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税收征管论文

2022-04-18

摘要:一国税收管理的水平的高低事关其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关系着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本文从如何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度的视角,通过分析税收管理与税收遵从的关系,在借鉴国外税收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税收管理提出了一些改革性的建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纳税人税收征管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纳税人税收征管论文 篇1:

临沂市小规模纳税人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随着营改增的迅速推广,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征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临沂市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质量不高,问题较多。笔者试图作一浅析,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关键词] 临沂市;小规模纳税人;税收征管;问题及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8. 017

随着营改增在全国的迅速推广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征管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临沂市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质量不高,零申报现象较多,有的连续几个月甚至一年零申报,从而出现了纳税户数所占比重较多,入库税款所占比重不多的异常现象。国税机关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纳税申报缺乏有效的监管,造成国家税收大量流失。笔者试图就此作一浅析,以引起有关方面重视。

1 税务征收日常管理存在缺失

1.1 一定程度来讲,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管理,可以反映出基层税务征收机关基本管理质量和水平

但在日常管理中由于小规模企业数量较多但是税收贡献小,不准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很少有进出口业务。从而使得税务征收机关存在重视经营规范易于控管税款缴纳大的企业、一般纳税人企业税收管理、进出口业务管理,忽视小规模纳税人税收管理的现象,税收过度依赖大企业,对小规模纳税人缺乏行之有效的监控办法,税收征管工作缺少必要和科学的考核机制,存在管理盲点和缺失。

1.2 管理手段缺乏有效的模式和方法

目前我市新的税收征管模式强调了纳税评估、纳税信誉等级评定、异常申报监控、经济税收联动分析等,但从目前情况看,纳税信誉等级制度还没有全面建立起来,只限一些重点税源企业,纳税评估力度弱化,法律依据不足,实际上也未能全面有效地发挥出其应有作用,异常申报监控、经济税收联动分析等由于缺乏大量的可比对分析数据而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对相关企业日常监控管理、评估缺乏有效的、简易可操作性的工作流程或模板方式。

1.3 国税基层税收征收力量严重不足

临沂市国税系统面临着基层征管力量严重不足的局面,有的基层分局只有5~7人,户数多、面积广、战线长。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个体业户、所得税纳税人的征收管理耗用了绝大部分精力,再加上根据业务流程规定和职责分工,目前国税基层税收管理员的主要职责是实施过程监控、开展税收评估,但是由于税收管理员的职责和权力不对称,日常事务性工作量大、临时性工作特别是目前的营改增工作多、科技化管理手段应用水平低、自身素质不高、年龄结构偏大等原因,致使多数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动力,开展深层次的税收监控管理活动。上述问题,对小规模纳税人管理方面表现异常突出。

2 小规模纳税人自身原因所致

2.1 小规模纳税人合法经营意识淡薄

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性质的多元化,大部分企业成为私有制企业和公司,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成为经营的最主要目的,私营企业主常常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不健全核算,采取销售不入账或记账不实、违规使用发票、利用真假两套账隐瞒收入、少计收入、现金销货不记账等进行不实申报或不全申报,偷逃国家税款,再加上目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税率、抵扣、发票等税收政策方面的影响,也导致小规模纳税人在经营和纳税过程中存在大量违规违法现象。另一方面,小规模纳税人的变化和波动性较强,且生产经营不规范,会计人员素质低下,有的小规模纳税人会计人员虽持有会计证,但缺少最基本的税收法律知识,会计核算逻辑性差、财务管理水平低下。另外有些小规模纳税人会计人员配备也不符合规定,兼职会计人员或代理记账会计人员占比例较高,兼职会计人员占到 70%以上,造成大部分小规模纳税人会计账簿设置不规范,一些查账征收的小规模纳税人虽然建立了会计账簿,但成本核算资料、收入凭证、费用支出凭证残缺不全,记账混乱,难以核查清楚。

2.2 销售货物不给对方开票或延迟开票

我市一些小规模纳税人生产的产品属民用小商品,销售对象为我市各类批发市场,不须开具发票,为其偷漏税提供了条件。而另一些小规模纳税人因其多为加工配套业务,生产规模较小销售额也不大,因此平时经营中只交货不开票,到年底一次性开票,造成商品销售收入的严重后置,也是造成连续零申报现象的重要原因。

2.3 利用小规模纳税人资格避税

一些加工型单位,其生产经营以手工加工为主,增值税抵扣项目较少,如果按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增值税税负较高,所以其注册成立小规模纳税人,按3%税率缴纳增值税,使税负明显降低。规模较大的企业就同时注册几个小规模纳税人,同时开票销售,确保每个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避免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3 强化小规模纳税人税收征管的对策

3.1 加强日常监督监控

目前,我市国税征管人员对小规模纳税人生产经营状况了解过少是当前监控弱化的主要原因,税收管理员仅靠对小规模纳税人每月报送的申报资料审核了解纳税人的经营情况是片面的,应尽快改变目前被动应付,一筹莫展的局面。经常分析小规模纳税人有关生产经营情况,交流管理信息,有效适时进行纳税评估。另外为确保查账征收企业申报的真实性,在日常申报中,必须要求小规模纳税人报送反映生产经营变化的其他纳税资料,如工业企业必须报送每月耗电数据。商贸企业按月报送购进商品、结转的商品销售成本、商品流通费用等数据。每个税收管理员要建立反映上述数据的征收台账并及时进行分析,以利于全面了解小规模纳税人申报收入和税款的真实性。

3.2 加大普通发票管理力度

①加强对利用普通发票偷税的行为及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克服重增值税专用发票轻普通发票管理的片面认识,严把验旧购新关,加强验旧购新的检查力度,对违规违章现象,绝不心慈手软,姑息迁就或罚“关系款”。②严格发票管理制度。要严格发票发售领用关,针对发票外借的问题,对领购普通发票的小规模纳税人必须要求其现场在发票联上加盖发票专用章,以杜绝发票外借现象。要严格审批制度,加大对大面额普通发票的管理,要根据企业经营规模大小及交纳税款的多少,来核定发票面额的大小。③把普通发票的检查纳入管理员的日常征管工作中。要建立管理员发票管理的专项制度,将普通发票日常检查作为管理员的一项重要职责,加强日常监控,堵塞税收漏洞。要进一步完善普通发票检查方法,采取逆向检查以及不定期到小规模纳税人经营地点明查暗访等方式对其开票的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3.3 强化对小规模纳税人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

①提高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管理意识,扩大对其评估面,力争在一个纳税年度对小规模纳税人都要评估检查一次。要把握重点,对人民来信、来访举报的,对申报税额较低与其经营规模不相称的;对不按规定要求建立使用保管账簿,财产资料混乱不全的小规模纳税人尤其要及时重点评估。②积极探索新型税收管理手段,发挥纳税评估的作用,重点对经营业务大,税负偏低的小规模纳税人税收执行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强化征管预见性和主动性。对重点行业要进行深层次管理,定时对该行业有关税收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堵塞漏洞。③发挥稽查职能,加大稽查力度,既抱西瓜又拣芝麻,国税机关在对大企业稽查的同时,扩大对小规模纳税人的稽查面。要提高稽查质量。查处的大案,要实行曝光公告制度,要在有关媒体上曝光,以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方式,教育广大小规模纳税人自觉依法纳税。加强对无建账能力的定期定额小规模纳税人的监控,发挥协税护税网络的作用,掌握第一手资料,从实际出发加大力度,全面调整不切实际的税负偏轻、税额偏低的定额,并在日常征管中经常性走访纳税人,了解情况。

3.4 强化对小规模纳税人会计的业务培训

我市国税机关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结合目前的营改增工作,将宣传和培训重心向小规模纳税人倾斜。①通过向法人进行税收法律宣传,使其认识到企业要发展,必须紧跟国家的配套政策,必须规范生产经营和会计核算,诚信纳税,共建和谐临沂、大美临沂。②要求企业加强会计人员配备,限制兼职会计数量,明确兼职会计法律责任。③积极与相关部门和学校联系定期举办会计人员培训班,讲授企业会计财务、税收法律法规知识,促使其不断提高水平,准确进行核算,真实申报,依法纳税。达到强化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征管目的。

作者:崔洪瑞

纳税人税收征管论文 篇2:

从税收遵从的视角分析我国的税收管理

摘 要:一国税收管理的水平的高低事关其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关系着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本文从如何提高纳税人税收遵从度的视角,通过分析税收管理与税收遵从的关系,在借

鉴国外税收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税收管理提出了一些改革性的建议。

关键词:政府;税收遵从;税收管理水平

一、税收遵从与税收管理的关系

税收管理是指主管税收工作的国家职能部门对政府税收活动所进行的指挥决策、计划分工、领导协调和监督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其主要内容各个学者的观点都大同小异。

广义上的税收遵从被理解为是研究纳税人是否依照税法履行纳税义务的问题,又分为税收遵从与税收不遵从。其中税收遵从包括防卫性遵从、制度性遵从和忠诚性遵从,而税

收不遵从包括自私性不遵从、无知性不遵从以及情感性不遵从。

税收管理与税收遵从是密切相关的。首先,实现税收遵从是税收管理的终极目标。税收管理的目标包括实现税收活动的规范化、法制化、合理化、科学化,又包括保证在既定

税制下税收活动的有效进行,并降低税收成本。但是,这些目标的实现从本质上讲是为了保证纳税人依法纳税,即实现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其次,保证税收遵从又在很大程度上取

决于税收管理的水平。影响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的因素很多,如纳税人所在国家的文化传统、政治环境等,但是与税收遵从度直接相关的还是税收管理的水平。只有科学、合理、

有效的税收管理才能使纳税人自觉的依法纳税,无论这种遵从是防卫性的、制度性的,还是忠诚性的,才能使得税收遵从度得到有效保障。可见,税收管理与税收遵从是密切相关

的。

二、我国税收管理现状

然而,在我国的实际税收工作中,无论是税收征管部门的税收管理水平,还是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管理水平与高遵从度有着很大的差距。

在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通过建立健全的税收遵从机制、设置精简高效的税务机构以及税收服务注重实效等税收管理措施,使得其税收管理水平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也大大

提高提高了纳税人的税收服从度。然而在我国,税务机构设置复杂、人员繁冗,税务人员大的专业素质与服务效率都极低,再加上公民对税收的认识十分短浅,造成多数纳税人是为

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地避税、偷税、漏税。这不仅大大增加了税收征收成本,而且会导致税收征管中出现公民税负不公平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甚至

会认为税收负担极其沉重,最终造成政府的税收收入大量流失,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制约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改革建议

(一) 提高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意识

注重公民纳税意识的培育。公民的纳税意识可以从小学教育开始进行培育。通过对税收的重要性的教育和宣传依法纳税的典范,使人们从小就认识到依法纳税光荣的,偷税漏

税的可耻。现在,央视的公益广告已经开始对依法纳税的进行宣传,但是力度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还可以通过在公共场所进行税收政策宣传、每年公布地

区税收收入等措施,使公民在生活与工作中切实意识到依法纳税的重要性。

(二) 增强对纳税人税收遵从的外在吸引力

精简纳税程序,提高服务水平。繁杂低效的纳税程序和征税人员冷漠的服务态度等现象,使得纳税人从主观态度上拒绝自觉履行纳税义务。所以,就我国目前的税务机关存在

的硬件设施不到位、服务意识不够高的现状,应该精简税务程序与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对税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加强考核与监督。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税收成本,也可以

大大提高纳税人的纳税热情。

1.对积极纳税的纳税人实施一定的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财政政策优惠以及银行信贷优惠等。在日本實施的蓝色申报制度,规定可根据纳税人依法纳税的程度决定其能否

享受某些税收优惠,如对于小规模企业主可获得包括配偶薪水在内的扣除,可加成计提折旧等税收优惠措施。借鉴其经验,通过对纳税人税收遵从度的评价,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

。同时也可以结合财政部门的,给予积极纳税的对象以财政补贴、财政资金支持等相关优惠。通过建立纳税诚信机制,结合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贷诚信机制,实施高诚信纳税者享

受高信贷优惠等措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纳税人的纳税积极性。

(三) 增强对纳税人税收遵从的外在约束力

1.在征税过程中,加强税务稽查和处罚力度。税务机关应将税务稽查放在更加突出地位,充分发挥稽查的作用从而达到预期的稽查目的。一方面应适当扩大稽查面,对于稽查

对象的选择除了现有三种大的途径(计算机筛选、随机抽样、公民举报和上级交办等)之外,还应对大公司的缴税情况以及以前年度稽查有问题的纳税人等可能存在问题或者影响

重大的纳税人进行稽查。另一方面,对于查出问题的纳税人,应进行严厉的稽查处罚,以儆效尤。

对税务违规违法行为,实行更加严厉的惩罚机制。日本政府对纳税人的税务违规行为有着严厉的处罚和制裁标准。对于不按期限申报纳税者甚至可以依法冻结其资产,对于涉

税犯罪行为给予刑事处罚等,使纳税人对其纳税违法违规行为承担巨大风险,从而大大压制了其违法违规的动机。我国现行的税法对纳税人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大,因此

一些纳税人宁愿承担风险而不依法纳税。所以,对于心存税务违规动机的纳税人,只有更加严厉的惩罚机制才能达到约束的目的。(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真祝,刘朝明,公共财政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 邓兴琼,我国税收管理现状分析及方法创新初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3);

[3] 苗瑞,当前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商业,2011,(07);

作者:罗尧文

纳税人税收征管论文 篇3: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税制的新一轮改革浪潮的掀起,“营改增”在全国范围的推行己引起多方关注。文章结合国内交通运输行业的经营特点,指出了交通运输业“营改增”过程中存在的一般纳税人税收负担加重、税收规范征管难度加大、发票开具和获取困难等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提出了完善交通运输行业“营改增”政策的可行性对策,促使交通运输业能够享受到“营改增”所带来的税收福利。

关键词:“营改增” 交通运输业 税收征管

一、交通运输业“营改增”中存在的问题

1.一般纳税人税收负担加重。

(1)一般纳税人计税税率增高。“营改增”前,交通运输业按3%的税率交纳营业税,“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中核定为小规模纳税人的企业,增值税采用税率为3%的简易征收办法,因为税率相同,不产生税负增加或减少的影响,但若核定为一般纳税人,计算增值税采用11%的税率,比率远高于3%,导致交通运输业中核定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税负增加。

(2)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较少。基于交通运输行业新型的发展模式,比如新型物流运输企业大多采取挂靠经营,经营方式与增值税征收不匹配。在此模式下,车辆的购置、维修及管理一般由地方车队队长个人负责,开具发票时无法采用公司名义,对于公司整体,购进设备项目减少致使增值税中的可抵扣进项税额减少,而应缴纳的销项税额相对增高,从而导致一般纳税人总体税负加重。

2.税收规范征管难度加大。

(1)纳税人身份的选择使增值税的规范管理难度加大。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应税行为的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为一般纳税人,未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为小规模纳税人。《营改增实施办法》规定的商业企业年应税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核定为一般纳税人,标准的放宽将极大地增加小规模纳税人的数量和规模。因为“营改增”后一般纳税人的税负税率高于3%,相比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税负较轻,基于此,大多交通运输企业为避税倾向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选用简易征收率方法,从而达到税务筹划的目的。但从本质上讲,这使增值税的规范管理难度加大,对“营改增”工作产生不利的负面效应。

(2)特殊的税目分类使税收征管难度加大。从上表可见,交通运输行业征税分交通运输服务和现代服务两大类来征收,然而,在实际经营中,交通运输行业呈一体化态势发展,采用供应链式管理,各业务环节紧扣,这就要求各运输单位整合资源,开展一票到底业务、一站式服务、一体化式运作,那么在“营改增”中认为划分交通运输服务与物流辅助服务是不客观的,实操性和可行性较低,这从某种意义上增加了税收征管工作的难度。

3.发票开具和获取困难。“营改增”是我国全力推行的一项税务改革,第一,由于对发票种类、领用、代开等事项不够了解,缺乏认识,意识不强,对正常开具和提供发票造成一定阻力。第二,由于长途运输业务中,车辆维修时间地点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按照快捷、方便、及时等原则,大部分人会选择在沿途较近的地方维修车辆,而这些维修厂多为个体经营,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导致燃油费和修理费产生的进行税额无法抵扣。第三,由于交通运输业的特殊性,发票数量多,频率高,业务环节复杂,且人力成本比重较大,给发票获取造成不小的困难。

二、交通运输业“营改增”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可抵扣进项税项目少、范围狭窄且获取抵扣发票困难。一般纳税人税收负担加重的原因除了增值税税率偏高外,主要是由于可抵扣进项税项目少、范围狭窄、获取抵扣发票困难造成的。一方面,交通运输业中,规模大发展成熟的企业,在“营改增”之前已经购置大量资产设备,可抵扣项目较少,而小型发展型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大多采用挂靠经营,车辆和设备所有权属于个人,不构成企业的可抵扣项目。另一方面,通过成本构成分析,在交通运输业成本中占比重较大的是人力成本、路桥费、房屋租金和保险费,但是由于可抵扣进项税范围的限制,这些费用不得作为进项抵扣,可以抵扣的燃油、修理费在成本中比重较低,且获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难度较大,从而抵扣比重较低甚至无法抵扣。

2.增值税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营改增”改革是国家的一项新举措,缺乏可供参考的经验和先例,国家在摸索中出台新的税收征管制度,难免出现增值税管理制度漏洞或“灰色地带”,对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的界定,除了满足基本标准外,还有特殊情况的规定,如“一般纳税人提供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特定应税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即一般纳税人根据业务需要,经申请可以享受小规模纳税人的待遇”,但是制度并没有对“特定应税行为”做详细的解释,导致税收制度中存在一些“灰色地带”,让交通运输企业倾向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更具可能性,实现避税的目的。

3.税收征管制度缺乏衔接。税收征管制度缺乏衔接,依然采用旧的营业税制度税目,将交通运输业人为划分成“交通运输服务”和“物流辅助服务”两类,采用不同税率核算。然而,由于业务环节紧密相连,难以区分,这不仅加大了税务机关的征收管理工作的难度,还造成各征管部门对政策理解不一致,在税收征管中产生较大分歧,从而阻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4.交通运输服务和物流辅助服务分离难度大。“营改增”后,交通运输被人为划分为交通运输服务和物流辅助服务,采用不同的税率,交通运输业是11%,物流辅助业为6%。当今交通运输企业大多开展运输、仓储、搬运、收派一站式服务,很难精确划分每个环节成本和所提供劳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严格分离“交通运输服务”和“物流辅助业”难度较大,且极易产生成本劳务划分和适用税率方面的争议,并给发票的开具和获取造成困难,不利于交通运输企业的发展。

三、完善交通运输业“营改增”政策的对策

1.完善交通运输业增值税制度。

(1)适当降低交通运输业税率。“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中核定为小规模纳税人的企业,增值税采用税率为3%的简易征收办法,因为税率跟营业税税率相同,没有税负增加或减少,但若核定为一般纳税人,计算增值税采用11%的税率,比率远高于3%,导致交通运输业中核定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税负增加,为了促进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尽量减少行业税负,适当降低一般纳税人税率,下调2~3个百分点,从而保证改革前后交通运输企业的税收负担水平稳定。

(2)适当扩大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针对交通运输业中可抵扣进项税项目少和范围狭窄致使企业税负增加的问题,一方面,在有法定抵扣凭证的前提下,按月计提的折旧额乘以一定系数来确定抵扣额,允许交通运输企业对以前购置的固定资产,按照增值税进项税除以剩余折旧年限计算可抵扣进项税,以此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交通运输业成本中占比重较大的是人力成本、路桥费、房屋租金和保险费,但都不得抵扣,致使企业税负加重。因此笔者建议适当扩大进项税额的抵扣范围,将人力成本、路桥费、房屋租金和保险费纳入可抵扣范畴。

(3)完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制度规定。基于增值税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或“灰色地带”,交通运输企业倾向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实现避税。然而,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是增值税中性作用的发挥的基础条件,只有平衡交通运输业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数量,才能保证增值税环节抵扣有效运行。因此建议完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制度规定,杜绝制度漏洞或“灰色地带”,降低一般纳税人标准,实现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数量均衡,把更多的企业纳入到增值税的抵扣链中,进一步增强增值税制度规定的可行性。

2.完善交通运输业税收征管制度。

(1)加强税收政策的宣传力度。因对税收政策不够了解,使开具和提供发票面临各种难题,建议国家税务局加大税收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相关人员对政策认知水平。由于通过国税总局的官方网站宣传新政策文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从真正意义上增强“知政策,懂政策”的意识,就必须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做好税收政策的宣传工作,不仅要有政府网站、书刊、电视、网络等媒介的推送,还应下基层、多轮回、广范围进行新政宣讲,保证新的税收政策落地。

(2)加强税收征管制度衔接,统一主辅业的税率。目前,交通运输行业网络化、系统化、现代化、信息化水平日趋提高,在实际经营中,交通运输企业普遍实行“一体化”运作,开展一票到底业务、一站式服务,各项业务环节紧密相联,人为划分交通运输服务业与物流辅助服务业存在极大弊端,不仅不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一体化”发展模式,还易在税收征管中引发矛盾和分歧,加大税收征管难度。基于此,为了体现税收效率原则、适应交通运输行业新的运行模式,有必要统一交通运输服务业和物流辅助服务业的税率,加强税收征管制度衔接,破解主辅业税率不同带来的征管难题。

(3)推行电子发票管理。随着近年来计算机与互联网络水平的发展,国家税务机关也应加快建设信息化的网络管理平台,推行电子发票管理,与传统发票相比,电子发票有诸多优点。第一,电子发票不需要印刷统一的纸质发票,可使用普通纸张进行打印,不再需要专用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成本较低,开具便捷,在某种程度上,解决发票开具和获取方面的难题。第二,纳税人申请、认购发票、提交资料等工作可以直接通过网上系统进行,税务机关通过网络给予认证,减少了纳税人在企业和税务局间往返次数,从而提高了办事效率。第三,对电子发票实施加密处理后,可以直接在网上进行发票的防伪验证,能有效地减少假发票的使用,减少国家税收流失。

参考文献:

[1] 王如燕,吴丽梅,邬展霞,吴蔚.对交通运输行业“营改增”试点问题的思考.税务研究,2013(4)

[2] 王冬梅(导师:鞠颂东).中国物流业税收负担水平评价与优化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13

(作者单位: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太原 030031)

(责编:若佳)

作者:李官辉

上一篇:互联网通信技术论文下一篇:新媒体定义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