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研究论文

2022-04-15

【摘要】现代汉语成语一直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其中有很多都是来源于历史典故、寓言故事、古诗古词等,还有许多成语中保存着古汉语的读音、词汇及语法特点。这些成语有的蕴含了民族文化元素,如中华民族传承的儒家、佛家、道家等思想文化,以及古时各朝代的规章制度、文学艺术、风俗文化等文化特色,值得加以研究。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民族文化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民族文化研究论文 篇1:

清始祖神话所见满族民族文化研究

【摘要】 清始祖神话中包含着诸多的满族民族文化,诸如神鸟崇拜、柳崇拜、长白山崇拜、弓矢文化,以及满族神话特有的传承方式。其或是来自满族先民最原始的崇拜,抑或是来自清统治者对于清始祖神话的文化建构,但这些最终都成为满族的民族文化,也成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的一部分。

【关键词】 清始祖神话;三仙女神话;满族;民族文化

清始祖神话以三仙女神话传说为主要内容,其早期作为族源神话流传于民间,后被清初统治者重视,编入清史官修文献,将其收录于《满族实录》开篇,1986年中华书局将《清实录》整理出版,《满洲实录》被收录于《清实录》的首卷。[1]以此可见,清始祖神话的重要性。同时它为研究满族的民族文化与信仰崇拜,提供了较为真实可靠的一手文本材料,具有较高研究价值。

根据日本学者松村润的研究,清始祖神话最早的版本出现于天聪九年的《旧满洲档》,这则神话实际上是皇太极征虎尔哈部后,由所降的“muksike”(穆克希克)带来的。此后不久,皇太极颁布改定族称为“满洲”的谕旨,并在半年后的天聪十年改国号大清,年号为崇德。皇太极对于族称和国号的改动自然需要使用到清始祖神话来追溯“满洲”的来源。所以此后在他的授意下,编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实录便将此神话改写润色后收录进去,代替了此前的金王朝后裔的说法。

有学者指出,清始祖神话并非“古来传说”,它是清统治者为了统一女真族进而实现帝业,根据某些史事编造而成的“仿制品”。[2]笔者以为,该学者观点可能忽视了这样一点,如果清始祖神话是所谓的“仿制品”,那它为什么会得到当时新建立、还尚不稳定的满族政权认同?皇太极改“诸申”为“满洲”,实则是为了使辽沈地区所管辖范围内所有子民都融入“满洲”,以此提高其政权民族凝聚力,与政治军事实力。所以这一时期皇太极想构建的始祖神话,实则是整个满洲共同体的始祖神话。那么为了达到这种政治目的,它必然需要达到集体的认同,也必然会对其无比认真地对待。所以在对清始祖神话的创造过程中,并非只是简单地把降将讲述的神话直接拿来用。改族称为满洲,改国号为清,如果只是贸然的改动,必然是会在其统治群体中产生反对的声音。习惯了前一个国号、族称的人,对于新称号达不到认同,那自然便不会支持。如果降将讲述的神话只是他们的始祖神话,那对其进行简单的改写便说这是“满洲”的始祖神话,这同样无法获得清所统辖下族群的认同。所以绝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改族称、国号如是,改始祖神话亦如是。所以笔者以为,将清始祖神话看作“仿制品”,想来是不成立的。

笔者以为,清始祖神话能够获得当时满族人的认同可能有以下几点因素的影响。首先,这个神话本身出自东北地区民间的可能是非常之大的,其有着神话认同的群众基础。其次,清始祖神话的后半部分有可能是来自于集体记忆的真实记录,这是清统治者在原有版本的基础上对神话进行的政治建构,以此而形成的满洲共同体自然会对其产生认同。最后,清始祖神话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皇太极改族称为“满洲”,改国号为“清”的两项重大举措同期出现的。

具体而论,清统治集团对清始祖神话的政治建构主要还是为了建立起一个名为“满洲”的认同归属感。作为早期的清统治者皇太极之所以建立清政权,改族称为满,并创造自己的始祖神话,塑造自己的始祖形象,实则就是为了培养这种共同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是凝聚满洲共同体所有成员的核心要素。这种再生形式的“始祖神话”,在清代的社会中执行了其政治意识形态的文化功能。正是在这种神话的影响之下,满族的民族文化逐步建立。笔者将尝试对其进行以下的总结概述。

一、神鸟崇拜

神鸟是神话作品中十分常见的意象,清始祖神话中的“神鹊”便是神鸟意象的一种,而早在《山海经》中就已经大量的出现各类禽鸟。神鸟意象自“玄鸟生商”伊始,并逐渐开始出现在各民族的始祖神话当中,尤以东夷族系的始祖神话中的神鸟意象出现频率较高,其反复出现在商、夫余、高句丽、鲜卑以及满等东夷族系的始祖神话之中。除始祖神话外,东夷族系的古史传说和历史文献中神鸟意象也曾多次出现,诸如以鸟命名的官职,以凤凰作为其先祖,东夷又称之为鸟夷等等。

笔者以为,在始祖神话之中,神鸟意象的反复出现,是一种民族“集体记忆”的传承,反映了该民族崇“鸟”的文化特质。神鸟意象在神话中作为原始意象出现,可能意味着“鸟”对于东夷族系而言,是十分古老而又原始的图腾崇拜。满族作为发源于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其始祖神话亦同样受其影响。

佛库伦因吞食了神鹊所衔朱果而怀孕的,清始祖神话无疑是以感生神话作为其神话编撰格式的。而感生神话往往与图腾崇拜联系着,原始的民众对人类发展繁衍的过程还不甚清楚,即使到了父系社会时期,也没办法精准地确定父亲是谁。民众会自然而然地将自然界中存在的事物——有可能是天体天象或是动物植物,视为父亲形象的存在,在神话中以此“感孕而生”,他们认为感孕而生本族始祖的事物就应该是本族的图腾,進而形成图腾崇拜。并且这种图腾崇拜并非只存在于神话之中,在清文官官服中的补子上就有绣有九种禽鸟。

关于补子纹样的种种详细规定,在《大清会典》《大清通礼》和《清实录》等清代典籍文献中也可以看到。从清朝对补子的重视程度,可见鸟图腾崇拜对于清统治集团都存在一定的影响。不过,对清始祖神话中神鸟意象的分析也不能只单纯观其“图腾崇拜”的部分。实际上,清始祖神话中神鸟意象的特殊之处,除了体现一定程度的鸟图腾崇拜之外,对于满洲先民来说,它实则代表着更多的文化内涵,笔者将详细对其进行文化解读。

首先,神鸟意象大量出现于东夷地区各类神话传说,史料文献与考古出土器物中,应是与繁衍于东夷地区的满洲先民以渔猎为生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此前笔者曾分析过鸟的物候作用,满族先民以此判断季节,观察天象气候,对于生产生活十分有帮助。不仅如此,鸟类中的猛禽逐渐被驯化成为渔猎时的得力助手。

其次,神鸟意象与萨满文化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以万物有灵论作为基础,产生的萨满文化,对于动物生灵产生崇拜是较为常见的情况。但对于神鸟的崇拜又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种,鸟翱翔于天的特性,使得其在萨满文化信仰中被赋予了与天或神相类似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萨满文化对于鸟的信仰不止如此,它还代表着女性的生育能力,并经常被赋予创世繁衍的寓意。诸如此前提及满族起源神话中的鹰神,或是由鹰魂化为的女萨满等等。而清始祖神话中的神鸟意象,也同样承袭了这一点,所以神话中的“神鹊衔朱果”的情节还有着“赋予生育”之意。

最后,综上可知,神鸟意象对于满洲先民来说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这就不难想象“神鹊”在清始祖神话中是扮演何等角色的,它不只是作为简单的原始意象出现于神话之中,实则具有多重含义,是多元的信仰文化复合而成的产物。

二、柳崇拜

满族人对于“柳”的崇拜实则由来已久。满族的创世神话中,时常会将“柳”视为繁衍生育的意象。诸如,女始祖天神阿布卡赫赫“柳叶生人”的情节,而后在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出现了以男性始祖神阿布卡恩都里为主人公的创世神话,但神话中天神造人的情节仍然与柳意象一同出现。

在清统治时期,对于“佛多妈妈”的祭祀供奉也来自对“柳”的崇拜,满语的佛多便是柳的意思。《大清会典》中记载:“若祈福,祈福所祭神,佛立佛多鄂谟锡玛玛。”根据《重订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中的解释可知,“树柳枝求福之神,称为佛立佛多鄂谟锡玛玛者,知为保婴而祀”。[3]所以佛多妈妈是由“崇柳”这一具体事物转变为对神灵的崇拜。其求福保佑婴儿的内涵与创世神话中的柳意象有着类似的寓意。时至今日,“崇柳”仍是其民族文化之一,满族人聚居的村落中,几乎每家每户都还保留着的“佛多妈妈”口袋。对她的祭祀,是满族家祭中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有学者认为,满族可能属于图腾崇拜[4]。与此观点类似的还有富育光,他认为,“崇柳”已经出现了氏族图腾的意味。[5]又有学者将柳树称之为“氏族树”[6]。笔者以为,满族“崇柳”的民族文化可能来自历史早期,人的生育能力较差,而柳树几乎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生命力极强,同时柳叶的繁茂又较为容易产生联想。满族民族文化中的“崇柳”观念,应该就是来自这种繁殖思想的影响。创世神话中的柳意象与萨满信仰中的“佛多妈妈”显然是来源于对繁衍生育的崇拜。但无可否认的是,清始祖神话中的柳意象则很难看出这一点,但若观之多个版本的清始祖神话,柳意象又确实存在每一个版本中。可见“柳”在这一时期,或许虽尚未达到图腾崇拜的程度,但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也已经成为神话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意象了。

三、长白山崇拜

清统治集团创造始祖神话,以此追溯祖先之外,清始祖神话体现出的政治意味是十分明显的。清始祖神话中出现的长白山,也逐渐成为满族的民族文化。在皇太极的授意下,清始祖神话被收入实录之中,自那时起直至现今,满族以长白山为始祖发祥地的意识一直非常浓烈。

在《满洲实录》中,对于长白山的详细介绍甚至放在了始祖神话的前面,清统治集团对其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不仅如此,清统治者还在政治、文化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以保证长白山始祖发祥地形成的民族思想文化传统得以传承。政治上,神话中出现的始祖诞生之地长白山从此成了祭祀符号。望祭长白山,是清代对长白山进行山祭的唯一形式。清朝祭祀长白山,始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此后,每年交由宁古塔官员,在大乌喇地方望祭。康熙时期,正式将长白山封为“长白山之神”,模仿中原地区祭祀山神的模式,使其拥有如五岳一样的岁时祭祀之礼。这一系列的举措,是清统治者有意在构建满族民众的清始祖发祥地意识,也逐渐成为满族自古以来对长白山亲切情感的延续。

此后的满族人自然地将长白山视为发源之地。康熙时期正式将长白山封为“长白山之神”,享受着五岳一样的岁时祭祀之礼。神话确确实实已经产生了对于现实的影响,神话中的人物成了宗庙中的神像。它所呈现的不只是简单的一个故事,其背后暗含的政治意义才是创造始祖神话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为在其统治范围内形成一种政治导向,政权统治者是该民族始祖的后人,极大地加强了其统治影响力。神话成就了政权,而政权也同时成就了神话。神话的发展脉络其实十分有趣,它脱胎于原始的自然崇拜,来自民间最朴素原初的东西,在汉代神话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造神”的文学创作,虽居庙堂,但却失去了神话最初的特色,而后统治阶级不再依靠神话去施行其统治之时,神话又回归于民间,以新的形式植根于民间文学的沃土中继续发展,从未断绝。

四、满族神话与萨满文化

论及清始祖神话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就不得不提满族神话的独特传承方式。不论是满族政权建立之前,还是之后,满人都习惯使用神话来讲述早期的人们对于自然界各种现象神秘主义的解读。但这种原生态的神话在没有书写文字之前,是较难留存下来的,清始祖神话如此的“出名”,一定程度上还是要仰赖被文字记录下来的原因。所以满族神话的传承方式十分独特,满族说部的口头传承文学就是其很重要的部分,满族早期并没有使用文字记录事件的习惯,在满文尚未形成以及其在并未在社会大众之中普及之前,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满族人也习惯于以此方式傳承,这种口耳相传的方式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传播信息的必要方法。口头传承活动,交流的双方可以达到分享信息的目的。民间文学得以传承,正仰赖于此。

满族起源神话中有鹰神从大火中叼出一个石卵,生出了氏族女始祖,同时也是最初的女萨满。亦有神话说天地初开之时,大地全是冰雪,天神阿布卡赫命一只鹰从太阳那里飞过,把火收进羽毛,再飞到天间,融化了冰雪,人和生灵才有吃饭、安歇和生儿育女的时候。可是母鹰飞得太累,打盹睡了,羽毛里的火掉出来,将森林、石头烧红了,彻夜不熄。神鹰忙用巨翅扇灭火焰,用巨爪搬土盖火,烈火中死于海里,鹰魂化成了女萨满。在满族神话史诗《尼桑萨满》中,萨满是由鹰神引路进入阴府,靠神鹰将拦路的丈夫抛到酆都城,也同样是靠神鹰将费扬古的灵魂救出,带回人间。对于女真人来说海东青不仅是作为图腾,也同时是他们打猎的助手。辽金时期,海东青更成为北方地区两个民族战争的导火索。

此外,神话的传承还与原始宗教有密切的关系。在这种观念的加持下,“万物有灵”的理论初具规模。这就是原始宗教——萨满教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萨满教作为一种原始宗教,对于尚处于较为原始状态的满族先民影响颇大,萨满文化自然会渗透进满族的民间文学之中,神话与萨满教的结合就不难理解了。与此同时,萨满教还会一定程度的保存一些神话,实际上,除了满族说部这种口耳相传的保存方式,满族许多神话是由萨满教以“神谕”的形式保存下来的。由此可见,满族神话由来已久,甚至在清始祖神话之前就已经逐渐成形,同时,满族神话的传承久远,诸如满洲说部等讲述方式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满族的历史土壤之中,它毫无疑问是其民族思想文化的体现。

五、结语

清始祖神话中包含着诸多的满族民族文化,诸如柳崇拜、长白山崇拜、弓矢文化,以及满族神话等特有的传承方式。其或是来自满族先民最原始的崇拜,抑或是来自清统治者对于清始祖神话的文化建构,但这些最终都成为满族的民族文化,也成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清始祖神话本身出自东北地区民间的可能是非常之大的,其有着神话认同的群众基础。加之清始祖神话的后半部分有可能是来自于集体记憶的真实记录,这是清统治者在原有版本的基础上对神话进行的政治建构。并且,清始祖神话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皇太极改族称为“满洲”,改国号为“清”的两项重大举措同期出现的。以此而形成的满洲共同体自然会对其产生认同。清统治者对于清始祖神话的政治建构,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满洲共同体的共同归属感与民族意识。而同时,清统治者对于神话中发源之地长白山的望祭则表明,神话中的长白山确确实实已经成为一种信仰符号,并产生了对现实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清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程迅.《三仙女》是女真族的古老神话吗[J].民族文学研究,1985,(04).

[3]金毓黻主编.辽海丛书[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9.

[3]尹郁山.吉林满俗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4]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

[5]刘小萌,定宜庄.萨满教与东北民族[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

王悦,女,辽宁本溪人,渤海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献学。

作者:王悦

民族文化研究论文 篇2:

现代汉语成语的民族文化研究

【摘要】现代汉语成语一直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其中有很多都是来源于历史典故、寓言故事、古诗古词等,还有许多成语中保存着古汉语的读音、词汇及语法特点。这些成语有的蕴含了民族文化元素,如中华民族传承的儒家、佛家、道家等思想文化,以及古时各朝代的规章制度、文学艺术、风俗文化等文化特色,值得加以研究。

【关键词】现代汉语成语;民族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1.山西省社科联重点研究项目“语言保护视野下山西高校大学生方言变异及其对策研究”(项目编号:SSKLZDKT2019140);2.山西省软科学项目“山西地方小戏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兼及方言文化的保护策略”(项目编号:2017041023-6);3.晋中学院1331工程创客团队建设计划项目“山西近现代语言研究文献索引”(项目编号:jzxycktd2017028)。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文化长河中,现代汉语成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沉淀,是我国民族文化凝集的精髓。现代汉语成语的数量成千上万,其来源、出处众多,部分来自神话传说,例如“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部分来自寓言故事,比如“叶公好龙”“守株待兔”“井底之蛙”等;部分来自于历史著名事件,例如“负荆请罪”“草木皆兵”“背水一战”“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有的与名人故事有关,比如“行云流水”“德才兼备”等;还有一些出自外来文化,例如“火中取栗”“象牙之塔”“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等。这些现代汉语成语可以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是学者研究古代历史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现代汉语成语的宗教文化特色

现代汉语成语展现了我国传统的儒家、佛家、道家等历史文化,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我国的成语“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指的就是儒教、道教、佛教。

现代汉语成语可以体现出儒家文化特色。在现代汉语成语中,“当仁不让”“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可以展示出儒家的处世思想,也能展现儒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1]。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等都完美地体现了儒家文化中有关修行自身品德的思想见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都展示了儒家文化思想中有关哲学方面的深刻思考。儒家学说中还有“三纲五常”之说,其中“三纲”分别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五常”则是指仁、义、礼、智、信。还有女诫中的“三从四德”,“三从”分别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而四德即为妇言、妇功、妇德、妇容,这些都是儒家理念中关于道德礼仪的思想。这些成语不论其思想内涵是否适用于现代,它们都生动形象地为后人展示了儒家传统的思想理念。

现代汉语成语还可以展现出佛家的文化特色。“当头棒喝”就是佛教中一个常用的宗教用语。禅宗和尚引导新学佛教的人时,经常会不问缘由地给新学者一棒或者是大声地喝住新学者,需要其当即给出答案,不给过多的思考时间,借用这种方式来考验新学者对于佛教知识的理解程度。“顶礼膜拜”被应用于佛教教徒跪拜佛像时的两种行礼方式。顶礼是佛教教徒把自己的头颅叩拜在佛祖的面前,而膜拜则是说信徒行叩拜之礼时,将双手放在额头的前面进行叩拜。“五体投地”用来形容佛教中最庄重的礼仪,信徒将自己的两臂以及两膝都贴在地面上,显示其虔诚。“面壁九年”这个成语出自中国佛教的菩提达摩,讲述的是菩提达摩在少林寺静坐九年坚持佛法的故事,在后代世人的使用中,经常被用来形容刻苦钻研的行为。[2]

现代汉语成语还展示了道家文化特色。比如“知足常乐”就出自《老子》,主要是指知足的人才可以获得长久的快乐。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开拓者,其提议的“知足常乐”体现出对物质世界知足知止的生活智慧。“庖丁解牛”来源于庄子《养生主》,体现做事需要把握事物本身的特点,才可以将事情做到完美。

二、现代汉语成语的艺术文化特色

现代汉语成语除了可以展现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特色外,还可以展现艺术文化的特色。如“按部就班”形容文章结构设置得十分恰当,词语、句子的使用十分规范;“尺幅千里”指图画和文章的篇幅很短,但是其表达的内容却非常丰富,蕴含的意境也十分悠远;“烘云托月”是指用美丽的云彩来烘托月亮的一种绘画手法;“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形容在棋盘中下棋的人不能看清楚局势,而一边观赏的人却可以看清楚棋盘。这些成语本是通过对某种艺术文化形式的描摹,摹写其状态或抽象出深刻的道理,后被泛化于其他领域。

现代汉语成语能够展现传统音乐艺术文化特色。“高山流水”的典故就是由乐曲《高山流水》而来,其中还蕴含一个令人感动的友谊故事,此故事出自《列子·汤问》。俞伯牙比较擅长弹琴,在琴中总会表达一些情感思想,而這些思想,钟子期都可以通过伯牙的琴音听出来。于是俞伯牙与钟子期成为知己,铸就了一段“高山流水”的佳话。“哀丝豪竹”是指管弦乐器的声音十分悲壮,“一字一珠”却是形容歌声的滑润、动听,“滥竽充数”是南郭处士充当乐师而流传下来的典故。

现代汉语成语还可体现出绘画建筑艺术文化特色。“画蛇添足”是指画师给蛇画了多余之足而产生的笑话,形容做了多余的事情而产生了不好的效果。“画龙点睛”出自王浮的《神异记》,讲述的是一位画技高超的画师在寺庙墙壁上画了四条龙,却并没有为其点睛,画师说如果为飞龙点睛,则龙就会飞出墙壁。世人都认为画师在吹牛,就要求其必须为龙点睛。在画师点睛停笔的那一刻,龙真的飞出墙壁,世人赞叹不已,“画龙点睛”的典故由此而来。“尺幅万里”与“咫尺万里”都是用来比喻画卷的尺寸很小,但是却可以展现非常悠远的意境。王维的画被赞誉为“画中有诗”,主要是因为其画作意蕴深远,画意丰富。就绘画建筑艺术文化特色来讲,现代汉语成语还有许多,比如“双管齐下”“胸有成竹”等。

三、现代汉语成语的风俗文化特色

现代汉语成语的风俗文化特色主要指礼俗、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内容。

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每一个朝代都有非常完整的礼仪制度,而从各种礼仪文化中也衍生出许多现代汉语成语。比如“尊卑有序”“光宗耀祖”等都体现了宗法制度方面的礼仪问题;“文东武西”这一成语出自汉朝,用来说明汉代朝廷礼仪是文官在朝堂的东面,而武官则是站在朝堂的西面;“文武之道”其中的“文”指代的是周文王,而“武”则是指代周武王,这个成语的意思本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治国策略的杰出,后引申出治理国家需要宽严并施之义。[3]

现代汉语成语也能够展现出传统饮食文化特色。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当饮食文化与成语融合的那一刻起,中国的饮食文化便得到了完美的展现。“鱼米之乡”“酒过三巡”“山珍海味”“藕断丝连”“游龙戏凤”等都是在宴席上经常使用的成语。另外,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烹饪文化。“色香味俱全”“五味俱全”等都是用来形容厨师烹饪的标准,它们都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传统饮食的各种烹饪理念。

现代汉语成语还可以展示出传统服饰文化特色。古人的衣着打扮都是十分考究的,许多成语都展现出古人服饰文化的特色。比如“衣冠楚楚”,其中包含了多项服饰的概念,“衣”是指上衣、“冠”是指帽子、头巾,而“楚楚”则是说古人穿戴得非常整齐得体。“黄袍加身”用来形容皇帝的服饰,而平民百姓则使用“荆钗布裙”等成语来形容。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汉语成语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比如“精卫填海”中体现出了勇敢无畏的精卫鸟形象,暗示了古代人民研究自然、征服自然,以及治理水患的强烈欲望和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不达目标决不放弃的思想内涵。“画蛇添足”则暗示做了多余的事,并不能得到任何好处,还暗示虚构事实和无中生有。“刻舟求剑”中说明了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改变,我们不能只按照主观意愿做事情,更不能用静止的眼光来认识发展中的事物。这些现代汉语词语中的丰富寓意生动形象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参考文献:

[1]贺义廉.透视现代汉语成语的民族文化特征[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7,28(1):48-50.

[2]潘世松,殷禎岑.汉语含“龙”词语的民族性格考察——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为例[J].咸宁学院学报,2011(3):45-47.

[3]殷祯岑.现代汉语“天”词语中隐含的民族信仰考察——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为例[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1):79-82.

作者简介:贾娟(1982-),女,汉族,山西临汾人,硕士,晋中学院,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作者:贾娟

民族文化研究论文 篇3:

土族民族文化研究之安召舞及其保护

【摘要】在21世纪,少数民族的文化因人口稀少和民族融合呈消极状态,随着我国经济军事力量的崛起,开始把重心逐渐转向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本文将以土族安召舞为例分析其存在的价值与保护的方案。首先将由土族的基础背景切入文化,了解安召舞的特色与对于土族文化的重要性及保存现状,最终学习并改善保护安召舞的措施。

【关键词】土族;安召舞;传承保护

一、土族背景概况

泱泱中华,56个民族齐聚九州大地,奏响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之歌。各民族间友好往来,齐心协力共渡困难险阻,享誉世界的丝绸之路以及云南的马帮文化更是促进民族交融、共同进步的重要因素。因种种历史原因而造成的大规模迁徙,使各民族的饮食,服饰,语言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同宗教文化和民族风情的融合使得这片沃土更彰显出雄壮之风。各民族特有的民间艺术更是记录了这一段珍贵的记忆,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却不谋而合对传承了这尘封多年的璀璨。

在各具特色的56个民族里有一个美丽的民族,族人生活在彩虹的故乡,穿着彩虹般绚丽的七彩袖,有像彩虹一般绚丽的非物质文化,他们共同的民族叫土族。

土族人民的语言又称“蒙古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且并无传统文字,文化皆由口口相传至其后代,族人仅进行口语上的表达且无记录;新中国成立后,为促进民族发展而创立文字。

土族原信奉萨满教,后改信藏传佛教以格鲁派为主,自此与蒙、藏信奉共同的信仰。关于其起源,有两派互斥,但据笔者在青海互助县对有关继承者的调查,最被广泛认可的是——土族源于辽东,为古代鲜卑慕容部吐谷浑的后裔,辽东鲜卑慕容氏单于慕容涉归的庶长子,嫡子慕容廆继为单于后因与吐谷浑不和,隧使吐谷浑携部队出走建立新国,而后不同时期的蒙古族、汉族和藏族进行重要补充,隧成土族(2014互助土族自治县治宣告)。

古时粗犷的游牧民族,从乾隆时期转型至农耕。汉族曾称之为土人或土民,而藏族独称忽儿。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仅强调汉满蒙回藏,故对人数极度稀少的民族保护微乎其微。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给予各民族同等的权利,中央政府正式给予了土人新的名字——土族。截止目前,土族的总人数已达到28.9万人,约21万土族同胞生活在青海省,近7万人生活在甘肃境内。

二、土族之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

(一)名称与起源

土族作为彩虹的后裔,向往着阳光。各式各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世人展示了土族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其中舞蹈文化更是写下了华丽篇章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安召舞、博舞、欠木舞、梆梆舞、轮子秋和打於菟皆为土族舞蹈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貢献。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轮子秋向全世界里展现了独特的风采。而其中最古老的安召舞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朵璀璨的奇葩闪耀在土族人民的心中。传说,古时名为王莽的妖怪居于龙王山,以捕村里男子为食,调戏女子为乐。一位15岁勇敢的阿姑想出了一条妙计,让多位身着七彩袖和扭搭的姑娘围着妖怪献歌敬舞,献上酩流酒、配以镜面刺眼、散灰尘、撒豌豆,使怪物终踉跄踏草圈而死。百姓自此安居乐业,人人纷纷争学安召。其名字来历倒有几分戏剧。古时称之“千脚日”意为多人参与歌舞,而后因常闻百姓叫嚷观看土人表演安召索罗罗(曲调),其后经音译惯称“安召”,赋吉祥幸福之意。受藏传佛教影响,安召舞中有大量蒙古和藏族的元素。首先其歌词、小调极为相似;再者是其目的性,笔者有幸采访到一位酩酊大醉的老土人,他提及安召舞其实不仅仅有大家所熟知的用途,其实每每跳起安召,土人都会向信仰的神灵忏悔罪过,罪恶感即得解脱。

(二)特色

安召舞是一种歌舞表现形式,多演于逢年过节,婚礼嫁娶以及贵客远道而来之时。为首的两人起歌领舞,众人围成圈合歌起舞,共计七个调,全程无伴奏,仅歌唱而无应答,歌调中传唱出土人对丰收的喜悦、神明的崇拜。每个调对应的舞蹈没有明确的快慢划分,仅随曲调所述内容的不同而改变。加之历史上冗繁的民族战争,土族人民性格内敛,没有过多欢快的曲调和节奏感强硬的动作,屈膝下蹲手放置膝盖以下摆动和转圈为其主旋律。常见土人弯腰下身,双臂摆动数次后跳高转身,转圈时双臂伸展,裙摆飘逸如花,袖口绚丽如虹,轻盈、柔美;土人俯首向地,是对大地的膜拜;舒袖朝天,是对苍天的敬仰;双掌伸出,是对远方贵客的欢迎,扬起拇指,是对生活的赞美。

三、安召舞的传承与发展

(一)保护重要性

各个民族皆含有独特古老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当今社会,多数人的目光只积聚在一些可见的物质文化遗产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人才、精力和金钱去修缮一些古建筑、雕刻或书籍。不可否认的是,在城市化如此风靡的时期,强调物质文化的保护是理所应当的。然而,非物质文化承载着先辈智慧的结晶,数不尽数的非物质文化更需要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它不仅仅是一个曲调或一段舞那么简单,每一个音调、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一段封存已久的珍贵历史。能从远古时期通过口口相传至今而被公众所熟知,实属不易,且对于土族这样一个人数稀少的少数民族来说,非物质文化的流传更是难上加难。

安召舞这样一个古老的物质遗产,在当今社会越来越被世人所遗忘,甚至本族人因民族交融都忘记了最基本的土话,更何况是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在“北上广深”甚至全国的艺术类高校,有数不尽的舞者和专家研究学习一些广泛的民族舞蹈,例如藏舞、新疆舞等等,但却鲜有听闻有人专门研究学习土族的安召舞。如果土族有朝一日真的失去了安召舞,土族人民将失去他们特有的娱乐方式,而世界将失去一段独特的历史文化。

(二)保护现状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土族自治县,是全国土族血脉最集中的乡镇,继承了丰富多彩的土族文化。笔者有幸来到这里,对传承人和普通民众进行了一系列的采访,发现除安召舞,还有大量其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衰败的严重危机。在采访调查中,传承人与普通百姓对安召舞持有天壤之别的态度,传承人们坚信土族的舞蹈就是最好的文化体现,他们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然而百姓仅认为安召舞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娱乐方式,这种舞蹈甚至不如藏舞具有美感,看起来畏首畏脚,而藏舞却饱含热情,让看的人酣畅淋漓。由此可证,其实大部分土人都对土族的文化持冷漠态度。虽近几年来因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部分土族人为了经济利益而开始熟悉安召舞,但那仅仅是一小部分,且多为老年人。多数年轻人认为学习安召舞是浪费宝贵的时间,即使免费的培训也不愿参加,甚至拒绝让他们的孩子学习,认为学习其余舞种反而更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笔者通过采访大量本地学生发觉,大部分的学校其实都有请传承人开设专门的安召舞课程或者因排演节目而学习过安召舞,但实质上仅仅一个学期只有一节课,且小部分学生认真学习,实质上孩子们并不会跳安召舞。

(三)保护措施

综上所述,政府应修改并改进相关保护方案,首先加强思想教育,使孩子们重视安召舞课程,再加强学校中的教育力度,增加教授次数,还可以通过简化安召舞的步伐改编成广播体操保证全员参与。其次,将简化的安召舞推广至广场舞,使百姓熟悉安召。政府虽每年在村内举行安召舞比赛,给予参与者鼓励和奖励,但因举办范围不够广泛等原因,影响力并不深厚。对此,政府应该加强宣传力度,保证每一个有能力的参与者都能积极参加,帮助参与者们消除工作上的担忧。再者,发挥少数民族优势,通过宣传安召舞的方式促进旅游业,既发展了经济又加强了土族人民的自豪感,也能将古老的安召舞世代传承。

四、结语

安召舞,是土族最古老的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时表演。由一位至两位“杜日金”领唱小调,众人边唱边围着圆圈起舞。动作简单,仅由摆臂、旋转组成,但却饱含深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土族人民内敛的民族性格和历史渊源。时至今日,安召舞濒临灭绝的危险,土族人口稀少,再加之民族融合,使安召舞的传承面临巨大的威胁。通过笔者的分析可从多方面改变这种趋势,如在学校加强思想教育和舞蹈教授、举办范围广大的比赛、改编舞步融入进广场舞等。有了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国家的大力支持,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不仅仅只有部分从事旅游业的职业者和传承人提起安召舞能侃侃而谈,更多普通大众包括土族、非土族人民能够熟悉、喜爱安召舞,安召舞的现状能得到质的改变。

参考文献:

[1]安召舞.百度百科[DB].http://baike.baidu.com/link?url=1TfrX4UeKtDVyij8GT7XOonhRW-8TpAVsoZEv--CbXzhTI2FEzLQYPDFKXrPcE8dWNIv2RAdB RFrtsH7eW4o_#2.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N].解放日报.解放日报社,1943-10-149.

作者:张子婕

上一篇:油田企业文化论文下一篇:网页艺术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