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阈下城乡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研究

2022-10-19

我国对统筹城乡体育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根据这一话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 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统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发展,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结合我国相关政策指向, 我们不难看出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重点探讨实现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探究实现这一课题的可行性, 从而为促进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一、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可行性

为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 我国在国家层面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 这位落实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我国自第十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 国务院和党中央针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了诸多方针政策做理论指导, 构建了科学具体的发展框架。

这些文件政策为统筹城乡发展指明了发展道路, 带来了发展的春风, 其中为实现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创造的切实可行性[1]。

我国针对城镇化发展出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规划中明确指出, 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 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随着我国建设新农村进程的推进和政府部门的科学指导, 我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政策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民对精神文化方面有了一定的需求, 如此也为推动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带来了发展契机[2]。

我国推动农村基础教育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 为推动城乡教育发展, 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创造了可能。

我国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经费、人力、物资等投入, 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体育是中小学基础教育里的重要科目之一, 伴随着我国国家政策的落实, 农村基础体育设施必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通过普及体育文化知识, 丰富基础体育设施, 能够让村民了解各种体育项目, 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 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范围, 为推动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条件[3]。

二、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目标

城乡群众体育发展要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还要注重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加强体育运动的宣传教育, 增强居民的身心健康。

通过建立协调互助的城乡体育发展机制, 让城乡体育资源得到合理均衡的分配, 从而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体育需求, 保障农民群众平等的体育权益, 拉近城乡体育发展的差距, 促进城乡群众体育和谐稳定发展。

我国为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制定了不同阶段的方针政策。我国城乡体育发展的近期目标是截止到2018年, 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水平能够得到整体提升, 而城市群众体育则保持稳定的发展状态。政府部门通过相关政策完善农村基础体育设施建设, 缩小城乡之间的场地器材差距。

城市注重提高社区体育服务质量, 完善健身指导,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当这一阶段的目标完成之后, 城乡群众体育发展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 促进我国农村群众体育实现快速发展, 而城市群众体育进入成熟阶段。农村群众体育在进入这一阶段后, 政府相关部门在关注农村基础体育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相关文化、法律、公共服务等建设。

健全的器械为农民群众提供了物质保障, 而精神文明教育则利于体育在农村的长远发展。城市群众体育建设进一步生活化和多元化, 从而为农村群众体育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从而实现城乡群众体育和谐稳定发展[4]。

三、推动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内容

(一) 科学合理的政府规划

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是政府部门展开具体工作的向导和切实的理论支撑, 让城乡群众体育建设沿着正确的发展道路前行。

通过制定城乡群众体育发展规划能够让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方案的时候及时发现不足, 能够充分考虑在具体实施时的各种情况。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样有助于想成具有地方特色和针对性的指导方案。

我国地大物博, 民族众多, 在推动城乡群众体育建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个民族的特点, 将民族特色融入到当地的体育建设之中, 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当地体育建设, 另一方面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民族文化。

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当地的发展规划时, 可以通过市场调研等形式吸纳广大人民群众的声音, 将人民群众切实的需求融入到规划方案中。

(二)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 虽然中小学内有开展了体育教育, 也具有相对完善的体育设施。但是, 学校不对外开放自身的体育资源, 而农村自身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这样的局面不利于我国农村群众体育建设的发展。为了鼓励农村居民开展体育活动, 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建立完善的运动器械和合适的运动场地是当前不容忽视的重要方案。根据农村生产发展的特点, 充分考虑到场地的功能性, 科学合理的构建场地设施, 同时还可以将以前学校等留下来的运动场地进行翻新。

运动器械与场地之间的差距是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突出问题, 为满足村民的体育需求,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迫在眉睫。在建设农村运动场地的同时, 可以联合农村教育共同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通过农村教育让广大劳动群众了解相关的体育知识, 从而对体育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 规范组织管理

我国当前农村体育锻炼缺少科学的体系和有效的管理, 很多村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体育锻炼, 这些业余的锻炼方式缺少制度的管理。城市群众体育发展相对成熟, 但是城乡之间未能建立良好的交流沟通体系, 在当前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进程中, 要注重城乡之间的交流, 将城市的优秀体育建设经验融入到农村体育建设之中。

地方政府等相关部门可以组织召开相应的城乡比赛, 通过开展活动加强城乡交流, 鼓励更多的村民加入到体育锻炼中来。

同时, 在召开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农村的生产特点, 避开农忙等特殊时期。

(四) 配备专业的人才

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建设在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农村缺乏专业的体育人才做指导。现代人往往为了追求大城市的生活, 使得城市人才资源过多, 而农村人才极度缺乏。

为了促进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 调整城乡体育专业人才的配置是当前的重要任务。过去村民在体力劳动之后不愿再去运动, 而缺乏专业的指导也未让他们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政府部门通过相应的政策鼓励扶持体育人才深入基层, 为我国农村群众体育建设作出贡献。

四、结语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体育运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 人民群众的体育锻炼意识也进一步加强。为了推动我国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要程, 缩小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差距是其中环节。

摘要:纵观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发展十分不平衡, 城乡之间存在极大的差距, 而且这种差距还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我国在城乡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 并将其列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体育发展在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根据国家对城乡发展的政策、新型城镇化的规划等方面, 探讨城乡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可行性, 为促进农村体育发展提供理论建议。

关键词:和谐社会,城乡,协调发展,群众体育

参考文献

[1] 马新宇.基于和谐社会构建视阈下体育生态环境的探索[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 (18) :42-43.

[2] 乔婷.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下社区体育管理体系的研究[J].运动, 2016, (12) :129-130.

[3] 周小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 2016.

[4] 秦浩.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民生科技发展问题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 (3) :439-440.

上一篇: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探讨下一篇:基于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措施