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蒙古民族文化论文

2022-04-29

摘要:社交媒体的发展使民族文化的传播途径更广泛,内蒙古民族文化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的途径很多,微博传播、即时通信传播、搜索引擎传播、微视频传播等多种传播形式,对文化传播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可以广泛增加受众的民族认同感,提高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新媒体传播蒙古民族文化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媒体传播蒙古民族文化论文 篇1:

新媒体时代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播策略研究

【内容提要】现阶段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传播在方式、渠道、范围和影响力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和差距。未来,应该在强化民族文化传播的新媒体平台建设、实现民族文化传播的参与性体验性创新、深化民族文化传播的品牌战略、延伸民族文化传播的产业链价值等方面做出改进,以提高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实效。

【关键词】内蒙古  民族文化传播  策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十九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对于内蒙古自治区来说,进一步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是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而突出民族特色、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事业和民族文化产业、促进民族文化面向国内外的传播和交流则是提升内蒙古自治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区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传播取得了一定成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已经成为内蒙古向世界亮出的新名片。但是,与其他省份相比,现阶段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传播在方式、渠道、范围和影响力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和差距。未来,应该在强化民族文化传播的新媒体平台建设、实现民族文化传播的参与性体验性创新、深化民族文化传播的品牌战略、延伸民族文化传播的产业链价值等方面做出改进,以提高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实效。

一、强化民族文化传播的新媒体平台建设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网络正在演变成现代人的“生活空间”,一个“数字化生存”的时代已经来临。在这一背景下,新媒体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在我们所进行的社会调查中,有70.0%的被访者在面对“是否认为内蒙古民族文化在新媒体中的传播更有利于其发展、传承”的问题时,表达了“赞同”的态度。结合网络等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加深民族文化与新媒体的技术融合,探索民族文化的新媒体传播渠道和方式既是符合时代和文化发展需要,也是满足受众需求的传播趋势,对于提升民族文化传播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借力官方层面或政府性质的网站、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积极传播内蒙古民族文化。这些平台所具有的官方权威性背景,可以为民族文化的传播赢得更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具体运作的过程中,这些平台既可以是官方创办的专门用于传播民族文化的网站、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也可以是在已有的政府网站、政府微博账号和微信公众号等政务性平台上所开设的民族文化传播板块。前者以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的“云南民族网”、中共新平县委主办的“花腰傣网”较为知名;后者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的微信平台“上海发布”上的“我爱上海 I love SH”文化专栏为例,它在传播上海地方文化、塑造上海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传播中,这种官方性质的网络传播平台数量很少,仅有的几个还存在着内容更新滞后、原创内容缺失、互动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对于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播效果。未来,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传播应该强化对于官方层面或政府性质的网站、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的利用,加大此类平台建设数量的同时,也要对其建设的质量提出要求。一方面,考虑到官方工作的宣传性质和需要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目的,这些平台可以着力传播能够凸显本地区最具价值和特点的民族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为了切实提升其对于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效果,此类平台需要在内容的及时更新和优质原创方面做出改进。在关照受众兴趣和接受心理、尊重网络传播规律的基礎上,采用多元化的内容表现形式。比如,借鉴现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短视频和H5页面流行的趋势,通过制作、发布短视频和H5页面或游戏等来传播民族文化,吸引受众关注。

其次,建构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数字化平台。如果说网站、微博、微信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属于一种零散的碎片化状态,那么搭建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数字化创新平台就是出于更为系统化、全面化和专业化的传播考量。这一平台是一个基于网络传播和云端存储共建共享的民族文化信息数据库,可以发挥存储、采集、展示和应用等多项功能。它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内蒙古民族文化各类资源的录入和存储工作,构建内蒙古民族文化的数字图书馆、数字影像馆和数字博物馆,配合先进的3D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R)等,还原已经湮灭了的历史文化遗迹,记录和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平台应该允许和鼓励注册过的机构用户和个人用户上传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漫等各种媒体形式的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充分调动网络用户的主动性来扩展平台的信息采集功能,丰富平台上的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容量。

在展示和应用层面,该平台不仅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传统多媒体形式向用户展示内蒙古民族文化风貌和特色,还可以借助虚拟现实技术(VR)和增强现实技术(AR)等先进的数字技术为用户打造沉浸式的体验,真正身临其境般地感知和了解内蒙古民族文化的特色和魅力。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先进的数字技术能够真正实现与平台用户的交互式传播,将更有助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参观和体验需求。国内这方面的探索可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网站建设及其 APP平台为典型代表。2008年由故宫博物院和IBM合作开发的“超越时空的紫禁城”虚拟博物馆项目正式启动,是国内第一个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在网上展现重要历史文化景点的虚拟世界,它利用3D技术复原出了紫禁城中的人物和事物,还专门针对游客的不同参观需求设计出多条特色游览路线,它将皇宫的建筑文物和皇家的生活场景进行了虚拟展示,用户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虚拟身份来体验古代宫廷生活。然而,类似的项目在内蒙古还未有开发,未来确实可以在这方面多做尝试。

借助于多网络融合和多终端传输的技术基础,平台还可以实现内蒙古地区所有博物馆的接入、连接和访问,真正实现民族文化资源的共存共享。此外,该平台在应用层面上除了基本的信息检索和下载功能外,还可以尝试开发一些个性化的、交互式的资源利用程序,比如允许用户对于平台上的民族文化素材进行二次加工和制作,可以自创虚拟音乐厅、虚拟剧场,可以对音乐、舞蹈、民族文化活动场景等进行编排和导演,并提供平台上的空间以备其存储和展示。

总之,通过这样一个数字化平台的搭建,使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内容、体系更加丰富、完整和充实,不仅能够满足民族文化保护机构、研究机构的工作需求,也能很好地吸引普通公众和文化创新、创意人才的关注,对于提升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的展示传播率和开发利用率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实现民族文化传播的参与性、体验性创新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民族文化的传播中已经探索出一些较为多样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比如以“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为代表的节庆活动、以“草原文化遗产日”为代表的会展活动和以《天堂草原·内蒙古》为代表的形象宣传片投放活动等。这些方式对于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仍有提升的空间。

在调查中,当面对“希望参加与内蒙古民族文化有关的活动类型”这一问题时,被访者做出的选择依次是体验类活动(31.7%)、观摩展览类活动(28.3%)和互动游戏类活动(20.6%)。如能在传播活动中增强公众的体验感和参与感,带动他们的兴趣和主动意识,将更有利于提升民族文化传播的效果。

此外,也可以在商业区或人流密集区规划专门的文化体验中心,提供方便人们近距离接触和认知内蒙古特色民族文化的空间和环境;还可以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和城市、村镇的整体建设协调规划,避免出现只见商铺和建筑,不见生活和文化的“空心”保护区。

三、深化民族文化传播的品牌战略

在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政府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实施品牌化战略,自治区政府不断发动各方力量着力打造“草原文化”品牌,而其他盟市政府也结合本区域民族文化的特色资源推出各自的文化品牌。然而,在现阶段的品牌化传播战略中,还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品牌体系缺乏统一的规划,整体上陷于一种定位不清、内涵混乱的状态。各级政府均推出了其认为能够代表本区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草原文化、游牧文化、马背文化、驭马文化、蒙古文化,看起来丰富多彩,其实质却是内涵交叉、风格雷同,难以在民族文化传播中发挥多元品牌的协同作用;其次,品牌推广的观念和策略较为落后,也影响了品牌效应的发挥。民族文化品牌的建构,既要充分展示该文化有形层面上的无穷魅力,又要充分揭示其无形层面上的深刻内涵。

坚持品牌化战略仍然是未来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向,各类传播主体应该在精品文化项目的策划、制作和营销推广方面投入更多精力。精品文化项目要求对于内蒙古的民族文化资源要以保护性开发为核心,重点着力于对特色民族文化资源内涵和精髓的深入发掘,在此基础上以系列文化精品建立起与其他地区民族文化的品牌区隔。以云南省的《云南映象》《丽水金沙》和《梦幻腾冲》等文化品牌为例,各自有着清晰、明确的定位,又全部被统领在“七彩云南”的品牌内涵之下,既相互映衬又协调统一。而现阶段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传播中还不具备如此体系化、区隔化的文化精品。

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对于品牌的推广,这也是品牌打造的又一关键步骤,其重点在于品牌符号的传播和认知。这就需要不断创新品牌推广的观念和策略。比如可以借鉴市场营销中的“视觉形象识别(VI)”策略,围绕民族文化的内涵设置文化品牌的视觉传播方案,通过标志、标准字、标准色、标准形象等要素的设计和组合,使其成为能够传播文化内涵、表达文化个性,又方便识别和记忆的符号体系,并将其应用到品牌传播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强化传播的效果。再比如,可以寻找民族文化品牌的形象代言人,利用明星效应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既可以选择本民族的明星或知名人物为形象代言人,也可以选择形象和氣质与本民族文化内涵相符合的明星或知名人物为形象代言人。

四、延伸民族文化传播的产业链价值

现阶段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在旅游业、出版发行业、广播影视业、工艺品业、演出业、文博会展业、文化娱乐业等领域有所拓展,但整体的发展状况还是落后于国内总体水平,产业规模较小,发展速度滞后于自治区二、三产业,更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未来,应该更多考虑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消费与审美心理的需求,结合新媒体传播技术和平台,不断延伸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产业链价值。而产业链的开发离不开内容和创意的支撑。

在我们的调查中,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节日、民族建筑和民族风俗被认为是最具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这些特色民族文化资源的强烈兴趣,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产业开发可以围绕这些内容资源进行深度开掘。而在具体的开发方式和产业链延伸上,则需要有更多的创新路径和创意思维,要突破传统观念和行业区隔的限制,促进旅游、演艺、工艺品、广播影视、出版发行、文博会展、餐饮娱乐等多领域、多行业的有机融合。这方面的优秀代表要数对云南省民歌《小河淌水》的开发,在它的产业链条上,不仅有饮食文化公司、主题音乐餐厅,还有芭蕾舞剧、影视剧以及商业演出,真正实现了用一首民歌打造了一个文化产业。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也可以借鉴这一思路,通过巧妙的创意和大胆的融合,寻求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路径。比如开发民族文化题材的影视剧、歌舞剧、动漫、网络游戏,实现民族文化资源的视听化转换,开办民族文化主题餐厅、音乐厅,利用3D、虚拟现实(VR)等全新数字技术打造民族文化体验中心,等等。总之,就是要在跨界融合的过程中实现联动式、衔接式的文化产业链延伸。

五、加强与媒体和非政府组织的互动

要想取得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实效性,政府还需要加强与媒体、非政府组织的互动。政府可以积极主动地充当民族文化类信息的新闻源,在组织开展民族文化传播活动前主动会见媒体,积极介绍政府的立场和态度;主动接受媒体对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播活动的监督,最大限度地解疑答惑,获取媒体的理解和支持;此外,政府还可以进一步尝试拓展与区内外媒体的合作方式和途径,借助自身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政策优势与对方的策划能力、技术能力、营销能力等形成互补,通过协作的方式互利共赢。比如以现阶段国内火爆的旅游类真人秀节目为例,政府可以尝试主动邀请节目组来内蒙古进行节目的录制,或者给前来录制的节目组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和帮助,这样既可以借助优秀节目的影响力来提升本地的知名度,也可以在民族文化传播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近年来,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民间非政府组织融入到内蒙古民族文化的传播活动中来,他们积极参与内蒙古民族文化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开拓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创新性传承方式,通过设立专门基金和项目工程等方式来开展内蒙古民族文化保护研究,探索相关政策和制度建设。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政府和媒体之外的民族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主体。目前,这些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高校、研究机构等民族文化学术团体,民族艺术交流协会,民族文化保护组织和民族文化产业协会等。未来,政府也可以不断拓展与这些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比如,构建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高端智库,将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政府民族文化传播的实践;甚至可以构筑多组织参与的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在内蒙古地区成立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媒体、产业协会和政府部门联合组建的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由高校培养人才,由媒体、政府部门和产业协会负责提供实践基地,由科研机构负责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让高校培养的民族文化传播人才能够真正满足媒体传播、政府宣传和企业经营的需求,让媒体、政府和文化企业能够参与民族文化传播人才的教学培养过程,让科研机构的成果能够转化成现实的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真正实现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产学研共建机制。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语境下的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研究”(编号:12XXW005)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自治区财政下达专项资金,支持自治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http://www.nmg.gov.cn/fabu/xwdt/bm/201607/t20160725_561947.html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72017/201701/W020170122510934037090.pdf

[3]李富强.让文化成为资本——中国西部民族文化资本化运营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72.

[4]杨光宗、龙亚莉.建构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新媒体平台的思考——以武陵民族地区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

[5]李欣.论新媒体语境下甘肃藏文化传播[A].新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193.

[6]吴艳.网络传播与民族文化重塑[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11).

[7]冯广圣、冯菊香.基于“五W模式”的黑衣壮文化品牌传播路径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3).

[8]岳广鹏.冲击·适应·重塑——网络与少数民族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0:69.

作者简介:刘艳婧,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新闻学博士

编辑:孟凌霄

作者:刘艳婧

新媒体传播蒙古民族文化论文 篇2:

社交媒体环境下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途径研究

摘 要:社交媒体的发展使民族文化的传播途径更广泛,内蒙古民族文化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的途径很多,微博传播、即时通信传播、搜索引擎传播、微视频传播等多种传播形式,对文化传播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可以广泛增加受众的民族认同感,提高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关键词:社交媒体 民族文化 传播途径

内蒙古民族文化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形成内蒙古地区人民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精神价值,从而形成民族集体人格。社交媒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文化的交流,拓宽了文化途径,改变着民族文化代际传播的困境,让更多的年轻人以能够接受的方式感受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

一、社交媒体发展概述

社交媒体是指互联网基于用户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微视频等。社交媒体在互联网的沃土上蓬勃发展,爆发出令人炫目的能量,其传播的信息已经成为人们浏览互联网的重要内容,不仅制造了人们在社交生活中争相讨论的一个又一个热门话题,更是吸引着传统媒体争相跟进。

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有很大差别,传统的社会大众媒体,包括新闻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内容由媒体全权编辑,追求大量生产与销售。新兴的社交媒体,多出现在网络上,内容可由用户选择或编辑,生产分众化或小众化,重视关系社交的集结,可以自行根据爱好等形成某种社群。社交媒体的服务和功能更先进和多元,但费用低廉,传播效果好,广受现代年轻人的喜爱。社交媒体从传播结构、近用能力、专业要求、即时程度、信息固定等方面都与传统媒体有较大差别,社交媒体的出现是传播方式的变革,极大地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播效果。

二、运用社交媒体加强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意义

(一)社交媒体促进内蒙古民族文化的网络化传播

社交媒体是技术发展的产物,社交媒体是传播形式的多元化,可以有效拓宽民族文化的传播范围,能够让更多的人以更易接受的方式了解民族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民族文化。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民族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结合,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社交媒体兼具“分众”与“聚众”的属性,正在为民族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带来新气象与新机制。2009年以来,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软件在我国互联网用户中广泛使用,今天的受众生活在一个“自媒体”的时代,也是一个“社交媒体”的时代,个体作为社交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正在以点赞、转发、评论、再创作等方式为一条信息的传播不断增值,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形成“病毒式传播”效应。 分众、聚众乃一体之两面。就社交媒体所搭建的网络来说,其本质是体现了一个以“个人”为中心的网络结构特点,该网络与无数以其他使用者为中心的网络既有重叠,也有分离,从而形成了相互间具有敏锐互动效应、“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庞大网络。社交媒体的传播效应将会对文化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细分”的市场化过程。社交媒体加快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具有相同兴趣与品味的人更容易建立联系。

(二)碎片化传播激活了网上民族文化

社交媒体时代,受众在接受信息方面更加自由和富有个性色彩,多元的文化环境、教育背景和文化价值取向使人们对同一信息的理解千差万别。信息在从传播者向受传者的传播过程中,伴随着噪音、反馈和修正行为,这些行为的发出者有集体、官方、个人,而个人又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角色定位。因此即使是有计划地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民族文化传播,传播效果也难免碎片化。消费主义、后现代是当下社会语境的特点,拼贴、解构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碎片化的民族文化传播换来的可能是更加碎片化的传播效果,对民族文化信息感兴趣的除了本民族人士、部分民族文化爱好者,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旅游者。走马观花式的观看,浮光掠影式的印象将民族文化进行了分化肢解,不够系统和逻辑。但是碎片化传播也一定程度上将民族文化激活了,其强大的交互性吸引更多的普通民众参与到网络民族文化的构建当中,网络许多词条的初建、数次的编辑和修改都由网友完成。社交媒体的出现加快了民族文化的传播速度,扩大了民族文化的传播范围。

(三)虚拟社群的凝聚力整合了民族文化

社群化、虚拟的信息传播是社交媒体的重要特点,虚拟社群与从群体“社会边界”或综合角度来界定族群有一定的重合度,但不完全重合,任何人都可以加入虚拟民族族群,这就让民族文化在社交媒体生根发芽,民族服饰、民族建筑、民族语言、民族艺术、民族宗教、民族手工艺、民族影视等,这些传播介质承载着民族表达、民族交流、民族情感。

三、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途径

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内蒙古民族文化的途径有很多,主要分为内蒙古文化微博(博客)传播、内蒙古文化即时通信传播、内蒙古文化微视频传播、内蒙古文化社区传播等。

(一)内蒙古文化微博(博客)传播

微博即微型博客,也就是一句话博客,博客无字数限制,微博字数限制在140字以内。微博(博客)传播信息共享迅速,其信息发布速度比传统媒体和一般网络媒体要更为迅速。其中微博作为传播內蒙古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分享和交流信息的平台,是重要的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的渠道。目前,许多内蒙古民族文化的相关信息、内蒙古民族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内蒙古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要素结合的信息大多都是在微博中传播的。例如,在呼和浩特的大中小学,和林格尔捏面人、剪纸、蒙古族皮雕画、布贴画等30多个“非遗”项目进入学生课堂,在微博中传播,让普通受众对“非遗”项目进课堂有了关注。传播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微博中影响力最大的是由内蒙古民族歌手、作曲家、学者等名人创办的微博,例如腾格尔、武利平、玲花等,此外还有各类博物馆,如昭君文化博物馆、红山文化微博、河套文化微博等多类型文化微博。这些微博都对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内蒙古文化即时通信传播

在现代信息社会,即时通信工具在互联网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成为社交媒体环境下最典型的传播形式。目前,QQ与MSN是我国受众使用最多的即时通信手段,微信虽然是腾讯公司在2011年才推出的即时通信软件,但其用户注册量已经超过10亿。QQ与MSN主要运用于企业沟通、团体协作,微信主要集中于人际交流,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通过对话框进行交流沟通。同时,微信公众账号也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可以更好地与订阅者进行沟通。涉及内蒙古文化的微信公众账号众多,如蒙古丽人、蒙古语、蒙古文化周刊、夜听蒙古、蒙古圈、蒙古文化、蒙古百科、蒙古民俗联盟、蒙古草原情、蒙古智库、蒙古歌曲欣赏、蒙古视频、蒙古舞蹈圈等各种微信公众账号,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内蒙古民族文化。通过微信公众账号,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得更为便捷,个人选择订阅相关微信公众账号,选择前提是对内蒙古民族文化有兴趣,有了解内蒙古民族文化的欲望,因此相关的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公众账号传播效果显著,这些微信公众账号所聚集的受众都是有效受众,相关微信公众账号的运营者也与受众建立了良性互动关系。

(三)内蒙古文化微视频传播

在内蒙古民族文化区外传播效果调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语境下的内蒙古民族文化传播研究)中,当被问及“哪些渠道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时,快手、抖音等热门网络短视频平台成为最热门的选项,被选率为54.91%,在梨视频官方网站中搜索内蒙古,有1751条短视频,各类型有关内蒙古的视频,在抖音中搜索内蒙古,内容种类繁多,民族舞蹈、方言、民歌、旅游等,还有众多娱乐视频,例如内蒙古人骑马上学、骑马限号等短视频,让人一笑之余,对内蒙古淳朴真挚的民族文化印象深刻。

内蒙古民族文化是内蒙古各民族在不斷的发展中积累的精神财富,民族文化传播有益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高文化认知度,因此,文化工作者应认识到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在保护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拓宽民族文化的传播途径,整合文化传播力,提高内蒙古民族文化认可度,塑造内蒙古新形象。

参考文献:

[1] 丁丽.数字技术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传播途径[J].西部广播电视,2014(1):17.

[2] 希娜吉.新媒体环境下藏文化传播研究[J].西藏科技,2018(8):34-36.

[3] 刘艳婧.内蒙古民族文化区外传播效果调查[J].新闻论坛,2019(2):61-65.

基金项目: 本文系河套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社交媒体环境下内蒙古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HYSQ201813

作 者: 钱聪,河套学院汉语言文学系讲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

编 辑: 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作者:钱聪

新媒体传播蒙古民族文化论文 篇3:

运用微信促进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播

【内容提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增进各民族情感,也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在这一过程中,微信作为非常活跃的自媒体平台,在促进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以微信公众号“蒙古圈”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法,选取样本文章并从文章形式、语言、内容上进行分析,归纳出此公众号在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之处,进而探索其成功之道,总结其文化传播策略,以期为同类公众号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 微信 文化传播 蒙古族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媒介环境下,微信公众号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大众传播方式,为传播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据此,本文以“蒙古圈”为例,简要介绍其传播蒙古族优秀文化的路径,以期为其他少数民族类微信公众号借鉴。我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绚烂多姿,少数民族类微信公众号应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这一新媒体传播方式,大力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为繁荣中华民族文化做出新的贡献。

公众号“蒙古圈”是以分享蒙古族文化习俗、关注蒙古族新鲜事、介绍蒙古族最新动态为定位的平台,2013年10月发布第一篇文章“蒙古正宗美食图鉴”,至2015年3月4日,形成每天发布6-8篇文章的固定模式,内容多为本民族民俗文化与民族资讯。根据2018年6月17日的新榜指数,“蒙古圈”预估活跃粉丝为226640人,平均头条阅读数为78609次,具有较为庞大的阅读群体,在蒙古族文化传播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

一、“蒙古圈”文化传播特点

本研究选取2018年5月1日至5月31日这一时间段内公众号“蒙古圈”发布的文章,共计235篇,通过逐一阅读剔除纯广告篇数及版权问题不能显示的篇数,最终得到有效样本共230篇。通过对样本文章进行阅读分类,来对公众号“蒙古圈”的文化传播进行分析。

(一)形式上:文字、图片、视频相配合,视频内容突出

从文章形式的使用效果上来看,不同呈现形式各有特点,如何将文章形式的呈现效果达到最佳,是公众号需要考虑的问题。本研究对样本文章的不同形式及组合方式进行了统计,如图表1。

从图表1可知,公众号“蒙古圈”的文章采取文字、图片、视频多种形式综合呈现。其中,視频形式最为普遍,占比达到55.22%,是此公众号文章的主要呈现形式。公众号注重不同形式结合的综合效果,图文结合,对文章内容进行相应解读,加深受众印象。

作为定位于少数民族的公众号,“蒙古圈”在呈现形式上尽量发挥不同形式的作用,从文字、图片到视频,再到多种结合,力图从不同角度吸引受众阅读兴趣,从而达到塑造民族形象,传播民族文化的目的。该公众号突出使用视频形式呈现文章内容,是针对蒙古文字编码规则不统一、文字呈现困难的问题而采取的,视频为主的文章形式具有很强的视觉吸引力和冲击力,情境带入感强,读者在阅读中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点赞和转发,进而促进民族文化广泛传播。

(二)语言上:汉语和蒙古语共同传送

根据使用语言的不同,将文章分为汉语、蒙古语、双语结合三种,对于纯图片文章,以图片注脚或配乐语言为准进行分类,如图表2。在文章语言的使用上,“蒙古圈”的特点为:蒙古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共同传递,采用汉语为主要语言。

对于少数民族微信公众号而言,本民族语言的使用可以对内激发民族情感,对外塑造民族形象,汉语语言的使用可以使民族文化传播得更广,“蒙古圈”的语言使用上就很好地将两者结合了起来。考虑到蒙古语文字呈现受到输入法的限制,“蒙古圈”的蒙古语全部以文字以外的形式呈现,包括图片、视频及各种形式的结合,力图展示经典文化符号,激起民族共识,拉近民族距离。而汉语主要以文字形式呈现,是代替蒙古语对民族文化进行诠释,通过汉语的使用,让更多的受众可以阅读文章内容,进而了解蒙古文化,建立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理解。统计发现,汉语是此公众号的主要语言,是因为汉语的使用能够将蒙古族文化传播得更远,这种不同民族间语言上的共同点使得更多的受众接触到蒙古族的独特文化,使蒙古族文化在各地区各民族拥有不同范围的传播人群。

为了将语言输入的限制控制在最小,本研究选取样本中突出使用的视频形式文章进行语言使用情况的统计,得出如下柱状图(图表3),进而分析在此情况下,“蒙古圈”的语言传播特性。

图表3显示,在视频形式下,蒙古语是主要使用的语言,视频呈现上倾向于本土语言的选择。单纯就视频形式的文章而言,“蒙古圈”在语言的使用上大量选用蒙古语,极大地体现了其民族定位。公众号要促进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播,首先就要加深本民族的民族记忆,凝聚本民族的民族力量,而民族语言无疑是民族文化中十分重要的部分,“蒙古圈”抓住这一民族元素,借助视频的形式,结合声音、图像、文字,将蒙古民族的特色展现在受众面前。如文章《乌达木户外参加综艺节目》《蒙古男人的游戏》,通过蒙古语介绍蒙古族人物、文化习俗;文章《民乐群星的<把你带回我的草原>太好听了》《蒙古版 <恋人心>》用蒙古歌舞传递民族文化,以最地道的方式呈现蒙古族文化。这些视频内容将蒙古语言融入其中,不仅能够凝聚本民族情感,还能满足其他民族了解蒙古族的欲望,从而促进优秀文化的传递。

(三)内容上:内容广泛,偏重歌舞

“蒙古圈”的公众号定位为“分享蒙古文化习俗、关注蒙古族新鲜事、介绍蒙古族最新动态”,本研究按照内容对样本文章进行分类,其中民族人物、地域特色、民族资讯、民族歌舞、民族历史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类别划分,科普宣传是内容分类中不具有民族色彩的类别划分,如健康知识、政策传递等。统计得到图表4。

“蒙古圈”的内容范围广泛,涉及人物、风俗、历史、美景、资讯等多个方面,既有历史风俗方面的介绍,也有美丽景色的宣传,还有实时资讯的更新,在传播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信息。民族歌舞篇数最多,是此公众号的内容偏重所在,这一情况与以视频为主的形式分布有一定呼应,也是吸引读者的主要内容。

“蒙古圈”的内容设置不仅符合蒙古民族的文化特征,也有对其他民族参与性的考量。对于蒙古人而言,一方面,由于部分生活在农区或者城市中的蒙古人长期不与本民族交流,正在逐渐疏远本民族文化;另一方面,蒙古民族自身缺乏体现共同文化特征的平台建设,少数民族内部缺乏交流。“蒙古圈”在内容的设置上涉猎广泛,且提供大量有关民俗历史的民族记忆,能够唤起本民族对于民族文化的传统记忆,进而加深民族情感。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蒙古人借助平台交流逐渐形成文化认同。对于其他民族而言,“蒙古圈”主要通过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歌舞吸引关注,歌舞展现了蒙古民族的民族性格,也是真切感受游牧文化的重要形式。民族歌舞在公众号的文章推送中占据主要地位,吸引着其他民族参与蒙古民族文化的了解与传播,配合呈现的民族人物、地域特色、民族历史也因其极强的民族性加深着受众对于蒙古族的感知和认可。

(四)交叉分析:内容与形式组合方式多样,且内容存在形式偏好

为进一步研究公众号“蒙古圈”的文化传播特征,本研究对样本文章的形式与内容分类进行了交叉分析,如图表5。

从图表5可以看出,该公众号的内容与形式组合方式多样,且不同内容分类之下存在不同的形式偏好。如民族歌舞基本采用视频形式,其他形式分布较少;民族资讯以纯文字形式为主,形式简单;科普宣传多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蒙古圈”对图文结合的形式使用较为普遍,内容涉及到各个分类,对于文字、图片、视频三者结合的文章形式,虽然整体文章数量占比较小,但是内容涉及广泛,不同内容分类下均有结合形式的文章展現。

“蒙古圈”微信传播的主要目的是传递和推介蒙古族文化,所以形式的多样化与内容的多元化都是其文化传播的重要支撑。不同内容下的形式偏好正是发挥内容与形式结合的最佳效果,对受众形成持续的吸引力,进而传播民族文化,例如“地域特色”这一内容分类,主要通过图片、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就是利用视觉冲击效果来宣传地域美景,“民族歌舞”之所以视频形式最为突出,是因为只有画面才能形成最为强大的视觉效果。

二、“蒙古圈”文化传播策略

(一)发现并发扬蒙古族特色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比如风俗、节日、服饰、音乐、饮食、手工艺品等,这些民族特色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文化的吸引力之所在。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善于发现属于少数民族独有的个性特色,辅以适当的方式加工呈现,往往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蒙古圈”通过挖掘蒙古特色元素,并将这些元素运用在文章内容中,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如特色乐器(如蒙古族四胡、马头琴)、风俗文化、草原歌曲、著名人物等,配合着生动的题目与多样的形式加以呈现,深受读者喜爱。

(二)精心准备优质内容

优质内容是获得读者关注的前提,也是维系一个公众号长期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公众号优质内容需要从众多信息素材中选取切合读者兴趣的选题,制作吸引读者眼球的题目,最终制作出精选内容,从而达到传播优秀文化的目的。“蒙古圈”的内容就十分注重优质内容的制作,在选题上精选具有蒙古特色的风俗礼节、歌舞人物等,在标题制作中使用感叹语气,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在内容筛选上力求精炼优质,给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这些都是该公众号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选择合适的传播形式

文字表意清晰,图片简单直观,视频冲击力强,不同传播形式各具特色,善于利用这些特色并对传播形式做恰当的组合呈现,能够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读者大多较为浮躁,他们需要新颖有趣、短小精悍、易于理解的内容。“蒙古圈”深谙传播之道,将视频、音频、图文作为主要传播形式,切合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与习惯,收获了大批读者关注,取得成功。“蒙古圈”精确的读者定位与传播形式的准确选择,值得同类公众号学习。

(四)精心安排内容排版

排版是对文章内容进行的版式设计,是最终呈现给读者的形象,舒适的排版给人良好的视觉体验,为公众号效果增色,再好的内容如果忽略排版设计,传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微信公众号选择读者喜闻乐见的排版方式精心设计,是获得读者关注度的重要策略。“蒙古圈”在排版安排上结合微信手机的呈现,采用多段式形式,部分文字彩色显示,其中穿插图片、视频等营造了良好的视觉体验。此外,动态关注图、文尾放置草原背景动态二维码作为每篇文章的固定版式元素,不仅突出了民族文化,也起到了宣传作用。

(五)重视打造微信矩阵

一个公众号的影响力是有限的,但是多个公众号相互配合共同成长,形成微信矩阵,传播效果就会成倍增加。在利用微信促进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播时,采用微信矩阵能够形成集群效应,进而多角度、全方位传播民族文化。“蒙古圈”的微信传播也并非单独一个公众号,而是多个公众号配合发展,其微信矩阵包括“蒙古视频圈”“经典音乐圈”“蒙古音乐大全”“夜听草原”等,这些公众号之间相互宣传、协同配合,共同发展而又各有侧重,已经成功地打造出了蒙古族优秀的文化特色和口碑。

三、结语

诚然,要真正把微信公众号运营好,除了内容上要优质,还需要商业模式的选择,只有选取合适的商业模式,才能保证公众号的资金支撑和整体运转,才能推动公众号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并进行内容上的创新,形成持续不断的吸引力。“蒙古圈”目前采用较为简单的商业运营模式,以接广告为主,依靠强大的用户阅读,广告收入能够维持其平台的良好运转,支持其持续推出精品内容。其他少数民族类微信公众号还可以考虑写软文、接受赞赏等盈利方式促进公众号运营,最终实现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邰山虎、陈玉文.微信中的少数民族民俗传播——以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微信传播为例[J].新闻论坛,2015(06):65-67.

[2]王利平、乌琼芳.蒙古族文化微信传播的现状及思考[J].前沿,2017(02):73-78.

[3]王长全、戚桂杰.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7(02):82-86.

[4]尹章池、李凯、覃春晓.刍议“自媒体”的兴起与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播策略的创新[J].出版广角,2011(06):56-57.

[5]李化来.自媒体兴起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策略创新[J].贵州民族研究,2016(08):175-178.

[6]刘祥平、杜谨妤.议程设置视角下贵州多民族形象的微信传播——以《贵州少数民族》微信公众号为例[J].文化与传播,2017(02):30-37.

[7]梁黎.新媒体: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机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6-17(B03).

[8]崔楠、王国英、马亚雄.“互联网+”助蒙古族文化传播[N].人民邮电通信展特刊,2015-9-22(A06).

[9]其乐格尔.新媒体传播语境中蒙古族文化符号建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

作者简介:田建平,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杨誉芳,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孟凌霄

作者:田建平 杨誉芳

上一篇:当代心理学发展前景研究论文下一篇:变式教学中习题引申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