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饮茶文化与礼仪思考论文

2024-04-16

蒙古族饮茶文化与礼仪思考论文(共3篇)

篇1:蒙古族饮茶文化与礼仪思考论文

煮茶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各种佐料。不同地区蒙人奶茶制作的方法有差异,各地爱喝的茶的味道也不同,所加入的佐料也就不同。一般来说,加小米、奶皮子、黄油渣、稀奶油、黄油或绵羊尾油等调料。要想把茶煮好,关键是将稀奶油、黄油渣、奶皮子、熟奶豆腐等调料搅拌好,才能煮出别有风味的奶茶。有的人在奶茶中加盐,有的人喜欢甜而加糖,要根据各人的口味添加。至于鲜奶可分牛奶、羊奶、马奶和驼奶,一般以牛奶为上品,羊奶次之,也有的地区用马奶和驼奶。蒙古族制作奶茶是用熬的方法,而熬煮之法又是中国古代的饮茶艺术。早在唐朝,《茶经》序言的作者皮日休就描写过煮饮茶的方法。元人杨维祯《煮茶梦记》记载“:铁龙道人卧石床,命小芸童汲白莲泉,燃槁湘竹,授以凌霄芽为饮供。”[3]可见这种方式是有一定文化继承的。

奶茶的功效

奶茶中放的炒米是脆炒米,是用糜子米炒制而成:先将干净的糜子米倒入铁锅内,加适当的水煮,并不断搅翻锅内的米,米泡胀后,使米皮层中的水性维生素渗透到米粒中去,增加米中的维生素含量。把泡胀的米捞出凉晒,然后把干净的细沙子倒入铁锅内,将沙子炒红,把泡胀的米倒入,进行快速炒,使米开花,即可出锅,色黄不焦,米粒质坚而脆。这种炒米泡在奶茶中,吃起来酥脆香甜。也有糜子米不用水泡,也不用沙子炒,而直接将糜子米放入锅内炒。这样的炒米较硬,被称为硬炒米。然后用碾子碾糜子米,去其皮,将糠簸出,即可食用。这种炒米不发霉变质,便于保存和携带。用炒米泡奶茶喝了解饥饿。在不同季节所喝的奶茶也不完全相同,如夏季鲜奶多,奶茶是用鲜奶煮。但在冬季鲜奶就极少,主要用奶制品代替,特别是黄油茶在寒冷的冬天,受寒冻僵时,饮黄油茶能很快得到恢复。蒙族人除饮奶茶外,还饮嘎仁萨面茶。这是用绵羊脊骨汤煮茶,饮后可以提高视力和听觉。饮杏仁宝日汤煮茶,可以通宣理肺。饮酸枣茶能健身补血,治疗失眠。蒙人还有喜欢将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用于煮茶,煮出的茶,风味各异。一些入茶的植物已经被证明有一定的药用价值[5]。东部蒙人对兴安岭南麓地区生长的各种茶树,制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如在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阿巴哈纳尔旗、乌珠穆沁旗以及察哈尔、克什克腾旗等地区的蒙人,饮一种阿巴嘎茶。阿巴嘎学名为地榆,属蔷薇科,是草本植物,生于草甸草原的林缘附近,叶为椭圆形,秋后采集叶、茎、根放在阴凉处,可以和青砖茶煮,味道香,加入鲜奶及其他佐料,即是阿巴嘎茶。

蒙古族人熬制茶和饮茶的茶具

蒙人熬制茶和饮茶的茶具也是很考究的,以下就六个方面做简单介绍:①装奶桶:装鲜奶的有木桶,主要是柏木、松木或柳木制品,后来的桶多是金属制品。②搅茶桶:将熬制的奶茶佐料放在桶内搅拌,搅拌出油为止,然后把搅拌好的佐料倒入烧开的茶水搅拌。③蒙古刀:削砖茶或切砖茶的蒙古刀,刀身是以优质钢打制的,刀刃锋利,把砖茶切开研碎。④茶壶:盛茶的茶壶各地区使用的不完全相同,一般的茶壶嘴小,底大,铜质,也有铝质的。有的呈圆形,有的呈椭圆形,也有的呈六边形或四边形,容积比普通茶壶稍大。铝壶和铜壶的壶嘴和壶盖都非常讲究,刻的花纹。有的银壶,清代制的凤嘴龙纹银壶十分精致,并配以各种卷草、莲花瓣和各种几何纹样,形成了极为精巧的富有装饰性的民间工艺品。⑤高筒茶壶:蒙语为温都鲁,意即高的,壶形为圆锥形,壶口呈半圆形,约二尺左右高,带把。一般用桦木制作,上面有四道或五道金属制作的箍,箍上刻有各色花纹,也有用紫铜和黄铜制作的,紫黄相间,色泽夺目。温都鲁是盛奶茶、奶酒的必要器皿。⑥茶碗:蒙古族所用的茶碗是木制的,称“翠花碗”。“蒙人胸次所拎之木碗以桦木制成,贵者以札批野(桦木根有翠色花纹)制之。曰翠花碗。制时,须以核桃油擦摩使润。镶以银。碗中镶银三钱许,佳者值银廿余两。桦木者值数两。”[6]这种木碗是用桦树根旋挖成型,再用装饰薄银片包镶而成的。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最大的木碗铺是瑞恒永,价格最低的是树身制作的木碗。木碗便于蒙牧民随身携带,藏于怀内,使用时拿出来。蒙古族王公贵族使用的木碗,是用银片包镶而成,包镶的图案多种多样,八宝图案最多,非常讲究,是美丽的装饰品,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色。虽然器具不如中原饮茶所用的复杂,但简单实用又极富民族特色。

蒙古族人的饮茶礼仪

奶茶是蒙古族重要的待客食品,“至必善遇之,不问知与不知,供以烟茶……”[1]“来客用是飨之,是谓非常之优待……”。[2]但是敬茶者与客人都要遵循一些礼仪。蒙人敬茶,各地也不相同,有的敬茶是用银边木碗,碗内盛八分茶水,以双手献给客人,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客人应欠身双手去接,若一只手递茶,或把茶碗放在桌上碰出声音,即为失礼。客人不接茶也为失礼。如果主人不以茶招待客人,是对客人的不敬。主人真心真意以茶待客,客人一味不喝,是对主人的不敬。要煮新鲜的茶待客,用旧茶水待客,是对客人的不尊敬。茶壶装茶前要把壶用热水暖一下,然后装茶。如果来的客人多,把茶碗盛满后,把壶内的茶添满水,放在桌上,以便客人添茶。有的地方以满茶待客,不能坐着敬茶,必须站起来献茶。客人喝茶,有时主人还端上奶皮子、奶豆腐,让客人食用。蒙人中还有以茶会友风气。有的地方在喜庆日,儿媳给婆婆递茶,要下跪,举右手伸开手掌,向头部右侧摆动3次,表示叩拜请安,婆婆接茶,并说祝词。女儿给父母敬茶,双膝下跪叩3个头,然后给父母递茶,父母接茶给女儿祝福。有的地方蒙人在举行婚礼或新娘离家前,择一吉日举行茶会。这天新郎家要送礼品献给女方,同时女方亲友亦需要送礼品给新娘。虽然举行的是一次简单的宴会,饮奶茶,吃奶食品。白色的奶食象征着丰富和吉祥。蒙古族牧区有的地方娶亲,喜车到达蒙古包,男方家出4名妇女,向车上人问安,敬酒敬茶,女方的两位嫂子接过后,将酒向东南西北敬神,用茶水洒向车轮,表示洗尘,然后进屋。新娘嫁到男方的第三天清晨,要煮茶,做饭,开始承担家务劳动。茶叶在蒙古族往往作为礼品,有的以茶叶为定亲礼。又如春节期间拜年,往往赠送一小包砖茶,其意是带珍品回家。虽然这与汉人的茶道礼仪相比相对简单,但其独特的民族性特征是不容忽视的。总之,蒙古族的饮茶文化具有其独特性,也有一些与中原茶文化的相似性,具有特色鲜明的文化内涵。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蒙古族的生活饮食习惯和文化传统。

篇2:蒙古族饮茶文化与礼仪思考论文

中国传统饮茶礼仪文化常识

 

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为礼品与贡品。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社交礼仪。颜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中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唐代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当今社会,客来敬茶更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选茶也要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具可以用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

当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另外,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琛瓯洗尘。

沏茶是家庭礼仪中待客的一种日常礼节,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项内容,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能体现自己的修养。本网:

传说我国古代有一人名叫若琛瓯,乃景德镇人,以制茶具而闻名,他制的茶具美观、耐用。可是一个恶毒的巫师知道后,念了一道毒咒,毁坏了茶具。要解开这道咒语,需有一名年轻人投入烧茶具的炉火。于是,琛瓯很勇敢地投入熊熊烈火中,咒语解开了,茶具恢复原样。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第一次茶水称为“琛瓯洗尘”。

如今,“琛瓯洗尘”是“十八道功夫茶”中的一道,后人用得更多的是“洗尘”二字,以表达对客人的尊敬。

中国传统喝茶的基本礼仪

一、喝茶前

座位:如今很少人知道客位的尊卑问题,虽然茶道里面讲究的是客随主便一说,不过喝茶的人多了,自然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面对主人,主人的左手边是尊!顺时针旋转,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边,不论茶桌上的形式如何,这个是不变的铁律。

尊位的第一顺序为:老年人、中年人,比自己年龄大的人。其中师长、长者为尊,如果年龄相差不大,女士优先坐尊位。

座位方面有一个特别的规定:忌讳对头坐,就是头对头和主人面对面坐!哪怕就是只有你和主人两个人,也不要坐对头的,知礼的客人应该坐主人的右手边的卑位,人多实在避免不了坐对头的情况,小孩来坐这个位子。

第一道礼节:客人最重要的礼节是答礼,也称回礼!所谓第一道礼节,是指主人冲泡了第一泡茶品,并且请你品尝的时候,作为客人的第一次回礼。

正式的、正规的第一次客人回礼是这样的:起身,男性抱拳女性合十,一躬,坐下,双手接过(或者双手捧起茶杯)先闻香,后慢慢缀茶一口,放下茶杯,口中称赞主人。注:抱拳者,右手握拳左手包上去。一躬,躬身行礼。躬身越低,表示对于主人越发尊敬,对于主人是长辈客人是晚辈,躬身应该至少为45度的倾斜角的!

二、喝茶中

喝茶过程里面,客人最重要的回礼礼节是扣指礼,又叫屈指跪。这个礼节的来由前边已经大家都知道的。还有就是茶桌上面忌谈性事,不然喝着喝着茶水会发酸的。喝茶忌“一口闷”或者“亮杯底”的,偶们喝茶的人和酒色之徒是有区别。

篇3:浅析中国与英美饮茶文化比较研究

1 中国饮茶文化概述

饮茶文化严格来说属于中国茶文化的一部分, 但是很多人泛泛地将中国饮茶文化, 直接理解为中国茶文化, 实际上这是非常片面的, 他们缩小了中国茶文化的范畴和内涵。单就饮茶文化来说, 中国人饮茶注重“品”, “品茶”不仅是辨别茶品好坏的过程中, 也是人们放松身心, 修身养性的过程, 百忙之中, 泡上一壶热茶, 不仅消除疲劳, 也能够神清气爽。中国是礼仪之邦, 重视礼节, 因此也有“敬茶为礼”的说法, 凡是来客, 沏茶、敬茶都是不能缺少的礼节。中国人饮茶直至今日, 依旧以煮、泡为主, 并且钟爱饮用热茶。中国人饮茶没有固定时间, 如果是寻常百姓, 也不会过多地讲究冲泡的形式, 人们喝茶大多是闲暇之时, 放松身心之举, 但是也有很多钟爱品茗之人, 十分讲究茶具、煮茶、品茶的过程。中国茶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 容纳了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 也深深影响着世界茶文化的发展。西方茶文化的历史远远不及中国茶文化的历史长, 在茶文化方面自然过于形式化, 而中国茶文化中很多元素看似很简单, 但实际上每个环节都蕴藏着4700多年的文明。

2 英、 美接受中国茶之历史溯源

英国, 美国在接受中国茶文化之后, 逐渐被融入其他元素, 进而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茶文化体系。

2.1 英国:优雅的饮茶绅士

英国茶文化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 文化历史相对厚重。大约在16 世纪中叶, 一位英国商人在自己的咖啡馆内出售茶叶, 客人可以在他的咖啡馆内喝茶。后来到了17 世纪中后叶到18 世纪初, 英国的咖啡馆文化发展到了顶峰, 当然也对茶叶在英国的盛行有所推动。后来很多英国人认为, 茶叶具有消食, 提神的功效, 英国人对中国茶叶的药理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1662 年, 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了理查二世, 凯瑟琳公主将茶叶带入了英国宫廷, 由于思念家乡, 凯瑟琳常常在宫廷内举办一些小型茶会, 借用饮茶这种家乡的风俗习惯一解思乡之苦,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茶叶开始在英国皇室普及并流行起来, 后来随着茶叶在英国的普及, 除了皇室贵族之外, 一些上层社会的达官显贵也获得了饮茶的机会, 并能够自己购买茶叶, 茶叶一时间成为一种既时髦又奢侈的饮料。到了18 世纪初期, 饮茶开始普及到伦敦的一些娱乐场所, 在这些娱乐场所所举办的舞会以及茶会中提供茶水, 在此之后, 茶叶开始风靡整个英国。最后在18 世纪中后期, 平民获得能够随时饮茶的机会, 并且一位叫安娜的公爵夫人开创了饮下午茶的习惯, 她个人总是会在下午固定时间, 吩咐仆人将涂了黄油的面包、蛋糕等与一杯茶一同送到自己房间食用, 并且常常邀请朋友与她一同吃下午茶。英国人的下午茶习惯也就是这样兴起并发展起来的, 一直到今天, 英国人一直保持着“下午茶”的习惯, 他们对“下午茶”极为重视, 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并成为了象征英国民族文化的一种独特现象。现如今, 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进口国。茶是英国消耗最大的饮料, 茶文化是英国不可缺少的文化内容, 并且茶屋、茶园以及茶店都是英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要素, 经过多年的演变和发展, 英国人的下午茶也越来越丰富, 上层社会人士, 他们在饮茶的时候, 会制作精致的三明治、烤饼或者是蛋糕等等, 会邀请好友, 一同聊天喝茶。而普通家庭则是会将饼干、蛋糕与茶一同食用, 通常是在下午的四、五点, 英国人即便再忙碌, 也会抽出时间来喝茶, 他们非常享受这种悠闲的下午茶时间, 他们在这个时间内放松自己紧绷的神经, 这种习惯已经深深植入英国人的生活中, 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2 美国:冰茶消费者

虽然美国与英国进口茶叶的时间几乎相同, 但是两国的茶文化之间却有所不同。茶叶与很多欧洲移民一同传入美国大陆, 在美国茶文化形成的过程中, 波士顿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名词, 它是众多茶文化研究者必须要牢记的地方。17 世纪的中后期, 中国红茶就是在波士顿被率先出售的。美国的饮茶风气也是从这个地方逐渐传遍美洲大陆的, 可以说波士顿是美国茶文化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里程碑, 并且在该地区还发生了重大的“波士顿倾茶事件”, 随着美国的日渐强大, 美国借助茶叶贸易逐渐壮大了自身的经济, 在18 世纪初期, 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在广州抵达, 并将大量茶叶以及物资带到了美国, 并开启了从中国运茶到美国的海上之路, 促进了茶叶贸易的发展。茶叶贸易对美国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巨大助力。当今美国的主要饮茶方式是以速溶茶、冰茶为主, 而这种茶叶饮品都是源于英国茶叶饮品, 从大量资料分析得出, 美国人所饮用的热茶有9 成以上是速溶茶, 其中冰茶的销量最多。饮茶被美国人视为一种新时尚, 美国的速溶茶和冰茶也开始与美国经济、文化一同走入了更多的国家。

3 英、 美接受中国茶之异同

在了解了英、美接受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基础上, 我们可以发现茶文化在这两个西方国家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力, 并且这两个国家的茶文化存在鲜明的相似之处, 但同时也具有很多不同。下面具体分析:

3.1 相同的接受动机, 不同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茶文化向外输入的过程中, 其最初都是从药用价值开始的, 英国与美国也是如此。最初英国在出售茶叶的时候, 就是以保健功能作为卖点。当然茶叶在英国的普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8 世纪末经历了一场浩大的利弊之争, 而大多数人认为茶的益处较多。很多诗人和作家等文人对茶叶十分青睐。而茶叶在美国同样经历过质疑, 并最终顺利渡过了这场争议。后来, 美国与欧洲的很多专家学者对茶叶功效进行了深入研究, 结论是饮茶对身体的益处众多, 这些人将结果进行了广泛宣传, 使更多的人接受了茶叶。

虽然英美两国接受茶文化的动机都是“茶的保健功效”, 但是在引入茶叶之后, 茶文化在两个国家的发展却存在不同。目前茶、咖啡与可可是世界三大饮料。而茶则成为了独领风骚的第一大饮料, 茶对英国人民的影响极为深远, 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进口国, 饮茶是英国人每天都做的事。与英国不同, 美国的茶叶进口量虽然仅次于英国, 但是相比之下, 美国人更钟爱咖啡, 在美国, 茶叶销量远远落后于咖啡。

3.2 品饮方式同样本土化, 产生不同的文化效应

在引入中国茶文化之后, 英美两国的居民在接受它的过程中, 都逐渐融入了自身的民族特色, 茶文化的中国特性被渐渐削弱, 并呈现出本土化的特征。要了解英国人的饮茶习惯, 首先要从英国人最重要的下午茶开始。上文已经阐述了英国人食用下午茶的时间、地点以及一起食用的其他食物等。下面针对茶叶本身进行研究, 英国人热衷饮用红茶, 实际上最早传入英国的是绿茶, 但是随着红茶的引入以及在英国的传播, 英国人对红茶越来越喜爱, 英国人喜欢红茶, 与红茶的茶性有很大关系。红茶性暖, 不容易发霉, 这与三面环岛的英国气候相得益彰, 红茶在这样潮湿的气候下, 易于保存, 并且还能够帮助英国人驱走体内的寒气。英国人饮茶所使用的茶具都是带柄的, 而这种茶具都是仿造中国瓷器制造的。英国人饮茶十分讲究, 喜欢使用精致的茶具, 这些茶具后来都传入美国。英国人喝茶喜欢“混饮”, 并且以奶茶为主, 他们会在茶中加入牛奶和糖, 有的还会加入柠檬汁等等, 但是英国人绝对不会将柠檬汁与奶同时放入茶中。英国人喜欢饮茶, 下午茶是最重要的饮茶时间, 但是他们还会在其他时间喝茶, 比如晚餐之后。

美国人喝茶的方式相对英国人来说就简单很多, 最开始美国人饮茶只是将茶叶简单的放入滤茶球中, 再加入热水冲泡, 这种方法极为便捷, 并且发展至今, 这种袋茶的方式也已经成为了美国最为流行的饮茶方式。美国人的生活节奏非常快, 这直接影响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如同喜欢快餐一样, 他们钟爱方便又快捷的东西。袋装茶不仅饮用方便, 并且不会浪费茶叶, 而且也十分卫生。另外, 美国人还喜欢饮用凉茶。

结束语

本文从英国、美国接受中国茶文化的角度, 对英国、美国以及中国的饮茶文化进行了详细分析。从中我们能够看到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 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都十分热爱茶叶, 但是由于各国文化风俗以及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使得茶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也各具特色, 并形成了具有异彩纷呈的世界茶文化系统。在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英国与美国, 通过对英美饮茶文化的差异分析, 以及对中国茶文化精髓的研究, 希望能够对当代的众多茶文化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摘要: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 世界各国的茶文化都深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在西方国家中, 英国和美国茶文化的发展最具代表性。尤其是英国, 英国的茶文化已经成为了英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英国和美国在茶文化发展上都受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影响, 但是由于地域环境、民族风俗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英美饮茶文化与中国之间还是存在很多区别。近些年来, 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复兴, 国际上也兴起了新一轮的茶文化热潮, 我国传统茶文化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契机。

关键词:中国,英国,美国,茶文化

参考文献

[1]李亦桃, 朱晓东.英语中“茶”话探微——兼议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比较[J].农业考古, 2012 (6) :211-213.

[2]王俊暐.英美接受中国茶文化之比较[J].农业考古, 2014 (2) :256-260.

[3]周琳.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茶文化教学探析[D].复旦大学, 2011 (3) :25-28

[4]刘星.滇红品牌的文化附加值研究[D].云南大学, 2014 (4) :45-48

上一篇:论发挥工会职能构建和谐企业下一篇:社交礼仪知识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