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探讨论文

2022-04-27

[摘要]年金在我国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企业年金运行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要重视企业年金的建立、要积极规划、完善政策、加强监管、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等来解决企业年金中存在的问题,将促进我国企业年金的健康发展、经济增长及社会稳定。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探讨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探讨论文 篇1: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效应及创新策略探讨

摘 要 现阶段,采取农村土地流转方式,既可以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又能在相关政策实施下,推动农村农业发展。但随着现代化农业发展,传统土地流转模式已难以满足现实需求,需对农村土地流转模式进行创新,以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为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主要对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效应与创新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效应;创新

基于现代化农业发展背景下,我国相关部门应发挥引导、监管等作用,加大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实施力度,考虑各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及需求,合理选择农村土地流转模式,重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改变传统土地应用形式,进而提升我国整体经济水平。

1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实施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各农村地区经济水平,而且还要以长远发展的眼光进行全面分析,以便对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此外,还应依据各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合理化选择与应用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改变农户传统理念,注重土地资源科学化使用,进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发挥现代化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1 转包模式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中的转包模式,是指农户把自己所承包的土地使用权,全部或部分转给其他农户,此模式常应用在不发达地区。土地转包模式,只是在土地使用权方面发生变化,而承包权依然归属转包人,无论是转包方还是承包方,各项权利均会受到相应法律法规的约束与保护[1]。同时,此模式操作起来简单、方便,还可以把分散的土地集中化种植与管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更突出。

但在转包模式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因某些因素影响而出现诸多问题,如土地流转分散性、不稳定性等。为促进现代化农村经济稳定发展,需农户对此模式合理化选择与应用,要依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对农村土地流转模式进行正确应用,如此才能确保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股份合作模式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中的股份合作模式,主要是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大部分农民选择把自己名下的土地,以股份制投入到农业生产股份合作经营中,获取相应经济收入。股份合作模式具有较高持续性、较广的应用范围等特点,目前已在各农业地区的发展中被合理应用。虽然各地区农业领域逐渐加大了对股份合作模式的应用力度,但其应用中存在着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股份合作模式未受法律法规保护,极易在股份合作模式实施过程中受经济效益因素推动影响,导致土地用途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农户权利、利益,阻碍现代化农业发展。因此,各地区农业应用股份合作模式时,要考虑各地区农业发展现状,相关部门应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股份合作模式实施及农户利益、权利得到法律法规保护,从而推动现代化农业稳定发展。

1.3 信托模式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中的信托模式,又被称为“土地银行”,应用主体是农民,农户自己把名下土地使用权委托给专业化的信托进行管理、使用,从而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信托模式的应用,对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既不会对农民使用权造成影响,又能由专业的信托方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化管理,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2]。结合目前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情况可知,信托模式并未全面化进行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有效确保信托模式作用全面发挥。对此,各部门应加强重视,要意识到信托模式的作用与影响性,加大信托模式应用力度,以实际效应说明其重要性,从而扩大信托模式应用范围。

2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效应

2.1 促进和谐社会稳定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广泛应用,既可以对现代化农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又能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应用,促使农户积极开展大规模农业种植,便于对土地资源进行经营与管理。此外,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合理应用,还可以促使开展机械化种植,减少人工劳动力,提升农业综合效率,以现代化农业创新发展,提升各地区经济水平,改善农户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现代化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2 全力打造现代化农村

农村土地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农户的经济来源就是农业,而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实施,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改善农户生活质量,提升农村地区经济水平,在我国各部门积极参与下,全力打造现代化农村,使其经营、生产效益等更加突出[3]。此外,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合理应用,还能优化农民传统种植及发展观念,影响农民个人思想与综合素质。科学合理应用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可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增强现代化农村稳定性及综合能力,帮助农村地区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增强现代化社会稳定性。

3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策略

3.1 遵循因地制宜创新原则,扩大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应用范围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基于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实施效应条件下,遵循因地制宜创新原则,依据实施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及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促进现代化农业改革发展,扩大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应用范围,无论对农户,还是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等均有积极影响。针对农村地区经济水平差异性详细探究可知,在经济水平较低地区,采用土地转包模式、分散性土地流转模式等,可对经济水平较低地区农业稳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选择信托模式,可解决各地区农业发展问题,显著提升农村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率。

3.2 制定完善的保障体系,明确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实施目的

无论是对各类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实施,还是对各农村地区土地流转的管理,均需有相应的保障体系[4]。保障体系的制定依据是结合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实施情况,全面分析、掌握土地资源使用标准,借助适合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逐渐改变农业发展现状。完善保障体系,主要是在保障体系实施过程中,对现代化农业发展情况与相关模式应用进行综合化分析,借助保障机制,帮助农户解决种植问题,维护农户合法权益与利益,确保农业有良好的生存保障。此外,我国相关部门还应给予大力帮助,出台相关政策与制度,各地区农业部门应加大实施力度,使各项工作开展均能有法律法规约束,并明确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实施目的,从而实现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

3.3 维护农民与经营者良好关系,促进现代化农业稳定发展

维护农民与经营者的良好关系,也是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实施核心内容之一。无论哪种流转模式,土地使用权始终归属于农户自己,经营者所管理的土地仅有使用权。关于农民与经营者之间的合作,需农户与经营者之间相互协调,所选择的流转模式要符合双方要求,并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实施依据,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确保土地经营合法性[5]。此外,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经营者的监管力度,规范经营者的行為,以保障农户合法权益,同时要实施相关政策,为经营者提供生产、经营有利条件,使经营者受到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确保经营者的利益与权力,达到双赢创新发展的目的,从而促进现代化农业稳定发展。

4 结语

从现代化农业长久发展角度分析,对农村土地流转模式进行合理应用,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需依据各地区农业发展现状,选择适合的流转模式,包括转包模式、股份合作模式、信托模式等,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稳定发展,全力打造现代化农村。在此基础上,要对农村土地流转模式进行创新,遵循因地制宜创新原则,扩大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应用范围,制定完善的保障体系,明确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实施目的,维护农民与经营者的良好关系,进而促进现代化农业稳定发展,改善农户生活质量,提升现代化社会经济水平,增强现代化社会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杨灿明.探讨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方式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策略[J].种子科技,2017,35(04):23-24.

[2] 王丽娟.分析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效应与创新[J].统计与管理,2017(03):143-144.

[3] 戴安华.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新模式[J].湖南农业,2018(07):38.

[4] 贺文华.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7,31(05):106-116.

[5] 毛振华,胡长战,钱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选择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6):228.

(责任编辑:刘 昀)

作者: 张建忠

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探讨论文 篇2:

关于我国企业年金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摘要]年金在我国是一种补充养老保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企业年金运行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要重视企业年金的建立、要积极规划、完善政策、加强监管、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等来解决企业年金中存在的问题,将促进我国企业年金的健康发展、经济增长及社会稳定。

[关键词]年金;税收;制度;监管

引言

养老保险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企业年金作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层次,是基本养老保障的重要补充;企业年金是一项强调税收减免的补偿方式,有利于完善企业员工福利保障体系,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有利于增进企业员工的忠诚行为,有利于企业降低管理成本;企业年金会在减轻政府负担、提高退休者生活水平、应对老龄危机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也将成为吸引人才、激励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当前的企业年金的发展过程中,在中小企业年金计划发展迟缓、企业年金面临税收优惠政策的限制、企业年金制度设计尚未规范及企业年金监管制度有待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对企业引进优秀员工、防止人才流失、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退休待遇的好坏等都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就目前我国企业年金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及解决对策提出一些个人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探讨。

一、我国企业年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至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展开分析。

1、中小企业年金计划发展迟缓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处在起步价段,规模小,发展缓慢,地区行业间发展不平衡,不能充分起到补充养老保险的作用。特别是我国中小企业对建立年金缺乏积极性。具体来讲,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阻碍了企业年金的发展:首先,成本上升,不利于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外部法人受托制度设计导致传导链条过长与冶理主体缺位,长期将会推动成本攀升,不利于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市场角色过于分散化,传导链过长,就意味着管理环节多和流程长,长期必然推动成本攀升,影响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积极性。对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来说,公司规模越小,参加企业年金的管理成本就越高,这是中小企业站在企业年金的门槛之外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制度复杂,影响中小企业进入企业年金市场的信心。受托人缺位和传导链条太长,对中小企业来说则意味着他们要面对多个市场主体,这不仅增加了制度交易费用,而制度过于复杂,中小企业主难以一目了然,员工难以计算和把握个人的利益预期,这就影响了中小企业建立企年金的积极性,超出了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认知能力和驾驭能力,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第三,中小企业难以建立起“资产池”。如果受托人缺位,就很难为那些在年龄结构、收入水平、企业性质和缴费能力等很多方面有一定同质性的中小企业建立起一个“资产池”。一般来说,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大多是通过加入集合计划实现的。集合计划相当于“资产池”,没有“资产池”中小企业就很难跨入企业年金市场的门槛。第四,中小企业年金理事会模式面临专业能力不足的风险。受托人的职责对专业胜任能力要求较高,作为长期提供金融服务的法人受托机构,由于其具有高度专业性,可以胜任受托人职责,而且大型企业设立的年金理事会也可以通过外聘专家等方式来履行职责。而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很难有能力成立单独的企业年金理事会或委托法人受托机构来管理企业年金。因此,中小企业年金计划理事会的专业胜任能力不足,进一步加大了年金计划管理与基金管理的风险。

2、企业年金面临税收优惠政策限制

税收优惠是企业年金发展的有效诱导与牵引机制,是影响和制约企业年金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我国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就其原因,首先,税收优惠单一,优惠限额偏低。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险的支柱之一,国家制定的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应当激励企业积极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只有企业普遍实施了企业年金,其保障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真正实现建立年金的目的。迄今为止,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只明确了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5%以内的部分可税前扣除,远远低于《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的“企业缴费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1/12的比例”。在个人缴费方面,企业年金对于个人没有税收优惠,职工为自己的未来养老而缴纳的企业年金全额从税后支付,且明确要求对以前未扣缴的个人所得税必须补缴,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和职工参与企业年金的积极性,导致企业为职工建立年金计划的动力严重不足。也就难以真正起到激励企业为职工建立年金计划的作用。其次,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门槛低,加剧了行业间的不公平。按现有关文件的规定,企业为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由于不和人均工资总额挂钩,也没有更为严格细致的执行条件限制,就导致企业年金成为高薪行业变相增加职工收入的信息途径,加剧了不同行业间职工收入的不平等。目前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大都是国企和优势性行业的企业,这些富裕行业的员工工资福利待遇本来就很高,加上开展企业年金,又分享了部分企业利润,如果再实行税收优惠的话,无疑税收补贴的是这些原本收入就很高的优势行业的员工,加剧了行业间的不公平。

3、企业年金制度设计尚未规范

我国企业年金在发展过程中,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的问题:首先,治理主体缺位。在企业年金的设计中,其治理主体是受托人,它享有法定的管理企业年金的决策权,对确保遵守协议条款及维护计划成员和受益者最佳利益负有最终责任。受托人这个治理主体的责任与义务本应与企业年金的首要目标一致,即企业年金是为了确保雇员退休以后能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虽然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受托人拥有管理企业年金的法定权利是明确的,它是管理链条中的全责主体。但是,事实上,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年金理事会的法人地位、独立性及对其他管理机构的监督制约效果等,都与制度设计相距甚远;法人受托机构发起集合企业年金计划、受托人与投资人兼任时的风险与控制、盈利模式和市场定位、对其他市场主体的管理监督效果等,还缺乏相当的有效性,甚至处于从属地位,而不是主导地位。从企业年金试行办法颁布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制度设计上,受托人的地位名不副实。其次,内部理事会受托制度设计的法律地位与“封转开”问题。内部受托模式中的理事会法律地位不清,影响着企业年金的健康发展。企业年金发展的实践说明,理事会地位问题在法律上一直没有理清。理事会要成为民法意义上的“法人”,只有“社团法人”这个出路是最合适的。从理论上讲,社团法人只能在民政部门注册,不能在工商部门注册,但在实际操作和执行中,各地的做法五花八门,很不统一;封闭式行业补充保险模式转为开放模式,这是迟早要发生的一个趋势,符合世界发展潮流。

二、完善我国企业年金的对策及建议

1、优化企业年金计划

我国企业年金存在着部分企业年金计划发展缓慢的问题,与现在的企业年金的发展不匹配。要解决此问题,首先,要给予中小企业年金账户流动性和筹资模式的选择权。在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初级阶段,应给予企业自由选择年金筹资模式的权利,特别给予中小企业更加灵活的年金筹资模式。同时,允许中小企业在制定其年金计划中,对员工的流动性做出合理限制,比如可以规定员工需要工作一定年限方可全额或渐进性地获取企业对年金账户的供款,允许企业对不同员工实行一定范围内的差别待遇,特别是对高技术含量的人才提供更为优厚的年金给付,以满足企业管理人才、吸引劳动力的需要。其次,给予企业部分使用年金账户基金的权利。年金基金的使用权对处于经济起飞阶段、资本稀缺的我国民营企业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劳动密集型的民营企业而言,为员工参加企业年金必将占用企业大笔资金,并有可能影响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因此,如果在企业能够保证政府规定的年金收益率的前提下,政府允许企业对其年金账户中的存款拥有一定的使用权,用来扩大再生产或进行资本运作,无疑将对资本稀缺的民营企业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这是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初级阶段的合理选择,也是各国企业年金发展早期普遍采取的方式。第三,优选法人受托的前端集合模式促进部分企业集合年金发展。我国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应优选法人受托的前端集合模式。法人受托前端集合模式的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是法人受托机构专门为广大中小企业设计的一类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兼容性比较高的企业年金计划产品。是利用了法人受托的全部优点,又解决了专业机构不愿承接中小企业年金计划的问题。单个职工对于是否参与该年金计划没有选择权,一旦企业选择参与该年金计划,企业所有的有年金参与意愿的职工都必须强制参与该年金计划。由于前端集合模式面临年金计划的统一性与企业个性之间的矛盾,提供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的法人受托机构应充分考虑到计划参与企业与职工的同质性,针对特定行业或区域的企业设立专门的企业年金计划,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具有其特点的年金计划,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现实可操作性。这也将有利于集合年金计划的建立与稳定运行,有利于保障不同企业的计划目标得以实现。

2、加大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

2000年国务院在《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的通知中提出了要建立企业年金以来,我国政府就运用减税、免税及延迟纳税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但这些优惠政策的力度不大,甚至有的优惠政策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要提高缴费环节的税收减免额。企业年金的税负担主要体现在缴费环节,通过缴费环节的税收优惠政策来推动企业年金的发展,是一项推动成本低、收益高的举措。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和明确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应将目前规定的企业年金企业缴费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的部分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的标准上调至1/12。企业缴费分配进入个人账户时不征个人所得税,将企业年金的个人缴费全额免交个人所得税。对国家来说虽然让度了一部分财政税收利益,但是可以极大地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为年金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导向,有利于促进全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其次,明确年金投资收益所得免税。由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健全,企业年金可投资品种不多,投资收益率不高,在对比税收优惠政策产生的税收收入减少和企业年金能够有效的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的贡献,再考虑到对投资收益征税的难度和成本,建议国家发文明确对企业年金投资收益不再纳税,即将目前在这个环节不纳税的事实规范化。这样既可以完善企业年金的税收优化政策,还起了规范年金投资运作,提高投资收益率的目的,有利于我国企业年金的建康发展。第三,促进企业年金公平发展。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实质上是政府运用税收杠杆来调整经济利益分配格局。在目前收入分配不公的状况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国家出台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时,应该更多的从公平的角度来制定、规范和落实政策,以促进社会协调运行。在施行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时,要合理限定享受企业税收优惠的对象和范围,确保不同行业之间的公平。

3、规范企业年金制度设计

企业年金制度的完善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年金运作是否有效,所以要在运作的过程不断地完善企业年金制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提高立法层次、完善企业年金相关政策法规。我国已出台的有关企业年金的法规存在某些亟待的改进的地方。一是权威性不够。因此,我们应积极完善企业年金的法律、法规建设,构建完整的企业年金制度体系与基金监管法律体系,尽快出台中小企业和民运企业集合年金计划的相关政策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二是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缺失。企业年金发展需要相关政策支持,当务之急,我国应尽早出台《企业年金税收优惠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监管办法》等政策,以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三是信托型的治理模式亟待确认。我国的《信托法》中缺乏有关养老金信托的条款,这非常不利于企业年金计划的发展,不利于企业年金基金防范的给付风险和规避政治风险。其次,加强市场监管力量,成立独立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机构。当前主要的监管机构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属的基金监督司,其职能定位与监管方式主要适应于政策性社会保险基金,而非市场化运营的社会保险金,这显然不适合企业年金基金、未来实现资本化运营的个人账户养老基金的监管方式。政策性资金都具有一定的政策倾向,要确保资金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政策性社会保险基金必须由行政框架下的监管机构来监管。而作为非政策性的社会保障基金,其最终的目标是要通过多种投资渠道来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以应对未来的支付,增强制度偿付能力。这类资金需要由效率更高的专业监管机构来监管。第三,支持企业年金的金融创新,发展多层次年金市场。我国企业年金监管机构应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开辟企业年金投资基础设施的通道,通过企业年金创新投资带动金融资源的有效释放,既促进经济发展,又可使广大年金参保人充分分享经济建设发展的长期成果;同时要深化补充养老体系,可根据各企业情况和筹资能力的不同采取差异战略,构建覆盖全民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完善全民养老保障的第二支柱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个人开展养老保障的第三支柱体系。

结束语

在企业年金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的问题、困难和挑战,对于我国目前经济的现状,诸多难题不可能一下就解决,然而只要我们不断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企业年金将逐步走上正轨,并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生产发展等发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姜亦峰.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的税收政策讨论[J].生产力研究,2009,(1):4-56

[2]马葚.论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的障碍与对策[N].中国保险报,2009-8-11(2)

[3]孙守清.加强中国企业年金监管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08,(8):64-66

作者:蒋婉丽

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探讨论文 篇3:

国家审计的中国特色问题研究

【摘 要】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背景下,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逐步建立起一套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审计监督体系。在对现有研究进行简要述评的基础上,文章从审计环境的角度深入分析造就中国国家审计特色的主要因素,并对中国国家审计的主要特色及其国家审计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审计环境; 中国特色

一、引言

自1982年我国国家审计制度恢复以来,国家审计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改革发展、强化权力制约以及推动民主法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审计作为一种特殊的监督控制机制,其目标在于促进和保障公共受托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进程的推进,客观上要求审计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公共受托责任不断拓展的需要。

纵观世界审计发展史,审计环境对各国审计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受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也独具特色。刘家义(2010)指出,审计理论的研究要在“中国特色”上做文章。因此,在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对国家审计的中国特色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现有研究述评

早在1984年,我国审计学泰斗李宝震先生就曾对审计的中国特色进行过探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主进程的推进,我国国家审计也在不断发展,相应的,学者们也进一步拓展了对审计的中国特色问题研究。吕培俭(2001)从国家审计制度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等方面就如何体现审计的中国特色进行了思考。秦莹等(2003)从审计管理体制等方面探讨了审计的中国特色。刘家义(2010)以及王常松(2010)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进行了研究。何涛和张勇(2013)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是以经济责任关系为起点、经济责任审计为特色。陆晓晖(201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法律体系的特征进行了探讨。张立民和郑军(2009)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发展方向是实现从保护资源为本到保护人权为本,从以政府为主导到以公民为主导的历史性转变。郑石桥等(2013)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审计本质上是建设性审计,目标是通过审计来抑制机会主义行为。此外,廖洪(2007)对中国特色的审计关系进行了研究,王平波(2008)对科学发展中国特色审计进行了探讨。

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推进我国审计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并为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和审计实践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三、造就国家审计独具特色的因素分析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系统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制度是在特定的政治体制基础上形成的(张立民和郑军,2009),世界各国审计体制建立和完善是多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国家审计制度恢复以来,在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逐步建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国家审计制度。

(一)政治体制

国家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国家审计的产生,国家治理的目标决定了国家审计的方向,国家治理的模式决定了国家审计的制度形态(刘家义,2012)。而国家治理模式选择和调整受国体和政体等因素的制约,并影响国家审计模式的选择和调整。

与建立在三权分立基础上西方各国主要选择立法模式或司法模式不同,我国国家审计选择了行政型审计模式,这是与我国的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模式相适应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政治上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在当前的治理框架下,由于我国立法机构的作用尚未充分地发挥出来,而行政部门在国家治理中具有主导地位,因此,我国国家审计体制选择行政型审计模式,能够更好地保证国家审计的权威性,并能够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效率。

(二)经济环境

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阶段决定国家对国家审计的现实需求,进而影响其制度安排。具体而言,经济制度以及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不仅会影响国家审计体制的选择,还会影响国家审计目标的变化以及审计体制的变革。

综观西方各国审计发展的实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审计的目标已经从早期的真实性、合规性向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以及公平性和环境性转变。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还不能得到充分保证,损失浪费和贪污腐败问题在一些领域还很突出,社会诚信机制仍很脆弱,因此,国家审计的目标仍然要强调合规性、合法性,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财务收支审计逐步转向强调绩效审计、环境审计以及民生审计等等。另一方面,我国产权的公有属性,决定了国家审计必须要关注国有资本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国家审计机关要对国有企业及其领导干部进行审计,以加强对国有资本经营的监督,强化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受托经济责任。

(三)法律环境

法律制度是影响国家审计体制的重要因素,并相应地对各国审计理论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以法律的形式渊源为标准,可以将世界各国法律分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英美法系对英美等国家的国家审计体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家审计体制大都选择立法模式,隶属于国会,国家审计体制的依据大都以判例为主。而大陆法系国家,如法国、意大利等,多数属于司法模式,国家审计体制多是在宪法等成文法典中加以规定的。这与大陆法系要求明确立法与司法的分工,强调成文法典的权威性的特点分不开。

就法律的形式渊源而言,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审计机关的设置、审计机关的组成形式以及国家审计机关工作人员的任用、工作职责和权限等都由具体的法律法规明确界定,国家审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宪法》、《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以及各级政府部门颁布的各种有关审计的规章制度。国家审计机关必须依据法律的有关要求开展审计,进行“依法审计”。

(四)文化环境

国家的文化传统、道德观念及社会价值取向,不仅会影响社会对国家审计的认知,还会影响国家审计及其人员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文化环境也会对国家审计体制的选择以及国家审计实践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我国审计实践中,尤其在对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过程中,审计评价是以法律和制度为依据,综合考虑情、理、法等因素后的结果。这与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分不开。

四、我国国家审计的主要特色

(一)总体特色: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的需要

审计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和完善必然要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相应的,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要适应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并为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进程的步伐服务。

从我国国家审计制度的发展历程来看,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社会的运行按照政府的指令行事。这一时期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监督主要由财政、银行、税务等部门结合自身的业务管理进行,客观上没有产生建立现代审计制度的强烈需求。因此,这一时期并没有建立独立的审计监督制度,也就谈不上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过度集中的政府权力向市场下放,传统的行政命令式管控的有效性受到影响,管理监督缺位和责任推诿等问题凸显出来,经济建设领域出现了各种损害国家利益的违法乱纪行为。因此,客观上要求规范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直接的关系,加强对财政经济的管理,建立健全经济监督机制,维护国家财经法纪。在这一背景下,根据1982年《宪法》,我国恢复了国家审计制度。而这一时期的审计理论和实践发展则主要集中在财经法纪审计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进程的步伐也在不断推进。相应的,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焦点。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和完善国家治理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民生审计、环境审计以及如何发挥国家审计的治理功能等将成为国家审计关注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国家审计特色的具体表现

1.国家审计的高度权威性与相对独立性并存

由于我国采用行政型审计模式,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在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审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因此,国家审计机关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可以充分发挥政府和执政党的高度权威性,以高效快捷地完成各项审计任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国家审计机关还可以举全国之力,以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对抗震救灾的跟踪审计、2011年实施的地方政府债务审计以及2012的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其力度之大、效率之高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我国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具有相对性。任何类型的国家审计的独立性都是相对的,只是独立性程度不同而已。就我国国家审计而言,国家审计独立性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我国国家审计体制属于行政型,与立法型和司法型相比,行政型的独立性相对较弱。其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党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治理国家。国家审计的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目标。因此,我国国家审计既要坚持党的领导,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政策,同时,在行政型审计模式下,国家审计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部分,国家审计功能的实现可能会受到来自政府部门的干预,而政府的管理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国家审计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我国国家审计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2.国家审计在审计监督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产权制度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核心和本质问题。公有产权制度决定了国家治理的基调,故而公有产权制度会影响国家审计的制度安排和工作方式,进而影响到国家审计功能作用的发挥(蔡春和蔡利,2012)。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的功能,国家审计除了对公共财政资金的审计,还保留了对国有企业以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审计权,同时可以对社会审计的质量进行监督。这些都是我国产权的公有属性在审计领域的重要表现,同时决定了国家审计在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3.国家审计既关心经济效益,更关注社会效益和政治影响

我国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的核心地位,国家审计的目标必须从国家发展的高度考虑全局利益,各项审计工作的开展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进程服务。国家审计工作的开展既要关注公共资源运行的效率和效果,更要关注社会效益和政治影响。尤其是一些涉及到民众利益的民生工程,必须强调大局观点和重视对人民利益的保护,因此,国家审计计划的制定以及审计评价方法和体系可能重点关注社会效益和政治影响。

五、国家审计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

(一)审计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自1982年国家审计制度恢复以来,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审计实践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国家审计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1.国家审计理念的创新

由于我国采用的是行政型审计模式,加上国家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国家审计必然要关心公共财政资金和公共工程的审计。因此,围绕更好地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逐步树立了财政审计大格局这一审计理念。“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要跟进到哪里”正是财政大格局理念的最佳诠释。

2.国家审计目标的创新

国家审计制度恢复的初期,国家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维护国家的财经法纪,当好公共财政资金的“卫士”。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进程的推进,国家审计不仅要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改革发展方面发挥作用,还要强化权力制约以及推动民主法治建设。随着追求善治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主要目标,对国家审计目标的认识又进一步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国家审计的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核心是推动民主法治,实现国家良好治理,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和科学发展,从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刘家义,2012)。

3.审计关系人理论的创新

审计关系人理论学说认为,审计行为(活动)产生于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和审计人这种三方关系人的互动作用关系之中(蔡春等,2011)。一般而言,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人是指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委托人,审计活动的发生,就是这三方发生联系的结果。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契约关系的复杂化,审计关系人理论发生了一定的嬗变(蔡春、蔡利,2012)。我国实施的经济责任审计,其主导的审计委托人是党委组织部门而非一般意义的资源财产所有者或投资者。因此,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实践推动了审计关系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二)审计制度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1.经济责任审计是现代审计制度在中国实现的一种创新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现代审计制度,其最基本的特点是对特定组织管理当局而非对领导干部和领导人员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无论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还是作为一项审计制度,都是中国所独有的,其主要特点是针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是现代审计理论与方法结合中国特色的审计实践产生的一种制度创新,是现代审计制度在中国实现的一种创新(蔡春和陈晓媛,2007)。

经济责任审计对完善领导干部监管机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民主政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实施必将更进一步推动审计理论创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2.重视与其他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关注审计结果的整改情况

对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鉴证和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责。在我国当前的治理框架下,国家审计机关必须高度关注对民众利益的保护。因此,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国家审计机关不仅要对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鉴证和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更要关注审计中发现问题的事后整改情况。这就需要国家审计机关重视和加强与司法、纪检和监察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在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的同时,促进相关部门工作的整改和提高。

(三)审计方法的创新与发展

1.审计方法论的创新

从审计方法论的角度,我国的国家审计实践推动了审计模式的创新。一般而言,现代审计模式可以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首先,经济责任审计的确立为我们创新审计导向模式提供了现实可能,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应当成为审计模式创新的一种可选择的方向。随着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审计工作的组织应以审计确认领导干部作为行为责任人应承担的经济责任的履责情况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审计调查的实施和审计证据的收集应以领导干部履责情况为切入点和着重点。其次,随着国家治理审计观的提出,国家审计要为国家治理的目标服务。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治理,未来的国家审计也应该在对政府内部控制和治理水平进行测试和评价的基础上实施实质性审计程序。因此,随着中国审计实践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审计模式向责任导向及治理导向审计模式发展。

2.具体审计方法的创新

在具体的审计方法层面,我国的国家审计实践也推动了审计方法的创新与发展。首先,跟踪审计的实施推动了审计方法的发展。如国家审计机关对汶川、玉树和舟曲灾后重建项目的跟踪审计实践,推动了跟踪审计方法的创新与发展。其次,计算机审计技术在我国审计实践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目前,计算机审计在很多国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我国计算机审计技术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创新与发展,如苏州审计局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社会保障资金和住房公积金实现了联网审计,大大提高了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 蔡春,陈晓媛.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作用及其未来发展之研究[J].审计研究,2007(1):11-14.

[2] 蔡春,田秋蓉,刘雷.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J].审计研究,2011(2):9-12.

[3] 郝振平.审计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研究[J].会计之友,2012(6下):4-7.

[4] 何涛,张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以经济责任关系为起点、经济责任审计为特色[M].会计之友,2013(6下):94-96.

[5] 廖洪.中国特色审计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12):95-99.

[6] 刘更新,许富荣.经济责任审计推动审计基本理论的四大创新[J].会计之友,2012(4上):17-19.

[7] 刘家义.积极探索创新,努力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J].审计研究,2010(1):3-8.

[8] 刘家义.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J].中国社会科学,2012(6):60-72.

[9] 陆晓晖.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法律体系的特征[J].审计月刊,2013(5):4-5.

[10] 吕培俭.关于我国审计制度特色的一些思考[J].审计研究,2001(6):5-6.

[11] 王常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若干问题的思考[J].审计研究,2010(3):5-8.

[12] 王平波.论科学发展中国特色审计[J].审计研究,2008(2):15-21.

[13] 秦莹,吴英娟,周英敏.对审计中国特色的思考[J].当代审计,2003(3):13-14.

[14] 张立民,郑军.国家审计、产权保护与人权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建设历程的回顾与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6):3-12.

[15] 郑石桥,安杰,高文强.建设性审计论纲——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审计[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4):13-22.

作者:朱荣

上一篇:课堂教学与道德教育研究论文下一篇:大学生责任教育网络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