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民族文化研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国内旅游研究刊物先后刊登了近10篇关于旅游文化研究的综述性研究,这些综述研究有的详细分析了国内外旅游文化学术研究历史,有的则选取一定的研究时段,并对其选取的特定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性分析,有的学术研究从旅游研究的不同分支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现状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旅游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森林民族文化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森林民族文化研究论文 篇1:

文化探究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历史文化的厚重是当今社会发展所依托的重要因素。邯郸是赵文化的渊源之地,赵文化是邯郸人最为骄傲的历史文化,是现今邯郸社会发展、经济腾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文化根基。

在全国第二届赵文化研讨会上,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程裕祯教授、河北师范大学沈长云教授、河北CI策划咨询中心主任梁勇等专家学者分别就赵文化的兴起及历史地位、邯郸与赵之天下与天下之赵、赵文化与邯郸市城市营销等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对赵文化的特质进行了概括。

历史学家定义赵文化特质:开放,进取、包容

著名学者李学勤在演讲中指出,赵文化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区域文化之一。当今之世,区域文化的研究以及区域文化的开发对当地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赵文化因其独立而突出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精神,近几年广为专家学者关注。赵文化具有双重特征,它既深烙着华夏文化的精髓,又带有明显的戎狄文化,是这两种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而在赵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赵国的建立,以及作为赵国的首都——邯郸这个城市在当时的繁荣,以及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影响,也正是这一文化的产物。

赵文化最重要的特质就是开放。不同区域文化区域相互融合的结果,决定了赵文化的这一特质。其次,赵文化是进取的文化,它借鉴了所融合的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中最先进的因素。从这层意义上说,赵文化也是一种具有两重性的包容文化。这种开放的、进取的、包容的文化精神对我们今天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相当强的可借鉴意义。

怎样来看待这一问题?赵氏作为一个宗族在古代的兴起,本身就和北方的草原文化有关。所谓草原文化,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新的经济学科和欧亚学的一个中心内容,学界称之为欧亚学。欧亚学专门研究欧亚大陆的历史和文化,这一文化对于草原文化有着很特殊的解说和定义。草原文化是处于广大沙漠或者森林地区边缘的草原地区形成的 文化,这个特点符合欧亚大陆的特点。中国一直到欧洲有很多沙漠地区,这个地区的边缘就是草原地区。欧亚大陆是连续的,而处在这种被沙漠和草原分割出来的地区形成的文化,就是我们在欧亚学中所说的草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的文化,是从中国开始发展的。赵文化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赵氏的兴起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在远古时期,通过草原文化的欧亚交通带和世界联系的一个重要表现。

华夏文化和戎狄文化融合所产生的影响范围,并没有仅仅局限于国内,事实上,这种影响远远波及欧亚大陆的很多地区。赵氏的兴起在两个文化交流融合之间起着重大的作用。赵文化根本的精神就是开放进取、融合交流,甚至可以说,赵国建立的过程,就是两个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

可以说,邯郸是华夏文化和戎狄文化的交融之地。两种文化在此融合消长,形成了赵文化强烈的开放进取精神。总结和弘扬赵文化的内涵,对邯郸的复兴,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深远而重大的现实意义。

梁启超——赵文化研究的始作俑者

赵文化研究的发起者是梁启超。1903年11月2日,他发表了《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对赵国历史人物进行新的评价。他是近代关于赵文化研究的始作俑者。

赵文化的研究有明确的学术史起点,它的学术史又呈现出鲜明的特点。有明确的起点,而且是由梁启超这样的文化学术大师来开创的,这在我国是第一个。梁启超对赵文化的研究和中国近代学术思潮、和中国近代新史学是紧密相连的,这一点是全国各地的历史文化研究,例如楚文化、山东齐鲁文化、秦文化等先秦历史文化中,没有一个能相提并论的。这是赵文化研究的一个特点。

改革开放以后,赵文化研究更加繁荣起来。1987年,首届赵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邯郸召开;1994年邯郸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3年12月,在邯郸召开了“赵文化研究100周年学术纪念会”。赵文化的研究正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好势头。

森林民族文化研究论文 篇2:

当前我国旅游文化研究的热点及发展趋势刍论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国内旅游研究刊物先后刊登了近10篇关于旅游文化研究的综述性研究,这些综述研究有的详细分析了国内外旅游文化学术研究历史,有的则选取一定的研究时段,并对其选取的特定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性分析,有的学术研究从旅游研究的不同分支视角对其进行了研究现状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旅游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旅游文化研究;热点;发展趋势

相对于英语世界对旅游文化的研究,我国国内的旅游文化研究起步要晚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英语世界对旅游文化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我国国内的旅游文化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4年,旅游文化作为一个专业概念出现。此后,有关旅游文化的零星论述,频频出现于报刊杂志之中,部分文化学的论著也涉及到了旅游文化问题。但总体上。这些研究还是很零散的。未引起旅游理论界和旅游实业界的足够重视。

一、旅游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关于旅游文化基本理论研究

1、旅游文化的定义之争。界定旅游文化是进行实质性旅游文化研究的第一步。窦石认为,旅游文化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的文化体系。其“主体应当是鲜明地反映了旅游经济和旅游活动的特殊需要部分。”除主体外,旅游文化还有广泛的部分,它表现在一般社会文化素养的普遍提高及其与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体系相交错的瞬间。杨时进在其由中国旅游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专著《旅游述略》中对这一见解进行了进一步完善。魏小安则认为,旅游文化是通过旅游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由此形成的综合性现代文化现象。晏亚仙指出:“旅游文化,是根据发展旅游事业的规划和旅游基地的建设,以自然景观和文化设施为依托,以包括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内容,以文学、艺术、游乐、展览和科研等多种活动形式为手段,为国内外广大旅游者服务的一种特定的综合性事业。”陈辽主张“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喻学才在《中国旅游文化传统》第一章中写道:“所谓旅游文化,是指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之间各种关系的总和”。20世纪90年代后期,贾祥春提出: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尽管旅游文化研究在我国已经发展近30年时间,对于旅游文化的具体指向,到目前为止,学术界仍然没有一个基本共识,旅游文化的基本内涵与外延一直都是旅游文化研究的重中之重,在未来的研究中将仍是争论的焦点问题。

2、旅游文化的学科地位之争。随着旅游文化研究热的出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还出现了专门讨论“旅游文化学”的学科地位的论文。唐友波、徐吉、郭青生、高蒙河的《旅游文化学发凡》已经意识到旅游文化是一种“从本质的高度对旅游进行综合研究,进行宏观的规律性的研究”的学科。据北京刘垣生《文化——旅游的灵魂——第二届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侧记》披露,1994年8月在南戴河会上代表们也曾对旅游文化学科的建立问题进行了讨论。毛桃青的《旅游文化应有自己的学科地位》认为无论是对旅游业健康发展,还是从学科分类的角度上都应设立旅游文化学科。它标志着高等旅游教育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了旅游业对旅游文化的呼声,也从学科建设角度显示了旅游文化在旅游学中的重要地位。与上述学者急于赋予旅游文化研究以学科地位不同的是:郭栩东、傅吉新两位学者在其《基于旅游文化是一种概念的理解》一文中并不认为旅游文化研究能够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旅游文化应该被看成是一种概念——“对旅游文化含义进行了阐述。认为旅游文化其实是一种概念而不是一种现实。它是过去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想,并且与旅游目的地的政治文化密切结合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一个概念,旅游文化不断地体现一种矛盾:一方面,它吸纳了一种均质化的政治议程,它暗示生活在一个特定旅游地场的人以相同的总体方式活动,并为一个群体划出界限来确定该群体的身份;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仔细观察被描述的行为模式,将会发现这些模式并非真的可以划出界限。因此,对旅游文化是一种概念的理解应侧重于:作为一种继承。旅游文化可视为从过去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选择,旅游文化可以被视为一种接受和妥善处理变化的创造性力量。”在论文主体部分,他们对于这个提法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尽管事实上人们说旅游文化是‘真实的’,确实‘在那里’存在的,但实际上它却是一种知识观念,用以表达一系列复杂的人类行为、思想、感情和人工制品。学者们提出这一点已经几十年了。人类学家洛伊(Lowie)在1937年写道‘文化不变的是一种为方便之目的而分离出来的人造单元’。克罗伯(Kroeber)在1945年进行了类似的断言。人类学家格尔茨认为:‘描述一种文化……尤其在描述旅游过程中,并非陈列某种古怪的事物……而是尽力引诱某处的某人来看某些事物,如我被旅行亲眼所见和对话所引诱而看它们那样’,与其陷入对什么是、什么不是旅游文化的争论和寻找一种(或多种)本质含义,也许不如聪明地采取实际的观点来问一问:当提及旅游文化时,倾向于表达什么具体问题?”

3、关于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作用的研究。1985年,上海旅游学会率先开展了旅游文化的研讨活动。代表们指出:从旅游业的特殊性来看,旅游经济结构的综合性、时间和空间的延伸性、形体景观的趣味性和活动内容的启示性,及其满足五洲四海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律性,迫使旅游业必须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1987年9月,由湖北省青年旅游研究会组织召开的首届中国旅游学学术讨论会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讨活动。代表们普遍认为:发展旅游事业不接受旅游文化的指导是不可思议的。由于旅游从业人员缺乏对旅游文化特性的了解,因此在旅游服务中出现了许多完全可以避免的失误。加强旅游文化研究,无疑是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深层开发的前提。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学者都指出了旅游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谢春山指出:文化是旅游的本质特征,是国际旅游名城的主要标志之一,其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而且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旅游业提高竞争力的法宝。费振家认为旅游者和旅游资源都是一定社会文化背景的产物。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也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反映,并强调重视旅游文化营销。罕华兴也提出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于邦成、陈晓辉也指出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发展旅游业必须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晏性枝也指出“文化是旅游的内质(特质),是旅游的高级形式和精神享受”;“发展旅游业要树立大文化观”。(2)旅游文化是旅游可持续发

展的源泉。黄佛君、金海龙、许豫东提出“在旅游活动中旅游文化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旅游活动的过程是从经济中进去,从文化中出来的过程,旅游开发的价值最终是体现文化的经济价值”;“可持续旅游业要求生态文化作为发展支撑”;“旅游文化的可持续成为可持续旅游业的基础”。赵文红也提出“旅游文化是旅游活动的内涵,旅游文化的载体是旅游资源,而旅游资源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旅游文化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二)关于旅游文化建设及应用的研究

1、关于旅游宗教文化建设及应用的研究。宗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历史现象。据估计,全世界宗教徒占总人口的3/5以上。我国从来没有陷入到宗教极端主义的狂热中,而是以博大的胸怀兼容了许多外来文化,始终没有被宗教化。杨文棋认为,宗教旅游文化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秦永红提出,宗教与旅游通过文化相联,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宗教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途径之一是通过旅游得以实现的,同时宗教文化又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程日益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专项旅游宗教文化之旅。朱桂凤提出,在新的环境下,作为特殊的旅游文化资源之一的佛教旅游已不仅仅是佛教信徒以朝觐为目的进行佛教文化传播的方式,而更多的是人们在旅游中将其作为一种人文景观加以追求和欣赏。王亚欣提出,藏传佛教文化是藏区的文化特色和优势资源。是以旅游业促进藏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可以看出,旅游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宗教文化已经成为我国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关于旅游饮食文化建设及应用的研究。人类的饮食生活是一定历史阶段文明基准与文化风貌的综合反映。如马晓京提出,我国清真饮食文化的旅游价值主要表现在它的食用性价值和通过清真饮食文化的核心“善”而表现出来的美学价值两方面。唐留雄提出,我们要继承与发扬中华饮食的精华,满足旅游者对“吃”的需要,推进旅游业的发展;营造、提升中华饮食文化氛围,增强饮食文化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把饮食、饮食文化溶入到旅游节目中去,使其真正成为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刘瑞新提出,只有深层次挖掘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多种特色饮食旅游文化,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提高旅游地的综合吸引力,促进餐饮业和资源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华民族的祖先在自己的饮食生活中倾注的心血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所无法比拟的,因此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更为鲜明独特的“饮食色彩”。这便是中华民族长期积淀形成的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3、关于旅游民俗文化建设及应用的研究。民俗文化是旅游文化的基础部分,同时也是旅游者最感兴趣的部分之一。如锦英提出,民俗文化与社会生活是水乳交融、混为一体的,民俗从一个角度看。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张文祥提出,民俗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多彩的外在形式成为旅游审美的重要内容。刘雷提出,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是民族特色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或者说民俗文化转变为旅游资源的基本动因。张军提出,民俗文化的原真性是相对稳定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民俗传统也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发生变化,而民俗文化也正是在这种继承和发展的综合作用下才得到延续。人人都有猎奇的心理,人人都想从旅游中获得新奇的体验和感受,作为具有异国他乡的民俗文化,正好满足广大旅游者猎奇的心理需要。

二、我国旅游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回归文化成为旅游的核心内容和发展方向的趋势

旅游在经历了单纯的观光游到如今的深层次的旅游文化,这种回归文化的趋势取决于文化对旅游的作用。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像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二)生态旅游与旅游文化交融是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蓬勃发展,全球旅游产业规模日益增大,其过程对环境和自然生态的损害日趋严重,远超出了人们的估计。生态旅游是人们通过对环境的审美感受,重新发现自然物的环境意义。生态旅游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美学价值的同时,也寻求适当的利润和环境资源价值的维护。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资源、风景名胜区资源、国家公园资源、森林公园资源以及生态实验站资源;从景观生态角度来看,主要包括地貌、森林、植被、各种水域、沼泽等景观生态资源类型。这类生态旅游资源的共同特点是保持着大自然的原有风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有些还有丰富独特的人文积淀、浓郁的风俗民情。生态旅游资源正受到越来越多入的青睐,成为人们回归自然及开展可持续旅游的理想境地。

作者:陈燕华

森林民族文化研究论文 篇3:

舞动绿色的纽带

摘 要:我国森林文化历史悠久,是人类对森林资源认识、利用、改造的智慧结晶。宣传森林文化就是加深人们对森林的认识。对小学生传播森林文化使得他们在独立意识形成中对森林有科学认识,有助于培养其环保意识。

关键词:森林文化 小学生 5W理论

森林是人类诞生的摇篮。原始人类依靠本能的指引从森林中获取生存资料,森林是人类的安家之所、立命之地。中华文明正是一部农业发展的史书。农业始于林业,森林是整个中华文明产生的源泉,也是飘荡古老文明背后的绿色丝带。

森林不仅给人类提供众多的物质产品,也对整个地球发挥重要的生态作用。森林具有环境调节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肺。保护森林不只是一句空口号,而应落在实处。小学六年义务教育阶段正是小学生独立意识形成之时,采用拉斯韦尔的5W理论对小学生传播森林文化,有助于激发他们参与环保的热情。

一、Who:谁来传播森林文化

传播的源头是传播者,即传播行为的主体和引发者。传播者的职责是先期收集、筛选、整合、加工丰富信息,最后将有效信息传达给受众。传播森林文化属于感性层次的情感教学。教师作为小学教育的主导者,首要挑起传播森林文化的重担;林业工作人员和森林文化的专家学者也有义务向小学生宣传讲解森林文化。

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播知识,传播森林文化首先向学生讲授森林文化的基本知识。教师是小学基础教育的主导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策划者和控制者。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传播者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教”的主体地位,影响教学质量与效果。小学教师不是专业的森林文化研究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认真备课还要积极主动接受与森林文化相关的培训及讲座,习得森林文化的专业知识,才能在讲解森林文化的课堂上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教师还应依据讲解的具体内容,安排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更直观了解森林文化。老师需要具备控制课堂秩序的能力,并将自己的经验、感悟融入课堂,达到活跃课堂气氛与教书育人的功效。

林业工作人员与森林文化专家学者,因有系统的林业专业知识和相对丰富的森林文化知识,作为森林文化的第一相关人员,可以采取举办讲座和开展活动等形式向小学生传播森林文化。专家学者在向小学生传播森林文化之时应注意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便于小学生的理解与应用。在举办各种与森林文化有关的活动之时,也应考虑到小学生心理与生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把抽象的文化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现实事物。森林文化研究员也应定期与小学教师交流与沟通,既可以及时获知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通过相互学习改进传播方法及加强传播效果。

二、Whom:对谁传播森林文化

传播中既然有传播者放送信息,就会有接收信息的受众。现代传播系统中,受众已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馈予,而可以通过双向互动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又传递信息,使自己在受众与传播者两个角色中转换。对小学生传播森林文化,主要的受众就是小学生,还包括小学教师与学生家长。

小学教师欠缺森林文化的专业知识,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森林文化的信息,这时小学教师就是传播森林文化的受众。教师经过知识的消化与编辑,调整森林文化的内容与改进森林文化的传播方式,使其更符合小学生的理解水平。

对于主要受众小学生来说,按其心态可以分为三种受众类型。第一种是等待型受众,该类学生可能占受众比例较大。森林文化不是小学教育的主要科目,不需要强制性学习。这类学生会以消极心态对待森林文化,仅将学习森林文化作为一项课业任务。第二种是参与型受众,这类型的学生善于接触新事物,愿意尝试学习不同的有益知识。这类学生会在课堂上提问,也会参与相关的森林文化活动,也会利用其它时间去补充理解森林文化。第三种是进取型受众,该类学生在整体受众中或许占很小的比例,他们富有自主思想,能够在课堂听讲中独立思考。课后进取型学生会主动深入学习森林文化,并转化成森林文化的宣传者。

学生家长也是受众之一。小学生在学校里接触到新事物,比较愿意与家长分享心得体会。在向家长转述森林文化之时,学生变成传播者,家长则变成受众。这也是使森林文化由学校向家庭的横向传播。家长在接收到森林文化的信息,也可能主动增加孩子接近森林的机会,例如森林旅游,植树绿化等。

森林文化传播者要研究受众群体,不断把握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兴趣,做到有的放矢,使森林文化的传播从内容到形式都贴合小学生,让森林文化的传播与受众的需求融为一体,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What:传播什么内容

森林文化传播内容包括广义和狭义的森林文化。森林文化依托森林为背景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和精神表述,又以木竹为载体和林产品组成一个物质生产体系。狭义上的森林文化指精神系列,如林学理论、森林美学、绿色哲学、森林伦理等,这些森林理念、精神汇集成森林文化的核心。广义上的森林文化指物质系列,即森林文化的背景或载体等广泛外延,如森林树木、茶果药竹、公园园林、花圃草坪等自然、社会现象,这是森林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森林文化以森林为存在前提,又以森林理念、精神得以延续。森林文化涵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层面是指人类智慧和创造在物质材料层面上的凝固,包括生产和生活资料。制度文化层面指山林区非物质形态文化。精神文化层面从结绳记事、竹简文化延续到纸张文化,依托纸张为载体,包括以森林为题材的林谚、山歌、神话、诗词、散文等文学形式和书法绘画。

人类通过劳动与森林产生联系,人的精神和品格融入森林,使森林人格化;森林的特性印入人类,使人格自然化。森林文化体现一种独立包容的人文精神,是人与自然、人与森林之间所建立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的关系,也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人类敬畏、尊重、热爱森林,利用森林之时也感受到生存意义,并集结这些意义达到精神高度。森林文化的核心内涵和终极目标就是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Which Channel:传播森林文化的媒介

传播森林文化需要一定的传播平台,即传播媒介。目前在学校教育中常常采取口传、手抄、印刷、电子等四类媒介,显示学校教育中使用丰富多样的媒介手段。

口传媒介是学校教学中最常用的媒介,即指教师对学生的口传面授。口传媒介属于人体媒介,传输口头语言符号。手抄媒介是口传媒介的辅助手段,多以板书的形式出现。手抄媒介承载文字符号和图形。印刷媒介在学校教育中起骨干作用,学生的教材、试卷、辅导书、教育资料都属于印刷品。电子媒介作为一种新兴教育手段也被广泛运用,如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电脑等。

四类媒介各有特点,学校应尽力提供各种媒介给教师使用,方便其传播森林文化。同时,教师也要深入了解各种媒介的使用特点及适应场合,合理灵活的交叉使用各种媒介,已达到传播森林文化的最佳效果。

五、What Effect:传播达到什么效果

传播目的就是在受众身上得到期望效果。一种传播是否有效就要看传播的内容在受众中获得的反响。传播森林文化首当其冲考虑森林的利益及其森林对人类的贡献,反思人与森林的关系,森林与社会的关系,森林与自然的关系。

森林文化是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向小学生传播森林文化,使他们在初等教育中接受相关的森林知识,提高他们对森林与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传播森林文化对小学生有三个层面的影响。首先,环境认知层面。学习森林文化可以让小学生正确认识环境问题与生态危机,对周围环境做出相应的判断。其次,价值形成与维护的层面。教师在传播森林文化时,会将美丑善恶、进步落后等价值判断融入传播内容之中,促进学生形成保护森林与生态的价值观。最后,社会行为示范效果。教师不仅直观传播森林文化,还应将爱护森林与保护环境带进日常生活与实践活动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人类重视森林的物质功能,却忽视森林的文化内涵。传播森林文化就是全面真实的展现森林,帮助小学生认识森林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理清人与森林、森林与自然等关系,使他们对森林有更深刻的理解,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承担他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苏祖荣、苏孝同.森林文化学简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

[2]赵晓春.农业传播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高蕴琦.教育传播学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4]蔡登谷.森林文化初论[J].世界林业研究

[5]刘海波、陈晓霞.学校教育的传播学分析[J].科教文汇

作者简介:蒙莹莹,1987年7月生,女,汉族,南宁人,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科哲专业硕士研究生。

作者:蒙莹莹

上一篇: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论文下一篇:信息技术美术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