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灾风险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文章在借鉴发达国家巨灾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商业化的巨灾保险有助于最大限度提升巨灾风险管理的效率、化解巨灾事件的经济后果。中国应该逐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涵盖商业保险公司、再保公司、资本市场等主体的巨灾风险商业化管理新模式。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巨灾风险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巨灾风险管理论文 篇1:

基于资本市场非传统巨灾风险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保险/再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逐渐融合发展,两个领域的机构越来越多地参与彼此的业务。金融中介机构积极涉猎可保风险和保险市场业务,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则例行地参与金融风险相关活动。这种融合为巨灾风险管理带来了非传统解决方案:巨灾证券化和巨灾衍生品。文章通过对中国实施资本市场非传统巨灾风险管理方法所面临的挑战分析,试图对中国建立巨灾风险管理和融资机制提出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巨灾证券化 巨灾衍生品 巨灾风险

一、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现状

巨灾风险是指低频率自然或人为事件,这类事件对现有的社会、经济和/或环境框架产生巨大的冲击,并拥有造成极大的人员和/或财务损失的可能性。根据频率,可以将巨灾风险分为:非重复巨灾风险、无规律性巨灾风险、有规律性巨灾风险和季节性巨灾风险。巨灾风险管理的缺失,将对社会的兴旺和安全以及支持社会作用发挥的金融和经济结构产生切实的影响。

传统上,世界各国巨灾灾后建设的融资方式通常有以下三种:一是政府启动应急救援机制,动用本国财政资金进行救济;二是政府间的人道主义援助和企业及社会自发的捐献;三是通过商业保险体系获得救济。然而,在这种传统的巨灾风险融资安排下,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融资需求不断增长和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据统计,过去30年的灾难损失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而相同区域在相同年份的GDP平均增长率只有2%~3%,这就说明灾后重建存在着很大的资金缺口。

作为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我国在巨灾风险管理方面的发展严重滞后。目前对于巨灾风险的管理,主要采用的是由公共财政支持的中央政府主导型巨灾救助模式。由于我国保险业起步晚,再保险市场的经营主体不多,承保能力有限,巨灾风险基本上被排斥在商业保险市场之外。在灾后重建中,公共财政承担了最主要的任务,保险仅占灾害损失的4%左右。

巨灾风险管理应该由一个多层面的体系构成,应将事前方法(如损失的控制/降低)和事后损失融资方法(如通过再保险、资本市场工具和公开募集资金)综合使用,一个经济体或许才有能力经受一次或更大规模灾害的发生。特别是借助资本市场的融资工具,可以对通过保险/再保险机制形成的私营部门的损失融资能力进行补充。

二、资本市场非传统巨灾风险管理方法

(一)巨灾证券化

就是从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移除资产、负债或现金流,并通过可交易证券将其转移给第三方的过程。巨灾证券化始于按揭支持证券、抵押贷款担保证券、商业MBS和资产支持证券,然后随着贷款担保债务和债券担保债务的产生,扩展到了信贷市场,并成功的应用于保险领域,成为金融和保险市场的至关重要的连接方式。它是一种有效的资产风险隔离体系,使得发起人如果发生破产等事件,其进行证券化的资产不受该事件的影响,而特殊目的再保险机构就是其中的一部分。首只巨灾债券1997年由美国汽车协会(USAA)/住宅再保险公司(Residential Re)发行。2001年,NAIC以《示范法》的形式认可了这种再保险形式,特殊目的再保险机构(SPRV)再保险开始进入保险风险证券化的视野。

(二)巨灾衍生品

基本的衍生品形态可追溯到几个世纪之前,随着20世纪70年代金融波动的加剧和金融期权定价方法的发展而进入其“摩登时代”。巨灾衍生品作为一种价值源于巨灾事件发生而得以衍生的金融合同,一般可分为:交易所交易合同和柜台交易合同。交易所衍生品由上市的期货品种、期权和远期期权等品种构成,在受监管的交易所上市和交易,每份产品具有某些标准化的特征,涉及合同规模、定价和到期日等。虽然意味着参与者不能定制单独的合同内容来满足其需求,但是标准化使合同具有更大的透明度,从而可建立良好的流动性和收窄的买卖价差。OTC市場衍生品包含OTC远期、互换和期权,通过非正式的、场外机制进行买卖(如通过电话或未监管的电子平台),每家参与机构都作为合同的直接参与者。其合同时完全定制的,使开发更精确的风险管理或投资/投机解决方案成为可能,从而降低或消除基础风险,但是也意味着除了少数的普通衍生品工具(如标准的利率远期合约和互换、特定的货币和股票期权),其他品种的二级市场流动性是相当有限的。

三、我国实施资本市场非传统巨灾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巨灾证券化面临的挑战

1.结构复杂性

与全球性、完善的再保险行业相比较,巨灾风险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性的金融融资工具,其结构复杂,特别是在现有的市场环境和监管环境下,透明度不高。以巨灾债券为例,标准的结构是: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 Purpose Entity,SPE)信托或特殊目的的再保险公司(Special Perpose Reinsurer,SPR)作为发行主体,向投资者出售票据,将收入转给受托人以作进一步的再投资,并向发行公司提供赔偿合同。通过再投资和发行公司的保费支付而产生的收益构成向投资者定期支付的红利;信托账户所持有的已进行投资的资金则被用来偿付到期的本金。

2.流动性不足

投资者可以借助巨灾风险证券化投资于保险连结型证券获得较高的风险报酬,并有助于降低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但是由于巨灾风险证券的二级市场缺乏流动性,因此,对投资人者的吸引力不大,也就制约着风险证券化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3.交易成本太高

价格(包括发行和管理等交易成本)竞争力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巨灾风险证券化成功与否的首要条件。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国际市场上,再保险市场曾一度因为供给不足、费率上升而刺激了通过资本市场转移保险风险的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再保险的必要补充。但是随着再保险费率的下降抵消了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价格优势,放慢了后者的发展速度。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本身发展的不够规范,所以通过资本市场化解保险风险的发行和管理成本很高,使得风险证券化的价格优势在短期内难以体现。

(二)巨灾衍生品面临的挑战

1.指数编制对基础风险的影响

资本市场逐步从赔偿结构转向指数结构的过程中,带来了更高的透明度和更低的道德风险,与此同时,对指数编制的要求也更高。指数选择不当,会引起较大的基础风险,并意味着衍生品作为对冲工具是无效的。例如:在交易所交易中,CBOT的期货和期权所挂钩的ISO和PCS指数被证明是无效的:ISO指数不够详细或透明度不高,而PCS指数太多偏重于住宅风险,而忽略了重要的商业风险。同样的问题也适用于OTC衍生品,特别是当市场试图开发一种更标准化的定价和互换风险的方法时。

2.缺乏合约透明度

基于赔偿触发因素的衍生品合同消除了基础风险,但也带来了其他方面的问题,包括道德风险。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上,虽然每一单个的交易时定制化的,但基础参考标的地相同的(例如,利率合同常常使用LIBOR作为浮动利率标准,美国指数合同使用标准普尔500等),但是,在巨灾衍生品中,非指数交易需要分析特定的组合风险,以确保正确的定价和赔偿,这意味着每一单的合同仍是不透明的。

3.单边市场

在发展一个健全的巨灾衍生品市场中,相对缺乏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难以确定交易的风险承担方。一方面,引导相应机构常规性使用可能具有不利/不确定定价的、会有额外基础风险的、复杂的和非透明的衍生品,是一项困难的任务;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必需的专业技术/委托要求,对冲基金和投资管理团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购买巨灾债券的方式进行参与。因此,巨灾衍生品市场仍保持一种单边市场的特征。

(三)巨灾证券化和巨灾衍生品共同面临的挑战——监管限制

从现行法规和规定来看,资本市场工具没有被真正视为其他损失融资工具合理的替代物。例如:美国保险公司递交法定报告时,可以使用再保险购买来反映改善的组合头寸,但对其可能发行的巨灾债券不能这样做。这种待遇显然有利于再保险而对债券不理,虽然风险降低的效果是一样的。再如:虽然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近年来得益于监管放松的举措,但许多公司仍被要求使用单独设立的分支机构参与衍生品交易。与此同时,有兴趣通过签订巨灾保险合同来对冲巨灾衍生品的银行机构,通常也必须通过设立单独所有和单独管理的特别机构如百慕大转换公司来完成。这些监管规则产生了额外的结构性/组织性的负担,产生了额外的成本,使得一项具体交易与其他风险管理替代工具相比时,在经济性上的强烈优势可能大打折扣。

四、对策探讨

有效管理巨灾风险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实施资本市场非传统巨灾风险管理的某些条件还不具备,同时风险转移市场的核心规模远小于有关利率、货币、权益和信用的市场;但是从长远来看,建立国家巨灾风险管理和融资机制应该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一个对冲能力需求日益增长和盈利机会不断增多的市场上,资本市场非传统巨灾风险管理方法将扮演着重要的细分角色。

(一)加强资本市场和现代金融体系的建设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还很不完善,这成为制约我国发展资本市场非传统巨灾风险管理实施的主要瓶颈。资本市场非传统巨灾风风险管理,其本質上是通过资本市场将保险公司面临的巨灾风险转嫁给资本市场上更加广泛的投资者,具有保险和证券的双重特性,对金融市场有效运行的要求比普通金融工具更为严格。其牵涉面非常广泛,涉及原始债务人、发起人、信托机构、评级机构及再保险机构等很多方面。通过加强资本市场和现代金融体系的建设,积极培育专门的巨灾风险评估技术人员、评估机构、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以及具有较强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投资者,促进资本市场非传统巨灾风险管理工具发行和流通市场的建立健全,进而促进巨灾证券化流动性不足和巨灾衍生品单边市场问题的解决。

(二)建立完备的巨灾风险数据库

首先,有利于评估巨灾风险对经济体系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而来确定如何通过积极的风险缓释工作减少对某些特定风险的暴露,并且通过全球金融市场的各种风险转移机制覆盖剩余的风险暴露。其次,巨灾风险融资工程需要建立在对巨灾风险暴露进行有效的精算分析和定价的基础之上,以国家资源建立巨灾风险数据库有利于弥补巨灾风险本身数据稀少且历史损失数据积累不足的缺陷。第三,选择正确指数困难的原因也是缺乏关键性的大量活动和经验的集合,所以,巨灾风险数据库的建立也有利于资本市场从赔偿结构转向指数结构的过程中,指数的正确选择和编制,减少对基础风险的影响。

(三)进行结构性的改进

适当设计结构。这有助于填补可能最终在保险/再保险领域得以发展的空白。例如,在设计巨灾证券化的结构时:一方面,可以更多地使用指数/参数结构,以及或许将SPE或SPR移往国外,使信息披露和监管更直接;对投资者进行更广泛的风险和机遇教育,进而减少复杂性,增加透明度。另一方面,使大量的金融机构成为做市商(即部分具有流动性),通过在建模中更多共同性的设计,促成最低水平的双向买卖,进而培育更大基础的兴趣。

结构性创新。根据具体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因素,适时对资本市场非传统巨灾风险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如今年来出现的:搁板项目(shelf program)、多风险事故发行、多触发因素发行、名义本金触发因素发行、多季节发行、直接公司/主权机构发行以及其他结构性的改进等。

(四)精确定价,降低成本

成本是影响资本市场解决方案使用的最重要因素。通过收集更多详细的损失数据和建立更透明的模型,有助于实现更大的成本节约。如果成本能够降低到一直靠近处于疲软的和坚挺的市场周期中的保险/再保险市场上所发现的水平,投资者可被说服以更低的收益率提供资本,资本市场工具则将显著增长。

(五)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完善

我国保险业、证券业起步较晚,目前,对巨灾风险证券化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巨灾衍生品仍处于未开发状态。因此,既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会计、税收制度,加强保险、银行和证券的统一监管,促使金融市场与保险市场的相互融合;又要汲取国外市场的经验,在法律法规修订过程中,对所有可使用的工具一视同仁,将资本市场工具真正视为其他损失融资工具合理的替代物,逐渐消除监管限制。与此同时,在法治构建上必须提供多元选择及完善的配套措施,使市场能依据法制顺应市场发展,选择有利的发展模式,进而奠定市场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伍燕芳.浅谈国外保险风险证券化.商业研究,2006(5).

[2] 彭冰.资产证券化的法律解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 谢永江.资产证券化特定目的机构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4] Doherty.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Techniques and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corporate Risk[M].Mcgraw-hill,2000.

作者简介:陈小萍(1973-),女,汉族,贵州省贵阳市人,副教授,管理学硕士,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财政金融系,研究方向:风险管理与保险。

(责任编辑:刘影)

作者:陈小萍

巨灾风险管理论文 篇2:

我国巨灾风险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文章在借鉴发达国家巨灾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商业化的巨灾保险有助于最大限度提升巨灾风险管理的效率、化解巨灾事件的经济后果。中国应该逐步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涵盖商业保险公司、再保公司、资本市场等主体的巨灾风险商业化管理新模式。

【关键词】巨灾风险 风险管理 巨灾保险 巨灾证券

一、目前我国巨灾风险管理情况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暴风雪、干旱、超强台风等极端气候,以及特大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正常年份重大的自然灾害所导致的经济损失达1500亿元以上,而受到灾害袭击的人数在2亿左右。在不断频发的自然灾害的巨大损失的面前,国外相对成熟的巨灾保险体系相比较,我国巨灾风险管理目前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风险防范的意识薄弱、领导机构和相关部门的思想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国家对责任灾害进行防御尚未建立有效的体系机制、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后的应急处理机制难以发挥重要作用、自然灾害发生之后进行融资比较困难、政府和保险机构对自然灾害受害者的补偿水平低下、对于灾害进行商业化运作的保障程度落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对于巨灾之后的商业运作模式还未在完全程度上建立有效的机制体制,无论是在国家政策的层面上,还是在财税制度和国家立法上,均为建立完善和有效的机制,在对于巨灾的保险体系方面更是没有建立起相关的制度和体系。我国目前具有部分对自然灾害进行保险的相关保险业务,但是这些保险业务的品种比较少,并且发展十分缓慢,政府也没有制订有效的政策予以保障和支持,存在供需不足的矛盾。为此,我国目前在巨灾的经济损失的补偿方面主要还是依靠国家临时性的拨款补助为主,这是一种典型的事后补偿,是民众在事先无法进行预测的,民众不清楚在发生巨灾之后政府是否会进行一定的补偿,即使我国大部分民众认为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在发生巨灾的时候政府肯定会给予补助,但是人们无法预测政府到底会在怎样的程度上进行补偿,补偿的多少是由政府在巨灾发生之后才决定的,政府可以多补、少补甚至不补。除此之外,我国的商业保险机构能够为巨灾提供的保险补偿的力度是十分低的。我国在1998年发生了特大的洪涝灾害,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但是我国商业保险机构所提供的补偿仅仅为30亿元,补偿的力度和水平十分低下,导致保险补偿的功能发挥比较小,对灾害的补偿是微乎其微的。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来自保险业的赔款仅占整个直接损失8451.4亿元的2%左右这个,比例严重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巨灾风险主要的特征

巨灾往往都是人们无法预料的,即便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人们对于某些自然灾害能够进行预防,但是现代科技也无法保障有效防范巨灾造成严重损失,所以,巨灾风险所造成的危害,人们大部分都是难以避免的。依据美国PCS公司的定义,造成的财产损失达到50亿美元的责任灾害可以认定为巨灾。巨灾发生的频率一般比较小,但是,一旦发生了巨灾,巨灾造成的破坏性非常强,每次巨灾都会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破坏和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洪水和风暴灾害的发生频率和破坏度连年增加,以及人口和财产的更加集聚,巨灾事件导致的经济损失快速增加。所以,人们对于巨灾的管理的要求和任务也越发迫切和晋级,巨灾好一般的风险不同,巨灾风险的经营有着自身的特性。

首先是巨灾所带来的损失极大,是普通的一般灾害所无法比拟的。很显然,巨灾爆发的频率是比较低的,但是,由于巨灾具有无法预测和避免的特性,往往会带来人们无法进行估量的巨大损失,所以,这样的损失是一个或者若干和保险公司无法承担承保责任的。在发生巨灾之后,不同的多个受害者同时会向同一家商业保险机构进行索赔,所以保险机构就必须支付巨额的费用,这就可能导致商业保险机构无法承担理赔责任甚至导致保险公司的倒闭。比如,美国于1992年爆发的“安德鲁飓风”被称为“飓风之母”,安德鲁飓风给美国造成了300多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导致了美国数十万人没家可回,数以万计的服务造成损毁,美国多家商业保险机构为此支付了200多亿美元的保险费,直接就导致了60家美国的商业银行机构倒闭。

其次是巨灾保险业面临再保险困难。由于一旦放生了巨灾,必然使许多商业银行机构的保险赔款大幅度增加,所以,再保险机构对于巨灾保险进行再保险的时候特别小心谨慎,因为如果一旦接受了再保险而在保险期内真的发生了巨灾,有可能导致再保险公司的破产。

再次是此种风险问题如果从严格的意义上来看是属于不可保风险的。第一,因为巨灾具有发生的频率较低的特点,但是其一旦发生,灾害的强度又特别高、波动性特别强,要对巨灾造成的损失进行准确的核准和统计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第二,灾害发生之后波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其规模之巨大甚至会超过整个保险市场的承保能力,从而形成“损失累积”的效应;三是保险经营所的“大数法则”计算基础要求有大量独立的风险单位, 巨灾风险因此给保险业的损失计量和产品定价带来很大困难,对经营稳定性构成巨大的威胁。

三、我国巨灾风险的管理模式探究

(一)再保险市场

我国应该充分发挥再保险市场分散巨灾风险的能力,积极引进国际再保险,努力培育和完善国内再保险。然而这个途径的市场受承保能力并不很大,不能解决保险公司转移巨灾风险的全部问题。一次1000亿美元的地震损失可以使得相当数量的保险公司和再保公司破产,然而与庞大的资本市场相比,巨额损失数据变得不再让人觉得高不可攀。西方保险公司于是将巨灾风险管理的视觉转向资本市场,也就需要更大容量更经济的新型风险转移方式——巨灾风险证券化。

(二)巨灾风险证券化

巨灾风险证券化是巨灾风险分散和管理的发展方向,保险公司和再保公司都需要一次来发散风险。在资本市场发行巨灾债券(Catastrophe Bonds)是国际上公认的分散巨灾风险的有效新模式。根据慕尼黑再保险提供的数据,1997-2006年的10年间,巨灾债券的发行量增长了约3倍。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工具转移巨灾风险,除了要有更加成熟的市场和投资者之外,关键问题是政府和企业加快对建立巨灾风险管理市场化机制的紧迫性认识,巨灾债券发行机构的特殊性必然使得其设立和运营要突破现行的公司法、信托法、证券法、税法等诸多部门法,

(三)政府在巨灾管理中应有的作用

政府出面解决巨灾保险再保不足的方式是成立巨灾风险保障基金,保险公司承保来的巨灾风险主要依靠巨灾风险保障基金来转移。巨灾风险保障基金应该由政府主办,基金来源可以是公司提取的准备金或保费、社会捐助和财政支出。

四、结论

巨灾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自然灾害风险,所以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和相关机构进行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对于目前我国巨灾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巨灾风险管理机制的模式: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综合保险公司和资本市场等各方面力量的综合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石兴.巨灾风险可保性与巨灾保险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

[2] 李文娟.与巨灾风险博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 王艳.建立我国巨灾保险基金.中国保险报,2008-6-11.

[4] 单浙明.论建立我国巨灾保险保障体系.保险研究,2006-4.

[5] 魏华林.中国南方雪灾损失和保险补偿问题研究.保险研究,2008-3.

[6] 张宗军.基于公共性基础上的巨灾保险研究制度.保险研究,2008-7.

[7] 杨林.再保险业巨灾债券发售活跃. 中国保险报,2009-11-23.

[8] 周延礼.充分发挥保险功能积极参与巨灾风险管理.中国保险报,2008-9-26.

作者简介:李旭峰(1972-),男,浙江温州人,MBA硕士,研究方向:保险企业管理。

(责任编辑:李敏)

作者:李旭峰

巨灾风险管理论文 篇3:

浅析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类型较多、发生频繁、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频发的天灾造成了我国巨大的经济与人员损失,所造成的惨状令人触目惊心。民政部有关资料表明,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500亿至600亿元人民币,保险赔付占整体损失比例过低的问题再度凸显,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便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巨灾风险 管理体系 保险 再保险

一、我国目前的巨灾偿付补助体制

我国传统的灾害事后处理办法为政府的财政援助、社会募捐以及世界其他国家或者国际红十字会的援助等。其中,政府财政援助虽然在我国目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依然存在明显的问题,主要有如下三点:

(一)政府拨款存在效率较为低下的问题,国家的救援资金从拨出至到位需要较长的时间,影响了灾区人民的灾后重建工作,造成了大量的受灾返贫现象。

(二)政府的拨款使人们的防灾减损意识下降,部分群众受灾之后往往被动等待救援,造成了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三)政府的巨灾救助使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建设。而国外在面对同等境况时,大多启用商业巨灾保险机制解决问题。

二、我国建立巨灾保险的制约因素

我国目前处于政府财政主导型的救助体系,商业保险偿付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除了我国的保险密度与深度較低这两个客观因素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巨灾风险管理制度与体系。

首先,公民自身对于巨灾的防范意识较为缺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侥幸心理,投保意识较为薄弱。

其次,我国的自然灾害预警体系与防御体系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关系到将灾后损失程度降到最低的应急机制也有待于进一步的建设。

再次,由于相关保险法规的不完善,我国的灾后补偿融资渠道较为狭窄,仅停留于国家财政拨款与社会募捐,巨灾保险尚未建立起来。

最后,由于巨灾风险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可保风险,并考虑到其对于保险公司稳定性的巨大冲击力,所以目前对于巨灾风险管理体制如何建立还只停留于浅层理论阶段,并未能深层次地分析其内在机理,进而造成了对其切实可行的建议十分匮乏的局面。

三、对我国建立与完善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保险行业相对于国外保险行业还处于幼稚期,所以对于巨灾风险无力提供充足的准备金,需要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支持,使行业平稳度过幼稚阶段的脆弱期,在国家保护下来面对第一阶段的市场竞争与巨灾风险大额赔付。

由上表可知,政府的支持是保险公司建立起完善的巨灾风险管理体制的重要一步。同时,政府的政策支持也是建立巨灾保险的重要环节。政府应该要求各地积极宣传巨灾风险的危害性并大力推广巨灾保险,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

(二)应加强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沟通,创新金融机制。通过巨灾风险的证券化,将巨灾风险向资本市场转移,通过资本市场来分散压力,达到维持保险产业稳定的作用。

(三)建立健全损失数据库以及关于巨灾风险的详细记录,对于风险的类型、发生的时间地点、损失程度等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风险的评估与保险费率的厘定。

(四)建立健全巨灾风险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条文规章。严格界定保险责任、保障范围、保险金额,并且根据已有的健全的巨灾数据库来进行严格的费率厘定。

表2 不同费率的国家分布

固定保险费 固定保险费率 浮动保险费率

中国台湾地区 法国 日本、美国、英国

(五)政府与保险公司作为巨灾风险管理的主体,应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1.政府的作用。首先,政府应起到恢复保险市场功能的作用,也就是通过一定的补助与补贴,使保险公司在遇到巨灾风险并受到极大冲击时所承受的压力得到减轻。其次,传统的保险理论没有将巨灾风险考虑在内,而政府与保险公司通力合作,可以使全世界承担巨灾风险的能力逐步扩大。

2.保险公司的作用。通过对国外保险制度的观察,可以得出:首先,保险公司可以利用其专业优势与商业化运作,使巨灾保险的实施与普及速度加快,程度加深。其次,保险公司在进行事前的保险管理与事后的保险赔付都会更加有效率。最后,保险公司可以寻求国际合作,有利于向国际再保险市场转移风险。

(六)我国巨灾保险的产品设计

1.投保方式:采取半强制性投保,同时辅以一定的激励方式。

2.巨灾保险的承保范围:首要目的是维持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

3.政府应设定巨灾保险为非营利性保险。

4.制定严格详细的巨灾保险费率。

四、小结

本文经过对巨灾风险在我国的现状、制约因素等多方面的分析,得出我国的巨灾保险的相应建设要点,应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巨灾基金,积极推进巨灾风险证券化,并向国内外的保险公司进行分保,并以国内的财政作为巨灾保险的最终风险承担人。

参考文献

[1]汤金升. 国际金融业巨灾保险经验借鉴[J]. 金融发展研究,2008(10).

[2]秦道夫.保险法论[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董一平(1991-),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保险学。

(责任编辑:刘晶晶)

作者:董一平

上一篇:水凝胶药剂学论文下一篇:防雷通信设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