较强

虽然我国今年来人们多投保的意识在不但加强, 但大多数都是局限于人寿和意外以及财产险, 在巨灾险方面就点的微乎其微。因为许多人认为当发生巨大灾害应该由政府补偿、社会捐助。在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甚至是人为灾害后, 绝大多数人会依赖政府和社会的帮助, 认为由政府来补偿损失是很必然的, 这是一种社会福利, 政府会动员社会各界向灾区捐款捐物, 帮助他们共渡难关, 这更加有助于滋长这种依赖心理。

4我国当前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有利条件

4.1保险行业的发展快速

自我国恢复财产保险业务以来,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我国财产保险市场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其中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从1980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229.9亿元, 平均增长率为25%, 高于15.9%的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从财产险的深度和密度来看, 我国保险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经过近几年重大自然灾害尤其是去年近两年持续地震灾害的洗礼, 各级政府对巨灾的认识逐步深化, 人民群众的风险意识也普遍提高。因此, 巨灾保险不仅市场潜力巨大, 而且肩负保障社会大众避免巨灾冲击的社会责任。

4.2政府越来越重视巨灾风险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保险业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不断地开展各项活动, 不断商榷讨论完善灾害防范和救助体系。比如2008年我国南方持续出现雪灾,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 中国保监会随即发出《关于做好应对雨雪冰冻极端天气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 对抗灾救灾和理赔服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中国保监会立即启动保险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级响应程序, 同时成立抗震救灾指挥中心, 全面部署保险业抗震救灾工作。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为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有利条件。

4.3相关法律在不断完善

一系列巨灾后, 政府也积极开展立法工作, 目前已出台了数部法律如《防震减灾法》、《森林防火条例》、《气象法》、、《地震灾害防治管理条例》、《防洪法》、《海洋环境预报与海洋灾害预报警报发布管理规定》、等30多部有关自然灾害应急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初步建立起自然灾害应急法律制度, 力求把各项灾难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2009年5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经施行, 其中规定“国家发展有财政支持的地震灾害保险事业, 鼓励单位和个人参加地震灾害保险”。以后巨灾风险的承保还可能涉及多层次风险分散安排问题, 对保险公司稳健经营有这重大意义。

4.4我国巨灾保险技术和经验逐步成熟

随着经济全球化, 国外投资者不断涌进中国来分这块蛋糕, 加上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 国外保险业为我国巨灾保险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我国保险业积累了一定的巨灾风险管理经验, 这为今后巨灾保险的快速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5我国巨灾保险未来发展方向

巨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伴随经济发展而增加, 对于日益严重的巨灾损失, 单靠传统的保险、再保险体系是难以承受的。针对这一问题, 美国金融学家提出:通过巨灾保险衍生品将风险转移至资本市场, 利用资本市场将巨灾风险有效地分散掉。其中典型的就是巨灾保险证券化。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最早产生于金融市场发达的美国, 它是资本市场与保险市场结合的产物, 也是金融深化与创新。它不但能弥补资金上的不足, 提高保险偿付能力;还能降低交易成本, 保证及时偿付;应急资金来源多样化;提供高回报率。而且, 巨灾风险证券产品还解决了流动性问题、资金周转问题、风险转移问题。巨灾风险证券化可以为投资人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和机会。保险事故的发生与股票、债券市场的回报率相关性不高, 能够有效降低资产组合的风险, 深受投资组合经理的喜爱。主要产品有如下几类:

5.1巨灾期货

巨灾期货是以巨灾风险指数或巨灾损失率为交易标的的期货商品, 最重要的条件是期货的价格变动必须与现货的价格变动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巨灾保险期货最早由美国芝加哥交易所于1992年12月11日正式推出, 分为全国、东部、中西部和西部4种合约, 保险公司可以在承保的同时购入相应地区的, 与保额等份的合同, 一旦灾害损失大于预期, 期货合同的市场价格就随之上升, 保险公司可以从出售特有的期货合同盈利中弥补赔偿增大的损失, 若灾害损失小于预期, 则期货上的损失可以从承保盈利中加以弥补。

5.2巨灾债券

巨灾债券是通过发行收益与指定的巨灾损失相连结的债券, 将保险公司部分巨灾风险转移给债券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 需要通过专门中间机构来确保巨灾发生时保险公司可以得到及时的补偿, 以及保障债券投资者获得与巨灾损失相连结的投资收益。其重要原则是有条件的支付, 即所谓的赔偿性触发条件和指数性触发条件。巨灾保险债券与普通债券不同之处在于, 其本息的偿还条件直接与发行该债券的保险公司因特定巨灾事件造成的损失状况挂钩, 在债券的有效期限内, 如果损失事件没有发生或造成损失在约定额度内, 投资者可收回本金和利息, 而当实际损失额超过约定额度时, 保险公司可延期支付或免除部分债券本身甚至全部本息。如果原保险公司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再保险的话, 从分出公司的角度看, 与购买一份传统的再保险合同没有什么区别。因此, 巨灾债券受到习惯传统方式的保险公司的欢迎, 成为迄今为止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巨灾保险衍生品。

5.3巨灾期权

巨灾期权是给合同持有者在一个特定的日期或特定日期之前以执行价买入或卖出某一资产的权利。保险公司在期权市场上通过缴纳期权费购买期权合同, 相当于购买了未来一段时期的价格选择权, 即保险公司可以选择是按照市场价格进行交易, 还是按照期权合同约定的执行价格进行交易。巨灾期权实际上为购买者提供了针对某一损失范围的综合性再保险, 可以使保险公司在得不到传统再保险或传统再保险要价过高时找到替代品, 用来弥补自留保险与传统再保险之间的差额。

6结语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自然灾害给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如何降低灾害损失、保障民生、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便是社会不可回避的议题。巨灾保险制度是灾后重建工作的基础环节, 巨灾保险可以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援助受灾企业恢复生产, 由此可见, 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由于巨灾保险制度工程浩大, 因此不仅要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可利用的资源, 积极发展相关的金融创新, 同时政府也应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通过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整理, 我国应尽快健全完善的巨灾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窦永密.保理业务风险及防范[J].济南金融, 2003, (1) .

[2]李金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J].金融与保险, 2003, (3) .

[3]保险业向四川汶川地震支付赔款已增至3107亿元[EB/OL].ht-tp://www.circ.gov.cn.

[4]李文富.我国巨灾风险保障机制运作模式探析[J].中国保险, 2008, (3) :4-15.

[5]方春银.论非传统的风险转移方式[J].保险研究, 2001 (7) , 8:11-14.

篇4:中国巨灾保险制度构想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到2020年基本完成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的转变,并针对该目标的实现从十个方面提出32条具体意见。其中第10条专门就建立巨灾保险制度进行了全面阐述,表明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已经成为中国保险服务业深化发展的一大战略任务。

巨灾保险之国际经验比较

巨灾保险,是现代保险服务业的一个特定领域,专指针对因突发性的、无法预料、无法避免且危害后果特别严重的,诸如地震、飓风、海啸、洪水、冰雪等所引发的灾难性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给予保险保障的风险分散制度。此类巨灾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不可避免的,并能够带来巨大的、广泛的灾难性后果,与此相对应,需要保险业实施较大甚至巨大数额的保险赔偿。例如,按国际风险评估机构预测,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大地震可能导致最高2.8万亿日元(约合350亿美元)的保险损失,几乎相当于2010年全年全球保险行业360亿美元的保险赔偿额。

巨灾保险在各国的运行模式各不相同,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

1.政府主导型,也称强制保险模式。采取该运行类型的典型代表是美国,其特色在于政府起主导作用的非盈利性的巨灾运行模式。美国是当前设立巨灾保险项目最多的国家,涉及地震、洪水、飓风等各类自然灾害,以及战争、恐怖袭击等人为灾害,并且,可以分为联邦政府的巨灾保险项目和各州政府的巨灾保险项目。仅以大家常常谈及的美国洪水保险为例,它是开始于1956年,经过几番调整后的全国性、强制性保险。依据美国国会1968年的《全国洪水保险法》而拟定的“国家洪水保险计划”(NFIP)确立的内容,政府在此类巨灾保险的适用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表现在政府负责洪水保险的管理和资金运用,直接对巨灾保险实施保险费补贴,并统一采取强制投保形式,为洪水保险的运行提供了强制性保护和有力的财政支持。同时,经营洪水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从事巨灾保险运营,其中,商业保险公司负责巨灾保险的销售,所得全部保险费用于集聚保险基金,向众多投保人提供保险服务,社会公众因洪水灾害遭受的损失可从保险公司那里获取保险赔付,而政府则是最终的巨灾风险承担者。

2.政府与保险公司合作管理类型,也称综合保险模式。它的突出特点是政府与保险公司在巨灾保险运行中地位并重,各司其职,各有各的作用。日本便是较为成功的实例。因其属于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保险十分发达,并体现出较强的公益性。其地震保险的运作情况是,居民向商业保险公司投保,商业保险公司再向地震再保险公司分保。而再保险公司向政府再次分保,由政府提供再保险责任的分担和支持。其中,政府承担的风险责任大多超过商业保险公司。

3.商业化运作类型,也称纯商业保险模式。英国的巨灾保险可为例证,其特点是由商业保险公司进行商业化经营,因采取自愿保险模式而由投保人自愿选择投保。政府不参与巨灾保险的运作,也不提供财政补贴。不过,因英国的保险市场和再保险市场较为发达,尤其是其成熟的再保险市场能够进一步分散巨灾风险,而政府又集中社会资源进行洪水等防御设施的兴建来降低巨灾风险,使得巨灾具有了相应的可保性,因此,英国巨灾保险的参保率仍然很高。

巨灾保险的制度设计和运行模式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保险理念、保险传统相适应。同时,各国运用巨灾保险制度的经验也表明,巨灾保险制度大多出现在经济发达或者较为发达而其保险市场又比较完善的国家和地区,使其成为分散巨灾风险、处置巨灾损害的重要手段。此外,各国政府普遍参与巨灾保险活动,通过提供财政支持,或者承担再保险责任。上述有益经验都应当是中国建立和运用巨灾保险制度过程中予以借鉴的。

就中国现状而言,基本表现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对巨灾保险保障存在的急切需求与相应的巨灾保险体系滞后导致巨灾风险的保险赔偿能力低下的矛盾状态。一方面,中国是公认的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另一方面,中国目前在处置灾害损失的手段上,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支持的政府主导型的巨灾风险管理模式,政府承担了基本的灾后补偿救济责任,甚至形成了社会公众在处置巨灾损害时对政府的依赖性,而保险所发挥的作用却微乎其微。虽然,中国保险业快速发展,其行业规模、市场结构、服务质量和监管水平都实现了大进步、大提升。不过,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根据中国保险监管机关立足于控制和防范保险公司经营风险而发布的一系列规章,各保险公司分别对巨灾风险采取停保、或者限制承保的策略,比如将洪水灾害作为特约附加险予以承保,对地震、海啸、台风等则不予单独承保。相应地,保险业就重大自然灾害的保险赔付率极低,可说是杯水车薪的效果。据统计,中国每年发生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1000亿元以上,而保险赔偿仅占损失的1%,远低于36%的全球平均水平。显而易见,作为一个新兴的保险大国,缺少完善且行之有效的巨灾保险制度是明显的制度漏洞。

构建中国巨灾保险制度的设想

鉴于此,尽快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制度就成为完善中国防灾减灾体系的必要课题。需要借助巨灾保险特有的事先科学地集聚保险基金而事后实现灾害补偿的机制来弥补单纯性灾后救济的不足,充实中国防灾减灾体系。实务中,中国保监会历经近十年的研究,先后批准深圳、云南地区开展巨灾保险试点,探索建立适应中国国情需要的完善的巨灾保险制度体系。

1.完善巨灾保险立法体系,为巨灾保险制度的适用提供直接的立法依据。各国运用巨灾保险的共性经验表明,有关巨灾保险的立法依据是必不可少的。巨灾保险属于保险市场上的特定领域,除了应当接受一般保险立法的约束,还需要有涉及巨灾保险的专门立法加以规范调整。

中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建立,同样需要在《保险法》基础之上的巨灾保险立法作为其构建和运行的依据,这成为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的首要工作。不过,不宜采取综合立法来统一规定中国的巨灾保险制度,而应当针对发生较为频繁、造成损害后果比较重大、影响程度巨大的地震、台风、洪水、干旱等各项巨灾,分别制定各个巨灾保险法。endprint

2.明确政府和保险公司在巨灾保险领域的角色定位。一方面,保险公司应当运用其具有的从事商业保险经营以及积聚和运用保险基金的的经验和优势,参与巨灾保险的经营。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巨灾保险产品的创新设计,完成保险费率厘定,还可以向广大社会公众和社会组织提供高效、全面的巨灾保险服务,尤其是在发生巨灾损害后,实施快捷、合理、充分的巨灾保险理赔,使得灾民及时获取巨灾保险赔偿。

另一方面,政府介入是巨灾保险成功运行所不可缺少的条件,这已为各国巨灾保险运行的经验所证明。尤其是面对中国各地差异性突出的特点,政府的介入作用在实现各项巨灾保险的适用效果上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各地方政府可根据本地区巨灾风险情况,制定本地区的巨灾保险运行方案。同时,更可以通过政府的财政支持、税收政策、保费补贴、甚至政府购买巨灾保险等方式,提升保险公司对巨灾保险的偿付能力,扩大巨灾保险的正面效果。

3.建立多途径、多层次积聚巨灾保险所需的保险基金体系。巨灾保险赔付的金额往往巨大,必须有充足的巨灾保险基金才又可能确保经营巨灾保险的保险公司满足巨灾赔付的需要。目前,全球有十多个国家为巨灾保险的运行建立了巨灾保险基金,通过政府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机制来分担巨灾风险。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积聚巨灾保险基金应当设计为多途径、多层次的制度体系。

所谓多途径,是指巨灾保险基金应当来源于若干个渠道。出于应对突发性巨灾损害的需要,应当有巨大的巨灾保险基金规模,这是任何一方的单独财力均难以满足的,因此,需要从多个途径来进行巨灾保险基金的积聚。包括政府拨付一定的财政资金,社会公众和社会组织认购巨灾证券和捐助,购买巨灾保险的投保人缴纳巨灾保险费等多种途径。

所谓多层次,是指巨灾保险基金可以来自于各个不同的地域范围和社会行业,构成阶梯形式的积聚模式。以政府的财政出资为例,包括中央政府从中央财政拿出的财政款项用于建立全国性的巨灾保险基金,而各地方政府亦可支出地方财政款项来建立本地方的巨灾保险基金,此外,政府还可以采取向保险公司购买巨灾保险的方式来充实巨灾保险基金。同时,政府或者保险公司可以将巨灾保险与资本市场相连接,借助资本证券化来吸收社会资金,采取发行巨灾保险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形式吸收社会公众手中的闲散资金,显然是一种有效的积聚巨灾保险基金的手段。

4.再保险在巨灾保险中不可或缺。巨灾保险的巨额损失意味着其风险巨大,从而巨灾保险就需要多层次的风险分散机制,再保险是无法缺少的必要组成部分。任何一家作为原保险人的保险公司,其在巨灾保险中承担巨灾风险的偿付能力都是有限的,加之跨年度经营所形成的保险责任的积累进一步导致巨灾风险与偿付能力的失衡状态。为此,再保险特有的分散风险的作用就不可忽视,凭借向再保险分入人转移部分风险,使得分出人避免在经营巨灾保险的过程中出现上述的失衡情况,达到确保巨灾保险正常运行的目的。

鉴于此,建立中国巨灾保险制度时就必须强调再保险的作用。为此,需要完成如下的制度建设。

一是在有关巨灾保险的各项立法中,明确规定巨灾保险运行时所涉及的适用再保险的制度规则,诸如法定的分出人转移风险的分出标准和分出比例,分出义务的承担以及违反分出义务的法律责任等。

二是扩展巨灾保险中进行再保险的范围和形式。巨灾保险所涉及的再保险范围和形式具有自身特点,不仅需要再保险人之间的共保、协保,更应当适用向国际再保险人的分保等,并逐步扩大向国际再保险市场分散巨灾风险的比重。笔者认为,应当考虑由国家出资设立巨灾再保险公司,既可以由其代表中央政府以保险经营者的身份参与巨灾保险的经营运行,接受各个巨灾保险分出人的分出业务,发挥其分散巨灾风险的作用;也能够逐步减少甚至取代中央政府对巨灾保险的单纯性财政补贴和财政支持。

三是培育和发展再保险市场。中国再保险市场的发展不足20年,市场规模仅占全球市场份额的0.1%,难以适应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需要。出于建立中国巨灾保险制度的需要,大力培养和发展中国再保险市场势在必然。当然,为了改变巨灾再保险缺失的局面,现阶段发展中国再保险市场的首要任务就是针对中国再保险市场上现有市场主体数量少、市场供给存在结构性不足等问题入手,增加市场主体数量,不仅扩大再保险经营者的规模,并通过完善再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水平而提升再保险市场的供给能力。具体做法,包括鼓励中资保险集团或者直保公司投资设立再保险公司,同时,引导国内的社会资金向再保险领域投资,并且,吸引更多的国际再保险人来华设立再保险公司等,实现直保公司的承保能力与再保险分散巨灾风险能力之间的平衡发展。

篇5:巨灾保险制度

摘要:我国是农业巨灾频发且后果较为严重的国家,农业巨灾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而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农业巨灾保险体系,农民面对农业巨灾,缺乏基本生产和生活的保障。我国应借鉴国外巨灾保险发展的先进经验,加快农业巨灾保险的立法工作,建立多层次的风险分散机制,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逐步构建完善和谐社会下的巨灾保险体系。

关键词:农业巨灾保险;法律制度;巨灾保险基金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是一个农业巨灾频发且灾害后果严重的国家。建国以来,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农作物面积一般在40万一4700万公顷,倒塌房屋300万间左右。再加上其它损失,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00亿一500亿元人民币,大灾年份损失更加严重。进入20世纪90年代,农业巨灾发生机会多,成灾频率高,损失巨大。20初,中国发生了5O年一遇的雨雪冰冻灾害,农业遭遇了巨额经济损失。在灾害所波及的21个省区市中,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2亿亩,绝收面积超过3000万亩。而此次灾后保险赔款近20亿元占比不到雪灾总损失的2%。农业巨灾风险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一旦承保,当农业巨灾发生时,保险公司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危机,甚至会陷入破产的境地因此,研究和借鉴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关于农业巨灾风险保障的基本制度和管理经验,尽快建立而重要的意义

二、国际经验的比较分析

本文将以国外巨灾保险的运作机制为视角,从法制建设、承保主体、风险分担和政府责任等方面进行剖析,以求为我国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农业巨灾保险制度提供宝贵的经验。

(一)健全的法律法规,为农业巨灾保险制度的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巨灾保险推行较为成功的国家都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条例,使整个保险制度能够依照具体的法律条款来建立实施。这为本国巨灾保险的成功运行提供了有力保证。

美国国会先后颁布一系列法令,以此来促进本国巨灾保险业的发展,比如《联邦洪水保险法》(1956)、《全国洪水保险法》(1968)、《洪水灾害防御法》(1973)、《洪水保险改革法》(1994)等。日本政府也颁布了与巨灾保险相关的法令,如《灾害对策基本法》、《地震保险法》等。1966年日本国会制定了《地震保险法》和《地震再保险特别会计法案》。后来为鼓励居民投保地震险,日本政府又颁布了《地震保险相关法律》、《有关地震保险法律施行令》等法令。欧盟成员国中,法国、挪威、西班牙、瑞典和土耳其等国建立了强制性巨灾保险体系,通过立法手段要求符合某类条件的投保人必须购买。法国于1982年7月颁布了《THE FRENCH NAT SYS—TEM),建立了自然灾害保障体系。为配合强制保险的实施,1980年,挪威议会立法建立挪威自然灾害基金,并规定所有购买火灾保险的投保人必须同时购买巨灾保险,保费收人纳入基金。土耳其政府也通过立法要求所有登记的城市住宅必须购买强制性地震保险,且强制性地震保险条款全国统一,并建立了国家巨灾准备金。

(二)承保主体呈现多样化、联合化的特征

巨灾保险的承保主体主要分为保险公司主导、政府主导以及政府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三种类型。英国巨灾保险仅由保险公司承保,政府在巨灾保险体系中不承担承保责任。美国面对巨灾风险主要建立了政府主导推出巨灾保险计划和巨灾风险与资本市场相结合两种方式。日本则建立了商业保险公司与政府合作、民间经营与政府补贴相扶持的模式。新西兰的地震风险承保主体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地震委员会、保险公司和保险协会,这些机构分属政府机构、商业机构和社会机构。

(三)风险分担方式灵活多样

英国的巨灾保险由于全部由保险公司承担,并且政府也不对巨灾保险提供再保险方面的支持,因此,英国的保险公司在提供巨灾保险时,均要求政府进行大量的防洪工程建设以及提供巨灾风险评估、灾害预警、气象研究资料等相关公共品,以使巨灾保险损失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只有在政府履行了上述职责后,保险公司才提供巨灾保险。英国保险公司提供巨灾保险的风险控制主要依赖于政府进行的防洪工程以及通过商业再保险公司分散巨灾保险风险。美国政府运用财政、税收、再保险和紧急贷款,特别是采用了农业巨灾证券化等手段来分散和转移农业巨灾风险,其经营巨灾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均是NNPP的成员单位。挪威立法规定,所有购买火灾保险的投保人必须同时购买巨灾保险,保险收入纳入基金。基金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保险公司间分散巨灾风险导致的损失;二是建立针对巨灾风险的再保险机制;三是在基金与成员单位间建立一个契约以应对自然灾害所导致的损失,基金由隶属于政府的一个专门委员会负责管理。

(四)政府参与模式灵活

各国政府对于本国巨灾保险市场主要采取三种参与模式:一是自愿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巨灾保险,政府充当旁观者。在这样的巨灾保险市场上,巨灾保险保障由私人保险公司提供,进行商业化运作和管理。二是强制模式。政府在这类运作模式中直接充当主导者,巨灾保险由政府直接提供,往往采取强制保险或与其他利益相挂钩的半强制的形式。三是综合模式。在此模式中,可由政府代表、商业保险公司和学术界代表共同组成一个巨灾保险管理机构。保险公司负责巨灾保险的商业化运作,政府负责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国家巨灾准备金,寻找国际组织资金支持等。

三、对我国的借鉴

在充分吸收国外巨灾保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笔者认为,我国应建立以商业化运作为基础,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障,政府政策支持为重要推动力的强制性农业巨灾保险制度。在这一过程中,以下方面不容忽视:

(一)加快农业巨灾保险的立法工作,切实推进相关制度建设根据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的市场需求、自然灾害的分布和发生情况以及巨灾保险发展的历史经验,同时考虑宏观的经济实力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巨灾保险法律制度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农业巨灾保险的立法步伐,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巨灾保险法律制度。

(二)建立多层次风险分散机制,促进保险公司农业巨灾保险良性发展农业巨灾保险不同于一般的保险,其危险存在方式与正常保险风险的危险存在方式不同,其承保业务总量越大,面临的风险也越大,保险公司存在着扩大承保面和降低风险之间的矛盾,因此,农业巨灾保险的经营必须有多元化的风险分散途径。从国外巨灾保险的实践经验来看,风险分散机制是整个保险体系中不容忽视的一环,除了投资防灾工程和再保险等传统的风险控制手段外,发达国家出现了巨灾风险证券化的趋势,并利用其成熟的资本市场开发了一系列保险衍生品,增强了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因此,我国也应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和金融改革的深化,建立起多层次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三)合理定位政府角色,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政策支持作用借鉴国外经验,合理定位政府角色至关重要。从国际经验来看,很多国家的政府都直接或间接介入巨灾保险市场。因此,我国政府作为重要的承保主体之一的支持作用更多地应体现在以下方面:做好公共品的提供工作;对部分农业巨灾风险如洪水、地震等实行强制性保险,或由政府充当再保险人,由商业保险公司具体承保;建立并公布自然灾害风险景气指数,指导保险公司科学承保;利用国家财税优惠政策鼓励农户投保等。

(四)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增强社会巨灾风险承受能力巨灾保险基金广泛运用于国外巨灾保险的实践中,在促进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推动巨灾保险市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鉴于巨灾风险发生概率较小但损失巨大的特点,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对平抑风险、确保政策性业务的可持续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来源可以考虑以下三个渠道:一是保费收入,即承保公司取得的政策性巨灾保险保费收入扣除公司管理费用、赔款、分保费支出后的净收人及存款利息收入和其他投资收人余额;二是各级财政注资或政府救灾资金存量中划转一部分;三是减免的税收。

篇6:巨灾保险制度

财税[2012]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积极支持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保险公司拓展农业保险业务,提高农业巨灾发生后恢复生产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对保险公司计提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通知如下:

一、保险公司经营财政给予保费补贴的种植业险种(以下简称补贴险种)的,按不超过补贴险种当年保费收入25%的比例计提的巨灾风险准备金,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本年度扣除的巨灾风险准备金=本年度保费收入×25%-上年度已在税前扣除的巨灾风险准备金结存余额。

按上述公式计算的数额如为负数,应调增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二、补贴险种是指各级财政部门根据财政部关于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的相关规定确定,且各级财政部门补贴比例之和不低于保费60%的种植业险种。

三、保险公司应当按专款专用原则建立健全巨灾风险准备金管理使用制度。在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同时附送巨灾风险准备金提取、使用情况的说明和报表。

四、本通知自2011年1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执行。

财政部

上一篇:学校体育工作年度计划下一篇:华师在线英语3在线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