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论文

2022-04-26

一、道具在民族民间舞中运用的历史溯源民族民间舞蹈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手持道具而舞不仅说明了中国古代舞蹈的主要特征,而且也形象地传达了道具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历史进程,总而言之,道具在民族民间舞蹈中运用的历史,就是一部道具的演化史。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论文 篇1:

文化的生命在校园跃动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这些文化在民间以朴素的形式一代代地传承和延续。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民间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民族民间文化的很多重要载体正濒临失传。如何培养既能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又能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人才?贵州省自2002年以来深入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让民族民间文化走进校园、走进学生的生活,丰富了教育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民族民间文化人才,促进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为促进当地特色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我们希望通过介绍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践历程,为广大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启示。

贵州省共有48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侗族、布依族等17个少数民族是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9%。贵州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璀璨的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优美的音乐舞蹈、巧夺天工的民族手工艺、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这些民族民间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厚,是贵州省极具魅力的文化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贵州省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蜡染、刺绣、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体育、民族医药在很多地方都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为了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002年7月30日,贵州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2002年10月,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在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贵州省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积极参与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特别是民族地区中小学应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将当地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民间音乐、绘画、舞蹈、体育、文学、传统手工艺等引进教学活动中。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应开设民族民间文化课程,培养民族民间文化的专门人才。由此,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在贵州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

民族民间文化之花在校园盛开

几年来,贵州省各级各类学校因地制宜,充分发掘本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积极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使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自2002年以来,贵州省已有431所学校开展了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近70万名学生接受了民族民间文化教育。

黎平县积极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把民族民间文化引入中小学课堂,不断探索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新路。县教育局和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将民族文化课程实施列入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及学校常规教学管理评比的重要考核内容,从制度上保证民族文化进入课堂。黎平县岩洞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所在的岩洞镇1.5万人口全部是侗族。该校学生自幼受到民族文化熏陶,爱唱侗歌,会跳侗舞,能演侗戏。2000年,岩洞中学组织有文艺特长的学生成立了“金蝉侗歌队”,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2002年,岩洞镇政府在该校挂牌成立了“侗族大歌人才培训基地”。自此,学校正式将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纳入课堂教学,每班每周安排一个课时的侗族艺术课,内容涉及侗族经典的歌舞、戏剧和手工制作等。学校在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采取“分散授课、集中培训”的模式。“分散授课”即从初一到初三,各年级各班都开设侗族艺术课,除教授侗族大歌、拦路歌、敬酒歌以外,各年级还规定了不同的教学内容。“集中培训”是指根据学生的爱好和个人基础,在初一到初三年级中选拔60人组成侗族大歌班,利用每周一、三、五的课余时间,由专门的指导教师进行培训。

从江县小黄村是一个民族风情浓郁的侗寨,民间艺术历史悠久,人才辈出,素有“侗歌之乡”的美称。以往,由于地处偏远、信息闭塞、经济落后,从江县小黄小学入学率比较低。贵州省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给该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学校将侗歌、侗戏、侗绣等民族民间艺术引进校园,激发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带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当地群众意识到送子女入学是件好事,积极主动地送子女入学,学校入学率由1988年的65%提高到现在的98%。从江县侗族大歌节举行的侗族大歌合唱表演中,小黄小学的学生是其中的主力军。2007年4月,从江县小黄小学9名学生随同温家宝总理出访日本,参加了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开幕式演出,得到温总理和外国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榕江县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在一些少数民族学生较为集中的学校进行民族文化进课堂的实验。该县栽麻乡归柳小学自1992年起在女童班中将刺绣和民族歌舞引入课堂,聘请民间艺人上课,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吸引了更多的适龄儿童入学,为推进“两基”工作奠定了基础。车江乡中心小学将侗族大歌和侗族舞蹈引入课堂,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有的进入各级各类艺术院校,有的成为民间歌手,为侗族文化的传承作出了贡献。车江乡车民小学自1985年成立“金蝉侗族少儿合唱队”以来,在国内外少儿民族音乐演唱会上多次获奖。

雷山县大力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从2003年春季开学起在全县中小学开设民族民间文化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民族文化、民族歌舞、民族器乐等,开足并上好民族民间文化课,把民族民间文化课程作为学校教育考核、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2005年8月,雷江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实施方案》。全县的中小学都把苗族民间音乐、绘画、体育、文学、传统工艺等引入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雷山县举办了全县中学美术教师泥哨工艺培训班,还在全县中学美术课中开设了泥哨工艺课,有些小学举办了少儿泥哨制作培训班。雷山县第二中学自2002年以来,每年都在1到3个班级开展苗文教学,把开展苗文教学和进行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授苗族历史文化、苗族歌舞等知识。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艺术的兴趣,学校每年都举办歌咏比赛和声乐、器乐、舞蹈比赛。

台江县74所村级小学开设了民族民间文化课程,根据民族文化及各学科的特点,将苗族文化引进音乐、体育、美术课堂。上音乐课,将课本上的音乐知识与苗族歌舞结合起来;上体育课,根据苗族舞蹈的基本动作编成富有民族特色的体操;上美术课,将苗族的剪纸、刺绣工艺与课本上的绘画、剪纸工艺结合起来,使课上的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学生深有感触地说:“苗族文化走进课堂,我们学而易懂、学而有趣、学而有用。”

此外,许多学校还在营造学校民族文化氛围、突出学校环境的民族文化特色方面下功夫。安顺市民族中学在教室、教学楼走廊张贴师生创作的有关少数民族人物的绘画、摄影作品,同时还将介绍我国56个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服饰和建筑风格的宣传画悬挂在学生公寓走廊,营造了团结、和谐的校园氛围。毕节地区民族中学从凸显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着手,充分利用精美的雕塑、醒目的标语、文化长廊、书画作品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修建了60米的民族文化长廊,以毕节地区7种主体民族的历史变迁、文化艺术、文字符号、生产生活场景为主要表现内容,构成了民族团结教育的形象教材。

新一代民族民间文化人才在成长

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开展,不仅促进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而且培养了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人才。

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人才,首先需要大量合格的师资。在这方面,贵州省的民族高等院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贵州民族学院培养的各类人才成为挖掘、整理、传承、研究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的骨干力量。例如,该校音乐舞蹈学院培养的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大多在贵州省各地从事民族音乐教学和研究工作,对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功不可没,尤其是培养侗歌少数民族班的学生,对发展和繁荣侗族音乐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贵州民族学院还利用人才、设备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各种有利于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培训,培养民族民间文化的专门人才。例如,体育与健康学院受贵州省体育局委托,2002年举办了“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蹴球、押加、抢花炮裁判员、教练员培训班”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学习班”。

台江县史称“苗疆腹地”,人口14.7万,苗族人口比例高达97%。台江县民族职业中学积极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指导学生学习、掌握和展示民族民间文化。学校以学科教学、艺术团活动、校本课程、主题活动为载体,生动活泼地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民族文化、传习民族技艺的过程中,接受苗族文化的熏陶,感受苗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开设了民族音乐舞蹈、民族导游、旅游综合服务专业,并组建了贵州省台江苗族风情艺术团,经常到各大中城市演出,使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为民族民间文化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民族民间艺术人才。学生毕业后,有的被招入省、州的艺术团,有的考入艺术院校、旅游学校继续深造,有的成为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的导游、度假村的工作人员,为当地特色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丹寨县民族高级中学以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课为切入点,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为学生自主发展搭建教育平台。学校组建了苗族芦笙学生歌舞队,由在这方面有特长的教师和聘请的民间艺人担任指导教师,对有兴趣有特长的学生进行系统而严格的训练;开办了蜡染工艺班,传承苗族古老的印染工艺;开设了“苗族历史”等民族文化知识选修课,编写以当地地理、历史、政治、經济、文化和民族状况等为内容的乡土教材。2001年以来,学校共有百余名特长班学生考取了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艺术学院等院校;50多人被招录为丹寨县民族文工队队员,为丹寨县开发以苗族文化和苗族风土人情为特色的旅游市场输送了人才。进入社会就业的民族特长班毕业生成为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如蜡染工艺班毕业生韦金莲与民间艺人杨芳共同创立了扬武乡民族蜡染工艺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丹寨县民族高级中学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引入课堂,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不仅继承和弘扬了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还为学生自主发展和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逐步改变了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的状况。

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在探索中前行

2007年11月,贵州省首届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现场会在贵州省黎平县召开。会议旨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明确新的目标和任务,探寻新的工作方法。会议通过了《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并对全省如何全面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初步达成了共识。

通过系统的回顾和总结,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委认识到,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不平衡、不系统、不规范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学校缺乏足够的认识,推进工作的力度不大;有的学校活动内容简单、教学方法单一,推进工作的效果不好;有的学校缺乏专门的教师、教材、教具及经费,推进工作的条件不足。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到贵州省各级各类学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深入开展。

为了继续深入推进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2008年7月,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意见》。《意见》针对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在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对全面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的强化措施。要求强化教学的规范,强化教材的编写,强化师资的建设,强化成果的展示,制订工作规划,建立协调机制,抓好典型引路,完善考核评估,加强领导,有效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

贵州省将把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作为民族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争取到2010年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学校由目前的431所增加到1500所。随着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的稳步推进,贵州省的民族民间文化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越来越多的学生将成为既能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又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贵州省将逐步形成有贵州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

作者:詹中志 赵岩

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论文 篇2:

浅谈道具在民族民间舞中的运用

一、道具在民族民间舞中运用的历史溯源

民族民间舞蹈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手持道具而舞不仅说明了中国古代舞蹈的主要特征,而且也形象地传达了道具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历史进程,总而言之,道具在民族民间舞蹈中运用的历史,就是一部道具的演化史。

(一)用于祭祀乐舞中的舞蹈道具

祭祀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国古代的先民在祭祀活动中为了表现怀念、歌颂或者是敬畏之情,通常是在祭祀的活动中通过乐舞来进行。乐舞的主要表现者在当时被称为“巫”。巫师们在乐舞中作法通常要借助鼓、刀、镲等道具,来渲染气氛,表达神秘感与超越大自然的力量,带有明显的鬼神色彩。乐舞可以说是原始的舞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肇始,道具在这里的应用具有强烈的宗教、神秘观念,人们往往把对宇宙、自然以及未知事物的理解寄托在某一器物上,将一些精神观念按照自己的理解具象化到道具上,从而使道具在祭祀的乐舞中得以发轫并逐渐发展演进下去,并且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演进与自身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古代中有很多祭祀乐舞,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所采取的道具也不尽相同。例如,壮族在祭祀乐舞中以铜鼓为主要道具;信奉萨满教的内蒙古等地区,通常在祭祀中以“蓬松树”为主要道具。“凡祭必有舞,凡舞必有物”已经成为古代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传统。

(二)用于劳作中的舞蹈道具

人与动物的根本性差别在于劳动性。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为获取食物,需借助工具进行劳作,这也是人类获得灵感,创作舞蹈的最初启示来源。因此,生产劳动是舞蹈的天然物质基础,生产工具为舞蹈中道具的运用提供了原始的启示。在劳作中产生的舞蹈表现道具,比如古代先民在与鸟、兽的搏斗中所获得的战利品羽毛、兽尾都可以作为舞蹈中的道具来使用。正是基于道具在古代农耕、狩猎等劳作生产活动中的实用性与目的性,才为道具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运用打下了基础。

(三)用于表现战争的舞蹈道具

道具在民族民间舞蹈中运用的历史渊源还体现在战争的需要方面。原始人类为延续生存,必须经受住敌对势力的侵扰。因此,古代先民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战争演习与模拟,并要借助于一些工具,工具的使用为道具的来源找到了历史基础。武舞是反映古代舞蹈与战争最形象化的概括。在云南沧源岩画中有着对武舞壮观局面的描绘,比如手拿盾牌的、弯弓搭箭的、奋力冲杀的。道具在进行战争的训练与模拟中不仅起到指挥与威慑的作用,而且能够传达人类情感。

二、民族民间舞中道具的种类与作用

(一)道具在民族民间舞蹈中运用的种类

道具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分类标准繁多,可以按照不同的表现主题来分类,也可以按照不同的表现情感来分类,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民族来分类。比如按照不同的民族分类体现为:汉族的东北秧歌中手绢和扇子、湖南花鼓、安徽盘鼓、辽南高跷、安塞腰鼓等;维族盘子舞中所运用到的碗和碟子;朝鲜族民间舞蹈中所运用到的头盔、长缨、小鼓等。

(二)道具在民族民间舞蹈中运用的作用

道具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运用,使人们能从舞蹈中获得美的享受,能使舞蹈表现更具有张力,使舞蹈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得以最大化的彰显。因此,道具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运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它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其一,对民族民间舞蹈主题的烘托作用。使用不同的道具可以表现不同主题的舞蹈,并有利于主题的实现与升华。其二,道具能够丰富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道具以其自身历史、文化、审美的独立内涵在民族民间舞蹈中出现,是舞蹈内涵的有效补充和多元呈现,给舞蹈带来视觉的冲击力和文化、历史上的渲染力。其三,道具具有连接舞蹈情节的作用。通过借助道具来使零散的舞蹈动作连接成一部完整和谐的舞蹈作品,舞蹈的内容更加连贯、形式更加紧凑。其四,渲染民族民间舞蹈的情绪和氛围。在朝鲜民间舞蹈《长鼓舞》中,借助于道具长鼓,合着音乐节拍以及舞者的舞动轨迹,体现出一种从内而外的美的绽放,并且渲染了喜悦的舞动气氛。

三、道具在民族民间舞中运用的文化意蕴

道具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运用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道具的运用体现出一定的文化轨迹,是民族民间文化的物质载体与承传,反应与折射出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

(一)人们追求吉祥的象征

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原始社会时期的鬼神信仰与自然崇拜成为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普遍思想形态。在先民的认知里,福与祸、灾与祥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是同时存在并且是统一的思想。在这种哲学的支配下,人们普遍有避祸向吉的心理诉求与行为规范,并且由氏族部落的普遍性上升为民族的共同心理。道具在这个时期作为民族、民间情感与愿望的象征物被广泛运用,是人们社会行为的具体物化与凝缩化的产物。比如,在汉族的龙舞、凤舞、狮子舞中所运用到的道具龙、凤、狮子等都是表达人们趋向吉祥、幸福的心理。

(二)体现出民俗文化的积淀

民俗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的更替、演进中所积淀的宝贵文化资源。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舞蹈文化主要组成部分的道具文化的兴起、繁荣与鼎盛,也必然丰富着民俗文化,并且使民俗文化价值多元、內含更加深刻。例如汉族在重大节日所盛行的歌舞活动,在春节、灯节上所传习的“灯会”、“闹秧歌”等,久而久之,就积淀成民俗,而在这些歌舞活动中所运用到的道具也就体现了当时的民俗文化,成为体现民俗文化的一个符号,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文化色彩。再比如,有一种叫“彩帷”的民间舞蹈,它是以手持彩帷走阵图、摆字为主,就是因道具而得名。这充分体现出道具在民俗积淀中的重要地位,并且与民俗文化相互依托,相互补充,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相互丰富。

四、道具在民族民间舞中运用的艺术审美性

(一)道具在民族民间舞中运用的艺术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直接反映,是对劳动、爱情、战争、交往等社会生活的艺术化反映。要使道具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运用呈现出不同的風格特点,这就要求道具的运用要注意以下三方面:其一,为了表演的需要,道具的寓意和象征性必须要高度统一,体现出稳定的趋向。道具的寓意和象征性决定了舞蹈的作用与价值,只有这种高度的统一性,才能体现出道具在不同舞蹈中表现同一主题时的连续性与可使用性。其二,道具要体现出与舞者相协调的特点。舞者是舞蹈中的表现主体,是作品中“人”的因素的体现,而道具在舞蹈中是起到肢体与舞蹈行为所不能传递出来的神韵、行为,所以道具在舞蹈中的运用要恰到好处,不能喧宾夺主,要方便舞者的使用和展现,使二者在和谐中达到艺术的极致。其三,道具的运用要具有实用性。道具的运用要服务于舞蹈的主题、剧情发展,因此一定要考虑舞蹈情景与舞蹈剧情发展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舞蹈道具。

(二)道具在民族民间舞中运用的审美性

道具在不同民族以及地域间的运用所具有的审美特性,主要体现为道具自身的独立审美性、道具与舞者相互结合所呈现的审美性。无论是道具外在的形状、色彩,道具内在所蕴育的气质与特性,道具在与舞者相结合所产生的客观效果是道具在舞蹈中所发出的声音,都是一种美的展示与呈现,是道具文化对审美的体验与传达,体现出了民族民间的审美心理与对美的追求。基于外在形象美而在舞蹈中所运用的道具如彩色的带、绸、球;既具有美的形象又具有美的性格气质而在舞蹈中所运用的荷花、梅花、菊花等;作为人物点缀与陪衬物而在舞蹈中出现的荷包、项链等饰品;竹板、腰鼓、花鼓、笛子等起到渲染气氛或者表现人物形象的能发出声音的道具,这些道具的运用无疑是美的主客观对象化的结果,体现出了人们对美的理解,赋予了审美的象征意义。

结论:

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让我们认识到道具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运用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同时道具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不但映射了丰富的民族心理与社会心理,同时又体现了舞蹈文化在民族民间的发展轨迹。因此,对道具进行多角度与多维度的研究,必将推动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魅力的提高,推动舞蹈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价值魅力的绽放。

参考文献:

[1]许锐.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认识演变与概念阐释[J].舞蹈基础理论研究,2001,(01).

[2]陈建华.探索道具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运用[J].体育与艺术,2008,(08).

[3]李娜.民族民间舞蹈与道具[J].北方音乐,2011,(12).

[4]曹颖娜.道具在汉族民间舞中的功能[J].民间舞蹈文化研究,2008,(01).

[5]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6]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作者:李宁

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论文 篇3:

对民间传统文化收集整理的思考

摘 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本文就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定义、种类界定和当前开展收集整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措施等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收集整理;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家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基础。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中,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弘扬和发展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就开展富宁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收集整理工作谈一点意见或建议。

一、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指由特定民族或者特定区域的群体世代相传,反映该民族或该区域群众历史渊源、生产方式、生活习俗、观念形态、民族宗教信仰及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征的文化表现形式。《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概括为“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文学、诗歌、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节日和庆典活动、传统的文化艺术、民族体育和民间游艺活动、文明健康或者具有研究价值的民俗活动,集中反映各民族生产、生活习俗的民居、服饰、器皿、用具等,具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特色的代表性建筑、设施、标识和特定的自然场所,具有学术、史料、艺术价值的手稿、经卷、典籍、文献、谱牒、碑碣、楹联以及口传文化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及其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艺,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制作技术和工艺美术珍品,其他需要保护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等九个方面的内容。可以是说内容丰富,民俗荟萃,风情独特,各具特色,底蕴深厚,浩瀚如烟。

二、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收集整理存在的问题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传承方式具有“口传心授,人在艺在,人亡艺失”的脆弱性。当前,受到现代化进程中多元文化的冲击,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消失或失传。近年来,虽然加快了收集整理工作步伐,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收集整理工作的开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部门职能作用没有发挥好。当前,从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收集整理的部门看起来很多。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能够独立开展工作的部门没有几个,大多均為挂靠部门,没有独立的事务处置权,导致部门的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2.人员队伍匮乏。一是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文化知识和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意愿;二是人员缺乏相应的生活阅历、工作经历和文字功底,缺乏对工作的研究;三是人才断层严重,新进人员得不到传帮带;四是缺乏各民族人才特别是苗族和彝族。

3.缺乏经费支撑。一是没有建立长效的财政补助机制;二是没有专门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收集整理工作经费;三是对已经取得的成果经费补助标准不统一,补助差距较大。

4.工作开展不平衡。由于人才匮乏、缺乏经费等因素,对民族民间文化收集整理工作开展不平衡,甚至有的领域还没有涉及。

5.收集方式单一。当前,收集的方式主要调查,现场听取记录,过后整理出成果,录音、摄像、拍照等现代化办公手段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三、加快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收集整理的建议

面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存的脆弱性,首要的问题是抢救,抢救的前提就是收集整理。因此,加快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收集整理,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在管理规划上,要进一步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强化监督,督促部门按职能开展工作;要加强部门编制、人员的配备,在一定时期保持队伍的稳定特别是领导班子的稳定,确保有人做事、能做事、做出事;要制定好工作规划,明确短、中、长期工作任务,按规划开展工作。

2.在舆论宣传上,要通过标语、会议、网络、宣传牌等形式,宣传国家、省州有关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规定,让社会各界深刻领会收集整理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全社会对收集整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重视、关心、支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收集整理工作氛围。

3.在人员配备上,要从专业、阅历、热爱等角度来考虑人员配备,将热心民族文化研究、熟悉民族风俗、具有一定阅历和文字功底的人员调整到收集整理工作岗位上来。同时,要聘请热心于民族文化研究的退休干部参加收集整理工作。要制定政策措施,从待遇、激励机制、经费保障上来保持人员队伍的稳定,对工作成效显著的人员要给与必要的奖励,以吸引更多的人员参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收集整理。

4.在经费保障上,要探索和建立财政划拨、部门自筹、社会捐赠为一体的保障机制,一是要建立财政性补助机制,建立合理均衡的预算性补助,确保部门正常开展工作;二是要面向市场,确定收集整理项目,通过向企业、知名人士等筹集资金,开展工作;三是引进文化传媒公司,依靠市场运作,参与收集整理工作;四是要建立成果性经费补助机制,对已经取得的成果,经县内相关部门审验合格,解决一定经费给予出版,供给社会开发利用。

5.在工作方式上,要建立部门协调配合机制,促进工作的开展;要突破一只笔、一本笔记本的传统方式,采取录音、录像、拍照等现代化办公手段,扩宽收集渠道;要全面开展收集工作,对条件具备又有能力整理的,要及时整理出版,一时整理不了的,要归档保存,待条件具备再整理出版;要将收集整理任务排给各民族学会,依靠各民族学会力量开展收集整理工作。

总之,收集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整理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们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理论指导下,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形成部门联动、社会各界参与的格局,扎扎实实推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收集整理工作,让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传承与保护中发扬光大,在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中创造辉煌。

参考文献:

[1]牛文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2004,06.

[2]姜爱,李永诚.恩施州旅游开发与传统文化保护的互动关系研究,2009,02.

[3]石奕龙.浅谈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若干问题,2005,01.

作者:程玉月

上一篇:普法法制观念教育探讨论文下一篇:城市商业结构研究方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