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民族文化论文

2022-04-15

【摘要】本文重点从北方草原走廊地区各民族文化在当代的传播形式入手,对各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内容与精神文化层面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归纳出北方草原走廊民族文化传播机制的构成基点,以期对后继研究给予有益的启示。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草原民族文化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草原民族文化论文 篇1:

“希拉穆仁草原”民族文化特色艺术设计发展方向

在我国古代的文化艺术宝库中,传统图案丰富多彩,璀璨夺目,既代表着华夏民族悠久的历史,也是全人类文化艺术中的巨大财富,而这其中的蒙古族图案拥有广泛的群众性、可视性,同时也具有纹样的传统性。蒙古民族的生活极为丰富,作为反映生活、美化生活的图案艺术也是极为丰富的。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游牧为生,对牛、马、羊、骆驼等牲畜极为熟悉,所表现出的各种动物、植物、花卉图案,在幻想和夸张中反映了广阔的现实生活,因而纹样奇异动人,具有浓厚的情趣。

1 蒙古族传统图案纹样的发展应用

蒙古族的图案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同时它也有一个庞大的系统,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不涉及到装饰艺术,涉及到图案花纹。

犄形纹样,蒙古语称之为“额布尔”纹,是蒙古族图案花纹中最常见的纹样之一。在民间多以二方持续和边沿图案的形式涌现,有五畜旺盛、牧业丰收的寄义。盘肠纹,由弯延交叉的线条盘结而成,由于圆角与直角的变化,处处绵延,表现永续不断的意义。盘肠纹在蒙古族图案中,常作为中心纹样,并且多以适合纹样的形式出现。鼻纹,又称云纹,是蒙古语”鼻子”的意思。云纹既有由一个中心点向周围层层扩展的团状云纹,也有比较写实的云纹,多由一个中心向两边卷曲构成勾联式云纹,这种云纹几乎已成为蒙古族图案花纹中使用率最高的纹样。

在蒙古族传统中最基本的一个类别那就是寿字纹与万字纹。根据他们的外部形态特征来看,寿字纹又分为兰萨纹和普斯纹。普斯纹即所谓的“团纹”。兰萨纹通常由上下对称,中心窄两头宽的束腰状寿字构成。万字纹有福寿吉祥、四季如意的寓意。回纹,在蒙古语中被称之为“阿鲁哈”,是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一种纹样。回纹形式有单体、一反一正相连成对和连续不断的带状形,二方连续是最常见的形式。火纹,蒙古语称”嘎拉纹”,在民间十分流行。卷草纹是一种装饰纹样,最大程度地体现了蒙古族图案花纹运动和变化的特点。

2 蒙古族传统图案纹样在实物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与包装设计素来就有着如影随形的关系,每一部包装设计史都遵从传统文化的经络,同时每一个包装设计又是其无形力量存在的有力证明,而传统文化在包装设计中会直观地以图案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蒙古王酒,从濒临倒闭到现在拥有相当市场份额这一巨大改变,包装设计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天地人酒系列包装,盒型采用六边形柱体形态,造型独特,开合方便,节约材料,俯视时像是一朵绽放的花儿,正视时又俨然是一座蒙古包,同时又是天、地、人的一个和谐组织,蓝的天、绿的地、黄皮肤的蒙古人。

上述设计从传统图案中汲取营养,用适当的图案深化了设计的主题和内涵,体现出民族特色。传统图案蕴涵着浓厚的地方民族气息,容易使受众从心理上产生亲近感。传统图案与设计的巧妙结合,无形中会提升设计作品亲和力,增强设计作品的印象留存力,强化设计作品的宣传力,加深设计作品的说服力。

3 设计要立足于本土文化,树立民族品牌

近年来内蒙古的设计领域开始了民族化发展以及如何吸收本土文化养分的探索之路,将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融入包装设计中,是其发展的方向。

民族化的品牌设计是强调传统和本土性的新设计艺术潮流。草原文化在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运用能够使品牌在与消费者交流和沟通中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

在当今设计大同的趋势下,各民族意识到不应该被同化,于是开始纷纷重新探究民族化的设计语言,找寻自己的设计风格。“因为我们的设计总在试图寻找一种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某种可以识别、分析、读解的共有的特性。这样寻找的目标不在于指明地域的特点,而是试图发现一种根植于我们的本土性,又对整个设计语言具有意义的东西,一种尚处于隐约、含混状态但却具有某种启示性的东西。”民族化既是回返,又是变革,既是传承,又是创新。对于传统图案纹样的传承,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需要在深刻领悟后,进行更深层次的概括和提炼;要时刻注重和考虑元素的变化,斟酌每一个元素在其表现上能不能传达出正确的意境。

结语

本土的设计历史源远流长,使得我们可以从中吸取充足的养分,但更重要的是要消化吸收,分解与重构,形成自己的个性语言。这个时代我们照搬传统不是办法,应该从中拥有属于自己的设计,如果我们不会推陈出新,那么我们的传统艺术会停滞发展,会让我们的设计毫无新意,成为没有时代精神的复制品。当今世界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传统设计的经验,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以本土文化精神为基础,打造民族包装品牌。要做好具有民族特色的包装,设计师就必须在对传统图案的研究、把握、应用、创新的基础上,让更多有民族特色的包装设计打开国门,走向世界。

作者:王伟英

草原民族文化论文 篇2:

北方草原走廊民族文化传播机制研究

【摘要】本文重点从北方草原走廊地区各民族文化在当代的传播形式入手,对各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内容与精神文化层面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归纳出北方草原走廊民族文化传播机制的构成基点,以期对后继研究给予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北方草原走廊民族文化传播机制

北方草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源头,历史上这里曾经兴盛衰亡、更迭存在过二十多个民族,在“匈奴亡、突厥兴、金夏衰、蒙古盛”的更替过程中,北方草原孕育了极富特色的草原民族文化。如今,随着大众传播的发展以及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的普及,“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已经成为现实。文化与传播原本就是两个无法割裂的内容,美国著名学者拉斯韦尔早就认定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传承社会文化遗产的功能。确实如此,文化需要借助传播媒介才能得以传承和延续,传播媒介也在某种程度上创造与滋长着文化的延续。

一、北方草原民族特色文化的当代传播形式

1、报纸媒介

报纸作为诞生时间较早的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其优势在于传播内容更为详实,更值得受众琢磨与回味。与此同时,报纸的存在形式较稳定,易于保存,这一特点更利于民族文化内容的保存和传承。以《内蒙古日报》(汉文版)为例,该报设立的“文化”专栏,定期介绍有关蒙古草原古城、遗址、民风民俗等民族特色文化内容,这种较为详细别致的介绍就更能满足受众对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历史的探究心理,因而其传播的内容就能够被受众有意识地保存下来。比如2013年12月9日《内蒙古日报》《草原民俗“风情万种”》专栏详细介绍了草原少数民族饮食上喜食奶茶、肉食的历史缘由,以及呼伦贝尔地区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三个民族间各自不同的饮食习俗等内容,使得广大读者得以详实地获得了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的知识,这种别致的科普式的介绍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自然有着积极的意义。除了报纸正刊,《内蒙古日报》“副刊”也经常刊登介绍蒙古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文章,力图全方位地传播内蒙古民族文化。虽然地方报纸在发行过程中有着地域上的局限性,然而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内蒙古日报》及时推出了数字版报刊,其他城市和地区的读者也可以快捷地阅读。除地方报纸之外,中央媒体也在传播草原文化方面做着自觉的行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等全国性报刊会经常刊登各类型草原民族特色文化内容,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上述三份报纸仅2014年一年间,就刊登过北方草原风俗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内容的文章116篇;这一数字足以证明报纸媒介对于草原文化传播范围的最大化和传播内容的丰富性。

2、电视媒介

电视媒介尽管本身的历史较短,但是因其所独具的视听觉同步传播的特点,因而自出现后便以极快的速度发展着,由于所传播的信息更加通俗易懂,能将画面与声音结合在一起,增强受众的感受和理解,更具时效性等优势,现已成为受众更加喜爱的大众媒介。总起来看,电视媒介对于草原民族文化的传播大致有——新闻信息、电视专题栏目、民族题材影视剧、民族电视音乐、文艺作品、广告等。

本文所探讨的电视新闻信息主要指对草原民族地区所发生的最新文化事件的报道。例如每年五月的祭敖包活动、六月的篝火节、七月内蒙古自治区那达慕大会、八月的草原文化节等盛事,内蒙古电视台以及中央电视台都会予以及时报道及跟踪采访。这种报道与采访不仅只是新闻信息的告知,更是对于民族特色文化的介绍与传播。

电视栏目则是指除了新闻类型节目以及影视剧等文艺节目之外的另一类节目。相比于新闻信息,电视栏目其角度更加独特、内容更加深化,对于介绍民族文化历史、传承民族特色文化,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该类型的栏目以蒙语卫视的《索艺乐》为代表。《索艺乐》是一档很具特色的文化调查型栏目,通过讲述内蒙古草原地区文化故事、分析当今文化现象,对民族特色文化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再如蒙古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蔚蓝的故乡》,通过实地拍摄与访谈,形象化地展现了大草原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让受众在电视机前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地感受草原景色的壮美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爽朗,体会浓郁的民族特色,这种别致新颖的传播方式效果无疑是巨大的。另一引以为自豪的情况是,内蒙古电视台蒙语卫视栏目全部用蒙语播出,这种民族语言文字的自觉使用与刻意传播,其本身就是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做着表率作用。

影视、音乐、文艺作品是受众在精神文化享受方面经常接触的传播形式。草原民族生来能歌善舞,草原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史料故事,这就为文艺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以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例,每年春晚舞台都会有草原民族的歌者、舞者演绎的节目,如2006年被大家广为熟知的《吉祥三宝》,歌词中对于“太阳”、“月亮”、“星星”以及“树叶”、“花朵”、“果实”等这些大自然的吟唱,表现出了草原民族对于自然的崇敬与热爱的精神品质。再比如2011年《幸福大家庭》节目,舞者抖肩、马步等动作于刚劲中体现着柔美,节奏鲜明、舞步欢快,具有鲜明的北方草原地域特色,给观众带去了奇特的视觉冲击。影视剧中被广大观众熟知的《嘎达梅林》、《成吉思汗》、《东归英雄传》等,其题材均来自于草原民族历史故事,影片中不仅能看到草原景色的辽阔壮美,草原民族生活的剪影,更能通过影片故事和人物表现感受到草原民族那种英勇无畏、热爱家园、崇尚自由的民族精神。

3、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的传播

这方面包括建设宣传有关民族特色文化的博物院、展览馆等设施,以及开展民族特色文化旅游活动等。以博物院为例,它的主要功能是收藏、展示、研究;其中展示这一核心环节正是对于民族文化的刻意宣传。因此博物院、展览馆等设施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建筑物,更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桥梁。北方草原地区由于历史文化悠久、历史遗迹保存相对完整,因此在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以至于旗县都建起了博物院、博物馆,专门用来传播、弘扬草原民族的民族特色文化。例如在民族信仰方面有介绍萨满文化的莫旗萨满文化博物馆;在生活和生产方式方面有介绍马文化的锡林郭勒蒙古马文化博物馆、介绍渔猎牧文化的鄂伦春自治旗博物馆以及介绍民族特色服饰的阿巴嘎博物馆;在文化艺术上,有介绍刺绣、彩绘和马头琴等的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兴安盟博物馆、扎兰屯市南木乡鄂伦春博物馆等,区内各地博物馆构成了一本草原民族文化百科全书,成为草原特色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窗口。

二、北方草原走廊民族文化传播内容构成

北方草原走廊民族特色文化在内容上可概括为两方面,即民族物质文化和民族精神文化。

1、草原民族特色物质文化

北方草原走廊民族特色物质文化主要为生活文化和节庆文化。

(1)生活文化

生活文化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

衣:以内蒙古草原牧区为例,草原各民族的传统服饰因地域、环境、场合等不同有不同样式,有的为了便于放牧以简约为主,有的在设计上延续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基因,凸显本民族文化底蕴;不过,据专家研究后发现,在节庆服装的设计上则会刻意体现出各少数民族的不同文化基因,像“帽子、袍子、坎肩、汗褟子、腰带、裤子、套裤、靴子、鞋等”。①

食:在饮食上蒙古族百姓以牛羊肉、奶食品、奶茶、面食等为主,喜食奶茶,这一饮食习惯由来已久,清代诗人赵冀曾在《檐曝杂记》中说:“寻常度日,但持马牛乳,每清晨,男妇皆取乳,先熬茶熟,去其宰,倾乳而沸之,人各啜二碗,暮亦如此。”由此可见蒙古百姓对于奶茶文化的钟情。

住:最典型的就是蒙古包。因为蒙古族是北方草原走廊带的一个主要的游牧民族,这一民族形成伊始,就过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为要适应水草的需要,必须不断的迁移居住地,这样,适宜于迁徒的蒙古包也就在以游牧为主的蒙古族中被广泛使用。蒙古族之外,像鄂温克民族索伦部落原始村落桦树皮屋,则是鄂温克族由于常年在大兴安岭狩猎就地取材的方便而用森林中的桦树皮搭起的居所。

行:北方草原地带地广人稀,无论是游牧、还是狩猎,马自古就是游牧民族的主要交通工具。正是出行需求的本能,方才造就了草原民族百姓善于骑马的天性,马文化在草原各民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草原民族诞生以来,以马代步一直延续至今,“马背上的民族”的称号既形象又准确地概括出了草原走廊地区各民族能骑善射的特征,亦是对草原各民族名副其实的冠名。时至今日,马文化更加多元化,赛马、马术、马球等民族体育赛事已成为中外游客到北方草原走廊地区旅游的文化享受动因;尽管因生活水平的改善使得许多牧人家庭纷纷购置了汽车、摩托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但是,对于草原地区各少数民族来讲,马在今天仍然是他们出行的交通工具之一。

(2)节庆文化

节庆文化主要包括民族节日、婚礼等方面。北方草原走廊地区各少数民族百姓历来重视节庆文化生活,他们认为各民族特有的节庆文化既能满足他们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基点;同时,节庆文化也能够增加各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节庆文化无疑是悠久民族文化历史的精华积淀。北方草原走廊地区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多种多样,各自都有着特殊的地域文化历史渊源与民族文化背景。与此同时,节庆文化又与古代历法、节气、宗教信仰等有着紧密的关系。例如蒙古族的春节“查干萨日”,意思为“白月之节”,一到农历12月,家家户户就要着手为这一隆重的节日做准备。除夕当天要拜神、祭祖、敬酒祝词等。每年农历5月12、13日要祭敖包,敖包是“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②在草原民族文化中,敖包是神灵所居之处,蒙古人民祭敖包以祈求平安与幸福。蒙古族婚礼更是异彩纷呈,其中以鄂尔多斯地区蒙古族婚礼最具特色,该婚礼仪式包含了多种独特又严格的程序,例如“哈达订亲、佩弓娶亲、拦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卸羊脖子、分发出嫁、母亲祝福、抢帽子、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掀面纱、新娘敬茶,大小回门等一系列特定的仪式程序和内容”③。这一婚礼习俗流传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仍被这一地区的蒙古族所保留和沿用,是民族特色文化中的瑰宝。再比如像鄂温克族每年6月18日的“瑟宾节”,届时人们都会穿上节日盛装,杀猪宰羊,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喝大碗酒,吃大块肉,尽情狂欢。

2、草原民族精神文化

北方草原民族特色精神文化大致包含三个核心内容,首先是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精神。草原民族的游牧生活和较为原始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各民族对大自然的依赖程度更强,因此要想保证持续生存,就不能对大自然无限制的索取,必须有一种自觉的崇敬天地的意识理念。自古开始草原各民族就懂得这一道理,放牧不许将草场破坏,捕兽不捕年幼兽仔和怀孕母兽,不能破坏水源等;各民族百姓对自然给予非常自觉的尊重和保护,持以敬畏之心,与自然共生共长、和谐共存。这种敬畏大自然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其次,草原民族特色精神文化的另一核心内容是崇尚英雄主义。蒙古族孩子的父母经常喜欢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叫“巴特尔”,翻译成汉语是“英雄”。这一起名习惯一直流传到现在,从名字上即喻示出草原人民都对下一代成为民族英雄的期冀。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经常会以英雄故事来激励鼓舞孩子,试图让下一代性格更加英勇刚毅,面对困难有一种战胜其的勇气和毅力;这种英雄崇拜作为一种民族精神而被一代代地传递了下去。不仅是起名字,在那些以草原为题材的各类文艺作品中,常常会有意识地塑造一个个钢铁般意志的英雄人物,像蒙古族历史故事中不论是统一部落的成吉思汗,还是反抗压迫的嘎达梅林,亦或是对待异族侵略宁死不屈的蒙古将军僧格林沁……这些都是草原民族英雄崇拜精神的俱象意旨。其思想理念世世代代地存在于草原人民心中,时刻激励着当代人突破自我,奋斗不息。

恪守忠信诚义的精神文化。草原人民将忠诚和信义作为最高道德准则。蒙古谚语中曾这样说“即使学不会学问,也要学会忠厚”、“灾害之一时,道义传万年”等,草原人民时刻要求自己要对民族忠诚、对同胞忠诚,各族百姓非常重视这种品质与心灵上的修养,将它作为一种信仰时刻约束着自己。蒙古史诗《江格尔》塑造的以江格尔为首的系列英雄形象,无一不是忠肝义胆,舍生取义的人物。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成吉思汗法典〉及原论》是经诸多学者进行辑录整理、意图展现《成吉思汗法典》原貌的代表性成果。其中对《成吉思汗法典》原文第五十二条是这样描述的:“撒谎的,处死刑”。草原民族对于诚信的高标准追求可见其威力。直至今日,草原人民仍旧信奉忠信诚义,这是草原民族鼎盛发展的动力,是草原民族特色精神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

3、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主要包括歌舞、文学作品等。北方草原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歌舞是他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草原民族的文艺多种多样,例如长调、短调、叙事民歌、萨满歌舞、呼麦等,乌力格尔、好来宝等,多样化的音乐是在丰富多彩的乐器下产生的,如马头琴、火不思、四胡、雅托噶等。蒙古音乐有着浓郁的草原特色——嘹亮悠扬,同时由于不同地域民族特点,使得其音乐有各自的独特性,如呼伦贝尔地区以狩猎歌曲为主,简洁嘹亮;科尔沁地区大多是短调民歌,以抒情和叙事见长。蒙古舞蹈以抖肩、翻腕、马步、扬鞭等动作为特色,其舞蹈形式多种多样,如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盅碗舞等。蒙古舞蹈节奏感强,舞步轻快,刚柔并济、豪放洒脱,处处彰显出蒙古族人民豪放、热情、淳朴、勇敢等特质。由于草原历史悠久,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和壮丽的诗篇,这些都为草原文化作品的辉煌成就奠定了基础。歌舞之外,少数民族的民间技艺也经历时间的洗刷而变得日久弥新,例如鄂伦春族的桦树皮制作。每年五六月份,手工艺者便用特殊的方法采剥桦树皮,这一方法能让树皮更加完整、又能保住树木继续生长。他们将树皮经过加工后制作成生活工具、雕刻绘画、工艺品以及佩饰等种类繁多的制品,这些作品浑然天成,工艺精湛。再比如像达拉特烫画技艺,达拉特烫画是该地区蒙古族的一种民间艺术,该技艺流传已久,在传统烫画的基础上,以蒙元文化、黄河文化等地方文化特色为创作背景,主要以纸、布和毛毡为材料,烙铁为工具,配有不同型号用途各异的烙头,并可随意调温。烫画以蒙汉风情、农耕生活为基调,内容既有描绘广阔草原风光,亦有表现纯朴农村生活场面,有刻画蒙古族历史人物形象,有反映蒙古族宗教信仰的。人物形象细腻逼真,场景描绘生动丰富;总体上以反映蒙古族历史典故、人物、宗教和农耕生活为主,并对制作工艺和工具进行了改革,赋予了烫画新的生命力和地域文化特色。□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北方草原走廊民族文化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3XMZ048)】

参考文献

①辛丽敏,《蒙古阿巴嘎部传统服饰特点及其文化思考》[J].《内蒙古艺术》,2012(2)

②阿荣,《民族文化的“遗传密码”》[N].《内蒙古日报(汉)》,2013-9-16

③阿荣,《流传700多年的蒙古婚俗》[N].《内蒙古日报(汉)》,2013-11-25

(作者单位:崔燕,内蒙古民族大学;孙展昂,大连市第八中学;李亚男,大连理工大学)

责编:周蕾

作者:崔燕 孙展昂 李亚男

草原民族文化论文 篇3:

草原文学:民族文化的记忆书写

草原文化是以草原为区域,以游牧生活为主要生活方式,以蒙古族精神为主要精神特征的文化形式。草原文化产生于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状态中。历史随着时间流逝,文化形态也生生不息地沉淀和更新,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才会出现文化形态的定格。

流动的草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只有物质文化作为历史遗留了下来,而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流动的文化则消失在时间的隧道里。作为特定的历史流传物,文学作品是一种生命体验的记忆,它以完全的经验体验的方式,记忆下了草原文化在生生不息的生命状态中的产生和发展。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草原文学以文字符号的形式记忆下了一个完整的草原文化。因此,草原文学是草原文化的记忆书写,也是游牧民族的民族记忆书写。

草原文学作为草原生活的记录者,草原文化的传承者,对民族文化的记忆书写,大约分为自然景观摹写、文化制度记录、风俗民情的展览、审美意蕴的呈现四种类型。

一、自然景观记忆书写

自然环境是民族精神和艺术形成的重要要素。草原文学是在草原特殊地域文化环境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作为草原文化的记忆者和传承者,草原文学自然会将独具特色的草原作为自己书写的内容。草原地理、气候和自然风貌常常成为文学写作的着力点,尤其是蒙古族作家的记忆书写,更是将草原作为自己最亲近的家园。描写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的作品,大约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草原游记。萧乾在《草原即景》中写到草原给他的第一印象:它多么像海啊!只有在海上,天和地才能像接到一起的两匹布那么完完整整,没有间隔。只有海才这么寂静,这么广漠得望不到边际,它永远像没有框子的画。只有在海上,人才会感到这么没有遮拦,自己这么渺小,以致潜意识里会莫名其妙地有生怕把自己遗失了的恐怖”。在这样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作家通过独特的感受和视角对草原奇丽风光的描绘与赞美,通过自然景物的展现,歌颂草原的美。

另外一种草原自然景观的摹写常常出现在小说中,在这里,美丽的草原美景为作者书写生活、塑造人物服务。草原美景或是呈现一种氛围,或是作为一种背景,或是景物中表达微妙的情感。这种书写方式是一种更为委婉的草原自然景物的书写。当代作家里快所著的《大漠悲风》有这样一段描写:“漠北的暮秋,是一个让人很难展开想像的季节。每到寒气凝重的时候,万千生命都在走向衰微,同时也在进行着来年勃发的积蓄。当生命的脉流全部回归以后,草原丰满的面孔开始变得憔悴起来。姹紫嫣红的鲜花凋落了。所有的草木都已经枯萎。夏末初秋的氤氲反复的香郁,让位给草籽成熟时散发出来的气味。只有干枝梅撑起了脱光了水分的身子,星星点点地挺立在秋风中,与疾厉的秋声配合在一起,执意地传送着荒凉的信息。耐不住寂寞的大雁,开始向着南面张开双手,高蹈其生命的孤寂,进而使得苍黄和颓败在浩瀚的漠北重新取得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地位”。这些秋声萧瑟中的草原景物的描写,并非仅仅为了景物描写,而是以悲凉的气氛衬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哀伤和苍凉。

第三种则是通过草原美丽精致的描写,书写内心的情感,这种类型多出现在书写草原的抒情诗中。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革低见牛羊”的古句。又如当代蒙古族诗人阿古拉泰所写的诗句:“雄鹰飞翔在天地间/牛羊游荡在云海边/蓝天下奔腾着锡林河,河水滋润着青青的草原,穿过风雪的黑骏马/成吉思汗的金马鞍,落地生根这神奇草原/远方升起一缕炊烟,阿妈的身影晃动在眼前/心中有一座白毡房/永远保佑这圣洁的草原/天高地阔的大草原/锡林郭勒的大草原/天堂般的我的家园”。这些诗句在书写草原美景的时候,表达了诗人在草原生活中的情感世界,流露出草原人民热爱草原的情怀。

作为草原文化的物质承载物,草原所形成的地理环境是人们生活的场所,是一切故事发生的背景。草原文学对草原文化的记忆书写,写出了作为人们生活的自然背景的草原的自然风光之美,也透过景物的描写书写生命和情感。草原自然景观作为草原生活的见证成为草原书写的内容之一,也成为草原文学对民族记忆书写的存在形态之一。通过文学书写,记忆了不同时期、不同季节、不同的人、不同心情中的草原面貌。

二、文化制度记忆书写

影响艺术创作的除了自然环境之外,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人文环境。对草原而言就是在草原上生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文化形态则呈现为文化制度和风俗民情。在草原文学对民族文化的记忆书写中,也书写了草原文化在历史风云中的文化制度变迁。

如《嘎达梅林》中写道:“鸿雁飞往遥远的地北,忘不掉哈拉木伦河流水:嘎达虽是管兵的梅林,热爱家乡的父老乡亲。执政的达尔罕王淫逸成性,把张作霖的妹妹娶做福晋:自从新福晋迎进了王府,达尔罕旗就落得日益贫困”。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军阀和王爷两大特权阶层互相勾结欺压百姓之事实。而《嘎达梅林》的篇章书写记忆了当时的政治、阶级制度及在此文化制度下生活的人们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马拉沁夫所写的《活佛》,则通过活佛的视界书写了草原上的宗教制度及在此制度下的人情人性。

不同时代、不同题材的作品,书写了当时的文化制度、制度特点及在当时的政治文化制度下生活的人们的喜怒哀乐,深层次地开掘了人类的社会性质和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灵世界。这些书写,记忆了草原民族的民族特性及其特殊的生活形态,成为草原文化、民族文化特有的书写内容和书写方式之一。

三、风俗民情的记忆书写

草原文学作为一种民族记忆的书写方式,它不但呈现着草原人民生活所处的地理状貌,记录着草原人民在逝去历史中的生活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而且更大程度地记忆了草原民族在游牧的特殊生活状态中形成的独特生活特性,暨由这些特殊的生活方式构成的民俗风情。例如许多文学作品中描写到的“熬鹰”的细节,就是草原生活被历史所固定下来特定的民俗风情。

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的《七叉犄角的公鹿》,描写了一个孩子在继父的胁迫下,走上了打猎之路,这个纯真善良的孩子两次救了他心目中的“男子汉”——一头与狼搏斗过的公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鄂温克猎人。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在孩子和鹿、继父、狼之间的故事中,展示了鄂温克猎人的日常生活。这里的日常生活是独一无二的,它生动地记忆了鄂温克猎民的生活、民俗与民情。

四、精神意蕴的记忆书写

草原文学所展示的是草原上人们的精神气质,这是草原文学作为一个历史遗留物更重要的意义。

作为艺术作品,草原文学书写了无法被触摸、无法物质化的草原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草原文学与当时的文化语境相配合,表达着不同时代的草原游牧民族的民族精神,成为草原游牧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承载物;作为精神的记忆,在各个历史时期,草原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又有所不同。不同的历史时期所记录的草原生活,一方面呈现出草原精神连续不断的沉淀,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精神品格、艺术形式和美学形态。从《敕勒歌》中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描写,到唐边塞诗中对边关凄苦军旅生活的描写,再到元杂剧中的“蛤蜊味”,都是不同时代草原精神的传承。我们也看到《敕勒歌》中的荒凉感,边塞诗中所富含的汉族思想之情及元曲中所体现出来的大众戏剧的味道,都显示了不同时代的不同风味,代表着草原精神在不同时代与汉民族融合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互相交织形成了民族精神,草原文学不论是草原的制度记录还是民俗风情的展览,最终所呈现的都是草原精神,或是草原上生活的人们的民族精神。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使草原民族培育起强烈的开拓精神:草原的浩大无垠,形成了草原人民宽广的胸怀:草原艰苦的流动生活造就了草原人民心底的悲凉情怀和独特的悲剧精神。这在相关的文学作品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成吉思汗》里记载了蒙古民族勇猛的开拓精神,坚强不屈、崇高的英雄主义精神,这是草原民族所独有的精神品格;《静静的艾敏河》则记忆和表达了草原母亲博大的胸怀;《嘎达梅林》在讲述草原人民的反抗故事中体现着草原民族深情的悲剧精神。

作者:孙书敏

上一篇:企业文化倡导论文下一篇:城镇养老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