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研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本文从文化生态学视角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从湘西州的价值观维度对湘西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生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湘西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当地的文化观念息息相关。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少数民族文化研究论文 篇1:

民间文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

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具有天生的民族性;研究不同民族的神话,是理解一个民族文化内涵和思想根源的重要途径,深入发掘其中的可贵精神和优秀品格,更是能为传统文化增色添彩。中国虽然是一个汉文化占据核心地位的文明古国,但现存的少数民族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早已与汉族一起构成了难舍难分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这份和谐与团结也离不开长久以来政府与学者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的关注。由文日焕、王宪昭著的《中国少数民族神话概论》一书,便是针对少数民族的神话这一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展开的综合性论述。

相比于其他以某个民族为单独研究对象的著作,該书具有的概括性和完整性便是最大特色。作者致力于通过对大量产生于不同生活环境的少数民族神话之间的横向比较,挖掘并总结出其中的规律,进而去探讨不同文明发展历程中的共性。因此,作者在组织全书内容时紧紧抓住了这一出发点,将全书分为“总论”与“分论”两大板块,并且将阐述的重点即综合性地概括论述中国少数民族神话共同特征的“总论”部分,放在了前面。鉴于历史上的神话普遍产生于生产力和人类文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代,同时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和凌乱性,因此通过比较研究寻找共性的方式,也是在这一文化领域实现认知上突破的关键。作者在第一章第二节《影响神话产生的主要因素》里便指出,无论是产生于什么时代和地域的神话传说,均来源于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也就是说,神话一直是作为人类精神核心而存在的希望与梦想,是文化发展初期最朴素而简单的表现形式。

通过总论部分层层深入、清原正本的论述,作者对少数民族神话的特征、价值、类型、流变、影响一一进行了概括和阐释。随后“分论”部分将阐述的重点转向了神话传说所包含的世界的起源、人类的出现与重生等更加具体且具有代表性的主题之上。一方面在“总论”中相关结论的支持下,作者在这一部分继续阐明了人类通过对世界和自身来源的幻想所表现出的了解自然、探索宇宙的渴望。另一方面也通过“图腾崇拜神话”“文化英雄神话”等内容揭示出人类正是出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才创造并推动了文学和艺术的不断发展。在最后一章《现象释原神话》中,作者归纳并描述了于各个少数民族的神话中体现先民们试图通过淳朴简单的想象,为产生于自然、社会和文化的各种谜题寻找答案的努力。这种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但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腾飞提供了最根本、最核心的动力,也最终孕育出当今人类高度发达的科学文化体系。

综上可知,众多少数民族文化的存在,包括那些悠久而质朴的神话故事的存在,不仅令我国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兼容性,为当下身处这个多民族国家之中的我们更添了一层文化自信。由此可见,该书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虽然小众,却意义非凡。

少数民族文化研究论文 篇2:

价值观维度下的湘西州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

摘 要:本文从文化生态学视角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从湘西州的价值观维度对湘西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生态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湘西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当地的文化观念息息相关。然而,随着社会、科技、经济的发展,湘西州人民的价值观念悄然转变,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人们生活中的位置正在逐步走向边缘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备受冲击。据分析探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湘西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既是与新环境的碰撞和适应阶段,也是其发展的转折阶段。

关键词:价值观念;湘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

恩斯特·海克尔(德国生物学家)于1869年首次在《有机体的普通生态学》中创造出生态学(Ecology)一词。文化生态学产生于自然科學与社会科学的交汇地带,概括来说,它就是一门研究文化与其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本文中所提到的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是一门主要研究文化适应环境的过程以及由这种适应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与人类、自然、社会相互适应的学科。

除了研究自然对文化的影响外,文化生态学更重要的是研究作用于文化发展的各种变量之间的紧密关联,如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及社会价值观念等对人的影响等。作为一特殊群体,少数民族拥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新的价值观与少数民族传统价值观的矛盾与统一是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价值观念是指长期生活在同一文化环境中的人们,逐步形成的对自然、社会与人本身的基本的、比较一致的观点与信念。它包含了人类社会中的许多个方面,在本文只分析与湘西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的方面。

一、价值观念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耦合

(一)民族习俗、文化观念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在湘西州,各种民俗节日是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人们娱乐、休闲、相互交流的主要形式和平台。在各式各样的民俗节日活动中,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其中的重要元素。因此,绝大多数人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直接原因是与传统民俗节日有关,每逢民俗节日则是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的高峰期,从中可以看出,传统民俗节日对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大大小小的传统节日给了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久而久之民俗节日开展传统体育活动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律,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表征。从而使传统体育活动成为了民俗节日的一部分,因此,每当各种传统民俗节日的到来就会看到各式各样的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所以,民族传统体育在当地人们的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们对传统民俗节日的这种眷恋对传统体育及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体现湘西州特有民俗风情和文化的良好载体

在湘西州,各种民俗节日是当地人们娱乐、休闲、相互交流的主要方式。节日活动内容可谓丰富多样,每逢节日,人们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大家进行相互交流、娱乐。各种文化活动及文化形式体现出了湘西州民俗节日文化的独特风格,而其中传统体育活动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各种民俗节日中,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得节日更加热闹和充满活力,增添节日氛围和更多的乐趣与韵味。传统体育活动在民俗节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体现出了湘西州独特的文化底蕴。因此,湘西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增添了民俗传统节日的文化特征,是湘西州民俗文化风格体现的重要窗口与载体,也是助其宣传推广的重要途径。

二、湘西州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念困境

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对物质的追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大大提高,加上西方拜金文化的强势入侵,人们追求物质的思想严重。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对物质的追求之上,许多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消亡都持漠视的心态;且当前社会正在朝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他们会选择更加简单直接的进行健身。加上西方文化和竞技体育的入侵,多数年青人喜欢追求时尚与个性,他们往往会选择一些新颖时尚的体育项目进行娱乐健身,这也成为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困境之一。

(一)混淆健身与劳动的概念

单纯的肢体活动被湘西地区的农民误认为是体育活动,因此,体育锻炼就被当成了体力劳动。但是健身与劳动在体育理论层面上,确属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虽然肢体活动看似是两者的共同点,但它们在活动的目的、任务、部位、环境等具有明显差异。从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劳动等于消耗能量,而体育锻炼等于消耗能量加上聚集新能量。一言以蔽之,锻炼不能被劳动所代替,且锻炼拥有劳动无法赶超的优点。

(二)片面理解体育功能

经调查,湘西大多数的农民认为,蹦蹦跳跳的休闲活动就是体育,它完全属于出于个人自发,无需专门的部门进行组织,更不可能为了参加体育活动而自掏腰包。可见湘农民的体育思想还极其落后,有待进一步开发。由于这些因素,人们对全民健身活动缺少参与积极度低,没有意识到身体保健的重要性,对“花钱买健康”感到难以理解。这种情况既会降低组织者和参与者的积极性,也会使本就难以发动的群众热情更加消沉。

(三)巫风深入民心

巫术在湘西的土家寨、苗寨中非常盛行。在少数民族群众的心目中,巫师们拥有很高的威望,甚至已经是半人半仙的存在。鬼怪观念的遗存是至今“巫”仍然能够在湘西大肆盛行与流传的主要原因。时至今日,湘西土家族、苗族居民大多相信巫术胜过科学,坚定不移的认为巫术具有帮助人们祈福避祸、解难驱邪,祀神治病的功用。湘西至今流传着“一傩冲百鬼,一愿了千神”的著名傩谚。必须承认,湘西巫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确实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功能,但是它已经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脚步,是必将淘汰的。现今湘西地区仍旧广泛流传的巫风,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当地的原驻居民甘于在巫术上寻求身体的健康和生活的向往,从而在思想意识层面上影响了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使得湘西州农民体育工作在宣传、发动、组织工作上困难重重。

注释:

[1]张小林, 白晋湘, 刘少英, 龙佩林. 少数民族村落现代化中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认同与需求的实证研究

来自湘西少数民族群众的声音与调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3卷

作者:徐巧

少数民族文化研究论文 篇3: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综述

摘 要:近年来,由于生态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生态意识得到了逐步的提高,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对近年国内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内容涉及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風俗禁忌、民间文学、民间规约和生产方式五方面,以期呈现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现状。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 传统生态文化 生态保护

文献标识码:A

为了更好、更快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具体要求,我们有必要对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领域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与梳理,力争能够从众多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中最大限度的汲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社会所特有的尊重、保护自然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物质技术手段、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制度措施的总和。它体现在少数民族人们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伦理道德等诸多方面。云南地区生态环境复杂、生物多样、民族多样,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多样,这一系列特点促使该地区成为我国边陲的绿色屏障。云南少数民族人民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殊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在他们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大量独具特色的传统生态文化。这些宝贵的生态智慧不仅阐释了人与自然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还有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众多学者从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民间文学、哲学等不同视角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做了大量的且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的内容涉猎了宗教信仰、风俗禁忌、民间文学、民间规约、生产生计方式等方面,研究成果丰硕,这些成果在不同程度上对我国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一、原始宗教中的生态文化因素研究

以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为主题的研究中,包含着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内容。张桥贵在《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现代价值》(2003)一文中列举了云南少数民族人们在崇拜山、水、土地、动植物方面和生产活动前举行祭献仪式方面的鲜活事例,初步地探究了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中万物有灵论的生态价值及其在现代生态保护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戴波、蒙睿(2004)的《云南彝族多样性图腾崇拜及生态学意义》一文对种类繁多的彝族图腾崇拜进行了专项研究。通过对彝族图腾的归纳总结,剖析了图腾文化背后所蕴藏的生态因素。文章指出,很多彝族图腾崇拜都具有生态特点,如:山、水、动植物图腾崇拜,这种图腾文化与人们居住的生态环境、民族生态文化是紧密相关的,由图腾崇拜衍生出的图腾禁忌中反映了少数民族人们的生态道德精神,这对我国生态道德建设具有宝贵指导意义。林幼斌、黎纯阳在《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与生态环境保护》(2006)一文以具体事例对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意识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观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从表面上来看,自然崇拜是一种少数民族人们为取悦自然神灵的宗教崇拜,但其实质是对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明的具体影射。多样的自然崇拜是云南少数民族先民在不了解自然规律的时期,对破坏自然环境后遭到自然力报复的一种理性的反思。何燕霞,段敏芳(2009)在《浅论白族本主崇拜及其和谐思想》一文以白族本主崇拜为研究主题,对本主崇拜的内容、生态价值进行了充分的论述,总结了白族本主崇拜包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间和谐共处的思想。白族本主崇拜按内容分为三大类型:自然崇拜的本主神、神灵崇拜的本主神、人物崇拜的本主神。本主自然崇拜的天人合一生态观体现了白族人对大自然的深厚感情。何燕霞(2010)的《论云南少数民族自然崇拜与生态文明建设》一文着重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自然崇拜的理性内涵。文章认为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共生共存和适度消费的理性因素对于当今提高生态文明意识、转变消费模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刘垚的《宗教对傣族生态环境思想的影响》(2011)一文,通过对具有浓重宗教色彩的傣族“万物有灵”、“万物一体”及“众生平等”生态观的论述,认为傣族生态思想的形成源于原始宗教。

二、风俗禁忌中的生态文化因素研究

李本书、王海锋的(2005)《现代生存论语境下民族禁忌的生态伦理价值》一文介绍了云南少数民族山水、树木、动植物、生计方式方面的禁忌,剖析了其中潜藏的哲学蕴意,发现了这些有关自然禁忌所具有的宝贵生态价值。文章认为云南少数民族种类繁多的风俗禁忌是促进云南地区生物多样、维系生态平衡的不竭动力。廖春华(2006)《云南彝族、佤族、德昂族传统文化习俗与森林资源关系的调查研究》一文论述了彝族、佤族和德昂族独特传统文化习俗中的生态保护精神,诠释了其风俗禁忌的生态功能。李本书(2008)《傣族“龙山林”文化禁忌与边疆生态环境的安全》:傣族人们认为“龙山林”是神灵居住的地方,神圣不可侵犯,因此,傣族人规定族人们不得在“龙山林”区域内进行伐木、猎捕活动,这种原始禁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云南的生态安全。作者指出,傣族的这种“龙山林”文化现象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人们对于保护自然的禁忌,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张唯一(2011)的《云南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中的环境保护》以生态角度审视了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文章结合许多鲜活的事例揭示了云南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中的生态因素。作者认为原始禁忌有力地维护了云南的原始自然风貌,使当地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局面。梅军(2012)《苗族禁忌习俗中的生态功能浅析》认为苗族的许多禁忌习俗中传承了云南少数民族人们灿烂的生态智慧,这些生态智慧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去适应生存环境,同时还有益于维护生态平衡,加速生态恢复。作者指出,强化苗族禁忌习俗的生态功能、优化、整合其外化形式可有利的推动生态经济的发展及生态文明的建设。

三、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1.神话研究。翟鹏玉(2007)在《壮族稻作神话群与民族生态审美叙事》一文中主要对壮族的“那”文化稻作神话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了。作者认为壮族稻作神话是一种集科技理解与生态选择有机融合的生态审美范式,其中很多稻作神话饱含着珍贵的朴素生态观,这些生态智慧为我们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生态困境提供了现实、有效的文化参照。罗义群(2008)《苗族神话思维与生态哲学观》:在苗族的神话中,“气”指的是天地自然神灵的生命表现形式,人相相对于自然神灵只不过是“过客”、“儿子”的角色,人们的生存是依赖于自然神灵的“气”的滋养。因此,苗族神话背后所体现的是人们要彻底摒弃“人类中心主义”,人们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刘亚虎(2008)《支配与和谐——南方民族与自然关系神话中的深层意识》一文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南方少数民族的自然神话并从两方面论述了人同自然的深层关系。一方面,南方少数民族的先民们为了获得在自然界中的主宰地位,他们以创造性的劳动来和自然物进行抗衡;另一方面,他们还通过制定制约人类某些过度的行为的规约以保护自然环境,表现人类与大自然的紧密关系,体现了与大自然共生共荣的观念。杨文辉(2009)的《佤族〈司岗里〉神话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一文对佤族《司岗里》神话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认为《司岗里》神话是佤族人们对于人类起源认识,是佤族人们生命观的集中体现。在《司岗里》神话中,人类与自然和睦共处、患难与共,动植物与人类地位等同,这对于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和解决当今生态危机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余敏先(2012)《禁忌与诉求——中国南方民族洪水再生神话的生态解读》,作者以生态视角剖析了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以禁忌为主题的洪水再生神话中的生态诉求。这类洪水再生神话警示着人类应该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不断地提升我们自身的生态道德意识,以此来使得人类长久、平安地生存下去。

2.口传文学研究。杨海涛(2000)的《民间口传文学中的人与自然——西南少数民族生态意识研究》一文从生态视角出发,深入、系统地挖掘了云南少数民族口传文学中潜藏的生态意识。作者在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流传的众多原生态口传文学中发现了人与自然同源的亲密关系,也就是说自然是与人类平等的、有灵魂的生命形式。这种同源的观点体现出了云南少数民族人们的天地万物浑然一体世界观。同时,文章从三个方面对这种血亲同源观进行了详实的论述:一是人与自然兄弟血亲关系的生态意识。纳西族的东巴经神话中,自然界的万物统称为“孰”,人类的祖先与“孰”是同父的,所以,如果人们乱砍乱伐、肆意捕猎就会受到“孰”即大自然的惩罚。二是云南少数民族树神崇拜中的环保意识。以哈尼族为例,由于哈尼族人们对神树的崇拜,族人们对森林进行了生态意义上的划分和保护,有效地增加了当地森林的覆盖率。三是云南少数民族丧葬祭仪方面有着浓重的灵魂归宿观,其中蕴含着生态意识。在云南地区的丧葬祭祀中,人们需由一位祭司专门吟诵的“指路经”,“指路经”的内容主要是对祖先居住地方的高山、森林、河流、动物、庄稼的具体描绘,这客观地告诫人们要珍爱自然。沈茜(2009)《生态文学视野中的苗族古歌艺术》对瑰丽多姿的苗族古歌进行了生态维度的深刻剖析,苗族谷歌的题材十分广泛,很多古歌都充满着浓厚的生态意蕴,充分地体现出苗族人们热爱自然,追求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观。王军健(2010)《傣族谚语蕴含的生态观念解读》考察了傣族谚语中所体现的传统生态观,作者认为傣族谚语中蕴含着人们敬畏神圣自然的生态精神,从傣族谚语中总结出了人们值判断依赖外在的万物、人们的行为准则和目标是为保护生态、构建和谐家园的核心思想。袁翔珠(2010)的《论南方少数民族口头文学中的生态观》:南方少数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口头文学体系,少数民族口传文学主要包括:俗语、谚语、歇后语、歌谣等。南方地区少数民族人们以各种形式将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与口头文学相融合,借助口头文学俗易懂的特点将其传统生态观念世代相传。作者认为南方少数民族口头文学中的生态智慧深刻的体现了南方少数民族先民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他们对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和谐发展的认识与理解。

四、云南少数民族民间规约研究

古开弼(2004)《我国历代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民间规约及其形成机制——以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民间规约为例》研究了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在一定血缘、地缘、业缘的关系之上而形成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民间规约。西双版纳傣族的《布双郎》、《土司对百姓的训条》,苗族的“榔规”、“榔约”、“议榔词”,侗族的“款约”与“款首裁决”,水族的“封山议榔”和“毁林罚戏”,布依族的“榔团盟约”与“文明公约”,壮族的“都老制”与“都老裁定”,瑶族的“石牌”与“料令”以及哈尼族的“分区育林”与“种子孙树”都涉及了生态资源保护的内容。在原始宗教和民俗文化活动中,宝贵的生态道德规范得以传承,在传承中积淀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信念、功德观等,这为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刘志伟(2010)《浅析历史时期云南乡规民约中的环境意识——以云南现存1949年以前的乡规民约石刻为例》一文通过分析84块具有环保条款的乡规民约石刻的深入研究,对云南乡规民约石刻中包含大量保護生态意识进行梳理。林移刚,刘志伟《从乡规民约石刻看历史时期云南民间的环境意识》(2012),云南地区现存的乡规、民约石刻真实的反映了云南少数民族人们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作者对大量的生态保护条款进行了整理、解析,从中凝炼出云南少数民族先民们朴素的生态观。

五、传统生计方式中的生态文化维度研究

白玉宝的(1994)《论哈尼族梯田稻作的生态机制》以生态视角对哈尼族梯田稻作的生态文化本质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哈尼族梯田文化是哈尼族人们对自然本质的把握,是天人合一观念的真实写照,更是他们处理人地关系准则的集中表现。尹绍亭(2000)《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廖国强在(2001)《云南少数民族刀耕火种农业中的生态文化》两篇文章对云南少数民族经典的传统农业方式——刀耕火种农业中的生态文化进行探究。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的刀耕火种农业是云南少数民族人们朴素生态观的具体体现。传统刀耕火种农业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为维系生态整体的平衡而提倡的要适度开发;二是实行有序的垦休循环制;三是保护自然植被和人工造林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郭家骥1998《西双版纳傣族的稻作文化研究》、童绍玉(2002)《云南稻作民族文化生态》都对云南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稻作文化进行了生态维度的研究,文章指出云南少数民族的稻作文化的形成源于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适应,在能动地长期适应生存环境的过程中,特有的稻作生产方式应运而生,并且这种农耕生产方式维护了当地的生态平衡。郭家骥(2006)《云南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类型》:由于云南的地貌十分复杂,因此,他们的生态文化是以生计方式为主线的。生计方式的类型可大致概括为四种:滇西北高山草原农牧业生产生活方式、亚热带山区刀耕火种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亚热带缓坡山地梯田稻作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和坝区水田稻作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作者在文章中对每一种类型进行了分析,着重论述了每种类型中自然与文化间互动调适的过程,深入地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生计方式所包含的生态因素。杨士杰(2006)《论云南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与生态保护》一文,作者以佤族、景颇族、独龙族、怒族、基诺族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他们采取轮耕、种水冬瓜树的方法来改善落后生产方式所造成的土地贫瘠。这种轮耕进一步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产方式对自然生态保护的积极影响。

从以上诸位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他们在研究过程中都力图运用了多学科、多角度相交叉的方法,注重了宏观与微观研究的融合。学者们在大量的历史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合力挖掘了云南少数民族在其文化发展历程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智慧,使我国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在成果数量上、研究内容方面硕果累累。这为成为深入开展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的重要学术积淀和借鉴。但是,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方法有待改进和研究内容不够全面等几个方面。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研究是需要运用涉及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只有逐步加大综合研究力度,灵活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才能使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方面的研究在一个更为全面、系统的视野中,不断延伸学术思想,更上一个台阶,并且使之更好地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长足发展。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研究”(DLBEC02-01)】

参考文献:

[1] 张桥贵.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现代价值[J].世界宗教研究,2003(3)

[2] 戴波,蒙睿.云南彝族多样性图腾崇拜及生态学意义[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

[3] 林幼斌,黎纯阳.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与生态环境保护[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6(3)

[4] 何燕霞,段敏芳.浅论白族本主崇拜及其和谐思想[J].大理文化,2009(5)

[5] 何燕霞.論云南少数民族自然崇拜与生态文明建设[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4)

[6] 刘垚.宗教对傣族生态环境思想的影响[J].文山学院学报,2011(2)

[7] 李本书,王海峰.现代生存论语境下民族禁忌的生态伦理价值[J].伦理学研究,2005(6)

[8] 廖春华.云南彝族、佤族、德昂族传统文化习俗与森林资源关系的调查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9] 李本书.傣族“龙山林”文化禁忌与边疆生态环境的安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10] 张唯一.云南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中的环境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1(2)

[11] 梅军.苗族禁忌习俗中的生态功能[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12] 翟鹏玉.壮族稻作神话群与民族生态审美叙事[J].民族文学研究,2007(2)

[13] 罗义群.苗族神话思维与生态哲学观[J].贵州民族研究,2008(4)

[14] 刘亚虎.支配欲和谐——南方民族与自然关系神话中的深层意识[J]中南大学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15] 杨文辉.佤族《司岗里》神话的历史人类学研究[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09

[16] 余敏先.禁忌与诉求——中国南方民族洪水再生神话的生态解读[J].江淮论坛,2012(3)

[17] 杨海涛.民间口传文学中的人与自然——西南少数民族生态意识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2000(4)

[18] 沈茜.生态文学视野中的苗族古歌艺术[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19] 王军健.傣族谚语蕴含的生态观念解读[J].云南电大学报,2010(2)

[20] 袁翔珠.论南方少数民族口头文学中的生态观[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0(3)

[21] 古开弼.我国历代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民间规约及其形成机制——以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民间规约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2] 刘志伟.浅析历史时期云南乡规民约中的环境意识——以云南现存1949年以前的乡规民约石刻为例[J].长江文明,2010(3)

[23] 林移刚,刘志伟.从乡规民约石刻看历史时期云南民间的环境意识[J].地理研究,2012(8)

[24] 白玉宝.论哈尼族梯田稻作的生态机制[J].思想战线,1994(4)

[25] 廖国强.云南少数民族刀耕火种农业中的生态文化[J].广西民族研究,2001(2)

[26] 童绍玉.云南稻作民族文化的生态适应研究[J].经济地理,2002(1)

[27] 郭家骥.云南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类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28] 杨士杰.论云南少数民族的生产方式与生态保护[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责编:贾伟)

作者:关春玲 柳诗丹

上一篇:资产周转财务分析论文下一篇:校企合作艺术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