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文化传播论文

2022-04-18

摘要:文物文化传播即以文物为依托,对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加以传播。相对于抽象的文化传播形式,文物文化传播具有生动可视化的特点,更易被受众接受。而新媒体平台的文物文化传播常伴有重娱乐、轻文化的问题出现。基于此,在技术的可供性下,利用新媒体平台泛娱乐化的特点,以对文物的艺术诠释为引,进一步深耕文物文化传播的深度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文物文化高效传播的新路径。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新媒体文化传播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新媒体文化传播论文 篇1:

网络科技时代新媒体文化传播技术的艺术化

摘要:新媒体互联网作为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科技进步,带来了文化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当今世界正经历着一场由信息革命带来的深刻的社会变革。以网络科技为核心的这场信息革命,极大地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本文从不同视角对网络语言的艺术化和网络的文化意义进行分析,进而为能理解网络科技与文化传播的意义打下基础。

关键词:网络科技;网络语言;艺术化

一、网络科技时代的网络新媒体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反映了一定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水平。科技是文化的重要内容,网络科技作为社会智力发展的一个方面,既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我们无不生活在以网络科技为核心的这场信息革命为我们建构的网络生活中,极大地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

2013年09月09日“两高”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可判刑,为诽谤罪设定了非常严格量化的入罪标准”。[1]这个解释的出台不禁让我想起《新城快报》上一则题为“谣翻中国——中国秦火火熄火了”的新闻。主要是说 “秦火火”、“立二拆四”等网络红人利用前卫露骨的语言、微博大V和网络水军在网上制造大量歪曲事实的谣言进行非法盈利,网络转发和浏览量惊人,谣翻中国后被北京警方刑拘的事件。由此可见,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依赖网络,不再思考,开始浅阅读,使用网络的时间远远超过人际交流。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似乎是伟大的科学家们从实践角度把我们这个现实世界装在“拟态世界”里,让我们通过这种“拟态环境”来认识世界。

二、新媒体网络语言的走红

随着网络时代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渴望,新媒体传播技术的“艺术化”正在悄然进行。随着网络文化时代的进步,我们发现网络促使一种新的语言诞生,即网络用语——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多为谐音、错别字改成,也有象形字,以及在论坛上引起流行的经典语录。[2]

近年来,“土豪”、“脑残”、“BT”、“蛋白质”、“神器”等网络热词大行其道。紧随而来的是“甄嬛体”、“陈欧体”、“我和我的小伙伴惊呆了”、“高大上”、“为何放弃治疗”、“待我长发及腰”、“画面太美我不敢看”等网络语言的走红,并逐步发展到微信、QQ上。一时间打开任意电子产品就没有与“网络”脱得掉干系的。任何一种新媒体的崛起都不是偶然的,新媒体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引发网民的共鸣,还要提及它的文化心理因素。卡茲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3]这就说明了网民在选择网络新闻时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们会选择那些引发他们共鸣的,符合他们从众心理的新闻,使心理得到满足。而一定时期内人的主观能动性又是相对有限的,网络事件一旦引发网民小范围的关注,它便会对网民进行既有态度的强化,网络语言便一路绿灯了。

三、新媒体技术的网络“贬义化”

互联网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在成长期间,总是伴随着种种缺陷。在近年的微博反腐案例中不断出现的“情妇”、“教授”、“干爹”等字眼使网络同时具有贬义化的色彩。让我们不难想起“善良”、“偶像”、“教授”等褒词贬义的情形。这就给网络披上了“不一样”的色彩。网络低俗信息带来的巨大诱惑、交流障碍不得不说是一大威胁。网络让人与人的沟通减少,人与人的误会增多。

加拿大传播学巨匠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说,“精神战称之为‘冷战’,实际上是信息和形象的电子战。和老式的工业硬件热战比较而言,它是更深刻、更使人着魔的较量”。[4]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电视人”、“手机人”、“低头族”的增多,人们面对面的交流减少,人们使用媒体的时间远远多于人际交往,微博转发其实是自我缺乏思考的一种表现。现代社会的人内心就像是一个罐状的容器,与人的交流仅限于容器外壁的碰撞,人们为了摆脱孤独又渴求与外界接触,就极易受媒介的影响。在如今,大众传播活动已从单向传播模式成功转型为交互传播模式,以微博最为突出。任意一则新闻只要一经微博转发和网友评论,很快能成为社会热点。如果说90年代末20世纪初一则不重要的新闻经电视媒介的广泛播送会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事件,一则重要的新闻只要不经过电视传播那它只是一则不重要的新闻,那么现在的网络毫不谦虚的说可以与电视媲美。只要能抓住受众眼球的信息就能快速脱颖而出,成为头条。

四、新媒体下的网络趣味化

当然,不乏一些网络新闻让我们莞尔一笑,比如“土豪喜欢热闹、赌场、色情表演、逛街买东西。把他们安排入住商业中心的旅馆是最佳选择。如果把他们安排在远离城市的度假村里,他们还无法享受度假村的景致和内涵。身处其中,他们会显得很烦躁,因为找不到人玩,也找不到乐趣。”一位资深旅行社人士介绍道。更有电影《十全九美》中的经典恶搞山寨台词“你这个神经病,打架就打架嘛,还摆什么pose”,“做艺人啊,要是不红那就是死;要是红了,那是生不如死!”不难想象,现在的恶搞文化、山寨文化大行其道,给网民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趣味儿。

按照存在决定意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行为的产生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随着眼球经济的到来,新媒体对社会生活的描述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通常主题。[5]2013年11月17日腾讯头条资讯“土豪大妈背旅行袋装金条,购500万豪车”,2013年10月14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土豪经济的崛起:热衷购物炫富”等带有强烈网络特点的新闻在日常生活中已随处可见。Ipone5s(爱疯)一出现便备受嘲笑但并不妨碍它在中国的销售业绩,更有网友笑称即使苹果公司也不会拒绝和土豪做朋友,一时间新媒体网络语言风靡全中国,在受众自我臆想的种种下,网民在跟帖里表现出了对这种网络语言的接受和自嘲。当然,也是在这样一个信息翻滚的时代,所有的愚蠢和欺骗,成本都会变得异常高昂,网民会用最卑微的声音,让谎言现出原形。[6]

网络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等产业迅速崛起,大大增强了文化产业的总实力。随着以网络科技为主体的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广泛使用新媒体传播文化和生产生活的时代,新媒体传播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文化传播方式、价值观念甚至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作者单位:四川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人民网http://homea.people.com.cn/n/2013/0929/c69176-23074554.html,2013年9月29日

[2]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1061.htm?fr=aladdin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

[4][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商务印书馆.1995年:根据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译出

[5]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03

[6]龙灿.《华南虎网事》[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03

作者:李莉

新媒体文化传播论文 篇2:

新媒体视域下文物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摘要:文物文化传播即以文物为依托,对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加以传播。相对于抽象的文化传播形式,文物文化传播具有生动可视化的特点,更易被受众接受。而新媒体平台的文物文化传播常伴有重娱乐、轻文化的问题出现。基于此,在技术的可供性下,利用新媒体平台泛娱乐化的特点,以对文物的艺术诠释为引,进一步深耕文物文化传播的深度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文物文化高效传播的新路径。

关键词:文物文化传播;新媒体;文化内涵

1 文物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文物是指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的具有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科学价值的遗物与遗迹[1]。就外观而言,文物演绎审美意趣;就制作工艺而言,文物呈现科技水准;就社会功能而言,文物蕴含礼仪文化。正如《听琴图》中描绘的高足香几,其淡雅清冷的设计风格反映出宋代朴素雅致的文人审美。文物以客观物质实体为依托,凝聚人类智慧结晶,承载匠人心血,向我们展示一段历史时期内最高超的工艺手法与人们所推崇的思想文化。文物文化传播的本质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智慧[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对社会快速变革造成的传统文化边缘化现象[3],文物作为历史文化的承载体,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播,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

2 新媒体视域下文物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逐渐发展为人们生活方式的常量[4],塑造了时尚化、大众化的文物传播形象,为文物文化传播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5]。但新媒体平台受众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也导致文物文化传播具有明显的娱乐化倾向。

2.1 形式大于内容,忽视文化内涵

技术可供性为文物文化传播提供了多样化呈现方式[6]。从IP形象建设到文创产品的上市热销,从艺术插画到文物表情包的广泛应用,从3D复原技术到H5小游戏的沉浸式体验,文物文化传播丰富的传播形式已成为吸引受众关注的主要動因[7]。而过于丰富的传播形式挤占了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注意力,导致受众关注点转移,忽视文化内涵,最终造成无效传播。例如文物表情包的使用,用户多以文物表情包为自我呈现的道具,演绎其学识渊博、幽默风趣的社交形象[8]。相较于多样的创意传播形式,文物的文化内涵才是更有价值、更值得传播的内容。

2.2 被动多于主动,弱化民众探知欲

新媒体平台用户的信息接收具有双面性,其主动性体现在用户可自由筛选构建信息网络,被动性即用户依赖于惯性绑定,习惯性接收平台信息推送。这一行为无形中弱化了民众自发式探知欲。游戏中的文物文化元素丰富了视觉呈现,却没有成为引导玩家探知文物文化内涵的契机[9]。线上看展为用户带来沉浸式观展体验,但也弱化了受众线下参观博物馆,与文物近距离接触的主动性。技术可供性下,分众传播已成为传播的主流趋势[10]。智能算法根据数字痕迹推算用户喜好,不断向其推送同质内容,最终形成“信息茧房”,对文物文化不感兴趣的用户将失去接触相关视频的机会。而热衷于文物文化的用户由于依赖于平台信息推送,失去了主动探知意愿。

2.3 娱乐覆盖文化传承,偏离文物本质

新媒体的泛娱乐化特质使文物文化传播在传播内容与形式上不断融入娱乐元素[11]。例如,文物表情包以文物艺术形象为主体,赋予现代社交用语,在强化交流的同时,对文物的趣味解读产生了娱乐效应。目前,游戏、表情包、短视频等偏重娱乐效果的传播形式逐渐成为传播的主流趋势。而过于注重娱乐效果的传播形式偏离了文物文化传播本质,传递了拜金、物质等错误的价值观[12],造成“劣币驱逐良币”,使受众日趋麻木,失去理性判断。打造娱乐化传播策略,在短期内可吸引年轻受众关注。但长远考虑将难以维持受众黏性,模糊文物在受众心中庄重严肃的形象[13],淡化传播文物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阻碍。

2.4 流量高于质量,无视情感共鸣

文物文化传播将自身艺术形象与网络热梗相结合,展现出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14],以“接地气”的传播形象吸引众多受众关注,从而获得流量[15]。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例,该平台的文物文化类短视频创作多以“最像是穿越的文物”“你见过这些富有少女心的文物吗”等受众喜闻乐见的网络话题为开篇引发受众好奇心,但却缺乏质量把控[16]。视频形式以配音为主,画面多为文物图片的杂乱拼贴,毫无美感可言。因新媒体平台激烈的注意力争夺环境[17]与用户生成内容的呈现方式,用户内容创作门槛低,为获取流量凭借文物的小众性进入文物文化传播领域,拉低了传播水准[18]。以网络热门话题为噱头也不能与受众产生情感共鸣[19],增强受众黏性。

3 新媒体视域下文物文化传播的优化建议

3.1 艺术演绎引入深度解读

文物文化内涵通过艺术符号得以呈现,如明代制衣的百兽纹寓有多福多寿之意[20]。新媒体则凭借丰富的视觉效果使文物的艺术价值得以展现[21]。由表及里,以艺术化视觉呈现为引,深入解读文物文化内涵,是吸引受众关注文物文化传播的方式。例如,网络微纪录片《此画怎讲》,通过真人演绎,高度还原古画中的人物、背景以及色调,重现画作场景。以艺术化的视觉呈现引起受众兴趣[22],再以第一人称视角诠释作画情境。现代化语境拉近了观者与画作间的距离。艺术化演绎形式丰富了观者的感官,即使赋予现代网络用语,也不易使受众跳脱出作品,从而完善了对文物科普的沉浸式体验,使受众的媒介接触需求得到满足[23],推进了文物文化深度解读。

3.2 技术赋能增强互动教育

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具有双面性。适度利用技术可提高文物文化传播效率[24]。而过度依赖技术,不但会使受众处于被动接收平台信息的状态,还会导致文物文化沦为技术创新的附属品。依托于技术可供性加强传播的互动性是平衡之策。例如,2021年三星堆挖掘行动启动后抖音平台发起的“三星堆挖掘作业24小时”直播活动,使人人都能在文物修复中获得参与感,真正做到以文物文化的互动教育为传播目的。以科技为依托,不断创新互动传播方式,是激发受众文物文化兴趣与探知欲的方式。

3.3 娱乐话题带入多重视角

借助新媒体的泛娱乐化特征,以娱乐话题为切入角度,不断引入多重视角,可以营造立体多元的传播观点,丰富文物文化传播内容。例如,微博平台的#这些也是乾隆审美#主题超话,前期偏重娱乐效果,以清代乾隆时期繁缛杂乱风格的文物[25]为依据,对乾隆皇帝的审美展开吐槽。随后以芙蓉石蟠螭耳盖炉、豆青釉葫芦瓶等文物引入话题高潮,文物清新淡雅的艺术形象与固有印象中的乾隆审美产生差异[26],进一步使舆论升级,随后网民争相晒出各种制作精美的清代文物,亦有人对清代文化背景、社会风俗等进行深入介绍,以多角度、全方位、深浅不一的观点丰富了清代文物文化传播的内容层次,加深了文物文化内涵解读。在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文物文化时,要避免落入重娱乐阵地[27],以娱乐话题为引,以全方位话题视角丰富文物文化传播观点,加深文化内涵表达。

3.4 博古通今强化群体认同

群体认同是个体认识到其属于某一群体,并追求共同目标、信仰而形成情感联系的共同体。文物承载着中华儿女共同的记忆与根源,对文物的深度解读是强化群体价值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古代的思想文化、处世哲学为现代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8]。文化与情感相融合创造了文物文化传播的社会效用[29]。以文物为载体,构建古今对话,从而强化群体认同,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起点,寻找与古代生活的异同点。例如,现代玻璃水杯与商朝铜盏,发挥着相似的功能,却因不同的技术、文化背景产生价值差异。由浅入深,以熟悉的事物引入有距离感的文物,以稀松平常的事物引入富有文化深意的文物作品,是便于受众理解,强化群体认同,以情感为依托进行文物文化传播的新方式[30]。

4 结语

近年来产生的“文物热”现象,一方面展现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增强,另一方面也是依托于新媒体技术发展的体现。只有不断深耕文物文化传播内容,让文物回归本质,展现其文化价值,才能使“文物热”现象转变为持续发展的常态。

参考文献:

[1] 张欢.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研究——以《上新了·故宫》为例[J].艺术评鉴,2019(15):165-166.

[2] 位云玲.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持续走红的原因探究——以《上新了!故宮》为例[J].艺术评鉴,2019(07):169-170,76.

[3] 张雨薇.文化自觉视角下乡村民俗文化的嬗变——以南京市溧水区某村庙会为例[J].戏剧之家,2019(32):230-232.

[4] 朱霜.国内情感传播研究的范式演进[J].今传媒,2018,26(03):74-76.

[5] 张祁.改革开放40年国内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叙事嬗变[J].戏剧之家,2019(16):83-84,96.

[6] 姚文澜,郭思远,勾莞玥.扩大绿色传播效果的新媒体路径研究[J].戏剧之家,2019(29):222-223.

[7] 王卫池.沉浸式体验和H5产品绿色传播的劝说艺术研究[J].艺术科技,2020,33(9):70-73.

[8] 孙迎吉,卫欣.平台与内容:emoji经久不衰的原因——以微信默认表情为例[J].新媒体研究,2021,7(03):29-31.

[9] 桑屹峰.传统文化元素在手机网游中的创新运用研究——以《王者荣耀》为例[J].艺术科技,2020,33(1):106-108.

[10] 陈雨萌.传播视域下红色文化空壳化的成因与规制[J].艺术科技,2019,32(05):158,190.

[11] 张晓蕊.大众传媒视野下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困境与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19(11):155-156.

[12] 吴成晨,黄慧敏.新媒体视域下传统文化节目热播的思考[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15):132-133.

[13] 张北辰,倪建邺,刘国庆.浅谈传统礼仪文化的智能传播生态[J].汉字文化,2020(18):40-41.

[14] 石淑敏.全媒体视域下非遗文化的创新与推广初探[J].汉字文化,2020(16):160-162.

[15] 王网明.抖音传统文化相关视频走红原因分析[J].戏剧之家,2019(26):214-215.

[16] 王俊霞.短视频平台的优势与挑战分析——以抖音APP为例[J].今传媒,2018(7):29-30.

[17] 陈相雨,丁柏铨.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的情感逻辑及其治理[J].中州学刊,2018(02):166-172.

[18] 曹青云.环境抗争中网络视频动员的基层治理[J].新闻知识,2019(04):36-39.

[19] 黄晨.绿色广告影像诉求的“二律悖反”与“情感弥合”[J].艺术科技,2019,32(07):23-24.

[20] 彭佳妮.中国传统云纹的文化内涵及传承研究[J].艺术科技,2020,33(14):91-94.

[21] 吴启越,刘雯.浅析网络时代抗争运动的视觉化嬗变与机理[J].戏剧之家,2018(36):219-220.

[22] 吴静怡.基于社交媒体的环保图片报道的视觉文化研究[J].艺术科技,2020,33(3):55-56.

[23] 蔡雅雯.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综艺节目全民互动养成传播研究——以《创造营2019》为例[J].东南传播,2019(07):137-139.

[24] 黄晨.技术与人的关系视域下微信朋友圈展示期限设置研究[J].艺术科技,2020,33(2):155-156.

[25] 周栋.中国古代“清”美学范畴之流变[J].艺海,2019(10):12-14.

[26] 张琨.明清建筑彩画艺术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9):22-23.

[27] 杨熠,唐丽雯.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传播价值研究——以《上新了·故宫》为例[J].汉字文化,2020(20):155-157.

[28] 黄晶晶.电影艺术中的传统文化承创——《Three Idiots》[J].戏剧之家,2019(22):102,104.

[29] 殷文,毛子钰.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情感能量与社会效用——以《朗读者》为例[J].今传媒,2018,26(09):13-15.

[30] 吴启越,刘雯.新媒体视域下绿色传播的实践与策略研究[J].新闻知识,2019(08):77-79.

作者简介:王丽娜(1998—),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广告与新媒体。

作者:王丽娜

新媒体文化传播论文 篇3:

新媒体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摘  要: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信息的传播带来了各种便利的方式,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实现快速的互动,双方的界限被打破。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在传统传媒的模式下传播范围较小,影响的人数也较少,而当新媒体与少数民族互动时,更多的人接触到了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在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中必然因为各自的差异而导致文化的冲突。本文就民族文化的传播以及传播中的国家认同的构建进行探讨,以期实现民族间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创新。

关键词:新媒体;少数民族文化;现代文化;文化传播

信息时代下,民族文化因媒体工具的应用得以广泛的传播。在文化传播中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必然产生联系与矛盾,在新媒体时代下,从信息的接受者与传播者主体来考虑文化间的相互融合将有利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国家认同构建的理解。利用符号学、信息论以及传播学知识来揭示文化传播的内在过程,将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与民族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文化的现代化与国家认同的构建。国家认同的实现是由国家范围内,社会各种群体由稳定性文化所维系,人与人共享着共同的理想信念与文化的认同,所以说文化的认同将极大地有利于国家的认同和社会的和谐。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来探索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国家认同的构建具有必然性。

一、新媒体的内涵及其特征

信息技术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时信息的快速革新致使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传播技术、数字化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给传统的信息传播手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类在不自觉中进入新的媒体传播时代。

新媒体是什么?在对其含义进行界定时经常处于所持有角度的不同导致不一样的意义。新媒体的“新”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的“旧”而言的,新字突出的是在媒体的发展过程中,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代替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而这种代替是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更新而发生变化的。新媒体中的信息传播者和信息的接受者都可以是单独存在的个人而不像传统中的以集体存在的主体。具体而言,新媒体就是凭借数字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技术向信息的接收者传播数字化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信息的媒体,从而满足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需要,解决信息阻滞的瓶颈。

新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具有三个特征。

(一)即时性

传统媒体如报纸因较大的受到印刷以及运输的限制,在信息传播方面较不方便,信息接收者往往在获得信息时,信息所发生的时间以及其功效早已在报刊传播的过程中丢失。信息的传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新媒体则与此相反,它利用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在瞬间将信息传播给他者。这种即时性打破了传统媒体所受的限制,市场经济下用户可以随时的利用信息来为自己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同时新媒体因为是可以在用户之间实现信息的互动,信息交换的形式实现了更多的信息分享,而传统媒体着眼在一对多的传播,这种特性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所负载的价值。

(二)个性化

传统媒体侧重于大众化的文化传播以及意识说教,而新媒体则在选择上是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做好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个体的信息共享信息利用,用户将自己所知道的信息通过媒体设备来进行传播,在传播中实现同类兴趣爱好者的相互呼应。在新媒体这个平台中,用户可以搜索各种需要的信息资源,极大地丰富了信息的来源。然而开放性空间中的各类信息资源不能保证其质量的优劣,在对人的思想文化塑造中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三)虚拟性

新媒体的虚拟性主要表现在它的空间上。在这个虚拟的空间上,用户可以实现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有别于现实生活中各种正常的交往活动,但在本质上却是一样的。用户可以在新媒体空间上传播一些失真的信息,根据自己所好来改变信息与真实情况的符合度。而信息的发布者因为其利用虚拟的身份进行在线交流,所以相对于日常的真实主体,其身份也具有虚拟性。

二、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下,少数民族文化通过新的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广泛的传播,在传播的过程中必然要和时代文化相互的交融,在融合中实现发展。民族文化的发展创新是基于文化传统之上的,新媒体工具为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整合手段。

(一)新媒体传播促进民族文化实现“数字化”,促进文化的发展

传统媒体下,民族文化的传播主要是利用报刊杂志等方式进行,这种传播方式在受众方面受到限制,而且传播途径较为复杂,而新媒体下,互联网络的应用将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载体。民族文化在这种载体下影响范围大大地扩展开来,在新的载体下,民族文化通过数字信号来存储和传输,传统民族文化能够更加方便的得以保存和传播。相较于纸质传播的高成本,互联网络的传播实现了低成本文化传播且更加的方便快捷。民族文化的数字化发展是结合时代的发展而采用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利用新媒体手段,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得以在互联网中传播,这种传播不是对其文化进行完全的搬移,而是一个不断的整理加工的过程。

(二)新媒体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整合创新

新媒体改变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内容。少数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能够影响一个民族行为习惯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当它在互联网络的平台下与其他文化实现了相互的交流,在与时代精神进行融合时就整合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在网络中,文化的传播没有等级的限制,各种文化供给在一个平台供用户选择,民族文化不会因为地域或者民族的歧视而遭到大众的鄙弃,社会成员主动的传播自己感兴趣的文化,多种途径的信息文化来源避免了单向文化传播的文化垄断现象。网络传播突出了主体的参与性,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动的选择,少数民族文化会在这种自我选择中脱颖而出。自我选择的后果是文化的多元性发展,没有整齐划一的文化强制发展,在各具特色中文化将能够在多元的选择中交互交流。新媒体增加了民族文化的传播形式,在精神层面上注入了个性、自由的时代精神,实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三、新媒体技术传播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与国家认同构建的影响

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偏远的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及经济条件的限制,文化的传播主要是利用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的。新媒体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则改变了这种缓慢的文化传播过程,加速了文化传播,扩大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接触人群。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模式虽然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播进程,但在多样化的文化空间中,各种文化媒体的相互发展也给国家的认同带来一定的挑战。

(一)语言区别导致认同上的疏离

新疆是我国国土的一部分,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的语言风俗与内地有着极大的不同,在利用新媒体的民族文化传播中,使用汉语传播才能扩大受众人群,然而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在转换中不可避免的会引起语言所表达的意境失真,文化的歧义出现在语言的转换中就会造成对事物的理解出现偏差。而少数民族众多,在语言的转换中会导致各种不便,来回转换的语言给人造成一种繁琐的感觉。新媒体要求信息的快捷与便利,而民族文化因为语言的差异性就会造成这种特征无法应用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中。保证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就要求使用个性化的语言,当利用自身语言来传播时就会遇到受众有限的瓶颈,解决好这种两难的困境要求转变传播思路,例如可以使用形象化的语言来实现文化内涵的转换。

(二)消极化影响因素的存在影响少数民族文化和国家认同的建构

新媒体时代,由于互联网和手机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民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资源,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新媒体在加速信息流通的同时也给社会秩序的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一对多、一对一、多对多的网络环境中,信息的传播即时的到达用户,而当消极信息传播时,不理性的用户将会表达出自己的感触,甚至采取极端的形式来发泄自己的爱恨情仇,这种狭隘的感情将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特别是在涉及到一些民族之间关系问题上的敏感事件。近年来,一些民族分裂分子就利用网络的这种效应传播激进的思想,在强大的意识理论指导下,缺乏对全局的理性分析就使得一部分人信以为真。互联网突破地理空间和时间的特征方便境外媒体对国家民族关系的挑唆,在网络的无形化发展中,如果不能及时的订正信息的来源,官方的确认表达信息的真实性就会导致国家认同的危机。

四、小 结

新媒体以其独特性优势在信息化时代实现了信息的快速分享与流通,民族文化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创新性发展,然而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网络传播所造成的不利因素,在少数民族文化内部可能造成文化的认同危机,而上升到国家间就会导致国家的认同危机。文化在传播中也会遇到传统与现代文化间的相互碰撞,在碰撞中实现相互的交融与创新才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应有之道。

参考文献:

[1] 张瑞倩.电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修补”——以青海“长江源村”藏族生态移民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1).

[2] 郭家骥.云南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类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3] (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4] 邵培仁.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5] 李荫榕,陈玉霞,董嵩斌.关于网络时代民族文化保护的思考[J].学术交流,1999(4).

[6] 郑丽莉.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整合与民族文化创新[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1).

[责任编辑:艾涓]

作者:封兴中

上一篇:农业产业化经营论文下一篇:多媒体信息网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